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2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反思篇一: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教学反思人教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教学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一单元,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重温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

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从本册开始,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对识字进行归类学习,在作业和小练笔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在阅读中加强词句练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抓住导语、思考练习及课文中关键处提出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这一单元导语就用诗一般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用心去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金色的草地》在课文中关键处提出思考问题,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

体会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爬天都峰》在课文中关键处提出“终于”一词在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汲取力量,克服种种困难才爬上了天都峰,这种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意义。

在习作方面,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一次作文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重在激发习作兴趣,树立习作信心,同时感悟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5灰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

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列宁与小男孩的谈话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本课时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

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部编本教育部审定2018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部编本教育部审定2018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部编本教育部审定2018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做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学生交流古诗,体验情趣)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3.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4.交流秋天:同学们,现在正是深秋季节。

你能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或你的感受吗?出示秋景图,学生自由交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5.《灰雀》教后反思开课前学生准备了部分关于各个名人的故事,所以课前主要以交流有关于列宁的资料为主,结果发现学生找的并不多,后来我只好给他们介绍一下,看来学生还是不太会抓住重点进行预习。

在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写事情经过的段落最后落到第一段时指导读。

然后学生分别练读列宁和小男孩的话交流自已的体会,这时就解决了列宁说话的技巧和爱鸟的真心,最后思想问题列宁为什么对灰雀问,却没问小男孩呢,简单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在指导读第一段时时间用得太多,学生对课文不熟,以后教学设计还是将识字和课文穿在一起每课时都分配一部分,我想这样的话可能学生会好消化一点,否则课文读起来不是很流利,学生练读时读了很长时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是很熟练。

6.《小摄影师》教后反思小摄影师》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挂念着那个少先队员。

再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由于本课的对话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可以理解大体意思。

因此,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并通过小组赛读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然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梳理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交流答案。

再次,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

最后,续写《小摄影师》。

因为有了课堂上对课文对话和心理的分析和理解,所以对孩子们来说,续写就不那么难了。

有几个同学写得还很精彩,下面是几位同学的习作。

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反思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世界
教学目标:
-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天空里的阳光》、《稻穗儿》
2. 讲解和研究活动:天空里的阳光、稻穗儿、我眼中的世界
3. 练和巩固:朗读课文,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4. 扩展活动:观察周围环境,写下自己眼中的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天空里的阳光》
1. 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天空中的变化。

2. 朗读课文《天空里的阳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 提示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4. 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眼中的天空,表达观点和感受。

第二课《稻穗儿》
1. 引导学生观察稻田和稻穗,了解稻穗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听读课文《稻穗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进行感悟和表达。

4. 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描述稻穗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我能够确保学生对世界的多样性有所了解,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课文选择了《天空里的阳光》和《稻穗儿》两篇相对简单的文章,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小兔子和胡萝卜》。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运用已学字词,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并背诵课文。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已学字词描述课文。

教学准备:1.课本《小兔子和胡萝卜》2.课件及多媒体设备3.图片、卡片等教具4.小兔子和胡萝卜的模型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小兔子和胡萝卜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问:“你们知道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胡萝卜”。

3.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引导学生思考。

Step 2: 学习新课文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并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语音语调模拟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情感。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给予学生解释。

4.教师解释课文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 感受课文1.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小兔子看到了什么?”等问题。

2.学生组内交流回答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Step 4: 讨论与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并问:“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2.学生用已学字词简单描述小兔子和胡萝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Step 5: 后续活动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和朗读课文,并描述小兔子和胡萝卜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与小兔子和胡萝卜的联系,鼓励提问。

反思:1.教学目标达到情况: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能够用已学字词描述课文内容,热爱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

2.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布置作业与辅导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发现。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言及写下自己的思考。

部分学生能够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和事件。

能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和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技能的培养。

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体会。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其意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阅读理解和感受。

教师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学习新课。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针对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帮助学生解决生字新词问题。

