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加入WTO与中国汽车的发展对策
也能够 有突破 。
营权 , 其 能够 以 兼并 收购 联 合 等形 式 进行 资产 使
重组和 扩 张 , 增强 规模 竞争力 。
2 尽 快 实现 强强联 合 , . 彤成 合 力 采抵 御 洋 车
的步 伐 . 中国 汽车工 业 在 技 术 、 品 质量 等方 面 与 国 产
关 联度 至关 重要 。十 多年前 有关 部 门对 汽车 产业
2 加入 wr . o后对 中国汽车产 业的 负面影响 。 () 1 1 、 国、 国 、 太 利等国 的十几 家 汽车跨 3本 美 德 意
国公 司 , 垄 断 优 势 、 将 内部 化 优 势 、 区位优 势 发 挥 到极 致 。汽车 的生 产能 力已超 过 7 1 辆 . 00万 3 至少
系列依据 和模 型选择 了 l 2个重 点产 业 ,十五 ” “ 末
期( 0 年) 2 5 在工业增加值 比重排序 中, 0 汽车产业 列第 三 位。 () 以降低 生产汽车 的投入 品价 格 。 2可
中国每 年进 口的汽车 零 部 件达 几十 亿 美元 , 把生 产所需 的钢 材 、 化工 材料都 考 虑在 内 , 口额 还要 进 大。 () 3 贸易 自由化有 利于 出 口贸易 的发 展 , 汽车 产 业 的出 口量 目前 偏 少 。 () 进 私 人 汽车 市场 4促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方面。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市场逐渐开放,进口汽车的竞争加剧。
国外知名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国内汽车产品面临着品牌认可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其次,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还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
国外汽车科技先进,生产工艺成熟,对国内汽车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汽车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些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国内汽车厂商和进口汽车实行同样的法规、标准和监管要求,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从而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其次,加大对汽车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减免汽车企业的税收,加大对汽车研发机构的支持,提供创新资金和科技人才。
政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外,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汽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吸引国际先进科技和人才。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我国汽车工业从"大而不强"向"大而强"发展。
最后,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国内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国内汽车产品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加强国内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加入WTO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目化 行 业 。 日化 行业 是 开 放 较早 的行
型工业 品台 大量 扩大 出口。二是反倾销 约 业之一 。通过 中外台资提高 了企业的技术 束和出 口补贴 跟制,会抑制外 国工业 品进 水平和管理水平 ,已具有一定的市场竞 争 ^我国市场 , 这有 利 于 减 少 对 我 国工 业 能力。加人 WT O后 , 对全 行业 的影响是利
~
平 的提高。 目前我 国生产照明 电器产 品品 求档 次不高 、 造纸不发达的地区 ( 中东地 市场 份 额 , 车 工业 尤 其 是 中高 档 轿 车将 受 如 汽 种、 规格 比较齐全. 价格 低于国际市场, 有竞 区、 周边 国家) 扩大 出口, 但我 国造纸行业技 到 很大 的 冲击 。 争优势 .产品 出 口到 1o十 国家和地 区 . 术 装 备水 平 比较 低 , 品 规 模 小 量 档 次 3 产 质
维普资讯
发展的
梁
O后 低 税的 待 并且 发 国 关税 生产高科技产品能力不强。加^ WT . 关 优惠 遇, 因 达 家
较低和我 国作为发展 中国家享受 “ 惠翩 ” 普
一
些技 术含量 较高的产品 ( 涡旋压缩 机、 如
的待遇 而比发 达国家享受更 多的关税 优爵 上开盖滚筒洗衣机 、空调压缩机 、 磁控营 )
