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1)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梭伦颁布解负令是为了解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公民,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为了限制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符合结论“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的逻辑关系,故A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亚里士多德倡导的中道与孔子推崇的中庸,都强调过犹不及的道德尺度,理性行事,与结论“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有正确的逻辑关系,故B项正确,与问题不符;两宋时期虽然商品经济繁荣,但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与结论“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没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与问题相符;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传统反封建的表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禁锢,与结论“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有正确逻辑关系,故D项正确,与问题不符。
2、《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C.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答案】A
点睛:秦朝通过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确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3、(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等级秩序的理解和认识。
全国卷1试题在考察中国古代经济这类选择题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加强概括总结能力的提高。
4、(天国) 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太平天国购进了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军需品,并大量出口丝茶……不过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阶级矛盾激化
B. 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C. 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D. 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形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等表明太平天国对当时的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外交经验,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结合所学可知这从根本上是由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故C项正确。
ABD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5、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工业投资的统计。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民族资本家
B. 投资中心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C. 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D. 投资布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答案】D
6.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
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
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
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
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答案】D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尽管手工业和机器工业的产值都在增长,但机器工业的比重在上升、手工业产值的比重在下降,说明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故答案为D项。
传统手工业产值上升,但比重下降,说明与机器工业的发展不同步,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且该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排除;这一时期的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并不稳固,排除C项。
7、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富国强兵,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着,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
以下对题干“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A. 其进程证明了西方文明的不适应性,中国得“走自己的路”
B. 向西方学习是资本主义文明冲击落后封建统治的结果
C. 其进程体现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的与时俱进
D.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借鉴他国文明,自成一体之过程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证明西方或外来文明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利用西方先进文化。
A项说法绝对,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认识到要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与时俱进、不断借鉴他国文明的努力;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近代中国被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一些进步人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之处,从而开始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色彩,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地困难中产生的。
百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结果
B. 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C.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D. 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答案】C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
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二、非选择题
任何政治制度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其发展和变革也存在内在的逻辑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官员出行图
材料二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两幅图所示政治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试从中央官制设置的角度,分析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有何异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有哪些?以近代美国民主宪政的史实为例,说一说美国是如何克服雅典民主制的“弱点和局限”的。
【答案】(1)联系:唐朝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吸取历史教训,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
同: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异: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
前者是处理政务的程序性分权,后者是处理政务的事务性分权。
(若答具体史实亦可)
(2)
【解析】(1)从材料图片一反映的景象中,可看出唐朝时期的节度使出行时军队护行,人数众多,阵势强悍,堪比皇帝,反映出唐朝节度使地位极高,抗衡中央的史实;图片二反映的景象中,北宋文官出行,多人相陪,声势强大,反映了北宋文官地位隆重,重文轻武的现象。
两者出现的原因均为中央集权的加强的需要。
以此分析,回顾教材相关知识点,可得出答案。
点睛:比较型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的比较绝不是随意地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