网络资源,如在线词典、语文学习网站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品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语言表达与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1. 课题:XXX(课文标题)2. 生字词:XXX(本课的生字词)3. 课文内容:XXX(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4. 语言表达:XXX(本课所学的词语及其运用)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 课文理解:回答问题,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语言表达: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单元)(2011-04-23 15:31:44)转载标签:分类:教学设计叶绍翁宋体诗人夜书所见王维教育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前两句写诗人秋夜的孤独寂寞,后两句写夜深偶见篱下灯火,不禁想起童年的快乐生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王维十七岁时写的诗,一首打写思亲的千古绝唱。

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备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

前两句写诗人想念亲人,后两句写亲人也在思念他。

情之所至,所以写出了“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

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3、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憧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品重点字词,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

2.教具与学具:录音机、图片。

第一课时—、导入不仅仅是佳节,其实平日一景一物都能勾起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宋朝诗人叶绍翁所写的《夜书所见》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二、初读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边读边思考诗的大意,划出不憧的字词。

3、释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悟情诗人叶绍翁久居在外、归家不得,再读古诗,对照插图,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寂寞、难过这许许多多的思乡念亲的情感吗?(一)一二句1、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箫萧2、箫箫梧叶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箫箫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读:萧箫梧叶送寒声)3、拓展促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019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2019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2019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

(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三班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的一名一般炮手,为了祖国,亲自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

一起看看人教版三班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欢送查阅!人教版三班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1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苍白、煞白、惨白〞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揣摩炮手当时简单的内心世界。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悄悄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简单的内心世界。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你们听[课件:炮声]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让你们联想到什么是的,战斗是残酷的。

今日,就让这炮声,带着我们来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战场,生疏一位无名的英雄吧。

--炮手。

[板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初读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01,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生疏,老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些难读的词语,你们能认清吗【课件:词语】3、大家预习的真不错。

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二)精读1、理解要点:精彩完成任务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防卫战,本文的仆人公炮手也参与了这场战斗,他的任务是什么他到底完成的怎样呢请你们快速扫瞄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1)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指导朗读。

谁来当这位将军,现场夸夸炮手2、理解难点:怎样的状况下精彩完成任务(1)学2—10段,心情极端苦痛的状况下。

①请同学们默读2—10段,画出最能说明炮手完成任务时神态变化的词语。

②在什么状况下炮手的脸色苍白③在什么状况下炮手的脸色由苍白变成煞白了读一读这段对话,从中体会体会。

④在什么状况下炮手的脸色变成惨白⑤这道命令“这〞指什么房子里住着谁此刻,炮手的心里会想什么⑥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特殊能说明他此刻的心情你发觉什么⑦顶着巨大的压力,炮手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⑧第十自然段这么精彩的段落,想读吗齐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本课共有10个生字,20个生词,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和运用。

2. 课文的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 课文的背诵: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4. 课文的拓展: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课文的背诵。

2.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学习: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三年级上册语文2. 课题要求: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 教学内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课文的背诵。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背诵。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背诵课文。

3. 拓展阅读:选择一篇与本课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阅读笔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2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2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简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

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教案(有反思)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教案(有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附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附每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单位:姓名: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

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

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

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

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

“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

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

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规定段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课文选自《语文》三年级上册,共三篇,分别为《秋天的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 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趣味识字”、“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

3. 综合性学习:围绕“秋天”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秋游、观察日记、手抄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规定段落。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询问同学等方式解决。

3.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三年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五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五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一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一遍课文,自己测试一下,看看课后是否还需要用词汇表。

如果不小心忘了,可以再看一下词汇表。

(1)出示生词卡,请已经确定是小老师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巩固。

老师可以随时纠正发音,随时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词卡片或课件,点名读,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默读一遍,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你做了什么样的实验?(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只有有目标的阅读,分层次、循序渐进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读到自己的层次,以阅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简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

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那么,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该怎样记录呢?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巧用体验移情朗读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

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

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

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

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

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2、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⑴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

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草地会变颜色: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第二教时一、检查复习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

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习写字。

【课后反思】挥洒想象和才情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

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

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3、爬天都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