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苏伟良先生从事餐饮行业四十余年先后担任多

合集下载

财富人物小传之苏志刚

财富人物小传之苏志刚

13苏志刚苏志刚的经历很简单,在改革开放初期从卖猪肉开始起家,后来做大排挡生意,直到他独辟蹊径地兴建了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使自己成为了《福布斯》首富榜上的人物,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看苏志刚的经历,让人想起了一句智言:“一件事值得做,就值得做好”。

也许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排挡变成了两家五星级大酒店,野生动物园变成了广东旅游业的招牌,他自己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以商人身份当选省会城市工商联主席的企业家,其顺势而为,白手起家苏志刚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中贫困。

改革开放之前,苏志刚曾经给生产队放牛。

改革开放之初,苏志刚和妻子、弟弟从卖猪肉、猪血起步,开始了经商生涯。

在小有积蓄后,他又开了间卖海鲜的街边大排挡,由于经营有方,到1994年,最初大排档已经改头换面发展为香江大酒店。

1998年,苏志刚的香江大酒店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六千多万元,跻身广州餐饮行业30强之列。

2001年,苏志刚又在两家“动物世界”之间的位置,斥资5亿元、按五星级标准修建了南非风格的生态式主题长隆酒店,这家酒店的生意也十分兴隆,香港无线2002年的世界华裔小姐颁奖活动的接待工作就在这里。

经营饮食业不仅使苏志刚完成了自己事业的原始积累,而且也让他找到了使他后来成为一名与众不同的企业家的事业――兴建野生动物园。

发野兽财,成就事业广东人是以爱吃敢吃闻名,野味更是广东人的最爱。

经营饭店的过程中,苏志刚了解到很多食客为解馋而不惜偷偷吃掉野生动物,于是他看准了一项既可保护野生动物,又有发展前景的事业――兴建野生动物园。

1996年,苏志刚获得国家林业部的批准,在番禺大石投资3亿多元兴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一片荒地上开发出了一个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世界,其中的艰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光种树就足足花了他了8个月的时间,结果整个动物园的绿化面积达到了90%。

1997年底,经过不懈的努力,这家集动植物保护、研究、养殖、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正式对外开放,一期工程占地2,000亩,有动物三百多种,总数超过2,000只,是东南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

2019杰出青年企业家(部分)

2019杰出青年企业家(部分)

2019杰出青年企业家(部分)作者:来源:《餐饮世界》2019年第12期以下人物排名不分先后郭晓东眉州东坡合伙人陕西铜川人,1995年从北京武警总队体育大队特警退伍后,怀揣梦想的他,在所热爱的北京,开始北漂的生活:蹬着自行车、三轮车,打月票坐公交、啃大饼,从做酒楼一次性用品的销售员、销售经理,到与眉州东坡酒楼结缘,因为共同的梦想与情怀,他把自己与眉州东坡连在了一起,在餐饮这个行业里实践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二十年的奋斗,企业从北京市朝阳区两三家小店发展到如今全球一百多家门店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二十年的坚守,他也从餐饮门外汉,成长为如今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合伙人,所提出的“菜品、服务、环境”+“惊喜与感动”的企业运营3+1,形成了眉州东坡的企业管理特色和文化特色。

他热心公益事业,认为“成功是爱的传递、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并一直身体力行。

行秀斌北京凯瑞御仙都餐饮投资控股集团总裁留学归来的80后,师承父业,无论是担任凯瑞豪门食府总经理、北京凯瑞御仙都餐饮投资控股集团总裁,还是凯瑞中国皇家菜博物馆执行馆长,他都将所学到的酒店管理、工商管理EMBA、金融资本运营等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所热爱的餐饮事业中。

北京凯瑞御仙都餐饮投资控股集团进京19年,始终围绕“北京之首、全国第一、世界顶级”的战略目标,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创新发展,特别是传承光大御膳技艺,以满汉全席、皇家国宴为主菜式,恢复皇家名菜600余款。

2016年创编《北京·千年味道》大型皇家美食体验剧,成为京味文化一张金色名片,赢得业界和社会广泛赞誉,荣获国际一流餐馆、亚洲餐饮名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华美食名店、皇家御膳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等称号。

薛国巍北京天水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从事餐饮管理工作20年,于2012年创办北京天水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营煲仔饭和紫砂炖盅,附配以流沙包、鲜虾烧麦等广式点心、爽口小菜、火焰对翅等二十余种小食饮料。

凤梨酥达人

凤梨酥达人

第二届凤梨酥达人世运食品陈建宏夺冠 2008年08月13日22:08 中央社实时(中央社记者林绅旭台北十四日电)2008台北凤梨酥文化节上午进行凤梨酥达人竞赛,二十九位参赛者齐聚市政大楼,在裁判的一声令下,徒手抓粉、制饼皮、秤重并包馅,拚精准度、速度和风味,最后由世运食品烘焙年资二十年的陈建宏夺冠,这也是世运食品连续第二年得冠军。

主办单位台北市糕饼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尹玉仙表示,去年首度举行的凤梨酥达人赛造成北市烘焙界回响,许多烘焙师傅都立志以夺得凤梨酥达人冠军为目标,希望这项活动可以鼓励烘焙师傅在工作岗位努力精进。

主办单位表示,今天评审团阵容坚强,由屏东科技大学餐旅管理系主任苏衍纶担任裁判长,评审团由北市劳工局职训中心训练师谢炜贞、谷研所传统食品组长吴招亲、六福皇宫大饭店点心房行政主厨陈清海、德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文信、美国小麦协会专员杨书莹等担任。

二十九位选手先进行抓重精准资格赛,主办单位提供高筋面粉、低筋面粉、奶油、酥油、糖粉、鸡蛋等六项凤梨酥皮材料,由选手自行调配揉制成即将做为四十二个凤梨酥的面团,最接近一千二百六十克的六个选手进入决赛。

第一阶段抓准资格赛第一顺位圣比德蛋糕阮进添,揉制的面团为一千二百四十七点五点,误差仅仅十二点五克;第二顺位世运食品陈建宏一千二百四十五点五克;第三顺位岩岛成黄文章一千二百二十五克;第四顺位多柏思周曜赞一千二百二十二克;第五顺位君城精致蛋糕李忠安一千二百一十克;第六顺位圣玛莉林昆辉一千二百零三克。

