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感想

合集下载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

史上最大坦克战役通过一番搜索,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役是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

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也创下两个纪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从而全面夺回战略主动权,因希特勒的阻挠使得对苏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不断延后,苏军事先已获取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建立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

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

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会战背景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联红军反扑。

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联红军深入,苏联红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苏联红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

历史事件读后感

历史事件读后感

历史事件读后感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了解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过去的世界。

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的具体事件,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通过阅读历史事件,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在我阅读的历史事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

这次军事行动是盟军反攻法西斯德国的重要一役,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登陆作战之一。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6月6日,盟军从英国海岸出发,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

这次登陆行动是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重要一步,为最终战胜德国纳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次战役中,盟军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德国军队在诺曼底地区设立了坚固的防线,地理条件也对盟军的登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然而,盟军士兵们面对敌人的炮火和枪弹,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为自由和正义而战。

诺曼底登陆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

战争让人性扭曲,无论是盟军还是德军,都经历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然而,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人们看到了勇气、团结和拯救的力量。

通过阅读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事件,我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破坏,更是对人性的摧残。

然而,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人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

历史事件的阅读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只有通过了解过去的教训,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历史事件,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历史事件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警示和启示。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历史是一本永远不会关闭的书,我们应该不断地翻阅,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英语101班刘茜茜学号:1008260114 P38-40即使希特勒时而支持和反对这个计划。

以回应库尔特·蔡茨勒上校的建议,1943年5月3日在慕尼黑,希特勒出席了会议,夏季攻势的最早日期可以开始了。

会谈的主题是关于“堡垒”行动的,由于这场春雨还没有结束,德国陆军总部将它推迟到4月30日。

蔡茨勒希望得到希特勒的支持,因为反对派已经兴起,对手确定了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对于工作计划,进攻要尽快在春季解冻之后开始,并且赶在苏联夏季攻势之前。

目标日期已定在四月末或五月初。

到了5月3日,为攻势的准备还不够充分。

虽然希特勒原本支持这个计划,但是曼施坦因收回了他的支持。

他认为行动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因为它不会准时开始。

陆军元帅毫不犹豫地大肆宣扬他的反对意见,然而他发现反对如此强大的独裁者是极为困难的。

其次,对于蔡茨勒来说,他并不介意进攻起步得较晚。

毕竟,新成立的部队的“黑豹和老虎”坦克将带头攻击。

海因茨·古德里安已收到了任务,要求重建装甲部队,并且要为“堡垒”所用。

古德里安和施佩尔也出席了会议,指出了现实的情况。

武器的生产引起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进攻的时候提供的数字,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接到希特勒的许可后,古德里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建议使用新的坦克在西线抵御入侵,而不是把他们浪费在库尔斯克的正面攻击上。

无论是蔡茨勒还是陆军元帅冈瑟·冯·克鲁格,陆军指挥中心的司令,都不听取古德里安和施佩尔的意见。

最后,会发动初步袭击的第九军的司令,反对进攻。

沃尔特将军在库尔斯克空中拍摄了苏联防御设备的照片。

据他指出,照片显示,苏联政府希望德军在库尔斯克进攻,并且他们已经建造了一个复杂的防御网来迎接这次袭击。

取得成功会极度困难。

在苏联还没有闲置时,德军已经为新攻势做准备了。

被蔡茨勒鼓动的,对于进攻的最激进的支持者,是陆军元帅冈瑟·冯·克鲁格。

在会议中,他甚至没有抱着这样的想法,认为1943年德军会失败,像他们曾经在1941年和1942年经历的一样。

库尔斯克会战苏联对德军的重大胜利

库尔斯克会战苏联对德军的重大胜利

库尔斯克会战苏联对德军的重大胜利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一年。

在这一年里,苏联与纳粹德国展开了一场决定胜败的战役 - 库尔斯克会战。

这场战役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牵涉最广的坦克战,也是苏德战争中苏联对德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一、战役背景库尔斯克会战发生在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期间,地点位于当时德国占领下的苏联境内的库尔斯克地区。

