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研究——来自2000~2008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的实证
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科发人教字[2001]357号
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正文:---------------------------------------------------------------------------------------------------------------------------------------------------- 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2001年10月17日科发人教字[2001]35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决定精神,根据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促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带动一批重点学科的发展,提升我院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继续实施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
第三条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包括引进长期回国工作的杰出人才(以下简称“杰出人才”)和招聘短期回国工作的海外知名学者(以下简称“知名学者”)两种方式。
第四条人才引进必须坚持学术水平、科学道德和为国服务的统一,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契约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二章目标和条件第五条在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即从2001年至2005年,计划引进500名左右的国外杰出人才。
第六条引进的杰出人才,应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
同时,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
2.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
3.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4.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战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内地29个省市的QCA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内地29个省市的Q C A 分析彭永涛,侯彦超(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收稿日期:2020-08-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209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0S J Z D A 062)作者简介:彭永涛(1986 ),男,河北邯郸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及供应链管理;侯彦超(1995 ),男,河北张家口人,江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务创新㊂摘 要:以中国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创新基础㊁创新环境㊁产学研联系和国际技术溢出4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变量,探究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和路径㊂结果发现,存在技术转化型路径㊁国外技术吸收型路径等4条关键路径;R&D 人力投入㊁区域外技术购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且核心条件;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组态中某些条件具有可替代性㊂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刻画的4条路径对不同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㊂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条件组态;路径分析;Q C A 方法D O I :10.6049/k j j b yd c .202006038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23-0054-09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l C o nf i gu r a t i o n P a t h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B a s e d o n QC A A n a l ys i s o f 29P r o v i n c e s a n d C i t i e s i n M a i n l a n d C h i n a P e n g Y o n gt a o ,H o u Y a n c h a o (S c h o o l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j i a n g 21201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U s i n g t h e p a n e l d a t a o f 29p r o v i n c e s a n d m u n i c i p a l i t i e s i n C h i n a a s s a m p l e s ,a n d u s i n g f u z z y s e t q u a l i t a t i v e c o m p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f s Q C A )m e t h o d s ,8r e pr e s e n t a t i v e v a r i a b l e s a r e s e l e c t e d f r o m t h e f o u r d i m e n s i o n s o f i n n o v a t i o n b a s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d u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s e a r c h l i n k a g e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s p i l l o v e r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m p a c t a r e a C o n d i t i o n a l c o n f i gu r a -t i o n a n d p a t h 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a b i l i t y .T h e r e a r e 4k e y p a t h s t h a t a f f e c t t h e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s u c h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a t h a n d f o r e i g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b s o r p t i o n p a t h ;R &D h u m a n i n p u t a n d o u t -o f -r e g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pu r c h a s e a r e n e c e s s a r y a n d c o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 e n h a n c i n g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C e r t a i n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t h e p a t h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t h a t a f f e c t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a r e r e p l a c e a b l e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n o t o n l yr e v e a l s t h e i n t e r n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b u t a l s o t h e f o u r p a t h s d e s c r i b e d p r o v i d e g u i d a n c e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i m pr o v e -m e n t o f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i n d i f f e r e n t r e gi o n s .K e y Wo r d s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a l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P a t h A n a l y s i s ;Q C A M e t h o d 0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创新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㊁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㊂区域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一个地区创新水平的主要指标受到广泛关注[1]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定上升,区域分布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㊂首先,由于区域创新能力是产生新知识和商机的隐形能力,在地区间的异质性导致其成功经验难以被复制[2];其次,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不仅取决于创新基础水平㊁创新外部环境㊁创新单位间的联系,还受其它地区创新活动的影响[3]㊂因此,不同区域应该如何针对自身创新条件配置创新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地探寻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为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借鉴㊂为探究区域创新能力内在影响机理,国内外学者针对区域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㊂M i n等[4]研究发现,创新网络规模和公共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L i u等[5]通过研究欧盟区域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空间演化格局间的关系,得出R&D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和研究实体均起积极促进作用;曾婧婧等[6]通过研究高校和区域技术转移效应,得出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㊂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各要素对创新绩效产出的净效应㊁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忽视了影响创新绩效产出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内在机理[7]㊂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较多学者关注单一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鲜有学者从整体角度研究各要素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复杂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从整体角度探寻影响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内在关系㊂定性比较分析法基于小样本分析,擅长处理复杂变量之间的多重并发关系,具有完整解读案例的特点㊂因此,基于整体论的Q C A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㊂基于此,本文从组态视角,围绕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一议题,运用f s Q C A,从创新基础㊁创新环境㊁产学研联系㊁国际技术溢出4个维度对我国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进行组态分析,通过刻画导致区域创新高绩效产出的组态路径,揭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内在机理,为各省份如何配置创新资源以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借鉴㊂1文献综述1.1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由创新强度和创新效率决定,创新强度取决于区域创新基础条件,其与经济规模㊁R&D 活动投入等因素正相关;而创新效率更多依赖于区域特定因素,如产业集群环境㊁产学研联系㊁外部技术溢出[8]㊂区域创新强度多用发明专利数量表示[9-10],漆艳茹等[11]利用专利申请影响因素特征指标构建我国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㊂国外在衡量创新能力时更加关注创新质量,通常通过专利引用次数加权反映创新质量[12];区域创新效率通过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衡量[13]㊂较多国内外学者采用区域创新强度或区域创新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衡量,鲜有学者从集合论角度整体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水平㊂本研究借鉴L e x u t t[14]的集合论方法,对Q C