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资料整理-1

合集下载

WCDMA基础原理知识介绍

WCDMA基础原理知识介绍

OVSF code 1 User 2 signal
Scrambling code 3
OVSF code 2 User 3 signal
下行
上行
-16- -
信道化码- OVSF
SF =
TSymbol TChip
=
N Chip N Symbol
=
ChipRate 3.84 Mcps = SymbolRate SymbolRate
-5- -
UMTS系统结构
Uu Node B USIM Node B Cu Iub Node B ME Node B RNC Iur RNC
Iu-CS MSC/ VLR Nc GMSC PLMN.PSTN ISDN.etc…
HLR
SGSN Iu-PS Gn
GGSN
Internet 外部网络
UE
UTRAN
DL UL
码复用&时分双工 码复用 时分双工
666.67 µs 频率
-9- -
WCDMA的主要业务分类
会话类型
基本特点:对时延要求最高,具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实时会话总是发生 基本特点 在对等的终端用户之间,业务量对称或者基本对称。要求的最大时延需满 足人主观对音频、视频的感觉(主观测量大约需小于400ms)。 典型应用:语音业务、可视电话、视频会议。 典型应用
WCDMA的主要业务分类
互动类型
基本特点:对时延的要求更低,采取终端用户请求—响应模式,要求较低 基本特点 的误码率。 典型应用:网页浏览、网络游戏。 典型应用
后台类型
基本特点:数据流类型对时延要求最低,允许有很大的时延,接收端并不 基本特点 期待数据在短时间内到来,对发送的时间也不太敏感。发送的内容不需透 明传送,但必须无差错接收。 典型应用:E-mail、短消息、彩信、电子明信片、下载服务。 典型应用

-1-10WCDMA基本知识(UT)

-1-10WCDMA基本知识(UT)

作为UMTS,WCDMA由CN、UTRAN和UE组成,各部分由标准接口连接。 UTRAN包括多个RNS,一个RNS包括一个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多个 Node B,一个Node B可以包括1、3或6个扇区(cell)。
WCDMA的空中接口是UMTS中最重要的开放接口
空中接口协议结构
无线资源 控制协议
测量
测量 测量 测量 控制 控制 控制平面 测量
用户平面
L3
网络层
RRC
控制PDCP分组数据 Nhomakorabea聚协议层
L2/PDCP
广播/多播控制层
BMC
L2/BMC
RLC
控制
L2/RLC
无线链路控制层
逻辑信道
MAC PHY
L2/MAC
媒体接入控制层
控制
传输信道 L1 无线信道
物理层
与OSI结构相应,WCDMA空中接口也是3层结构

WCDMA的物理层具有变速率业务处理能力,其最高速 率可以达到“IMT-2000家族概念”的数据速率要求
物理层的公共传输信道


广播信道(BCH):小区发送公共广播信息,包括随机接入码、接入 时隙、发送分集类别等。接收不到BCH就不能进行终端登记。大功率 、固定低速率传输以保证信号被区内所有终端正确接收。 前向接入信道(FACH):向已经位于本小区的手机发送信息。不使用
MAC层的功能
使用物理层提供的传输信道并向无线链路控制层(RLC)提供逻辑信道
MAC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 根据业务的实时源速率,按照无线资源控制协议层( RRC )的要求,为 每一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TFI。 • UE 数据流之间的优先级处理。依据无线承载业务属性和 RLC缓冲状态来 确定优先级,并考虑来自物理层的传输功率指示。高优先级数据将被映射 到高比特率的物理层传输格式上。 • 为RACH传输选择接入业务类(ASC)。MAC通过网络广播得到接入类的 相应参数,再将RACH资源(接入时隙和前导签名)分为不同的ASC以区分 优先级。 • 加密。若RLC使用透明模式,则在MAC层上执行加密。 • 业务量检测。对逻辑信道的业务量进行检测并向RRC汇报。基于该信息, RRC执行传输信道切换判断。 • 动态传输信道类型切换。在RRC命令下,MAC执行公共和专用传输信道之 间的切换。 WCDMA的MAC层充分利用物理层所具有的变速率业务处理能力

1-WCDMA基础知识点-常用

1-WCDMA基础知识点-常用

一、基础知识1、通信流程2、W2100与U900频段UMTS 2100M频段: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

上下行频率对称,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载波。

目前联通使用:下行频点号:10713,10688,10663,对应中心频率:2142.6,2137.6,2132.6,上行频点号:9763,9738,9713对应中心频率:1952.6,1947.6,1942.6,大一些地市开的频点较多,也占用了其它频段。

