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非选择题(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非选择题(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非选择题(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牵涉痛原理可用“会聚学说”与“易化学说”来解释。

“会聚学说”认为内脏和体表结构两者产生的信息都经相同神经元传入痛觉中枢,中枢误认为来自内脏的信息是体表结构产生的;“易化学说”认为③兴奋导致②在强度较弱的刺激下就产生兴奋。

其结构基础如图所示。

(1)①、②所指结构在反射弧中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依图分析,脊髓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可将产生的兴奋传到痛觉中枢,使感受器所在部位产生疼痛感觉,痛觉产生过程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用局部麻醉药物阻碍神经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内流,可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

机体发生牵涉痛时,用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疼痛的体表结构,而疼痛并未消失,则说明这种牵涉痛可用“_____________学说”解释。

2.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原理的常用方法。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当图l中的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3所示。

已知K+和Cl-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试从该角度分析IPSP产生的原因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SLE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和系统受累。

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年龄多为15~40岁,女:男约为7~9:1。

SLE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亚洲及太平洋地区SLE的发病率约为每年25~99∕1O万,患病率约为3.2~97.5∕10万⑴。

为在深入认识SLE,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充分参考各级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权威诊治指南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提高我国SLE的诊治水平。

一、临床表现SLE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系统受累表现多样,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不一;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同一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临床表型的患者预后亦有差异。

SLE的自然病程多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

1 .全身症状:是SLE患者起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亦是稳定期SLE患者出现疾病活动的警示。

SLE患者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乏和体重下降。

发热通常为SLE疾病活动的标志,但需与感染相鉴别。

疲乏是SLE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由多种因素导致。

2,皮肤黏膜:皮肤黏膜损害见于大部分SLE患者,特异性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表现为面颊部蝶形红斑,亦可表现为亚急性皮肤型狼疮和慢性皮肤型狼疮。

其他特异性表现包括狼疮性脂膜炎、冻疮样红斑狼疮和肿胀型红斑狼疮。

非特异性皮肤黏膜表现包括网状青斑、雷诺现象、尊麻疹、血管炎、扁平苔辞等。

此外,SLE患者常出现光过敏、脱发、口腔黏膜溃疡等。

3 .肌肉骨骼:SLE患者典型的关节受累表现为对称分布的非侵蚀性关节痛和关节炎,通常累及双手小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全身性肌痛与肌肉压痛在SLE患者中常见,部分患者出现肌炎,可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肌酸激酶升高。

缺血性骨坏死可见于少数SLE患者,最常累及部位为股骨头,部分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相关,长期激素治疗者需警惕。

感染和风湿疾病相关单选题1

感染和风湿疾病相关单选题1

感染和风湿免疫单选题11.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伤有参考价值的标志性抗体是A.抗SSA(Ro)抗体B.抗RNP抗体C.抗Sm抗体D.抗dsDNA抗体E.抗磷脂抗体答案:CD解析:大纲考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特点。

靶器官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炎症介质(包括补体)的大量活化是引起SLE的全身性组织炎症损伤的基本机制之一,抗dsDNA抗体及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使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产生炎症介质免疫应答反应,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知识点总结和扩展:抗Sm抗体特异性高,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和回顾性诊断,与疾病活动性无关;抗dsDNA抗体诊断SLE标志之一,主要与SLE活动性密切相关;抗RNP抗体与SLE雷诺现象和肌炎相关;抗SSA对干燥综合症诊断有意义,阳性率达70%。

2.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病损处高起皮面并向两侧面颊部扩展,见于A.酒渣鼻B.黑热病C.肝脏疾病D.二尖瓣面容E.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E解析:大纲考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鼻梁皮肤出现黑褐色斑点或斑片为日晒后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色素沉着见于黑热病、慢性肝脏疾患等。

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病损处高起皮面并向两侧面颊部扩展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红的皮肤损害主要在鼻尖和鼻翼,并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肥厚,见于酒渣鼻。

知识点总结和扩展: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颊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血液学疾病、免疫学异常、抗核抗体异常。

3.SLE患者不会出现的血液学异常是A.血红蛋白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白细胞减少D.淋巴细胞减少E.血小板减少答案:B解析:大纲考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血细胞减少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免疫性破坏过多的血细胞所致,因此骨髓造血是代偿性增加,这样代表骨髓造血情况的网织红细胞不是减少而是增加。

SLE

SLE

Memberano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Light micrograph showing a memberanoproliferative pattern in lupus nephritis, characterized by areas of cellular proliferation (long arrows) and by thickening of the glomerular capillary wall (due to immune deposits) that may be prominent enough to form a “wire-loop” (short arrows). Although proliferative changes can be focal (affecting less than 50% of glomeruli), disease ofthis severity is usually diffuse.
Symptom complex
Constitutional Fatigue: If due to SLE it will respond to corticosteroids, antimalarials, and DHEA. Fatigue can also be caus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Fever: Episodic fever is suggestive of active SLE (responsive to NSAIDS) or infection; in comparison, sustained fever may reflect CNS involvement or an adverse effect to a drug. Weight change: Weight loss may be due to decreased appetite, the side effects of medication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or the use of diuretics. Weight gain in SLE is usually due to salt and water reten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nephrotic syndrome; or increased appetite with steroids