苏德两国在此地形成了敌对的防线。

二、战役动机苏军战役的目标在于摧毁德军库尔斯克突出部,从而使纳粹德国无法再以该地为基地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苏联则希望通过库尔斯克会战来扭转德军在东线取得的优势,将纳粹德国逐出苏联领土。

三、战役筹备苏军在这一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准备工作。

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防线,并配备了大量的坦克和大炮。

而德军则采取了狼群战术,精选装甲部队和空军力量,准备在库尔斯克地区实施闪电突袭。

四、战役经过库尔斯克会战的开始,是苏军在德军突袭前一天进行大规模反击的成功。

苏军提前发现了德军的计划,并采取了措施进行反侵略。

库尔斯克地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双方损失惨重。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德军不断试图突破苏军的防线,但都遭到了坚决的反击。

五、战役结果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告终。

苏军成功守住了库尔斯克,挫败了德军的攻势,并逐渐发动反攻。

这场战役对于苏联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更是摧毁了德军的“不败神话”,重建了苏联军队的士气,并最终为红军取得了后来在东线反攻的重要溢出效应。

六、战役意义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战争的态势,标志着苏军已经具备了对德军进行持久战的实力。

此战的胜利使得苏联在军事上重新获得了主动权,也为同盟国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支持。

七、结论库尔斯克会战是苏联对德军的一次重大胜利,对于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军的战役胜利扭转了德军在东线的优势,打破了纳粹德国的不败神话。

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二战中近代坦克作战史上的经典典范,为后来的战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揭秘大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发生全过程

揭秘大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发生全过程

揭秘大型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发生全过程库尔斯克会战简介库尔斯克战役简介如下:库尔斯克战役又被称为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和苏联军队的又一次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库尔斯克的一场大型会战,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国军队和苏联军队共有超过2680000名人民和6044辆坦克参与斗争。

库尔斯克战役发生时间为1943年7月5日到1943年8月27日,双方也均是伤亡惨重,苏联850000多人遭受重创,德国则是360000多人遭受重创。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开始是想对苏联从两端向中间夹击进攻,一块一举歼灭中央的苏联红军,重新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但是,苏联红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和驻守了大量军队士兵,从而使得德军进攻受挫,不仅步调缓慢而且损失了大量士兵和武器,与此同时,有苏联的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又不得不抽调部分军队去抵抗苏联盟军,更是削弱了自身实力。

失败已成定局。

库尔斯克战役投入人数和军器的数量之多,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日会战,也是最大的坦克会战,同时库尔斯克战役也是德军对苏联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国军队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而苏联军队则开始了战略反攻,逐渐收复了被德国侵占的领土,因此,库尔斯克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转折点。

以上便是库尔斯克战役简介。

库尔斯克会战的过程知名的库尔斯克会战是发生于二战之间的其中一场战役。

它的交战双方也是当时东西方世界的两大巨头国家,苏联和德国。

据资料记载,它不仅是苏德两国家之间决胜的重要战役,也是组成二战的战争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战争。

接下来,就来谈谈这场库尔斯克会战的过程。

说起库尔斯克会战的过程,对战双方的火力和军队数量都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重点。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发出的坦克数量高达八千多辆,飞机投入数量也是超乎寻常,更别提参战的士兵数量了,那更是数不胜数。

致使双方对这场战役这么重视的原因则是这是德方对苏联的最后一次进攻,为了夺回战争的主动权,他们几乎倾尽全力。

库尔斯克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到底哪个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到底哪个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到底哪个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国家人文历史历史问答专家07-06 17:052赞踩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这两场战役,虽然都对东线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定要细究转折点的话,那么应当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惨烈程度,在战役中,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