UMTS 900M频段频点号:3085\ 2860。

3、RSCP与EC/IORSCP:表示信号强度,覆盖良好一般大于-85dbm,接收信号码功率,是PCPICH一个码字功率。

EC/IO:表示信号质量好坏:大于-12db,是码片的能量与接收总频谱密度(信号加噪声)的比值,体现了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和邻小区干扰水平的比值,Ec就是码片能量chip energy,Io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即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强度。

4、dBm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5、WCDMA理论速率WCDMA理论最大速率:HSDPA: 14.4Mbps,HSPA+:21.6Mbps,DC:43.2Mbps;HSUPA:最大达5.76Mbps。

6、REKE接收Rake接收机即相干接收机,也叫多径接收机(理论基础就是:当传播时延超过一个码片周期时,多径信号实际上可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其工作原理:(1)识别有效能量到达的时间延迟位置,并且将Rake接收机的指峰分配给那些峰值的位置;(2)在每一个相关接收机中,都要对快衰落过程产生的变化很快的相位和幅度进行跟踪,并将其消除;(3)将所有指峰处经过解调和相位调整后的符号进行整合,并送入解码器进行后续的处理。

7、无线传播⏹电磁传播:直射、反射、散射和绕射⏹无线环境中的信号衰减分成三部分◆路径损耗:电磁波在宏观大范围(即公里级)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反映了传播在空间距离的接收信号电平的变化趋势。

WCDMA基本概念总结(全)

WCDMA基本概念总结(全)

Rake接收技术UMTS频段划分FDD TDD极化分集分集技术(关键:各路信号要尽量不相关)空间分集频率分集RLRLS波形编码接收技术香农公式概念RAB sub-flows时间分集RB频段划分概念分集合并技术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选择性合并RAB多用户检测技术 MUD角度分集MUD)1(log 02BN S B C +=概念激活集观察集检测集小区更新URA更新混合编码参数编码(声码器)卷积码信道编码开环功控内环功控前向切换更软切换外环功控功率控制技术Turbo码信源编码软切换直接重试切换技术)1(log 02BN S B C +=Window_ad d Window_drop宏分集增益微分集增益事件转周期报告软切换链路增益HCS小区重选惩罚时间小区惩罚软切换典型参数硬切换小区偏置CIO加权因子延迟触发时间事件的迟滞滤波系数切换相关参数典型切换过程1A 1B1C1D1E1F2A2B2C2D2E2F 3A 3B3C3D4A4B6A6B6C6D6E6F 6G传输信道:传输信道是指由物理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传输信道定义了在空中接口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特性。

用于描述怎样传输数据以及专用切换)异系统软切换开销UE 内部测量切换各类事件同频异频传输块集TBS 传输块TB传输信道是指由物理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传输信道定义了在空中接口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特性。

