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反证法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4反证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_2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4反证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_2

证明:假设a,b,c都不大于0,
即a≤0,b≤0,c≤0,得a+b+c≤0,
而a+b+c=(x-1)2+(y-1)2+(z-1)2+π-3≥π-3>0,
即a+b+c>0,这与a+b+c≤0矛盾,
所以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反思结论中含有“至少”“至多”等词的命题,常用反证法证明,注意
假设要写正确,这是反证法证题的关键.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至多”“至少”类命题的证明
【例 2】 已知 a,b,c 均为实数,且 a=x2-2y+ π , ������ = 2������2 − 2������ +
π , ������ = ������2 − 2������ + π.
2
3
6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分析:本题要证明的是AB,CD能不能互相平分.由于不易证明 “AB,CD不能互相平分”,不妨假设“AB,CD能互相平分”,以此为出发 点,得出与条件“AB,CD不全为直径”矛盾的结论.
典例透析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证明:假设AB,CD互相平分,则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ADB,∠CAD=∠CBD. 因为四边形ACBD为圆内接四边形, 所以∠ACB+∠ADB=180°,∠CAD+∠CBD=180°. 因此∠ACB=90°,∠CAD=90°, 所以对角线AB,CD均为直径,这与已知中“AB,CD不全为直径”相 矛盾. 因此AB,CD不能互相平分. 反思用反证法证明该几何问题时,假设之后,以假设为出发点,并 且结合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与已知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 了原命题成立.另外,证明含否定词的命题常用反证法.

陕西省吴堡县吴堡中学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分析法典例导航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

陕西省吴堡县吴堡中学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分析法典例导航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

1 证法三:(综合法,因为左边是分式型,利用基本不等式 x+ x ≥2(x>0)使左边向整式型过渡) a b (法一 )∵ + b + + a ≥2 b a a · b+ 2 b b · a=2 a a
a b +2 b,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 ≥ a+ b. b a
( 法二 ) ∵
1 x1,x2∈0,2且 x1≠x2.
x1+x2 1 求证:2[f(x1)+f(x2)]>f 2 .
x +x 1 2 1 证明: 要证 [f(x1)+f(x2)]>f , 2 2 2 1 1 -1 只需证:lgx -1+lgx -1>2lg 1 2 x1+x2 1 1 2 2 -1 只需证:x -1x -1> . x + x 1 2 1 2 1 1 2 2 -1 ∵x -1x -1- 1 2 x1+x2
a b a a b b + ( a+ b)=a+b+ + ≥a + b + b a b a
2
a ab b · =a+b+2 ab=( a+ b)2,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 b a
a b 号,∴ + ≥ a+ b. b a
设 f(x)=ax2+bx+c(a≠0),若函数 f(x+1)与 f(x)的图象 1 关于 y 轴对称.求证:f(x+ )为偶函数. 2
π 已知 α,β≠kπ+ (k∈Z),且 2 ①sin θ+cos θ=2sin α,②sin θ· cos θ=sin2β, 1-tan2α 1-tan2β 求证: 2 = 2 . 1+tan α 21+tan β
[证明过程] 由①得(sin θ+cos θ)2=4sin2α, 即 1+2sinθcos θ=4sin2α 把②代入上式并整理得:4sin2α-2sin2β=1 ③ 1-tan2α 1-tan2β 另一方面,要证 2 = 2 , 1+tan α 21+tan β sin2α sin2β 1- 2 1- 2 cos α cos β 只需证 = 2 , sin2α sin β 1+ 2 1+ 2 cos α 2 cos β

(完整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本目录

(完整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本目录

必修1 第一章集合§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集合的基本关系§3 集合的基本运算3.1 交集与并集3.2 全集与补集第二章函数§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2.1 函数概念2.2 函数的表示法2.3 映射§3 函数的单调性§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4.1 二次函数的图像4.2 二次函数的性质§5 简单的幂函数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正整数指数函数§2 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2.1 指数概念的扩充2.2 指数运算的性质§3指数函数3.1 指数函数的概念3.2 指数函数和的图像和性质3.3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对数4.1 对数及其运算4.2 换底公式§5 对数函数5.1 对数函数的概念5.2 y=log2x的图像和性质5.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第四章函数应用§1 函数与方程1.1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1.2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2.1 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2.2 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3 函数建模案例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 简单几何体 1.1 简单旋转体1.2 简单多面体§2 直观图§3 三视图3.1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2 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4.1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4.2 空间图形的公理§5 平行关系5.1 平型关系的判定5.2 平行关系的性质§6 垂直关系6.1 垂直关系的判定6.2 垂直关系的性质§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7.1 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7.2 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1.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2 直线的方程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4 两条直线的交点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2 圆与圆的方程2.1 圆的标准方程2.2 圆的一般方程2.3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 空间直角坐标系3.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3.2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3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 抽样方法2.1 简单随机抽样2.2 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3 统计图表§4 数据的数字特征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 标准差§5 用样本估计总体5.1 估计总体的分布5.2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7 相关性§8 最小二乘估计第二章算法初步§1 算法的基本思想 1.1 算法案例分析1.2 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2.1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2.2变量与赋值2.3 循环结构§3 几种基本语句3.1 条件语句3.2 循环语句第三章概率§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1 频率与概率1.2 生活中的概率§2 古典概型2.1 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2.2 建立概率模型2.3 互斥事件§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 周期现象§2 角的概念的推广§3 弧度制§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4.1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4.2 单位圆与周期性4.3 单位圆与诱导公式§5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5.1 从单位圆看正弦函数的性质5.2 正弦函数的图像5.3正弦函数的性质§6 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6.1正弦函数的图像6.2 正弦函数的性质§7 正切函数7.1 正切函数的定义7.2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2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8 函数y=Asin 的图像§9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1.1 位移、速度、和力1.2 向量的概念§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2.1 向量的加法2.2 向量的减法§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3.1 数乘向量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4 平面向量的坐标 4.1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4.2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4.3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 向量应用举例7.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7.2 向量的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1 两角差的余弦函数2.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必修5第一章数列§1 数列1.1 数列的概念1.2 数列的函数特征§2 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3.1 等比数列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解三角形§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不等式§1 不等关系1.1 不等关系1.2 比较大小§2 一元二次不等式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3 基本不等式3.1 基本不等式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4 简单线性规划4.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4.2 简单线性规划4.3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命题§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1 充分条件2.2 必要条件2.3 充要条件§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1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3.2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3.3 全。

