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01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隧道Ⅱ、Ⅲ、Ⅳ、Ⅴ级围岩、岩溶地段及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期间超前地质预报。
2.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隧道地质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一般分为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大~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瓦斯灾害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道等。
B级:主要针对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1技术内业准备:组建地质超前预报专业小组,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隧道工程地质情况,编制超前地质预报计划,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
预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地质超前探测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测仪、超前地质钻孔、TSP203探测、风钻超长钻孔、地质素描等。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现场收集隧道地质情况的各种技术数据,进行分析、解译、对比后得出结论,指导隧道施工。
明确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TSP203作业快,测距长,干扰相对少,可以与多种预测法结合应用,但精度不高,解释难度大,适于做长距离预测;地质雷达可以准确测定短距离内隧道四周和低部的空洞、水体情况,可补充2TSP203的不足;红外线探水仪适于判断地下水情况,作业快,干扰少,较准确,但水量水压无法测定;超前水平钻孔基本可以100%的揭示地下水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能,但干扰大,用时长,费用高。
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确定地质超前预报的原则是:以常规地质综合分析法为基础,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做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做近距离判断,红外线探水仪做连续地下水探测,水平钻孔为必做项目,形成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并组成专业预报小组,建立健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制度,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熟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超前地质预报中所涉及的各种外业技术指标,制作操作平台,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预报人员的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本标段所有隧道全部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施工。
3.2预报人员应认真研究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并与地质预报结果作对比分析,出入较大的应及时将地质预报结果报设计方,请设计方现场核实。
3.3本标段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⑴超前探测地层岩性、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宽度、破碎程度、富水性、不同岩层间接触界面位置。
⑵超前探测岩溶洞穴、管道、含水体的位置、大小、规模、充填情况,预报突水突泥具体位置及可能带来的灾害程度。
⑶查明设计物探资料显示的异常体的具体位置、规模,确定其危害程度。
⑷为修改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地下水压力、水量、水的侵蚀性等。
⑸隧道底部及周边岩溶洞穴及含水体的位置、规模。
⑹隧道突水、涌水、突泥等地段的规模、流量。
⑺地表环境的监测,地下涌水与降雨和补给关系的监测。
⑻综合分析各种资料,预报地质条件情况及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⑼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⑽隧道围岩级别变化及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判定等。
3.4预报重点⑴隧道岩溶、岩溶水发育情况及富水含泥状况;⑵隧道断层及破碎带含水状况;⑶隧道煤层瓦斯探测。
3.5本标段主要采用TSP203 地震波探测仪、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等综合勘探的方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3.6施工地质分级为了实施隧道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工作,根据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断层带及其软弱围岩的稳定程度、有害气体的影响程度等以及对施工安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对隧道施工地质危害度分级。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新建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JMZQ-7标(DK290+200- DK318+8O0)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深茂铁路JMZQ-7标工程指挥部二◦一五年二月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深茂铁路江门〜茂名段JMZQ-7标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深茂铁路工程指挥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租用生活、办公房屋,备齐生活、办公设施以及用于用于地质预报的必备配套施工设备,如TSR地质雷达、红外探水、水平超前钻等3技术要求(1)岗背岭隧道全长430 米,均为岩浆岩地段。
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长约150 米,中等复杂地段长约125 米,地质条件较简单地段长约155米。
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和地质问题,岗背岭隧道主要采用地质素描法、弹性波反射发、地质雷达、超前钻孔、加深炮孔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确定掌子面前方及周边地质条件。
同时开展水文地质检测。
(2)石壁隧道全长280 米,均为变质岩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长约220 米,中等复杂地段长约60 米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和地质问题,岗背岭隧道主要采用地质素描法、弹性波反射发、地质雷达、超前钻孔、加深炮孔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确定掌子面前方及周边地质条件。
同时开展水文地质检测。
(3)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超前探测异常以及底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量等的变化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第一篇隧道基本情况…………………………………….2-4第二篇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5-8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第一篇隧道基本情况一、适应范围超前地质预报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中,根据地质、水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隧道开挖施工和衬砌施工的安全,满足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规定,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二、适应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久永线DK28+866至DK30+039里程段佛顶竹隧道;DK30+786至DK31+374里程段核桃田隧道。