击 不 大 . 且 可 以利 用 价 格 较低 的进 口件 , 糖 到 岸 加 关税 为 17 元 ,比 国内 市场 价 格 剩 , 国 钢铁 企 业 竞 争 力 不强 , 几 方 面综 并 86 我 这 0元 T 由 不 合影响 , 国加人 WT 降低成本 , 提高 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利影响 低 7 0 。加入 W O后 , 于关 税 较 低 ( 我 O后 , 钢材特别是技术 0 和准 人 量 较 大 ( 国 “ 世 一 含量高 的优质钢材进 口将 大量增加 ,进 口 我 人 第 是 国有造纸机械行 业技术水平低 . 价格高 , 超 过 1% ) “ 世 ” 将 受 到较 大 的 冲击 。 人 后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挑战
外方所提出的要求 ,分析我 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面临的挑战 ,为国内零部件产业厂商迎接 WT O挑战 应采取的措施作肤浅的分析。
I 关 于 关 税 问题
汽车产 品关税 的现状 :我国 自 19 94年 以来 自主降税的幅度较大 ,已从 19 92年 的平 均税率 的 7 .%降到 19 15 97年的 3 % ,但与 WT 95 O相关 的条款相 比, 口的整车和零部件关税仍然相对 高。 进 另外 ,我国汽车产 品的关税结构也不尽合理 ,表现为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之间过大 的落差 。整车平均 关税税率都是散件平均关税税率 的 2 倍 我们应合理利用 W O有关给发展 中国家优惠条款 ,进行合 T 理的关税保护 ,使竞争力不强的零部件产 业在保护期内有较快的成长。
维普资讯
・
W T0 与 物 流
・
加入 WT O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挑战
杨 树 一
( 烟台百货大楼有限公司 24 0 ) 6 00
摘
施。
要 :结合 WT 0有 关蒂款 ,深入 地分折 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入 WT O后所面 临的挑 战 ,并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措
K e wo d : W TO; p r c mp n n s y rs a t o o e t;
中国加 入 WT O后 , “ 幼稚 ”的汽 车工业 必然 受 到 汽车跨 国公 司 的冲击 。与整 车 相 比,汽车零 部
件产业生产厂家多 ,生产规模 小,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 ,零部件产 品通用性差 ,市场集 中度不高 ,企 业竞争力不强 ,受到外来 的竞争压力更大。零部 件是汽车工业 的基础 ,决定着整 车的质量和价格水 平。所以 ,研究人世后我 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和我们 的应对策略 ,是一个 有意义的重大课
加入WTO对广西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 全世界汽车 年产 量超过 50 00 万辆 , 主要 汽车生产国是 : 美国 、 日本 、 德国、 法国 、 西班牙 、 加拿大 、 巴西 、 英 国、 韩国、 意太利和中国。
20 0 0年我 国汽车产量 2 6 0 万辆 , 其 中轿车 6 . 0 5万辆 . 货车 7 . 6 4万辆 ,客
工 业 总产 值 6 .6亿 元 ,销 售 收 入 72
6 4亿元 , 2l 实现利税总额 66 亿元 。 .5
据 国家机槭工业局 对汽车工业 4 9
家综台 单位统计排序 ,9 8年广西汽车 19 总产值 ( 现行价 ) 增长率排第八位、 产品 销售收人增长率 排第十位 、 利税总额增 长率 排第几位 、 利润增长率排第五位。 五菱牌 微型汽车 是国 内同类产 品 中率 先开发成 功并通过 国家鉴定 的产 品 .自 19 9 6年以来连续几年产销量 占 全国第 一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 的中吨位柴 油载货汽车 ,自上 世纪 9 0 年代 以来 畅销全 国. 中吨位 载货车生产
维普资讯
入 世 对 策
 ̄ aet n. E f ^ 7 出 X — h
厥 拉 置
【 编者按 】 加入 WT 将 会或 快或慢 、 多或 少地 影响 到我们 的各 个行 业 , O, 或 甚至我 们 的生 活。 自 治 区经 贸委对 外 经 济协调 处选择 加入 WT O对广 西影 响或 冲击较 天的行 业进行 了研 究分 析 ,提 出应 对措 施。本刊 从 本期起 将 陆续刊登 , 敬请 读者 关注 。
固定资产原值 2 . 6 6亿元 ,2 0 00年完成
在美 国、 加拿 大、 欧洲和非昔销售卡车 , I I
加入WTO对我国整车企业的影响分析
外 , 口轿 车还要 支付 商 检费 用 、 进 运输 费用 、 金融 费用 以及选装 价格 、 经销 商费用 和诸 如 许 可证转 购等其他 费用 。 以进 口一 辆 排 气 量 为 2 2升 、 , 到岸 价 约 为
( ) 二 关税 和 非 关 税政 策调 整 的 内 容 及 其影
港 口和两 个 陆地 口岸 为整 车进 口口岸 , 其他 口岸