A的结果变量进行集合运算,用既具备高区域创新强度又具备高区域创新效率的组态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组态㊂区域创新强度代表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而区域创新效率则体现了区域对创新的吸收与转化效率㊂因此,只有两者同时达到高绩效水平,才认为该区域创新能力较强㊂1.2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从创新基础㊁创新环境㊁产学研联系㊁国际技术溢出4个维度进行分析㊂创新基础基于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产业创新环境基于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国际技术溢出基于尼尔森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㊂具体而言:①创新基础维度㊂F r i t s c h等[15]通过分析区域创新效率差异,得出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区域创新效率往往低于平均企业规模较小的区域;王志祥等[16]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可能存在 倒U 型 关系;李燕(2019)通过研究R&D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产业创新环境维度㊂B r o e k e l[17]通过定量方法分析区域创新效率与区域组织协作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 倒U型 关系;郭将等(2019)将产业结构进一步划分,得出相关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而无关多样化则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㊂区域创新又能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引入市场化调节可以显著加强这种促进作用[18]㊂制造业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也可以正向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19-20];③产学研联系维度㊂陈洪玮(2020)以创新平台为主要视角,研究科技企业孵化器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生产力促进中心3类创新平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溢出效应;④国际技术溢出维度㊂孙凤娥等[21]㊁徐文斌等[22]发现,外贸企业主导出口贸易开放㊁国际技术购买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㊂由此可见,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某一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23]㊂只有少数学者从外源路径变量与内源路径变量角度实证回归分析了两类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鲜有学者从整体论视角探究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间的内在机理㊂1.3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从区域创新过程看,我国区域创新一般依托于直接利用区域内自身资源和要素积累㊁间接吸收区域外创新要素两种路径(赵庆,2017)㊂侯健敏等(2010)运用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解释了研发合作内容要素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路径;J u c e v i c i u s等[24]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各主体通过有效创造和利用知识㊁寻求共同目标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该过程尤其重视技术吸收能力㊂同时,产业聚集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但对不同区域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发挥外部性机制的路径并不相同(赵婷婷等,2020);王雪薇等[25]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由东到西依次递减且各区域差距较大㊂当前,传统实证研究将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独立[26],即在假设因果对称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研究某一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系㊂因此,传统方法难以解释复杂变量间的因㊃55㊃第23期彭永涛,侯彦超: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果关系[27-28],而定性比较分析法具有对样本量和数据来源要求低㊁更好应对前因复杂性㊁适用于因果非对称性问题㊁具有完整解读案例的特点[29],结合评估多重因果关联变量的组合效应[30],对刻画不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较为适用㊂本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相同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且不同地区依托的创新条件不同,导致区域创新能力的成功经验难以模仿㊂传统线性回归依托对相关个案的归纳和逻辑演绎,难以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特点提出较为具体的指导意见㊂因此,本文以不同区域发展特点为基础,通过Q C A 方法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对前因变量进行组态构型,研究其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因果关系,可为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区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㊂2 研究设计2.1 研究方法Q C A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查尔斯㊃拉金[30]于1987年提出,它通过小样本分析找出复杂因果关系,强调通过实证及理论关联解决相关问题㊂定性比较分析法(Q C A )运用组态逻辑,研究多种复杂变量组合对结果变量的影响㊂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组织间要素通过多因素间的集合对结果产生影响[31]㊂而集合理论和Q C A 方法适用于理论方法的匹配,可运用Q C A 解决社会科学中的复杂变量问题㊂本文采用Q C A 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该方法适用于小样本数据分析,对样本数量要求较低,而本文将我国2018年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作为样本,样本数量符合该方法要求;另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众多且实现过程复杂,该方法通过对比条件变量组态集合关系,确定实现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变量组合及核心条件,可为具有不同发展特点的区域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参考㊂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我国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作为样本收集数据(因西藏㊁贵州数据缺失,故未纳入统计),初始数据来源于2019年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㊁‘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㊂具体来看,区域创新效率㊁区域创新强度㊁R&D 经费投入规模㊁产业结构特征㊁产业与大学合作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各地方统计年鉴,进出口贸易㊁区域外技术购买来源于‘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㊂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创新效率㊁区域创新强度两个结果变量取交集衡量㊂2.3 变量2.3.1 结果变量本文基于集合视角,用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 1)表示区域创新发展速度和质量,用创新强度(I n n o 2)表示区域创新发展基础能力,通过I n n o 1与I n n o 2进行f s Q C A集合运算,将两变量的校准结果取交集表示区域创新能力变量,据此测得的区域创新能力(I n n o )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㊂I n n o 1参考王志祥等[16]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测量结果,运用前沿生产模型(S F A )(投入指标为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㊁产出指标为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数量)㊂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计算区域投入产出效率㊂最后,用F r o n t i e r 4.1软件对函数进行估计,测算出不同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㊂I n n o 2用2018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专利授权数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㊂表1 中国内地各省㊁市㊁自治区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创新强度结果地区(东部)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 1)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 2)地区(中部)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 1)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 2)地区(西部)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 1)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 2)北京0.398106948山西0.17511311重庆0.23134780天津0.22141675吉林0.18911090四川0.22864006河北0.12735348黑龙江0.21918221云南0.16914230辽宁0.23126495安徽0.24558213陕西0.25334554上海0.36772806江西0.18533029甘肃0.1279672江苏0.263227187海南0.24355407青海0.0921580浙江0.312213805湖南0.25146369宁夏0.1124244福建0.15768304湖北0.21337916新疆0.1658094山东0.216100522内蒙古0.1076271广东0.362332652广西0.22515270海南0.2432133全国均值0.21858596东部均值0.263122574中部均值0.21533945西部均值0.17519270由表1可以看出,东部两项指标均高于中部与全国水平,西部两项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强度发展不均衡㊂区域创新效率也呈现此规律,导致我国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㊂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多重影响因素复杂交互的结果,且不同地区地理位置㊁发展环境㊁创新基础条件各异,难以有针对性地刻画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㊂因此,本研究通过Q C A ,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条件变量)进行组态分析,针对不同地域发展特点,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路径指导㊂㊃65㊃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2.3.2 条件变量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综合评价体系㊂N a s i e r o w s k i 等[32]认为,区域创新力影响因素可从创新基础条件㊁行业外部环境㊁创新主体与产业集群关系3个维度进行分析㊂‘欧洲创新计分牌“从框架条件㊁投资㊁创新活动和影响4个维度构建了欧盟国家创新绩效影响指标体系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㊁居民收入㊁教育水平㊁研发投资㊁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使用结构等㊂本文综合借鉴魏守华等[8]㊁N a s i -e r o w s k i 等[32]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变量集的分析㊂传统线性回归因R R D 与J R D 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而将R R D 省略,但Q C A 组态分析不受前因变量共线的影响,故将R&D 人力投入规模指标保留㊂此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支持㊁大学和企业科研合作经费㊁政府科技投入㊁F D I 技术溢出影响效应不显著,但随着服务型制造业的推进,我国珠三角及长三角区域服务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故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支持的指标保留㊂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条件变量定义为4个维度8个变量,见表2㊂表2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变量描述变量类型测量维度细分变量变量标签测度方法结果变量区域创新能力I n n o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 1区域创新投入产出率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 2区域专利授权数条件变量创新基础R&D 人力投入规模R R DR&D 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投入规模J R D R&D 经费支出知识存量K D 人均G D P创新环境产业结构特征I S C 制造业增加值占区域G D P 的比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K S I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产学研联系产业与大学合作I