三、佛顶竹隧道工程概况佛顶竹隧道位于贵阳市域铁路久永线四工区,隧道起讫里程为DK28+866~DK30+039,隧道全长1173米,为铁路单线隧道。
其中,DK29+120~DK29+277、DK29+688~DK29+732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
全隧采用复合式衬砌。
围岩级别主要为Ⅳ和Ⅴ级,支护形式有φ108长管棚、φ42超前小导管、I22a格栅格栅等。
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
隧道围岩情况总体情况条件差,Ⅴ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722m,占隧道总长的61%;Ⅳ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300m,占隧道总长的25%。
具体的围岩分布情况见下表。
佛顶竹隧道围岩级别分布表四、核桃田隧道工程概况隧道在DK30+786~DK30+800为24‰的下坡,DK30+800~DK31+374为20.8‰的下坡,全隧除DK30+882.34~DK31+374段位于半径R=800的右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为20000m。
全隧围岩级别主要为Ⅳ和Ⅴ级,隧道围岩情况总体情况条件较差,Ⅴ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438m,占隧道总长的74%;Ⅳ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150m,占隧道总长的26%,采用复合式衬砌。
具体的围岩分布情况见下表。
核桃田隧道围岩级别分布表五、编制原则依据设计图纸、《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指南》、久永遂参(10)04、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站前综合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作业指导书概述根据隧道区域地质资料和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重要性分级,不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用于隧道开挖面一定距离的岩溶、岩溶突水(突泥)、断层破碎带、潜埋段、高地应力(可能产生硬岩岩爆和软弱围岩塑性变形)和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灾害地质的施工探测,是不良地质隧道施工的重要工作,是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艺流程见图1-1。
超前地质预报仪器超前地质预报仪器见表1-1。
工艺步序说明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一般采用多种手段相互验证,各工作阶段互补,并按照长短结合、上下对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保证预报的准确性。
根据各种探测方法的特点,可分为长距离控制预报、中距离预报、短距离验证预报。
下面以某工作为例对综合地质预报工作进行介绍,其主要仪器见表1-1,工作机构见图1-2。
图1-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机构图长距离宏观控制预报:在隧道穿过的灰岩地段以及断层在洞身水平方向上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进行距离100~150m的预报(采用100m的成果)。
中距离预报:采用仪器(地质雷达、红外探测仪、HSP水平声波反射发)和超前钻孔进行的距离30m的验证预报。
短距离预报:地质素描法和采用加长钻孔进行的距离小于30m 的预报。
一、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地质素描在隧道施工中全段进行,地质素描内容为:根据对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构,对开挖面和洞身周边综合分析围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和地下水情况,判断开挖面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并以此提出工程措施建议和进一步预报的方案。
根据开挖面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进行预报结果的验证,提出是否修改预报方法及参数的意见。
根据开挖段及开挖面的水文地质情况,提出针对性工程方案建议。
二、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超前探测隧道掘进过程中,每开挖10~150m通过TSP203对开挖前进方向进行中长距离预报,对一定规模的断层破碎和岩溶带进行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作业。
2.作业准备2.1施工前应充分掌握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内容,并及时与现场进行核对,以确定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配备相应机具设备。
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技术交底。
2.2熟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业主下发有关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
2.3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系统。
2.4熟悉了解已有勘察资料,掌握掌子面所处地段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5熟悉了解其他预报手段探测成果,分析判断掌子面所处地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可能出现的差异(与勘察成果比较)。
3.技术要求3.1技术指标3.1.1地层岩性预报,特别是针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3.1.2地质构造预报,特别是针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1.3不良地质预报,特别是针对瓦斯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1.4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针对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2技术标准3.2.1探明断层的性质、产状、富水情况、在隧道中的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的规模、物质组成等,并分析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3.2.2测定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涌出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等,评价隧道瓦斯严重程度及对工程的影响,提出技术措施建议等。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详见图1。
4.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详见图2、图3。
图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程序框图图2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流程图图3 地质预报信息处理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技术交底。