陕西省吴堡县吴堡中学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数学证明典例导航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

陕西省吴堡县吴堡中学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数学证明典例导航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

设 x1,x2 是(-1,+∞)上的任意两数,且 x1<x2,则 x1-2 x2-2 f(x1)-f(x2)=ax1+ -ax2- x1+1 x2+1 x1-2 x2-2 3x1-x2 =ax1-ax2+ - =ax1-ax2+ . x1+1 x2+1 x1+1x2+1
∵a>1,且x1<x2,∴ax1<ax2,x1-x2<0.
用三段论的形式写出下列演绎推理: (1)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矩形,所以正方 形的对角线相等; (2)0.33是有理数; (3)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 2100+1不能被2整除.
[解题过程] (1)每一个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正方形是矩形. 小前提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结论 (2)所有的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0.33是循环小数. 小前提 0.33是有理数. 结论 (3)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2100+1是奇数. 小前提 2100+1不能被2整除. 结论
解析: 于 y 轴对称.
显然 f(-x)=f(x),∴f(x)为偶函数,其图像关
x2+1 1 当 x>0 时,f(x)=lg =lg x+ x . x
1 设 g(x)=x+ ,可知其在(0,1)上是减函数,在(1,+∞) x 上是增函数,∴f(x)在 (0,1)上是减函数,在 (1,+∞)上是增 函数.f(x)min=f(1)=lg 2. ∵f(x)为偶函数,∴f(x)在(-1,0)上是增函数.
推理.
[证明过程]
(1)连结AC.
(2)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边边边”定理是:有三边对应相 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定理相当于: 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三边对应相等,则这两 个三角形全等, 大前提
△ABC和△CDA的三边对应相等,

北师大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名师点拨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 反证法名师点拨课件

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归谬: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 得出矛盾,这是反证法的核心,在推理 论证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和发 现矛盾.
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一般叙述过程是: ①否定结论⇒A⇒B⇒C; 与课本公理抵触 与已学定理不相容 与本题题设冲突 ②而 C 不合理 与临时假定违背 自相矛盾 与事实矛盾 ③因为结论不能与事实矛盾,故结论成立.
1.反证法的原理
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
定”. 反证法的主要依据是逻辑中的排中 律.排中律的一般表现形式是:或者是 A,或者是非A,即在同一讨论过程中, A和非A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是对的.不能 有第三种情形出现.
2.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1)假设: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
【错解】 证明:假设方程 x2-2x+5-p2=0 有实根, 由已知实数 p 满足不等式(2p+1)(p+2)<0,

