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与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心得体会
鉴于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优势,这一目标完全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从经济潜力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需求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投资亦有很大的挖掘潜力,虽然近三年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绝非没有扩大投资的空间。
从人均投资规模看,尤其是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所孕育的潜在投资需求,完全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纵深空间。
从经济韧性看,中国经济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
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
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随着“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双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柔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经济优势看,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显著的制度优势。
不可否认,传统人口红利的竞争优势已经削弱,但基于人力资本的新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整体上看,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增加了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大量培养,为大批技术工人特别是研发人员的供给提供了坚实基础。
除了人力资源优势,还有市场、基础设施、政策调控等优势。
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中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充裕、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宏观调控还有不少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
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五条基本要求,挖掘潜力、铸锤韧性、发挥优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呈现出新景观、新气象、新格局!中国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篇一9月26日本人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理论扩大学习会,认真聆听了南京大学洪银兴书记的讲座,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济学思考_卫兴华
卫兴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济学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对财产在个人所有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社会共同占有。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产权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产权理论未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
产权清晰化、产权多元化和产权社会化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前后继起、紧密相连的。
当然,产权改革也不是单向进行的,而应当是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结合进行。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济学思考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00872)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5经济研究6组织笔谈。
我认为探讨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问题,既要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又要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其提供理论思想。
为此,笔者结合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并通过国际比较,谈一点经济学的思考。
在近代史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两次游离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总的趋势之外,失去了本来可以随势迅速发展的有利机遇。
这主要与指导思想和政策上的失误有关。
中国人民曾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辉煌的科技成就,也有过在世界经济总量中遥遥领先的份额。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也肯定:/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0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的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P3。
但由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腐败统治,以及与此相关的后来的列强入侵和掠夺,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比重跌落到了1900年的612%。
而美国在同期则由018%上升到2316%,欧洲由28%上升到62%。
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而中国清政府则在一系列发展政策上作茧自缚,脱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的轨道,变成列强发展的宰割对象。
结果是导致中国自19世纪30、40年代至20世纪前半世纪的100多年中日益沦为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失去了一次发展的大好机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要解放被旧制度束缚了的生产力,改变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使中国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
思考建议: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这里谈几点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的低成本吸引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我国。
现在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驱动力明显减弱,正面临高中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两头挤压。
同时,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率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现在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需求方面看,以往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境外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高涨带动的。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直艰难曲折,国际贸易更是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处在调整减速期,大量低端产能又不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而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水平上的动态均衡,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再思考
