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合集下载

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

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

1链路分析Link Analysis在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中,我们都会关注一个重要的参数:C/N。

C/N是carrier-to-noise ratio的缩写,它表示在通信接收端的载波噪声比,反映了信道中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因此C/N可以来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价值。

链路方程式(Link equation)是用通信系统的其它重要参数来计算C/N的方程式。

根据链路方程式:(1)其中ERP是发射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effective radiated power),L p 是信道的传播损耗,G r是接收天线的增益,N是实际噪声功率。

ERP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ERP=P t L c G t(2)其中P t是发射天线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的输出口测到的功率;L c是连接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的馈线上的损耗;G t是发射天线的增益。

在这里N被定义为热噪声,由下面的公式确定:N=kTW (3)其中k是玻尔兹曼(Boltzmann)常数(1.38×10-23 W/Hz/K或者-228.6 dBW/Hz/K);T是接收天线处的噪声温度;W是系统带宽。

以后还会遇到另一个类似的参数C/I,或者叫载波干扰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dio)。

C/I和C/N的区别在于,C/I不但需要考虑热噪声的功率,还需要考虑来自其它来源的干扰功率,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C/I参数更有实际价值。

不过现在,我们只用C/N来表示链路质量。

从(1)式中可以看到,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功率、接收端噪声温度对链路质量(link quality)有很大的影响。

这四个参数都可以被系统设计者所控制,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但是,(1)式中有一个参数是系统设计者无法控制的,就是传播损耗,或者叫路径损耗。

传播损耗就是信号在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路径中经历的衰减2传播损耗(Propagation Loss)(1)式中传播损耗包含了信号从发射端旅行到接收端可能会经历的所有损失。

无线电传播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无线电传播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无线电传播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无线电传播模型是指一种用来描述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路径损耗和干扰的数学模型。

它是通过模拟传输路径对电磁波的传输和走失、反射和衍射等物理现象进行建模实现的。

由于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无线电传播模型在有效预测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网络规划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传播模型主要分为传播损耗模型和干扰模型两大类。

传播损耗模型是指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所遇到的电波系数、路径损耗等物理现象对其强度的影响。

这种模型通常被用于预测无线电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如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电广播和移动通信等应用。

与之相对,干扰模型则是描述不同无线电设备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互相干扰的数学模型。

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因此理解不同类型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干扰关系和评估干扰情况非常关键。

这种模型常用于广播电视转播、无线电电波谱管理及干扰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除了传播损耗模型和干扰模型,无线电传播模型还包括其他多种类型,如宏分布模型和微分布模型。

微分布模型是指对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衍射、散射等微小影响进行建模和分析。

它通常用于定义具体场景下信号强度和质量参数的变化。

而宏分布模型则是在不同宏观环境下的信道参数进行建模和定义。

这种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不同决定因素下的无线电波特性,如城市、郊区、山区、海岸等地形和气象因素的影响等。

这些模型在无线电信号的规划、部署和电波环境评估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线电传播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了解无线电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转播等行业的基础。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也日趋重要。

因此,了解无线电传播模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特点是当今通信技术领域的必要条件。

【精品文档】无线信号的传输的简单模型

【精品文档】无线信号的传输的简单模型

【专业知识】无线信号的传输的简单模型信源(发射机)信道信宿(接收机)空中接口的信道是开放的,很容易引入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播速率、无线电波的传播速率、频率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无线电波的波长波长=无线电波的速率/无线电波的频率。

800M电波的波长:约37.5CM1900M电波的波长:约15.8CM.无线传播概述传播特性直接关系到通信设备的能力、天线高度的确定、通信距离的计算、以及为实现优质可靠的通信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等一系列系统设计问题。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环境比固定无线通信的信道环境更复杂,必须根据移动通信的特点按照不同的传播环境和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仿真。

电波的各种传播方式表面波传播电波是紧靠着地面传播的,地面的性质,地貌,地物等的情况都会影响电波的传播。

一方面使电波发生变化和引起电波的吸收。

另一方面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型,使沿它传播的电波发生绕射。

外层空间传播电磁波由地面发出,经低空大气层和电离层而到达外层空间的传播,如卫星传播、宇宙探测等均属于这种远距离传播。

宇宙空间近似于真空状态,传输特性比较稳定。

电波的各种传播方式天波传播籍此电离层的反射作用,电波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

我们把经过电离层反射到地面的电波叫作天波。

散射传播当天线辐射出去的电波,投射到那些不均匀体的时候,类似于光的散射和反射现象,电波发生散射或反射,一部分能量传播到接收点,这种传播称为散射传播。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在移动通信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

(接收功率或它的反面,路径损耗)是基于反射、散射和绕射的大尺度传播模型预测的最重要的参数。

这三种传播机制也描述了小尺度衰弱和多径传播。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反射波和传输波的电场强度取决于费涅尔Fresnel)反射系数G.反射系数为材料的函数,并与极性、入射角和频率有关。