◎已知实数p满足不等式(2p+1)(p+2)<0, 1 2 2 2 2 解得- 2< p < - ,而关于 x 的方程 x - 2 x + 5 - p = 0的 用反证法证明:关于 x 的方程 x - 2 x + 5 - p 2 =0无实根. 根的判别式 Δ=4(p2-4).
反证法可以证明的命题范围相当广
泛.如:唯一性问题,无限性问题,肯 定性问题,否定性问题,存在性问题, 不等式问题,等式问题,函数问题,整 除问题,几何问题等.常见的基本题型 是: (1)一些基本定理; (2)“否定性”命题; (3)“唯一性”命题; (4)“必然性”命题; (种不同
情况,需对各种不同情况一一导出矛盾, 加以否定,才能使原判断得到充分肯 定. 2.有些待证命题的相反判断虽然只有一 种情况,但在证明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分 类,首先要求分类必须详尽无遗漏,并 且就各类一一导出矛盾.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22-2021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练习: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22-2021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练习: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明目标、知重点 1.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2.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1.反证法在证明数学命题时,先假定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相冲突,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冲突,或与假定相冲突,从而说明命题结论的反面不行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2.反证法的证题步骤(1)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2)进行推理,导出冲突;(3)否定假设,确定结论.[情境导学]王戎小时候,爱和小伴侣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觉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伴侣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伴侣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肯定是苦的.”这就是有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王戎的论述,运用的方法即是本节课所要学的方法——反证法.探究点一反证法的概念思考1通过情境导学得上述方法的一般模式是什么?答(1)假设原命题不成立(提出原命题的否定,即“李子苦”),(2)以此为条件,经过正确的推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早被路人摘光了”),(3)判定该结论与事实(“树上结满李子”)冲突,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白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思考2反证法证明的关键是经过推理论证,得出冲突.反证法引出的冲突有几种状况?答(1)与原题中的条件冲突;(2)与定义、公理、定理、公式等冲突;(3)与假设冲突.思考3反证法主要适用于什么情形?答①要证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不明显,直接由条件推出结论的线索不够清楚;②假如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争辩,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要争辩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探究点二用反证法证明几何问题例1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假如a⃘α,bα,且a∥b,求证:a∥α.证明由于a∥b,所以经过直线a,b 确定一个平面β.由于a⃘α,而aβ,所以α与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由于bα,且bβ,所以α∩β=b.下面用反证法证明直线a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假设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P,如图所示,则P∈α∩β=b,即点P 是直线a与b的公共点,这与a∥b冲突.所以a∥α.反思与感悟数学中的一些基础命题都是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明显事实,它们的判定方法极少,宜用反证法证明.正难则反是运用反证法的常见思路,即一个命题的结论假如难以直接证明时,可考虑用反证法.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a∥b,a∩平面α=A.求证:直线b与平面α必相交.证明假设b与平面α不相交,即bα或b∥α.①若bα,由于b∥a,a⃘α,所以a∥α,这与a∩α=A相冲突;②如图所示,假如b∥α,则a,b确定平面β.明显α与β相交,设α∩β=c,由于b∥α,所以b∥c.又a∥b,从而a∥c,且a⃘α,cα,则a∥α,这与a∩α=A相冲突.由①②知,假设不成立,故直线b与平面α必相交.探究点三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例2 求证:2不是有理数.证明假设2是有理数.于是,存在互质的正整数m,n,使得2=mn,从而有m=2n ,因此m2=2n2,所以m为偶数.于是可设m=2k(k是正整数),从而有4k2=2n2,即n2=2k2,所以n也为偶数.这与m,n互质冲突.由上述冲突可知假设错误,从而2不是有理数.反思与感悟当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行能”、“不存在”等否定形式的命题时,由于此类问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于应用反证法.跟踪训练2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a,b,c不成等差数列.证明假设a,b,c成等差数列,则a+c=2b,即a+c+2ac=4b,而b2=ac,即b=ac,∴a+c+2ac=4ac,∴(a-c)2=0.即a=c,从而a=b=c,与a,b,c不成等差数列冲突,故a,b,c不成等差数列.探究点四含至多、至少、唯一型命题的证明例3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那么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证明假设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少有两个实根,设α、β为其中的两个实根.由于α≠β,不妨设α<β,又由于函数f(x)在[a,b]上是增函数,所以f(α)<f(β).这与假设f(α)=0=f(β)冲突,所以方程f(x)=0在区间[a,b]上至多有一个实根.反思与感悟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有“最多”、“最少”、“至多”、“至少”、“唯一”等字样时,常用反证法来证明,用反证法证明时,留意精确写出命题的假设.跟踪训练3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π2,b=y2-2z+π3,c=z2-2x+π6.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证明假设a,b,c都不大于0,即a≤0,b≤0,c≤0,所以a+b+c≤0,而a+b+c=(x2-2y+π2)+(y2-2z+π3)+(z2-2x+π6)=(x2-2x)+(y2-2y)+(z2-2z)+π=(x-1)2+(y-1)2+(z-1)2+π-3,所以a+b+c>0,这与a+b+c≤0冲突,故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答案B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答案B3.“a <b ”的反面应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或a >b 答案 D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bD .a 与b 相交答案 D5.已知a ≠0,证明:关于x 的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证明 由于a ≠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x =ba.