现阶段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再思考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尤显薄弱。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国外主要贸易伙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和民间都认识到,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弥补消费这块短板。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及其原因,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其中国内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构成,国外需求即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长期以来投资、消费、进出口被称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大,消费的贡献作用小,它们分别可以通过投资贡献率和消费贡献率来反映,其中投资贡献率等于资本形成总额增量与gdp增量的比例,消费贡献率等于最终消费增量与gdp增量的比例(见表1)。
表1 投资、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情况注:数据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投资和消费绝对额的增加还是它们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例来说,投资对gdp的贡献从总体上超过了消费对gdp的贡献,在2009年,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甚至超过了80﹪,同期消费贡献率竟然还不到50﹪,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接近40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造成经济增长方式畸形。
二、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下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1.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居民消费支出从消费主体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2001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额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额分别从15791.0亿元增加到30897.0亿元,33644.9亿元增加到102393.9亿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额虽然逐年递增,但增加的幅度比不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额增加的幅度。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近年来,国际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此,我们结合相关报告和评论,对国际机构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们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应对挑战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持续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总体来看,这些机构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
但同时,他们也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二、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分析1.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与国际机构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原因在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崛起。
2.内外部压力:国际机构认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压力。
同时,国内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影响了经济增长潜力。
3.结构性问题:国际机构强调,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矛盾。
包括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三、国际机构提出的对策建议1.推进结构性改革:国际机构建议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2.扩大内需:国际机构呼吁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投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深化改革开放:国际机构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4.加强环境保护:建议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思考与启示1.正确看待增速放缓: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我们要理性看待,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坚定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
3.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
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的评价和思考
收入分配战略 的所属类型厦 其政策效应 ,指 出必颊从发展 战略 和结构调整的高度 .注重改善我 国收入 分配关 系. 以妻现社套稳定、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凡民共同富裕的最蚌 目标 。 关 键词 : 经济增长; 收八分配 ; 调发展 协 中图分类号 14 7 F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 4 7 2 0 ) 1 0 0 10 4 5 (0 2 0 — 0 7—0 4 小。” 库兹埕茨关于经 济发展过程中收^分配差别“ 先恶 化. 后改进 ” 的倒 U型假设的提出 . 开创 了发展经济学研 究收^分配 问题 的先河。刘易 斯等^则从劳动 、 资本供求 和两部 门转换的角度在理论上较好地解释 了倒 U型曲线 的变化规律 . 他们认为劳动 和资本等要 素供求失暂弓 起的 l 要素收^分配 不均等 .是个 人收^分配不均等 的基 本原 因, 且倒 u型曲线的转折点 ( 不平等转折点 )与劳动供求
、
经济 增 长 和 收 入分 配 关 系的 一 般理 论分 析
国际经验表 明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 化过程一般也是一 个收人分配差距 不断 变化的过程 ; 民收^分配 不仅仅是 居 经济增 长的结果 同时又是影 响经济增 长的一个 重要变 量; 在有 关经济增长和收^分配关系问鼯的处理上 , 发展 中国家通常面临三种选择 . 而不同战略类型 的抉 择 , 往往 能决定经济和社会 发展 的最终结果。
我 国经济增长 与收入分 配战略 的评价 和思考
孙 江 明 ,钟 甫 宁
( 南京农业大学 经 贸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5
摘 要 : 文 在介 绍收 入 分 配与 经 济 增 长相 互 关 系理 论 的基 础 上 , 本 实证 分 析 了改 革 开放 以 来我 目经 济 增 长 与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思考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思考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持续增长产生了担忧。
经济增长持续性不仅关乎国家的繁荣稳定,也关系到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8%,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切得益于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各种政策措施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放缓,一些问题和挑战也开始显现。
经济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我们可以从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来思考。
中国经济一直依赖于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中国的出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中国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提高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我们需要关注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研发体系、鼓励创新创业等措施,提高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布局也不够合理,这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我们需要重视中国经济的环境可持续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政府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