U C 大学科研经费中企业经费比重国际技术溢出进出口贸易I E T 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占G D P 的比重区域外技术购买O T P技术市场交易金额占G D P 的比重(1)创新基础维度㊂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基础直接相关㊂地区R&D 人力投入规模表示该地区对创新人才的吸引程度,R&D 经费投入规模表示该地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不同省份创新资金的配置,知识存量反映了地区创新能力基础,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量密不可分㊂本文借鉴F u r m a n 等[33]的做法,用人均G D P 代表区域知识存量㊂内生增长理论认为,R&D 努力程度以及对知识存量的利用有效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R R D ㊁J R D从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两个角度表示R&D 努力程度,K D 代表地区知识存量㊂(2)创新环境维度㊂创新环境通过影响创新活动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㊂根据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环境变量可由区域产业结构㊁区域产业集中度㊁区域产业间的联系表示;区域产业结构变量可通过I S C(制造业增加值占区域G D P 的比重)反映;区域产业集中度㊁区域产业间联系可由K S I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反映㊂(3)产学研联系维度㊂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一个区域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但由于不同地域经济水平不同,因而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同,如北上广因为政治经济地位凸显更能吸引其它省份创新型人才㊂因此,本文不考虑基础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影响㊂由于产业与大学合作直接促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本文用该指标表示产学研联系维度㊂(4)国际技术溢出维度㊂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知识跨国传播速度加快,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引入外商投资㊁中外合资办厂㊁加快进出口贸易等方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㊂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国际交流中技术溢出极大地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㊂国内外学者对该维度变量的研究主要包括外商投资㊁进出口贸易㊁区域技术购买3个方面㊂我国子公司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43]㊂因此,本文选取进出口贸易㊁区域外技术购买两个变量表示国际技术溢出维度㊂进出口贸易用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占G D P 的比重表示,区域外技术购买用技术市场交易金额占G D P 的比重表示㊂2.4 变量描述性统计本文结果变量(I n n o 1㊁I n n o 2)样本数据来源于表1,条件变量(R R D O T P )样本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㊁‘中国工业经济年鉴“㊂通过表2测度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赋值,其中R R D ㊁J R D ㊁K D 三个变量可由统计年鉴直接查出,其它5个变量通过年鉴数据间接计算得出,如K S I 通过一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相除得出㊂本文运用f s Q C A 3.0软件对全国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均值㊁标准差㊁最小值㊁最大值测算,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㊂区域创新效率最大值为0.398,最小值为0.092,区域创新强度最小值为1580,最大值为332652,说明不同省份创新效率㊁创新强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态势㊂从影响因素看,8个变量离散程度较大,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要素投入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省份发展特点,提出可以指导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㊂2.5 数据校准与转换使用模糊集Q C A 分析的是集合关系而非变量,因㊃75㊃第23期 彭永涛,侯彦超: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变量校准,并将样本从变量维度转化为集合维度㊂本文运用f s Q C A3.0软件,分析步骤如下:①应用四分位点法确定锚点,将样本数据上四分位点(75%分位值)㊁均值(50%分位值)㊁下四分位点(25%分位值)作为校准的完全隶属点㊁交叉点㊁完全不隶属点[28-31],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②运用3个锚点对2个结果变量(I n n o1㊁I n n o2)和8个条件变量(R R D O T P)进行校准;③将校准后的结果变量I n n o1f z和I n-n o2f z进行交集运算,其结果I n n o f z作为最终组态构型变量,表示区域创新能力㊂表3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变量标签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10.2180.0740.0920.398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258349750461580332652人力投入规模R R D1335511479505656565287经费投入规模J R D624691192546知识存量K D624642728828497128994产业结构特征I S C0.1550.1150.0110.436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K S I0.4530.0520.3530.56产业与大学合作I U C0.2340.110.0390.453进出口贸易I E T0.1180.1640.0010.842表4各变量校准锚点变量定位点完全隶属点交叉点完全不隶属点结果变量区域创新效率(I n n o1)0.24350.220.169区域创新强度(I n n o2)59661.253495111311 R&D人力投入规模(R R D)140356.759352336857 R&D经费投入规模(J R D)592.75467.5140知识存量(K D)66024.754899444047条件变量产业结构特征(I S C)/%24.26513.686.63知识密集型服务(K S I)/%47.15254542.96产业与大学的合作(I U C)/%29.61756.682.77进出口贸易(I E T)/%10.8856.680.01区域外技术购买(O T P)/%0.470.220.073数据分析结果3.1必要性分析必要性检验是Q C A的重要步骤,用于检查结果是否依托于某一变量㊂该检验过程包括两个指标:①一致性是指样本检验与集合关系的一致程度,通常当变量一致性大于0.9时,说明该变量为必要条件;②覆盖度是衡量某一条件变量组合重要性的直接指标,该指标由特定案例数量除以实例总数得出,具体如表5所示㊂从中可见,R&D经费投入规模变量和区域外技术购买变量的一致性均大于0.9,表明这两个变量对结果有较强的解释力,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条件㊂R&D经费投入规模变量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性条件㊂W a n g等[35]验证了区域创新环境要素㊁创新基础㊁区域外技术溢出㊁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链状结构关系,即创新基础通过影响区域外技术溢出和产业创新环境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㊂区域外技术购买变量通过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一方面为企业带来外部知识和技术,促进内部研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激励对外风险投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6]㊂表5单因素必要性分析结果测量变量一致性覆盖度人力投入规模0.8416860.775092经费投入规模0.9212410.685207知识存量0.7112170.676760产业结构特征0.6626890.617494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0.5457440.482419产业与大学合作0.7430390.627267进出口贸易0.7454260.709311区域外技术购买0.9061260.661825 3.2组态分析本文通过运行f s Q C A3.0软件,遵循F i s s[31]和杜运周等[36]的建议,将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8,案例阈值设定为1,P R I阈值选定为0.75,进行标准化运行,得出复杂解㊁中间解㊁简约解㊂通过对中间解㊁简约解进行布尔代数运算,得出组态结果如表6所示㊂表6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组态结果变量组态1234R&D人力投入规模ӘʏӘR&D经费投入规模ӘӘӘӘ知识存量ӘʏӘӘ产业结构特征ʏӘ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创新的支持ӘӘ产业与大学合作ӘӘӘ进出口贸易ӘʏӘӘ区域外技术购买ӘӘӘӘ一致性0.9726770.8743720.9196890.986063覆盖度0.1416070.1384250.2824180.225139总体一致性0.939107总体覆盖度0.552108注:遵循R a g i n[30]和F i s s[31]对Q C A结果的呈现,实心圆表示条件存在,Ә表示核心条件,ʏ表示边缘条件,ʻ表示条件缺席,空格表示一种模糊状态,即该条件可存在亦可缺席通过对我国内地29个省㊁区㊁直辖市进行Q C A组态分析发现,总体解的一致性为0.939,远高于一致性可接受程度0.8,总体覆盖度为0.55,表明4种组态解释了55%以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㊂因此,4种组态可视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组合㊂通过对4个组态条件变量进行对比发现,4种条件㊃85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组态可以归纳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4条路径㊂组态1不具备创新环境维度变量,资源投入层包括产学研联系维度和国际技术溢出维度变量,可以看出该组态通过外在技术吸收和内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该区域创新能力,因此可将其命名为技术转化型路径;组态2不具备产学研联系维度变量,资源投入层存在创新环境维度和国际技术溢出维度变量,可见该组态创新主要来源于国外技术,同时注重产业环境优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因此将该组态命名为国外技术吸收型路径;组态3㊁组态4包含创新基础㊁创新环境㊁产学研联系维度和国际技术溢出4个维度7个变量,组态3未包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支持变量,组态4未包含产业结构特征变量㊂因此,组态3主要通过制造业对技术进行吸收与转化,组态4技术吸收与转化的媒介为服务业㊂因此,组态3对应的路径为制造主导型路径,组态4对应的路径为服务主导型路径㊂(1)技术转化型路径㊂R&D 经费投入规模*知识存量*产业与大学合作*进出口贸易*区域外技术购买构成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充分条件,归属于该路径的区域为:辽宁㊁天津等地区㊂其中,R&D 经费投入规模㊁知识存量㊁产业与大学合作㊁进出口贸易㊁区域外技术购买为核心条件,其它为边缘条件㊂该路径依靠外在技术吸收与内在科研成果转化两种模式,主要将R&D 人力与财力投入到外来技术吸收与科研成果转化上㊂地处沿海㊁外贸发达㊁外企数量多的区域可以考虑该路径,通过区域外技术购买和增加进出口贸易引入先进技术,促进区域内创新成果转化,将外来技术内在化㊁先进科研成果实用化㊂在配置创新资源时应将外在创新引进与内在科研转化并重,对外将创新资源配置到区域外技术购买和进出口贸易领域,引进和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对内鼓励当地产业与高校㊁研究所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地区高校资源,促使创新成果转化及产学研有机结合,双管齐下提升该地区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㊂图1 技术转化型路径(2)国外技术吸收型路径㊂R&D 人力投入规模*R&D 经费投入规模*知识存量*产业结构特征*知识密集型服务对创新的支持*进出口贸易*区域外技术购买3个维度7个变量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符合该路径的地区为广东㊁山东㊁福建等㊂该组态表明,通过创新基础㊁创新环境和国际技术溢出3个维度变量组合可以完成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构型,反映了该地区高校创新资源转化不足㊁制造业未能形成聚集性㊁服务业较发达㊂因此,具有以上发展特点的区域可将创新基础维度R&D 经费用于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将R&D 人力与R&D 经费优先投入到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其余资源配置于当地制造业,促使外来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被充分吸收,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体如图2所示㊂(3)制造主导型路径㊂R&D 人力投入规模*R&D 经费投入规模*知识存量*产业结构特征*产业与大学合作*进出口贸易*区域外技术购买㊂该路径除知识密集型服务对创新的支持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不起作用外,其它条件对结果变量均有影响㊂归属于该路径的地区为江苏㊁浙江等省份,该地区制造业与高等教育发展良好,经济贸易发达,地理上靠近长江三角洲工业集聚区域,凭借地理位置和城市资源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人才集聚,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㊂该组态只有R&D 人力投入为边缘条件,其余均为核心条件,由此可见,该区域对创新人才的重视程度可放在第二层次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拉动的区域可以考虑该路径,可将创新基础和国际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变量作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㊂具有这些发展特点的区域可采取以下策略:①鼓励制造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将制造业创新作为该区域创新的主导力量,通过产学研结合,确保科研成果在制造业中充分转化;②注重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布局与规划,促进制造业转型与先进制造业形成,充分发挥其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作用;③通过加强进出口贸易促进外贸产业创新发展,将区域外购买的先进技术应用到㊃95㊃第23期 彭永涛,侯彦超: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