5.1.2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前应熟悉相应隧道的设计图纸,核对地质资料。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超前地质预报施⼯作业指导书1.适⽤范围适⽤于新建铁路京沈京冀客运专线施⼯Ⅷ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施⼯前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施⼯⽅案。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前组织技术⼈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员认真进⾏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及时处理掌⼦⾯,使其具备探测条件,准备好现场使⽤机具设备等。
3.技术要求⑴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⑵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⑶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产状变化情况;⑷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⑸⼈为坑洞位置、⾛向、⾼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关系;⑹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
4.施⼯程序及施⼯⼯艺流程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地质⼯作最主要的⼯作内容。
其⼯作分为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测(TSP、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测法、超前钻探法及施⼯阶段⽔⽂地质监测等任务。
4.1施⼯⼯艺流程图超前地质预报施⼯⼯艺流程图见图4-1-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流程框图图4-1-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流程框图5.施⼯要求5.1.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⑴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熟悉、核查和确认;⑵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⑶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产状变化情况;⑷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⑸⼈为坑洞位置、⾛向、⾼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关系;⑹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5.2.地质素描隧道内地质素描是将隧道所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产状、地下⽔出露点位置及出⽔状态、出⽔量、溶洞等准确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表,是地质调查法⼯作的⼀部分,包括开挖⼯作⾯地质素描和洞⾝地质素描。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标:掌握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分析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并预测潜在风险。
一、简介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地质灾害即将发生前,通过对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以及预警信号的综合分析,提前预测潜在地质灾害风险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二、方法1. 地质调查:通过田野调查、样品采集等方式,获取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
2. 地质监测:在关键区域建立监测点位,采集并分析关键参数的变化,如地下水位、地表位移、地震活动等。
3. 大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大量的地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地质灾害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4. 模型建立: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历史记录,建立相应的模型,预测地质灾害发展的可能性和程度。
5. 风险评估:结合预警信息和模型预测结果,对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预警等级和应对措施。
三、关键要素1. 预警信号:通过监测和分析,提取出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预警信号,如地震前的地磁异常、水位的突变等。
2. 数据质量:地质预报需要大量的准确数据支持,因此保证数据的质量是确保预报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3. 多源数据整合:不同数据源的融合与整合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如卫星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结合等。
四、案例分析以岩石滑坡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岩石体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结合地震活动和降雨情况,可以预测出岩石滑坡的发生概率和规模。
五、作业要求1.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超前地质预报的理论基础。
2. 独立完成一份地质预报报告,内容包括地质调查、监测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和风险评估等。
3. 提出预测地质灾害发展的可能性和建议相应的应对措施。
4.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1. XXX,XXXX(书籍或期刊论文名)。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YGZQ-2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2项目经理部2010年9月5日发布 2010年9月5日实施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本线隧道施工地质预测、预报内容 (1)5、方案设计 (1)6、工艺流程及工作方法、技术要求 (2)6.1 工艺流程 (2)6.2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2)6.2.1 工作原理 (2)6.2.2 工作内容 (3)6.2.3 技术要求 (3)6.2.4 仪器使用要求 (3)6.2.5施工工艺 (4)6.2.6 TSP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6)6.3地质雷达法 (6)6.3.1工作原理 (6)6.3.2工作内容 (7)6.3.3技术要求 (7)6.3.4数据分析 (7)6.4工作面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预报 (8)6.5红外线探水探测 (9)6.6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 (10)7、综合预报技术要求 (10)8、异常解释 (11)9、提交报告 (11)10、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设备配置 (11)11、人员配置 (11)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根据隧道区域地质资料和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工程地质情况、不同围岩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
