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从“当代文学”的“说法”谈起(一)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文学的主导思潮,强调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 年提出的文艺方针,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文艺的繁荣。

3. 伤痕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以揭露和反思“文革”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

4. 改革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革。

5. 寻根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

6. 先锋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形式创新和艺术探索,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7. 新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真实、平实的写作风格。

8.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值得关注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本文将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影响因素、代表作品、作家群体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帮助。

一、历史背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的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被列强侵略和割据,文化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逐渐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的开始。

在新政权的推动下,文化和艺术逐渐得到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和文化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实践创新和风格多样化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二、影响因素1. 政治背景政治背景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语言、主题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整个文化和艺术,包括文学都受到了摧残和破坏。

这种政治环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思想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变革。

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主张独立自主的创作,并且强调个性和自由,这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的思想反思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基础。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创作空间。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原材料和实践的支撑,这让当代文学更加生动和鲜活。

三、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下列举几部代表性的作品,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1. 莫言《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绪论一、当代文学的性质、分期和特点1. 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指的是1949年之后的文学(该概念并不科学,可是已经约定俗成了)。

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也应该涵盖港台文学,这只是个外延。

2. 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 年;1966年—1976年的十年文革;1977年—1989 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叫新时期文学。

,1990 年—上世纪末或者至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3. 当代文学的源流和特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经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逼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二、关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也就是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树立,比如尊严、人格、独立等等;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公民社会既民主社会的建立,实现一系列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制约,比如法制、民主、平等、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文学的现代化,是指脱离了“文以载道” 的工具论的束缚,实现文学的自觉,创造出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 。

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也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几百年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

以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估量“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关键问题就在于,看它是继承、发展了“五四”传统,还是背离和消解了这一传统。

从“南大系作家”的成长道路反思当下的文学教育

从“南大系作家”的成长道路反思当下的文学教育

从“南大系作家”的成长道路反思当下的文学教育毕光明我在这里发言本来觉得很不合适。

张光芒教授给我任务,我本来以为就是以外来者即非校友的身份开个会,我不知道还要发言。

因为学术研讨,如果对作家作品进行评价,应该首先把作家的作品全部阅读完。

没有全部阅读完,我一般不写文章。

作家会有变化,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应该找到一个中心意向性。

一个找不准作家中心意向性的评论肯定是不成功的(我昨天才看到发言名单,昨晚才匆忙查了一点资料(首先我想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南京大学作家群”,或者“南大系作家#就像汪政先生所说的“江南写作”存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肯定是存在的。

像叶兆言先生的很多作品,写得精细、优雅,这说明他非常会讲故事,讲出各种味道,这是典型的受过系统文学教育的人才可能写出来的(他把新文学的传统,与古代文学的手法和韵味、风格,都融合起来,是一个真正堪称经典的小说家。

这可以体现出我们所说的“江南写作”的风格。

但是整个“南大系”作家又不是只有一种风格的(我们的文学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是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这种反思主要是对文学本身、对文化,以及对生活、历史、现实的反思(具有这种反思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在文学创作中提供一种我们所需求的东西,或者文学史所需要的一些东西(赵本夫先生的出现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汪政把“江南”的范围划得比较大,它不只是南京这个地方,但是“江南写作”还是没法把赵本夫囊括进去。

因为他的出生地在苏北,从文学地理的角度来看,他的地理记忆不同于生活在苏州、南京,甚至不同于生活在扬州的作家。

这就是他们创作非常独特的地方(首先,我们的文学教育和作家的培养,可能来自共同的知识谱系,但是二者在作品的阅读上不同(学术研究中,最近流行谁的著作,大家一窝蜂地找来读,新翻译的一本西方的什么著作,或者文学观念,我们都信服它。

结果就是,大家都会看到,这个时代我们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会出现相似的情况。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何锡章李俊国内容提要:木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的方法论失误在于:我们总是力图建构某种一元本体论的学科理念与叙述架构,从而以绝对理念裁决历史。

木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从“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与历史裁判法转向历史解释学,建立一种以现代丈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关为路径的开放式的文学历史闸释空间。

如果以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出版为起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①迄今已整整五十年。

在学科建立的五十年尤苴后二十年间,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与国际学术视域的拓展,学术界的思维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面临并经历着同样的变化。