假如方程不止一个根,不妨设x 1,x 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 1=b , ① ax 2=b . ②①-②,得a (x 1-x 2)=0.由于x 1≠x 2,所以x 1-x 2≠0,所以应有a =0,这与已知冲突,故假设错误. 所以,当a ≠0时,方程ax =b 有且只有一个根. [呈重点、现规律] 1.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反设)(2)从这个假设动身,经过规律推理,推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反设及明显的事实冲突;(推缪) (3)由冲突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确定原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 2.反证法证题与“逆否命题法”的异同反证法的理论基础是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但其证明思路不完全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反证法在否定结论后,只要找到冲突即可,可以与题设冲突,也可以与假设冲突,还可以与定义、定理、公式、事实冲突.因此,反证法与证明逆否命题是不同的.一、基础过关1.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冲突.这个冲突可以是( )①与已知条件冲突 ②与假设冲突 ③与定义、公理、定理冲突 ④与事实冲突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 D2.否定:“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 ) A .a ,b ,c 都是偶数 B .a ,b ,c 都是奇数 C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 .a ,b ,c 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答案 D解析 自然数a ,b ,c 的奇偶性共有四种情形:3个都是奇数,1个偶数2个奇数,2个偶数1个奇数,3个都是偶数,所以否定“自然数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 ,b ,c 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3.有下列叙述:①“a >b ”的反面是“a <b ”;②“x =y ”的反面是“x >y 或x <y ”;③“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的反面是“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④“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的反面是“三角形没有钝角”.其中正确的叙述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 B解析 ①错:应为a ≤b ;②对;③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④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钝角.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5整除B .a ,b 都不能被5整除C .a ,b 不都能被5整除D .a 不能被5整除答案 B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 ,b 都不能被5整除”.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有理根,那么a ,b ,c 中存在偶数”时,否定结论应为______________.答案 a ,b ,c 都不是偶数解析 a ,b ,c 中存在偶数即至少有一个偶数,其否定为a ,b ,c 都不是偶数. 6.“任何三角形的外角都至少有两个钝角”的否定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存在一个三角形,其外角最多有一个钝角解析 “任何三角形”的否定是“存在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最多有一个”.7.设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中,a 、b 、c 均为整数,且f (0),f (1)均为奇数.求证:f (x )=0无整数根. 证明 设f (x )=0有一个整数根k ,则 ak 2+bk =-c .①又∵f (0)=c ,f (1)=a +b +c 均为奇数,∴a +b 为偶数,当k 为偶数时,明显与①式冲突;当k 为奇数时,设k =2n +1(n ∈Z ),则ak 2+bk =(2n +1)·(2na +a +b )为偶数,也与①式冲突,故假设不成立,所以方程f (x )=0无整数根. 二、力量提升8.已知x 1>0,x 1≠1且x n +1=x n ·(x 2n +3)3x 2n +1(n =1,2,…),试证:“数列{x n }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满足x n >x n +1”,当此题用反证法否定结论时应为( ) A .对任意的正整数n ,有x n =x n +1 B .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1 C .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1 D .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1 答案 D解析 “任意”的反语是“存在一个”.9.设a ,b ,c 都是正数,则三个数a +1b ,b +1c ,c +1a ( )A .都大于2B .至少有一个大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答案 C解析 假设a +1b <2,b +1c <2,c +1a<2,则(a +1b )+(b +1c )+(c +1a )<6.又(a +1b )+(b +1c )+(c +1a )=(a +1a )+(b +1b )+(c +1c)≥2+2+2=6,这与假设得到的不等式相冲突,从而假设不正确,所以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10.若下列两个方程x 2+(a -1)x +a 2=0,x 2+2ax -2a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2或a ≥-1解析 若两方程均无实根,则Δ1=(a -1)2-4a 2=(3a -1)(-a -1)<0,∴a <-1或a >13.Δ2=(2a )2+8a =4a (a +2)<0,∴-2<a <0,故-2<a <-1.若两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a ≤-2或a ≥-1. 11.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 求证:a >0,b >0,c >0. 证明 用反证法:假设a ,b ,c 不都是正数,由abc >0可知,这三个数中必有两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 不妨设a <0,b <0,c >0,则由a +b +c >0, 可得c >-(a +b ),又a +b <0,∴c (a +b )<-(a +b )(a +b ), ab +c (a +b )<-(a +b )(a +b )+ab , 即ab +bc +ca <-a 2-ab -b 2, ∵a 2>0,ab >0,b 2>0,∴-a 2-ab -b 2=-(a 2+ab +b 2)<0, 即ab +bc +ca <0,这与已知ab +bc +ca >0冲突,所以假设不成立. 因此a >0,b >0,c >0成立.12.已知a ,b ,c ∈(0,1),求证:(1-a )b ,(1-b )c ,(1-c )a 不行能都大于14.证明 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三式相乘得(1-a )a ·(1-b )b ·(1-c )c >143,①又由于0<a <1,所以0<a (1-a )≤(a +1-a 2)2=14.同理0<b (1-b )≤14,0<c (1-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43,②①与②冲突,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三、探究与拓展13.已知f(x)是R上的增函数,a,b∈R.证明下面两个命题:(1)若a+b>0,则f(a)+f(b)>f(-a)+f(-b);(2)若f(a)+f(b)>f(-a)+f(-b),则a+b>0.证明(1)由于a+b>0,所以a>-b,b>-a,又由于f(x)是R上的增函数,所以f(a)>f(-b),f(b)>f(-a),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f(a)+f(b)>f(-a)+f(-b).(2)假设a+b≤0,则a≤-b,b≤-a,由于f(x)是R上的增函数,所以f(a)≤f(-b),f(b)≤f(-a),所以f(a)+f(b)≤f(-a)+f(-b),这与已知f(a)+f(b)>f(-a)+f(-b)冲突,所以假设不正确,所以原命题成立.。

