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地理(二)(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地理(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 .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 .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 .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 .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棚的保温作用强 B .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 .地膜的保湿效果好 D .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 A .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 B .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 .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 D .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
近年来,中国水产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见下图)。
据此。
完成4~6题。
4.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优质的海洋环境 B .养殖技术的进步 C .市场的需求升级 D .保鲜技术的出现 5.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 ①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 ②吸收海水中的CO 2减缓温室效应 ③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适应性强 ④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冬季,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最主要目的是( ) A .靠近消费市场 B .获得优惠补贴 C .躲避大风暴雪 D .缩短养殖周期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必修1、2。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3月10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日珥和耀斑B.黑子和日珥C.耀斑和太阳风D.太阳风和黑子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A.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B.禁止室外的活动C.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D.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某市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指南针和半圆尺进行地理探究实践活动(如图所示)。
读活动现场示意图,完成3~4题。
3.北京时间6月22日12:40时,丙同学观察到自己的影子最短。
此时,甲与乙测得的度数为86.5°,该地最可能是A.广州B.上海C.长春D.海口4.该日当地昼长和北京时间12时的影子的朝向最接近A. 11时20分东北B.12时西北C.13时15分西南D.14时10分东南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③周围风沙的沉积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A.距今6000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B.距今xx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C.距今8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D.距今约4000年开始出现绿洲我国某区域地表为潮湿、黏重的红壤,其下为某沉积岩层。
某地质勘探队在该区域沿南北方向对甲、乙、丙三个测点的海拔和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某沉积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进行探测。
高三地理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城市水体建设称为“城市蓝化”,城市水体在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称为“蓝化效应”。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我国部分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²)1. “蓝化效应”表现在()①减轻城市内涝,涵养绿地②释放热量降低气温③提供居民生活用水④形成对流净化空气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城市蓝化”在我国普遍被忽视,其原因可能是()A.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B.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C.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3. 仅考虑自然条件,北京市“蓝化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1. B 2. C 3.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体对环境的影响。
水的热容量最大,水体具有调节气候,湖泊有蓄洪防洪能力。
...1. 城市水体建设增加城市蓄水,减轻城市内涝,涵养绿地,①对;吸收热量降低气温,②错;水质难以保证,不能提供居民生活用水,③错;水域与建筑区的温差增大,形成对流净化空气,④对。
选择 B。
2.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市区用地紧张,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建设水域,C对;每一个城镇都要进行规划,A错;城市内涝灾害严重更应该增加城市水体建设,B错;城市环境质量低下也要求城市水体建设,D错。
3. 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城市水体面积最大,“城市蓝化”效应最明显。
选择B。
下图为我国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
完成下列问题。
4. 2020年该省老年人口比重约为()A. 12%B. 16%C. 20%D. 25%5. 该省拟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此举有利于()A. 促进人口迁移B. 减轻城市环境问题C. 缓解人口老龄化D. 加大城乡差距【答案】4. B 5.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
2019届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2. 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①绿化带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②绿化带面积过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③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④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A.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③C.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①④3.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
2019-2020年河南省高三阶段性考试(三)地理试卷
2019~2020年度河南省高三阶段性考试(三)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8年5月初向火星发射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8年11月26日14时54分许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测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
据此完成1~3题。
1.“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B.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动C.地球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D.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2.“洞察”号在火星上进行科研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有A.阳光不足,电力无法维持B.失重严重,在火星表面无法着陆C.大风肆虐设备容易受损D地形复杂在火星表面行动困难3.可能对无人探测器与地球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的是A.潮汐现象B.臭氧空洞C.地球自转D.太阳活动许多植物开花和闭合的时间很有规律,似乎在告诉人们一天的时间,因此可以把不同植物组成有趣的“园林花钟”下表为欧美国家利用13种鲜花的开放时间组成的“花钟”据此完成4~5题4.假如日内瓦(东一区)和洛杉矶西八区)都建有上表的“花钟”。