亲环素A的相关研究进展

亲环素A的相关研究进展

亲环素A的相关研究进展汤镇【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13)004【总页数】4页(P556-559)【关键词】亲环素A;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作者】汤镇【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亲环素(Cyps)是一类结构高度保守且分布广泛的多蛋白家族,最初作为免疫抑制剂CsA的细胞结合蛋白而被发现和命名。

自1984年亲环素A(CypA)被发现和提纯,CypB、CypC、CypD、CypE、Cyp40、CypNK等其他亲环素陆续被发现和认识。

迄今为止,至少有16种人亲环素类似物被归入亲环素蛋白库,但CypA仍是研究最广泛的亲环素。

随着CypA相关研究的深入,其生物学作用日益被认识,其不仅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如蛋白质折叠、胆固醇的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和机体炎性反应等,还在炎性疾病、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综述如下。

人CypA由165个氨基酸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3,故又称Cyp18,是“小”亲环素的代表。

CypA结构高度保守,由8股反向平行的β片层构成的桶状结构,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由一段α螺旋封闭。

桶的侧面存在催化肽脯氨酰基酰胺键顺反异构的活性部位,是其配体结合口袋,该口袋包括Arg55、Phe60、Met61、Gln63、Phe113、Trp121、Leu122、His126残基,其中亲水性Arg55、Gln63、His126残基参与了大部分配体的氢键相互作用;桶的中心则是由Val6、Phe8、Ile10、Val20、Phe22、Leu24、Phe36、Leu39、Tyr48、Phe53、Ile56、Cys62、Leu98、Met100、Phe112、Ile114、Phe129、Val132、Val139、Met142、Ile158残基构成的疏水核芯。

CypA的Arg148、Arg69、Gly80、Glu81、Lys82、Ala103、Asn71残基在CypA与钙调蛋白(CN)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参与氢键的形成,而Pro58、Arg69、Asn71、Thr73、Glu81、Lys82、Ala103、Pro105、Trp121、Ser147、Arg148、Asn149则与CNB发生范德瓦尔作用。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3节免疫失调( ) 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当过敏原进入机体,会被血清中的抗体结合,从而引发过敏反应C.过敏反应通常具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过敏反应中,抗体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的组织成分2.[2023·湖北武汉高二校联考模拟]广西一小朋友因食用未见过的青色果子,吃完2~3分钟后出现过敏反应,嘴唇肿成“腊肠”的形状。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退时唇部的组织液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高B.很可能诱发物质是过敏原,此前应该接触过C.食用后,过敏原从小肠吸收运至唇部出现水肿D.外来物质直接引起唇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下降3.巨大荨麻疹又称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其发病原因以过敏为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首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引起巨大荨麻疹B.巨大荨麻疹发病时,免疫细胞的活动增强C.巨大荨麻疹患者的子女也很有可能患该病D.巨大荨麻疹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完全相同4.春季,一些人将柳絮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这是过敏反应的表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就可以表现出过敏症状B.过敏反应的症状表现很快,通常接触过敏原数分钟内就会出现反应C.不同人的过敏症状不同,这可能和家族遗传有关D.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说明了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5.在注射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试,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青霉素的抗体,对青霉素过敏;反之,则说明患者体内无相应的抗体。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人体来说青霉素相当于抗原,使用前需进行皮试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说明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D.若患者首次做青霉素皮试无反应,则终身可以使用青霉素6.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

这种现象是( )A.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B.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偏弱C.机体免疫自稳功能过强D.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7.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与人肾小球基底膜的外侧存在共同抗原,故链球菌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具有共同抗原的肾组织发生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

外周血NLR、PLR、SII、dNLR、NMLR衍生指标对SLE患者疾病的活动度评估价值

外周血NLR、PLR、SII、dNLR、NMLR衍生指标对SLE患者疾病的活动度评估价值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 比率; 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
The value of NLR、PLR、SII、dNLR、NML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valuating disease activity of SLE patients
2 结果
2.1 外周血衍生新指标在两组间表达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2 例 SLE 患 者 (观 察 组) NLR、 PLR、 SII、
dNLR、 NMLR 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同期健康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外周血衍生新指标在两组间表达比较 (±s)
指标 观察组(n=42) 对照组(n=40) F P
·19·
前, 临床上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 评分标准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共有 21 项[1], 评估过程繁琐、 耗时 较长, 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容易造成患者病情误 判。 因此, 寻找更多可反映 SLE 疾病活动度的评价 指标, 协助评估 SLE 疾病的病情发展, 对临床 SLE 疾病的诊疗工作十分必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 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 血小板与 淋巴细胞比率 (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 系 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 ,SII) 、 衍 生 的 中 性 粒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比 率 (derived 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 dNLR) 、 中 性 粒 细 胞 和 单 核 细 胞 乘 积 与 淋 巴 细 胞 比 率 (neutrophil monocyte lymphocyte ratio, NMLR) 等外周血衍生指标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症指标,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上 述衍生指标在荨麻疹、 银屑病、 肿瘤、 皮肌炎等疾病 的诊疗工作中具有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作用 , [2-5] 但上述衍生指标在 SLE 疾病活动度评分中研究较少。 为此, 笔者统计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2020 年 6 月 SLE 患者外周血相关衍生指标, 了解其在 SLE 患者 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 为 SLE 患者病情评估和 调整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肾病

