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变化
最新我国中学化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中学化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我国中学化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指出:“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可见未来中学化学改革一定会不断地革新?所以有必要对我国中学化学改革进行梳理回顾,以期为未来中学化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进行合理的展望?一?我国中学化学改革的回顾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为教育的任何改革都要落实到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中,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课程改革进行梳理?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始于1865年,1855年具有化学教育的萌芽,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堂,教授有关制造方面的科学知识,化学就是当时教授的内容之一?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已经有150年历史了?总体来看可以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大的阶段?1.清末时期清末时期,化学被明确地指出分为化学总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等内容?1904年后,明确分为文科学习化学为通习,时数少;理科化学学习为主课,时数多,周小时总数最多达到16小时(二年)?还有第二类学科(预备进入医科大学)和第三类学科(预备进入工农科大学等),前者的化学时数较多?另外化学课程一般设置在中学高年级,分为二年学习,即第四和第五年或第五和第六年?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明确规定化学课程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部分的内容?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实行中小学“六三三”新学制,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设化学课?这一改革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础?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化学在第三年讲授,每两周讲授5课时,实验1课时;高中化学在第二学年讲授,每周6课时,其中讲授和实验各3课时?1936年颁布《六年制中学课程标准草案》规定中学化学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获得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明确概念?(2)使学生了解化学与衣食住行和国防的关系?(3)引起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养成随时随地重视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4)养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确的思考力?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抗日战争,使中国化学教育已开端的改进局面未能顺利纵深发展?3.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为适应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学化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步建立期这一时期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建设新中国化学课程与教材?1952年12月,国家颁布《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该大纲参考了当时苏联最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了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在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化学实验?认识化学生产的基本原理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要求,规定在初三至高三的四个年级中开设化学课程?该大纲为新中国化学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通过调整和修正旧中国化学课程的弊端,课程编制上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相对稳定期这一时期借鉴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汲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功之处,逐步开创了我国化学课程的新局面?1978年国家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降低理论难度为出发点,1983年颁布了六年制的重点中学和五年制的中学两种要求的化学科教学纲要(草案)?前者是“较高要求”,后者是“较低要求”,在化学理论水平和化学计算方面要求较低?相应的出现了按学生不同水平选用的“甲种本”和“乙种本”?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思维”?“实验”和“自学”等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化学教学大纲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首次单独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义务教育的特点,降低了某些概念?原理和计算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实验和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学目标不仅限于认知领域,还包括情感领域和实验技能领域?提出了“一纲多本”的教材管理制度,出现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教材?从整体上看,化学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有了可喜的变化,其中包括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设置必修与选修课程等?(3)改革推进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出现了较好的势头,在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的现代性和现实性方面作了许多探索?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以衔接九年义务化学教育课程(1992)?大纲删掉了部分烦琐的化学计算和次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增加了与环境?能源和健康有关的内容;设置了化学I(必修)和化学II(必修加选修)?化学I面向全体学生,在高一?高二开设;化学II侧重为理科学生开设,不仅包括化学I的全部内容,而且在必修的基础上作了拓宽和延伸,增加了带有研究倾向的课题,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该大纲于2022年正式试用?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作为科学教学的化学教学,其功能已不只是传授和继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还应将化学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塑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因此化学改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我国中学化学改革进行展望?1.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的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其中科学素养包括三个基本内涵: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近年来化学课程的设计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总目标,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不仅要求培养探究技能,而且把价值观?态度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课程设置注重多样化和选择性呼应教育平等的理念,如何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兴趣和职业倾向学生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成为课程设置急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尤其是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点?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人本化?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性和独特价值,有其相应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教学任务上也有轻重之分,同时针对不同地方和学生的差异性,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其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未来课程设置注重多样化和选择性?3.化学课程评价方式灵活性和多元化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评价方式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评价方式上,坚持要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笔试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观察?访谈与测试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这就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探究即是符合该理论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己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出发,通过对探究性材料的学习,主动参与对问题的探究,积极建构知识对象的意义,获得对事物或现象的真正理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处理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并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该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重视化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科学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进行科学教育既要关心科学的物质成果,又要重视它对社会文化?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科学教育中,受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只重视科学的技术成果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科学的其它社会功能,尤其是对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另一方面,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其它的什么科学知识;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截然不同,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从而造成了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的严重分立?因此重视化学教育改革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总之,我国中学化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化学教育的全方位改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变化
