温棚蔬菜土壤现状与土壤保育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设施农业是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进行种植,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扩张,土壤质量退化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壤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改善设施农业土壤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土壤肥力下降由于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较小,农作物生长周期短,导致养分吸收较为集中,因此地下水负荷较高,土壤肥力容易下降,影响土壤的生产力。
2.土壤结构破坏设施农业中常用的基质土多为营养液或人工合成的培养基,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结构变硬、通气性差,使得土壤容易出现板结和水稳性下降等问题。
3.土壤病虫害加重设施环境封闭性较强,种植密度大,加上施肥、灌溉等措施,容易造成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导致土壤的健康状况下降。
4.土壤污染问题在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化肥、农药等,而且因为设施农业生产的周期较短,所以对农药的使用要求更为集中,容易导致土壤中化学残留物质增加,从而造成土壤污染的问题。
1. 推广有机肥有机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可蓄水性和提升土壤抗逆性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设施农业中土壤的退化状况。
在设施农业中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改良对策。
2. 合理轮作休闲合理进行轮作休闲可以使土壤得到有效的休养,减少土壤疲劳度,修复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逆性。
在设施农业中,推行合理的轮作休闲制度是改良土壤的有效途径。
3. 加强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包括科学施肥、科学灌溉、适量施用农药等,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避免化学残留物质对土壤的污染,从而提高土壤的健康状况,减缓土壤质量退化的趋势。
4. 循环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鱼虾残渣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促进土壤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减缓土壤质量的退化。
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酸化等问题日益加重,该如何改良土壤?
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酸化等问题日益加重,该如何改良土壤?近些年随着温室大棚的兴起,在给农民朋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
主要有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土传病害严重、土壤营养失衡等。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作物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次生盐渍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一些设施大棚内出现地面上有的地方发白、有的地方则呈现明显的暗红色,而且有严重的死棵现象;已经坐果的番茄出现脐腐病,这些都有可能都是土壤次生盐渍化带来的。
温室大棚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我国设施农业种植中最广的一种土壤问题,一般设施大棚在种植3~5年后,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现象。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1、小环境因素温室大棚种植和大田种植相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种封闭的环境缺少天然降雨的淋洗,这是根本的原因。
另外就是人为的灌溉,水分不会淋到太深,就会把盐分留到土壤表面。
2、施肥量过大施肥量超过了作物带走的量,就会在根区或者更深的层次造成养分过多,累积在土壤当中。
3、设施内水热环境大棚内长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土壤水分蒸发强烈,盐分离子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向上运动,导致土壤表层盐分的聚集。
4、农事操作过多在设施大棚里过多的农事操作,踩踏比较严重,造成土壤板结,毛管空隙受到破坏、通透性变差,这也会加剧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带来的后果•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土壤里的盐分离子聚集,还造成土壤溶液的渗透压过高,一旦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作物根部的吸水就会受阻,造成作物生理性干旱,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作物脱水死亡。
•影响根部吸收: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还会造成作物根部生长发育不良,影响根部对其它元素的吸收,破坏作物的营养平衡,造成蔬菜缺素、降低蔬菜的抗病力。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设施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进行改良时遵循:因害设防,因地治理的原则,采用综合的处理方法。
1、揭膜歇茬揭膜能让设施内的土壤接受到阳光的曝晒和淋洗,使土壤熟化,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还能让土壤有休养生息的时间。
观察蔬菜的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
观察蔬菜的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之一,对于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的观察和了解,有助于确保蔬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通过观察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来探讨如何有效地种植蔬菜。
一、土壤环境观察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基础,其肥力和质量对蔬菜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观察土壤的质地、颜色、湿度以及有无杂质等指标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
此外,观察土壤的排水情况和通气性对于蔬菜的生长也非常重要。
二、光照条件观察光照是蔬菜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因素之一,对于不同种类的蔬菜来说,适宜的光照条件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观察蔬菜生长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可以了解光照条件是否充足,是否有遮荫物等因素影响着蔬菜的生长。
三、水源观察水是蔬菜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供应适量的水分对于蔬菜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蔬菜生长环境中是否有水源,水质是否适宜以及供水方式等情况,可以使种植者更好地了解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