在同一时刻,日内瓦和洛杉矶同时开花的植物可能是A.斑纹猫耳、石竹花B.乳头状草、白荷花C.小旋花、非洲金盏花D.待宵草、伯利恒之星5.下列因素中最有可能造成“花钟”计时不准的是A.天气变化B.公转速度变慢C.黄赤交角增大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下图为海南岛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等值线的数值①②③④等高线和年太阳辐射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虚线可能是A.等日照线B.等温线C.等降水量线D.等潜水位线7.影响Q地附近的等值线(虚线)向南凸出的因素是A.地形B.洋流C.植被覆盖率D.海陆位置8.影响M、P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洋流B.海陆位置C.纬度D.天气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河南省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大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大联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示意纽芬兰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支洋流按性质分别属于A.暖流暖流B.暖流寒流C.寒流寒流D.寒流暖流2.受洋流的影响,纽芬兰岛附近海域A.容易出现海雾B.鱼群分布较分散C.不会出现浮冰D.污染物向西扩散2.“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今年618,刘强东突然扔出一枚超级核弹,炸得整个物流业措手不及,炸得快递员胆战心惊。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路灯,还能自动驾驶、路线规划、主动换道、车位识别、自主泊车……配送机器人快到目的地时,后台系统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
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人脸识别、输入取货验证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取货,十分方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的“超级核弹”炸得整个物流业措手不及,炸得快递员胆战心惊,主要是因为()A.物流业不复存在B.快递业务不复存在C.智能配送机器人取代物流业D.传统物流业的配送方式发生了改变2.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说明现代物流业()A.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突出B.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大C.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D.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越来越高3.厄勒海峡地区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该地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厄勒海峡地区成为欧洲著名“医药谷”的主要条件是A.劳动力充足B.水运便捷C.科研力量雄厚D.环境优美2.为了推进丹麦、瑞典两国厄勒海峡地区经济一体化,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医药产业规划与合作B.填海造陆连成一体C.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D.加强人口流动管控4.与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同属一个地域文化区的是A.苏州古典园林B.山西平遥古城C.福建土楼D.洛阳龙门石窟5.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9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三自主检测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上建设了大量光伏发电场。
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会对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
图 1 示意河西走廊某地光伏发电场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光伏发电场选址在河西走廊的原因是①太阳能资源丰富②用地条件好③技术先进④协作条件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关于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行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期土壤风蚀减弱B.运行期耐阴性植物减少C.建设期局地气候改善D.运行期地表输沙率降低3.太阳能电池板下植物生长良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侵蚀作用。
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地层、地形以及植被等具有一定的联系。
图2示意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陷穴发育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4~5题。
4.正确表示陷穴发育演化过程的是A.a→b→c→d B.b→d→a→c C.c→a→d→b D.d→c→b→a5.元谋干热河谷中利于陷穴地貌发育的条件是①湿热的气候条件②土壤透水性较强③地层构造节理发育④沟底多隆起的地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生态需水量是指生态系统为维护其自身生长、发挥生态功能所需要消耗和占用的水资源量。
河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12月)地理Word版含答案
1.光伏发电 A.能量密度大 C.地域依赖性弱 B.清洁无污染 D.稳定性好
2.图中 k 阳能光伏温室大棚 A.只适合发展喜光作物 B.建造成本低,回收期短 C.增大了大棚的电力消耗 D.可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 3.与传统日光温室大棚相比,发展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可以 ①抵御寒潮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减少棚内水分蒸发④改变地表形态 A.①③ B.②④ ④ 下图为 1989〜2009 年陕西省人口重 C.②③ D.①
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2000〜2011 年共计输水 12 次) 。经观察发现,1985 年以来博 斯腾 湖流域气温呈缓慢升高趋势。下列两幅图为博斯腾湖流域水系图、1961〜2011 年博斯 年平均水位变化图。 腾湖
(1)说明开都河的水文特征。 (4 分) (2)分析 1961〜2011 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6 分) (3)推测 2011 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 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下图为美国局部区域图,甲地区为美国主要农业区之一,该农业地域实行休耕和轮作制 度。轮作(也称轮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该区域实行强制两年轮作 制, 要求中间一年必须种有根瘤菌的植物,一般是豆科植物(根瘤菌能自己从大气中利条件。 (4 分) (2)简述石雕产业在石雕产业园集聚的好处。 (3 分) (3)针对嘉祥县右雕产业发展现状,请为当地石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 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的焉耆盆地,既是开都河的尾闾 湖,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开都河是博斯腾湖主要补给源,对博斯腾湖的总补给量达 84%。博 斯腾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210 mm,年蒸发量达 2000 mm。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人类对 博斯腾湖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 1958 年相比,2002 年流域灌溉面积增加了 2000 年以后,博斯腾湖流域开始向孔雀河调水以满足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求,并对 2 倍。 塔里
【精编】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二.doc
1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地理(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 .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 .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C .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 .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棚的保温作用强B .蔬菜肥料施用量大C .地膜的保湿效果好D .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A .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B .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C .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D .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桑沟湾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处海湾,这里是我国最早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