可以说在战役之前希特勒对胜利信心满满,而且已经准备好占领东边的油田以支持更长远的战争。

然而,在斯大林格勒中终结了此前一直保持胜利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反法西斯战役的重要转折战争。

自此之后,希特勒的军队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虽然装甲部队仍然保留相当的实力,但是德军主动权的丧失从长远来看也影响了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德国为之宣布举行长达3天的国丧,报纸通栏都是套黑的讣告,这意味着战争进入重大的转折点。

而且自此之后,希特勒在国内也失去了很多上层军官的支持,不得不让出部分军权。

1943年7月,德军发起代号为“堡垒”的攻势,库尔斯克战役打响。

德军认为至少能守住当时的战线,因此在接近前线的地方还修建了元首总部。

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为了拉墨索里尼一把,希特勒不得不又在意大利投入兵力。

东线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战败,从此,苏军就完全夺得了战略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全面防御。

8月,苏军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进攻,到11月为止,收复近一半失地,包括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大城市。

所以,可以说库尔斯克会战苏军的胜利正是建立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基础之上。

1评论世界上最矮的桉树07-01 09:2519赞踩库尔斯克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损失的是第六集团军一支精锐部队,主要是掷弹兵和精锐步兵,装甲部队并没有伤元气,而库尔斯克以后德军再也无力组织集团军规模的装甲攻势,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平原上无力阻挡苏军日益壮大的装甲部队,所以库尔斯克才是真正的转折点评论庸南山07-01 09:3416赞踩这是前苏联民族卫国的两大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双方打的都很惨烈,德军占着军队机械化优势略胜一筹。

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两大战略对峙的重要一幕。

这场激烈的战斗发生在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库尔斯克地区成为苏德双方争夺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重点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军事战略、士兵的英勇表现以及坦克的运用。

战场的选择对于军事战略的成功非常重要。

库尔斯克地区位于俄罗斯西南部,拥有广阔的平原和复杂的地形。

德军原本希望通过库尔斯克地区快速攻陷莫斯科,但苏联军方洞察到了这一点。

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布置了坚实的防线,构筑了大量的战壕和壕垒,使得德军很难攻破。

苏联军队利用地理优势,将德军引导至易守难攻之地,从而削弱了德军的攻势。

除了军事战略,战场的转折点还在于士兵的英勇表现。

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士兵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他们在顽强的防线上浴血奋战,克服了德军的猛烈进攻。

苏联士兵利用战壕和地雷,使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受到重创。

士兵们展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不顾一切地保卫家园。

他们的英勇表现成为库尔斯克战役的转折点,为苏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坦克的运用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苏联军方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坦克,并采取了新的战术来对抗德军。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坦克战役,粉碎了德军的进攻。

苏联坦克手们利用坦克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将德军的装甲力量击溃。

在坦克战役中,苏联军方不断推出新型坦克,并实施了有效的战术,如犬牙交错的阵型和快速突击等。

这些战术和坦克的运用使得德军陷入困境,无法突破库尔斯克的防线。

总的来说,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源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苏联军方的军事战略、士兵的英勇表现以及坦克的运用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合理利用了战场的地理优势,并通过顽强的防线使德军陷入困境。

苏联士兵的英勇表现激励了整个军队,保卫了祖国的尊严。

坦克的运用使得苏联军方在战术上占据了上风,最终赢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

尽管二战期间还有许多重大战役,但库尔斯克战役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被认为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之一。

浅析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浅析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浅析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1943年7—8月苏德双方进行的库尔斯克战役(苏联称“库尔斯克会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也被军事史家公认为二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对于二战的进程和结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此役,希特勒的作战企图遭到彻底粉碎,苏德战争的进程实现了根本转折,因此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苏军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略性战役的胜利,其周密的战前情报准备及作战实施过程中准确及时的情报支援功不可没。