四、温度条件观察温度是蔬菜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观察种植地的气温情况、周围环境是否存在障碍物遮挡等因素,可以了解蔬菜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和调控方法。
五、肥料施用观察肥料是蔬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来源,合理施用肥料可以提高蔬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通过观察肥料施用的数量、方法以及施用后蔬菜的反应等情况,可以了解肥料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和合理施肥的技巧。
六、病虫害观察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观察蔬菜叶子、茎干和果实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和来源,有助于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蔬菜的生长。
总结:观察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土壤环境、光照条件、水源、温度条件、肥料施用和病虫害等方面的观察,可以为蔬菜的种植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观察结果,结合适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蔬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讲解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 连作导致土传病害严重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区域专业化生产、种植习惯和技能等条件限制、年年或季季种植同一作物, 一些棚室连作现象普遍。
棚室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 土壤微生物群落异化导致土壤性能恶化,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积越多, 使得枯萎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蔬菜产量逐年降低。
1.2 棚室管理跟不上病害加重一部分种植户在1 栋大棚或温室中种植多个蔬菜品种, 劳动量大, 管理上不能及时通风换气, 使棚室内温度过高, 温度不合适, 透光不足等, 引起多种病害的交叉传播和蔓延, 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农户片面地将无病斑发生时施用农药防治理解为预防, 而忽略了以健株栽培等农业综合措施预防病害发生。
病害防治上普遍存在“兵来将挡, 水来土囤”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问题, 一味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常有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及加大用药量防治病害, 很少坚持以农业、生态、物理等措施防治病害。
这样不仅加大了防治成本, 也给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3 大量施用农家肥偏施氮肥长期以来, 菜农一直沿袭经验施肥。
据调查, 棚室生产中, 平均亩施底肥如鸡粪、猪粪等高浓度农家肥施用量超出理论施肥量的2~4 倍, 在生育期还要追施磷酸二铵, 特别是速效氮肥尿素的施用量, 几乎超出理论施肥量的10 倍。
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特别是黄瓜种植区普遍偏施氮肥, 甚至认为有机肥越多越好,氮肥越多产量越高。
研究证明, 超量施肥后, 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营养, 以滞留、吸附等方式存在于土壤环境中, 极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从而使土壤溶液浓度偏高, 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蔬菜的品质, 阻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
1.4 有害气体危害棚室栽培中, 常发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和二氧化氮。
土壤中撒施大量的未腐熟鸡粪、尿素等在转化过程以及施肥深度不够, 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
生产试验, 当棚室内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5mg/L 时, 可使生长点、叶片受到伤害。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及改良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种植,使农作物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质量退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土壤质量的退化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改善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酸化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的浇水管理,导致土壤PH值过高,土壤酸化严重。
土壤酸化不仅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还会导致铝、锰等重金属的大量释放,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土壤盐碱化设施农业在长期大棚栽培的过程中,大量的水分被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则逐渐被浓缩,导致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会使得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透气性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养分吸收。
三、土壤结构破坏长期的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会使得土壤结构紧密,产生板结,土壤透水性下降,出现难以有效排水情况。
这不仅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流失,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面对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改善:一、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的板结和壤结现象,有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合理施用矿物肥合理施用矿物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施用矿物肥的量和频次都需要有所控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酸化和盐碱化现象。
三、改善土壤排水情况设施农业生产中,合理引导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进行排水处理,能够减轻土壤盐碱化现象,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采取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使得农作物周围的土壤保持适度排水状态。
四、采用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环境选择与调控要点
大棚蔬菜种植:环境选择与调控要点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为蔬菜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有效地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气体浓度等因素,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环境选择和调控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介绍一些要点。