第3章 无线传播理论与模型

第3章 无线传播理论与模型

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可通过多种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直射波或地面反 射波、绕射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反射波。如图所示。 还有了一种:表面波的传播方式,主要利用左边这两种。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掌握无线传播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传播模型的作用,记住几种常用模型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理解链路预算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
了解一些产品在覆盖规划中如何应用

无线传播理论概述
电磁波传播的机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反射、绕射和散 射。大多数蜂窝无线系统运作在城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一般不存在 直接视距路径,且存在高层建筑,因此产生了绕射损耗。此外由于不同 物体的多路径反射,经过不同长度路径的电磁波相互作用产生了多径损 耗,同时也存在随着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距离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电磁强 度的衰减。 对传播模型的研究,传统上集中于给定范围内平均接收场强的预测,和 特定位臵附近场强的变化。对于预测平均场强并用于估计无线覆盖范围 的传播模型,由于它们描述的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T-R)长距离( 几百米或几千米)上的场强变化,所以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另一方 面,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的接收场强的快速波 动的传播模型,称为小尺度衰减模型。
无线传播理论概述
当移动台在极小的范围内移动时,可能引起瞬时接收场强的快速波动, 即小尺度衰减。其原因是接收信号为不同方向信号的合成。由于相位变 化的随机性,其合成信号变化范围很大。在小尺度衰减中,当接收机移 动距离与波长相当时,其接收场强可以发生3或4个数量级(30dB或 40dB)的变化。当移动台远离发射机时,当地平均场强逐渐减弱,该 平均接收场强由大尺度传播模型预测。典型地,当地平均接收场强由从 5 到40 范围内信号测量平均值计算得到,对于频段从1GHz到2GHz的蜂 窝系统,相应测量在1米到10米范围内。

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分析

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分析

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分析无线电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21世纪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了无线电波传播技术。

无线电波是以电磁场的形式传输的,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便捷性和实时性等诸多优点。

本文将从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分析来介绍无线电通信中的传播特性和影响因素。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无线电波作为电磁波,传播模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地面波和空间波。

1.地面波地面波也叫地波,是在地球表面与大气继电器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主要依靠短波的反射和散射。

它的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频率较低的波段,例如中、低频的AM广播。

由于地波的传播距离有限,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空间波空间波是指在大气层高度以上发送无线电信号产生的波,主要依靠大气继电器的传播方式。

空间波分为直接波、反射波和绕射波。

其中,直接波是指在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沿着一条直线传播到达接收方,主要应用于近距离的通信;反射波是指无线电波在大气层中反射,从而到达接收方;绕射波则是指无线电波在距离障碍物一定距离处发生弯曲而传输到接收方。

由于空间波传播距离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领域。

二、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因素1.频率无线电波向外辐射是以电磁场的形式进行的,不同频率的波对传输距离、传输损耗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频率低的电磁波,因其波长长,具有较好的穿透性,不易受到障碍物的阻碍,有利于传播距离较远的环境;高频无线电波因其波长短,具有更弱的穿透性,主要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根据频率的不同,无线电波传输的特性也会有所区别。

2.天线高度和功率天线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其高度和功率决定了无线电波的传输效果。

天线高度可以影响电波的传播距离和传输覆盖面积,高天线通信的距离更远,更通畅;天线功率的大小则决定了无线电信号传输的能力,功率越大,传输的距离越远。

在实际应用中,高度和功率的大小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权衡,以达到最佳效果。

3.障碍物和地形无线电波的传输受到障碍物和地形的影响。

WIFI信号传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WIFI信号传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WIFI信号传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概述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WIFI已经成为了近年来最为流行的无线网络技术。

WIFI信号的传播模型是研究WIFI信号在空间中的传输过程,并确定信号强度、衰减、传播距离等参数的方法。

建立WIFI信号传播模型可以有助于了解WIFI信号传输的特点,预测WIFI信号传输范围,优化WIFI网络设施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WIFI信号传播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应用场景。

二、WIFI信号传播模型的分类WIFI信号传播模型可以分为两类: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

1.统计模型统计模型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采用经验法则或统计方法来描述WIFI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如信号强度、衰减率等。

其中比较常见的统计模型有Path Loss模型、Log Normal Shadowing模型、Rayleigh Fading模型等。

Path Loss模型用于描述信号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情况。

它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来近似表示信号强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Path Loss模型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和城市环境下的WIFI网络。

Log Normal Shadowing模型则考虑到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如建筑物的遮挡、信道干扰等。

它采用高斯分布函数来描述信号衰减和噪声影响,适用于不同的室内和室外环境。

Rayleigh Fading模型则主要研究WIFI信道中的多径衰减和散射效应,是一种物理随机模型。

Rayleigh Fading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信号在空气、树林等非常规环境中的传输特性。