上述六位选手进入决赛,由饼皮包馅再烘焙,评审分别就速度、外观、准确度、均匀度和风味等五项评比,最后由世运食品陈建宏拿到冠军,成为今年的凤梨酥达人。

陈建宏受奖后谦虚的说,是上届冠军前辈王斌生指导有方,他不敢居功,他每天都要做一千五百个到二千个凤梨酥,早就不需要磅秤了。

一旁督导的王斌生则开玩笑的说「没错,我督导他用功。

」对于为何走上面包师傅这个行业,今年四十岁的陈建宏说,当年读高职时,一堆同学都选择修理汽、机车等,他只是想跟人家不同,就选择少人选的面包科,没想到愈做愈有兴趣。

中国十大名厨

中国十大名厨

1、香港威哥饮食集团总裁梁诚威【1】评语:有爱心、信心、责任心的港商,热衷于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人生格言:无论在任何行业,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根因素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差别都不大,能分出高下的是人心——爱心、信心、责任心。

简介:梁诚威在1993年,被世界御厨,鲍鱼大王杨贯一欣赏并被传授厨艺,成为入室弟子,担任“阿一鲍鱼协会”秘书长,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基金理事长。

2003年,任全国鲍翅燕肚参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烟台市长岛鲍鱼海产品经济发展高级顾问、全国饭店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香港中华饮食文化学会会长、中国菜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饭店协会名誉教授、香港晓风学社主席、香港(西安)商会副会长等数职。

1997年,因其高超的厨艺,被颇具影响的法国美食协会授予“优异之星”荣誉奖章。

现任中国菜(zgc)文化传播中心专家,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威哥饮食发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梁先生兼任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基金理事长”、香港(西安)商会副会长、陕西省西安市政协委员。

十二岁入行,凭自修及个人努力而有今日成就,自创“威哥鲍鱼”品牌,在北京、天津、西安、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开设大香港鲍翅酒楼、大香港潮粤酒楼、威哥鲍翅酒楼、富临鲍翅酒楼、威港大酒楼、老香港私家菜、威哥鲍鱼海鲜酒楼、天子海鲜火锅、威哥海鲜火锅、大家好中西餐厅、威师傅养生坊、大东方海鲜酒楼、西安国宾酒店与永宁宫茶艺馆等五十余家豪华酒楼和酒店。

曾获得“国际烹饪艺术大师”、“鲍鱼教授”的美誉。

企业在2001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内务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十二个部委联合颁发“新世纪爱心明星企业”。

2、宁波石浦酒店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陈效良评语:厨艺生涯四十年,孜孜不倦,宁波甬菜代表性传承人。

人生格言:做菜做人以和为贵,待人处事以诚为本简介:从艺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烹饪技艺的学习、研究、管理及推广工作,尤其是对甬菜菜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餐饮创新者打造特色美食的先进事迹

餐饮创新者打造特色美食的先进事迹

餐饮创新者打造特色美食的先进事迹近年来,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许多餐饮创新者纷纷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美食。

他们通过巧妙的创新理念和出色的实践行动,成功地引领了一股热潮,推动了餐饮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先进意义的餐饮创新者及其打造的特色美食。

一、锐意创新,深耕文化餐饮创新者李先生,毕业于厨艺学院,他对传统美食情有独钟。

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餐饮创新中,李先生在创办自己的餐厅时决定将中国传统艺术与美食结合起来。

他邀请了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合作,将剪纸艺术作为餐厅的装饰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氛围。

此外,他还招聘了一批擅长制作传统美食的厨师,推出了一系列古老而又别具特色的菜品。

通过锐意的创新和深耕文化,李先生打造了一种独特的餐饮体验,吸引了大量食客的关注。

二、环保理念,传递健康在餐饮业中,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打造特色美食。

王女士是一位热爱自然的餐饮创新者,她深知自然资源的珍贵,并将环保理念融入了她的创业项目中。

在她的餐厅里,她仅使用新鲜有机食材,拒绝一次性餐具和包装,倡导顾客自带餐具。

此外,她还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将部分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用于种植有机蔬菜。

王女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健康和环保的价值观,同时也使她的特色美食更加受欢迎。

三、科技应用,提升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餐饮创新者开始将科技应用到他们的美食创造中,以提升服务和餐饮体验。

张先生是一位年轻的餐饮创新者,他在餐厅中引入了智能点餐系统和无人配送机器人。

顾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自助点餐,菜品将由机器人送至顾客座位。

这种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还为顾客带来了全新的用餐体验。

张先生的创新举措使他的餐厅成为了吸引年轻人追捧的时尚之地。

四、跨界合作,创新融合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是餐饮创新者打造特色美食的另一种方式。

刘先生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的餐饮创新者,他和知名的艺术家合作,在他的餐厅中开设了艺术展览。

“儒厨”张庆瑞:烹出龙江味道

“儒厨”张庆瑞:烹出龙江味道

“儒厨”张庆瑞:烹出龙江味道作者:暂无来源:《黑龙江画报》 2019年第14期文/ 张博李俊杰图/ 赵刚张磊张庆瑞,热情谦和,第一感觉他不像一位厨师,更像学者。

果然,深入接触后发现,他做过教师,养就了一身儒雅的气质,对美食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工作之余,他与恩师李宝珠、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教授聂宏共同编著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药膳》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目前正着手续写第二部。

龙江工匠、中国烹饪大师、中国资深御膳大师、中国国宴大师、全国绿色饭店绿色餐饮国家注册评审员、中国御膳专家评委、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业发展服务中心全国御膳工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黑龙江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黑龙江省餐饮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哈尔滨市饭店烹饪协会副会长……这一切都只是他人眼中的张庆瑞。

生活中,他秉承一种“儒、雅、智、谦”的生活态度。

“做厨师要做儒厨”,张庆瑞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在他看来,烧菜是一门艺术,要有文化内涵。

1975 年,18 岁的张庆瑞在哈铁一中毕业后,下乡到农场做知青。

1980 年,张庆瑞返回哈尔滨后,到北方大厦所属北方餐厅饭店担任饭店主任兼厨师,正式步入餐饮业。

他的启蒙恩师是中国烹饪大师汤玉相,也是张庆瑞的姐夫。

张庆瑞受汤玉相的影响,耳濡目染,喜欢烹饪技艺。

“灶上一分钟,厨房十年功”,张庆瑞的学厨生涯从最底层做起。

在工作的第一年,从初加工择菜洗菜、杀鱼杀鸡,清洗猪肠肚,到泡发干料、猪肉分档取料,样样工作他都抢着去干,师傅们都很喜欢他,也愿意教他。

一年后他学习凉菜制作,几年后正式上灶学习炒菜。

每走一步,他都向师傅和同事虚心请教,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书中学习餐饮知识,并苦练基本功。