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在迎接新世纪的时代大潮中,中国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逐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成果。
然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对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果1.经济增长与发展:市场经济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空间。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机会。
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
价格机制发挥了调节供求关系、引导资源流动的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3.企业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提升。
企业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4.就业机会增加:市场经济为就业机会的增加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壮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减少了失业的风险。
二、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1.资源扭曲与浪费: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容易出现扭曲和浪费。
部分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和企业手中,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部分地区和行业发展滞后。
同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也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2.收入分配不均: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也导致收入分配不均。
贫富差距扩大,农村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3.市场失灵与不完善: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问题时有发生。
市场力量不充分发挥作用,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一些市场监管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市场秩序紊乱。
4.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互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3 0 1 1 但是 绝对 差距 进 一 步扩 大 , 6 8 .2 : , 为 4 6元 , 绝 对 差额增 长 了近 7 7倍 。地 区之 间 、 .8 行业 之 间 的
收入 差 距 也 呈 现 出迅 速 拉 大 的趋 势 。20 00年 与
17 相 比 , 9 8年 东部 与 中部 绝对 差距 提 高 了近 1 , 8倍 相对 差距 也 提 高 了 3 ; % 而东 部 与 西 部 绝对 差距 提 高了 2 2倍 , 对 差 距 拉 大 了 1 % 。基 尼 系数 是 反 相 5 映居 民之 间收人 差距 大小 ( 收人 不平 等 程 度 的高 或
居 民收 入 水 平 明 显地 提 高 , 是 收入 分 配差 距 却 呈 现 日益 扩 大 的 趋 势 。 正 确 认 识 两 者 的 关 系 不仅 具 有 理 论 价 值 , 但
而且具有实践 意义, 对政 策的正确制定有积极的指导作 用。本文采 用 17 2 0 9 8— 0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 实证分析 , 得
随着 中国经济 的 迅速 发 展 、 民生产 总 值 的提 国
国居 民整体 收人差 距 的基 尼 系数 、 市 居 民 收人 差 城
距 的基尼 系数 和农村居 民收人 差距 的基 尼 系数都 在 逐年 扩大 。全 国基尼 系数 由 17 的 0 1 升 到 9 8年 . 8上
20 0 8年 的 0 4 5 由此 可见 , 国正处 于收入 差 距较 .8 , 我
升 , 了 20 年 , 然 相 对 差 距 有 所 下 降 , 到 04 虽 为
大, 收人 分配不平 等对 经 济 增 长有 正 面作用 还 是 负
面作 用或 者两者兼 有 , 目前没有 统一 的结 论 。因此 , 对我 国经 济增 长 与收人分 配关 系研究 具有理 论价 值 也有 现实意义 。
关于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思考
杂多 变的 ,其运行 状 况也 是多种 因素
综 合 作 用 的结 果 。尤 其 是 我 国 — — 有 着 l 亿 人 口 、城 乡 差 异 极 大 、经 济 体 3 制处 于转 型 期 、市 场供 求 相对 过 剩 、
表1 GP D 增长率 GI 幅 P 涨 84 . 04 . 83 .
增 长 一 定 会 伴 随 着 高 通 胀 。 其 观 点 大
大 国 , 宏 观 经 济 的 发 展 更 加 复 杂 多 变 , 影 响 因 素 更 加 纷 乱 复 杂 ,对 其 宏 观 经济动 态指标 的解析 是绝对 不能在 那 几 本 经 济 学 书籍 中 找 到 答 案 的 。 笔 者 认 为 ,要 解 析 我 国 经 济 “ 高 增 长 低 通 胀 ” 现 象 ,必 需 了 解 以下 问 题 :1 经 济 增 长 与 通 货 膨 胀 是 否 一 定 . 相 关 ? 2 衡 量 通 货 膨 胀 的 指 标 到 底 是 .
什 么 ? 是 唯 一 的 吗 ? 3 目前 的 “ . 内在
通 货膨 胀率 ”到底 是 多少呢 ?
致基 于这 样一 种逻 辑推 理 ,即经济增 长 速 度 过 快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规 模 过
经 济增 长 不一 定 与
大 ,必然 引 起 生产 资料 的严 重 短 缺 ,
些人 士认为 :从一 般经 济学常 识来
性 的 理 论 。 凯 恩 斯 认 为 ,在 低 于 充 分
看 ,经济快速增 长、资产 价格快 速上 涨 、国际油 价成 倍飙升 ,C I 然上 P必
涨 ,但 在 中 国 C I 仅 不 涨 ,甚 至 下 P不
降 ,说 明 中 国 C I 统 计 数 据 出 了 问 P 的 题 ,这 是 CP 统 计 P 经 济 学 原 理 。 I K 其 实 ,宏 观 经 济 的 运 行 情 况 是 复
你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势的思考1000字
你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势的思考1000字一、引言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对于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出现放缓。
虽然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如何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并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2.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
从以重工业和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和创新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
3.消费升级与需求变化: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品质和个性的需求,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这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未来走势预测1.中速稳定增长: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将维持中速稳定增长。
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将共同推动这一增长态势。
2.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中国经济将更加依赖创新驱动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3.绿色发展与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
这不仅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CONTEMPORARYECONOMICS执行力度以及对幼稚工业的保护等。
规制俘虏理论认为政府规制是为满足产业对规制的需要而产生的,即立法者被产业所俘虏;而规制机构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即执法者被产业所俘虏。
由此看出,政府规制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政府规制的效率却没有相应提升。
为了防止“规制失灵”,政府规制不应扩大范围,而应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来缩小范围。
五、结论消费者福利是政府规制的根本目的,而单纯分析政府规制对生产者的影响有失偏颇。
政府规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消费者福利的保护。