2、编制依据2.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2.3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YGZQ-2标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以及配套使用的参考图、通用图。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YGZQ-2标隧道工程正洞及辅助坑道(横洞)开挖面前方一定距离的岩溶、岩溶突水和突泥、断层破碎带、浅埋段、软弱围岩塑性变形等灾害地质的施工探测。
4、本线隧道施工地质预测、预报内容(1)岩溶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2)岩溶含水、含泥构造的位置、规模及性质;(3)暗河的位置、规模、地下水流量、流速等;(4)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5)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6)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怀邵衡铁路HSHZQ-4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熟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制作操作平台,配齐操作所需的各种工具、办公设施,满足预报人员操作需要。
3.技术要求3.1根据地层岩性、物探异常、水量等的变化,动态调整地质复杂程度的分级和预报方法。
3.2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为:复杂地段、较复杂地段、中等复杂地段、简单地段四个级别,不同级别根据设计图纸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法。
4.预报体系预报内容4.1本标段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工作主要以地质素描、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法、超前钻探、加深炮孔、瓦斯探测相结合的综合预报体系。
地质预报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地层岩性,重点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等。
⑵地质构造,重点为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
⑶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
⑷地下水,特别是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
4.2超前地质预报的工艺流程见图4-1:图4-1 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5.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作为一项工序纳入隧道施工中。
在接到监理或施工单位相关人员通知后,预报人员保证在48小时内到场并进行相关测试,超前地质预报的现场作业时间安排宜在立架或爆破出渣完成并经排险后进行。
5.1掌子面地质素描隧道爆破开挖后通过地质素描手段,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状况,通过和设计资料对比,为隧道掘进提供地质情况预报(设平行导坑时先行提供的地质资料)。
掌子面地质素描应在隧道作业每一开挖循环后立即进行,根据掌子面暴露岩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判断开挖前方地质情况。
2.4.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标段隧道工程编号:XXXX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xxxx年xx月xx日发布xxxx年xx月xx日实施××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地质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由于本隧道围岩较差,全部为Ⅳ、Ⅴ围岩,全面准确掌握隧道围岩地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超前地质预报计划,设超前地质预报小组,确保超前地质预报数据能及时、准确、反馈可靠,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保证施工安全、质量。
(1)预测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确保顺利施工;(2)施工中核实、修正设计图中的地质资料,编制竣工工程地质图表及说明,为以后工程结构的养护、改建、扩建积累资料。
(3)研究地质资料,掌握不良地段、特殊地段的地质分布,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施工中提出注意事项;(4)施工中核实设计资料,根据开挖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5)隧道掘进过程中,监视和编录地质及水文地质变化,记录和分析有关围岩变形、坍方情况;(6)及时掌握开挖状况,注意土石成分、围岩特征。
4.超前地质预报项目及工作流程4.1超前地质预报项目隧道主要采用地质预报方法有地质分析法、超前钻孔、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
结合隧道地质条件,超前地质工作按照长短结合、上下对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
超前地质预报 作业指导书-12.15ggx
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小村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二0一一年十二月·西安目录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概况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WGM7D-3 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工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地质调查法工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超前钻探法工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劳动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材料及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机械设备配置.............................................................11、质量控制及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 目的通过对隧道实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为信息化设计、施工提供支撑,规避风险,力争施工顺利进行。
2 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⑵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⑶《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3 适用范围适用于XX客专XX段站前工程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4 地质预测预报方法针对本线隧道地质特点,拟采用地质素描法(常规地质法)、超前水平钻孔法、TSP203法相结合的预报方法。
综合监测结果,即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4.1 地质素描4.1.1 主要工作1.掌子面与侧壁的量测和地质素描。
主要工作有:地层岩性特征、结构面性质与产状及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与充填情况、洞壁变形破坏特征、突泥与坍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地质构造的地下与地表相关性分析。
3.地质作图。
在此基础上,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约5m~20m)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测预报。
4.1.2 工作要求1.按照地质素描的内容和现场记录格式、每次循环开挖后对掌子面和左右边墙进行素描、数码摄像。