正如库尔斯克战役总指挥朱可夫元帅评价的:“多亏苏军情报机构1943年春季的卓越工作,我们才在夏季攻势之前掌握了德国军事集团的一系列重要情报。

……情报机构的卓越表现是保证这次伟大会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战役简介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军乘胜反攻,从德国占领军手中夺取了诸多战略要地的控制权,包括高加索地区、库尔斯克地区、别尔哥罗德地区和哈尔科夫地区,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处境日趋恶化。

2月19日,希特勒命令曼施坦因指挥重新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军发起反击,3月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苏军被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面,德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附近的突出部;在南面,德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域;突出部内是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库尔斯克突出部在德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长达175公里的口子,深入德军阵地达到140公里,它就像插入德军防御线的一个巨大的拳头,对其整个防线构成严重威胁。

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面防线有250公里,其根部却只有70公里。

更为重要的是,库尔斯克突出部两翼的根部分别是战略交通枢纽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便于坦克机械化部队机动,这就为德军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兵力、从根部切断苏军突出部的兵力集团提供了地形上和战场态势上的有利条件。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签署了德国最高统帅部拟定的第6号作战命令(代号“堡垒”)。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虎式坦克
T34坦克
军队71万 坦克1785 军队 万 坦克 火炮1.1万 火炮 万 指挥官: 指挥官:朱可夫 军队:33万 坦克:600辆 军队:33万, 坦克:600辆 火炮: 指挥官: 火炮:400 指挥官:莫德尔
库 尔
军队:10万 军队: 万
斯 克
军队: 万 火炮: 军队:62万 火炮:8700 坦克: 坦克:1700
• 指挥官莫德尔利用3个师佯攻,利用4个装甲师加3个步兵师主攻, 指挥官莫德尔利用3个师佯攻,利用4个装甲师加3个步兵师主攻, 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第二天莫德尔巴预备队投入战场, 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第二天莫德尔巴预备队投入战场, 又是一场坦克大战,德军在即将攻破第二道防线时,被赶来增 又是一场坦克大战,德军在即将攻破第二道防线时, 援的苏第17近卫军和第17坦克军阻止。 17近卫军和第17坦克军阻止 援的苏第17近卫军和第17坦克军阻止。 • 7月9日的德军利用300辆坦克向苏军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 日的德军利用300辆坦克向苏军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 300辆坦克向苏军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 仍然一无所获,攻击能量耗尽,10日被迫转入防御 日被迫转入防御。 仍然一无所获,攻击能量耗尽,10日被迫转入防御。
• 1943年7月5、6日德军攻破了苏军两道防线。苏联草原方面军抽 1943年 日德军攻破了苏军两道防线。 调了三个军外加一个坦克集团军紧急增援。 调了三个军外加一个坦克集团军紧急增援。 • 7月12日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开始。 12日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开始。
• 德军的北线攻势: 德军的北线攻势:
• 第二阶段:苏军进攻,德军防御 第二阶段:苏军进攻, • 奥廖尔战斗
• 7月12日在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苏联利用两个方面军 12日在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 日在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 个集团军向德军发起了进攻, 加3个集团军向德军发起了进攻,奥廖尔的德军面临被合 围的危险。德军殊死抵抗到7 25日 已力不从心, 围的危险。德军殊死抵抗到7月25日,已力不从心,最终 放弃了奥廖尔,向布良斯克撤退。 16日双方战线逐步 放弃了奥廖尔,向布良斯克撤退。8月16日双方战线逐步 稳定。 稳定。 • 此战役苏军共歼敌20万人,坦克1044辆。但未能达成战前 此战役苏军共歼敌20万人,坦克1044 20万人 1044辆 制定的合围并歼灭德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 制定的合围并歼灭德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失去攻势能力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失去攻势能力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失去攻势能力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上最为激烈和规模庞大的战役之一。

该战役于1943年7月至8月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展开,由于红军的坚决抵抗和巧妙的防御策略,德军最终失去了攻势能力。

