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的形成_尤玉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的形成
□尤玉明/江苏省盐城市众想中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从《中国民族分布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那么,我国这样的民族分布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即为何汉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如此广泛?为什么众多少数民族分布于边疆地区?)为什么语言、经济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异的众多民族又能在小聚居的前提下出现大杂居的局面呢?我认为,前者是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域差异密切相关的,而后者则是由我国的民族政策决定的,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英明。
我们知道:民族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里的“共同地域”既是一个民族的重要基本特征之一(即每个民族必然拥有或曾经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共同地域),但更是这个民族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共同地域内空间尺度的大小、自然条件优越与否、地域内的连通状况等对其间的民族生存和发展、迁移和扩展无疑是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汉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人口极其众多(已逾十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地域十分广阔的大民族,这是与汉族自身形成发展所处的地理环境(即汉民族所拥有的共同地域)——我国东中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
首先,在我国东中部广大地区内,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较为平缓且内部连通性好,既没有崇山峻岭隔绝,也没有连片沙海分割,南北贯通、东西一体,是一个空间尺度十分广阔且相互连通的地域。
这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地域内的人们相互交往,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历史上各个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炎黄后裔与其周边兄弟民族相互兼并与融合,逐步地由小到大,进而形成了南北统一、面积辽阔的泱泱大国。
而民族和国家是密不可分的。
国家的统一,又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促进了区域内的人们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汉民族。
因而,自秦汉以来,尽管曾多次出
现过分裂割据状态,但那都是短暂的,终因广袤的东中部地域内相互连通,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而使广大地域内的国家统一、民族大融合成为主流。
其次,汉民族自身生存发展的地域——我国东中部广大地区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经济、生产物质财富和汉民族自身人口的再生产。
众所周知:我国东中部广大地区内气候湿润,平原辽阔、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这就为汉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之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善于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提高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因而物产极其富饶,既有“天府之国”,又有“人间天堂”还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江汉平原……而历史上物质财富极其富足又为人口的增长提供充分的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此外,历代封建王朝为了自身的统治和利益,往往也重视发展经济,促进人口增长、增强国力,扩展统治的空间。
因此,优越的自然条件,既有利于汉民族人口的增长,又有利于汉民族分布空间的不断拓展,从而使我国东中部广大地区成为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分布区。
但是,汉民族分布空间的向外拓展不是永无止境的。
对我国的边疆地区而言,因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汉民族的向外发展或因崇山峻岭阻断,或为大漠隔绝,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汉民族对外进一步地扩展和融合,从而形成了汉民族所拥有的共同地域的边界(这个边境是经常变动的,有时是模糊不清的)。
而边界之外因地形复杂,被分隔成若干小地域,却正好为少数民族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空间条件。
因边疆地区或为群山阻隔,或被沙漠分割,形成众多空间尺度不大且较为封闭的地域,对外联系交往很困难,从而使若干地域内或因本来就分属于不同的民族部落,或因地域间互不连通,相互无法正常交流,久而久之出现了民族分化,最终形成了相互地域间各自具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民族。
又因边疆地区普遍存在着地形、气候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及地域空间尺度的狭小,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更制约了他们向外的迁移和扩展。
因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少且分布在狭窄的谷地内或闭塞的小盆地中。
甚至某些面积并不甚广的山区竟聚居了好几个少数民族。
我国云南境内聚居的少数民族就达20多个,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最为密集的地区。
而内蒙古、西藏等
·
33·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8年第7~8期
·中国地理·
地则因地域较为开阔,地表坦荡,从而形成较为广泛的蒙古族和藏族分布区。
其广泛程度仅次于汉族分布区。
地域连通状况、尺度大小对民族分布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边疆地区地域尺度小、自然条件较差。
这是我国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形成众多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条件,任何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共同地域是该民族自己的“家园”和“故乡”,理应受到保护。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各民族聚居地区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自己当家作主,建设家园。
这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它保证了各民族都有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生存发展的“大本营”——民族聚居地。
同时,我国的宪法还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国家还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各民族间关系的健康发展。
从而出现了各民族之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因此,在各民族小聚居的同时,又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这种大杂居的格局。
这是与古今中外出现的种族歧视、种族隔离、民族压迫截然不同的。
“小聚居,大杂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新型民族关系。
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党的民族政策是无比的正确英明、无比的正确。
中国民居与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座北朝南,大门一般开
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
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
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
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多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
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
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陕北民居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
分为靠崖窑、地坑窑和砖石窑等。
靠崖窑是在黄土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房屋。
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力,直立性好,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山西与山东民居 山西太行山区与山东胶东丘陵一带两地民居形式类似,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
由于山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上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
山西民居还多见砖雕等装饰。
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异,故屋顶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势较高,东南面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挡海洋气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后者广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较多(>700毫米/年),为便于排水屋顶坡度较陡。
江苏民居 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
·
34
·
·中国地理·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