本课件为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第4节《反证法》PPT课件

本课件为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2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第4节《反证法》PPT课件

第三章
§4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选修1-2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 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 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 盾.
第三章
§4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选修1-2
2.反证法的适用对象
作为一种间接证明方法,反证法尤其适合证明以下几类数
学问题: (1)直接证明需分多种情况的; (2) 结论本身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一类命题 —— 否定性命 题; (3)关于唯一性、存在性的命题; (4)结论以“至多”、“至少”等形式出现的命题; (5)条件与结论联系不够明显,直接由条件推结论的线索不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 A
[解析] 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否定为:没有实根.
第三章
§4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选修1-2
课堂典例探究
第三章
§4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选修1-2
D.②③
第三章
§4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北师大版 ·数学 ·选修1-2
2 .使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时,正确的假设是( ) A.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是直角 B.三角形中有三个内角是直角 C.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直角 D.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答案] C [解析]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
3

3.3综合法与分析法 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2)

3.3综合法与分析法 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2)

证 法2:∵a、b、c为 不相等正数 ,且abc = 1,
1 1 1 ∴ a+ b+ c = + + bc ca ab 1 1 1 1 1 1 + + + 1 < b c+c a+a b = + 2 2 2 a
1 1 + . b c 1 1 1 ∴ a + b + c < + + 成立. a b c
例:有下列各式: 1 1> , 2 1 1 1+ + > 1, 2 3 1 1 1 1 1 1 3 1+ + + + + + > , 2 3 4 5 6 7 2 1 1 1 1 1 1 1 1+ + + + + + + + >2 2 3 4 5 6 7 15 你能得到怎样的一般不等式,并加以证明。
又因为已知任何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所以上面的k个 交点两两不相同,且与平面内其他的k(k-1)/2个 交点也两两不相同. 从而平面内交点的个数是 k(k-1)/2+k=k[(k-1)+2]/2 =(k+1)[(k+1)-1]/2. 这就是说,当n=k+1时,k+1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 f(k+1)=(k+1)[(k+1)-1]/2. 根据(1)、(2)可知,命题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都成立. 说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重难点是处理好当 n=k+1时利用假设结合几何知识证明命题成立.
注:在上例的题设条件下还可以有如下二个结论: (1)设这n条直线互相分割成f(n)条线段或射线, ---则: f(n)=n2. (2)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n2+n+2)/2个区域. 练习1:凸n边形有f(n)条对角线,则凸n+1边形的对角线 n-1 ------的条数f(n+1)=f(n)+_________. 练习2:设有通过一点的k个平面,其中任何三个平面或 三个以上的平面不共有一条直线,这k个平面将 空间分成f(k)个区域,则k+1个平面将空间分成 2k f(k+1)=f(k)+__________个区域.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高考中的类比推理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选修1-2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高考中的类比推理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选修1-2