2.素描图、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素描一律“写实”,不做任何换算。
素描图式、图例、比例、用语应统一,按要求采取标本(包括定向标本)。
4.1.3 素描资料整理要求1.素描原始记录、图、表须当天整理(绘制)。
2.施工一定距离后,隧道地质素描图,应分段完善、总结,并做出相应的隧道纵断面图、表。
3.及时整理标本。
4.提交的图表:a.正洞的展示图;b.掌子面素描图;c.正洞平面联体工程地质图、纵断面、横断面图;d.结构面调查表;4.2 超前水平钻探4.2.1 根据需要采取1~5孔超前水平钻探,其位置一般按施工地质图布置。
4.2.2 水平钻机钻进功效不小于4米/小时。
4.2.3 钻孔直径50mm,钻孔长度20~30m,两次循环的超前水平钻探搭接长度不小于5米。
4.2.4 钻进过程中,对断层、溶洞充填物应干钻取样,对不同岩层代表性取样,其余采用孔内摄像记录,以提高功效。
SD-009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2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16标隧道工程编号:SD-009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批准:二O一四年三月十八发布二O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实施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16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成贵铁路CGZQSG-16标段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产、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权利、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应包括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地下水等的预测预报。
针对本标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岩溶分部广泛),着重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测:①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②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③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④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⑤含水构造体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⑥隧道底部溶洞、暗河等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体探测;⑦煤系地层采空区与隧道的位置关系等。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隧道地质预报流程图5、施工要求5.1地质预报选用方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应坚持常规地质法、物理勘探法、钻探法等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原则。
并结合本段工程特点,以及局指挥部安排,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方法如下表1: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方法为基础、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作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作近距离判断、加长炮孔钻探作连续岩溶、地下水等超前探测、地质钻探为辅助验证(重大物探异常段,全程水平地质钻探),形成综合的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说明为了使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确保地质预报工作的准确性及其符合设计、施工要求,保障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按步有序进行,特编制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以规范超前地质预报作业人员行为,指导超前地质预报作业。
二、编制依据1、铁道部部颁标准TB100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2、铁道部部颁标准TB10204-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3、铁道部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09-17发布并实施);4、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实际施工情况。
三、工程简介大瑶山一号隧道位于广东省乐昌市的庆云镇和两江镇境内,线路走向近北西至南东向(约1330),大瑶山隧道区属南岭山系,横贯山峰海拔高度为958m的狮子山,其中一号隧道属构造剥蚀—溶蚀切割中低山、低山地貌,进口~DK1909+730段为碳酸盐岩分布区,主要岩溶形态为溶峰、溶谷,表层溶沟、溶槽、石芽等较发育,地形起伏较小;DK1909+730~出口段为碎屑岩—浅变质岩分布区,属构造剥蚀型低山,最大相对高差达750m,陡坡、峡谷极为发育。
本隧道共有断层13条和大小不等的溶洞、暗河,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四、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大瑶山一号隧道集岩溶及岩溶突水(突泥)、断层破碎带、浅埋段、高地应力(可能产生硬岩岩爆和软弱围岩塑性变形)等于一体。
为准确掌握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地质参考,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该隧道施工工作的安全、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地质工作十分重要。
五、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组织机构大瑶山一号隧道的地质条件均较复杂,隧道施工中地质工作尤其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阶段的地质工作,成立专职的地质工作组进行施工期间的地质预报和验证工作。
地质工作组织机构见下图“地质工作组织机构图”。
地质工作组织机构图配备专职地质管理人员负责隧道的地质工作,施工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值班,进行24小时全过程监控指导,确保地质预报工作的准确性及各种措施的落实。
11、地质超前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七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ZT17YG.GC.(2010).05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隧道工程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2010-05-30发布2010-06-01实施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条件及目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施工中一道重要的施工工序。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目的是采用各种地质分析、物探、超前钻探等手段在隧道施工当中探明前方围岩地质情况,并根据前方地质、水文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从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设计变更提拱地质依据,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针对本段隧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技术要求,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测、预报应包括以下内容:1)岩溶在隧道内的分布位置、规模、充填情况及岩溶水的发育情况。