近年来,中国水产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见下图)。
据此。
完成4~6题。
4.桑沟湾由单一的海带养殖到海带、鲍鱼、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优质的海洋环境B .养殖技术的进步C .市场的需求升级D .保鲜技术的出现5.与单一养殖相比,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①节省饵料投放,提高经济效益②吸收海水中的CO2减缓温室效应③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适应性强④改善水质,减少海洋养殖污染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冬季,农户们常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和广东沿海养殖,其最主要目的是()A.靠近消费市场 B.获得优惠补贴C.躲避大风暴雪 D.缩短养殖周期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最可能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的时段是A. 春末B. 盛夏C. 初秋D. 隆冬2.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3. 某晴天的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路段是A. ①一一②段B. ②一一③段C. ③一一④段D. ④一一①段【答案】1. D 2. D 3. B【解析】试题分析:1.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冬半年向阳面昼夜温差大,导致内外温度差异,出现冻裂现象,因此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时段是隆冬,所以D正确。
2.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向阳面有冻裂现象,背阴面没有冻裂现象或较轻。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中④处位于背阴面,树木冻裂灾害最轻,所以D 正确。
3.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上午9~10点,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山体的东南面正对太阳,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得出②--③段位于山体东南面,是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A. 2时B. 8时C. 16时D. 20时5. 此刻,与B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日出时间为A. 3时B. 4时C. 8时D. 10时【答案】4. D 5. C【解析】试题分析:4.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应该在赤道上A点的西边900,A、B位于昏线上,A的地方时为18点,B在A的东边300,B点的地方时比A早两小时为20点。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在智利北部海岸的一个小渔村里,村民们用一套套稠密的网幕,捕捉翻滚过家园上空的浓雾,当浓雾在网幕表面凝结时,水滴就落入沟中,然后再由管道流入村庄中。
密网每天可以为全村带来约10000升水。
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哪个地区可以借鉴该渔村集水的办法A.南非西南部沿海B.北非西海岸C.葡萄牙沿海D.澳大利亚西南部【小题2】该渔村多浓雾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强烈,海水大量蒸发B.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使得地面水汽不易扩散C.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层大气易达到饱和D.夜晚地面辐射加强,造成水汽凝结2.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小题2】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A、D、G、B、FB.B、E、D、A、FC.G、B、A、E、DD.G、F、B、D、A【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3.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
读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及生长周期表,完成问题。
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月份123456789101112美国种植期开花期灌浆期收获期巴西开花期灌浆期收获期种植期【小题1】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B.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小题2】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大豆生长期比巴西短B.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D.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小题3】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4.该表是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据表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最可能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的时段是A. 春末B. 盛夏C. 初秋D. 隆冬2. 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3. 某晴天的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路段是A. ①一一②段B. ②一一③段C. ③一一④段D. ④一一①段【答案】1. D 2. D 3. B【解析】试题分析:1.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冬半年向阳面昼夜温差大,导致内外温度差异,出现冻裂现象,因此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时段是隆冬,所以D正确。
2.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向阳面有冻裂现象,背阴面没有冻裂现象或较轻。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中④处位于背阴面,树木冻裂灾害最轻,所以D 正确。
3.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上午9~10点,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山体的东南面正对太阳,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得出②--③段位于山体东南面,是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所以B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A. 2时B. 8时C. 16时D. 20时5. 此刻,与B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日出时间为A. 3时B. 4时C. 8时D. 10时【答案】4. D 5. C【解析】试题分析:4.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应该在赤道上A点的西边900,A、B位于昏线上,A的地方时为18点,B在A的东边300,B点的地方时比A早两小时为20点。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所示全球刚好同属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 10°N,0°B. 20°N,0°C. 20° N, 180°D. 10°N, 180°7.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日本海东侧积雪厚度加大B. 孟加拉国处于旱季C. 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D. 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处于极夜时期【答案】6. B 7. D【解析】考查经纬网图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通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通过12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6. 图所示全球刚好同属一个日期,说明1800经线和0时经线相重合,0度经线为12时,太阳直射在0度经线;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曲线ABC是晨昏线,晨昏线与700N 相切,北极点为极昼,太阳直射在20°N,选择B。
7. 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20°N,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本海东侧积雪厚度会减小A错误;孟加拉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雨季,B错误;哈萨克斯坦夏季大部分气温高于0℃,C错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南极到70°S出现极夜,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处于极夜时期, D正确。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读左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A. 太阳高度B. 降水变化C. 气温变化D. 大气洁净度9. 由图2可知A. 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B. 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C. 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小于晴天D. 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8. 直接辐射主要和太阳有关,气温变化不会对太阳产生影响,选B。