首先是环境选择。
大棚蔬菜种植的环境选择主要包括选址和大棚类型选择两方面。
在选址方面,应首先考虑阳光照射情况,选择阳光充足、避开大树或建筑物阻挡的地块。
其次是风向和风速,应选择避风、通风良好的地块,避免在强风区种植。
此外,还应考虑土壤肥力、水源供应等因素。
在大棚类型选择方面,有塑料大棚、玻璃大棚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不同类型的大棚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应根据自己的种植需求和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的类型。
其次是光照调控。
光照是蔬菜的主要能量来源,对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蔬菜充分接受光照,可以通过调整大棚的朝向和倾角,增加蔬菜对阳光的接收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遮阳网、光照补光等手段,调节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间,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
再次是温度调控。
温度是影响蔬菜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的要求,调控大棚内的温度。
在春、秋季节,可以使用保温材料,如秸秆、稻草等覆盖在蔬菜上方,增加保温效果;在夏季,则可以采取通风降温的方式,通过开窗、安装通风设备等方式,降低大棚内部的温度。
然后是水分调控。
水分是蔬菜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之一。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和水分需求,合理调控灌溉水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蔬菜的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水分要求较高,可以进行频繁的浅灌;进入生长期后,可以适量减少灌溉次数,但增加灌溉量,以保持土壤湿润。
最后是气体浓度调控。
适量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对蔬菜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可以通过通风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式,调节大棚内的气体浓度。
通风可以增加氧气的供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大棚内的气体新鲜;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包括土壤处理、温度控制、光照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内容。
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时,种植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生长期要求,合理选择种植技术,并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蔬菜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 土壤处理大棚蔬菜种植的首要工作是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避免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常见的土壤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和热力消毒。
化学消毒可以使用甲基溴、福美双等消毒剂,热力消毒则是利用高温蒸汽或火烘等方式对土壤进行处理。
土壤处理完成后,要进行充分的施肥和整地,为蔬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温度控制大棚蔬菜种植需要合理控制温度,以满足蔬菜生长的要求。
在寒冷地区,需要加设保温设施,如地热系统和加温设备,以保证蔬菜在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
在炎热地区,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加设遮阳网和喷淋系统,以降低大棚内温度,避免蔬菜受热胁迫。
3. 光照管理光照是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管理光照,使蔬菜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
通常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大棚内遮阳网的开合程度和安装反光膜等方式来进行光照管理,以提高阳光利用率,促进蔬菜生长。
4. 水肥管理大棚蔬菜生长需要经常浇水和施肥。
在水肥管理方面,可以利用滴灌系统和肥料配方施用技术,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求量,科学施用水肥,保证蔬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促进蔬菜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大棚蔬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进行病害防治时,首先要加强病害监测,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轮作休耕、适时播种、病害预防性喷药等。
2. 虫害防治大棚蔬菜还容易受到多种害虫的侵害,如蚜虫、螨虫、蝇虫等。
温室番茄生长条件及管理措施的分析
因为温室的特别构造、特定空间很容易形成特殊的田间小气候,所以温室蔬菜比露地蔬菜容易染病,容易发生虫害,特别是温室番茄,喜温暖、怕霜冻、喜光照,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较少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高,在温室中栽培却容易发生病虫害。
所以加强病温室田间小气候调整是温室番茄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
一、温室番茄的生长条件1、温湿度条件西红柿是一种温暖的蔬菜。
一般来说,它能适应西红柿在15~34℃温度范围内的成长。
最适温度为20~24℃,当温度达到34℃时会影响成长,达到40℃时中止成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
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成长缓慢,在5℃时中止。
西红柿在-1~2℃时会冻死,但耐寒性强的幼苗能在短时间内耐受-2℃。
西红柿成长的最适地温为13~20℃。
当局部温度降至6℃时,根系中止成长。
西红柿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苗期最适温度为白日16~29℃,夜间10~15℃。
苗期温度过高或过低,简单形成苗木成长不良、花芽分化、发育不良和花质下降。
花和果实在花果期简单掉落。
高温妨碍叶片呈白色,扭曲,低温妨碍呈开窗状。
苗期5℃~7℃易出现开窗果。
花期对温度敏感。
最佳温度为白日20~28℃,夜间15~20℃。
开花时遇低温或30℃以上高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差,受精效果差,花果易脱落。
结果期适合温度为白日23~26℃,夜间14~17℃。
果实上色最适温度为20~25℃,30℃以上果实上色较差。
西红柿的成长发育需求必定的昼夜温差,尤其是在结果期。
西红柿植株白日经过光合效果发生营养,夜间适当降温,有利于营养的输送和积累,促进根、茎、叶和果实的成长,提高产值和质量。
因此,冬季温室西红柿生产往往因夜间过热而过度成长。
2、湿度条件西红柿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不同的湿度条件。
在成长初期,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
在成长的中后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55%之间。
西红柿茎叶茂盛,蒸腾效果强,需水量大。
改良大棚土壤方案
改良大棚土壤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改良大棚土壤的方案。
大棚栽培是现代农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大棚土壤的特殊环境条件,容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物生长受限等问题。