技术扩散理论研究综述
理论综述技术扩散理论研究综述邓兰兰㊀㊀开放性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一国技术存量的增加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技术创新程度,也依赖于国外先进技术的获得,表明了国际技术扩散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技术扩散的过程研究技术传播的规律.从事这一类研究的主要是M a n s f i e l d㊁R o m eGo㊁R o g e r s等为代表的技术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一般技术扩散模型.此类研究以国内技术活动研究为主要基础,强调技术扩散主要是基于企业间扩散的结果,但对于国际间的技术扩散的特殊性未做出专门研究.第二类是从技术扩散的路径研究国际技术扩散的机制.这类研究从国际间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出发,研究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过程中所发生的技术扩散.第三类是从技术扩散效率角度研究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问题研究.这类研究分别从技术供方与技术受方㊁政府与企业等不同角度做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政策选择理论.一㊁商品贸易与技术扩散(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技术扩散的解释对于商品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波斯纳(1961)提出的 技术差距论 与弗农(1966)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做出了描述. 技术差距论 认为技术差距是引起国际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随产品的进口,进口国在技术扩散中逐渐掌握技术并进行模仿生产,最终成为产品的出口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新产品的技术发展经历创新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技术创新国垄断生产与出口;成熟阶段,技术随出口而扩散,产品进口国能较迅速地模仿掌握技术并进行生产和出口;标准化阶段,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创新国技术本身的优势丧失,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生命周期.这三个阶段描述了随产品的出口带来的技术扩散,实现了技术在国际间的传播.(二)商品贸易中的技术扩散实证研究经济学者主要通过进口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检验商品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主要的研究结果为进口的技术扩散效应提供了较强的证据.C o e和H e l p m a n(1995)第一个依据最新理论利用溢出回归框架和双边进口份额进行研究,论证了贸易对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性.他们证明了两个预测:一是低知识含量国家从高知识含量国家进口的背景下,其生产率得到增长;二是对于一个既定的进口构成中,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越高,它的总体进口份额也越高,从而得出国际研发溢出与进口结构相关,且进口的总体标准对于国际技术扩散也很重要.C o e e t a l (1997)从他们对于高度工业化国家向77个欠发达国家的外国技术扩散的分析中,也找到了类似的效应.与此形成差异的研究来自E a t o n和K o r t u m (1996)及K e l l e r(1998).他们在其模型中显示:一旦距离与其他影响因素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控制因素,双边进口对预测双边专利活动并没有多大帮助. K e l l e r(1998)使用随机的反事实进口份额代替实际进口份额,重复了C o e和H e l p m a n(1995)有关进口份额的回归,结果显示没有强劲的效应.K e l l e r 得出结论,C o e和H e l p m a n的观点是没有依据的,一个国家的进口结构没有多大影响.K e l l e r(1998)的研究结果已经指引一些人怀疑贸易对于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性.二㊁国际直接投资(F D I)与技术扩散(一)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是指跨国公司具有选择通过直接投资形式进行技术内部转移的倾向,其主要理论基础是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B u c k l e y和C a s s o n(1976)及R u g m a n(1981)将交易费用理论引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开创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性或垄断因素导致企业无法95«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1期通过外部市场来实现交易或参加市场交易承担的交易费用过高,从而企业以内部市场交易代替外部市场交易.这里的市场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中间产品市场,特别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先进技术㊁信息㊁管理方式及经验等无形资产的市场不完全性.对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技术转让做出很大贡献的开创人是T e e c e.T e e c e(1976)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技术转让交易费用的高低决定企业技术转让的组织形式,即利用市场交易还是企业内部转移. T e e c e研究了许多技术转让的案例,发现国际技术的交易费用并非可以忽略不计.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有形或无形㊁现有或潜在的交易费用阻止了市场成为转让无形资产的有效媒介,国际直接投资是企业扩大自身边界将交易内部化的一种工具.(二)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理论基于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内部化倾向,经济学者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主要来源于非自愿形式的技术外溢,即由技术的外部性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早期的学者们(如H y m e r1970,M o r a n1970, L a l l&S t r e e t e n1977)大多数认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很弱,而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所带来的市场扭曲和市场占领会产生不良的反竞争效果,从而不利于东道国的技术成长和发展.后来占据主流地位的观点则从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及国际技术转让的主体这个角度,强调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扩散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具有技术溢出作用.C a v e s(1974)最早对跨国公司外溢效应的形式和渠道进行了归纳,将外溢效应区分为生产率外溢和技术外溢,同时指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外溢效应以三种方式产生.一是跨国公司打破进入壁垒,使资源配置的垄断性扭曲得到纠正,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跨国公司带来外部压力和示范效应,使本国企业加强技术与研发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三是由于竞争㊁模仿或其他原因,跨国公司的进入会加快技术扩散和转移的速度.(三)实证研究的结果新近不少研究的结论显示F D I没有实际的溢出效应(A i t k e na n d H a r r i s o n1999,G o r d o n H a nGs o n2001,H o l g e r G o r g a n d D a v i d G r e e n a w a y 2002).但K e l l e r(2004)认为这些主要基于微观层面的生产率研究的结论过于悲观,因为同样一些微观层面的研究却相反地显示了F D I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H a s k e t,P e r e i r a a n dS l a u g h t e r2001,G r i fGf i t h,R e d d i n g a n d S i m p s o n2003,K e l l e r a n d Y e a p l e2003),同时一些行业层面分析的文献也支持了F D I的正溢出效应(B a l d w i ne ta l1999,X u 2000).三㊁国际技术贸易与技术扩散(一)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基础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企业通过市场将技术向外部转让的方式.D u n n i n g(1978)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指出,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企业选择将技术许可授权转让给国外企业使用.该理论将国际技术贸易看成是企业对内外条件加以权衡而做出的权宜选择.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基础的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本身内含国际技术贸易是跨国公司转让技术的方式.即当交易费用下降时,市场交易可能成为技术转让的组织形式.但真正将国际技术贸易解释为技术产生后发展的必然结果的理论是斋藤优提出的技术转移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的生产收益随技术的生命周期发生变化,技术持有人根据收益的变化调节产品出口㊁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技术转让三种形式.最初,企业运用新技术生产产品出口,随市场扩大收益率提高;当该产品运用当地生产要素也能生产时,出口的收益率下降,企业由出口商品转向直接投资,使收益率回升;随着当地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并能仿制产品投入市场,收益率的下降又促使企业由直接投资转向技术转让,以提高技术收益率.该理论揭示出新技术产生后随生命周期变化,技术贸易将成为必然的向外扩散方式.(二)国际技术贸易中的技术扩散研究P e d r o M e n d i(2001)通过分析O E C D国家间1995年至1998年间的技术贸易,说明了技术市场在技术扩散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随着技术市场的逐步完善,比如知识产权的良好保护,企业将更愿意向外部转让技术,国际技术贸易将会越来越重要. P e d r oM e n d i的研究还利用非物化技术的贸易数据,发现技术贸易对生产率具有统计分析上的重要作用,这一结果确认了技术贸易是重要的技术扩散机制.中国学者李平(2005)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扩散机制研究中认为,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最直接的途径,可以从两方面实现技术扩散.首先,国际技术贸易直接提高了技术引进国的技术存量;其06次,在新技术引进中,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过程及技术应用的示范效应将提高技术能力.四㊁国际技术扩散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政策研究㊀㊀(一)技术供方因素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技术类型与技术扩散方式的选择问题,主要从技术供方如何选择技术转让方式的角度,分析决定国际技术扩散方式的主要因素.B a r a n s o n(1970)和S t o b u a g h(1984)等发现供方企业面临的竞争状况影响技术的转让方式.当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竞争性技术时,企业多数选择向完全自有的子公司转让技术;当许多企业拥有相似的技术时,企业多数采用合作或许可等方式向外转让技术.技术所处的阶段及技术性质对技术扩散方式有重要影响.M a n s f i e l d和R o m e o(1980)分析了美国跨国公司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技术类型,发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技术平均年限高于向发达国家转让的技术.另外,在转让方式上,许可等向外转让的方式主要与相对陈旧的技术转让相关,而内部化的方式则与新技术的转让相关.B r a d a (1980)和V i c k e r y(1986)认为高新技术更可能是在企业内部转让而不是在企业间转让.另外,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影响企业转让技术的行为.D a v i d s o n,e t a l(1985)的研究发现技术供方对基本的核心技术倾向于内部转让.B u c k l e y 和P e a r c e(1979)的研究显示:在高研发的产业,因技术资产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直接投资成为企业更常见的国际化策略.(二)技术接受方因素研究如果说技术供方行为和技术的特性决定了技术扩散的方式,那么技术扩散的成功却主要取决于技术接受方的条件.后来的学者们更加关注技术接受方因素对技术扩散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对欠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及获得技术扩散成功的问题的研究.首先在技术选择上提出了适用技术的概念.