高考中的类比推理大数学家波利亚说过:“类比是某种类型的相似性,是一种更确定的和更概念性的相似。

”应用类比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关于对象在某些方面一致性说清楚。

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作出新发现的一个重要源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迁移。

例1、(2006湖北)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r r S ⋅=π,周长r r C ⋅=π2)(,若将r 看作),0(+∞上的变量,则r r ⋅=⋅ππ2)'(2, ①,①式可用语言叙述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

对于半径为R 的球,若将R 看作看作),0(+∞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①的式子:_________________,②,②式可用语言叙述为___________.解:由提供的形式找出球的两个常用量体积、表面积公式,类似写出恰好成立,,34)(3R R V π=24)(R r S π=. 答案:①)'34(3R π.42R π= ②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点评:主要考查类比意识考查学生分散思维,注意将圆的面积与周长与球的体积与表面积进行类比例2.(2000年上海高考第12题)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0=0,则有等式a 1+a 2+……+a n =a 1+a 2+……+a 19-n (n <19,n ∈N *)成立。

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9=1,则有等式 成立。

分析:这是由一类事物(等差数列)到与其相似的一类事物(等比数列)间的类比。

在等差数列{a n }前19项中,其中间一项a 10=0,则a 1+a 19= a 2+a 18=……= a n +a 20-n = a n +1+a 19-n =2a 10=0,所以a 1+a 2+……+a n +……+a 19=0,即a 1+a 2+……+a n =-a 19-a 18-…-a n +1,又∵a 1=-a 19, a 2=-a 18,…,a 19-n =-a n +1,∴ a 1+a 2+……+a n =-a 19-a 18-…-a n +1= a 1+a 2+…+a 19-n 。

北师大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类比推理名师点拨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类比推理名师点拨课件

[说明]
一般地,如果类比的相似性越 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越相 关,那么类比得出的命题就越可靠.
区别: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或是由 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联系:在前提为真时,归纳推理与类比 推理的结论都可真可假.
平面图形 空间几何体 二维平面 三维空间 线 面 1.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类比方向 线段的长度 相应面的面积 面积 相应几何体的体积 两线的夹角 两平面的二面角 线垂直 面垂直 线平行 面平行 三角形 四面体
[说明]
运用类比的方法可帮助我们发 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不少定理、公 式的提出皆通过类比,并经过证明得到 的.在几何中常类比某些平面图形的性 质,得出相应空间图形的性质.
2.其它数学知识间的类比 (1) 实数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方程与不
等式. (2)实数的运算律与向量的运算律. (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4)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6) 不同类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质和结 论.
◎在 Rt△ABC 中, ∠ C = 90°,三边长 为a,b,c,则有c2=a2+b2.类比到立体
几何中的三棱锥有何结论? 【错解】 在三棱锥V-ABC中有 S△VAB2+S△VBC2+S△VAC2=S△ABC2
【错因】
把平面几何中的结论类比到 空间,虽然将边的平方和类比为侧面积 平方和,但忽略了直角三角形,类比到 空间应有三条侧棱两两垂直. 【 正 解 】 在 三 棱 锥 V - ABC 中 , VA⊥VB⊥VC 则有S△VAB2+S△VBC2+S△VAC2=S△ABC2
1.类比是从人们已经掌握了的事物的属

反证法

反证法

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归谬——从假设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 推理,得出矛盾; 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 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例题应用:
π π 2 例 1.若 a、b、c 均为实数,且 a=x -2y+ ,b=y -2z+ , 2 3 π 2 c=z -2x+ .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6
或含有“至多”、“至少”等不确定 词, 此外,“存在性”、“唯一性”问题
例题应用:
π π 2 例 1 若 a、b、c 均为实数,且 a=x -2y+ ,b=y -2z+ , 2 3 π 2 c=z -2x+ .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6
2
对应练习:
例1.已知a,b,c为正数,求证: 1 1 1 a + ,b + ,c +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b c a
2. 例.已知a、b、c 为不相等正数 ,且abc = 1, 1 1 1 求证:a + b + c < + + . a b c
3.
ab 4. 若 a 1, b 1, 求证: 1. 1 ab
5.
引例: A、B、C三个人,A说B撒谎,B说C 撒谎,C说A、B都撒谎。则C必定是 在撒谎,为什么?
2
例题应用:
π π 2 例 1 若 a、b、c 均为实数,且 a=x -2y+ ,b=y -2z+ , 2 3 π 2 c=z -2x+ .求证:a,b,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6
2
解题反思: 什么类型命题适宜用反证法加以证明?
笼统地说,正面证明繁琐或困难时; 正难则反! 具体地讲,当所证命题的结论为否定形式
分析:假设C没有撒谎, 则C真. - - 那么A假且B假; 由A假, 知B真. 这与B假矛盾. 那么假设C没有撒谎不成立, 则C必定是在撒谎.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反证法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2-北师大版高二选修1-2数学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反证法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2-北师大版高二选修1-2数学