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肾病

Th17细胞与⾃⾝免疫性肾病Th17细胞是T细胞的⼀个独特的谱系。

这些T细胞表达IL-17A和谱系决定转录因⼦RORγt。

Th17细胞在宿主防御病原体中具有重要的⽣理作⽤。

这些促炎T细胞也是⾃⾝免疫的关键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或银屑病等⼏种疾病中也显⽰了致病作⽤。

近年来,有证据表明Th17细胞可能在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管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引起肾脏炎症和⾃⾝免疫病。

本次主要集中阐述Th17分泌IL17细胞因⼦作⽤与肾脏细胞,所引起的肾脏炎症和⾃⾝免疫反应,及其未来治疗⽅⾯的价值。

IL-17对肾实质细胞的影响IL-17可上调各类肾脏实体细胞促炎症因⼦表达已经证明,肾实质细胞对IL-17有不同的反应,甚⾄可能导致直接肾损伤。

⼈近端肾⼩管细胞(hPTEC)在培养过程中可被IL-17A激活,并释放出⼤量的IL-6和IL-8。

在IL-17存在下,培养物也能诱导hPTEC产⽣G-CSF和GM-CSF.培养的肾⼩球⾜细胞(hPOD)在受到IL-17攻毒后,IL-6,MCP-1,RANTES的表达显著上调。

类似的观察⽤于肾⼩球系膜细胞和内⽪细胞。

此外,⼈内⽪细胞对IL-17的反应还表现为VCAM和E-选择素等粘附分⼦的上调。

因此,肾实质细胞通过增加⽩细胞趋化因⼦的表达,促进细胞的迁移来促进IL-17A介导的炎症反应。

IL-17A暴露还可上调⼈肾⼩管上⽪细胞(TEC)和hPOD的CD40表达,从⽽促进与T细胞的相互作⽤。

CD 40与其同源配体的连接诱导两种肾细胞MCP-1和RANTES的合成。

然⽽,作为对IL-17的反应,肾脏的结构完整性也可能受到直接影响。

有研究显⽰经IL-17处理后,肾⼩管上⽪细胞有破坏细胞连接完整性和Ecadherin表达丧失的迹象。

⼀些研究显⽰肾纤维化可能是由IL-17驱动的炎症过程促进的.Kuo等⼈证明IL-17能促进培养的hPOD产⽣转化⽣长因⼦-β1。

IL-17可以诱导hPTEC产⽣细胞外基质蛋⽩和aSMA。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进展题库答案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进展题库答案