刍议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很明显这一轮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面最广的,力度也是最大的。
相信此次课改将对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不能不对新课程改革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思考,尤其是对化学新课程标准更应倍加关注。
通过培训、学习和对已经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学校或科目进行的情况观察后,我认为化学新课程标准与原化学教学大纲相比,其变化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由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育)变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由单一强调认知目的变为强调认知过程,达到认知目的,并将知识内化后再外化为表达、设计。
这里特别强调实验技能,这一点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以前我们的教学片面追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以便应付统考、中考、会考、高考等各种各样的考试。
虽然教材中也有学生实验,但仅仅是照书本上写好的实验步骤简单重复一遍,大部分学生做完就忘,甚至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做实验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了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
我们以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追求成绩,教师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讲解与教材关系不大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对学习化学感到枯燥,同时也不利于掌握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与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与此相关的知识可以全面展示化学的魅力及其对整个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也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及思维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一部分目标是变动最大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我们的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过分注重结果而不大注重过程,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知识,只等考完试后就丢弃。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为“教师教死,学生学死”。
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长期困扰着我们。
中学化学教学课程改革
2 . 参与与化学科 技活动 的热情 , 有将化 学知识应用于 生产 生活实 践的 意识 ,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 问题做 出合理的判断。
此外 , 在高中化 学教学 中, 教 师要 以改革 的精神搞好教学 。 转 变教学观
( 一) 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 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高 中化 学 课 程 为 学 生提 供 了 多样 化 的课 程 模 块 , 给 学 生 的学 习 以 较 大
化 学是 一 门 以 实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 它 是 研 究 物 质 的 组 成 、 结构 、
性质、 变化及其合成规律的科 学。化学 对我们认识和 利用物质具有重 要的
疑, 勤于思 索, 逐步形成独立思考 的能力 , 善于与人合作 , 具有团队精神 。 3 . 在化学 学习中, 学会 运 用观察 、 实验 、 查 阅资料 等 多种手 段获 取 信
息。 比运用比较 、 分 类、 归纳 、 概括等 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 . 能对 自己的化学学 习过程进行计划 、 反 思、 评价和调控 , 提 高 自主 学
作用。现行高 中化学教材中 , 除两本 必修 外又 有《 化学 与生活》 《 化学 与技 的选择空 间。一方面 , 教师要鼓励学 生根 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 案和毕业要
自主选 择化学课程模块 ; 另一 方面 , 要深入 术》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 学基础》 《 实验化学》 6个 求 以及各 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
习化学的能力。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发展学 习化学 的兴趣 , 乐于探 究物质 变化 的奥秘 。 体 验科 学探究 的 极性 , 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 、 观察 、 调查 、 资料收 集、 阅读、 讨论、 辩论等 多种方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
新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专 业:院 (系):完成时间:年月 日学校代码:11071 申 请 号: 密 级:摘要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反映现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人得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摄影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和化学课程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化学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形式和课程类型、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近年来,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只是轻使用的倾向。
根据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接受过化学教育,但中学毕业几年以后,除了从事化学及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毕业生在解决社会胜过重的问题时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化学只是外,其他毕业生面对社会中遇到的实际化学问题几乎束手无策。
可以说,着与我国化学课程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直接关系。
化学课程的价值存在却是,从本质上讲,时对化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完整地体现化学课程的价值,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化学教育,中学化学Abstract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has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life,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How to reflect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photography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and chemistry teaching in futur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 chemical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form and types of courses, teach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In recent years, the chemic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mainly just tend touse ligh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ll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trained i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but after a few years, in addition to engage in learning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and graduates to work in solving can more skille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is just overweight problem social wins, the other graduates face the actual chemical problems in society encountered almost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Can say, with our chemistry students from the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existence is, in essence, a waste of resources for chemical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and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more and more large chemical, so fully embodies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ese chemical curriculum reform.Keyword: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reform,chemical education,Chemistry目录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1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1.2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拓展化学的视野,重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3)2.1贴近学生的经验,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 (3)2.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3)3重视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5)总结 (6)致谢 (7)参考文献 (8)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谓有科学素养,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熟悉自然世界,认识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通晓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都是人类的事业,知道它们的力量和局限性的含义;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能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于个人和社会目的。