虽然对适用技术有许多的定义,但总体上一致的观点是指有效率㊁不过时而且适应东道国特定条件的技术.M e n s c h(1975)认为适用技术最重要的标准是成本㊁当地资源的利用㊁就业的创造及技术操作的复杂程度.R o b i n s o n(1979)的定义是指能以不超过当前世界价格提供产品的技术.选择适用技术的观点是明确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选择适用技术并非易事.S t e w a r t(1981)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适用技术上的几个障碍:当地技术人才的缺乏;交流的障碍;技术供方不愿意投入开发特定国家的使用设备等.相应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创造条件及解决技术转移的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L o n g(1979)提出了欠发达国家政府促进技术转移的八个措施:控制跨国企业活动;放开先进技术;改进公共和私人机构;建立这些机构与发达国家机构的联系;完善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市场;为生产力部门提供提高技术的激励和管理;发展地区合作计划;依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有效改进获取的外国技术.以上研究主要立足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层面,后来的学者们更多是从实证的国别案例中提出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培训(L a s s e r r e,1982);吸收能力(K e l l e r,1996);人力资本门槛(B i n X u,2000);社会文化因素(P a r ka n dY o o n,2005);知识产权保护(P h i l l i p M c c a l m a n,2005);等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研究显示有两个显著的因素:人力资本与R&D投入.K e l l e r(1996)指出,这两个都是与吸收能力概念相关的因素,一个企业或国家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成功吸收国外的技术.这些技能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形式,许多的研究为人力资本在技术扩散中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E a t o n a n d K o r t u m1996,T S E i c h e r1999,B i n X u 2000,F r a n s c e s c o C a s e l l ia n d W i l b u r C o l e m a nᶄs 2001).吸收能力的另一种形式是R&D投入,G r i fGf i t h㊁R e d d i n g和R e n e e n(2000)用12个O E C D国家的行业数据所做的研究发现,R&D与人力资本一样在技术吸收能力中有重要作用.(三)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启示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成功地利用国际技术扩散获得技术进步?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现有研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至少有下面几方面的启示:(1)发达国家技术扩散的行为既来自内在利益的驱动,也受外在竞争压力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竞争机制及提高竞争能力来促使发达国家向其转让新技术,加速技术扩散.(2)人力资本及R&D对国际技术扩散效率的显著影响,从新的角度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教育及R&D投入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利用国外技术扩散的条件.(3)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技术扩散的方式和效率,16«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1期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如何利用可控因素选择有效的国际技术扩散途径是企业及政府策略的关键.五㊁未来的研究方向虽然有关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扩散研究很多,但国别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说明传统理论与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国际技术交易环境的变化,新的问题也有待研究.具体来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中值得关注:(1)拓宽国别研究㊁进行国别比较以及对现存的实证研究差异做出理论解释是商品贸易及F D I两种技术扩散机制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关键是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对不同的技术扩散方式的机理做出恰当描述,比如行业内及行业间的技术扩散机理就是不同的.恰当的机理解释有益于实证研究框架的一致,也可以让实证研究更接近事实.同时,在技术扩散的机理研究中,还应注意国际技术扩散的动因与其影响因素的区别和联系.特别要研究发达国家为保持技术领先,总是不愿意将核心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难以有效提高技术水平,形成国际间的技术转移障碍.(2)在经济全球化㊁技术更新加速化㊁技术生命周期缩短的条件下,通过国际技术贸易的技术扩散将越来越重要.国际技术贸易的技术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待完善.(3)国际技术贸易制度环境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多哈回合已将技术转让议题纳入谈判,这意味着技术扩散将受到技术供方与受方以外的第三方因素影响.研究贸易制度安排对技术创造㊁应用㊁转让和扩散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江小涓等,2004:«全球化中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闻P 林德特王新奎,2003:«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汤敏茅于轼主编,1989:«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李平,2005:«国际贸易技术扩散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当代亚太»第5期.C o e,D T,H e l p m a n,E ,1995,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DS p i l l oGv e r s ,E u r o p e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39:859-887C o e,D T,H e l p m a n,E ,H o f f m a i s t e r,A ,1997, N o r t h -s o u t hS p i l l o v e r s ,E c o n o m i c J o u r n a l107:134-149 E a t o n,J ,K o r t u m,S ,1996, T r a d ei ni d e a:P a t e n t i n g a n dP r o d u c t i v i t y i nt h eO E C D ,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40:251-278K e l l e rW ,2000, D oT r a d eP a t t e r n s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F l o w s A f f e c tP r o d u c t i v i t y G r o w t h? ,W o r l dB a n kE c o n o m i cR eGv i e w14:17-47G o n g,G ,K e l l e r,W ,2003, C o n v e r g e n c ea n dP o l a r i z aGt i o n i nG l o b a l I n c o m eL e v e l s:AR e v i e wo fR e c e n tR e s u l t s o nt h eR o l e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D i f f u s i o n ,R eGs e a r c hP o l i c y32:1055-1079X uB.,W a n g J.,1999, C a p i t a l G o o d s T r a d ea n d R&D S p i l l o v e r s i n t h eO E C D ,C a n a d i a nJ 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 i c s 32:1258-1274.B e r n a r d A.,J e n s e n B.,1999, E x c e p t i o n a lE x p o r t e r P e rGf o r m a n c e:C a u s e,E f f e c t o r B o t h?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47:1-25.C l e r i d e sS.,L a c hS.,T y b o u t J.,1998 I sL e a r n i n g b y E x p o rGt i n g I m p o r t a n t?M i c r o-d y n a m i cE v i d e n c e f r o m C o l o m b iGa,M e x i c o,a n d M o r o c c o ,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Gi c s113:903-948.T e e c eD.J.,1977,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b y M u l t i n a t i o n a l F i r m s ,E c o n o m i c J o u r n a l87:242-261.J a e h w aL e e,2002, E s s a y so n T r a d e,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I nGv e s t m e n t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D i f f u s i o n ,D u k eU n i v e r s i t y, UM IN u m b e r:304157.M e n d i.P e d r o,2001, T h r e eE s s a y s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Go g y T r a n s f e r ,N o r t h w e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UM IN u m b e r:3033536.(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责任编辑:狄雷)26。
多技术转移途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 1 . 江西财 经 大 学 信 息 管理 学院 , 江 西 南昌 3 3 0 0 1 3 ; 2 . 江西财 经大 学 数据 与知 识 工程 江西省 高校 重点 实验 室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摘
要: 通过研 究得 出一 个创新 绩 效分 析框 架 , 该 框 架整合 了 4个主要 的技 术 溢 出途径 , 即: 大 学和科 研 院
力迅速提升 , 然 而 多 技 术 转 移 对 我 国 产 业 创 新 的 影 响 如何 , 相关研究给 出了多种答案 : ① 高 校 研 究 所 等 公 共 研 发 机 构 的 研 发 活 动 对 我 国高 技 术 创 新 具 有 一 定 的 影 响口 伽; ②F DI 是促 进 中 国 本 地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主 要 外 部 力 量 脚 ; ③ 进 口相 关 的 国 际 技 术 溢 出 对 中 国 技 术 进 步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④ 出 口学 习 对 中 国 企 业 的 创 新 绩 效 有 一 定 促 进 作 用 。 因此本研究 有 两个 方面 目的 : 一 是 给 出 一 个 创 新
所的公 共研 发 、 外 商投 资 、 技 术 引进 和 出口。结 合 我 国 高技 术 产业 的 省 际数 据 , 实证 比较 了技 术溢 出途径 对创 新绩 效的影 响 。结果表 明 : 公 共研发 在 内地和 沿 海地 区的作 用各 异 ; F DI 和技 术 引进 尚未 实现 有 效 的
1 分 析 框 架 和 研 究 假 设
文献[ 1 1 ] 最早 提 出创 新 能 力 的 概 念 , 并 用 专 利 申请
率 作 为创 新 指 标 。文 献 E 1 2 3 正 式 提 出 了 国 家 创 新 能 力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公布日期】2008.05.06•【字号】深科信[2008]137号•【施行日期】2008.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深科信〔2008〕137号)各有关单位:为了加强和规范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二〇〇八年五月六日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的工程中心,是指依托本行业或者本技术领域内具有综合优势的企业(以下简称依托单位)组建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拥有优秀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与深圳市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对本行业或本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科技研究开发实体。
第三条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依托单位,政府对其前期启动和研发经费给予一定的资助,政府资助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软件等固定资产。
第四条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工程中心组建和运作的指导部门,市财政部门是政府资助资金的监管部门。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深圳市工程中心发展规划以及技术服务特性和产业发展需求发布年度《申请指南》。