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进展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 (1)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 (3)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 (5)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 (7)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 (8)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 (10)七、超声与风湿病 (12)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 (13)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 (15)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 (17)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 (19)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 (21)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1.根据瑞典ARTIS项目的数据,不属于巴瑞替尼相对于依那西普在安全性方面优势的是()A.MACE发生率更少B.因AE导致中断治疗的发生率更低C.带状疱疹发生率更低D.严重感染发生率更低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2.首次证明ADAb与托珠单抗治疗无应答存在相关性的研究是()A.ABIRISK研究B.Nipocalimab研究C.RABBIT研究D.GLORIA研究E.NORD-STAR研究参考答案:A3.在大型多国真实世界RA注册研究(JAK-pot)中,与TNFi相比,JAKi 组的MACE发生率如何()A.显著更高B.显著更低C.未发现显著更高D.未发现显著更低E.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4.一项发表于2023年新英格兰杂志peresolimab(II)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peresolimab在第()周DAS28较基线改善更显著A.10B.12C.14D.16E.18参考答案:B5.GLORIA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GC治疗RA()后停用,其安全性比较好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8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E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1.风湿疾病中,不属于生物制剂的是()A.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B.T细胞调节剂C.B细胞调节剂D.JAK激酶抑制剂E.非中和性抗体参考答案:D2.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A.使用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B.使用前需做好感染的筛查C.使用前需做好肿瘤的筛查D.用药期间需注意随访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3.首个作用于BLyS的一种重组的完全人源化IgG2λ单克隆抗体是()A.贝利尤单抗B.泰他西普C.利妥昔单抗D.阿仑单抗E.阿巴西普参考答案:A4.目前发现Janus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中,仅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系统的是()A.JAK1B.JAK2C.JAK3D.TYK2E.TYK3参考答案:C5.下列属于白介素17拮抗剂的是()A.西伐单抗B.托珠单抗C.依奇珠单抗D.阿达木单抗E.列洛西普参考答案:C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1.ASAS对中轴型SpA的分类标准规定,腰背疼痛时长为()A.≥1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E.≥12个月参考答案:B2.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AS的是()A.双侧骶髂关节炎Ⅰ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B.单侧骶髂关节炎Ⅲ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C.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D.单侧骶髂关节炎Ⅳ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E.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参考答案:D3.MRI在关节部位应用中,对观察炎性病变有帮助的是()A.T1WIB.T1W2C.脂肪抑制技术D.PDWIE.骨成像序列参考答案:C4.加拿大脊柱关节炎协会(SPARCC)-脊柱活动性MRI评分中,每个层面每个VU最多为()分A.2分B.4分C.6分D.8分E.10分参考答案:C5.关于脊柱关节炎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B.具有特定的临床和遗传特征C.以非对称性、寡关节炎、附着点炎或指(趾)炎为突出特点D.与HLA-B27无关E.以强直性脊柱炎为原型参考答案:D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1.对处于疾病活动期的SLE患者,建议至少每()评估()疾病活动度,如果出现复发,则应按照疾病活动来处理A.半个月,1次B.1个月;1次C.3个月,1次D.6个月,两次参考答案:B2.狼疮肾炎中最常见的是()A.局灶性狼疮肾炎B.膜增生性狼疮肾炎C.膜性狼疮肾炎D.弥漫性狼疮肾炎E.轻微系膜性狼疮肾炎参考答案:D3.抗核抗体谱中,和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是()A.抗rRNP抗体B.抗RNP抗体C.抗Sm抗体D.抗SSB(La)抗体参考答案:D4.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病理学改变()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洋葱皮样病变”是指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A.肝总动脉B.脾中央动脉C.下腔静脉D.脾静脉E.肾动脉参考答案:B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1.不属于RA高风险人群的是()A.干燥综合征患者B.更年期、哺乳期女性C.长期在炎热潮湿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者D.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者E.口腔卫生欠佳、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者参考答案:C2.发现RA临床前期的筛查手段不包括()A.握力测试B.血清学检查C.血常规D.关节超声E.核磁共振参考答案:C3.抗CCP和RF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早期就能够被检测到,即使是在临床症状首次出现之前数年,两者均有助于预测关节炎()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A.慢性的B.炎症性的C.系统性的D.是一种自身免疫病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类风湿关节炎可累计全身多个脏器,其表现不包括()A.干燥性角结膜炎B.周围神经病变C.雷诺现象D.血小板减少E.骨质疏松样改变参考答案:D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1.下面哪些表现未提示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治疗,以预防更进一步的结构进展()A.基线CRP升高B.NSAIDs应答不佳C.MRI检测到明显脂肪浸润以及骨芽形成D.脊柱强直参考答案:D2.下面哪类药物不用于AS原发病的治疗()A.TNFiB.IL-17iC.IL-6iD.JAKi参考答案:C3.下面哪些药物明确不能抑制AS患者中轴关节放射学进展()A.NSAIDsB.MTXC.TNFiD.IL-17i参考答案:B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和首次确诊的年龄平均延迟诊断()年A.7B.8C.9D.10参考答案:C5.下面关于axSpA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哪句话是对的()A.Nr-axSpA和AS的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太大差别B.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轻C.