2.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电磁波传输的物理机制和数学方程来建立WIFI信号传输模型的。

物理模型需要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天线、信道环境、噪声等,从而比统计模型更加准确。

物理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更加复杂的场景中,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等。

常见的物理模型有Free Space Path Loss模型、Two-ray模型、Ricean Fading模型等。

无线电波空间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空间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空间传播模型一、引言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是通过空间介质进行的。

无线电波的传播模型是对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过程的一种描述和模拟。

了解无线电波空间传播模型对于实现高效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电波空间传播模型,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二维和三维传播模型以及多径传播模型。

二、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传播模型。

它假设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物和干扰。

根据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而言,传播损耗(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 = 20log(d) + 20log(f) + 20log(4π/c)其中,d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f是无线电波的频率,c是光速。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适用于开阔的空间环境,如农村、海洋等,但在城市和山区等环境中,由于有大量建筑物和地形等障碍物的存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并不适用。

三、二维和三维传播模型二维和三维传播模型考虑了障碍物和地形等因素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在二维传播模型中,地面被简化为平面,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被建模为二维形状。

在三维传播模型中,地面和建筑物等障碍物被建模为三维形状。

为了计算二维和三维传播模型中的传播损耗,常用的方法是射线追踪。

射线追踪将无线电波视为一束射线,通过计算射线与障碍物的相交点,从而确定传播路径和传播损耗。

射线追踪可以基于几何光学原理进行,也可以使用电磁波的波动性质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四、多径传播模型多径传播模型是一种复杂的传播模型,考虑了多个传播路径和多个传播信号的叠加效应。

当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建筑物、地形等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导致信号在接收端出现多个传播路径。

这些多个传播路径的信号叠加在一起,会引起传播信号的衰减和时延扩展。

多径传播模型通常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建模和仿真。

常见的多径传播模型包括瑞利衰落模型和莱斯衰落模型。

无线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型

无线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型
基站有效天线高度算法 绝对高度算法
平均高度算法
相对高度算法 斜率高度算法
有效高度受移动台所处位置影响 考虑地形因素 适合地势起伏较大的区域
H eff h1 h2 K d
两段式Standard Macrocell模型
校正过的两段式模型参数使预测更精确
Standard Macrocell模型中的 Clutter Loss
当接收机在可引起反射、绕射的 复杂环境下移动时,在不到一个 波长范围内会出现几十分贝的电 平变化和激烈的相位摆动
课程内容
电波传播基础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无线传播模型的分类 常用的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是无线电工程的一 个基本参数,可提供一个有用的比较标准, 来评价传输路径的性能 所谓自由空间是指充满均匀、线性、各向 同性理想介质的无限大空间。在自由空间 中,电磁波能量没有介质损耗,还不需要 考虑边界条件 无限大真空空间是自由空间的一个典例

常用于写字楼、商场、宾馆、会议中心 等对覆盖要求高和高话务量的区域

通常采用半经验模型或确定性(如射线 跟踪)模型进行预测
课程内容
电波传播基础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无线传播模型的分类 常用的传播模型
常用传播模型
Okumura-Hata模型 COST231-Hata模型 COST231-WIM模型 Standard Macrocell模型 室内传播模型
路径损耗指数n1典型取值为2.8
室内传播模型的应用
要点回顾
电波传播基础: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 城区和开阔地的电波传播特点,陆地移动通 信的电波传播特点,大、中、小尺度衰落, 多径衰落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计算,天线的远场 传播模型的分类: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 确定性模型。三类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和 微微小区以及各自的特点 常用的传播模型:Okumura-Hata模型, COST231-Hata模型,COST231-WIM模型, Standard Macrocell模型,室内传播模型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无线传播原理与传播模型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无线传播原理与传播模型


P波段:230~1000MHz; L波段:1000MHz~2000MHz;

大家熟知的GPS系统,其工作频率就在此波段(1575MHz左右);

S波段:2000MHz~4000MHz; C波段:4000MHz~8000MHz;目前主要用于卫星电视转播; X波段:8000MHz~12.5GHz;目前主要用于微波中继; Ku波段:12.5GHz~18GHz;目前主要用于微波中继和卫星电视转播; K波段:18GHz~26.5GHz; Ka波段:26.5GHz~40GHz; 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绕射能力越强。但是,低频段频率 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 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 越近,绕射能力越弱。另外频率越高,技术难度越大,系统的成本也相应提高。
慢衰落损耗是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 效应而产生的损耗。它反映了中等范围内数百波长量级接收电平的均值变化而 产生的损耗,一般遵从对数正态分布。 快衰落损耗是由于多径传播而产生的损耗,它反映微观小范围内数十波长量级 接收电平的均值变化而产生的损耗,一般遵从瑞利分布或莱斯分布。快衰落又 可以细分为以下3类:
从公式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