因此,通过改良大棚土壤的方案,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从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良方案。
1. 改良土壤结构大棚土壤结构的改良是提高土壤质量的关键。
在大棚栽培过程中,土壤往往会发生结构紧实、水分渗透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添加砂质土壤:砂质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排水性,增加土壤肥力。
可以在大棚地块中添加适量的砂质土壤,与原有土壤充分混合。
•施加改良剂:如腐殖酸石灰、有机肥料等。
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 调整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大棚土壤来说,常常会出现pH值偏酸或偏碱的情况。
调整土壤pH值的方法如下:•添加石灰:对于偏酸性土壤,可以适量添加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
石灰具有中和酸性的作用,可以调整土壤的酸碱平衡,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的有机酸可以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相结合,形成酸性盐,降低土壤的pH值。
对于偏碱性土壤,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土壤的碱性盐含量,调整土壤的pH值。
3. 增加有机质大棚土壤通常缺乏有机质,这会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增加有机质的方法:•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常用方法。
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添加秸秆和废弃物:秸秆和废弃物是非常好的有机质来源。
可以将秸秆和废弃物进行充分堆肥处理,然后施加到大棚土壤中,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大棚蔬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棚蔬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大棚蔬菜栽培中,土壤是最重要的栽培基础。
由于长期的过度耕作和化肥施用不当,许多地区的土壤质量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表现为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地松散、土壤酸性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 积极开展土壤改良:通过添加石灰、腐植酸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可以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
3. 科学轮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周期,减少对土壤的伤害,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二、病虫害防治困难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大棚蔬菜栽培受限于气候条件,容易形成温室效应,从而容易滋生各类病虫害。
由于大棚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相对较大。
1.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对大棚内的蔬菜和土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根据发现的病虫害种类和程度制定防治方案。
2. 合理选用防治药剂:选择绿色无毒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农药。
3. 加强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加强大棚通风管理:合理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大棚蔬菜的品质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而大棚蔬菜栽培中,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如果不加以管控,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证大棚蔬菜的品质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化肥使用规定进行施用,避免超量使用,减少农药残留。
2. 定期检测大棚土壤和蔬菜品质:定期对大棚土壤和蔬菜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检测,确保蔬菜的品质安全。
3. 加强大棚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大棚内的杂草、落叶等杂物,保持大棚内的整洁,减少蔬菜受污染的机会。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分析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分析一、引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建议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其利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蔬菜在不受季节限制的情况下生长,并且带来高产、高质量的收成。
本文将深入探究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要点以及涉及到的管理措施。
二、温度控制温度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合理控制温度是取得高质量产量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种植要求设定适宜的温度范围。
例如,有些蔬菜对高温敏感,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而有些蔬菜则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促进生长。
其次,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对蔬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这可以通过合理使用通风设施、利用遮阳网等途径实现。
三、湿度管理湿度的合理控制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要掌握蔬菜的适宜湿度范围。
一般来说,湿度过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风险,过低则容易导致蔬菜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正常生长。
因此,要根据不同蔬菜的湿度喜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湿度。
例如,可以通过安装加湿装置、调节通风设备等方法来控制湿度,并且定期检查大棚内农作物的湿度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光照是蔬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要合理利用光照资源,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蔬菜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叶菜类蔬菜对光照要求较高,而根菜类蔬菜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可以通过合理安装反光设备、调节大棚的遮光率等方式,来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五、营养管理蔬菜的健康生长离不开适宜的营养供应。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营养管理是种植者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首先,要了解不同蔬菜对养分的需要,合理配置养分配方,确保蔬菜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