第十二讲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十二讲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中学化学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未来发展需求。
本文将介绍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一些改革与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的意义。
一、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应对未来的挑战,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促进和深入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概念。
三、注重实用性和社会需求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和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对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学化学课程也应该适应这一需求。
在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关注化学在工业、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
四、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应该加以重视。
课程中应该深入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中学化学课程能够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正在逐步走向实践型、综合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摘自《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2000年版
中西学生 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差异 比较
比较之一:师生关系
中国: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听话、 努力学习,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 的关系
?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一新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二教育面临世界的新挑战三我国教育现状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1社会背景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合作交往赞美分享信息时代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知识经济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2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健全的价值观
西方:诚实、公正、分享、合作、利他、 同情,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重视在活 动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比较之四:学生个性
中国:内向性,较低的抱负,依赖性, 相信权威,认真,责任感,意志力,求 同,保守
西方:外向性,高抱负,雄心,独立性, 批判性,主体性,认真,责任感,求新 求异,创造性
比较之五:智育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传 授 知 识
知识与 技能
价值观
新 课 程
过程与 方法
目标之二
整合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 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事例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 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 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 拓展的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
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中学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正经历着从内容更新到教学方式转型的深刻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系统分析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在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等多个层面所呈现的发展动向和实践探索。
我们将审视化学课程目标如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关注学科交叉融合、生活实际联系以及绿色化学、化学与社会关系等现实问题的融入再者,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以及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影响还将探讨如何构建全面而公正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其过程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借鉴我可以帮你构思一个关于《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中“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借鉴”段落的大致内容,但这将是一种模拟创作,而非直接引用现有文献的具体内容:化学教育作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深入改革。
在国内,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历经数十年的演进,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这一阶段着重强调了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方法的培养,逐步摒弃了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模式,转向探究式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新方向。
例如,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芬兰等地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则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与创新能力的培育。
美国的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NGSS) 引入了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以及跨学科主题三个维度的课程框架英国的National Curriculum亦在不断调整中融入了更多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科学技术伦理的内容。
化学课程改革
我国的中学化学过程改革与发展
❖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历经了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在 这三个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教育结 构以及化学科学等的发展不同,我国的中学 化学课程从设置到课程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 的变化。
清朝末年的化学课程
❖ “西学”——一是“西文”,二是“西艺” ❖ 清朝的洋务派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学习“西
❖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的一些文法中学里开始设置化学课程, 这时的化学课程内容只是一些零散的描述性化学知识,学习 化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大学的招生考试
❖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与理科教育运动结合在一起,英国又开 展了普通理科运动。“普通理科从理科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立 场出发,十分重视科学的教养价值和实用价值,使理科教育 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并主张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 理科教学。
❖ 教育理念方面:要素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科 南特和布鲁纳等人在美国掀起了重视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学 科基本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
❖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化学界组织了两个化学教 学研究会,一个是化学键方法教学研究会简称CBA。另一个 是化学教材研究会 CHEM Study,进行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 上的化学课程改革。编写的教材是《化学—一门实验科学》
4.20世纪80年代后的化学课程改革
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_PPT课件
2.1.4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 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课程由学科类课 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
2.1.5 2000年,教育部推荐“普通高中新课程方 案”。
2.1.6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实施。
换
14.电池
土壤和农业
15.土壤 16.肥料
周期表、原 17.周期表 子及化合 18.原子及化合
内容
以石油、天然气作原料的现代化工企业、生 产工艺以及化工产品 ;与植物和矿物有关 的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
玻璃、陶瓷、合金、塑料等聚合物的结构、 性质和用途及三者间的关系,上述材料的发 展前景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史知识
对52年规 程的修订
相对稳定: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 纲》