无线电波在地面传播时,在同样的传播距离上,其传播损耗比自由空间传播时 要大得多:当取值为4时,距离d加倍,传播损耗增加12dB,即:信号衰减16 倍; 增加天线高度,可以减少传播损耗。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无线传播原理与传播模型

在规划和建设一个移动通信网时,从频段的确定、频率分配、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计 算通信概率及系统间的电磁干扰,直到最终确定无线设备的参数,都必须依靠对电波传 播特性的研究、了解和据此得到的传播模型进行场强预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号传播模型比较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号传播模型比较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号传播模型比较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相互连接,共同完成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等任务。

在WSN中,信号传播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对网络性能和能源消耗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信号传播模型进行比较,以期为WSN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一、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信号传播模型之一。

它假设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信号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根据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信号的传播距离与传输功率成反比,而信号强度与传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模型适用于开放的室外环境,但在室内或有障碍物的环境下,信号传播会受到阻碍和衰减。

二、衰减传播模型衰减传播模型考虑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

在室内环境中,信号会因为墙壁、家具等障碍物的存在而发生衰减。

常见的衰减传播模型有两种: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传播模型。

路径损耗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模型,它假设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只发生路径损耗,而不考虑多径效应。

路径损耗模型通常使用衰减指数来描述信号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程度。

这个模型适用于室内环境中的直线传播情况,但在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其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多径传播模型考虑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

在室内环境中,信号会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器,这些路径的长度和相位差会对信号的强度和相位产生影响。

多径传播模型通常使用射线跟踪或几何光学方法来模拟信号的传播路径和衰减情况。

这个模型适用于室内环境中的复杂传播情况,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三、阴影衰落传播模型阴影衰落传播模型考虑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随机衰落现象。

这种衰落通常由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引起,导致信号的强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快速变化。

阴影衰落传播模型通常使用随机过程来描述信号的衰落特性,如对数正态分布、瑞利分布等。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与特点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与特点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与特点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现如今,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多个领域。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与特点对于确保通信质量和提高通信效率非常重要。

一、信号传播模型无线信号传播模型是描述无线信号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衰减和传播路径的模型。

常用的信号传播模型主要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路径传播模型和多径传播模型。

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最简单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它假设空间中没有障碍物,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受到衰减。

该模型适用于空旷的地区,如在广场上使用遥控器控制无人机。

2. 自由路径传播模型:自由路径传播模型考虑到了地面、建筑物等直射路径上的障碍物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一般采用二维平面模型或三维平面模型来描述信号的传播路径。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城市中高楼大厦之间的通信。

3. 多径传播模型:多径传播模型认为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多条传播路径,包括直射路径、反射路径和散射路径。

反射路径是信号经过建筑物等物体表面反射,并到达接收点。

散射路径是信号在随机散射体表面发生散射后到达接收点。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室内无线通信和城市中街道间的通信。

二、信号传播特点无线信号传播具有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1.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条路径,导致接收信号中出现多个分量。

这些分量之间存在相位差和时间延迟,会造成信号的频谱扩展和码间干扰。

在调制解调、信道估计和误码控制等方面需要针对多径效应进行处理。

2. 反射和折射: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过建筑物、树木等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这会导致信号的强度、相位和传播路径的改变。

因此,在设计信号传播模型时需要考虑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3. 阻塞效应:阻塞效应是指由于障碍物的存在,信号不能直接到达接收点。

这会导致信号衰减、散射和影子区等问题。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及主要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及主要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1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1.2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3 无线传播环境• 1.4 无线信道分析1.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1820年奥斯特电磁1831年法拉第磁电产生产生变化的电场磁场变化的磁场电场激发?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电磁场理论(经典电磁场理论),指出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形成了统一的电磁场,预言电磁场能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称为电磁波;并得到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从而断定光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电磁波。

后来,赫兹用振荡电路产生了电磁波,使麦克斯韦的学说得到了实验证明,为电学和光学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因此,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场理论是人类对电磁规律的历史性总结,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辉煌成就,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电磁波的诞生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对人类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发现了光电效应。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赫兹用各种实验,证明了不仅电磁波的性质和光波相同,而且传播速度也相同,并可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即电磁波服从一般波动所具有的一切规律。

如果空间的电场或磁场变化是周期性的,我们用周期和频率来描述变化快慢。

电磁场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电磁场的变化频率;电磁波在传播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但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电磁波的应用从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发明了第一个无线电报系统。

1914年语音通信成为可能。

1920年商业无线电广播开始使用。

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雷达。

40年代雷达和通讯得到飞速发展,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卫星通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