1986 年是张庆瑞餐饮事业的转折点,他正式拜中国烹饪大师、中国资深御膳大师李宝珠为师,系统学习传统京鲁菜、御膳国宴、西餐菜烹饪技法。

此后,他又得到餐饮界老前辈王忠洲、张跃庭技术指导,厨艺突飞猛进。

艺不压身,接下来他又学习川菜、粤菜的烹饪技法。

沈锦良 做内外兼修的粤菜

沈锦良 做内外兼修的粤菜

沈锦良做内外兼修的粤菜作者:Autumn来源:《美食》2020年第03期沈锦良:生于马来西亚,曾于迪拜索菲特酒店、厦门康莱德酒店等担任开业筹备团队中餐行政总厨,现任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20年前的马来西亚,人们对厨师行业的看法还比较传统,不会觉得做厨师多么有前途,那些选择从厨的年轻人很多是因为不擅长文化课学习,或是家境窘迫才去餐厅做学徒。

然而,沈锦良不同,他是真的喜欢烹饪。

回忆起小时候和姐姐一起玩烹饪游戏,他都充满了欢乐。

他出生在马来西亚,父母在新加坡工作,父亲是新加坡星级酒店的总厨,母亲也擅长做西餐。

他从小就听父母谈论美食和烹饪,他的饮食也从不缺高档美味,这培养了他对食材的见识和对味道的鉴别,更激发了他对美味是如何创造的好奇和兴趣。

3岁时,他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和姐姐用土、树叶和木头来“做饭”,7、8岁已把方便面煮得颇有心得。

常听父母说哪些食材搭配在一起合适,酱料如何运用好吃,他就默默记下,把这些运用到方便面里,自己烹饪,满是乐趣。

14岁时,他去父亲的酒店餐厅吃饭,和一位中国香港主厨聊得很投机,决定学厨。

父亲深知做餐饮辛苦,并不同意,他便苦苦求了父亲1个月,才得到应允。

那时起,他一边上学,一边在餐厅做兼职,辛苦但觉得很值得,2年后便正式入行了。

到如今从厨20年来,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的星级酒店及米其林餐厅工作,也在世界各地的国际烹饪比赛上拿过17个金牌。

2016年,他从厦门到深圳,以他的国际化视角和对烹饪的独到理解来做创意粤菜。

在沈锦良看来,新式创意粤菜讲究原料健康,烹饪忠于粤菜本质和食材真味,技法上却不拘泥于传统,摆盘更加注重精致造型。

他说:“菜品如人,摆盘如同漂亮的外衣,味道是内功品德的体现,内外兼修方为上品。

”迷你佛跳墙让人有幸福感和满足感的一道菜,鲍鱼、花胶、鱼唇、花菇、干贝、乌鸡、鹌鹑蛋等若干种食材汇聚在一个汤盅里,熬完4小时再换一个煲接着熬,美味和营养都融在浓浓的汤汁中,食材也在熬制中变得柔软而更易品味,香浓的味道绵延悠长。

老工人的书画情缘

老工人的书画情缘

老工人的书画情缘作者:顾德惠来源:《新天地》2018年第10期周贤良原是上海市内河装卸公司装卸工,从小喜欢读书。

改革开放40年来,他工作之余坚持习字学画,一路走来与不少文化名人成为知交好友,也收藏到不少字画诗书。

藏字汇入忘年交在周贤良家新书房门额悬挂“清虚斋”一匾,此即书法家苏局仙在百岁那年所赐墨宝。

当初,得知原意将书房命名为“荣华斋”,苏先生慈祥目光注视周贤良,笑言:“读书人写字人讲究品位清高格调雅致,何必让人误会唯求荣华富贵?” 周贤良满脸通红,呐呐地道:“苏老见多识广,阿拉晚辈才疏学浅,请您老人家赐题一名……” 苏先生提议:“清,清高清廉;虚,虚心好学。

是否改用清虚斋三字?” 周贤良拍手叫好。

苏先生正襟危坐,悬腕提笔,书此大字,力透纸背。

周贤良与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名誉理事苏局仙结识是在1979年,上海《书法》杂志举办第一个全国性的书法大赛,苏先生年已九旬高龄,书就一篇《兰亭序》小楷,出类拔萃,最终在高手云集的赛事中被评为群众书法大赛一等奖。

周贤良不揣冒昧写信求教,苏先生迅即回函,昭示愿同后学晚辈协力进取。

1987年1月4日,周贤良等人为苏先生祝寿。

老寿星赋诗一首,曰:“八仙过海显神通,赢得山斋一片红。

盛世原来人不老,荒唐吾敢夺英雄。

” 当场挥洒笔墨书诗,上题:“贤良先生暨七君子渡浦来访,即席赠句。

”1991年12月30日,苏局仙去世,寿高近110岁。

根据老人遗愿,他的遗体旋即被护送至第二军医大学病理解剖室,供医学研究之用。

他是上海市第一批捐献遗体志愿者之一,接受荣誉证书时即兴赋诗,曰:“皮囊原似春蚕脱,亘古谁能永保存?气尽即交医士手,千刀万割便超生。

”超然物外,豁达慈善。

1992年1月5日,周贤良随众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含泪写下挽联:“三朝诗人,诗传华夏情;六艺书翁,书藏百姓家。

”藏画得助向上力周贤良最大乐事之一,是收藏了著名山水画家胡振郎亲笔签名“振郎”小幅山水画——山岩衬托一泓瀑布飞流喷涌、《山水技法》和“山水画讲义”附其山水画大作精美彩色印刷小图等珍藏品。

最新奋斗名人故事5篇经典合集

最新奋斗名人故事5篇经典合集

最新奋斗名人故事5篇经典合集每一个奋斗名人故事的背后都历经了困境和磨难,没有什么是可以唾手可得的,所以要坚定自我奋斗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这大概就是奋斗的意义吧。