用于描述怎样传输数据以及数据的特征是什么。

公共(不支持软切换)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传输格式组合TFCCFN传输信道同步包含的计数器(传输信道同步在UTRAN和UE之间提供了L2帧的同步)传输格式指示TFI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RFN传输周期TTI传输格式TF传输块集大小TBS SizeSFN传输信道格式传输格式集TFS SFN-CFN SFN-SFNT_CELL传输块大小TBSizeBFNDOFF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CPCH物理公共分组信道DPCH下行专用物理信道CPICH公共导频信道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H同步信道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AICH捕获指示信道PICH寻呼指示信道APAICH接入前缀捕获指示信道CSICHCD/CAICHBCCH 广播控制信DPDCH/DPC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上行物理信道:是由一个特定的载频,扰码,信道化码(可选的),开始、结束的时间段(有一段持续时间)和上行链路中相对的相位(0或/2)定义的下行时隙物理信道一些概念无线帧制信道于描述传输的数据类型是什么)PCCH寻呼控制信道CCCH公共控制信道DCCH专用控制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CTCH公共业务信道小区搜索公共信道同步DPDCH/DPCCH同步扰码(Gold)帧内交织同步过程寻呼过程交织技术帧间交织控制信道CPCH接入过程快速闭环功率控制过程随机接入过程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业务信道速率匹配信道化码/扩频码(OVSF)逻辑信道(用于描述传输的数据类型是什么)压缩模式概念压缩模式参数层2MAC层2RLC 层2PDCPRRCRRC连接建立过程层3压缩模式下行发射分集测量过程同频切换测量进程Uu接口物理层过程RRC模式AMRCDCCCRNC迁移SRNC动态速率控制潜在用户控制PUCRNC 静态迁移UU伴随迁移拥塞控制LCC准入控制CAC负载平衡层3DRNCCRNCAMR CS64KCS57.6K851215256301286064##32##16##8##4小区建立流程DCH-FP分四步PS域专用信道帧协议ALCAP业务速率和扩频因子SF关系CS 域激活因子WCDMA业务速率业务及业务速率与扩频因子SF的关系念扩频因子MI B主信息块SB 调度块SI B 系统信息块系统消息软硬阻塞硬阻塞MIB/SIB/SB地理因子G负荷因子邻区干扰因子i乒乓效应拐角效应针尖效应软阻塞功率提升信号盲区各种因子概念覆盖空洞红灯问题正交因子带外通信/带内通信孤岛效应接收分集发射分集Eb/No噪声系数RF接收机底噪P N接收机性能指标宽带信干比SNR(C/I)PRACH信道接入前缀初始发射功率上行DPCCH的初始发射功率DPDCH符号的下行最大/最小发射功率初始发射功率下行DPCH上发射功率功率漂移底噪抬升(上行链路)接收机灵敏度(dBm)Eb/No 、噪声系数、接收机灵敏度、解调需要最小信号强度、接收机底噪和宽带载干比上行链路预算公式正确解调所需最小信号强度要求基站发射/接收分集输入阻抗驻波比反射系数回波损耗极化方式增益波瓣宽度前后比无源互调其他指标机械下倾电调下倾对称振子半波对称振子极化损失极化隔离上旁瓣抑制载频覆盖边缘小区载频覆盖中心小区天线电气指标邻区列表的生成原则零点填充理想点源天线波长电调天线慢衰落快衰落CS业务模型PS业务模型衰落话务模型概念PS业务用户行为参数馈线损耗吞吐量天线相关概念1dB压缩点放大器功率回退渗透率 Penetrating Rate容量增强技术CS、PS 业务模型覆盖增强技术业务模型参数单站点验证RF优化参数优化覆盖问题接入问题掉话问题切换问题WCDMA中容量、覆盖和质量的关系网络优化问题网络优化步骤WCDMA覆盖与容量的平衡CS域3G到2GCS域2G到3GPS域概念PDPCONTEXTNSAPIRAB IDAPN解析QoS协商QinQoutT312T313N312N313N315T_RLFAILUREN_INSYNC_INDN_OUTSYNC_IND同步、失步相关参数接入层AS 下行码发射功率SM基本概念小区驻留过程异系统重选过程上下行不平衡下行载波发射功率3dB桥合路器双工合路器耦合器和功分器MPMD CVCHOP 传播模型建模用2G路测预测3G覆盖杂散或宽带噪声干阻塞干扰接收互调干扰发射互调干扰CS华为公司WCDMA设备支持的频点TRB和SRB四种干扰机理RRC消息中的缩写非接入层NAS位置区LA、路由区RA、URA 区和服务区SA之间的关系峰均比PAR常用射频器件3G规划中两种预测覆盖方法比较TRB和SRBPS信令面掉话用户面掉话比特率和符号率GPS采用频率模型校正和GPS李氏定理ITU信道类型GoSQoS3N小区分裂方法4N下行非正交的因素信干比SIR和载干比CIR小区的切换半径对数周期天线原理本地小区与逻辑小区小区半径与切换半径从听觉的角度注重语音本身的重现,在编码器端分析出该模型参数并选出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高效率的编码,解码器端则利用这些参数和语音产生模型重新合成语音。