不得设 立 进 口整 车专 营码 头或进 口车 保 税仓 库 。 我 国政府对 整 车 进 口实 施 进 口配 额 和许 可证 管 理, 对关 键总 成 、 部件 实 施产 品 登 记和 行 业 认 可 管理 。据 统 计 , 额 目录 的 汽 车产 品共有 8 配 5个 税 目, 占国家 机电产 品配 额产 品 目录 总 税 目的 约 6 %。另外 , 0 所有 进 口车辆必 须经 由国家 海关总
二年 降 到 6 . %。非 关 税 政 策 方 面 , 加 入 17 从
示。
期结 束时 降 到 2 % , 5 零部 件 平 均 关 税 税 率 降 到 l %; O 分年度 的 降税 方 案 为 : . 排 气 量 以 下 3O升 的轿 车第 一 年降 到 6 . %, 二年 降到 5 .% ; 35 第 19 3O升排 气量 以上的轿 车第 一 年降 到 7 .%。 . 75 第
纳 消费税和 增值 税 根据 车辆 档 次 ( 气量 ) 排 不 同, 汇总 以后的综 合 税 率 约 12 ~14 1%’ 3 %不等 。 也就 是说 , 口汽 车 在 支付 了 主要 的 税 收后 , 进 其
价格 水平基 本达 到其 到岸价 的 2 1 2 3倍 。另 .- ,
署批准, 有 国家进 出 口商 品检 验局 的< 可 持 许 证) 才能申领机动车牌照。( 国汽车工业产业 , 我 政策 ) 明确 禁 止企 业以半 散件 ( K ) 全散件 SD 、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挑战以及对策
油经济性等方 面制定 了严格 的技 术标准 和法规 , 并以本国的
交通 法规 、 场特点 等等 为由 , 市 经常不 断地修 改各种产 品标 准、 要求 , 使进 口车在本 国市场上难 以立足。
o
仍保 持较高 的关 税水平 , 并采取根据本 国市 场特 点区别对待 的办法 . 车轴距 征收不 同的关税 . 按 保护了本 国的主力车 型。 韩 国政 府在 16 9 2年颁 布的《 汽车工业保护法》 对进 口汽车 中, 课 以 2 0 的进 口关税 。 国虽 在 16 5% 韩 9 7年加 入 G T , 其 A r但
一 Tm■t■汽 ●王●■糟
20 0 1年 1 1月 1 日在 多 哈 会 议 2 上, 中国结束 了 l 5年艰苦谈 判历 程 , 成 为世界贸易组织 的正式成员 之一 。 根据
冰
19 9 9年 1 月份 中美鉴定 的双边协定 , 国汽车市 场将逐 步 1 我 对外开放。 根据我国政府承诺 , 2 0 于 0 6年之前 , 整车进 口关税 由 目前 的 8 % 一10 0 0 %降至 2 % , 5 零部件 进 口关税 由 目前的 1 %降 至 1% ; 7 0 汽车进 口配额在 20 0 5年 前逐 步取 消 。 入 加 W1 ' O对我 国汽车 工业将 产生 巨大的影响 和冲击 。 汽车 工业 但 内各个行业部 门受到 的冲击不尽相同 : ( 轿车行 业。 一) 标志一个 国家汽 车工业实力的是轿车 。 我 国 目前轿 车的生 产水平 与先进 国家相 比差距较 大 . 特别是 中 高档轿车的生产 能力 、 经营规模 、 技术水平 和产 品价格与国外 相差悬殊。 加入 W' I ' , O后 国外汽车 巨头将携资金 、 技术 、 规模 、 价格的优势长驱直人 国内市场。 关税 降低和进 口配额取消后 , 进 口轿车与国产 车的价格竞争将更趋 白热化 , 可以预见 , 我国 的轿车行业将面 临严峻携战。 { ) 二 客车、 卡车行业 客车 、 卡车属于“ 生产经营性资产” , 实用性较强 , 国产车易被接受 。 同时 , 因资金 、 技术 投入低 . 产 品附加 值较低 , 国外汽车厂 商不愿更 深地介入 这块领域 。 此 外, 我国卡车的生产历史最长 . 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 口关税 进
世贸分析:加入WTO对中国民族汽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5 ・
…
—
-
t t ・
忡
l
{ { l -… l 1
哺
…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5期
表 2 政 策 条 款 比 较 表 项 目 W TO 有 关 汽 车 的 主 要 条 款 现 有 汽 车 的 主 要 条 款
货 物 贸
收 稿 日 期 :2 0 — 4 0 0 2 0— 3
一
、
引 言
二 、 TO 对 我 国 汽 车 工 业 的 影 响 W
中 国 人 世 对 汽 车 工 业 的 冲 击 , 为 直 观 和 最 明 显 的 就 是 降 低 关 税 、 消 配 额 。关 税 方 面 , 取 我
国 一 直 以 高 关 税 保 护 我 国 的 汽 车 工 业 。 中 国 汽 车 进 口 关 税 曾 经 高 达 2 0 ,目 前 也 有 8 左 3 0 右 , 进 口车 的 售 价 中 , 三 分 之 一 是 关 税 。 在 近
易
1 国 内 税 和 其 他 费 用 在 汽 车 销 售 、 买 、 输 、 配 或 使 1 对 进 口汽 车 有 数 量 限 制 , 征 收 1 的 消 费 . 购 运 分 . 并 O 用诸 环节 对 国 内产 品和进 口产 品一视 同仁 ; 税 ,5 的 车辆 购置 费 ; 1 2 取 消 进 口数 量 限 制 , 近 3年 实 际 平 均 进 口 量 作 为 过 2 整 车 进 口 平 均 关 税 为 5 , 中 , 车 、 型 . 以 . 5 其 轿 轻 渡 期 , 第 一 年 发 放 的 配 额 量 为 基 础 , 增 长 1 , 以 年 5 直 车 整 车 进 口 征 收 8 一 1 0 的 进 口 关 税 , O O 至 20 0 5年 取 消 配 额 , 车 贸 易 量 的 进 口基 数 是 6 汽 O亿 零 部 件 进 口平 均 关 税 为 3 。 5