如今电磁波已在通讯、遥感、空间控测、军事应用、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的起源1897 年:马可尼完成无线通信试验——电报发收两端距离为18 海里试验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20 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导致无线通信蓬勃发展步话机、对讲机等1941 年美陆军就开始装备步话机短波波段,电子管电磁波分类-按传输方式电磁波分类-按传输方式电磁波分类-按波长电磁波分类-按波长各波段电磁波特点长波通信:沿地面传播,衰减小、穿透能力强 中波通信:地波传播及夜晚电离层反射传播 短波通信:天波传播,适合远距离传输超短波通信:直线传播,视距通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工作频带宽,长距离接力通信第1讲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1.2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3 无线传播环境• 1.4 无线信道分析传播途径①建筑物反射波②绕射波③直射波④地面反射波①建筑物反射波②绕射波③直射波④地面反射波第1讲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1.2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3 无线传播环境• 1.4 无线信道分析1.3 无线传播环境•问题:移动通信比较固定通信有那些特殊性呢?•多径无线传播无线路径是一个很复杂的传播媒介•手机发射功率有限手机的发射功率客观限制了蜂窝小区的服务范围手机电池寿命和对人体危害决定了发射功率大小•频率资源有限带宽一定信道编码等占用额外频率资源频率需要被重复利用==> 产生同频干扰•用户行为的不确定性第1讲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1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1.2 无线电波传播原理• 1.3 无线传播环境• 1.4 无线信道分析无线信道分析在移动通信研究中的意义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十分复杂:9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9用户移动的随机性9多径传播无线信道是制约移动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无线信道是研究各种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量无线信道的建模对于整个移动通信系统仿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1.4 无线信道分析•无线信道中的损耗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大尺度(又称路径损耗)【path loss】—中等尺度(阴影衰落、慢衰落)【shadowing】—小尺度衰落(快衰落)【fast fading】无线信道分析场强平均值随距离增加而衰减(路径损耗,大尺度衰落)•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损耗场强中值呈慢速变化(慢衰落,阴影衰落,中等尺度衰落)•由地形地貌导致场强瞬时值呈快速变化(快衰落,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由移动体周围的局部散射体引起的多径传播,表现为快衰落•多普勒效应——由移动体的运动引起,多径条件下引起频谱展宽三种衰落区别•大尺度衰落主要是路径损耗,可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来近似;其特点是:慢变,信道在很长时间内可以认为是恒定的,而且衰落的幅度很小。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号传播模型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号传播模型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号传播模型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传感器节点可以感知、采集和传输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在WSN中,信号传播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描述了无线信号在网络中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一、信号传播模型的作用信号传播模型对于WSN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号在网络中的传播路径、损耗情况以及传输质量。

通过建立准确的信号传播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传感器节点的部署位置,优化网络的能量消耗,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信号传播模型之一。

它假设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不受任何干扰和衰减,传输距离与信号强度成反比。

然而,在实际环境中,无线信号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障碍物、多径效应和信号衰减等,因此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信号的传播。

三、路径损耗模型路径损耗模型是一种更为精确的信号传播模型。

它考虑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

常用的路径损耗模型有两种:衰减模型和阴影衰落模型。

1. 衰减模型衰减模型基于传播路径长度和频率,将信号的强度衰减与传播距离成幂函数关系。

常见的衰减模型有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二次衰减模型和对数正态衰减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进行适应和调整,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2. 阴影衰落模型阴影衰落模型考虑了随机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它将信号的强度视为一个随机变量,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

常用的阴影衰落模型有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瑞利分布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信号在复杂环境中的传播特性。

四、多径效应模型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个路径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导致信号的干扰和衰减。

多径效应模型可以描述信号在多径传播环境中的传播特性。

常用的多径效应模型有莱斯衰落模型和瑞利衰落模型等。

无线信道的传输模型解读

无线信道的传输模型解读

波的遮挡引起的随机性,表现为慢衰落 多径效应:由移动体周围的局部散射体引起的 多径传播,表现为快衰落 多普勒效应:由于移动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引 起,多径条件下,引起多普勒频谱展宽 远近效应: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 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变化,若各 移动用户发射信号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时 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 站远者信号弱。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将进一步 加重信号强弱的不平衡性,甚至出现了以强压 弱的现象,即使离基站较远的用户产生掉话(通 2018/12/3 信中断)现象,通常称这一现象为远近效应。
2018/12/3


为什么要研究无线信道?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移动无线信道的制约, 移动无线信道具有多样性,同一无线空中接口在不同 的移动无线信道中的性能大不相同. 如何描述移动无线信道? 采用理论分析,场强实测统计和计算机模拟三种方法 .
2018/12/3
内容提要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分析
2018/12/3
2018/12/3
2018/12/3
传播路径
◆直射波---视距传播 ◆反射波 ◆地表面波
发射天线 直射波 反射波 接收天线
地表面波
2018/12/3
反射(Reflection)

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 发生反射。反射发生在地球表面、建筑 物和墙壁表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8/12/3
2018/12/3
实际空间传播
2018/12/3
移动通信环境---场强测试曲线
Cellular station
Cn
n V
Radio Building Tower