1983年六年制重点中学和五年制中学化学教 学大纲
1987年《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1990年《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
教学大纲》
发展变革: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供实验用)
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绍兴文理学院陶菲菲feifeitaousxeducn13588504665目录第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一高中化学课程为什么要改革?二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及发展?三中学化学教科书?四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目录第二部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设计的概念?三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四教学目标设计?五教学策略的设计?六学习评价第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一高中化学课程为什么要改革由两份错误的预言说起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一段文字
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实践措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背景1.时代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1.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通过改革,使中学化学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三、实践措施1.转变教学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改革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2)加强教师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背景及变化PPT课件
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开发原则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资 源,注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体现化 学学科特色。
开发策略
挖掘教材资源,拓展实验资源,整合 网络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利用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 高教学效果。
05
教师专业发展与角色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01
02
03
04
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具备 实验技能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
力。
教育教学能力
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具备教学 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科研能力
具备独立开展化学教育科研的 能力,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和改
革实践。
跨学科素养
了解相关学科领域,具备跨学 科整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背 景及变化ppt课件
目录
•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 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目录
• 教师专业发展与角色转变 •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能力培养
01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时代发展与教育需求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中学 化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三
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对策
探索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 评价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挑战四
自身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对策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持续进行自我学 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 教学能力。
中学化学课程的演变历程图表
1、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2、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讲习一学年,一学期4小时,又一学期3小时,共7小时。内容略有改动,包括:空气、水、食盐、硫磺、硝酸及硝酸盐、氨、炭、磷、砒、二氧化及酸盐、玻璃、硼砂及硼酸、铁、金属、普通金属、酒及酒精、营养素、棉 纸 羊毛 丝 人造丝、主要术语等。
高中讲习一学年,每周4小时;实验每周一次,一学期每次1小时,二学期每次2小时。废除学分制。教法: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演示结果——提出问题——引入教材——解决问题。
1963
。
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重申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张适当联系实际,等等。
初三每周3课时,共99课时;内容包括绪言、物质和物质的变化 分子和原子、氧、氢、碳、溶液、碱 酸 盐 氧化物、铁等七部分;高一每周2课时,共70课时;高二每周2课时,共70课时;高三每周3课时,共99课时。
1954
{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
主要修订了各年级的大部分课题的教学时数。初三87小时;高一72小时;高二72小时;高三105小时。内容上做了一定的删减:初三删去了“用原子、分子论解释溶解;硫酸盐、硝酸盐;炭的同素异形体、炭的吸附作用、碳的化学性质”等,省出6小时复习巩固一些基本概念。高中各年级也各删去了一些内容节省出时间来理解一些难理解的概念。
1948
1、修订初级中学理化课程标准
2、修订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每周4小时,共二学年,第二、三两学年完成;在讲习时间内,没间周举行学生实验一次,每次1小时。内容分讲习教材和实验教材,理化合并。“教师多做简单实验、多收集直观物品”。
第二学年教学,每周5小时。内容分讲习材料和实验材料。方法:讲授前教师先给学生规定预习章节、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实验要严格要求、单独或分组完成、及时填写实验报告;练习;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回顾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回顾王磊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标志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
本文拟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与基础、设计与实施取得的显著进展,以及顺利实施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化学课程标准十年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评述。
一、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与基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倡导素质教育。
教育部1996年进行了一次素质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大型调查,中国科协1992年、1994年和1996年连续3次开展全国公民科学素养发展水平调查。
与此相应的是1993年、1996年,美国先后出台科学教育的“2061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一系列影响全球的科学教育改革文献。
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世界上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韩国等国家相继颁布了以课程标准和课程框架为基本形式的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系列政策。
2000年我国教育部也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国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和政策基础。
国际科学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提出以“科学素养”和“STS教育思想”、“科学探究和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观”、“以关注学生已有认识和个人概念对科学学习的重要影响为特征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重视体现科学本质观的科学教育”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学教育思想理论,这些对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的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和评价的改革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界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识。
与此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界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提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思想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上着重强调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图转变“应试教育倾向”的偏差。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作者:贾莉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9期摘要: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中学化学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主题的形式重新构建化学课程内容体系,提倡由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科学探究贯穿始终。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化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化学教育是普及化学知识的开始阶段,学习对象是刚刚接受启蒙化学教育的中学生,因而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对于传统教学,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主要靠听、记、背,学习以书本为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而探究性学习,就其本意来说,“探”即是探求知识、探求真理、探求本源;“究”就是讨论问题、多方求索答案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