2)断层破碎带和向斜影响带的岩体破碎程度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
3)围岩破碎程度及地下水赋存情况通过以上预报并分析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
三、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的原则和要求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组织管理。
2、地质预测预报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相结合、辅助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3、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出及时性,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使不良地质体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在预报前方地质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亦应将预报结果及时通知决策部门和作业队,使其安排正常施工工序,组织正常施工生产。
4、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交给决策部门和作业队,对所有预报资料应存档备查。
5、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和改进地质预报工作。
【精选】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精选】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查明隧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情况,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编制依据1.1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安全技术规范;《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隧道监控两侧技术规程》。
1.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数据。
1.3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及有关文件、通知。
3.适用范围适用于Ⅳ、Ⅴ级围岩段隧道工程。
4.作业准备隧道围岩是复杂多变的,不良地层结构会导致隧道坍塌,涌水等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隧道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在设计勘测资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正常施工工序中,作为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制度,做好预测记录和分析总结,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地质情况采用适宜的预报方法。
5.技术要求根据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对不同地段进行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段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法。
5.1地质预报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将地质预报分为以下四级: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可能性较小的地段。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可能性较小的地段。
5.2不同地质风险地段预报方式A级:采用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掌子面地质素描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素描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和短距离物探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检查。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对超前地质预报进行过程控制,以保证超前地质预报满足施工要求。
2、适用范围xx宝兰客专BLTJ-2标三工区麦积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
3、编制依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J 1149-2011);《麦积山隧道设计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1);《一般地层辅助坑道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3);《双线隧道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参考图》(宝兰客专施隧参209)4、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4.1主要内容(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岩溶的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4)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5)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4.2方法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TSP203地震波探测仪或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等综合勘探的方法进行探测,超前地质预报是制定施工方案和工程措施的主要依据,也是隧道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
本隧道施工中,在重点地段,上述各种预报手段并用,一般地段以地质素描为主。
实行动态监控,信息化施工。
加强对围岩监测,进一步掌握围岩的特性,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5、超前地质预报与补充地质调查工作流程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工作流程见图1。
补充地质调查掌子面地质调查与素描长距离探测:TSP-203,预报距离100m左右短距离探测:地质雷达,探测距离15m;超前水平钻孔,探测距离30m。
HY303红外线探水仪,探测距离15m;探测资料判释,提出探测意见和工程措施意见图1 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流程图6、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流程实施方法:对于设计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提前50m进行探测:TSP203地震波探测仪每100m施作一次;HY303红外线探水每掘进循环施作一次;超前水平钻孔(每断面布置五孔,其中一个孔钻取岩芯)30m一个循环,每循环搭接长度5m;地质素描每掘进循环进行一次;地质雷达每30m施作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安二线铁路六标段隧道工程
编号: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6年9月10日发布2016年9月10日实施
阳安二线铁路隧道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阳安二线铁路六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
2 超前地质预报
2.1 工艺概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针对隧道围岩复杂多变的特点,避免不良地层结构导致隧道坍塌、沉陷、涌水、有害气体突出等事故的发生,而采用的综合超前的地质预测措施。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适用于具有岩溶、岩溶突水(突泥)、断层破碎带、浅埋段、高地应力(可能产生硬岩岩爆和软弱围岩塑性变形)和瓦斯等有害气体的铁路隧道。