下面带给大家一些关于最新奋斗名人故事5篇经典合集,供大家参考。

最新奋斗名人故事5篇经典合集1苏志刚苏志刚,长隆集团董事长。

苏志刚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卖猪肉、开餐馆、办动物园……他敢想敢做,勇于拼搏,实现了从贫苦农民到百亿富豪的跨越。

一、从卖猪肉起步苏志刚是农民出身,由于家境贫寒,他14岁便开始种田、放牛、养猪,磨砺了坚韧的意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大地,苏志刚决定进城闯荡。

他先是做土工,之后卖猪肉,这一卖就是十年。

从最开始收入微薄,到给酒店、酒家供应猪肉,再到建立猪油厂,苏志刚慢慢赚了几十万元。

1989年,目光敏锐的苏志刚发现,广州番禺大石105国道车水马龙,餐饮需求巨大,于是决定开餐馆,“香江酒家”应运而生。

凭借熟谙食材的优势,加上重金聘请的专业厨师,苏志刚的酒家一炮而红。

之后,他趁热打铁,大举扩张,建造了很多三星级香江大酒店,顾客络绎不绝。

尽管酒店生意如日中天,但是苏志刚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价值。

他发现,旅游行业大有可为,于是决定做野生动物园。

二、办野生动物园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调查,苏志刚确定了动物园的经营策略——“大种群的动物展示”。

他斥巨资包专机,引进长颈鹿、斑马、猎豹等珍稀动物,轰动业界。

1997年,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业,游客蜂拥而至。

1998年,苏志刚从虎年获得灵感,引进两头瑞典白虎,迅速成为火爆焦点。

之后,为了引进考拉,他一边大规模兴建桉树林,一边派专家出国学习饲养技术,终于让三对考拉仔落地广州,媒体争相报道。

随着规模化种群模式的成熟,长隆野生动物园驶入发展快车道。

此时,苏志刚又突发奇想,建立夜间动物园。

经过多次创新和迭代,长隆国际大马戏的表演精彩绝伦,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然而,后来由于夜间动物园附近要改路,苏志刚不得不做出改变。

我爱我加

我爱我加

1、天津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主要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创业前身份:军人。

柴宝成于1978年当兵,1983年退伍,之后他开始研究和试制民用采暖炉,1984年创办了一个作坊式的工厂,叫津南民用节能设备厂。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柴宝成把这个小工厂逐步发展壮大为一个天津宝成集团有限公司。

该集团2000年被列为天津市30家大型私营企业第4位,并被国家环境保护协会定为环境保护骨干企业。

2、广东湛大集团董事长封亚军主要行业:饲料创业前身份:军人,服役5年。

封亚军,生于广东遂溪,曾在军队服役5年。

1984年至1986年,封亚军在航天部属下公司工作,之后又在家乡的乡镇企业局工作。

1987年,他辞职下海,创办了湛大集团。

湛大集团1997年被评为广东十大私营企业、广东省先进私营企业,1998年被评为广东乡镇企业"百强企业"。

"湛大牌"饲料2002年元月起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3、山西安泰集团董事长李安民主要行业:焦炭、生铁和水泥创业前身份:军人,服役7年。

李安民,生于山西,1963年至1969年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

1984年在家乡创办义安安民焦化厂,经过几次重组,成立山西安泰集团,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企业之一。

4、江苏双良集团董事长缪双大主要行业:中央空调、锅炉创业前身份:军人(10年)。

缪双大,生于江苏江阴,在军中服役10年,1982年,缪双大从部队转业回家,被分配在江阴钢铁厂工作,一年不到他即辞职,与人合伙投资9300元在上海做空调安装生意。

1985年春,他们用50万元在家乡办起了一家冷冻设备厂,其产品迅速打进了上海和西南地区市场。

在双良,员工每天要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上下班。

双良集团目前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制造商之一。

5、苏泊尔集团董事长苏增福主要行业:炊具创业前身份:海军,服役8年。

苏增福,生于浙江台州,曾在海军服役8年。

1989年,苏开始创业,使用沈阳的"双喜"商标生产压力锅。

百盛中国成功案例分析 (麦当劳VSKFC)

百盛中国成功案例分析 (麦当劳VSKFC)

百胜案例(马后炮)市场部:高仕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人物:苏敬轼,男,祖籍山西,出生于我国台湾,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化工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州大学就读,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并在美国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在加入肯德基之前,苏敬轼先后就职于宝洁(P&G)公司德国和台湾分公司。

1989年,当这位台湾人从宝洁公司离职而以肯德基公司北太平洋地区市场企划总监的身份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时,中国只有4家肯德基餐厅。

苏敬轼的中国开拓之旅,正是从这4家门店开始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没有做过餐饮行业,但拥有成熟市场管理思想的苏敬轼,在了解中国市场后,苏敬轼唯一的感受就是:“中国市场很大,我们完全有机会将肯德基做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百胜发展此案例一开始便阐述了百胜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KFC产业链,在中国的发展尤为快速,文章谈到KFC在全国有650个城市拥有3000多家餐厅,数量竟是麦当劳餐厅的三倍之多,单在规模上已把麦当劳远远甩在后面。

百胜集团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尤其是苏敬轼看到了中国经济在往后发展的惊人潜力。

百胜在1987年之后在中国开始了惊人的快速扩张,在13年后,百胜在中国的业绩果然已超越了美国。

但在中国的投入费用时间成本等相比美国都要少很多,而且还能比美国获得更多的回报率,这样的生意对于这样的企业确实划算。

(文章中多次与麦当劳营运情况进行对比)在中国开辟餐饮王朝我们不可否认,KFC和麦当劳现在能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早进中国,具有先进领先者优势,而且都重视快速扩张,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是什么让他们的发展区别如此之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们回到他们刚进入中国时最初的决策阶段: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句话便可断言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未来的格局,概括一下,麦当劳一开始关注的是城市发展趋势,并集中火力猛攻一线城市,而KFC关注的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方向,还有全国布局。

麦当劳最早的方针是---北上广深四大具有最强辐射力城市。

餐饮创业小故事

餐饮创业小故事

餐饮创业小故事【篇一:餐饮创业小故事三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餐饮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餐饮市场日渐成熟,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餐饮小三篇。

餐饮创业一在从事餐饮行业之前,张明其实已经算是一个的老板了。

当时他在江苏常州拥有4家家具专卖店,并成立了公司,堪称是区内家具销售行业的领军人物。

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2003年9月。

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当地一家著名的餐饮企业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为常州名优企业10强,店主个人赚了将近半个亿。