中国加入WTO后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十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入世”10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受益于持续快速发展的国内经济和迅速扩大的国内市场,再加上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应对措施得力,汽车产销规模迅速扩大,竞争力明显增强,进口车市场占有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目前,汽车行业“入世”承诺已经全部履行完毕,国内市场已经完全开放,汽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已经由被动应对“入世”挑战转变为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并加快转型升级和建设汽车强国。
加入WTO中国政府对汽车行业主要承诺汽车行业主要条款主要是中美、中欧谈判的结果,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法律文件,汽车部分的主要承诺如下。
1、大幅降低汽车产品进口关税。
乘用车进口关税由70—80%降低到2006年下半年的25%。
商用车进口关税由2001年的25—65%下降到2006年下半年的15—25%。
零部件平均关税由2001年的22%左右下降到2006年下半年的10%。
2、逐年提高汽车及关键件进口配额,直至2005年1月取消。
从2000年开始,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配额量由60亿美元每年递增15%,2004年为105亿美元。
同时,受进口配额限制的汽车及关键件产品目录从2002年起逐年减少,2005年全部取消。
3、修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使之与WTO规则相符。
取消外汇平衡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当地含量(国产化)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逐步取消生产汽车的类别、类型或车型的限制措施;严格执行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协定》);放开发动机合资企业的股比限制,允许外资控股等等。
4、开放包括汽车金融在内的汽车服务贸易领域。
在3年过渡期内,逐步放开佣金代理、批发、零售、特许经营服务,其中5年内取消超过30家分店的股比限制,逐步开放汽车辅助分销服务等;允许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汽车消费服务业务;逐步放开交通服务、维修服务、货运代理服务等。
加入WTO之后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上海的应对思路
加 入 WT O之后 对我 国汽车工业 的影响
及 上 海 的 应 对 思 路
罗云 辉
【 要 】本文结台新近公布的我国加^ WT 摘 O议定书附件和相关文件 . 介绍人世后保护程度变化对我国汽
车工 业 的影 响 及 上海 除 已有 的政 策措 施 外 还 应 着 力 的 3个 方 面 。
【 主题词 】汽车工 业
税费
研 究
中 国加 入 WT O后 , 车整车及 关键 零 部件 的进 口 轿
配额将 以 6 亿 美 元 为 基 数 , 年 递 增 1% , o 每 5 到
l 加 入 WT 后 保 护 程 度 变 化 对 我 O 国汽车 工 业 的影 响
1 1 进 口轿 车关税 降低对 国产 轿车的 价格 冲击 . 相 对 于 相 同 档 次 的 轿 车 来 说 , 产 轿 车 的 国 国 内售 价明显 高于 国外 同档轿 车的 国际售 价 。根据 有关 资料 , 目前 国产轿 车售 价 比 国外 同档 车 国际 售价 高出 5 4~17% , 使 消 除 国 内税 率较 高 的 5 即 影响 , 内轿 车不含 税 的 价 格 也 比 国际 市 场价 高 国 2 1 8 。大体 上 , 车档 次 越 高 , 5~ 0 % 轿 国内 外价 格
资 进 入 汽 车 发 动 机 的 生 产 领 域 , 能 导 致 整 车 合 可
%, 高于 普遍 预测 的 2 0 0 1~2 0 0 5年 中国轿 车产量 1 % 、 场 需求 1 % 的增 长速 度 。可 见 , 个轿 3 市 4 这
车 进 口配 额 及 其 增 长 幅 度 , 于 中 国 的 轿 车 生 产 对 或 轿车市 场来说都 是来 势凶猛 的。
加入WTO十年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弱, 如果不 加大投 入 , 理顺 相关体 制机 制 , 则仍 有可 能丧 失 跨 越式发 展 的机会 。此外 , 国 自主品牌 汽 车企业 拓展 国 我
际汽车市场 , 也将 是一个较 为漫长 的过程 。
( ) 关 配 套 设 施 跟 不 上 成 为 制 约 汽 车发 展 的 新 课 题 二 相
仅有 4 自主品牌生 产轿 车 , 场 占有率 仅为 1. 而到 个 市 6 %, 6