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重D.Nr-axSpA患者功能损害比AS患者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AS患者没有太大差别参考答案:A七、超声与风湿病1.颞动脉超声(TAUS)是即使在学习阶段也能排除()的可靠技术A.亚临床滑膜炎B.RAC.PsAD.GCA参考答案:D2.PsA与RA超声表现的区别,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指(趾)炎是RA特有的,PsA少见B.早期PsA与早期RA相比,骨侵蚀较少C.PsA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更明显D.在MCP关节处的伸肌筋腱膜炎以及皮筋膜增厚和软组织水肿参考答案:A3.RA分类标准评分表中所占权重最大的是()A.血清学B.滑膜炎持续时间C.急性相反应物D.关节受累参考答案:D4.在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中,对超声下病变最严重的()关节进行针刺穿刺滑膜活检A.手部B.脚部C.肘部D.膝部参考答案:A5.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在超声上的表现相同的是()A.移动性B.关节间异常的低回声或无回声C.压缩性D.是否有多普勒信号参考答案:B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1.下列选项都是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中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有以下情况之一应怀疑痛风:第一跖趾关节(MTP1)迅速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通常在夜间);出现尿酸性肾结石B.如果怀疑是化脓性关节炎,应立即转诊C.对于出现慢性炎症性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D.如果痛风的诊断仍然不明确,可考虑关节穿刺和显微镜检查关节液参考答案:A2.下列哪一项不是痛风的临床特征()A.高尿酸血症B.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C.痛风石D.心脑血管病参考答案:D3.痛风疾病状态定义有三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的是()A.临床前阶段B.临床阶段C.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D.疾病病程参考答案:C4.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指出,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首选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A5.在2022年NICE指南中,控制通风急性发作的二线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D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1.AS诊断性检查有()A.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B.骶髂关节及脊柱X线C.高分辨CT扫描D.骶髂关节MR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E2.下面2009年ASAS炎性背痛诊断标准中,说法错误的是()A.发病年龄<40岁B.隐匿起病C.活动后症状好转D.休息时加重E.夜间痛(起床后未见好转)参考答案:E3.下列关于AS治疗预后的说法错误的是()A.症状通常持续几十年,无论是疾病早期还是晚期都对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B.应强调AS的临床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很强的异质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持续进展,另一部分可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与一般人群相比,AS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女性的标准化死亡率高于男性D.仅局部受累的轻度AS患者可以几乎不影响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参考答案:C4.下列不属于AS关节外临床表现的是()A.前葡萄膜炎B.髋部受累C.回肠和结肠粘膜炎症D.银屑病参考答案:B5.下列AS分类诊断标准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A.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B.ASAS推荐的中轴型SpA分类标准C.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D.Amor参考答案:A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1.在判断RA疾病活动性方面,已明确的核心关注点不包括()A.关节肿胀数B.CRP数值C.关节压痛数D.骨密度E.患者整体感受参考答案:D2.类风湿关节炎,以()性多发,男女之比为()A.女,1:1.5B.女,1:10C.女,1:3D.男,2:1E.男,3:1参考答案:C3.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状,不正确的是()A.一旦得了风湿病,就会致残B.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不存在病因治疗C.由于患者和公众的认知程度不高,就诊延误、自我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D.炎症控制不好,或者疼痛减轻即随意减停药,是影响预后的负面因素;许多患者因此出现骨侵蚀,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E.RA的治疗策略与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疗法不断涌现,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参考答案:A4.RA的治疗经历过非常大的演化,医学界不断发掘新药物,然后又不断验证、甚至否定;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药物或方式是()A.激素B.金制剂C.甲氨蝶呤D.全身淋巴结的X 线照射参考答案:C5.临床研究提示,不同定义决定了不同缓解比例;而最严格的缓解标准是ACR/EULAR2010标准,达到ACR/EULAR缓解的RA患者的关节功能优于DAS28缓解患者()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1.下列属于低嘌呤食材的是()A.黄豆B.香菇C.龙虾D.海蜇皮E.猪脑参考答案:D2.难治性痛风患者可以长期碱化尿液:使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盐制剂,使尿PH维持在(6.2-6.9),每2h测尿pH以指导调剂量()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属于选择性COX-2药物的是()A.双氯芬酸钠B.艾瑞昔布C.扶他林D.布洛芬E.吲哚美辛参考答案:B4.不符合抗炎镇痛药使用原则的是()A.痛风急性发作时,越早使用效果越好B.急性发作后36小时使用效果不佳C.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D.预防治疗时,疗程为3-6个月E.秋水仙碱为一线用药参考答案:C5.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A.改善生活方式B.有效镇痛C.降尿酸持续达标D.积极处理合并症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1.OA的非药物治疗不包括()A.物理治疗B.活动/行动支持C.充足日晒D.矫形支具参考答案:C2.手OA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累及A.膝关节B.远端指间关节C.第一腕掌关节D.肘关节E.肩锁关节参考答案:B3.快速进展性OA多见于髋关节,疼痛剧烈;()即可诊断A.6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B.12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C.6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D.12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参考答案:C4.不属于OA治疗的药物是()A.NSAIDsB.氨基葡萄糖C.钙剂D.硫酸软骨素E.曲马多参考答案:C5.关于OA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起病隐匿,但进展迅速B.疼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C.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D.疼痛主要由关节其他结构如滑膜、骨膜、软骨下骨及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受累引起E.疼痛严重而持续者,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状态参考答案:A。