当时正面临企业经营瓶颈期的他很容易就动心了。

从小成长在常州的张明认为当地餐饮业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决定涉足餐饮业。

苏南一带的饮食口味都比较清淡,张明觉得如果经营本地菜的话竞争对手太多,所以决定寻找一种全新的产品介入。

在一次前往四川的行程中,他尝到了正宗的四川火锅,他认为这种浓重的口味,一定会让吃惯清淡口味的江苏人感到新鲜。

所以他很快决定开一家正宗的四川火锅店。

那年10月份,张明花高薪买来正宗的四川火锅配料,并投入50多万元,在常州开了一家火锅店。

这种麻辣的口味让本地人感到很新鲜,再加上天气渐冷,在这个100多平米的店里,几乎天天爆满,在第一个月,张明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万多元,第二个月上升到十几万元,以后几乎都保持在15万左右。

尝到甜头的张明觉得成功似乎触手可及,所以他决定扩大规模。

为此,他在当地某著名的餐饮一条街选中了一家超过500平方米的一楼门店,三个月后又接手了门店的二楼,并再度投入50多万元进行,并于2004年年中开门纳客。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生意突然就冷清下来了。

不管是原先的老店还是新开的样板店,每天的客人都比原先预料的少了许多。

在推出优惠促销和广告攻势等手段却无果之后,张明认为是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于是决定改做当地的菜。

可惜,在同一区域经营本地菜的餐馆此时已经遍地都是,而张明又找不到更有实力的主厨掌勺,生意也一直没有起色。

孙立新在厨师界地位如何

孙立新在厨师界地位如何

孙立新在厨师界地位如何
孙立新,男,现任便宜坊行政总厨。

基本信息
孙立新是便宜坊行政总厨,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国宴大师,曾多次担任多位国家领导人宴请中外贵宾的菜单主设计者。

2020年9月,孙立新加入美食传媒机构“御见厨师”,将烹饪技艺传递给更多观众。

艺术成绩
他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曾任华都饭店燕山大酒店、天伦王朝饭店、新华保险大厦、渔阳饭店等星级酒店的厨师长、行政总厨、集团行政总厨等职。

擅长川、粤、鲁等菜的制作,先后创新推出“酒醉空心龙虾球”、“宝蓝竹笙翅”、“蜜制野山菌鲍翅汤”、“金牌一品鲍”、“蔬香酥烤鸭”等百余种创新菜肴,均受好评。

尤其是到便宜坊烤鸭集团后带动整体集团菜品质,大步发展,并研制开发出“蔬香酥焖炉烤鸭”获得专利。

该菜不仅改变了烟炉烤鸭的传统口味,而且更加营养,更加绿色时尚,世界烹饪协会会长姜习先生用餐后为他题词。

“二伯”孙立新,24岁就是华都饭店的总厨,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十大中华名厨”,也是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菜单计划任务总顾问。

“二伯”做菜,喜欢不按常理出牌,传了600年的烤鸭,到他手里改成了用蔬菜汁腌制;如今餐厅常见的蓝莓山药,也是他发明的,当初只是为了不浪费山药的下脚料。

在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这个特殊的纪念日,腾讯看点联合媒体共同推出视频短片《一餐》。

短片记录了老饭骨郑秀生、老饭骨孙立新在建党百年之际,收到一份特殊的委托,给江西新余的抗战老兵牛明洲做一餐饭,共同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老饕”韩伟: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家

“老饕”韩伟: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家

“老饕”韩伟: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家作者:严迪来源:《食品界》2019年第12期饕餮本是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大文豪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此后,“老饕”遂成追逐美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

我们今天的这位采访对象,称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资深美食家,他生平最大的乐趣就是挖掘世界各地的美味珍馐,“老饕”二字,当之无愧。

这位顶级“吃货”就是现任《美食圈》杂志的出品人兼主编韩伟先生。

棒球帽、Polo衫,外加一脸治愈系的笑容,是韩伟一成不变的招牌标志,圈内人都亲切地叫他“厨房大叔”。

1973年出生的韩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头衔很多:酒店高管、策展人、资深美食家、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早年间他曾组过乐队,玩过摇滚,也曾任职于知名五星级酒店和上市房地产公司。

不过,天性爱美食、爱旅行的韩伟却在十年前迷恋上了写美食类博客。

下班后,他就端着相机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店、拍照、修图、写博客,并将自己的探店心得与众多网友进行分享。

活色生香的文字搭配令人垂涎欲滴的图片,使得“厨房大叔”的博客迅速圈粉无数,此后韩伟便一发不可收拾,博客一写就是10年。

2000多篇博文记载了韩伟这10年来的美食历程,也见证了一位美食家不变的初心。

拥有了庞大的点击量和粉丝群后,2010年,韩伟自立门户,成立了“美食圈工作室”,除了出品《美食圈》杂志外,还建立了“我爱美食圈”和“带着好胃口去旅行”两大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自媒体号等媒体平台矩阵。

“美食圈”除为广大吃货朋友们提供新鲜资讯外,也开始为餐饮机构服务,提供系统而专业的品牌孵化与品牌推广,目前已辅导创立了数十家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在韩伟及其团队的用心经营下,“美食圈”现已成为中国资深的美食类自媒体品牌,深受广大餐饮人的好评和喜爱。

2015年年初,韩伟收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将以搜狐特约全国首批环球游轮美食家的身份,参与一场历时86天的环游世界美食之旅。

人物简介苏伟良先生从事餐饮行业四十余年先后担任多

人物简介苏伟良先生从事餐饮行业四十余年先后担任多

文:王紅蘇偉良先生從事餐飲行業四十餘年,先後擔任多間酒樓主廚,現任喜萬年酒家行政總廚。

他在2001年曾獲委任為第四屆世界烹飪大賽評委;2002年參加世烹大賽獲熱菜金獎,同年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勞績獎狀;2003年獲中國飯店協會授與烹飪大師頭銜,同年10月參加於重慶舉辦之第四屆中國美食節國際美食展獲廚藝大師賽金獎,其所代表參展的“濠江荷花宴”獲得“中國名宴”稱號。

蘇偉良先生已被編入《粵、港、澳名廚大典》,以表彰他在餐飲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有位朋友曾對我說過:“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有兩種朋友:一種是醫生,另一種是廚師;前者可以‘醫命’,後者則可以‘醫肚’。