重在通过探索,寻求答案,在自主的尝试中发现错误,对结果进行论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求真理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不同于被动式接受学习,也不仅仅只是体验式的学习,教学组织方式不再局限于讲解和练习,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方式,如师生对话(启发式辅导式)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
探究式教学目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_
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作者:王进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第11期对于发展迅速的21世纪,我们有必要考虑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方式能够跟随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得到培养.中学化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思想,更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探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学生为本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由于学生都有个性和需要等千差万别,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个性化,人本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的教学课标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培养能力和方法,同时情感态度等教育也不能缺失.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看,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开设不同形式的化学课程供学生选修,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美国虽然1993年颁布了《国家科学素养基准》,并在1996年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但它们只是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和怎样实施,就由各学校自己决定了.从化学课程的设置来看,在美国不仅不同的中学各有特点,而且同一中学也有开设几种不同要求的化学课程,从而最大范围地满足了学生在化学知识方面的不同需要.英国很多学校的化学课程和教学形式的设置也都由学校自己制定,因此各学校的化学课程设置也各有特点.日本在教育上虽然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但设置化学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几种课程,其中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二、学习方式多样化纯粹的接受式学习已经落后,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慢慢地发挥了其优点.看课本、看视频、听教师讲解学习等是接受式学习的形式,这一直都是最基础的.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文字材料、科学实验等进行研究,获得数据,发现问题,学习知识,这是另一种发现式学习,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部分.美国在1993年出版的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全书共有8个单元,其中就有21个“你决定”的探究性内容,等于说平均每个单元就有2.5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对每个问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就是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的体验式学习.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通过对事物情感以及问题的反复研究与探索,反复练习实践与亲身感受,发现事物的内部知识,从而能从中学习和体会到某些不能用语言讲解而得到的知识,然后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并形成某些情感.近年来网络化学课程开始在一些国家盛行,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学生可以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进程,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习方法.这些化学课程都体现了多样化的改革趋势.三、课堂教学开放化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鼓励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还能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在思维和探讨、合作与学习中学习知识.即可以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等,以实践讲解和感受等多功能形式教育学生,使教育质量最优化.同时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思想碰撞,这都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如果在课堂营造一个真实化的情境,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科书《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第三单元里,关于“食盐的电解及有关化学产品”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工厂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境,学生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这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环境中更乐意去融入和研究,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里应用.四、网络教学普及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开始进入网络时代,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网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利用网络资源,教师之间也能互相分享资料,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某些板书工作,也能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网络化学习也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进行全新的互动式教学.网络教学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自由化、丰富化和共享化,网络可以作为一种提供最新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能让很多见不到名师的学生也能听到和看到名师的讲解,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共享者.总之,中学化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就是以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和自身学习能力为目标,使课堂自由化、全面化、个性化.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上主要朝着多元化形式发展,以改变学习方式为内容,并能有效地利用科技发展的资源,进入一个网络化教学时代.希望现代化的教育能在这个形式上越走越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研人才.。
谈谈你对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认识
谈谈你对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认识一.谈谈你对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认识?答: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
教育改革的灵魂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化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化学课程改革。
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主要趋势:1.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谓有科学素养,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熟悉自然世界,认识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通晓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都是人类的事业,知道它们的力量和局限性的含义;◆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2.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现课程的人本化、个性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尽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一个时期追求学术性目的,另一个时期又面向大众普及化学知识,但在化学课程实践中,人们总是希望化学课程能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想象或创造一些问题情境,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有时,这些问题情境是不切实际、不真实的,结果导致不少学生认为化学离我们很远,它只是科学家的工作。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目前正借鉴世界其它国家的经验,通过精心选择和设计典型的生产生活实际中真实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情境中生成有关化学知识,使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由过去的主要是两个环节变成一个环节,即,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不存在先后问题。
这样,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生成于社会实践,而这些知识又是社会实践中真正可用的,二者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更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建构和应用。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浅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探究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
纵观世界化学教育的发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关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教学功能的理论逐步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学生的试验主体性逐步受到重视和发挥。