2 1 年 , 国生产 自主品牌轿 车 的企业 已达 到 1 个 , 00 我 4 自主
品牌乘用 车销售 67 万辆 , 2. 3 占乘用 车销售 市场 的 4 %, 5 轿 车销量 99 万辆 ,其 中 自主品牌轿车销量 23 万辆 , 4. 3 9. 3 占 轿车 市场的 3 . 0 %,较排 名第 2 的 日系轿车高 出 8 9 位 个百
宝马 、 奥迪 的最重要 市场 。 00 , 2 1 年 菲亚特集 团与广 汽合 资 兴建乘用 车项 目; 姆勒 继于北 汽福 田在商 用车 领域进 行 戴 深化合作 , 总投资超 过 6 亿元 。随着市场 的持续火热及 合 O 资合作 的不断深 化 , 国内市场 在各大集 团的战 略地位进 一
月一 汽 中心 主任李 骏 当选 为 国际 汽车 工程 学会 联 合会 主
席, 这是 中 国工程 师 首次 当选 国际汽 车组 织 主席 , 是 中 也 国汽车业 的历史性 突破 。2 1 年 8 2日, 时一年 的吉 00 月 历
利 收购沃尔 沃正 式 画上句号 , 表 中国汽车 企业 在 国际化 代 的道路上迈 出重 要一 步 , 中国汽车 工业 的地位 进一步 提 使 升。 02 , 2 1 年 世界汽 车工 程大会将在 中国举行 , 届时这一 高 级 别国 际技术会 议 的成功举 办 , 将使 中 国汽 车工 业 的国际 地 位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 。
WTO过渡期后中国汽车工业的环境与对策
QS P , 配套价 格一般仅 消费环境并不乐观 , 居高 不下的税 费让 人望而却 步。 特别是名 通行 的竞争定 点 ( T ) 比较 采购 的原则 , 目繁多 的不合理收费 , 老百姓买得起车却用不起车 。然而 , 比国际价格高 3 5 原来配套 零部件企 业获得的较高 利润 使 %一 %。
命周期只有 1 0年 。设 计 开发 能 力 的 不 足 , 重 制 约 了 我 国 汽 投 资 或 经 营 ,使 我 国 的汽 车 企 业 熟悉 了现 今 世 界 通 行 的 国 际 严
车业的发展。 4 缺 乏 能 与 发 达 国 家产 品 相抗 衡 的 品牌 、 规 则 , 习 了 他 们 的 经 营 理 念 与 实 践 操 作 。加 入 W T 届 , 学 O 外
1 0万的产量在 国人眼里似乎不 少 ,但是与发达 国家生 6 产 量相比却相 差甚远 。19 9 0年 日本 国内汽车 产量 曾达 1 0 30
长期以来 ,我国 的汽车企业在 国家的保护 下获得高额利
万台 , 我们连其零 头都 不到 。再深 一步看 。6 10万辆汽 车相 当 润。由于缺乏竞争, 导致企业不思进取 , 生产效率低下 , 同时也 于一个 发达国家的一个 中型汽车厂的产量 ,而我们是 由 2 0 使 一 批 不 具 有 效 经 济 规 模 的小 厂 商得 以 维 持 ,造成 社 会 资 源 0 多家整 车厂生产出来 的, 经营 十分分散 。
我 在 W TO 条 件 下 。在 今 后 的 几 年 中 ,随 着 汽 车价 格 的 逐 渐 降 将 不 复 存 在 。目前 , 国有 些 汽 车 零 部 件 企 业 已 经 出 现 不 同程
低 , 内 汽 车价 格 和 国外 的差 价 日趋 缩 减 , 加 上 汽车 行 驶 收 度 的 亏 损 , 来 形 势 将 更 加 严 峻 。 国 在 将 费 的科 学 化 、 范 化 、 理 化 , 费 者 的 购 车 积 极 性 将 大 为 提 规 合 消
加入WTO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问题
产业 。
脱一 汽集 团在经 营思 路 和 管理 体制 上 的 限 制 ; 该 且
公 司 将产 品定 位 在 附 加 值 高 的高 档 轿 车 上 , 定 了 决 该公 司 与 国外 厂商会 形 成 面对 面 的直 接 竞 争 , 因此 ,
厚利 润 而茁 壮 成 长 , 令许 多 汽 车企业 到 了急需 “ 反 解 困” 的边缘 ; 另一 方 面 , 本 的逐 利 性 使 得 一 些 非 目 资
企业 通过 买 “ ” 了 进 来 , 国外 上 亿 美 元 都 不 敢 壳 挤 在
问津 的整 车 生产 , 些 私 企 竟 然 只 凭 几 百 万 就 硬 是 有 用手 工 “ ” 攒 了出来 , 然 也卖 得掉 。 居 政府 通 过 管制 不 同类 型 的企业 在 汽 车业 的进 入
和退 出 , 把最 稀 缺 的生 产资 源都 分 配 给 了《 车产 品 汽 目录 》 中所 囊 括 的企 业 。尽 管这 种 管制 有 环保 、 护 保 幼 稚产 业 、 止无 序竞 争 等 名义 , 其 实际后 果 却 相 制 但
当严重 : 界 级 汽 车巨人 才 排名 仅 有 十强 , 中 国 的 世 而
中 图分 类 号 :4 U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3 2 (o 2O _ o7 — 0 1 4 9 62 o )9- 11 3 O
一
、
中外汽 车 业差 距 一瞥
象 。 中国 汽车 组 装 企 业 为 与 外 国公 司抗 衡 , 不 得 将 不采 用 只有 1 %关 税 的 进 口配 件 , 机会 成本 来 考 0 从 虑, 比国产 配件 合 理 。可 见 , 国 “ 世 ” , 车 配 中 人 后 汽 件行 业 将 困难 重 重 , 前景 不 容乐 观 。
加入WTO后我国大型汽车集团竞争力的现状与提升
得 到 了缓 解 。2 0 0 0年 ,全 行 业 实 现 销 售 收 入 3 1 9 元 ,利 1亿 润 1 元 , 售 利 润 率 4 5 ; 车 工 业 出 口额 为 2 7亿 7 销 .3 汽 5亿
维普资讯
,
.