”這話聽起來的確在理兒。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可想而知“吃”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每當我們品嚐一道道美味佳餚的時候,不禁會對泡製它的幕後功臣讚佩不已!今天,就讓大家去瞭解一下這樣一位烹飪大師光輝背後的故事吧。

王:蘇師傅,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從事餐飲這個行業的?蘇:小時候我家裡兄弟姐妹多,家境不太好。

父親有個朋友是做西餐的,看到我家這種情況,就問我父親有沒有興趣讓我到餐廳去做小工?當時整個社會的經濟都不景氣,能有份工作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允許挑肥揀瘦的。

為了生計,我小學還沒有畢業就棄學從工,那時只有十一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童工”了。

我在西餐廳工作了一年多,由於當時從事中餐的收入比西餐好一些,於是就轉投中餐,一直到現在了。

王:實在難以想像十來歲的孩子能幹些什麼呢?蘇:主要是做一些搬貨、送外賣、洗碗洗碟、起菜之類的工作。

當時工作的酒樓地方比較小,樓下是廚房,樓上用餐,那時還沒有輸送電梯,菜做好了完全靠人手捧到樓上,這種廚雜的工作每天要跑上跑下的,所以還有個稱呼叫“跑樓梯”。

趕上擺酒席的時候,一次要捧兩鍋魚翅,本來我年紀就小,個子也不高,捧著個大托盤,走起來顫顫巍巍、搖搖晃晃的。

想想過去,現在的孩子是多麼幸福啊!王:是不是熬兩年小工,就可以跟師父學廚藝了?蘇:哪有這麼簡單!幹我們這行講究的就是論資排輩,從“跑樓梯”到主廚這條路可漫長得很啊。

海南新东方烹饪学校师资力量简列

海南新东方烹饪学校师资力量简列

海南新东方烹饪学校师资力量简列周勇中式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营养配餐员、新华教育集团烹饪专业特级教师89年从事餐饮行业至今,曾在上海、安徽多家星级酒店和湖南、云南等新东方烹饪院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被多次邀请到湖南卫视《健康人生》栏目组拍摄养生食疗美食、江西卫视《名人挑战名厨》栏目组拍摄TV菜谱、上海东方卫视主办的《顶级厨师》美食观察员。

09年获云南省首届精品滇菜大赛金奖、10年获中华第五届国际乡土菜大赛特金奖。

李政权国家高级烹调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国家级评委。

从厨二十年,对杭帮菜,粤菜,徽菜,川菜,湘菜的制作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曾获得第五届亚太饭店业养生美食大赛个人赛热菜组特金奖,江西省金秋美食节中西名厨精品宴席菜点展品中获金厨奖。

李本军国家高级中式烹饪师,安徽省烹饪协会会员。

2002年至2005年担任多家酒店厨师长工作,2006年至2009年在云南新东方从事烹饪教育工作,2012年制2014年赴中国驻加伯维尔办事处,担任总厨一职。

在烹饪道路上走出了别具一格的大师风范,更是在新华教育事业上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擅长:川菜,湘菜,滇菜,黔菜制作。

人生格言:热爱职业,用心做事,勤学善思赵军红中式高级技师,陕西烹饪协会会员1996年至1998年在海南海航全来顺酒楼担任厨师长,接待过海南省委书记,省长,1998年至2000年担任海南滨海大酒店厨师长,2003年至2014年在海南多家酒店担任厨师长一职,擅长东北菜,私房菜,精通海南菜,川菜,天津菜,技术过硬,经验丰富。

苏铀中式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从事粤菜烹饪工作近三十年。

先后在广州多家院校进修,曾在多家酒店宾馆任厨师长职位。

在大家院校从事烹饪教育工作,参与粤菜教学研发,专业教学大纲编写,设计。

曾在烹饪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知识面广,功底深厚,厚积薄发。

以“博学善教,良师益友”著称。

深化现代餐饮服务业改革要有的放矢——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会长专访

深化现代餐饮服务业改革要有的放矢——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会长专访

深化现代餐饮服务业改革要有的放矢——中国烹饪协会苏秋
成会长专访
佚名
【期刊名称】《餐饮世界》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服务业发展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

我国餐饮业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也是关系人们生活健康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页数】2页(P16-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2.36
【相关文献】
1.科技之光照耀餐饮发展之路——首届中餐科技进步奖专题报道——以科技力量提高中国餐饮业国际竞争软实力——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专访 [J],
2.现代快餐与时俱进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专访 [J],
3.利润下滑增速降低2012年餐饮业形势不容乐观——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先生 [J], 红叶
4.提高协会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餐饮行业——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 [J], 莫月(采访);阿蹦(摄影)
5.产业化是餐饮业发展必由之路——专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 [J], 田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会议记录范文

会议记录范文

会议记录范文会议记录范文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1、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2、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

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

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一样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3、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

会议发言的资料是记录的重点。

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状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

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

某些个性重要的会议或个性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资料。

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能够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4、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状况。

[由整理]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资料。

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三、会议记录的重点会议记录就应突出的重点有:(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四、会议记录的写作技巧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记得快。

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

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

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一样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能够不记。

客户故事.

客户故事.

学员自述背景介绍:上海故事总裁杨求良先生是第19期赢利模式学员,赢利模式带给了他企业利润飞速增长的工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带着“上海故事”重回课程,为第26期学员,每人赠送一条“上海故事”的丝巾……学会感恩——致赢利学员的一封信亲爱的学友:任何人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一个感恩的人。

这是我从李践老师身上得到的感悟!我是第十九期的学员,李践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折服,赢利模式课程让我的企业受益非浅。

一年时间下来,我运用这套系统工具,企业利润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

对此,我真心感谢行动成功能把这么好的课程带给我,从这一群不平凡的行动成功人身上,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怀着共同的心愿——“如何把企业做得更好,发展更快”,我们在赢利模式课堂相遇。

可常日的你我,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节奏,每日穿梭于不同的城市,飞行于不同的天际……出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肩上的责任,我们拼命工作,不断学习,忙得没有时间关爱家人和朋友。

每一次出门远行,只是在“机场—酒店—机场”两点一线中间匆匆而过。

忙得只剩下工作!忙得连为家人、朋友、同事聊表心意、买点礼物的时间都没有!每次带着愧疚空手回到家……曾经有过同样的遗憾(尽管曾得到过爱人无数次的原谅),我又一次来到赢利模式课堂,想将“上海故事”与大家分享。