4反证法反证法1.问题:在今天商品大战中,广告成了电视节目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几乎所有的广告商都熟谙这样的命题变换艺术.如宣传某种食品,其广告词为:“拥有的人都幸福,幸福的人都拥有.”该广告词实际说明了什么?提示:说的是“不拥有的人不幸福”.2.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2+b2=c2.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问题1:你能利用综合法和分析法给出证明吗?提示:不能.问题2:a,b,c不可能都是奇数的反面是什么?此时,还满足条件a2+b2=c2吗?提示:a,b,c都是奇数.此时不满足条件a2+b2=c2.1.反证法的定义在证明数学命题时,先假定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假定相矛盾,从而断定命题的反面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2.反证法的证题步骤(1)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2)进行推理,导出矛盾;(3)否定假设,肯定结论.1.反证法就是通过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导出矛盾来达到肯定命题结论的目的.2.可能出现矛盾的四种情况:(1)与题设矛盾;(2)与假定矛盾;(3)与公理、定理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4)在证明过程中,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用反证法证明否(肯)定式命题[例1] 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a,b,c不成等差数列.[思路点拨] 此题为否定形式的命题,可选用反证法,证题关键是利用等差中项、等比中项.[精解详析] 假设a ,b ,c 成等差数列, 则a +c =2b , 即a +c +2ac =4b ,而b 2=ac ,即b =ac ,∴a +c +2ac =4ac , ∴(a -c )2=0,即a =c ,从而a =b =c ,与a ,b ,c 不成等差数列矛盾, 故a ,b ,c 不成等差数列. [一点通](1)对于这类“否定”型命题,显然从正面证明需要证明的情况太多,不但过程繁琐,而且容易遗漏,故可以考虑采用反证法.一般地,当题目中含有“不可能”“都不”“没有”等否定性词语时,宜采用反证法证明.(2)反证法证明“肯定”型命题适宜于结论的反面比原结论更具体更容易研究和掌握的命题.1.用反证法证明2+3>3.证明:假设2+3>3不成立,则2+3≤3.平方得:2+26+3≤9,即6≤2,6≤4,这与实数的大小关系相矛盾,所以2+3>3. 2.已知a 是整数,a 2是偶数,求证:a 也是偶数. 证明:假设a 不是偶数,则a 为奇数. 设a =2m +1(m 为整数),则a 2=4m 2+4m +1. ∵4(m 2+m )是偶数, ∴4m 2+4m +1为奇数, 即a 2为奇数,与已知矛盾. ∴a 一定是偶数.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例2] [思路点拨] 一般先证存在性,再用反证法证唯一性.[精解详析] (1)存在性:因为2×(-12)+1=0,所以-12为函数f (x )=2x +1的零点.所以函数f (x )=2x +1至少存在一个零点.(2)唯一性:假设函数f (x )=2x +1除-12外还有零点x 0⎝ ⎛⎭⎪⎫x 0≠-12,则f ⎝ ⎛⎭⎪⎫-12=f (x 0)=0.即2×⎝ ⎛⎭⎪⎫-12+1=2x 0+1. ∴x 0=-12,这与x 0≠-12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函数f (x )=2x +1除-12外没有零点.综上所述,函数f (x )=2x +1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一点通](1)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唯一”型命题,由于反设结论易于导出矛盾,所以用反证法证明简单而又明了.(2)“有且只有”的含义有两层.①存在性:本题中只需找到函数f (x )=2x +1的一个零点即可.②唯一性:正面直接证明较为困难,故可采用反证法寻求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3.过平面α上一点A ,作直线a ⊥α,求证:a 是唯一的. 证明:假设a 不是唯一的,则过点A 至少还有一条直线b 满足b ⊥α. ∵a ,b 是相交直线,∴a ,b 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β. 设α和β相交于过点A 的直线c .∵a ⊥α,b ⊥α,∴a ⊥c ,b ⊥c ,又a ∩b =A ,∴c ⊥β. 这与c ⊂β矛盾.故过点A 垂直于平面α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即a 是唯一的.4.用反证法证明:过已知直线a 外一点A 只有一条直线b 与已知直线a 平行. 证明:假设过点A 还有一条直线b ′与已知直线a 平行,即b ∩b ′=A ,b ′∥a . 因为b ∥a ,由平行公理知b ′∥b .这与假设b ∩b ′=A 矛盾,所以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用反证法证明“至多”或“至少”类命题[例3] 已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2,b =y 2-2z +3,c =z 2-2x +π6.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思路点拨] 从结论的反面入手有时解决问题更简便. [精解详析] 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 所以a +b +c ≤0. 而a +b +c=⎝⎛⎭⎪⎫x 2-2y +π2+⎝ ⎛⎭⎪⎫y 2-2z +π3+⎝ ⎛⎭⎪⎫z 2-2x +π6=(x 2-2x )+(y 2-2y )+(z 2-2z )+π =(x -1)2+(y -1)2+(z -1)2+π-3.所以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一点通](1)对于否定性命题或结论中出现“至多”“至少”“不可能”等字样时,常用反证法. (2)常用的“原结论词”与“反设词”归纳如下表:原结论词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n 个 至多有n 个 反设词一个也没有 (不存在) 至少有两个至多有n -1个 至少有n +1个5.设x ,y 都是正数,且x +y >2,试用反证法证明: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假设1+x y <2和1+y x <2都不成立,即1+x y ≥2,1+y x≥2.又∵x ,y 都是正数, ∴1+x ≥2y,1+y ≥2x .两式相加得2+(x +y )≥2(x +y ), ∴x +y ≤2.与已知x +y >2矛盾,∴假设不成立,即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6.用反证法证明: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则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多有一个实根.证明:假设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少有两个实根,不妨设α,β为其两个实根,且α<β,则f (α)=f (β)=0.因为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又α<β,所以f (α)<f (β),这与假设f (α)=f (β)=0相矛盾.所以方程f (x )=0在区间[a ,b ]上至多有一个实根.用反证法证题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对于结论的反面出现的多种可能,要逐一论证,缺少任何一种可能,证明都是不全面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论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论证,就不是反证法.(3)推导出来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定理、公理相矛盾,但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1.命题“关于x 的方程f (x )=0有唯一解”的结论的否定是( ) A .无解 B .两解C .至少有两解D .无解或至少有两解答案:D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a ,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A .a ,b 都能被5整除B .a ,b 都不能被5整除C .a ,b 不都能被5整除D .a 不能被5整除 解析:选B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即“a ,b 都不能被5整除”,故选B.3.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B .四面体的三组对棱都是异面直线C .闭区间[a ,b ]上的单调函数f (x )至多有一个零点D .设a ,b ∈Z ,若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奇数,则a +b 是奇数解析:选D a +b 为奇数⇔a ,b 中有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故D 错误. 4.设a ,b ,c 为正实数,则3个数a +1b ,b +1c ,c +1a中( )A .都大于2B .都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解析:选D 若三个数都小于2,则a +1b +b +1c +c +1a<6,而⎝ ⎛⎭⎪⎫a +1b +⎝ ⎛⎭⎪⎫b +1c +⎝ ⎛⎭⎪⎫c +1a =⎝ ⎛⎭⎪⎫a +1a +⎝ ⎛⎭⎪⎫b +1b +⎝ ⎛⎭⎪⎫c +1c ≥2+2+2=6,矛盾.5.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①∠A +∠B +∠C =90°+90°+∠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 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 =90°,∠B =90°. 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解析:由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可知,正确的顺序应为③①②. 答案:③①②6.和两条异面直线AB ,CD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AC ,B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假设AC 与BD 共面于平面α,则A ,C ,B ,D 都在平面α内,∴AB α,CD α,这与AB ,CD 异面相矛盾,故AC 与BD 异面.答案:异面7.如果非零实数a ,b ,c 两两不相等,且2b =a +c , 证明:2b =1a +1c不成立.证明:假设2b =1a +1c 成立,则2b =a +c ac =2bac,故b 2=ac ,又b =a +c2,所以⎝⎛⎭⎪⎫a +c 22=ac ,即(a -c )2=0,a =c .这与a ,b ,c 两两不相等矛盾. 因此2b =1a +1c不成立.8.求证:不论x ,y 取任何非零实数,等式1x +1y =1x +y总不成立.证明:设存在非零实数x ,y ,使得等式1x +1y =1x +y 总成立.则有x +y xy =1x +y ,(x +y )2=xy ,x 2+xy +y 2=0.因为x ,y 是非零实数,所以x 2+xy +y 2=⎝ ⎛⎭⎪⎫x +y 22+3y 24>0,这与x 2+xy +y 2=0矛盾.所以,不论x ,y 取任何非零实数,等式1x +1y =1x +y总不成立.9.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高线,AM 是BC 边上的中线.求证:点M 不在线段CD 上.证明:假设点M 在线段CD 上, 则BD <BM =CM <CD .由已知,得AB 2=BD 2+AD 2,AC 2=AD 2+CD 2, ∴AB 2=BD 2+AD 2<BM 2+AD 2<CD 2+AD 2=AC 2, 即AB 2<AC 2,∴AB<AC.这与AB>AC矛盾.∴点M不在线段CD上.一、归纳和类比1.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常用的合情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2.从推理形式上看,归纳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两类事物特征间的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二、数学证明1.三段论是最常见的一种演绎推理形式,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在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结论就一定正确.2.合情推理是认识世界、发现问题的基础,演绎推理是证明命题、建立理论体系的基础.三、综合法与分析法1.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的两种最基本的证明方法,但两种证明方法思路截然相反,分析法既可用于寻找解题思路,也可以是完整的证明过程,分析法和综合法可相互转换,相互渗透,充分利用这一辩证关系,在解题中综合法和分析法可以联合运用,转换解题思路,增加解题途径.2.综合法是“由因导果”;分析法是“执果索因”,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和语言.四、反证法1.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不去直接证明结论,而是先否定结论,在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的真实性.在证明一些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等字句的命题时,正面证明较难,可考虑反证法,即“正难则反”.2.反证法的步骤(1)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2)进行推理,导出矛盾;(3)否定假设,肯定结论.。