WCDMA基础介绍

WCDMA基础介绍

Uu
UE
Page 4
UTRAN处理所有与无线接入相关的功能。 UE则是与用户的接口。 CN与UTRAN之间的接口称为Iu接口, UTRAN与UE之间的接口称为Uu接 口。 WCDMA的系统结构,其中UTRAN是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 )组成。 一个RNS 由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 B组成。 RNC可以通过Iur接口与另一个RNC相连。 RNC与Node B之间通过Iub接口相连。
(2) 鉴权和加密
(3) (4) (4) (5) (5)
(6) (2)发起鉴权和加密流程
(6)
(6)
Page 11
普通位置更新
UE (1)
RNC (1)
新MSC/VLR
原MSC/VLR HLR
(2) 鉴权和加密
(3) (4) (4) (5) (5)
(6)
(6)
(6)
(3)跨MSC位置更新,向HLR发起位置更新,携带新MSC号、原MSC号 和IMSI。
Page 22
1、 CS起呼流程 电路交换业务起呼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过程: 第一步,建立RRC连接。起呼时,首先由UE的RRC接收到非接入层的请求发送RRC连接建 立请求消息给UTRAN,在该消息中包含被叫UE号码,业务类型等等。UTRAN接收到该消息后 , 根据网络情况分配无线资源,并在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发送给UE,UE将根据消 息配 置各协议层参数,同时返回确认消息。 RRC连接建立有两种情况:公共信道上的RRC连接建立和专用信道上的RRC连接建立。两者 的区别在于RRC连接使用的传输信道不同,因而连接建立的流程有所区别。 第二步,Iu信令连接的建立。在RRC连接建立后,UE将向CN发送业务请求。此时UE的RRC 发送INITIAL DIRECT TRANSFER消息,在该消息中包含非接入层的信息(CM SERVICE REQUEST )。RNC接收到该消息后,RNC的RANAP发送INITIAL UE MESSAGE,将UE的非接入层消息透明转 发给CN,在该消息发送的同时建立Iu信令连接。在Iu信令连接建立后,UE和CN之间的非接入 层消息传输使用DOWNLINK DIRECT TRANSFER和UPLINK DIRECT TRANSFER消息进行。

WCDMA总结

WCDMA总结

RNC
下行外环 开环
BLER-Measured,DL P(Startvalue) SIR-Target,DL BLER = Block Error Rate SIR =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TPC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Doc Nr A/FAH-08:000
Composed by
Approved by Meredith
23
ACTION
切换
切换类型:软切换,硬切换,ITRAT切换 软切换:同一基站,同一频点(更软切换) 同一RNC,同一频点 不同RNC,同一频点,有IUR关系 硬切换:不同频点 不同RNC,同一频点,有IUR关系 ITRAT切换:与GSM 小区切换
ACTION
下行闭环功率制
Doc Nr A/FAH-08:000
Composed by
Approved by Meredith
ACTION
P(SIR-Target,UL)
内环 上行外环
SIR-Target,UL P(SIR-Target, DL) SIR-Error,UL
DL-TPC
UL-TPC
17
ACTION
功率控制
上行:克服远近效应,降低自身干扰。 下行:多径衰落,降低功率资源的浪费 用户:增加电池的使用时间
开环功率控制
Doc Nr A/FAH-08:000
Composed by
Approved by Meredith
ACTION
闭环功率控制
Doc Nr A/FAH-08:000
Hystersis1a /2
P_CPICH 2
Timer starts

WCDMA基本概念非常详细

WCDMA基本概念非常详细
WCDMA中数据采用Turbo码。高数据速率一般采用1/3速率的Turbo码,此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增益,每 个TTI内的比特数应大约超过300。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功率控制技术 开环功控
开环功率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用户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之积为常数的原则,先行测量接收功率 的大小,并由此确定发射功率的大小;发送下行信标信号来对路径损耗做出粗略的估计,开环功控设
乏必要的信息(比如相邻小区的用户情况),是难以消除的。对于下行的多用户检测,只能去除公共 信道(比如导频、广播信道等)的干扰。 多用户检测技术MUD 分集技术(关键:各路信号要尽量不相关) 空间分集 主要采用主分集天线接收的办法来解决,基站的接收机对主分集通道分别接收到的的信号进行处理,
一般采取最大似然法。这种主分集接收的效果由主分集天线接收的不相关性所保证(所谓不相关性是
指,主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与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不具有同时衰减的特性,这也就要求采用空间分集 时主分集天线之间的间距大于10倍的无线信号波长(对于GSM,900M要求天线间距大于4米,1800M 要求天线间距大于2米),或者采用极化分集的办法保证主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不具有相同的衰减 特性。而对于移动台(手机)而言,因为只有一根天线,因而不具有这种空间分集功能。软切换就是 一种空间分集。 频率分集 W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宽带载波能提供干扰信号的分集,即来自大量的系统用户的多址干 扰被平均。这就是频率分集。主要采取扩频方式来解决,在GSM移动通信中,简单地采用跳频这种扩 频方式来获得跳频增益;在CDMA移动通信中,由于每个信道都工作在较宽频段(窄带CDMA 为1.25MHz),本身就是一种扩频通信。用多个不同的载频传送同样的信息,如果各载频的频差间隔
/bbs/ 卷积编码器在任何一段规定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取决于这段时间中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取决