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动机和行为,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验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下面笔者就谈谈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一、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但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我国的化学教学,实验课的比例占总课时的20%,而欧美国家往往占50%;而实验的教学形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约占实验总数量的90%以上。
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
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作概括和总结。
这种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行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只占少部分。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应该适当转变教学理念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十二讲 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982 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发表了“科学—技术—社会 (STS ):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 80年代 的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学生能够理解 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对日常 生活和社会中有关问题作出合理决策,既重视科学和技术在社 会中的价值又理解它们的局限性。为此,在科学教育中需要进 行STS课程改革。
20世纪60年代,受首先从美国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课程改革运 动的影响,英国理科教师协会和理科女教师协会于 1961年共同发表了革新 文法中学理科教育的声明—《科学与教育》,并在纳菲尔德财团的资助下, 开始编制以文法中学GCE的O—Level考试为对象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 案。1962年,编制出了纳菲尔德普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21世纪制定了“2061计划: 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根据这一计划,1993年和1995年又 分别颁布的“美国科学素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 准”。这些教育改革运动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学化学课 程改革勾画出了蓝图。
一、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STS教育与化学课程改革
1.2.6 国家科学课程中的化学课程改革 1989年英国在公立中小学开始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中, 义务教育被分为 4个阶段:5—7岁为第一阶段,7—11岁为第二阶段,11— 14岁为第三阶段,14—16岁为第四阶段。在当时制定的国家课程中既有综 合理科课程,在中学第四和第五年级以及第六学级同时也有化学分科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GCSE和A—level考试的标准来确定。
一、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这样,在《国防教育法》的要求下,以要素主义为理论 基础,科南特和布鲁纳等人在美国掀起了重视传授系统科学知 识和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科南特提出:学生在学校 中要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为此应大力兴建规模大的综合中学, 使学生在中学毕业时能学习到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历史、 英语等学科的“核心内容”。他提倡天才教育,主张对智力超 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以便培养更多的英才。 布鲁纳则对如 何组织课程内容提出了重视“学科结构”的观点。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化学界组织了两个化 学教学研究会,一个是化学键方法教学研究会( Chemical Bond Approach),简称CBA。另一个是化学教材研究会 (Chemical Education Material Study),简称CHEM Study, 进行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课程改革。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之比较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之比较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2001年的实验稿到2011年的修订版,再到2017年的最新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本文将对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未来的中学化学教育提供参考。
在体系结构方面,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相对于其他版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1年实验稿和2011年修订版均采用“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两个部分来呈现课程内容,而2017版则将两者合二为一,采用“课程内容”的形式来呈现。
2017版还增加了“学业要求”部分,明确了不同模块的学业要求,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
在内容方面,不同版本的化学课程标准也有所差异。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2001年实验稿和2011年修订版均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安排内容,而2017版则采用以物质分类为主线的方式组织内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三大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物质之间的内在。
2017版还加强了化学实验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方面,三个版本的课程标准也有所不同。
2001年实验稿和2011年修订版均强调了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2017版则更加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评价方式上,三个版本都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测试、实验操作、作品评定等,但2017版更加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未来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可能将更加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以及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也将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也将更加紧密,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选课建议
文科方向建议选修:
《化学与生活》
理工科方向建议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必选模块)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开课建议
高一:必修1(上)、必修2(下)
高二:必选(上)、选修(2个模块,下)
高三:选修(上)、总复习(下)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学分认定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化学新课程淡化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分类, 是不是就取消了演示实验?
□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根据化学教学中实验 的主体所进行的一种人为的分类。
□ 在化学新课程中,并没有刻意进行这样的分 类。教师可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来决定是 采用演示实验还是采用学生实验。
□ 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 “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
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探究呢?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值得探究的知识
探究的内容应该是教学中的核心知 识、重点知识。
◎基本的科学概念
电解质、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等。
◎基本的科学原理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的影响、晶体的生长条件、促进和抑制水解反应的条件等。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分
国家为满足 学校根据当地 学生的兴趣、 社会、经济、 爱好和未来 科技、文化以 发展的需要, 在共同必修 及自身条件开 的基础上, 设,供学生选 各科课程标 择。 准设臵若干 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高中化学课程学分构成
必修学分:6 (4+2) 必修模块 :2个,4学分 选修模块:6个,至少选修1个,2学分 理工类倾向: 可修至8学分(4个模块) 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倾向: 可修至12学分(6个模块)
※ 发展性评价(主动发展)
变化之一: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化学
课程的基本规范,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 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化 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 教学和评价建议。
变化之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陈述主体
内 呈 容 现
学生
三个维度 目标
教师
一个维度 (双基) 知识点 + 达到目标
变化之一:课程标准
案例——陈述主体 教学大纲: (教师)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标准: (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 象的本质,······
变化之一:课程标准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能够探究的知识
◎学生的因素 ◎资源的因素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 “讲授比探究学生学的知识多,为什 么还非得探究?不探究行不行?” □ □ “讲都讲不完,哪有时间探究?” “是不是只有探究才是最好的方式,
惟一的方式?”