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3.4反证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2

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3.4反证法课件北师大版选修12

答案:D
4.用反证法证明(zhèngmíng)命题“若x2-(a+b)x+ab≠0,则x≠a且x≠b”
时应假设为
.
解析:p且q的否定为非p或非q.
答案:x=a或x=b
第十九页,共20页。
5.已知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 bn=
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2 -1
,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三项
3
证明:假设数列{bn}存在三项 br,bs,bt(r<s<t)按某种顺序成等差数列,
第八页,共20页。
探究(tànj)
辨析
反思感悟1.对于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不存在”等词语的命
题,此类命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合用反证法证明.
2.在证明否定性命题时,先通过假设原命题的反面成立,将原来的否定
性命题转化为肯定性命题,再利用所学知识,找出矛盾,从而说明假设不成
定结论时,对结论的反面出现的多种可能,要一一否定,不能遗漏,缺少任何
一种可能,证明都是不完整的.
(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的结论出发进行推理,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论
证.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的论证不是反证法.故反证法也叫
归谬法.
(3)用反证法证题的关键在于依据(yījù)假设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
3
2
1
,
2
<<
1 = (4) + 4(4-3) < 0,
得 2 = (-1)2 -42 < 0,
则 > 1 或 < -1,
3
2
3 = (2) -4(-2) < 0,
-2 < <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训练2 求证: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已知:平面α和一点P. 求证:过点P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证明 如图所示,不论点P在α内还是在α外,设PA⊥α,垂足为A(或P).
假设过点P不止有一条直线与α垂直,如还有另一条直线 PB⊥α,设PA,PB确定的平面为β,且α∩β=a,于是在平面β内 过点P有两条直线PA,PB垂直于a,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2)点A、B在直线l:y=kx+1上;
(3)线段 AB 的中点x1+2 x2,y1+2 y2在直线 y=ax 上,
ka=-1

所以y1+y2=kx1+x2+2

y1+2 y2=ax1+2 x2

y=kx+1, 由
得(3-k2)x2-2kx-2=0.

y2=3x2-1,
当k2=3时,l与双曲线仅有一个交点,不合题意.
知识点二 反证法证明的思维过程
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 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逻辑矛盾,从而达 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p则q”的过程可以用以下框图表示:
肯定条件p,否定结论q ―→ 导致逻辑矛盾 ―→
“p 且綈 q”为假 ―→ “若p则q”为真
1+x 1+y 求证: y ,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2.
1+x 1+y 证明 假设 y , x 都不小于 2,
1+x 1+y 即 y ≥2, x ≥2.
∵x,y>0,∴1+x≥2y,1+y≥2x. ∴2+x+y≥2(x+y), 即x+y≤2与已知x+y>2矛盾.
1+x 1+y ∴ y , x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2.
反思与感悟 对于含有“至多”、“至少”的命题适合用反 证法,对于此类问题,需仔细体会“至少有一个”、“至多有 一个”等字眼的含义,弄清结论的否定是什么,避免出现证 明遗漏的错误.
跟踪训练1 已知a,b,c,d∈R,且a+b=c+d=1,ac+bd>1,求 证: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证明 假设a,b,c,d都是非负数, ∵a+b=c+d=1,∴(a+b)(c+d)=1. 又∵(a+b)(c+d)=ac+bd+ad+bc≥ac+bd, ∴ac+bd≤1.这与已知ac+bd>1矛盾, ∴a,b,c,d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题型二 用反证法证明不存在、唯一性命题
例2 求证对于直线l:y=kx+1,不存在这样的实数k,使得l 与双曲线C:3x2-y2=1的交点A、B关于直线y=ax(a为常 数)对称.
证明 假设存在实数k,使得A、B关于直线y=ax对称,设 A(x1,y1)、B(x2,y2),则有 (1)直线l:y=kx+1与直线y=ax垂直;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4 反证法
[学习目标]
1.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 2.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理解反证法的推理过程,证明步骤,体会直接证明与间接证 明的区别与联系.
1 知识梳理 2 题型探究 3 当堂检测
自主学习 重点突破 自查自纠
知识点一 反证法的定义
在证明数学问题时,先假定 命题结论的反面 成立,在这个前 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 定义、 公理 、 定理 矛盾,或与命题中 的 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 假定相矛盾,从而说明_命___题___结__论___的___ 反面 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 命题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 叫作反证法.
由②、③得a(x1+x2)=k(x1+x2)+2 ⑤ 由④知 x1+x2=3-2kk2,
代入⑤整理得:ak=3,这与①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实数k,使得A、B关于直线y=ax对称.
反思与感悟 证明“唯一性”问题的方法:“唯一性”包含 “有一个”和“除了这个没有另外一个”两层意思.证明后一 层意思时,采用直接证法往往会相当困难,因此一般情况下 都采用间接证法,即用反证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矛 盾)或同一法(假设“有另外一个”,推出它就是“已知那一 个”)证明,而用反证法有时比用同一法更方便.
即(q+ 2)2=(p+ 2)(r+ 2),
∴(q2-pr)+(2q-p-r) 2=0. q2-pr=0,
∵p,q,r∈N+,∴2q-p-r=0, ∴p+r2=pr,(p-r)2=0,∴p=r,这与 p≠r 矛盾.
2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反思与感悟 (1)当结论中含有“不”、“不是”、“不可能”、 “不存在”等词语的命题,此类问题的反面比较具体,适于应 用反证法.例如证明异面直线,可以假设共面,再把假设作为 已知条件推导出矛盾. (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 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 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
题型三 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 3 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a1=1+ 2,S3=9+3 2. (1)求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
a1= 2+1, 解 设公差为 d,由已知得
3a1+3d=9+3 2, ∴d=2,故 an=2n-1+ 2,Sn=n(n+ 2).
(2)设 bn=Snn(n∈N+),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 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证明 由(1)得 bn=Snn=n+ 2. 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三项 bp、bq、br(p、q、r 互不相等)成等 比数列,则 b2q=bpbr,
思考 分析反证法证明命题“若p则q”时,可能会出现几 种情况? 答 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导出非p为真,即p假,也就是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 (2)导出q为真,即与假设“非q为真”矛盾; (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即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
题型一 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型命题
例 1 已知 x,y>0,且 x+y>2.
x-2 跟踪训练 3 已知 f(x)=ax+ (a>1),证明方程 f(x)=0 没有负数根.
x+1
证明
假设

x0

f(x)=0
的负数根,则
x0<0

x0≠-1

ax0=-x0-2, x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