WCDMA原理篇应知应会之一

WCDMA原理篇应知应会之一

WCDMA 原理篇应知应会之一1 、什么是频分双工(FDD )方式?什么时分双工(TDD )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目前三大制式各用什么双工方式?频分双工(FDD), 也称为全双工,操作时需要两个独立的信道。

一个信道用来向下传送信息, 另一个信道用来向上传送信息。

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 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时分双工(TDD), 也称为半双工,只需要一个信道。

无论向下还是向上传送信息都采用这同一个信道。

因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不会同时操作,它们之间不可能产生干扰。

TDD 方式-上下行频率相同可用于任何频段适合于上下行非对称及对称业务FDD 方式-上下行频率配对需要成对频段适合于上下行对称业务;中国电信:CDMA2000 系统采用频分双工(FDD )方式中国联通:WCDMA 系统采用频分双工(FDD )方式中国移动:TD-SCDMA 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DD )方式2、三种多址技术三种主要的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间通信的技术。

——频分多址(FDMA )技术:是不同的移动台(或手机)占用不同的频率,即每个移动台占用一个频率的信道进行通话或通信。

因为各个用户使用不同频率的信道,所以相互没有干扰。

早期的移动通信多使用这种方式。

——时分多址(TDMA )技术:这种多址技术是不同的移动台(或手机)共同使用一个频率,但是占用的时间不同,所以相互之间不会干扰。

这样,同一个频率或同一个信道就可以供几个用户同时进行通话或通信,相互没有干扰。

显然,在相同信道数的情况下,采用时分多址(TDMA )技术就会比“频分多址(” FDMA )能容纳更多的用户。

——码分多址(CDMA )技术:这种多址技术也是不同的移动台(或手机)共同使用一个频率,但是每个移动台(或手机)都被分配带有一个独特的“码序列”,与所有别的“码序列”都不相同,所以各个用户相互之间也没有干扰。

1第一章WCDMA系统入门

1第一章WCDMA系统入门

1第⼀章WCDMA系统⼊门⽬录1.1 概述 (2)1.2 WCDMA原理和关键技术 (2)1.2.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式 (2)1.2.2 WCDMA主要参数汇总 (3)1.2.3 扩频和解扩 (5)1.2.4 多径⽆线信道和Rake接收技术 (7)1.2.5 分集接收原理 (11)1.2.6 信道编码 (13)1. 卷积码 (15)2. Turbo码 (16)1.2.7 多⽤户检测技术 (17)1.2.8 功率控制 (20)1.2.9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23)1.3 WCDMA系统结构 (24)1.3.1 WCDMA⽹络结构 (24)1.3.2 UTRAN地⾯接⼝协议结构 (27)1. UTRAN协议模型简介 (27)2. Iub接⼝ (28)3. Iur接⼝ (30)4. Iu接⼝ (33)第⼀章 WCDMA系统⼊门1.1 概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85年提出,主要体制有WCDMA、cdma2000和UWC-136。

1999年11⽉5⽇,国际电联ITU-R TG8/1第18次会议通过了“IMT-2000⽆线接⼝技术规范”建议。

“IMT-2000⽆线接⼝技术规范”建议的通过表明TG8/1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线接⼝技术规范⽅⾯的⼯作已经基本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和应⽤将进⼊实质阶段。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种能提供多种类型、⾼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与固定⽹络相兼容,并以⼩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

由于其诸多优点,全世界各个运营商、⽣产⼚家与⼴⼤⽤户对此产⽣浓厚的兴趣。

本章在介绍W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简单介绍WCDMA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线接⼝技术,并对WCDMA 系统的物理层过程进⾏了深⼊讨论,最后简单分析了WCDMA系统中衡量链路性能的相关参数和指标。

1.2 WCDMA原理和关键技术CDMA是近年来⽤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种先进的⽆线扩频通信技术。

WCDMA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第一部分)

WCDMA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第一部分)