c
-
DR C
DEVEI0PM ENT RESEARCH CEN TRE 0F TH E STATE C0U NCI . L PRC
国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心
调 查 研 究 报 告
内部 资 料 2 0 0 2年 9月 2 日 9
产 量 ( Y ) 销 量 ( 辆 ) 产 销 率 (/) T辆 万 9 6 7. 64 82 . 1.8 5 3 3.5 9 O 、 3 7 1.8
7.4 0 0 O8 . 3 5 .9
备 注
7.9 74 8 2 .9 1.2 6 3 3. 97 】.9 3 1
一
1 一
维普资讯
了 比 较 完 整 的 汽 车 产 品 系 列 和 生产 体 制 ,建 成 了第 一 汽 车 集 团 、 东 风 汽 车 集 团和 上 海 汽 车 工 业 ( 团) 公 司 等 大 型 集
企 业 ,国 产 汽 车 市 场 占有 率 超 过 9 ,载 货 汽 车 品种 和 产 5
表 2 19 9 9年 我 国 汽 车 整 车 厂 的 生 产 规 模 与 企 业 数 量
( 位 :家 ) 单
合 计 1 0辆 1 O 0 O ~ 5 O O ~ 1千 ~ 2千 ~ 5千 ~ 1万 ~ 2万 ~ 5万 辆
以 下
11 8 26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关税方面在短期内和局部领域会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阵痛但加入WTO将引起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则方面的调整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深刻、长期和全面的。
如果我们因势利导加大调整和改革力度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尽快融入世界汽车市场的大格局中去可以使我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一、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与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比较 1、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货物贸易方面的条款:国内税和其他费用在汽车销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诸环节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一视同仁;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以近三年实际平均进口量作为过渡期以第一年发放的配额量为基础年增长15%直至20__ 年取消配额汽车贸易量的进口基数是60亿美元;从2000年起关税每年下调10% 20__年前整车进口关税平均降至25%零部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
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的条款:《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规定推行强制性技术规格、非强制性技术规格和产品认证制度但该协议在“在各方同意的国际标准中对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特有技术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定、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根本差异的不应予以使用”。
投资与技术转让方面的条款:WTO从20__年开始执行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该协议规定:不得规定国产化比例;进口与出口不得挂钩;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以外汇平衡为理由限制进口;不得规定出口数量;可拒绝执行强加上述要求的合同。
服务贸易方面的条款:必须提供市场准入渠道允许跨国资本自由流动;不得采用数量配额和垄断专营方式限制国外供应商数量;不得进行服务贸易总额或资产总额的限制;不得实施股比与投资总额的限制;不得对法人形态进行限制;禁止向本国服务商提供补贴;必须实行国民待遇;必须给予最惠国待遇等。
2、我国汽车产业现行主要政策或规定货物贸易方面:对进口汽车有数量限制并征收10%的消费税15%的车辆购置费;整车进口平均关税为55%其中轿车、轻型车整车进口征收80~100% 的进口关税零部件进口平均关税为35%。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周静
作者机构: 中共河南省直工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学习论坛
摘要:一、加入WTO将使我国汽车业面临严峻挑战 1999年 11月 15日,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国入世已是指日可待。
汽车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之一,轿车是其中的关键。
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刚刚起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就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垂涎三尺。
对我们的汽车工业而言,“狼来了”喊了13年,终究还要直面国际竞争。
客观地讲,中国汽车工业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
我国建成“一汽”生产红旗牌轿车至今40年,离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甚至有的观点认为差距会越来越大。
1998年,国内最大的汽车厂年产量为26万辆,全国汽车产量为162万辆,还不及国外一个中等汽车公司的规模。
1998年世界销售量排名第十的法国雷诺公司的销售量为169万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公司的全球销售量为877万辆,福特公司的全球销量为682万辆,丰田公司为455万辆。
但是,我国整车厂数量却居世界首位,达110多家。
其中年产量不足100 辆的有21家,年产10000辆以上的只有16家,使有限的资源分散利用,迟迟形不成规模优势。
2.生产设备落...。
中国加入WTO对企业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
中国加入WTO,在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将受益不浅 。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发达国家大都已不生产或很少生产,价格 比较低廉,市场需求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变化,因此加入WTO将 使纺织、服装、轻工、工艺、食品、家用电器、钢铁等传统产业 得到开辟新的市场的机遇,其中有一些行业有可能逐步走出以加 工贸易为主的初级阶段。环保产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产品、 技术、产品、信息的交流
技术、产品、信息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外来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 剧,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相关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思路,锻 出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型产业。 开放电信市场,是中国加入WTO的一项条件。美国商务部长近 日访华取得的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国推广其CDMA移动电话系统 CDMA ,上海同美国AT &T公司签署了合资经营上海浦东增值电信业务 的协议。是WTO因素使中国通信市场格局出现比较迅速的改变 ,这对于中国电信产业,似乎太过匆匆,但带给中国消费者的实 惠是丰厚的。从纯粹应用角度来看,建设CDMA网络符合全球移 动通信发展的潮流,市场开放带来的机遇多过威胁。电信产业的 新情况,可以看作我国高科技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将来的缩影。