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基因表达及血清ASO和IL8水平转变

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基因表达及血清ASO和IL8水平转变

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基因表达及血清ASO和IL8水平转变【摘要】目的观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及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转变,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

方式采纳RT PCR方式检测银屑病病人(银屑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采纳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纳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

以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

结果银屑病组TLR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P<);银屑病组点滴型与斑块型TLR2 mRNA表达比较无显著性不同(t=,P>)。

银屑病组血清AS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P<);且点滴型病人明显高于斑块型病人(χ2=,P<)。

银屑病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P<);点滴型与斑块型病人之间比较无显著性不同(t=,P >)。

点滴型病人ASO阳性者TLR2 mRNA表达水平高于ASO阴性者,不同有显著性(t=,P<);银屑病病人外周血TLR2 mRNA表达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P<)。

结论 TLR2可能通过识别链球菌等入侵病原微生物启动机体免疫应答,介导细胞因子IL8等的产生,参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和进展。

【关键词】银屑病 Toll样受体2 抗链球菌溶血素白细胞介素8[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2 (TLR2) mRNA in monocytes of psoriaticpatients’ blood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8 (IL8) and anti streptolysin O (ASO), and to explore their relevance to pathogenesis of of TLR2 mRNA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method; serum levels of ASO and IL8 were detected by latex agglutination assay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Expression of TLR2 mRNA of th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t=,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TLR2 mRNA between guttate and plaque psoriatic patients (t=,P>. The positive rate of ASO in th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χ2=,P<; and the ASO positive rate in guttat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laque psoriatic patients (χ2=,P<. Level of IL8 in psoriatic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controls (t=,P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uttate and plaque psoriatic patients (t=,P>. The expression of TLR2 mRNA in psoriatic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SO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egetive ASO (t=,P<; the expressions of TLR2 mRNA and IL8 in psoriatic patient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 P<. ConclusionTLR2 may be involved in the occu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soriasis by recognizing the invading streptosis and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of cytokines.[KEY WORDS]psoriasis; toll like receptor 2; antistreptolysin; interleukin8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以为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免疫失衡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张春兵;杨晓帆;王慧娟;张明顺;苏定雷;柯瑶;季晓辉【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4(024)005【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比率改变.方法:采用微量全血三色标记法,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4+CD25+、CD4+CD25+CD45RO+T细胞亚群,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结果:SLE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百分率,活动期(29.29%±8.86)%和非活动期(29.55±8.96)%均低于正常对照(37.41±3.29)%(P均<0.05);CD4+CD25+T细胞百分率SLE活动期(10.30±5.6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5.39±1.43)%(P<0.05),非活动性SLE病人组(5.63±2.49)%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CD45RO+T细胞百分率SLE活动期(3.96±3.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1.39±0.63)%,非活动期(0.75±0.66)%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均<0.05).平均荧光强度分析表明SLE患者组和正常组的CD25和CD45RO抗原密度差异并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CD25+及CD4+CD25+CD45RO+T细胞亚群比率异常增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总页数】4页(P455-458)【作者】张春兵;杨晓帆;王慧娟;张明顺;苏定雷;柯瑶;季晓辉【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相关文献】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状况研究 [J], 董剑;2.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疾病活动的研究 [J], 成传芳;茹晋丽;罗静;赵向聪;颉晓香;车国柱;靳志勇;孙慧萍3.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J], 沈敏宁;孙可一;季晓辉;王慧娟;立颜;王书奎;苏定雷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8+CD25+T细胞亚群改变的初步研究 [J], 王卫文;李有武;夏永祥;刘才冬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关系研究 [J], 王医林;刘英纯;王健;赵花妮;吉健华;张倩;周子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的 P C患者的 A J、 S 、 L B I A T G B水平 明显低 于 M。阴性患者 ( T P < . 1 , 说 明 M 阳性 的 P C患 者 的病 情 较重 , 0O )也 B 预后 不 良, M 阳性 的 P C患者 的病 情较 轻 , B 预后 良好 。因此 M 、 。 M 的检测对于病情 的判断有一定 意义 . 总之 , MA亚型 的检测 对 于 P C的诊断 与病情 的判断 A B 具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 , M, 抗 抗体对 于诊断 P C的敏感 性和 B 特异性均较高 , 具有诊 断意义. 已确诊 P C的患者 , 对 B 检测抗 M 和 M 抗体对疾病 的病情判 断有意 义 。可见 , 检 A — 联 MA M: M 、 优于 A — 单独检测 。 、 M MA M
[ Ivri i . o fX crmoo edfc npi r iaycr 4] nenz R l o ho sm e t i r ybl r i zP e es ma i - roi J . ptl e ,0 7 3 ( ) 343 6 hs s[ ] Heao R s2 0 ,7 6 :8 -8 .
放 射 免 疫 学 杂 志 2 1 第 2 筇 1期 o a i n nl ̄2 1 2 ( 0 2年 5卷 f d(r u o y0 2,5 1 R fm i o

65 一
和 A T呈 轻度升高 ; Sபைடு நூலகம்数据 显示 , L 、— T与 TBl转 氨酶均 A Pr G —i 、 不 成 比例 的升高 , 这提 示 了胆 管 细胞受 损程度 高 于肝 细胞 。 8 . %的患者 T Bl明显 升 高 ,0 6 的患者 D.i轻 度 升 52 —i 6 .% Bl 高, 这一 点提 示 了在 反 映胆 汁淤 积程 度 的敏 感 性方 面 的特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甲基转移酶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甲基转移酶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医 师 16 一 , 副
患 者 , 断依 据 S ap( 8 )的标 准 , 临床 表 现 、 诊 hr 1 3 9 以 抗 R P抗 体 滴 度 升 高 及 抗 核 抗 体 、抗 S 抗 体 阳 N m 性, 补体 沉积 改变综 合判 断疾 病 的活动 性 。 检测 前患 者 至少 3个 月 内未 接受糖 皮质 激 素 、免 疫 抑制 剂或
2 结 果
离 心机 离 心 3 5。② 7。 ~s 0C孵 育 混合 物 5 i.冰冷 mn 却 , 暂 离心 , 集沉 淀 。 管 子置 于 冰上 。 短 收 ③ 按指 定顺
序 加 入 以下 成 份 :x 应 缓 冲 液 4 l R b L c T 核 5反 , io o k M
糖 核 酸 酶 抑 制 剂 f0 / 1 I , 0 M N P混 合 物 2 uI)l l 1 m d T x x
bo dmo o u la e (BM C) f x dc n et et s edsae M CT lo n n ce rc lP l o e o n ci i u i s ( mi v s e D)
Lv Xio a, ta a y e l
D p r n ema l y S ez e aa epe sH si l e at t fD r t o , h nh nB o nP o l’ opt me o og a
意 的前 提 下 , 取 病人 和 志愿 者 的标 本 )密 度 梯 度 获 。
离 心法 ( i l 分 离外 周 血单个 核 细胞 ( B Fc 1 o) P MC) 。 113 抽 提 R A逆转 录合 成 c N .. N D A R A抽 提 采用 Q a e N / N n kt N ignR A D A mii i提取 . 以逆 转 录获 得 c N D A的第 一 条链 .根 据 R v r iT eet d A M

中国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性皮肤病研究进展蒋娇 陆前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南京 210042)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4)01-0037-15[摘要] 免疫性皮肤病指一类免疫系统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白癜风等。

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疾病进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困难,给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国皮肤病学研究者在免疫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

近10年中国学者在免疫性皮肤病领域发表SCI 论文11 919篇,其中10余篇发表在顶级期刊,包括发表在科学(Science ) 1篇、自然(Nature ) 1篇、细胞(Cell ) 2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3篇、柳叶刀(The Lancet ) 2篇、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 1篇及免疫 (Immunity ) 4篇等。