本文将对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失去攻势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战役背景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前,德国纳粹在东线战场上一直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获得了一系列胜利。

然而,随着苏联红军逐渐恢复力量并改善了其作战策略,德军在东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

库尔斯克会战成为了苏德两国决战的关键之战。

二、苏军的强大抵抗在库尔斯克地区,苏联红军实施了一系列巧妙的防御布置,为德军的进攻设置了种种障碍。

由于前期情报的获得,苏军能够提前掌握德军的作战计划,并相应地做出了针对性的防御部署。

苏军采取了筑起坚固的防线、准备充足的防御火力以及设立合理的战术破坏点等措施。

这使得德军在攻击库尔斯克地区时遭受到了巨大的阻碍。

三、德军的战术错误尽管德国纳粹实力强大,然而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他们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战术错误。

首先,德军开始战役时规模太大,分散了兵力,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集中力量攻击。

其次,德军高层对战局的判断存在偏差,其计划过于乐观,没有充分估计到苏军的实力和战斗力。

最后,德军在战役中存在指挥混乱和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部队之间协同作战能力严重受损。

四、苏联的战略反击库尔斯克会战中,苏联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利用德军攻势衰弱的时机展开反击。

苏军先是在防御阶段成功拖住了德军的攻势,然后以全力反击的方式,有效打击了德军的攻势能力。

苏联红军调动了大量的预备队和装备优良的坦克,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他们迅速地将德军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并发动了一系列有力的反击,最终使德军失去了继续攻势的能力。

五、战役结果与影响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国纳粹因为在战役中的重大损失而丧失了在东线的攻势能力。

而苏联红军则获得了宝贵的战略胜利,初步扭转了东线的战局。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希特勒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案,他害怕哪怕是暂时的撤退,都会影响罗马利亚和土耳其的态度,他还割舍不下顿聂兹盆地的经济价值,也不想把1941年冬季寸土必争夺来的土地,就这样被斯大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去。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发布了第6号训令。他在训令中说:“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迅速完成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进攻应使我们得以掌握今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每个指挥官和士兵都必须深刻理解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应当成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为此,德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计划自北面奥廖尔和南面别尔哥罗德向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占库尔斯克,尔后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
苏军的反击
蓄势以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苏军累计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连日来德军也对库尔斯克增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
7月13日,希特勒紧急召回克鲁格和曼施泰因开会,他首先宣布英美联军已于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希特勒认为德军必须要抽调兵力到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因此“堡垒”作战可能被迫停止。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也支持停止该作战,因为苏军已经开始攻进奥略尔突出部,突出部有将近60万德军,包括49万战斗部队。如果不及早将德军撤出该地区,极可能会重演斯大林格勒的悲剧。曼施泰因则认为德军已经到了胜利的边缘,就这样放弃苦战的成果未免太可惜了,他表示至少要把苏军的预备队全部击溃才罢手。最后希特勒还是根据地中海和中央集团军群的情况,决定停止“堡垒”作战。作为妥协,他同意让曼施泰因的南方中央集团军群继续攻击库尔斯克的苏军,直到击溃苏军装甲预备队为止。

失去的胜利读后感

失去的胜利读后感

失去的胜利读后感读了这本书,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这书里描述的战争场景和决策过程,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紧张和无奈。

书里讲的是二战时期德国将领的一些经历和决策。

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可没想到越读越入迷。

那些战场上的瞬息万变,那些生死攸关的抉择,真的是惊心动魄。

就拿其中一个战役来说吧,当时德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以为胜利在望。

可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情报失误,就让整个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计划好的进攻路线,因为敌人的突然增援而变得困难重重。

德军的指挥官们在指挥所里急得团团转,地图被他们翻来覆去地看,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指挥所里烟雾缭绕,指挥官们一边抽着烟,一边紧皱眉头思考着对策。

地上扔满了烟头,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而前线的士兵们呢,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可等待他们的却是敌人越来越猛烈的炮火。