2.2 作业内容
地质超前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预报法。
各预报方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
2 超前钻探法:包括地质超前钻探、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3 物探法:包括弹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负视速度法和陆地声呐法等)、电磁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高分辨直流电法等。
4 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等。
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 隧道施工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应纳入正常的施工工序。
2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包括人员组织、资源配置、作业程序、经费管理等。
2.4 工艺流程
2.4 工艺流程图
2.5 主要地质预报方法工序作业步骤说明
一、施工准备
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技术交底。
2、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和测量仪器。
3、检测之前对仪器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
4、准备好预测使用的各种材料。
二、地质分析法
1.地质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洞内地质调查资料、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等,推测掌子面前方可能揭示的地质情况,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等。
2.地质分析法的工作要求:
(1)隧道地表地质补充调查应现场记录并及时反映在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上。
(2)隧道内地质素描的结果应按一定格式、一定比例反映到隧道地质展示图和隧道地质纵断面图上,并附以必要的说明。
隧道地质展示图和隧道地质纵剖面图应分段完善、总结。
(3)地质素描图应采用现场草图、出洞后及时誊清的方式完成,记录必须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不得回忆编制或室内制作。
地质素描原始记录、图、表须当天整理。
(4)地质素描图式、图例、用语应标准统一。
(5)按要求采集标本,并及时整理。
三、红外探测
1.有效探测距离
红外探测的有效探测距离约为30m。
连续探测时,每两次探测应重复5m。
2.现场数据采集:
(1)如需全空间全方位探测灾害源,应沿隧道轴向在拱顶、拱腰、边墙、隧底布置测线,测点间距探水时一般为5m,发现异常时应根据需要进行加密。
(2)测线布置一般自掌子面开始往洞口方向布设,长度通常为60m,可根据需要调整。
(3)开挖面测线布置,一般为3~4条,每条测线步布3~5个测点。
(4)每次探测应对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和隧壁渗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资料整理
按顺序绘出开挖面前方、隧底、隧顶和两侧边墙的红外探测曲线,并标明裂隙发育和有渗水现象的里程位置。
每次探测应特别注意对开挖面前方探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采用其他方法综合排查。
4.编制探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探测工作概况、地质解译结果、掌子面探测数据图、左右边墙及拱顶等测线的探测曲线图等。
四、超前水平钻探
1.根据需要采取1~5孔超前水平钻探(局部7孔),其终孔位置一般要超出开挖轮廓线3~5m,长度宜在30~50m之间,孔径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应采用高效钻机和钻进方式,以提高钻进速度,减少超前水平钻探占用掌子面的时间;
3.两次循环的超前水平钻探搭接长度不小于5m;
4.钻进过程中,对断层、溶洞充填物应干钻取样,对不同岩层代表性取样;
5.超前水平钻探资料应现场记录描述;
6.24h内提交完整的钻孔探测报告。
五、地质雷达探测
1.在完整灰岩地段有效探测距离应达到30m,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判定预报长度,两次预报的重复长度应在5m左右。
2.现场数据采集主要是在开挖面上进行,采用两种不同中心频率的天线在相同的测线上重复观测,一般应采取连续观测方式。
3.应充分利用避车洞或超前钻探揭露的地质界面等有利地段求取地层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磁波速度。
4.雷达记录应清晰,反射波形、同相轴明显,发现不合格的记录应重测。
应根据记录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编辑、滤波、增益、褶积、道分析、速度分析和消除背景干扰等,求得时间剖面。
解释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形态,推断其充填情况。
必要时应制作模型进行反演解释。
5.编制探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探测工作概况、地质解译结果、测线布置图(表)、探测时间剖面图、采集及解释参数等测线布置图。
六、TSP报告
1.有效探测距离为100~150m。
需要预报区段大于有效预报距离时应多次预报,两次预报重复长度不小于10m。
2.数据采集时应对每一炮的波幅进行调节,对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三维波场处理,提取反射界面。
3.编制探测报告,其内容应包括:
(1)概况:隧道工程概况、地质概况、探测工作概况等;
(2)野外数据采集:观测系统、采集方法、数据质量等;
(3)数据处理:采用的软件及处理流程、参数选择说明、处理成果及质量等;
(4)资料分析与判释:附上成果图,主要是二维显示图,需要时尚可附上分析处理波形图、频谱图、深度偏移剖面图及岩体物理学参数表,以及地质判释推断的地球物理准则;
(5)结论及建议:提出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的对隧道施工有影响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隐患,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七、单点反射(HSP)
1.单点反射的有效探测距离应达到50m左右,两次探测的重复段应大于5m;
2.现场数据采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数据采集的时间段,现场应没有其他振动源;
(2)每开挖面布置5~10个钻孔,应分布均匀,孔深1~1.5m;
(3)炸药置于孔底,与孔壁藕合严密,药量50g左右,最大不超过75g;
(4)检波器随机均匀的垂直安置在开挖面上,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声波干扰;
(5)在已施工完洞身部位用锤击求取地层的传播速度。
3.对单道记录进行滤波、压制干扰和指数增益调整。
对于每一道不同炮的记录和每一炮不同道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以规律性好、重复性好的记录道进行解释。
必要时应进行正演计算。
4.应提交资料:原始记录、经过处理用于解释的波形曲线、解释结果和地质结论。
2.6施工机械及施工及工艺装备见下表
表2.6
2.7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施工安全
(1)遵守隧道内的安全规定。
(2)在现场采集数据时由于与隧道施工同时进行,测量人员应注意过往车辆。
(3)红外采集时主机应放在支护好的地段,避免掉块损坏仪器,同时应保护好长达400~500m的电极线,避免被拉断。
(4)红外探测过程中不准用仪器上的激光指向器对准别人的面部,以免激光伤害到眼睛。
(5)施钻过程中有流泥、流砂与涌水时,立即停止钻进,采取关闭孔口管等防突措施,并速报上级。
(6)TSP现场数据采集完成后剩余的炸药、雷管要如数、及时归还炸药库。
2.环境保护
(1)开始探测前,必须进行环境因素识别,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2)在探测过程中不得堆放任何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
(3)探测过程中剩下的废弃物应堆放在指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