其次,要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掌握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施肥调整。
此外,还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来提供蔬菜所需的营养物质。
关于设施蔬菜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关于设施蔬菜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设施蔬菜种植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蔬菜栽培的一种现代生产方式。
相比于露天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具有控制气候、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等优势。
在设施蔬菜种植中,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以确保蔬菜生长的健康和高产,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设施蔬菜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一、土壤管理1. 选择优质土壤:设施蔬菜种植应选择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时也要注重土壤pH值的调节,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 土壤消毒:在栽培蔬菜前,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毒、病菌等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温度管理1. 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一般而言,24℃~30℃是蔬菜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
在冬季,可以适当加温,保持温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2. 温度调控: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温室通风、遮阳等设备,调控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蔬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光照管理1. 合理设置遮阳网:在夏季高温天气,适当使用遮阳网可以减少温室内的光照强度,防止蔬菜因过度照射而受到伤害。
2. 补光: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补光,延长光照时间,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
四、水肥管理1. 科学施肥:根据蔬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营养物质,满足蔬菜的生长需求。
2. 合理浇水:设施蔬菜种植要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次数,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以防止蔬菜根系腐烂和病害的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加强设施内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杂草、清洗设施内部、清除病虫害的虫源,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2. 定期喷药:根据蔬菜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合理选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
六、管理技术1. 适时揭膜:在适宜的气温和光照条件下,及时揭去温室膜,促进蔬菜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 合理栽培密度: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和产量要求,合理确定栽培密度,保证蔬菜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温棚蔬菜种植技术
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做到平整土地、平衡施肥、搭建合理的棚型结构等技术,才能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棚蔬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棚蔬菜种植技术(一)栽培管理技术1、大棚膜一般采用新的多功能膜,更好地利用太阳光能。
如种植西瓜、甜瓜、番茄等挂果类喜光温作物,对温光要求高。
种植食用菌大多需要遮荫,可施用旧膜+遮阴网。
种叶菜作物大棚膜可利用二年。
2、大棚肥料。
大棚内用肥以有机质栏肥为主,增施三元复合肥及钙镁磷肥。
有机质需种前10至20天施入,结合磷肥保湿闭棚发酵,保证栏肥腐熟,土壤得到有效消毒杀菌、杀虫。
一般情况下,1亩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营养很重要,但要控制氮肥用量,特别是夏秋氮肥用量,以防肥害。
3、大棚用水管理。
大棚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种植挂果蔬菜提倡使用地膜覆盖,埋设滴管,节水灌溉可以防止高湿病害,同时满足作物需水。
特别要注意灌水方法和时间,沙壤土不易慢灌,黄壤土如种植黄瓜、番茄等可在下午3至4时灌水。
在夏天高温的情况下,西瓜和番茄都不能灌大水。
在严寒冬季:(1)不浇冷水;(2)不浇明水;(3)阴天不浇水;(4)午后不浇水;(5)不浇大水。
一般大棚蔬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活棵后幼苗期8~12天,浇水一次,生长前一般每周浇水一次。
4、控制好大棚内的温湿度。
蔬菜生产适宜气温一般白天25~30℃,夜温10~20℃,相对湿度70%(喜温作物西瓜、甜瓜白天32~35℃)。
在土温5℃以下或40℃以上蔬菜生产受抑制,所以,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温度,要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大棚内温湿度。
在棚内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会出现冻害症状,叶边缘出现白点症状,叶片上翘,反卷。
5、其它管理:(1)苗床管理:苗床过薄或表土干燥,出苗温度偏低,出现种子带帽苗;高温高湿,阳光不足,形成高脚苗;久阴陡晴,高温开棚,温差过大,出现闪苗(死苗);长期的阴雨低温,根系活力差,形成僵苗。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的种植,包括菜地的选择与改良、育苗、定植、植株调整以及基本耕作技术等内容,是大棚蔬菜栽培的基础环节。
抓好大棚蔬菜的种植,对于促进蔬菜生长、获取蔬菜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蔬菜地的选择与改良蔬菜地的选择,是蔬菜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
种植蔬菜,必须选择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
土壤一般分为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应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选择菜地。
蔬菜地以选择中性或微带酸性的土壤并具备团粒状结构的土壤为佳。
土壤的物理性状主要指土壤的质地、结构、空隙等。
一般土壤可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种。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排列状况,具有团粒状结构的土壤最适宜蔬菜的生长,它能较好地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之间的矛盾,保水保肥力强。