第五条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在工程中心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负责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问题和对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全球制造业大转移和国际间技术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技术转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产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不仅仅是技术引进,更为深刻的内涵是在于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掌握甚至创新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与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技术转移获得较大发展。
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几乎没有技术输出。
90 年代末至今,我国国际技术转移才真正踏入到正常轨道上来,不仅有技术引进,而且也有技术输出。
技术转移途径也呈现活跃和多元化的趋势。
一是有选择的引进。
引进当前我国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布局按需引进。
二是通过合作开发、战略联盟等等技术转移方式,重在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
我国从改革开放当初的“世界工厂”已开始逐步向“研发中心”转变,从“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经集聚入驻机构120多家,开拓国际渠道1000多条,组织高端技术转移、国际交流、行业交流等活动150多场,服务企业2000多家次,完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转移和落地154项。
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标志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内技术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国外技术走进来搭建了桥梁。
技术转移的这些新变化,极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2015年4月21日至23日,“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于北京召开。
大会围绕“美好生态、舒适生活、健康生命、智能生产”四个方向组织了智慧城市、纯电动汽车、食品药品安全、新材料与3D 打印、未来医学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等12个技术领域专场。
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
技术转移政策解读
12
成果转化的8大方式
(1)技术许可。通过技术市场把技术从发明者或拥有者手中转移给接受 者,即大学和科研院所拥有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允许企业在工业 中应用该科研成果。 (2)技术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合作还包括 双方互派人员访问或学习。 (3)技术外包。包括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开展的技 术研发活动。 (4)技术服务。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进行技术帮助和指导。 (5)技术购买。企业购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技术购买还包括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向企业流动。技术购买还包括企业对技术设备和 软件的购置。 (6)技术创业。主要指科研人员的通技术创业或技术入股。 (7)企业孵化器。 (8)信息传播。包括文献信息、数据库信息,可通过现场、会议或新闻 媒介交流技术方面的经验、技能或进行样品、样机的展示,或通过报刊、 杂志、书籍、音像等资料等形式传播,这种方式由于传播的信息具有分 散性和隐性等特点,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或模仿能力。
转移的条件:新技术拥有比较优势, 对客户有显著的
性能改善和价值提升.但可能价格更高. 技术转移是使命取向(mission-oriented)的科技机构 的本质使命. 技术转移的有效性是衡量使命取向科技机构生产率 的重要指标. 组织,制度和战略规划的障碍会限制技术的转移. 存在着好的技术转移的方法. 如用户的介入有助于 技术转移
20
实践
导致科学政策实现突破和对研究的公共投资出现
增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因二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 始。 洛斯阿拉莫斯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强调了科学和技 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令对科学(特别是物理, 化学和生物)进行大量投资的想法变的看似可行, 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似乎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种增加对科学投资的压力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 军备、航天竞争中又被大大增加了。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这给西方, 特别是美国带来了格外巨大的压力,导致其对防 御和空间研究进行大量投资。
国内研发投入、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的协整分析——以1991-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例
L u i IW we
fcol f uies d nsai - hnzo ntu f ho o s s miirt n Z eghuIstt o S B n A t o ie
A r ata Id syMaae et Z eghu40 1 , .R h a eo u cl nut ngm n- hnzo 50 5 P n i r .C i ) n
基 金项 目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 资助 项 目 ( 7 J 0 2 。航 空 科 学 基金 资 助 项 目 ( 09 G 5 1 ) 0CY3 ) 20 Z 5 0 5
8 6
李 武 威 等 :国 内研 发投 入
、
技 术转 移 与创 新 绩 效 的协 整 分 析
发投入 、技术 转移 与创 新 绩 效是 否 形成 了 良性 的互 动机制 ?在我 国全 面提 升 国家 自主 创新 能 力 与 全面 贯彻执行 创新 型 国家 战 略 的今 天 ,这一 系 列 问题 需 要 一个 明确 的答 复 。因 此 ,深 人 系 统地 研 究 国 内研 发 投入 、技 术转 移 、国 内技术 购 买 与创 新绩 效之 间 的关 系 ,探 讨 它们 之 间 的作 用 机制 ,不 仅对 于 国家 创新 理论 的完善 与 发展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理论 意 义 和 深 远影 响 ,而且 对 于提 升 我 国工 业企 业 的创 新 绩 效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2 计量模 型
1 问题 的提 出 内生 经济 增长 理 论 认 为 ,国 内研 发 投 入作 为一 个 国家 内生创新 努 力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已经 成 为 有 效提 升生产率 的重 要 源泉 ,相 当多 的 国 内外 文 献 对
国内研发投入 的重要作用进行 了实证检验¨ 4。另 I ] 外 ,在经 济全 球化 的背 景 下 ,对 于后 发 国家 的 本 土 企业而 言 ,以技术 引进 、国 内技术 购 买 作 为 主 渠 道 的技 术转 移和 国内研 发 投入 相 互 作 用 ,也 成 为 了提
国内外跨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合作的实践与经验启示
发展战略国内外跨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合作的实践与经验启示•邱婧蒋安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发展特征,在一定区域的高度集聚和自由流动在全球促进形成了若干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示范区域。
剖析国际国内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经验,将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提供借鉴。
一、国外科技创新要素合作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的科技创新要素流动模式主要是在高度市场化环境下创新要素在区域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间自由高效配置,以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保持活力并始终走在全球科技创新前列。
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各要素创新协同网络促进高效互动与合作,构建科学的区域创新基本理念,制定完善尊重各方利益的市场规则,构建高效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区域创新制度,引导、培育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塑造尊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都对科技创新要素合作起到关键作用"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等都是全球极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合作典范。
(一)美国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基于旧金山湾和临近区域自然发展起来,一般认为包括旧金山、马林、索罗马等9个郡,包括旧金山市、奥克兰市和圣何塞三个核心城市,其中旧金山市是旧金山湾区的政治、金融和文化教育中心,奥克兰市是港口和工业中心,圣何塞市是高新技术中心聚集了大量全球著名高科技企业o旧金山湾区是全球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孕育地,其成功的核心是形成了完善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o 其中,高等院校是创新的起点,企业是创新的应用载体,配套科学技术型产业的金融和管理等中介服务发挥着平台的作用,政府通过地方联盟、湾区层面的权力机构、各专业性的专委会组织共同在区域创新合作中产生催化作用,对世界其他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巨大借鉴作用。
一是顶级创新研发平台与企业形成创新驱动循环。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竞争力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竞争力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端年,国家对科技工作给予了空前的重视,把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形成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转化成了着力推进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特别明确了以企业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这对泰山石膏来说既是大好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不仅继续需要“规模做强”,而且更要依靠“技术做强”.实施精品战略,形成了系列产品,一、主要做法和成效2、构建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体系保证能力宝钢以建设钢铁精品基地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开发基地为目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研究院为核心,各分公司、子公司技术中心和高校及社会研究机构构成的,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三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体系保证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研发能力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3、实施品牌战略,以机制创新推进产品创新,产品研发逐步从满足用户现实需求向引导潜在市场发展积极实施精品战略,荣获中国名牌称号。
4、加大科技投入,工艺技术发展从追求实用向抢占技术制高点发展。
共有多项科研项目列入年度科研开发计划,技术创新投入比率连续三年超过销售收入的3%。
2000年,专门设立了“科技发展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超前、共性、可持续发展技术等的开发,先后启动了“”等50多项重点科研开发项目,等技术开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局部实现突破。
5、以实验室为基础,实践中试指导生产。
6、以基地建设项目为创新平台,不断提升技术集成能力,充分实践和发展自主集成技术7、建立以6σ精益运营为框架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8、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管理模式规划系统构架,以战略需求引导功能配置,已形成自己特色的信息化建设9、充分利用外部优势科技资源,产学研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坚持“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内部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支持体系相整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0、建设人才高地,支撑技术创新发展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与中国技术转移战略对策研究
等 方 式 从 外 界 获 得 ] 。
当代 国 际 技 术 转 移 新 趋 势
( 1 ) 开放 式 创新 成 为必 然趋 势 。随着 资 金 、 人才、 技术 、 信息等要素在全球 范 围内的快 速流动 , 技 术 转 移
为 主 体 的 国际 技 术 转 移 成 为 技 术 转 移 的 生产 力 的 重要 途径 , 技 术 转移( Te c h n o l o g y Tr a n s f e r ) 已 经 成 为 世 界 各 国 日益 关 注 的 战 略 选 择 。技 术 转 移 指 科 学 技 术 在 国 家 间 、 地 区 间、 行 业 间 以 及 科 学 技 术 自身 系 统 内 输 出 与 输 入 的 过 程 。技 术 转 移 的 内容 包 括 科 学 知 识 、 技术 成果 、 科 技 信 息 以 及 科 技 能 力 的转 让 、 移植、 引进 、 交 流 和 推 广 普 及 ] 。随 着 科 技 和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转 变 , 国 际技 术 转 移 近 年 出 现新 趋 势 , 如全球化 背景下 的开放 式创新 、 技 术 经 营 时代 的 到来 、 发 明 产 业 化 以及 专 利 资 本 化 、 技 术 专