本文主要就我国在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免疫性皮肤病;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Research progress on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 in ChinaJIANG Jiao , LU Qianjin. Hospital for Skin Diseases ,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 Nanjing 210042, China[Abstract ]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 encompass a spectrum of immune system -mediated autoimmune or inflammatory skin conditions , such as lupus erythematosus , psoriasis , atopic dermatitis , and vitiligo.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unclear pathogenesis , complex disease processes , diver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and treatment difficulties , thereby presenting sig‐nificant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s. Notably ,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achieved numerous innovative research findings on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Over the past decade , Chinese scholars have contributed 11 919 SCI papers to the field of immune dermatosis , with more than 10 being published in the world's leading medical journals. These publications include one in Sci⁃ence , one in Nature , two in Cell , three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two in The Lancet , and one in Nature Medicine , as well as four in Immunity . Here , we aim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Chinese research progress pertaining to the pathogene‐sis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Key words ] Immunologic skin diseases ;Lupus erythematosus ;Psoriasis ;Atopic dermatitis ;Vitiligodoi :10.3969/j.issn.1000-484X.2024.01.00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0ZX09201-28);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CIFMS )(2019-2M -5-033)。

基因突变和血液病的关系

基因突变和血液病的关系

基因突变和血液病的关系基因突变是指遗传信息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是单核苷酸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也可以是一段或多个序列的改变(称为插入和缺失突变)。

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血液病就是这样一种疾病,它涉及到血液或骨髓中细胞的异常增生或功能障碍。

许多血液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病,它是由淋巴细胞的增生引起的。

这种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其中一个常见的基因突变是TCL1。

TCL1是一个蛋白质,在正常细胞中很少表达。

但在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TCL1的表达水平往往很高。

这是由于TCL1基因的突变导致了TCL1蛋白质的稳定性增加。

再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也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这种疾病通常由某些基因的缺失或改变导致。

其中一个常见的突变是TP53基因的突变。

TP53基因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它的功能是保护细胞免于恶性转化。

但是,当这个基因出现突变时,它的功能将受到损害,细胞就容易恶性转化,导致MDS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血小板疾病也与基因突变有关。

一些遗传性血小板疾病,如 von Willebrand病和 Glanzmann病,通常由与血小板功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引起。

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血小板的数量或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出血或凝血障碍。

总的来说,基因突变和血液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血液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其他细胞功能。

因此,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机制和治疗这些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血液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血液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1月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1月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1月期末练习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豌豆叶肉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B.叶肉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C.叶肉细胞中光反应吸收的光能全部储存在ATP中D.叶肉细胞中有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酶的基因2. A基因位于人类第21号染色体上,该基因共有A1、A2、A3和A4四种等位基因。

有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型为A1A2A3,其母亲的基因型是A1A3,父亲的基因型是A2A4,则造成该患者异常的原因可能是()A.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有丝分裂异常B.A 1与A 3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受精卵发生染色体结构上的倒位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I异常3.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激素,交感神经末梢也能释放肾上腺素,有关肾上腺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后直接进入内环境B.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中C.肾上腺素可放大交感神经的收缩支气管的作用D.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4.血小板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血细胞,它有大量额外的细胞膜可使它迅速改变形状,伸出“手臂”附着在血管破裂处止血。

同时,其还可以区分人体细胞和微生物细胞,通过囊泡分泌攻击性分子对抗各种入侵的微生物以及传递信息给其他免疫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小板存在于血液中,所以血小板抵抗外来微生物属于体液免疫B.血小板的“手臂”和囊泡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血小板可以特异性识别微生物细胞,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血小板除了具有凝血作用以外,还具有辅助免疫的功能5.有关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异同,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信号分子,都能调节生命活动B.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可以在细胞和器官水平发挥作用C.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有机物,都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植物激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动物激素都有特定的分泌腺6.光敏色素有两种形式: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其转化形式为Pr→红光→远红光→Pfr,下图是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在不同遮阴程度下的茎伸长生长速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Pfr/总光敏色素表示遮阴程度,该比值越大,表示遮阴程度越小A.阳生植物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减弱,茎的伸长生长速率减小B.植物体内有较高的Pr时,阳生植物茎的伸长生长更快C.遮阴条件下有更多的远红光,使得Pfr在总光敏色素中比值增加D.阴生植物茎的伸长生长与遮阴程度没有相关性,光敏色素不起作用7.科研人员对内蒙古干旱区天然杜松林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

microRNA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microRNA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microRNA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杨玲;胡中华【摘要】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简称miRNA)与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以及生物体生长发育与免疫等过程均密切相关,在多种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micro RNA在皮肤病领域的研究及其与部分皮肤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皮肤病;相关性【作者】杨玲;胡中华【作者单位】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02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简称miRNA或miR)属于非编码RNA的一类,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果蝇、线虫、植物甚至病毒中,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与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以及生物体生长发育与免疫等过程均密切相关。

而近年来,microRNA在各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microRNA在皮肤病领域的研究及其与部分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1 microRNA概述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大约为(22~25)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小分子RNAs,在人类基因组中,microRNAs编码基因占1%~5%,控制大约3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目前已发现上千种microRNAs,被认为是种类最多的调节基因。

microRNA的编码基因首先在细胞核内经过RNA聚合酶II的转录作用,生成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随后被Drosha-DGCR8蛋白复合体切割成(60~70)nt的具有发夹结构的pre-mi RNA,后者在核转运蛋白Exportin-5及其辅助因子Ran 的作用下,从细胞核转运至胞质。