有个年轻的士兵,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一丝稚嫩。

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枪,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但又有着坚定的决心。

他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能退缩,我要为了祖国而战。

”可最终,他还是倒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起来。

还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场夜间的突袭,德军想要趁着夜色的掩护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可是,当他们悄悄接近敌人的阵地时,却不小心触发了警报。

一瞬间,灯光亮起,敌人的机枪开始疯狂扫射。

德军士兵们瞬间陷入了混乱,有的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有的人则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有个老兵,经验丰富,他大声地呼喊着,试图组织大家进行反击。

可在那混乱的局面下,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枪炮声淹没了。

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德军的失败。

他们失去了很多优秀的士兵,失去了原本可能到手的胜利。

看着书中描述的那些惨烈的场景,我不禁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个情报失误,如果那次突袭没有触发警报,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历史没有如果,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现代经典战例读后感

现代经典战例读后感

现代经典战例读后感最近看了一些现代经典战例,那真叫一个大开眼界,感觉就像看了一场场超级刺激的大片,只不过这些可都是真刀真枪的残酷较量。

就说海湾战争吧。

哇塞,美国为首的联军那打法就像是在玩一场高科技游戏,可这游戏的赌注却是无数人的生命和一个国家的命运。

以前打仗可能还讲究个短兵相接,人海战术啥的。

但海湾战争里,联军的那些精确制导武器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指哪打哪。

伊拉克的军队在这种高科技的狂轰滥炸下,就像被降维打击了一样。

我当时就想,这就好比一个还在用弓箭的人,突然对上了一群拿着激光枪的外星人,根本没法打嘛。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现代战争里,科技就是最厉害的武器,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谁就像是在战场上开了挂。

还有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之战。

俄军刚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轻敌啊,以为能轻松拿下这个城市。

可没想到车臣武装分子在城市里就像老鼠钻进了迷宫,把格罗兹尼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死亡陷阱”。

俄军的装甲部队在狭窄的街道里就像一只只被困住的巨兽,车臣武装分子从各个角落发动攻击,火箭筒、地雷啥的都招呼上了。

这就像是一群灵活的小狼在围攻一群大笨象。

这战例告诉我,城市战可不是闹着玩的,再强大的军队如果不重视战术,不了解地形,也得吃大亏。

而且战争中千万不能轻敌,你以为是捏软柿子,说不定就被反咬一口。

这些现代经典战例,让我觉得战争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怪兽。

它不再是简单的力量对抗,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情报等各个方面的复杂博弈。

每一场战争都是一个巨大的教训,它提醒着各个国家,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就得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重视军事现代化,同时也要谨慎对待战争,毕竟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就像我们常说的,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输得多少的区别。

希望世界能多一些和平,少一些战争的硝烟吧,不然再精彩的战例那也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悲歌啊。

中外名将经典战役读书体会

中外名将经典战役读书体会

中外名将经典战役读书体会学习中外名将经典战役和军事理论知识,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看二战篇。

在这里,我们仿佛走进那段真实历史,对于二战第一次有了如此全面而丰富的认识。

比如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国武装部队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

作为主动一方,德军在兵力兵器数量上却处于全面劣势,其之所以能够将攻势维持一周到二周时间,除了依靠兵力机动获得局部优势以及兵员素质外,基本都是指望其装甲部队和空军。

德军装甲部队在这次战役中达到了空前强大的程度,装备了大量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中重型战车。

这些战车不仅支撑起了县花一现的“城堡“攻势,更在其后红军的反攻中充当救火队的角色,以不断的反击阻止了苏军合围德军重兵集团的企图。

但作为代价,德国装甲部队本身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也遭到了巨大损失。

上千辆最精良的战车连同大量身经百战的坦克手彻底损失,另外上千辆战车也遭到损毁。

不仅是装甲部队,整个德国陆军的精华都继斯大林格勒后在库尔斯克再度严重消耗。

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搜集炮灰的能力和战车的产量将日益提高,但要弥补多年征战锻炼出来的精华的损失,并继续维持库尔斯克战役时的装甲技术优势,却是完全不可能的。