无线传播模型

无线传播模型

2.2无线传播模型2.2.1无线传播机制•直射波:指在自由空间中,电磁波沿直线传播而不被吸收,且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而直接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92.2无线传播模型2.2.1无线传播机制•反射波:指从其他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反射波信号强度次于直射波。

12.2.1无线传播机制•绕射波:指从障碍物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通常,绕射波的强度与反射波相当。

112.2.1无线传播机制•散射波:当波穿行的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物体的个数非常巨大时,会发生散射,散射波信号强度相对较弱。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Technology Zhenzhou Tang @ Wenzhou University 1 22.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为了给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人们通过理论分析或实测等方法,对电磁波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传播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和建立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

我们将这些模型称为无线传播模型(Propagation Model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Free Space Propagation Model )是最简单、理想情况的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PG G λ2P (d)= t t r r (4π)2 d 2 L⎡⎛ 4πd⎫2 ⎤10 l og P r = 10 log P t + 10 log G t + 10 log G r- 10 log L - 10 log ⎢ ⎢⎣⎝ ⎪ ⎥λ ⎭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Technology Zhenzhou Tang @ Wenzhou University132.2.2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用于描述信号衰减,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值,不包括天线增益PL(dB) = 10log P tPr=-147.56 + 20 log d + 20 log f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Technology Zhenzhou Tang @ Wenzhou University 1 42.2.3 双线地面反射模型双线地面反射模型(Two-ray Ground Reflection Propagation Model ) 除了考虑直线传播路径外, 还考虑了地面反射路径PG Gh 2 h 2 P r (d ) = t t r t r d 4 L双线地面反射模型在描述短距离情况时的效果并不准确。

(完整版)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完整版)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1概述无线电波信道要成为稳定而高速的通信系统的媒介要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它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阻塞(blockage)和多径的影响,而且由于用户的移动,这些信道阻碍因素随时间而随机变化。

在这里,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我们试图找出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规律。

路径损耗(path loss)——被定义成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之差——是发射机的辐射和信道传播效应引起的功率损耗引起的。

路径损耗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发射——接收距离下,路径损耗是相同的。

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是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吸收功率的障碍物引起的。

路径损耗引起的变化只有距离改变很大(100-1000米)时才明显;而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引起的变化对距离要敏感得多,变化的尺度与障碍物体的尺寸成比例(室外环境是10—100米,室内环境要小一些)。

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引起的变化都是在较大的距离变化下才比较明显,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

而由于大量多径信号分量相互之间的相加(constructive)干涉和相消(destructive)干涉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很短的距离下-—接近信号的波长-—就很明显,因此这种改变被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

下图是综合了路径损耗、阻塞和多径三种效应后,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比值随距离而变化的假设图。

在简单介绍了信号模型后,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信号传播模型讲起-—自由空间损耗。

两点之间既没有衰减又没有反射的信号传播遵循自由空间传播规律。

接着我们介绍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用来近似模拟可以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严格计算的电磁波传播模型。

当信号的多径分量比较少时,这些模型的准确度很高。

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受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的影响很大。

我们还列出了一些更简化的、参数更少的、主要应用于实际网络的工程分析和无需复杂计算的网络设计的通用传播模型。

无线网络中信号传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无线网络中信号传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无线网络中信号传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设备,无线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在无线网络的背后,信号传播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无线信号如何在空间中传播,还为网络规划、优化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要了解无线网络中信号的传播,首先得明白信号是如何从发射端到达接收端的。

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多种效应,比如反射、折射、散射和衰减。

反射通常发生在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如建筑物的墙壁、金属表面等,这会导致信号的部分能量返回发射端。

折射则在信号穿过不同介质时发生,比如从空气进入玻璃或从干燥的空气进入潮湿的空气,这会改变信号的传播方向。

散射则是当信号遇到粗糙表面或小物体时,信号会向各个方向散开,导致能量分散。

而衰减则是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能量损失,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在研究信号传播模型时,有几种常见的模型被广泛应用。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假设信号在无障碍物的理想空间中传播。

在这个模型中,信号的衰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然而,在现实环境中,这种理想情况很少存在。

另一个常见的模型是双线地面反射模型。

这个模型考虑了信号在平坦地面上的反射,认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是直接路径的信号和经过地面反射的信号的叠加。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在平坦开阔区域的信号强度。

还有一种是 OkumuraHata 模型,它主要用于城市环境中的信号预测。

该模型考虑了频率、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高度、距离以及城市环境等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其用途。

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工程师们可以利用这些模型来预测信号覆盖范围,从而确定基站的位置和数量。