Satellite
Empty
Satellite
30 MHz
60 MHz
40 MHz
15 MHz
100 MHz
FDD
WCDMA+CDMA2000
TDD
TD-SCDMA
WCDMA标准演进
继承R99的所有业务和功 能;
电路域结构发生改变, 控制与承载分离MSC采用 MSC SERVER和MGW实现; 继承2G(GSM、GPRS )的所有业务和功能; 继承R4的所有业务和 功能; 核心网引入IMS(IP 多媒体域); 无线引入HSDPA。 RAN向IP发展,增强 的IP QOS。 无线引入HSUPA MBMS框架结构的研究
CDMA原理图
编码技术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通过压缩编码来去掉信号源中的冗余成分,以达 到压缩码率和带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最常用的信源编码是PCM,它采用A律波形编码。分为取样、量化 和编码三步;一路语音信号编码后的速率为64Kb/s;
移动通信中如果采用PCM编码技术,则传一路话音信号需要64K带 宽,传8路话音需要512K带宽。对于1个频点只有200KHZ带宽的 GSM系统来说,会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因此GSM系统中采用 GMSK编码技术,编码后的速率为13Kb/s;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不仅要支持语音通信,还要支持多媒体数 据业务,因此必须采用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在WCDMA中,采用 了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技术。它支持8种编码速率:12.2 、10.2、7.95、7.4、6.7、5.9、5.15和4.75Kb/s.
白发三千丈
红豆生南国
红红豆豆生生南南国国
红红豆豆生生南?国国
编码技术
卷积码

wcdma知识

wcdma知识

WCDMA中几个基本又重要的问题。

1、WCDMA关键技术有哪些?与GSM网络的主要区别。

(初级)答:RAKE接收,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或联合检测),无线资源管理,功率控制技术。

与GSM的区别:主要是空中接口技术的不同,GSM重要使用TDMA、FDMA技术,而WCDMA主要使用的是FDD WCDMA技术,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协议也不相同,两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能力WCDMA也要明显比GSM高的多。

2、WCDMA中为什么要有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中级)解决远近效应,节约手机电池,降低干扰等。

功率控制的方式主要有:1).开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是根据上行链路的干扰情况估算下行链路,或是根据下行链路的干扰情况估算上行链路,是单向不闭合的。

2).上行内环功控内环功率控制是快速闭环功率控制,在Node B与UE之间的物理层进行,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使基站接收到每个UE信号的比特能量相等3).上行外环功控上行外环功控是RNC动态地调整内环功控的SIR目标值,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信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使接收到数据的BLER满足QoS要求。

4).下行闭环功控下行闭环功控和上行闭环功控的原理相似。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由手机控制,目的使手机接收到Node B信号的比特能量相等,以解决下行功率受限;下行外环功控是由UE的层3控制,通过测量下行数据的BLER值,进而调整UE物理层的目标SIR值,最终达到UE接收到数据的BLER值满足QoS要求。

3、基本的信令流程(中高级):1)RRC建立过程是什么?UE处于空闲模式下,当UE的非接入层请求建立信令连接时,UE将发起RRC 连接建立过程。

每个UE最多只有一个RRC连接。

当SRNC接收到UE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由其无线资源管理模块(RRM)根据特定的算法确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该RRC连接建立请求,如果接受,则再判决是建立在专用信道还是公共信道。

wcdma资料

wcdma资料

WCDMA高级培训课件主要内容:1、UMTS的基本理论。

简述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以及他们之间的变化。

2、UMTS基本结构的介绍。

从逻辑视图介绍UMTS的功能结构,GSM及GPRS向UMTS 过渡的结构变化。

3、无线接口。

UMTS作为UTRAN网络并且是FDD方式下的空中接口特性,包括:a、WCMDA空中接口的基本原理b、UTRAN网络的总体介绍,协议模型、物理层、RLC层、MAC层的基本功能以及所对应的信道、空中接口的通信过程、调制解调方案及AMR等。

4、基本通信过程。

移动台至核心网之间的通信过程。

一、UMTS Introduction目标:1、UMTS是什么?2、UMTS的标准由谁制定、这些标准的特点及不同标准的差异。

3、UMTS现状,各国license发布情况。

1、移动通信的基本发展过程第一代以模拟制式为代表的空中无线接口的应用主要有:NMT(北欧)、TACS(英国)、AMPS(北美)及R2000(铁路应用)等。

多种标准的存在使得彼此不兼容,不能互联互通。

第二代移动通信引入数字和调频技术,最典型的技术有:GSM(欧洲)、CDMA IS-95(北美)、D-AMPS(北美)、IS-136(北美)等。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分支,分别是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日本的分支由于比较独立,一般不在讨论之中。

作为欧洲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是GSM,GSM在空中接口的主要特点:多址方式-—TDMA,采用8路时分复用的多址方式,每用户的接入是通过占用物理信道的时隙来区分。