想为因赢利模式而结缘的学友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方便。

我精心为您挑选了一份礼物,送给您——我同样孜孜不倦、求知进取的朋友们。

请将它送给您最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把遗憾留下,把上海故事的美丽风情带回家!上海故事总裁杨求良2005年12月1日丝巾演绎“上海故事”一店年赚千万时尚的丝巾一旦搭上老上海的浪漫风情,在南京东路上一家“上海故事”每年的业绩就能过千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获悉,上海紫绮服饰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紫绮)今年计划再开30家加盟店,3家直营店,届时其直营店总数将达20家。

创立于2003年的上海紫绮,以“上海故事”为品牌,主营丝巾、围巾、披肩、洋伞、太阳镜、领带等时尚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王紅蘇偉良先生從事餐飲行業四十餘年,先後擔任多間酒樓主廚,現任喜萬年酒家行政總廚。

他在2001年曾獲委任為第四屆世界烹飪大賽評委;2002年參加世烹大賽獲熱菜金獎,同年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勞績獎狀;2003年獲中國飯店協會授與烹飪大師頭銜,同年10月參加於重慶舉辦之第四屆中國美食節國際美食展獲廚藝大師賽金獎,其所代表參展的“濠江荷花宴”獲得“中國名宴”稱號。

蘇偉良先生已被編入《粵、港、澳名廚大典》,以表彰他在餐飲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有位朋友曾對我說過:“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有兩種朋友:一種是醫生,另一種是廚師;前者可以‘醫命’,後者則可以‘醫肚’。

”這話聽起來的確在理兒。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可想而知“吃”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每當我們品嚐一道道美味佳餚的時候,不禁會對泡製它的幕後功臣讚佩不已!今天,就讓大家去瞭解一下這樣一位烹飪大師光輝背後的故事吧。

王:蘇師傅,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從事餐飲這個行業的?蘇:小時候我家裡兄弟姐妹多,家境不太好。

父親有個朋友是做西餐的,看到我家這種情況,就問我父親有沒有興趣讓我到餐廳去做小工?當時整個社會的經濟都不景氣,能有份工作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還允許挑肥揀瘦的。

為了生計,我小學還沒有畢業就棄學從工,那時只有十一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童工”了。

我在西餐廳工作了一年多,由於當時從事中餐的收入比西餐好一些,於是就轉投中餐,一直到現在了。

王:實在難以想像十來歲的孩子能幹些什麼呢?蘇:主要是做一些搬貨、送外賣、洗碗洗碟、起菜之類的工作。

當時工作的酒樓地方比較小,樓下是廚房,樓上用餐,那時還沒有輸送電梯,菜做好了完全靠人手捧到樓上,這種廚雜的工作每天要跑上跑下的,所以還有個稱呼叫“跑樓梯”。

趕上擺酒席的時候,一次要捧兩鍋魚翅,本來我年紀就小,個子也不高,捧著個大托盤,走起來顫顫巍巍、搖搖晃晃的。

想想過去,現在的孩子是多麼幸福啊!王:是不是熬兩年小工,就可以跟師父學廚藝了?蘇:哪有這麼簡單!幹我們這行講究的就是論資排輩,從“跑樓梯”到主廚這條路可漫長得很啊。

基本上來說,廚房裡主要分三大塊:砧板、炒鍋、打荷。

顧名思義,砧板主要講究的是切功,當中分為頭砧、二砧、三砧……;要做個好頭砧可不容易,既要負責材料的斤兩分配,還要負責起菜前菜色的搭配、後期的擺設、食材雕刻等,需要有一定的審美眼光和藝術功底。

炒鍋主要是炒的工夫、火候的掌握,當中又分鍋頭、二鍋、三鍋……;頭鍋主要是負責炒一些名貴的食材,譬如鮑魚、翅、海參、燕窩,再有就是調一個“靚”芡。

在粵菜中調芡非常講究,要不瀉、不起筋、有光澤,要求功藝非常高;二鍋主要是給頭鍋打下手,比如炒蝦球、炒鮮奶、炒帶子之類的,像炒粉、麵、飯這些較為普通的食物就由三鍋負責。

另外有一個工種叫“伙頭”,是專門負責給夥計們做吃的,所有配料、切、炒一個人全包;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工種叫“扣燉”,也叫“上什”,這個工作是專門負責像扣肉、燉鴨、煨湯、燉魚翅、鮑魚之類的,這兩個階段是做主廚前必須經歷的,我差不多熬了十年才當上三砧。

之後,我轉到另一家酒樓,雖然職位比原來還低一些,但可跟香港師傅學習廚藝;經過師傅的指導,學習到了更高層次的食物概念,無論是技術還是效率層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如果沒有人指點,光靠自己去摸索,難免會走很多彎路。

所以說,對那些新入行的同事、後輩,我們常常鼓勵他們要多讀書,要持續進修、自我增值,畢竟除了經驗之外,文化知識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王:您再給我們講講當年的趣事吧。

蘇:你聽說過“餸尾”這個詞嗎?你們年紀輕,可能不知道。

可以說它是當年澳門的一種生活文化。

六十年代的澳門,各類物資還很貧乏,經濟環境不太好,酒樓的數目也不多,上酒樓吃飯可不像今天這麼容易,那時候酒樓裡會放一個大桶,把所有吃剩的菜都倒到桶裡,每天由專收“下欄”的“雜婆”到酒樓收購。

她們拿回去把它煮熱,再拿到街上去賣,一塊錢一勺。

因為是大雜燴,裡面什麼都有,運氣好的話,可能有肉、蝦、冬菇,那時候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有時候晚上餓了,我們幾個師兄弟就湊錢去買一碗,味道真是好極了!現在經濟好了,人們在吃上也開始講究了,這個行業也就隨之消失了。

現在偶爾回想起來,還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畢竟它留給了我們這代人很多美好、溫馨的回憶。

王:聽說您最近參加了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是嗎?蘇:對,以前我們這個行業是沒有分級和專業認可的,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後,為了使各工種能與世界接軌,將所有工種簡化為五級: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