比如,在一个新的城市区域要建设无线网络,通过输入相关的地理和环境参数到模型中,可以大致估算出需要多少个基站才能实现良好的覆盖。

在优化现有网络时,信号传播模型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无线电传输模型简介

无线电传输模型简介

无线电传输模型简介翻译&整理:Lyra参考资料:《爱立信:无线电波传输指南》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输受限于作用距离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传输环境。

研究显示,不同的传输环境(如:城区、郊区、农村等),无线电波的传输效果不尽相同。

下面简要描述常用的无线电传输信道模型。

1) 自由空间传输模型该模型假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隔很远,且周围没有其他物体,则传输损耗为:4[]20log bf d L dB πλ⎛⎫=⋅ ⎪⎝⎭,(m)(m)d λ距离,单位、波长,单位上式可以改写为:32.420log 20log bf L d f =++,[],[]d km f MHz2) 平坦大地传输模型考虑地面绝对平坦,且b m h h d λ<<,20log 4b bf b m d L L h h λπ⎛⎫=+ ⎪⎝⎭,其中(m)(m)b m h h 基站天线高度,、移动站天线高度,该模型适于简单估计传输路径中无阻隔,且距离不大的传输损耗。

3) 双斜线模型图 1双斜线模型实际测量显示,信号强度与距离(对数)有上图所示关系:在靠近基站附近,斜率接近自由空间衰减模型,20dB/十倍距离;从某个距离brk d 开始,斜率开始接近平坦大地衰减模型,40dB/十倍距离。

brk d =其中,b m b m h h h h ∑=-∆=- 4) Egli 模型信号衰减程度和信号频率相关,在考虑“地形因子”的情况下,衰减为:()40log 20log 20log 40b b m f L d h h ⎛⎫=-+ ⎪⎝⎭,[]f MHz该模型适用于40MHz 以上的情况,且模型精度较低,仅在没有更多地形信息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使用该模型。

5) Okumura-Hata 模型上述模型都只是简单的模型,只能用于链路损耗的粗测。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 ● 路径损耗随着距离和频率升高而增加;● 路径损耗随着基站天线和移动站天线升高而降低;● 路径损耗受小区类型、衍射、天气、一年中的时间、障碍物类型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1概述
无线电波信道要成为稳定而高速的通信系统的媒介要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

它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阻塞(blockage)和多径的影响,而且由于用户的移动,这些信道阻碍因素随时间而随机变化。

在这里,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我们试图找出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规律。

路径损耗(path loss)——被定义成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之差——是发射机的辐射和信道传播效应引起的功率损耗引起的。

路径损耗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发射——接收距离下,路径损耗是相同的。

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是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吸收功率的障碍物引起的。

路径损耗引起的变化只有距离改变很大(100—1000米)时才明显;而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引起的变化对距离要敏感得多,变化的尺度与障碍物体的尺寸成比例(室外环境是10-100米,室内环境要小一些)。

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引起的变化都是在较大的距离变化下才比较明显,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

而由于大量多径信号分量相互之间的相加(constructive)干涉和相消(destructive)干涉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很短的距离下——接近信号的波长——就很明显,因此这种改变被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

下图是综合了路径损耗、阻塞和多径三种效应后,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比值随距离而变化的假设图。

在简单介绍了信号模型后,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信号传播模型讲起——自由空间损耗。

两点之间既没有衰减又没有反射的信号传播遵循自由空间传播规律。

接着我们介绍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用来近似模拟可以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严格计算的电磁波传播模型。

当信号的多径分量比较少时,这些
模型的准确度很高。

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受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的影响很大。

我们还列出了一些更简化的、参数更少的、主要应用于实际网络的工程分析和无需复杂计算的网络设计的通用传播模型。

当多径分量比较多,或者不清楚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时,则需要使用统计型多径模型。

2移动无线传播介绍
电磁波在现实环境中传播,期间它们会墙、地势、建筑和其它物体被发射、散射和衍射(diffract)。

这种传播的最终细节可以通过解Maxwell方程组——利用能够表示这些障碍物的边界条件——而获得。

这需要计算这些大型复杂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由于这种计算十分困难,而且很多时候必要的参数也无法获得,因此人们开发出了一些无需求助Maxwell方程组就能够描述信号传播特征的近似方法
最常用的近似方法是射线追踪ray-tracing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将电磁波的波阵面表示为简单粒子来近似电磁波的传播特征:这个模式能够确定波阵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是忽略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够预测的更复杂的散射现象。

最简单的射线追踪方法是双路径模型,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有一条直达路径和一条反射路径时,它能够精确地描述信号的传播。

典型的反射路径是在地面上发生反弹,因此在描述高速公路、水面和乡村道路的传播情况时,双路径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方法。

通过增加更多的反射波(反射波还可能被散射和衍射),接下来我们考虑更复杂的模型。

很多传播场景无法用射线追踪模型准确描述。

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基于经验测量的分析模型,比如Okumura模型、Hata模型、COST231
Extendtion to Hata模型、Walfisch/Bertoni模型、Piecewise linear模型、室内衰减模型,等等。