汽车工业
我国汽车工业重复建设严重,汽车整体制造厂有126 家,但普遍 规模偏小,平均每个厂的年产量只有1 万多辆。加入WTO 后, 失去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势必加剧汽车市场的供求矛盾,那些 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为继,进行大规模 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在机电机床行业,除了数控机床和精密 加工设备、工业用控制系统、高精度控制仪表等以外,大多数中 低档产品并非幼稚产业,加入WTO 以后难以得到保护,有些享 受国家补贴的产品也不能再继续补贴,其价格将难以和国外产品 竞争。
知识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宦国渝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1999年1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这意味着经过13年漫长的谈判和艰苦的努力,中国加入WTO的愿望即将变为现实。
加入WTO,一方面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使中国的企业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能够与134个WTO成员国(地区)在一个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在相互适用国民待遇原则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利用WTO现有的、较为公平的解决贸易争端机制;能够参与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为维护自身的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努力。
可以预料,加入WTO后,中国将在产品出口、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跨国经营等方面获得好处。
另一方面,为适应WTO对于成员国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要求和市场开放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也将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将为我国经济、我国企业的发展营造更为公平、更为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
但是,加入WTO绝对不是免费的午餐。
我国在加入WTO前与各成员国谈判而签定的各种协议和作出的各种承诺,无疑将对我国的“幼稚”产业形成强大的冲击,其中,汽车工业正是首当其冲的产业。
为此,必须未雨绸缪,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WTO的游戏规则及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提出应对竞争挑战的对策,才能趋利化弊,使我国的汽车工业能够以入贸为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支柱。
背景分析一: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一直处于高度保护状态下的我国汽车工业而言,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投入世界汽车工业的激烈竞争。
因此,清醒地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我国汽车工业入世以后所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汽车工业的竞争力:1、经济规模汽车工业是典型的社会大生产产业,规模效益的特点十分突出。
国际汽车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汽车工业的最小经济规模是200万辆;轿车企业的经济规模为25—30万辆;轻型载重车企业为10—12万辆;中型载重车为6—8万辆。
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汽车生产厂商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1996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戴姆勒—克来斯勒和福特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汽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5.1%(分别为838.1、665.3和296.7万辆);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日产和本田1996年的汽车销售量共达965.5万辆(分别为475.1、279.8和210.6万辆),占当年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28.2%;而我国排名前三位的汽车公司——一汽、东风和上汽1998年的年产量分别只有28.9、23.6和19.1万辆,三者相加只有日本三大公司的7.4%,其营业额也与世界大汽车厂商相差甚远。
以销售收入最高的上汽(集团)总公司为例,1998年,其销售收入仅为395亿元人民币,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7.6亿美元,仅是通用公司营业额1613亿美元的3%,与入围世界500强的最小的汽车厂商日本富士重工相比,也只相当于它的45%。
由于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未达到经济规模,因此,总体而言,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是极低的。
1998年,我国汽车行业前三家的集中度为42.81%,200余家整车厂全部产量只有160多万辆,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中型汽车厂的产量(世界排名第十一位的法国雷诺公司1996年的产量已达185.1万辆),产量超过20万辆的只有一汽集团公司和上汽集团总公司2家,与世界跨国汽车厂商差距极大(见表1)。
表1 汽车生产集中度的国际比较*:中国为1998年的市场集中度。
资料来源:国外的数据来源于《经济全球化与汽车工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冯超。
2、劳动生产率从人均整车产量看:1996年,我国人均整车产量为2.4辆/人 年,1997年,为2.5辆/ 人 年;而日本为40—60辆/ 人 年;美、欧为20—40辆/ 人 年。
从人均增加值看:我国汽车工业人均增加值为3623美元/ 人 年(1997年现价)、创造利税为707美元,分别只相当于美国1994年人均增加值的5.9 % 和税前利润的4.6%。
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1997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只有1.93万美元/ 人 年。
3、R&D能力和技术水平R&D是中国汽车工业最落后的环节,无论是从R&D人才的拥有量、R&D费用的投入以及设施和手段的先进性来看,还是从R&D的组织、管理来看,我国汽车工业的R&D能力与跨国公司的汽车厂商根本无法相比(见表2)。
由于R&D能力低下,我国汽车技术始终落后于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水平:一是厂商并未真正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现有的产品除了引进的就是测绘仿制的,即使是自己设计的产品,如东风140、解放141以及小红旗轿车也或是参照外国车型或是利用国外技术匹配而成的。
表2 中外汽车厂商R&D能力比较资料来源:郭会军等:《我国大中型汽车企业产品开发战略及产品开发过程的研究》。
二是产品更新周期长。
国外的汽车厂商每年都能推出新车型,而我国车型更新周期很长,桑塔那轿车生产了十余年才有了新车型桑塔那2000,而桑塔那2000的改进型,又是在4年以后才正式投放市场的。
三是产品的技术性能落后。
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一般比国际先进产品落后十年以上,引进生产的轿车一般为发达国家80年代的车型,中型卡车东风140、解放141相当于国外70年代的产品。