第3 0 卷 第l 4 期 2 0 l 3 年7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o1 . 3ON O. 1 4
S ci e n c e& Te c h nol og y Pr og r e s s a n d Pol i c y
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与转移特征及效率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研究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软 科 学 项 目 (0 7 X 4 8 ) 阶段 性 成 果 ; 陕 西 省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专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2 0 G Q DI8
7 4
侯 健 敏 等 :我 国 大 中型 企 业 技 术 引 进 与 转 移 特 征 及 效 率 分 析— — 基 于 面 板 数 据 的 计 量 模 型 研 究
( 0 8 关 于 自主研 发 、技 术 引进对 生 产率 的影 响 20 ) 的地 区差 异研 究 表 明 , 自主 研 发 只 对 东部 和 中部 地 区的生产率 有 显 著 正 效 应 ,而 技 术 引进 只对 西 部 地 区的生产 率有 显 著 正 效 应 。曹 泽 等 ( 0 0 ¨ 2 1 ) 依 据 19 20 9 5~ o 7年 中 国东 、中 、西 部 三 大 区域 的相 关 数 据 ,采 用 面板数 据 模 型进 行 计 量 经 济 分 析 表 明 ,不 同类 型的 R D投 入 对全 要 素生 产 率 ( F ) 的增 长 & TP 均有 正 向促 进 作 用 ,区 域 之 外 的 技 术 引 进 带 来 的 T P增 长效应 最 大 ,技 术 引 进 对 西 部 地 区 T P的作 F F 用 大于 中部 和东 部 。在 研 究 国家 宏 观 层 面 技 术进 步 及影 响 的 同时 ,学 者 还 从 中观 层 面 ,依 托 区 域 面板 数 据 , 对 技 术 进 步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 李 光 泗 (0 8 ¨ 2 0 ) 研究 技术 引进对 地 区经 济 收敛 的影 响 ,基
于3 0个省 市大 中型工业 企 业数 据 实证 分 析 的结论 证 实 ,技 术 引 进 不 仅 对 经 济 增 长 产 生 显 著 正 向作 用 , 对 地 区经济 收 敛 也产 生 显 著 影 响。技 术 引 进 是 缩 小 地区经济差距 、实现地 区均衡发展 的重要 途径。姚 先 国等 (07 ¨ 20 ) 运用 测 度 了 19- 20 99 05年 间长 三 角 1 城市 国 民经济 的技术 效率 水 平 和技 术创 新水 5个 平及 其 对 G P增长 的贡 献率 ,认 为提 高 产业 技 术效 D 率 ,优 化投入 要 素 的组 合 比例 ,加 快 技 术 引 进 和技 术追 赶 步 伐 是 推 进 长 三 角 地 区 G P增 长 的 有 效 途 D 径 。陈傲 (0 9 6以 19-20 20 )1 9 1 0 6年 大 中型 工业 企 J 业基 础数 据为样 本 ,实证 检验 技 术转 移 与产 品创 新 、 专利 产 出的关 联 机 制 。从 技 术 引进 和 国 内 技术 购 买 两种 技术 转移 渠 道 考察 显 示 ,技 术 引进 对 产 品创 新 和专 利产 出有 稳 定 的正 面影 响 ,而 国 内技 术 购 买 的 价值存 在某 种程 度 的低 估 。 上述研 究从 各 个 层 面得 出许 多 有 益 的 结 论 :技 术 引进 促进 经 济增 长 、技 术 引进 对 推 动 后 进 地 区 技 术 追赶 和先 进 地 区创 新 能 力 的重 要 作 用 、技 术 引 进 对 于企 业 自主创 新 的重 要 作 用 等 ;揭 示 区域 技 术 引 进 和技 术转移 和 区域 技 术 水 平 、技 术 接 受 者 及 创新 基 础具有 内部 影 响关 系 。但 是 ,对 技 术 引 进 研究 的 深入 探究 还存 在部分 不 足 。从 技 术 引进 角度 来 考察 , 我国区域技术 引进整体特征如何?区域引进 的效率 如何 ?应 在 区域层 面如何 对技 术 引进 效率 进 行评 估 ? 从 区域差 异角 度 来 看 ,针 对 我 国区 域 技 术水 平 的差 异技 术 引进 的测 度 指标 如 何 选 取 ?从 技术 引进 的绩 效来 看 ,先 进 与后 进 地 区 同样 需 要 技 术 引 进 ,但 是 先进 地 区与 后 进 地 区技 术 引进 必 然 存 在 差 异 ,同样 种技 术 引进 由于 区域 不 同 ,其 绩 效 是 不 同的 。考 虑 区域 差异 和 资 源配 置 有 偏 组 合 情 景 下 ,如 何 衡 量 技 术 引进 绩 效 ?什 么样 的技 术 引进 绩 效 测 度 方 法 具 有 在可 比性 ?显然 ,以上 问题 属 于 复杂 性 系统 问题 , 具 有一定 的模 糊性 。 区域 ( 别是 大 中型企 业 ) 不仅 仅 面 临技 术 引 特 进 ,还具 有技 术 输 出者 和 技 术 接受 者 双 重身 份 ,在 技术 引进 的 同时 还进 行 不 同程 度 的 对 其 他 区域 和企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下中国的战略研究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下中国的战略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技术转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出现技术经营化、技术标准化和标准垄断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下,我国必须抓紧建立相应的技术经营机构,支持技术转移的专项基金,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的市场机制和专利预警机制,以确保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技术经营;技术转移;技术战略在未来十年的全球经济竞争中,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国若想成为这场战役的获胜者,开放式创新尤为重要。
为了在未来经济竞争中继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正在抓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之间连接的中间环节,唯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让3个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够使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格局。
做好技术转移战略部署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中国处于全球技术发展的浪潮之中,国际技术转移的特点和趋势直接影响到中国技术转移的方向和走势,近年来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作为技术转移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经营模式和技术转移战略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在规模和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全球化和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加深,而且,随着技术集中战略和技术经营的兴起,跨国公司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购买和研发打包等形式构筑专利池,同时将专利标准化,再通过技术标准来构筑贸易壁垒,从而加剧了对国际技术市场的垄断,对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具体来说,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技术转移与经济全球化融合趋势进一步凸显随着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
技术转移、消化吸收与产品创新绩效——一个基于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培养国际化科技合作人才的关键步骤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国际技术转移成为各国之间加强科技合作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作为国际技术转移领域的专业人才,持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士在推动科技合作与创新方面具备了更丰富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概述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颁发,是国内技术转移领域的重要专业认证。
该证书的目的是培养在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方面具有全面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科技人才。
通过参与培训和成功通过考试,持证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和实践,为促进科技合作与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价值与意义1. 培养综合素质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培养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技能,让持证者在国际科技合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证书持有者具备深入了解国际科技创新体系的能力,掌握技术评估与交易、法律知识、商业模式等关键技能,能够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 推动国际合作持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能够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推动技术转移。
他们了解国际科技合作的最新趋势与规则,具备在跨国环境下开展合作的能力,能够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合作与创新。
3. 增强竞争力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持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士具备了国际化科技合作与创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个人职业发展水平,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在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领域的竞争力。
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但不限于:1. 国际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2. 技术市场与产业分析;3. 技术评估与交易;4.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5. 国际科技合作案例分析与实践。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管理课程作业马腾00825102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pkumateng@【摘要】跨国公司凭借自己在资本、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对本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技术转移外商直接投资【正文】一、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的概念与比较当今,世界上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专利权,控制着全球几乎全部的尖端技术和相当一部分国际技术贸易,是世界上产业技术的主要创新者、垄断者和交易者。
跨国公司往往将最新技术成果控制在母公司内部,或通过内部技术转移转让给其控股的(特别是独资的)子公司。
有研究表明,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相伴而行的内部技术转移,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并且其方向、速度、内容以及结构将成为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通过无偿或有偿的各种途径,自一国流向他国的活动。
技术转移有别于一般的技术传播,它不仅指技术知识以及随同技术一起转让的机器在空间的转移,而且指技术在新的环境中被获得、开发和利用的有机统一的完整过程。
超越国界的技术转让行为就是国际技术转让。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自己提供所有所需的技术,所以,各国的经济增长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技术的扩散。
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和深化无疑带动了世界范围内技术更快的提升。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因此在理论上各国学者普遍认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外溢。
但是跨国公司作为技术溢出源,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实现技术转移。
那么技术转移又为什么会发生呢?用产品周期理论进行分析可知,当一项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或者标准化阶段时,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一般也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本和价格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基于外部技术获取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基于外部技术获取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以1995-2013年中国高技术行业数为样本,实证估计企业新产品开发受引进外国的高新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的影响。
综合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理论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对中国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有促进作用。
标签:国外技术引进;购买国内技术;新产品开发F271 引言由于科技的进步,产品的成长周期极大缩短,产品的开发显得越发重要。