无线信道复杂多变往往使得获得确定的信道模型非常困难。

这时,统计模型常常被使用。

由信号路径上的障碍物(如建筑和其它物体)引起的衰减以统计的方式被特征化。

统计模型也被用于描绘大量多径分量的相加干涉和相消干涉的特征。

当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无线环境的几何及导电特性时——比如室内环境,统计模型往往因为过于粗糙而不能提供有用信息。

不同的室内环境——敞开式厂房、隔间办公室或金属机器商店——的传播特性相差很大。

在这些环境中,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工具来预测信号传播特征。

3信号模型
我们关注的信号是UHF频段(300MHz—3GHz)到SHF频段(3GHz—30GHz)的信号。

大多数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使用UHF频段;而卫星系统通常工作在SHF频段,因为SHF频段的信号能够接近无损地穿透电离层。

发射信号的模型公式是:
其中,u(t)是一个基带复数信号(a complex baseband signal),其同相分量(in-phase component)是,而正交分量(quadrature component)
是,且u(t)的带宽是B,功率是P
u 。

设调制信号s(t)载频是fc;Φ
是这
个载频的任意初始相位。

我们假设B?fc,因此被发射的信号s(t)的功率P
t =P
u
/2。

除了收到的信号的相位是任意的之外,接收信号还受到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对每个接收信号分量的影响等于vcos(θ/λ),其中θ是信号分量的入射角,v是接收
器的移动速度,λ=c/fc是信号波长。

在自由空间模型和射线追踪ray-tracing模型中,我们会忽略多普勒效应,因为对于城市交通工具均速(60mph)和信号频率(大约1 GHz)来说,多普勒频移小于70Hz。

但是在计算统计衰落模型时,多普勒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注:在信号处理时,经常会对一个信号进行正交处理,即分解为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这两部分由于存在正交性,因而可以构成一个类似复平面的二维空间。

现在我们假设基带信号u(t)是实数,因此u(t)= ,而
=0。

于是
我们做的这个假设不会失去普遍性,因为路径损耗对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有同样的影响。

在研究统计衰落模型时,我们会使用完整的基带复数信号,因为统计衰落对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影响不一样。

4自由空间损耗
考虑一个在自由空间中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号,其中接收端到发射端的距离是d。

因为这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没有障碍物,信号沿着直达路径行进且没有发生反射,这个信号常常被称为LOS(Line-Of-sight)信号或者直达路径信号。

接收信号由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决定:
其中s(t)是发射信号(send),r(t)是接收信号(receive),√G l是发射天线的场辐射方向图(field radiation pattern)与接收天线的场辐射方向图(field radiation pattern)在LOS方向的乘积(G
是增益?对于nondirectional天线,
l
=1)。

由于处于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effective area)内,接收信号与信号波G
l
长成正比例。

设sending信号s(t)的功率是Pt,receiving信号的功率是Pr,则由2.3式得知,接收信号功率和发射信号功率的比例是:
P r P t =[
√G lλ
4πd
]
2
(2.4)
这样,接收信号功率的衰减和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以后我们还会看到其它的信号传播模型,其信号接收功率更快地随距离而衰减。

接收信号功率还与信号波长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载波频率提高时,接收功率会下降。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公式通常写成dB的形式,即
5射线追踪(Ray Tracing)模型
在一个典型的市区或室内环境中,从一个固定源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会在环境中碰到多个物体,产生发射信号的反射复制信号、衍射复制信号、散射复制信号等(如下图所示)。

这些发射信号的额外复制品——也被称为多径信号分量——与接收器接收到的LOS信号相比,可能有功率上的衰减,可能有时间的延迟,可能有相位和/或频率上的偏移。

多径信号和发射信号在接收器端叠加在一起,经常使得接收信号相对发射信号出现严重的扭曲。

在射线追踪模型中,我们假设存在有限数量的反射物,并且这些反射物的位置和导电特性已知。

前面说过,借助恰当的边界条件,我们能够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解出多径传播的细节。

然而,计算的复杂性让这个解决方法失去实用性,无法成为一个通用模型。

而射线追踪模型用简单例子来代表电磁波的波阵面,从而对信号传播进行了简化。

这样,波阵面上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效果就由复杂的麦克斯韦波方程简化为简单的几何方程。

当接收器离开最近的散射体的距离大大
超过波长,并且所有散射体相对波长足够大、散射体相当平滑时,射线追踪模型的近似误差非常小。

将射线追踪模型和经验测试数据比较后显示,它能够在乡村区域、发射器和接收器都接近地面的城市道路,及附加适当衍射系数的室内环境准确模拟接收信号的功率。

不过,射线追踪模型不能准确捕捉除接收功率变化之外的其它传播效应,比如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delay spre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