何谓“中国” ?“现代” ?“文学” ?体现的正是带有某种迷惘却又是执著的文学与历史的思考与追问。

较之封闭于世界文化之外的、单质文化形态的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区间、生存土壤与历史语境,是一个多重文化混杂、多种语义互汇的“历史场”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的自主独立与文化发展的世纪性转型、政治革命与武装斗争等等的多重叠加,是这一'‘历史场”的真实呈现。

而且,这种多重叠加式的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又是在与殖民者武力、文化入侵的对峙状态中,在"己者”与“他者”既排斥抗拒又吸收融入的复杂关系中,艰难而匆忙地从事着意义实践。

其结果,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呈现的是霍米•巴巴所描述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混杂”状态。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苴研究的得失, 必须明确这种历史场景,并作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前提。

世纪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期。

由于特左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对"混杂”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者不是采取历史解释学方法,而是直接援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将中国现代文学左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

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

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作者:王雯来源:《大观》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是从旧社会文学发展过来的,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一种持续更新和源源不断的延续。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在分期上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史来说,它们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期一、现代文学时期(一)白话文的现代文学时期一场革命代表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以文言文表现形式的古典文学的彻底结束,现代文学的逐渐萌芽,那就是在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

自从五四青年运动之后,全国给地方的爱国青年集体仿照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等,积极创办白话报刊,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919年,全国各地就有四百多种刊物发行。

例如,1917年的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一日》,作者是陈衡哲,当时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是以“莎菲”为笔名,同时,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首篇白话文小说,但是这篇小说在当时的文言文形式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时代里并为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

在中国,大家普遍认同的第一篇白话文是发表于1918-05-15的《狂人日记》,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一开始,此篇白话文被《新青年》发表于第四卷的第五号上,但后来被录入到《呐喊》中,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现代化特点被作为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意味着开创了中国文学特别是在小说方面的一个全新时代。

然而在五四青年运动之后,中国的短篇小说被知识者注入全新的血液,白话文的崭新模式为中国往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舞台。

(二)不同类型题材及题材的出现清末,伴随着科举制度的改变,各地兴办起了学堂,新类型的文化教育方式被人们所接受,并可以在全国各地得到传播,为此,人们的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得到了提升,一批拥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原先的旧文学体裁进行了大部分的更改,他们大胆将自己的思想和心声描述在纸上,他们成为了新文学体裁的更改者和创造者。

在这中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的有三个剧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组合而成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他巧妙的利用了历史人物的精华与五四运动的精神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平民百姓对于历史人物的熟悉程度,顺应时代地将五四运动精神送到百姓耳边。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几点思考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几点思考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几点思考作者:梁绍坡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年第01期摘要: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当前文学界的两种主要文学分期,被人们称为二分法,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提出了与之不同的划分方式,其中一种认为清朝末年应该被视为当代文学的开端,并且1976年是当代文化的划分界限。

另外一种认为应该直接将1949年作为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划分点。

本文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可以采用三分法,现将具体阐述。

关键词: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期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3-0008-02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推动文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文学史不仅包含自身演变的历史,包含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同时文学还与政治存在紧密联系①。

在这种情况下,对现当代文学进行分期变得比较复杂,具体应该怎样划分,也需要更多的探索。

二分法的不妥之处主要表现在1976年以来,新时期文学和新中国文学已经变成不同性质的文学,如果仅以简单的二分,无法看出这两种文学的区别。

一、新中国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区别二分法是把文学分为新中国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三分法将新中国文学和新时期文学进行划分,在其中增加一个现代文学,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根据文学史观念,文学史的划分应该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如果仅仅从某个方面入手进行划分,很可能出现偏差。

20世纪80年代时候就有人提出新中国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差异,本文之所以提出三分法,主要因为政权的变换似乎仍旧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因为这个原因,新中国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也作为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存在着②。

新中国文学本应该属于一种社会主义文学,1949年以来的文学作品都是利用各个时期的革命来解释各个时期的文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文学与政治的的关系有了改变,这个时期的文学慢慢远离的政治,关系越来越松散。

在这种背景下,作家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作的自由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

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

著述评论重写文学史与知识形构的深层互动——评梅杰《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吴翔宇对于一个独立的学科而言,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其获取合法性的动因,也是结果。