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是消费与生产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也分析了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
所以规制经济学的任何流派都无法忽视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
消费能力影响政府规制的标准与范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政府规制范围应不断缩小,规制效率持续提高。
(注:本文为“西安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1998.[2]许德昌、张剑渝:西方规制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5(3).[3]李雯:西方规制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2(3).[4]雷华: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3(6).[5]陶爱萍、刘志迎:国外政府规制理伦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6).[6]于立:规制经济学学科定位中的几个问题[J].产业经济研究,2004(4).[7]周慧、许长新:新规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6(2).[8]肖兴志、陈长石: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前沿[J].经济学动态,2009(1).[9]马云泽: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动态演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0]吴盛光:西方政府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2).[11]杨帅:规制经济学研究的链式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12]王俊豪、王岭:国内管制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J].财经论丛,2010(6).[13]王启娟、韩中华:简述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6).[14]张红凤:西方规制经济学的变迁[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胡婉君)中国从贫穷落后的起点开始粗犷式发展,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举世瞩目。
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思考文章标题:深度剖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思考一、引言最近,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备受关注。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1. 总体情况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就业形势也较为稳定,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 问题和挑战然而,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金融风险和贫富分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1. 宏观调控方向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决做好“六稳”工作,培育新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2. 主要政策措施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
四、我的观点和思考1.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加强风险防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向中高端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3. 加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和灵活性,及时响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引导市场预期,避免政策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
五、总结与展望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有许多机遇和潜力。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形势,及时调整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相信在中国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成就。
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认识与思考作者:陈碧霄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05期摘要: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这主要由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欧债危机也直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判定我国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国际经济思考据经济学家分析,“2015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至少对于主要经济体而言,其在国内结构改革的方向、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和全球经济治理战略已基本达成共识,复杂经济表象下的运行秩序正在得以恢复”。
专家说,虽然各国经济目前还表现出无序和震荡,但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明确,各国经济复苏路线也会越来越明确,目前全球投资金额和贸易金额呈上升趋势,经济运行正在步入正常轨道。
所以,预计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复苏周期。
从以上专家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发展状态。
一、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逐步复苏据知名数据分析专家分析,发达国家在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经济逐步步入复苏阶段,但是各个国家的情形表现不同,就以美国为例,美国经济正在步入“潜在经济增长区间”,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仍然处于“踯躅不前的局面”。
但是好在各国经济合作不断密切,这使得全球经济结构得以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应该会比发展中国家更早走向复苏,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益再分配出现经济失衡态势”。
这需要引起我们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如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升级,紧抓经济复苏的重大机遇,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美国再工业化拉动经济增长据专家们分析,“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状态,各类经济指标开始保持平衡,市场效率和企业创新等指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美国为了提升经济边际产出效率,不断扩大再工业化,这使得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掀起改革,这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会”。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及对可持续增长的思考
方 面 的 条 件 具 备 , 般 都 会 发 生 一 段 时 间 的 爆 发 式 增 长 , 增 长 一 而 的 速 度 和 持 续 的 时 间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它 与 先 进 国 家 的 差
距 , 几 乎 已 成 为 一 条 经 济 发 展 的 规 律 。 罗 斯 托 的 经 济 发 展 阶段 这 理 论 正 是 针 对 发 展 中 国 家 而 言 的 , 认 为 发 展 中 国 家 经 过 一 段 他 时 间 的 积 累 , 了 某 种 程 度 , 进 入 起 飞 阶 段 , 济 会 有 飞 跃 式 到 就 经 发 展 。 目前 的 中 国 可 以说 正 处 于 这 一 阶 段 。 可 以 预 见 , 国 现在 中
20 年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是 17 06 98年 的 近 7 0倍 , 均 增 长 率 接 近 年 1% , 同一 时 期 , 洲 、 围 、 0 而 欧 美 日本 等 发 达 国 家 的 经 济 却 比 较 低