土壤的化学性状是指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及矿物质元素等。
它们与植物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特性、营养元素的分解和存在状态,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着土地的吸收机能。
土壤中的酸碱度过酸和过碱,都会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吸收。
在强碱的土壤中,因为钙中和根的分泌物而使铁、镒、铜、硼、锌元素等缺乏;在强酸的土壤中,钾、钙、镁等元素大量缺乏,而且还会引起铝对蔬菜的毒害。
土壤中的酸碱度一般用PH值表示。
土壤中的PH值多在4—9之间,PH值4.5—5.5为酸性,PH值6.5-7.5为中性,PH值8.595为碱性。
盐碱土的主要盐类为碳酸钠、氯化钠和硫酸钠,其中碳酸钠对植物根系危害最大。
轻者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枝叶焦枯;严重者,全株死亡。
本地区是过去海滩围垦的盐土。
这类土壤理化性能差,多数土壤属于盐碱地,PH值偏高,有机质含量少,肥力差。
尽管我们在过去或多或少进行过改良,但仍远远不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
因此,蔬菜土壤的改良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蔬菜地的改良主要有深翻熟化、园土消毒、防治盐害和氨害等方法。
深翻熟化是在恰当时间对园区进行适当深翻。
特别对土壤土层瘠薄、板结、肥力不足的园区,可隔年轮换上下翻耕一次,把熟土翻下,把下层生土移向外表,并分层增施有机肥(植物茎稍、畜禽肥、绿肥等),将下层生土经冬风化。
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技巧与管理要点
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技巧与管理要点有机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种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机大棚蔬菜种植的技巧和管理要点。
1. 土壤准备有机大棚蔬菜种植要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等,以提高土壤质量。
2. 种子选择选择有机认证的种子,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化学药剂处理过的种子。
选择适合大棚环境的蔬菜种子,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议。
3. 施肥保育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中,施肥是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有机肥料的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有机肥料可以使用堆肥、腐熟的动植物粪便等,可以有效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有机大棚蔬菜种植要采取无污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有机农药,如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进行防治。
另外,合理的轮作和混作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抵抗力。
及时清除病虫害的病植物,并合理消毒工具和设施,防止病虫害传播。
5. 温度和湿度控制有机大棚蔬菜种植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
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调整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可以使用遮阳网、通风设施等进行调节,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6. 定期修剪和支扶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中,定期修剪和支扶植株是保持蔬菜植株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及时修剪干枯的枝叶和病虫害的部分,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同时使用支架等支扶植株,防止植株倒伏,并有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
7. 定期浇水和灌溉有机大棚蔬菜种植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定期浇水和灌溉是必须的。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浇水和灌溉,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灌溉水要选择没有化学污染的水源,如雨水、河水等。
8. 注意weed虫草控制有机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除草和防止杂草的生长。
农业环境保护的土壤保育与改良
农业环境保护的土壤保育与改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发展的推进,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土壤保育与改良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土壤保育与改良措施。
一、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是通过动植物的残体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制成的一种肥料,不仅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有机肥料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有机肥料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生物学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
二、合理轮作制度的建立轮作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度,通过不同作物的交替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产量。
在轮作制度中,应采用科学的轮作顺序和适宜的作物组合,合理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作物间的互补作用,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农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保护耕地生态系统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的生态系统对于农业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在耕地保护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遵循科学的施肥和施药原则,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其次,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绿色种植技术是一种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种植方式。
通过科学的灌溉控制、科学的施肥制度和病虫害防控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在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因此,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是保护农业环境的重要举措。
农业种植中的土壤保育与管理
农业种植中的土壤保育与管理在当今社会的农业发展中,土壤保育与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壤质量的恶化对农业产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农业种植中的土壤保育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壤保育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土壤质量。