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或外部获取来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但内部研发需要具备相当的研发实力、投入高额的研发资金,因而只是依赖内部资源进行的创新活动已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以外部技术获取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这两种途径来探讨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该结论将会对企业如何通过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自身产品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2 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绩效企业外部技术获取可以分为两种,即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
国外技术引进即用于购买国外技术的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是指用于购买国内其他单位科技成果的经费支出,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等技术资料,以及购买关键设备、仪器、样机、样件等的费用支出。
外部技术获取的优势在于,既可以在短时间内缩小技术差距,弥补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性,更有利于推出产品和服务。
2.1 国外技术引进对产品创新Liu和buck认为通过技术引进可以直接加速公司新产品开发。
陈傲应用动态计量经济理论,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引进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
李武威同样实证分析国外技术引进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有稳定的直接正向影响。
2.2 国内技术购买对产品创新Olso手册指出技术购买具有两种优势:既是一种简便低成本的技术获取方式,又是一种快捷方便的技术转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形式为:
LnPit 0 1LnK it 2 LnLit vit uit LnSit 0 1 Ln Kit 2 LnLit vit uit
(3) (4)
Pit 和 Sit 分别为第 i 个行业在 t 年的专利申请数(项)和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研究——来自 2000~2008 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的实证
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外技术引进可以促进国内 的技术进步 。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以迅速弥 补国内技术缺口,并最终提高生产力 。另一方面, 我国国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区域科技水平和 科技资源差异较大,国内的技术转移则可以弥补区域 科技资源的差距[3],促进国内区域的科技均衡发展, 最终也会提升国内的创新绩效和生产效率[4]。那么国 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究竟何者对我国区域创新 绩效作用更大?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究竟几何?这是 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对于创新绩效的研究,早期主要是运用回归分析 和相关分析研究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5],近年 来随着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利用参数和非参数 的技术对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成为主流。就国外技术引 进、国内技术转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而言,现有 文献通常是作为一项研究经费在知识生产函数中以 回归方法进行处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技术来源 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这一单一渠道上,结论也 不尽一致。在针对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上,管建 成[6]等(2005)、袁鹏[7]等(2007)、林昭文[8]等(2008)、李 冯锋 婧 等(2009)、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12, 1, 21-27 doi:10.4236/ssem.2012.12004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2 (/journal/ssem.html)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研究 ——来自 2000~2008 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的实证*
张雷勇,冯 锋,王 博,付 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合肥 Email: suzly@ 收稿日期:2012 年 9 月 25 日;修回日期:2012 年 9 月 26 日;录用日期:2012 年 10 月 18 日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of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0-2008*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0-2008 via method of SFA.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the sample session,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measured by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han measured by new products sales revenue, which means that the R&D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both can increase the R&D efficiency but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is more obvious.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has non-efficiency effects o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but technology transfer has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on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Proposals are given at the end. Keywords: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Efficiency; Empirical; Regional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以专利申请数为创新产出指标的 实证结果分析
(5) (6)
1) 计算结果
运用 Frontie4.1 分析软件,我们采用分层检验方 法,并加入交互效应影响,对随机前沿函数模型 (3) 和(4)进行估计, 得到参数估计值以及相关的检验结果
uitP 和 uitS 分别表示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为产出变量的非效率项分布函数的均值。 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但取 决于输出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更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吸 收能力,一般通过变量的交互作用反映吸收能力产生 本文设置 R&D 经费内部支出和技术引进、 的效应[16]。 技术转移的交互项反映资本渠道吸收能力产生的影 响,设置 R&D 活动人员当量和技术引进、技术转移 的交互项反映人力资本渠道吸收能力产生的影响。 具体无效率函数模型为:
[13]
等(2010)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或数
:
uit 0 zit wit
据包络方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回顾这些文献 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对 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比较研究尚缺乏关注。因此,本 文尝试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分别以专利申 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对国外技 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进行研究。同时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特点, 探讨了其背后的动因,并提出了分析结论和政策启 示。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研究——来自 2000~2008 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的实证
经济社会内涵,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外 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的指标选择设定为:各地区 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衡量各区域的国外技术引进(TI); 各地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来衡量各区域的国内 技术转移(TT)。参照 Battese 和 Coelli 在 1995 年研究 模型的设定
1. 引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有着 “赶超” 的性质,
*
而要实现“赶超”的任务,则要不断地实现技术进步。 而无论是在微观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宏观经济运作方 面,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赖原生性、探索性的 技术创新来推动本国的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践经验都
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学研网络中共生现象机理 研究”资助课题(71073151)。
[13]
然也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但并不完整。为了 研究数据的一致性、时效性和满足研究的需要,本文 《中国统计年鉴》 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 2001~2008 年 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统计数 据。而在中国大陆的 31 个省域单位中,由于西藏自 治区的数据严重缺失,本文在计算中予以剔除。而对 于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滞后效应,从王志平[18]等、 孙玮[19]等、关忠诚[20]等、白俊红[21]等的研究来看,基 不考虑滞后效应并不会影响 于面板数据的 SFA 方法, 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因此,本文也不做滞后处理。
摘
要:基于 2000~2008 年我国省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就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
技术转移等技术获取形式对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以专利申请 数为创新输出的区域创新效率要高于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输出的区域创新效率,研发和成果转化 出现不协同的局面;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都会促进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国外技术引 进的效果更为明显;国外技术引进则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生了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国内技术转 移则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引进;技术转移;创新绩效;实证;区域
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K it 和 Lit 分别为第 i 个行业在
t 年的 R&D 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和 R&D 活动人员当
量(人年)。 无效率函数模型为:
uitS 0 1LnTI it 2 LnTTit wit uitP 0 1LnTI it 2 LnTTit wit
Leiyong Zhang, Feng Feng, Bo Wang, Miao Fu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Email: suzly@ Received: Sep. 25th, 2012; revised: Sep. 26th, 2012; accepted: Oct. 18th, 2012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2.1. 研究模型
随着综合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 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逐渐兴起并成为效率 评价研究的主流范式
[11]
。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无法测
[12]
量随机误差对于不同评价对象的影响,也不能直接检 验影响个体技术效率差异的外生性因素 。而相对而 言,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则可以完成这些分析,并具备 统计特性,能够对模型本身和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