近年来,围绕儿童文学是否是一个学科、能否独立写史引发了学界长时段的讨论。

究其实,学科化与文学史书写都是知识构型的手段,如何理顺两者的关系并推进其知识体系建构是摆在学界面前的突出问题。

中国儿童文学是新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文学的整体结构中确定其身份、性质和位置是知识学科化的内在诉求,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书写或重写工程。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梅杰的《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版)顺应了当前学界对此议题的关切,为探寻中国儿童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话语资源。

一、“重写”的动力、限度与可能归结起来,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史书写体现了“历史叙述”与“叙述历史”的张力关系。

无论是历史叙述,还是叙述历史,尽管重心有所差异,但都离不开撰史者独特的“史识”或作者简介: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

061著述评论“史观”的在场。

关于这种史识的特性,梅杰将其概括为“不完整性”“选择性”和“主观性”①。

由于不同语境的撰史者有着并不相同的史识,而史观又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加之历史叙述原本就无法完全再现客观历史,因而“重写”文学史的实践才会不断出现并延续。

“重写”表面上是对文学史材料的重新组织、剪裁,但实质上则是对文学史知识的重新开掘、措置和阐发,是思想和观念演化的表征,关涉文学知识形构及再生产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要“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人们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不同理解。

如果无法在中国儿童文学概念上形成共识,那么也就无法形成具有共识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图景。

相对于其他文学类型而言,中国儿童文学概念是充满歧义的,这也加速了学界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步伐。

现当代文学—1

现当代文学—1

中国当代文学的含义:它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

中国当代文学,传统的定义特指1949年以来,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中国大陆文学”。

但从整体上看,它是由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大陆文学、港澳台文学所构成,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陆文学为主体,是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四分法:第一时期(1949年—1966年),建国初的十七年,习惯称为“十七年文学”,初步形成当代文学格局。

出现了一批思想上和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作品,比如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长篇小说。

第二时期(1966年—1976年),为“文革”十年,是极左路线猖獗时期,称为“文革文学”。

把社会主义“十七年”甚至五四文学的传统和成绩破坏殆尽,形成了法西斯式的文化专制主义局面。

第三时期(1978年—1989年),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即当代文学繁荣发展时期,也称“80年代文学”或者“新时期文学”。

特别是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重新确立了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之后,该时期文学思潮涌动频繁,文学事业不仅朝气蓬勃,且发展迅速。

第四时期(90年代——至今),文学的“无名化”“大众化”时期。

其“无名”特征体现在: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代表市民阶层需求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学迅速崛起,多种文学形式走向并存,表达出多元化、多向度的价值取向。

1、90年代文学转型的标志性事件:贾平凹的《废都》风波、王硕现象王朔现象: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出版界共同掀起了“王朔热”,其创作的“痞子文学”诸小说中塑造出一个“顽主”形象系列,以调侃、嘲谑、反叛权威、亵渎神圣、拆解理想与崇高为主要特征,以反文化的姿态公然背离传统价值体系,体现了90年代文学的芜杂与多面性。

2、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大丰收(第三次长篇小说高潮):9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背景日趋多样,精神价值追求多元化,读者需求和市场对长篇小说需求猛增,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因此,小说的题材形态更加广泛。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总汇(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总汇(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第一章1、当代文学的性质、任务、分期。

2、当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与缺陷。

3、寻根文学的产生、代表作及不同形态。

答:文化“寻根”意识的萌动始于80年代初。

人们以追溯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所生活的土地的渊源的高度热情,开始以民族文化及覆盖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为纵向坐标,以整体性的人类文化为横向坐标,探寻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地域特点和现代重建的可能性。

80年代以来,整个文化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寻根”情绪,试图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民族,重建新型的民族文化观。

这种“寻根”意识强烈地冲击着文学艺术,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质。

“寻根小说”的先声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出现的风俗画小说。

汪曾棋的苏北小镇风情小说,刘绍棠、邓友梅的京味乡土、风俗画小说,古华的潇湘风情小说可视作“寻根小说”的前奏。

李杭育于1980年下半年发表《葛川江文化观》等文,显示出对寻求地域文化的自悟。

韩少功发表于《作家》1985年4月号上的《文学的“根”》拉开了“寻根小说”的最后一道帷幕,其“绚丽的楚文化流到哪里去了”的呼唤得到了一批青年作家和理论家的热烈响应,终于形成了一股有意识、有理论、有创作主张和创作实绩的文学“寻根”浪潮。