一、土壤保育与管理的重要性农业的基础是土壤,而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然而,由于不当的农业实践和环境压力,土壤质量逐渐退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
土壤保育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的土壤保育与管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供应,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策略,农民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保护环境质量:土壤是水和空气的过滤器,能够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和大气中的速度。
通过保护土壤,我们能够防止农业养分和农药的过度流失,减少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3. 促进生物多样性:健康的土壤是良好生境的基石,能够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养分,支持各种土壤动物和植物的生存。
通过合理的土壤保育与管理,我们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二、改善土壤质量的方法为了实现农业种植中的土壤保育与管理目标,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和实施:1. 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农民可通过施用堆肥、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的健康发展。
2. 耕作方式的调整: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保护性耕作、减少耕地剥离和翻耕等,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土壤质量。
3. 合理的灌溉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灌溉水,避免过度灌溉和不当排水,以减少土壤盐碱化和干旱等问题,保护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资源。
4. 种植轮作与休耕:通过种植轮作作物和合理的休耕方式,能够起到病虫害防治、养分循环和土壤修复的作用,提高土壤的健康度。
农田土壤保育措施
农田土壤保育措施导言:农田土壤保育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保持农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对于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田土壤保育的措施,旨在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依次从农田水分管理、土壤养分管理、农田有机质管理、农耕措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田水分管理农田水分管理是保护土壤水分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步骤。
首先,合理的灌溉措施是关键。
根据作物生长需水量、基质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等因素,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保持土壤湿度稳定。
其次,在农田排水方面,修建排水沟渠,保持良好的土壤排水条件,避免因过度湿润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
最后,科学施用土壤保墒剂和覆盖材料,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二、土壤养分管理土壤养分管理是保护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养分需求,科学施肥是基础。
合理选择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肥料的配比和使用量,避免过量投入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循环利用率。
此外,选择适当的作物轮作、间作和休闲轮作模式,有助于调节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三、农田有机质管理有机质是维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加强农田有机质管理,对土壤保育至关重要。
首先,推广有机肥和有机农业技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其次,实施农田秸秆还田、农牧循环等措施,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和数量。
此外,加强绿肥种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多样化,提高土壤有机质降解和循环利用能力。
四、农耕措施合理的农耕措施对于保护农田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采用合理的耕作深度和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机械破坏。
选择合适的耕地整理和耕作工具,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风险。
其次,推广非耕地农业技术,如直播、隔离墒作等,减少耕地面积,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农田土壤保育
农田土壤保育近年来,农业发展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田土壤保育是在农业生产中保护优质农田土壤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农田土壤保育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规范与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田土壤保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到农产品的供应和质量安全。
土壤还承载着自然界的多种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素。
同时,土壤在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农田土壤保育的意义在于保护农田资源,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保持农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土壤保育的规范和标准1. 合理施肥与养分管理合理的施肥是农田土壤保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通过科学评估土壤的养分水平和作物的需肥量,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机,避免肥料过量或不足,保证农田土壤的养分供给与作物的需求相匹配。
在施肥过程中,还应注意减少肥料的挥发、淋溶和渗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2. 土壤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是保护农田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安排灌溉措施,科学施行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和灌水量,保证作物的需水量,避免土壤过湿或干旱,保持土壤湿度的平衡。
此外,还要加强排水管理,防止土壤水分过度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分淤滞。
3. 土壤保护与改良农田土壤保育还包括土壤保护与改良措施。
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或避免土壤的机械性破坏和压实,保护土壤的物理性状。
同时,加强有机质的管理和施用,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此外,还可以应用土壤调理剂、生物肥料等手段,改良农田土壤的性质和质量。