目前,国产车在故障率、油耗、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与国外车有较大的差距。
据有关专家估计,国产车的自重比国外同类车重10—20%;油耗约高10—30%;首次故障里程约为3000公里,约为国外车的1/5;无故障保证期为半年,约为国外车的1/6;寿命一般为10—15万公里,只有国外同类车的一半。
国产汽油车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高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的10—20倍,国产柴油车的相应指标也高达发达国家的3—5倍。
在进入21世纪,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制造环保、节能、舒适、方便、安全、美观的绿色智能型汽车已成为世界跨国汽车生产厂商的竞争焦点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品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四是生产技术落后。
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有重点地引进了数百项国外先进技术,并因此而大大地缩短了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由于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差、技改投入能力不足,技术引进和外资战略的偏差以及跨国公司在转移技术上的保守性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十分落后的。
汽车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性产业,从资产规模和人均装备水平可以反映出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
1997年,我国汽车行业全行业现有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值)160.5亿美元(《97'中国汽车工业年鉴》),而美国通用公司一家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就达360亿美元;我国汽车工业的人均装备率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高于日本,到80年代末却只有日本的1/100;韩国的1/36。
4、生产模式和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其生产模式有了新的变化: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世界级巨型汽车生产厂商的购并进一步加剧;二是各大汽车厂商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共享;三是为使产品更符合当地市场的需要并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技术资源,跨国汽车生产厂商大都采取了本土化战略;四是为追求专业化利益,大的汽车生产厂商普遍进一步缩减自有零部件生产部门,增加了外包采购的比例,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应地,零部件供应商的集约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五是生产的精业化管理。
70年代日本就通过引入了“适时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入90年代,美国又率先使用了“捷敏生产管理”方式,强调生产管理的高度柔性,以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多品种的要求。
总之,种种努力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以增强竞争力。
相对于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模式的变化,我国汽车工业生产方式仍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一是无论从生产,还是从市场的角度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空间基本上还只是局限在国内,并且由于条块分割的局面依然存在,因此,即使是在国内,也难以做到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以谋求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二是汽车工业至今仍存在散、乱、差的局面,由于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的限制,结构调整的步履维艰;三是由于整车生产企业各搞自己的生产体系,零部件工业存在多种的标准体系和配套体系,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配套能力极低,导致一方面整车企业自供率高,企业组织结构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另一方面,零部件生产分散化,零部件生产企业规模不经济、产品和工艺水平不高、缺乏技术开发能力的问题普遍存在;四是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5、营销方式和营销体系国际通行的汽车营销一般采取集销售、维修、装饰、配件为一体的品牌专营店和“专卖总汇型”的汽车交易市场相结合模式,跨国汽车厂商一般均采取自建营销网络或指定代理商的方式建立包括由销售到多种售后服务的、覆盖整个市场的网络。
为了促进销售,各大国际汽车巨头都有自己的融资公司,向顾客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购车或租赁方式。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网上汽车销售正悄然兴起,网上汽车销售代理商与汽车生产厂商、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通过网络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汽车交易、消费融资和保险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成功地改变着传统销售方式,从而加速了经销商的合并,并且也使汽车生产厂商得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塑造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同时,也能与顾客以互动的、经济而有效的方式进行直接联系,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依据。
而国内的汽车营销目前仍处于体系不健全、方式落后、售后服务差、融资消费刚起步的状态:一是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格局经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汽车市场长期处于地区割裂局面尚未完全打破;二是国内汽车厂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的工作均在起步阶段。
而目前,我国汽车流通领域还是以集贸市场式和多品牌小型销售店式的经营为主体,“一家卖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家卖”是普遍现象;三是售后服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化、高水平的汽车修理厂,而综合性、大规模的汽车配件、汽车用品和汽车装饰用品市场也只刚刚起步;四是从支付手段上看,银行消费信贷的分期付款业务刚刚启动,政策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我国的信誉体系尚未建立,全部风险由经销商一家承担,困难较大;五是营销队伍专业化程度低,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奇缺,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以及营销手段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