在胞浆中,pre-mi RNA由Dicer酶切割成长度约为22nt的不完全互补配对的双链RNA mi R/mi R*复合体,该复合体中的一条链被降解,称为miRNA*,另外一条链则是成熟的micro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CREMα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CREMα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CREMα研究进展谢冠群;李美芽;倪萍;侯晓丽【摘要】[Objective]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various biological effects of cAMP responsive element modulatorα(CREMα) mediated. [Methods]To search for th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CREMαand SLE in the past 10 years, it was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on the basis of CREMα 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 CREMα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 lymphocytes in SLE patients, the effect of CREMα on cytokine expression and TCR ζ and Syk promoters. [Results] A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CREMα was one of the key molecules of autoimmune diseases, which coul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 by its transrepression and transactiv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CREMαexpression inc reased in SLE, so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IL-2,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IL-17. CREMα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TCR signal rearrangement. [Conclusion]CREMα may be an important potential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LE. It could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LE.%[目的]为深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发病机理,本文对cAMP应答元件调节子α(cAMP responsive ele-ment modulatorα, CREMα)介导的各种生物学效应进行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 向斌 , 曾凡 钦 , 谭 国珍
( 山 大 学 第 二 附 属 医 院皮 肤 科 , 东 广 州 中 广 50 2 ) 110
[ 要 ] 目的 : 步探 讨 系统 性红 斑狼 疮患 者外 周血 T细 胞 D A甲基转 移酶 1的 m A的表达 和疾 摘 初 N RN 病 活动 的关 系 。方法 : 用 S E A 对系统性 红 斑狼疮 患 者疾病 活动进 行评 分 ; R 采 LD I 用 T—P R方 法 测定 C 了2 8例 系统性 红斑 狼疮 患者和 1 4例 健 康 人外 周 血 T淋 巴细 胞 表达 D A 甲基 转 移酶 l的 mR A水 N N 平 。结果 : 系统性 红 斑 狼疮 患 者 外 周 血 T细 胞 表 达 D A 甲基 转 移酶 1较 健 康 人 显 著 下 降 ( < ① N P 0 0 ) ② 系统 性红斑 狼疮 患 者 外周 血 T细 胞 的 D A 甲基 转 移 酶 1表 达 水 平 与 S E A 呈 现 负 相关 .5 ; N LD I ( 00 ) P< . 5 。结 论 : T细 胞表 达 DN A甲基转 移酶 1的 显著 降低 很 可 能 是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患者 基 因 组 D A低 甲基 化而失 去对疾 病 相关基 因 的表达调 控 , N 最终 导致疾 病 发生 发展 的原 因。 [ 键词 ] 系统 性红 斑狼疮 ; D 关 NA甲基转移 酶 ; 表观遗 传
r lt d g n sa d la s t h a e a d d v lpme fs se c l pu r t e ts s e ae e e n e d o t e f r n e e o l nto y t mi u s ey h mao u .M e ho s: t d
[ 中图分 类号 ] R9 .4 532 1
[ 文献标识码 ] A
[ 章编号 ] 10 86 (06 0 — 26 0 文 09— 98 20 )4 06 — 3
The Rea ins p fDe r a e DNA e h t an f r s m RNA v li Celan SLE・ l to hi o c e s d M t ylr se a e l Le e n T l d
e p c al s e ily DNMT1 n t i r p r e t d t y oh ss t a e r a e e p e so f DNM T1 .I h s e o twe tse he h p t e i h td c e s d x r s in o
[ src ] Obet e D A m ty t nmi t erso s l fr pgn t o uai f e e Abta t jci : N eh l i g epn i e o i e cm d lt no n v ao hb b e e i o g
e p eso . tyain o A x rsin Meh lt f DN moe ua s c rid o tb A o lc lr i are u y DN meh h a s rss( ty rnf a e DNMT). e
DAI i se i n Sy t m c Lup y h m a o n te t us Er t e t s Pa i n s s M I Xi n b n,ZENG a g— i Fan q n, T —i AN o z e Gu —h n
( eate to e t oy Scn f l t o i lo u a—e nvr t, u n zo D p r n f D r o g , eo d A i e H s t S n Y t n U i sy G a gh u m ma l i f ad pa f S ei 5 0 2 C ia 1 10, hn )
S E p t ns e s se ytess m clp s rte tss i aeat i d x S E A ) L a et w r as sdb yt i u u y ma u s s c v yi e ( L D I . i e e h e e h o de it n R sl : eut ①T ee pes no N 1i lp sT cl eeovo s e rae h n nr a T s h x rsi fD MT n u u el w r b i l d cesdta om l o s uy
Th e mRNA e e fDNMT1 i c lsfo 2 L pain s a d 1 a ty c n r l r e e t d lv lo n T el r m 8 S E te t n 4 he lh o to swe e d tc e
b e q ata V vr a sr t np lm rs h i rat n R —C . i aea t i f ysmiuni t er es t nci i o eaec a eci ( T P R) D s s ci t o ti e e r po y n o e vy
rsl els o asr t n l i ne , e peua s yt clp s rte a ss S E) eut i t s frnci i a se cst nu rg l e s mi u u yh m t u ( L sn h o t p o l h t s e e o
维普资讯
26 6
Suhm h aJunl f em t V n r l y O ote C i ra o r a — eee o , n o D o og
! 鱼 : T细 胞 D A 甲基 转 移 酶 1 L N 表 达 与 疾 病 活 动 的关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