探究就比讲授好吗?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探究的优势是一个整体的优势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三阶段” 化学课 程
义 务 高 中 高 中
教育段
入 门
必修段
发 展
选修段
个 性 化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三层次”高中课程
领 域
科
目
模
块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结 构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背景
教育能够培养人, 教育也能扼杀人。
背景
反思 为谁的教育?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背景
人人都要学化学! 为什么要学化学:化学的价值
※化学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石 ※化学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背景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化学!
学什么样的化学? 怎样来学习化学?
背景
化学新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Na2O2与H2O反应产物的探究
向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水, 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物质?这是问题; 将带火星的火柴杆伸进试管口,带火星的火 柴杆燃烧,这是实验现象;这种气体能使火柴的 余烬重新燃烧,这是实验事实;实验现象和实验 事实都是证据(现象是第一性的,事实是第二性 的,事实是对现象的一种反映); 这种气体是氧气,这是对问题的解释。
案例——内容及呈现: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可逆反应——知道 反应速率——知道 化学平衡——知道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 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 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作用。
[活动] 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 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学院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课程结构: ※ “三阶段” ※ “三层次” ※ “两类型”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例如: 对于氮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前更多地 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氮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而新课程则注重从 科学领域来引导学生跨学科、综合性地进行 探究,如: “有哪些生物能直接吸收含氮的化合物?” “人体里蛋白质中的氮是从哪儿来的?” “自然界中有哪些固定氮的途径?”等等。
发 展 性 自 主 性 基础性 选择性 时 代 性
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
——化学新课程的最高价值追求
背景
化学新课程的研制
准 备
研 制 编 写 实 验 推 广
变化
二、改了什么:变化
变化
改革的五个关键词
※ 课程标准(理念与价值)
※ 课程模块(结构与管理)
※ 科学素养(目标与内容)
※ 科学探究(方式与途径)
化学与 社会发展
化学与 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内容选择的依据
● 全面反映和落实进一步发展科学素养的目标; ● 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重视化学学科核心概念——物质、结构和反应; ● 突出STS教育。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关于糖类、氨基酸、蛋白质 义务教育阶段:仅要求知道糖类、蛋白 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它们的结 构和性质并不要求。 高中必修:从日常生活的应用的角度介 绍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高中选修:从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进行系统研究。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与后续 选修模块的关系,是基础性与 多样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习领域 语言 与文学 数学
人文 与社会 科学 (20) 技术
艺术
体育 与健康
综合 实践活动
科目化学学院 必修学分 语文 10 外语 10 数学 10 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4 艺术或 6 音乐、美 术 11 体育与健 康 研究性学 15 习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通信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设臵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 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从学习领域的视野来把 握所学习的科目。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就 化学来学化学、教化学,而应当将化学学科臵 于科学的背景下,从科学领域的视角跨学科、 综合性地处理化学学科的教与学内容。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段 科学探究 高中必修段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高中选修段 实验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
常见无机物及其 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反应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目标
内容
根据学生在相应课程模块学习中的纸 笔测验、学生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进 行综合评定,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 课程模块的学分。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化学新课程的魂
科学素养
知 识 与
技 能
过 程 与
方 法
情感态度 与
价 值 观
变化之三:科学素养
化学课程目标的分类
认知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 化学课程目标 体验性目标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1 2 3 4
到底什么是科学探究? 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 探究就比讲授好吗? 探究需要什么样的引导?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行一下探究”。 □ □ “下面大家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探究”。 “我这节课是科学探究教学吗?”
到底什么是科学探究?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变化之四:科学探究
◎物质的重要性质
甲烷、乙烯、乙炔、笨的化学性质比较,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硫酸铜溶液与镁、铝、锌等活泼金属反应的产物,钠与水的反应、过氧化 钠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铝的两性等。
◎知识的重要应用
抑酸剂化学成分的检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易拉罐的主要成 分,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及防治情况的调查,减少或避免甲醛等挥发性 有机物、氡等对居室空气污染的讨论,从农药DDT的广泛使用到禁用的讨论, 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的讨论等。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
“两类型”高中化学课程
变化之二:课程模块Fra bibliotek必修 模块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化学 2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物质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