和德国相比,苏联战车攻防两方面性能都已经显得相当落后,而且轻型战车比率过大。

苏联坦克部队在反击中过于仓促分散的弊病依然存在。

而在进攻中,由于红军坦克难以抵挡德军反坦克武器的打击,苏联人也只能更多依靠炮兵的密集轰击和步兵冲锋来打开德军防线,然后再将坦克部队投入纵深推进。

但由于缺乏与步工炮等兵种的协同,运输车辆匮乏,战车性能落后,红军坦克部队的进展依然受到很大限制。

战争武器的先进与否、战术的高低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如大西洋海战,最初英国完全处于劣势,德国潜艇频频得手,英国损失惨重,最终与美国达成协议,开始共同御敌,他们研制出新型雷达,对潜艇的探测精确度和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新型鱼雷能攻击到更深处的潜艇,这些使得大西洋海战局势开始逆转,英美掌握了海上主动权,德国开始节节败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尔斯克战役感想
经1942年夏至1943年初春的恶战,苏德战场中部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对阵形势:战线由北而来,在奥廖尔地区突然向东弯曲,紧接着在奥廖尔以南的库尔斯克地区又向西弯曲,最后经别尔哥罗得向正南延伸至哈尔科夫东南地区,在战线上形成一个“弓”字形。

这样,在阵地上双方就各有楔入对方战区的突出部:德军占据奥廖尔和哈尔科夫两个突出部,而在二者之间所夹的就是由苏军控制的著名的库尔斯克突出部。

在军事指挥官眼里,敌方突出部历来是危害巨大的毒瘤,因为它严重破坏了己方战线的完整。

可从多个方向上威胁己方部队的侧翼。

但它同时也是非常诱人的目标。

因为它最适宜己方实施分进合击,围歼敌重兵集团。

而且对德军而言,他们占据着库尔斯克突出部两翼的根部——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这意味着德军在后勤补给上有了良好保障,更易屯兵。

在1943年春天解冻期间,苏德双方最高统帅部都盯住库尔斯克突出部,揣摩对方,想从中作点文章。

为了改善帝国内政困境并防止法西斯集团分崩离析,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进攻,夺取战略主动权,扭转不利的战争进程。

德军考虑到其军队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有利态势,决定从南、北两面向该突出部根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尔后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

此后预定向东北方向发展进攻。

同时,还打算向列宁格勒进攻。

为在库尔斯克附近准备代号为“堡垒”的战役,颁布了希特勒4月15日签发的第6号命令。

德军在苏德战场全部坦克师的近70%、作战飞机的65%以上参加了这一战役。

各突击集团共编有50个最有战斗力的师(内16个坦克师,摩托化师)和许多独立部队,分属“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克卢格元帅)第9(司令为莫德尔上将,335000人)、第2集团军(96000人)以及“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曼施坦因元帅)坦克第4集团军(司令为霍特,223907人,由北向南由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组成,第48装甲军配有第33,第11两个坦克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第10装甲旅和第167步兵师。

党卫军第2装甲军由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第2“帝国”和第3“骷髅”3个装甲掷弹兵师构成)和“肯普夫”战役集群(126000人,有10个师,其中有3个坦克师,分别是第3、第7和第19坦克师,另外拥有45辆“虎式”坦克的第503坦克营也配属在该兵团中。

)。

这场会战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了战略进攻。

斯大林在评价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德军重兵在苏德战场被击溃,为英美军在意大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军有10万余名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180多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场战略攻防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地面战役,其中尤以坦克大会战闻名于世,但赢得战役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坦克,而是把热血洒在祖国热土上的忠勇无畏的士兵。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大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