9. 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有关,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也就相应增强,故B错。
太阳的散射辐射指到达地面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而云层削弱的是穿透大气层时的太阳辐射,所以云层无法对太阳散射辐射起到削弱作用,故C 错。
晴天时,大气透明度好,参与散射的物质少,故散射到地面的辐射也少,D对。
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小,A错。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等。
气温日变化是一日之内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状况有关。
读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 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 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 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11.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 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答案】10. B 1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山谷风,通过读图可以判断气温的变化,要熟悉山谷风的形成原因。
10. 从图中看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A错;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B对;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C错;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小于夏季日温差,D错。
11.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慢,A错;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最低温出现在山谷,B错C对;谷地多夜雨,但对气温影响小,D错。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悉系统。
在当地气候影响下,它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
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特征,判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次年2月13. 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A. 灌丛自燃B. 强光烤晒C. 高温熔化D. 日温差大14.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干湿季与印度孟买的旱雨季相比A. 高温期相同B. 成因相同C. 多雨期相同D. 风向相同【答案】12. D 13. A 1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形成原因和气候特点,学生要能够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确定气候成因和特点。
12. 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南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选择D。
13. 卡卡杜国家公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草木葱绿,但是到了干季降水稀少,气温高,草木枯黄,灌丛容易自燃,变得焦黑,选择A。
14. 卡卡杜国家公园和印度孟买处于南北两个半球,卡卡杜国家公园的干湿季与印度孟买的旱雨季相比高温期相同、多雨期相同、风向相同都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成因相同,选择B。
某月,从我国广州港出发的一艘货轮经斯里兰卡驶往埃及亚历山大港。
下图为该货轮所经海域该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该月,斯里兰卡盛行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16. 该货轮在北印度洋海域行驶途中A. 顺风顺水B. 顺风逆水C. 逆风顺水D. 逆风逆水17. 该月,亚历山大港的气候特征为A. 炎热干燥B. 寒冷干燥C. 高温多雨D. 温和多雨【答案】15. B 16. A 17. D【解析】15. 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据图可知,该季节大陆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
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
所以该季节斯里兰卡盛行东北风。
故选B。
16. 本题考查洋流对航海的影响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北印度洋洋面为季风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冬季时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
据材料可知,该货轮从我国广州港出发经斯里兰卡驶往埃及亚历山大港,该季节应顺风顺水。
故选A。
17.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类型的特点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据图可知,亚历山大港地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故选D。
下图中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A. 地势B. 洋流C. 人类活动D.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9. 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A. 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 两个少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C. 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D. 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答案】18. D 19. C【解析】试题分析:18. 比拉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一段时期,赤道低气压带在此影响较强,对流运动最为明显,这个时期降水也比较多。
这样的时期一年有两个,也就形成了两个多雨期,还有两个相对少雨期。
19. 由比拉姆向北,两个多雨期的间隔会变短,直至最后变成一个多雨期,一个少雨期。
比如向北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一年有干湿两季。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A. 甲B. 乙C. 丙D. 丁21. 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22. 若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为A. 1500米B. 2000米C. 3200米D. 4500米【答案】20. D 21. B 2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世界气候类型,学生要熟悉气候类型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0. 从图中的各月降水量看丁地年降水量最小,选择D。
21. 读图可知乙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选择B。
22. 丁地最热月气温是24℃左右,气温随高度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6℃,所以山上有终年积雪的高度应该在4000米以上,选择D。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 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 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 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 坡面流、壤中流、下渗24.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 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B. 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C. 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D. 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答案】23. C 24. B【解析】试题分析:23. 图中显示甲和河道降水是地表径流的来源,而地表径流包括河道径流和坡面径流,则甲是坡面径流;丙是地下径流的组成部分,而地下径流包括地下河的径流和土壤中的径流,故丙为壤中流;乙是地下径流的来源,必然是地表水的下渗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