从网络侧考虑,区分上下行链路的双工方式是FDD。

在每一个频率上使用8路时分复用,微观的占用时间片来区分多路用户的个人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每个用户得到的物理资源是时隙,在GSM中物理信道的定义为:物理信道(Phy channel)=频率(Frequence)+时隙号(TS number)。

由于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每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网络分配的物理信道直至通信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在考虑WCDMA无线网络覆盖时,上行主要以(UE TxPower)来作为判别的主要依据2)在手机接收到的邻区列表中,邻区之间(必须存在)优先级关系3)在配置邻区时,邻区之间(应该有)优先级关系4)通过路测得到的呼叫建立成功率,主叫收到了(Alerting)信令,表示呼叫建立成功.5)HS-PDSCH配置15条码道,HS-SCCH配置1条码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够接入(6)个HSDPA用户6)HSDPA用户数的常规配置为每小区(16-32)个HSDPA用户7)信令跟踪保存出来的数据文件格式为(STD)8)WCDMA随机接入参数是在(SIB5/SIB6)系统消息中发送9)WCDMA系统中各信道是以(PCCPCH )信道作为定时参考的10)阴影衰落符合_对数正态_分布,多径衰落符合_瑞利_分布11)导频发射机的内部IP地址是(101)打头的12)(直放站)可以增加系统的覆盖,不能增加系统容量,但是可以提高‘剩余’容量的利用率。

13)天线的下傾角越大,蜂窝小区的载波干扰比(C/I)就(没有固定对于关系)14)激活集数目一般设置为(3)个比较合适15)通常在进行KPI指标验收时,应该统计系统(忙时)时段的指标16)(业务的目标BLER)不影响业务的呼叫时延17)HSDPA是WCDMA系统(R5)协议中引入的无线增强技术18)HS-SCCH提前HS-PDSCH(2)个时隙发射19)后台网管里,对小区是否支持HSDPA的设置在(小区能力和小区重选参数)里进行20)RRC连接释放完成消息的最大重发次数用(N308 )计数器来表示。

21)目前我们系统在进行初始RRC连接建立时,选择的信道类型为(强制DCH并使用高速信令)22)每个终端最多能监控(4)条HS-SCCH信道23)小区的AICH功率的设置位置是(Utran Cell节点下面的与业务无关的功控节点)24)WCDMA向GSM的CS业务切换,是以(Relocation Required)信令作为起始触发的25)UE通过(RRC连接建立)信令的建立,从空闲模式转移到连接模式26)目前我们WCDMA系统向GSM系统间切换采用(3C )事件27)目前我们系统的话务掉话比的统计单位为(minute)28)李氏定理定义了理想的测试过程,在 (40) 个波长距离内采集 (36) 个或最多 (50) 个抽样点,平均得到一个数据点29)采用HARQ的(CC)重传方式时,重传数据与初次重传时相同30)对于相邻的3个小区,A小区和B小区互配邻区、B小区和C小区互配邻区、C小区和A小区没有相互配置为邻区的情况下,A小区和C小区(可能会)发生切换31)通过动态调整小区的CPICH的发射功率,来调整小区边界,实现相邻小区的负载平衡。

(小区呼吸)32)对于DRBC过程,如果发生4A事件,系统将会(调高速率)二.选择题三.简答题WCDMA路测问题分析中导致掉话的原因有哪些?1)系统设备故障2)覆盖类问题:弱覆盖、导频污染、越区覆盖3)切换类问题:邻区漏配、切换不及时、切换参数不当4)上行/下行干扰类问题请简述闭环功率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内环测量信号的SIR并与SIRtar比较,若干SIR测量结果大于SIRtar则降低发射功率,反之提高发射功率。

外环测量信号的BLER并与BLERtar比较,如果BLER测量结果大于BELRtar则降低SIRtar,反之提高SIRtar。

简述扩频系统的优、缺点答: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2、保密性能强;3、低功率谱密度,对人体影响较小;4、易于实现精确定位于测量;5、易于实现大容量多址通信;缺点:1、占用信号带宽宽;2、系统实现复杂;3、在时变信道上实现同步较为困难;WCDMA 空中接口的特点是什么?答案:WCDMA 空中接口采用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ps,AMR语音编码,支持同步/异步基站运营模式,上下行闭环加外环功率控制方式,开环(STTD、TSTD)和闭环(FBTD)发射分集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方式,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码方式,上行BPSK和下行QPSK调制方式。