這樣,不管你走到哪兒,只要你具有這個專業資格都會獲得認可。

特區政府組織的烹飪資格認證考試,目的就是讓我們這些酒樓從業人員能取得一個正式的職業認可。

這樣,一來是為了支持政府,二來也為了帶動後輩積極進取。

我參加了第一批資格認證考試,取得了一級廚師執照。

特區政府在扶持部分行業的工作上確實下了一定的功夫。

王:您現在除了要掌管廚房那一攤,還要負責行政上的管理,在這方面您有什麼心得?蘇:做師傅和做管理絕對是兩碼事兒。

作為一個管理者,既要籌劃營銷策略、開闢市場、組職宣傳,又要協調人事關係。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管理模式也相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就拿人事管理來說吧,在我當學徒的那個年代,是師傅 “一言堂”,對師傅說的話我們要絕對服從。

現在的年輕人可不一樣了,他們見的世面多,思想活躍,選擇就業的機會也多,加上入我們這行的人正逐年減少,那種簡單的家長式管理方法早已行不通了,這就要求管理者的知識層面必須更深、更廣。

因為我入行早,學歷不高,只能靠自學、多讀書來不斷地充實自己。

由於我們這行工作時間上的限制,你也知道大多持續進修的課程都安排在晚上,而那正是我們最忙得時候,所以不允許我抽身出來學習;後來我聽說有一些函授的課程,就參加了繪畫、廣告、宣傳之類的短期課程和工商管理函授課程,學習到很多先進的管理方法。

儘管如此,自己仍常感覺到力不從心,那真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啊!王:有些年輕人認為這行對文化知識的要求不用太高,您最有發言權,是這樣嗎?蘇:如果抱著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啦。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記得當年作頭砧的時候,有一道菜需要雕一隻鴿子,我抓了蘇偉良(右一)獲頒粵港澳“十佳廚師”榮銜。

一隻活的白鴿放在桌子上看,手裡拿著胡蘿蔔,怎麼樣才能把胡蘿蔔變成一隻鴿子呢?由於缺少美術知識,根本不知從何下手。

開始的時後顧了頭顧不了尾,經過一次次的失敗,一點一點的進步,足足練了一個多月。

後來,我報讀了相關的雕塑課程,學習如何立體觀察事物,瞭解了所謂的三度空間思維,還經常虛心請教在這方面頗有心得的師傅們,這才慢慢地掌握了基本的雕花技巧。

俗話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求我們凡事都要多問個為什麼。

有一次我問師傅:為什麼今天炸出來的這個蟹盒這麼硬?師傅說,因為用了隔夜的蛋白。

為什麼用隔夜的蛋白炸出來的東西就會硬呢?得到的答案是:哦,不知道,反正憑經驗就知道會這樣。

後來我從書本上得知,打出來的蛋白細胞中含有水分,隔夜的蛋白細胞水分會流失,導致蛋白與粉和得不均勻,炸的時後蛋白就會流出來,炸出來的食物也自然不夠鬆軟。

又譬如說,為什麼灼的菜蓋上蓋子煮要比不蓋蓋子的好吃呢?以前不知道原因,看了書才知道,因為蓋上蓋子之後裡面的溫度是攝氏103度,而開水的溫度最多是攝氏100度,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物質的受熱程度是不同的,別小看這3度,它能令菜更入味兒,熟的速度加快,菜葉子不爛,菜幫子也軟了,這些知識都是從書本裡學到的。

王:總結自身的經驗,您又是怎麼鼓勵後輩去裝備、充實自己呢?蘇:因為自己經歷過很多挫折,深知缺少知識的苦處,所以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希望後輩們能超越我。

像我的兩個徒弟,我幫他們交學費讓他們學習雕花技術,他們也很懂事,知道我是為他們好,所以很努力地學習。

政府現在舉辦的一些課程,我也特別鼓勵同事們報讀,在公在私我都希望他們能多掌握一些知識,這對他們的前途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單憑經驗和年資對提昇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

現今對飲食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知識,很難有所進步,就更不用提能有所創新和突破了。

王:說到創新,我知道每年六月份左右你們都會推出一個荷花宴,非常受歡迎。

請問您的創新靈感來自哪裡呢?蘇:其實,從澳門回歸祖國那年我們就開始構思了。

因為澳門的區花就是荷花,加上以荷花為食材在我國由來已久,只是缺乏系統的整理和深化。

為了表現澳門的特色,我們把荷花的食譜進行整理,再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中西相結合。

材料︰蓮藕三兩,鯪魚肉六兩,豆腐卜十五個,甜竹二兩,蒜頭,薑片,蔥度適量。

不過最讓我們傷腦筋的是所有菜式必須受到材料的限制,要用蓮藕、蓮子、蓮藕茸、蓮子蓉、藕粉、花瓣這些較為單一的材料做出一桌筵席,只能在烹飪的手法上有所突破。

為了一個新菜譜,我和師傅們經常反覆商量,一次次地嘗試,在理論上可行未必實際效果理想。

譬如說,大家嚐過之後可能覺得這道菜在材料的配搭上還不錯,可是所用的葡汁兒味道太過霸道,遮蓋了荷花的清香。

就這樣不斷地改進,直到獲得大家共同認可。

每年活動結束後,我們都會做一番總結,哪些菜式可以保留,哪些菜式尚待改進,把心得記錄下來,再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力求明年做得更好。

王:謝謝您接受我們的訪問。

不過,我最後還有個請求,難得有這個機會跟您學習,請您給我們的讀者推薦一道菜譜吧。

蘇:行,現在正是吃蓮藕的時候,我就給大家推薦一道“蓮藕茸鯪魚肉炆釀豆腐卜甜竹”,既易做又好吃,營養成份也高,希望讀者們喜歡。

知識就跟廚藝一樣,誰也拿不走,學多學少都在自己,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千萬別虛度了光陰。

做法︰先將蓮藕磨茸,瀝乾部份水份留用。

鯪魚肉可用街市現成做好的。

加藕茸拌勻備用。

豆腐卜一開二橫切,取出部份豆腐卜心,將拌勻之鯪魚肉釀入豆腐卜內備用。

燒熱油,先將甜竹用慢火煎香備用,再燒熱油鑊,放入釀好之豆腐卜,煎至釀口金黃即可。

再放入蒜頭薑片蔥度爆香,加水加甜竹同炆,加蠔油,豉油,糖等配料,至熟,加生粉水打芡,即可上碟。

蘇偉良師父特別為我們介紹一道家常菜蓮藕茸鯪魚肉炆釀豆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