迷 , 增 长 率 不 超 过 5 , 些 围 家 还 经 历 不 同 程 度 的 停 滞 甚 至 是 年 % 某 衰 退 。 因此 中国 经 济 的高 速 增 长 被 国 内外 学 者称 为 “ 国奇 迹 ” 中 。 从 下 图 , 们 可 以看 到 , 入 九 十 年 代 , 国 经 济 以 较 高 的 水 我 进 我 平 增 长 。从 增 长 率 变 化 来 看 , 9 1 前 , 长 率 波 动 比 较 大 , 19 年 增 最 高 时有 18 年 的 1 . , 低 时 只 有 l9 95 5 % 最 2 9 0年 的 38 。 19 年 至 - % 91 19 9 3年 , 济 增 长 率 直 线 上 升 达 到 1 . , 后 十 多 年 一 直 在 经 42 之 %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与个人发展的思考
分析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这样良好的经济面前,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对自己个人的发展作出一系列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
针对2009年和之前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前我的生活和学习,总结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工业生产中,1~10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8275亿元,同比下降14.0%。在39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同比仍呈下降趋势,只有7个行业增长。说明还有大部分的行业不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需要国内经济或者像我一样的新一批大学生去拉动它们。受世界金融危机,进出口全面下降,虽降幅逐步减少,但也多多少少影响着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以后,我可以选择从事进出口方面工作,对此作出一些应对方案,来协助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还有对于房地产方面,楼价一直处于上升的势头,这虽然对国内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也加重了中下阶层的劳动人民负担,导致了一系列的抄楼人群。同时我也看出了,我要想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活得好一点,就要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努力学习,这不仅仅是在书本上的内容,更多的是社会实践,这样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自身价值,能让自己在毕业工作时获得更高的机遇。不用每天辛苦的做体力工作,这也是报答父母的一个好方法。
关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思考
整: Βιβλιοθήκη 以后 ,公 司 的 人 就 散 伙 分 头 去 创 业 ,一 个 企 业 会 派 生 出 几 个企 业 。 我 国有 大 量 受 过 教 育 的劳 动 力 ,学 习借 鉴 英 国经 验 ,发挥 人
很 可 能会 提 高 利率 (目前 为35 ),从 而 使 国 际资 本市 场 的 资本 用 了5 % 以上 的 劳动 力 ,提供 了3 %以上 的 制造 业 增 加量 ” 。在 .% 0 0
流 动 转 向 ,影 响 中 国 的外 资 流 入 。从 国 内看 ,主要 是 民 营 经济 不
目前 情 况 下 ,我 国发 展 中 小型 民营 高 科 技企 业 可 以通过 下 面 两途
、
加快宏 观结构调 整
毫 无 疑 问 , 目前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 主要 问题 仍 是 经济 增 长 和 增
加 就业 ,几 年 来 宏观 经 济 政 策 的调 控 重 点也 主 要 放 在 了这 一 层 面 2 0 年 已 经达 到 1 0 多 家 。这 些小 型 高 科 技 企 业 少N 2~3 , 08 00 人
热 ●分 祈 , 点 , 0 J - l n' . 叩 ■, -
关于我 国经济稳 定增长 的思 考
_ 武 晓莉 辽宁医学 院附属第 三医院
[ 要 ] 文在 分析影 响 中 国经济稳 定增 长不利 因素的基 础上 ,从转 变宏观 经济政 策 的调控 重点 ,发展 小型 高科技 企业 与跨 摘 本 国公 司及 改革税 制 结构和金 融 结构 等几 方面论 述 了如 何保 持 中 国经 济稳 定增 长的有 关 问题 。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
国际机构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观点评论近年来,国际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我们结合相关报告和评论,对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看法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们认清形势、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一、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机构的数据和报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稳定,但仍面临一定的内外部压力。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增量依然可观,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分析国际机构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投资增速放缓: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政策加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2.外贸形势严峻: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外贸环境严峻。
3.消费结构待优化: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消费结构尚不完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4.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仍有一定差距。
三、国际机构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国际机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
2.促进外贸稳中向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多元化,拓展新的出口市场。
3.提升消费品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四、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思考与启示从国际机构的观点和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探索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探索与思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再到现在的创新驱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
在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经济困难。
内战与外来侵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如土地改革、三线建设等,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19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引进了市场经济的理念,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计划经济的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推出。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经济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额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也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正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
这些理念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科技的投入,鼓励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中国的企业也积极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中国还加大了对环保的重视。
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中国的绿色科技创新也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除了以创新和绿色发展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开放发展。
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