网络评估中影响HSDPA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主要有:Ec/Io、CQI、终端能力、传输资源、码道分配、用户签约、FTP服务器情况、小区用户数量、RSSI等;简述小区搜索的过程小区搜索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小区扰码信息和物理定时信息。

UE开机并开始搜索网络;与所在小区(SCH)进行同步;第一步是利用P-SCH (主同步)信道的PSC(主同步码)获得时隙同步;第二步是利用S-SCH (从同步)信道的SSC(从同步码)获得帧同步和主扰码组组号;第三步是利用CPICH(公共导频)信道获得该小区所使用的主扰码。

根据小区主扰码,检测到BCH(P-CCPCH),并读取系统消息,从而获得小区的相关基本信息请简述功率控制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1.按照上下行分类:上行功率控制(节约基站的功率资源,减少对其他基站的干扰)、下行功率控制(克服远近效应,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2.按照开闭环分类: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包括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开环-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闭环-内环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发送指令调整发射功率WCDMA闭环功率控制频率为1500Hz●若测定SIR>目标SIR,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闭环-外环(10~100Hz)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3.功率控制的作用:1) 克服“远近效应”和补偿衰落;2) 调整发射功率,保持上/下行链路的通信质量;3)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系统质量和容量。

简要说明软切换与硬切换的区别。

WCDMA 系统是自干扰系统,请简要讲述容量、覆盖、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例举应用实例。

1)、容量-覆盖:应用实例:答:设计负载增加,容量增大,干扰增加,覆盖减小。

小区呼吸。

2)、容量-质量:应用实例:答: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可以提高系统容量通过外环功控降低目标 BLER 值3)覆盖-质量:应用实例:答: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同样可以增加覆盖能力。

对路径损耗大的连接通过 AMRC 降低数据速率。

从路测数据中怎么判断是否存在干扰(2分)答:下行:RSCP好,Ec/Io比较差,存在干扰。

上行:RSCP好,手机发射功率大。

硬切换事件及应用场景?答:硬切换包括同频硬切换、异频硬切换和异系统硬切换。

同频硬切换在两RNC没有Iur接口时发生,基于算法一的闭环功率控制速率是多少,怎么计算出来的答:1500Hz,一帧有10ms,每个10ms帧有15个时隙,每个时隙发送1个TPC命令,15/10ms=1500Hz。

导频污染会导致那些问题?解决措施有哪些?1.高BLER。

由于多个强导频存在对有用信号构成了干扰,导致Io升高,Ec/Io降低,BLER 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导致高的掉话率。

2.切换掉话。

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或多个导频中没有主导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

3.容量降低。

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

解决措施有:天线调整: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对没有主导频的区域增强主导导频,对有主导频的区域减弱其他导频。

功率调整:导频污染是由于多个导频共同覆盖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小区的功率,降低其它小区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导频。

改变天馈设置:有些导频污染区域可能无法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增加反射装置或隔离装置,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等措施。

采用RRU或直放站:对于无法通过功率调整、天馈调整等解决的导频污染,可以考虑利用RRU或直放站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改变多导频覆盖的状况。

采用微小区:应用目的同直放站,用于通过增加微蜂窝在导频污染区域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

适用于话务热点地区,即可以增加容量,同时解决导频污染。

请给出可能导致掉话的各种常见原因(最少列举6点)?1.临区漏配2.覆盖原因,导频RSCP低3.切换原因:切换不及时或乒乓切换4.干扰问题:下行干扰(导频污染)或上行干扰(RTWP过大)5.RF环境突变:如街道拐角6.版本问题,系统切换流程较差,无法满足切换需求7.切换门限、切换触发时间和迟延设置不合理8.硬件原因:版件故障,UE,NODEB,RNC,CN各网元的故障、传输问题等单站检查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1)天馈系统检查:检查站点经纬度、天线挂高、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是否与规划值一致;检查功放有无告警,扇区下方测得的导频信号强度值是否正常;(2)前后台参数检查,包括小区扰码号是否与规划值一致、软件版本等。

(3)业务测试,所有小区打开,分别进行CS域和PS域的业务测试。

进行更软切换测试,对于存在软切换区域的还要进行软切换测试。

举例说明直放站在WCDMA组网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增加直放站对容量的影响?吸收话务,增强覆盖”是直放站的本质特征,直放站在WCDMA的应用正是结合这一特征进行的。

直放站的应用是为了将施主基站的覆盖范围扩展到其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隧道、高速公路、农村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问题。

直放站会对系统下行容量造成一定影响,对高负荷站点不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