土壤保育保护措施
土壤保育保护措施标题:土壤保育保护措施: 保护农田水源、合理施肥、防止土壤侵蚀、推广有机农业引言: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进一步影响着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当行为,土壤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维护农田水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土壤保育保护措施。
本文将就保护农田水源、合理施肥、防止土壤侵蚀、推广有机农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土壤保护提供参考和倡导。
第一部分:保护农田水源农田水源是农作物生长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农田水源,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农田水源保护区:划定农田水源保护区范围,严禁在该区域内任何建设、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的侵入,并加强对农田水源的巡查和监测。
2.提倡节水灌溉:广泛推广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如滴灌、微喷等技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浪费。
3.加强水土保持建设:种植水土保持作物和草本植被,修建沟渠和拦蓄水坝,减少农田水源流失和泥沙淤积。
第二部分: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减少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合理施肥,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土壤养分测试:定期对农田进行土壤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平衡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2.科学使用肥料: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科学配置肥料种类、数量和施用方式,避免过量施肥和单一肥料的滥用。
3.有机肥使用: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有机肥具有慢释放养分、改良土壤结构等优点,有助于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三部分:防止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土壤侵蚀,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域,种植林木和草本植物,避免因人类活动导致的大面积裸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棚蔬菜土壤现状与土壤保育
作者:胡鑫峰丁利花王卫聪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8期
【摘要】温棚蔬菜土壤没有休耕时间,导致形成土壤盐渍重、板结、透气性差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应采取综合优化措施,通过加深耕层、施优质有机肥、熏棚、土壤消毒等对土壤进行保育。
【关键词】温棚蔬菜;土壤现状;保育措施
在温棚蔬菜生产中,为了充分利用温棚的反季节生产能力和保温、保湿、防雨、遮阳的生产条件,菜农们在温棚内进行无间歇连茬种植,致使土壤没有休耕时间、土壤微生物没有保育时间,从而形成了土壤盐渍重、板结、透气性差、有害病菌积累多、有害虫类加代繁殖、土壤供给能力降低的现状,导致各种蔬菜病虫发生严重、产量低、品质差、商品果率下降,大量蔬菜植株处于亚健康生产状态,导致了菜农生产困难、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等不良循环状态。
现把这一现状及土壤保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1 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酸化
黄淮地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式偏碱性土壤,在此地区长期种植的各类蔬菜都有适应该地区土壤的生产特性,而菜农们经常使用硫酸钾复合肥作为主要肥类,长期以来,硫酸根离子留在土壤内形成酸性化的酸根,导致土壤酸性化。
再者,国内生产的有机肥中腐殖酸含量较大,这也增加了土壤酸性。
1.2 土壤盐渍化
由于菜田土壤中使用肥量大、使用次数多,且多种形式施肥,致使部分大量营养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滞留于土壤中而形成土壤盐渍化。
1.3 病虫积累增多
在长年生产的菜田内,菜农们利用温棚设施条件一年多茬次地进行蔬菜生产,对田间的残枝、残叶、残根处理不彻底且不进行熏棚消毒、土壤处理等措施,使土传病害积累增多、虫类增多、个体数量加大,对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1.4 土壤板结化
温棚内的土壤利用率高、化肥使用量大、有机肥使用量不足,导致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少、群体弱,土壤没有修复时间,有益菌源也没有保育时间,致使土壤由干变湿时变成糊状,而由湿变干时则土壤开裂,不干不湿时上下无透气孔,从而形成板结,导致蔬菜根系生长不良,进而导致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1.5 根结线虫发生普遍
温棚内蔬菜如瓜类、豆类、茄果类、叶菜类(除葱蒜类外)等,都普遍发生根结线虫,并在温棚内长年连茬发生,积累严重。
1.6 土壤供给能力下降
温棚内的土壤连年连茬种植,土壤中部份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还有部分元素被土壤固定,离子状态的有效元素减少。
再者,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较低,土壤释放有效营养元素的能力下降,各元素间形成颉颃作用,致使土壤综合供给能力下降。
1.7 土壤菌源不平衡
农民在温棚生产中长年利用土壤,使土壤中的有益菌类和不断增加的病菌出现不平衡,有益菌类的繁殖力下降、菌源变少,而病菌不断增加、繁殖加快,导致病害加重、生产能力下降。
1.8 土壤营养出现颉颃
在温棚的连年生产中,多茬次连续使用复合肥使得土壤存在大量的各类元素,营养元素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现象,由于土壤供给能力下降,部分元素在土壤中积累较多,从而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和供给,呈现出元素间的颉颃作用。
2 综合优化措施
2.1 加深耕层
在温棚生产中,加深耕层是改善土壤条件的良好措施,这样可以加深根系下扎,增强土壤供给能力和提高土壤抗旱、抗病、抗逆能力。
因此,可利用深耕犁或镐深翻土壤30cm,以加深耕层。
2.2 增施优质有机肥
增施优质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缓解土壤的板结程度,还可提高土壤益生菌的繁殖速度。
可每667㎡施腐熟鸡粪、猪粪等5000kg,或每667㎡施优质有机肥400~
500kg。
2.3 熏棚、土壤消毒
在上茬作物结束后,应尽可能去除残枝、残叶、残根、杂草、地膜等,用防灰霉病、疫病、飞虱的烟熏剂进行2次连续熏棚;在下茬作物种植前,于整理土壤时进行土壤消毒,可用敌磺钠3~3.5kg拌土撒于地表,或用1%高锰酸钾进行土表喷雾。
2.4 防治根结线虫病
在蔬菜种植中,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作物是常种作物,这些作物经常发生根结线虫病,可用1%的阿维菌素颗粒剂撒施,或用5%阿维菌素1500倍液在地面翻耕后喷雾,移栽后可用5%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50%二嗪磷1000倍液灌根。
2.5 提供土壤休耕和益生菌保育的时间
在蔬菜上茬作物收获后,去除残枝、残叶、残根和杂草、地膜后,翻耕土壤(不旋耕、不耙、不平整),使犁过的土壤最大面积地暴露在空气中,以增加与阳光、空气的接触,提供给土壤休耕和菌源保育的时间,一般为10~15d。
2.6 平衡营养,提高土壤供给能力
在温棚蔬菜种植中,施入大量的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的同时,可施入少量微量元素和秸秆肥料,以增加土壤的通透能力和土壤含氧量,从而提高土壤的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