“寻根小说”的主将们或撰写理论文章,高扬“寻根”大旗,如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等;同时又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来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从而形成了一股蔚为壮现的理论与创作并行的文学思潮。

“寻根小说”在民族性、地域性上具有多样复杂的形态。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世事》)等讲述着发生在商州土地上动乱世事中各类人物曲悲欢离合、坎坷命运,透射出秦汉文化所固有的粗犷质朴,郑义的《远村》、《老井》以与现代文明相隔绝的太行深处的人物命运振荡出晋文化的回声;邓友梅的《烟壶》、陈建功的《找乐》力求凸现北京宫廷与市井的生活场景;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小说着意于天律民俗风情的体察与表现;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表现出对楚文化浪漫主义精神的追慕;陆文夫的《美食家》、《小巷人物志》》和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共同致力于吴越文化的开拓;王安亿从上海的小弄堂走出,以《小鲍庄》、《大刘庄》等小说楔入地域文化,郑万隆以《异乡异闻》开拓着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以往很少写自己民族的张承志,也以《九座宫殿》等作品展开了对回族文化的探寻。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引论:“文学性”如何作为问题有关“文学性”问题的讨论自90 年代后期迄今,一直成为文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议题涉及文学社会位置的“边缘化”、文学的社会批判力的削弱,也包括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导致研究界对文学研究方式、乃至对现当代文学学科体制和知识生产体系的自我反省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显然与近30 余年来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直接相关。

在80 年代,围绕着文学的自律性、文学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学实践的具体方式等问题,产生过比90 年代激烈得多也热闹得多的争论(甚至可以说,这几乎是80年代文化变革的中心议题) ,不过,90 年代以来的文学性讨论却具有着不同于80年代的内涵。

换句话说,当前研究界有关“文学性”问题的讨论,正是以对80 年代的文学实践的历史反省和自我批判作为前提的。

德国理论家比格尔在《先锋派理论》中曾用“体系内批判”和“自我批判”这两个范畴区分不同层次的批判工作。

他认为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有着对“艺术体制”的自觉,前者是在“体制内”发生,而后者则跳出了艺术体制而着眼于对“体制”自身的批判。

借用比格尔这两个范畴,大致可以说,80 年代的文学争论是一种文学体制的“体系内批判”,是各种不同的文学观念之间的冲突;而90 年代迄今的“文学性”讨论,则可以说是文学体制的“自我批判”。

比格尔如此定义“艺术体制”:“既指生产性和分配性的机制,也指流行于一个特定的时期、决定着作品接受的关于艺术的思想。

”他同时概括道:“艺术发展的总体性只有在自我批判的阶段才能清楚地表现出来”,“自我批判是以批判所指向的社会构成或社会子系统的完全进化出它自身的、独特的特性为条件的”。

他的更富于洞见的观点在他关于文学艺术进行“自我批判”的可能性的历史条件的界定。

他认为,如果我们承认文学艺术有着自身的相对自律性领域,那么就不能简单地以社会整体的判断来代替对文学自我批判的历史条件的判断。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形式。

在当代文学史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本文将对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当代文学。

一、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真实生活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

莫言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被广泛翻译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成功。

2.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对传统叙事形式的颠覆和重构,常常使用非线性叙事和多重视角的手法。

莫里斯·布卢姆和托马斯·品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无人生还》和《重返巴黎》探索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界限。

3.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将魔幻元素融入到真实社会的描写中,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百年孤独》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一。

4. 社会派文学社会派文学以表现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为主题,揭示社会阶级和族群的斗争。

余华是社会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活着》深刻展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和坚韧。

二、重要的文学运动和事件1. 20世纪文学的启蒙20世纪初,欧洲文学出现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运动,这些文学运动倡导艺术的自由性和个人创造力,开辟了现代文学的新境界。

2. 大萧条时期的文学大萧条时期,文学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的贫穷和困苦。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是描写大萧条时期的经典之作。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学反映了欧洲战后恢复和复兴的希望和困惑。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和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4. 探索现代主义的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作家尝试探索现代主义的文学形式,并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以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形成不同阶段的文学特点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
史称“十七年文学”。

延续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艺的方针和政策。

实用理性和狂热的政治激情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普遍应用。

自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狂热性。

五四传统依旧存在,形成潜在的对抗。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
史称“文革文学”。

虽然和十七年文学有相似的地方,但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

“阴谋文化”的渗透,对十七年文学的彻底否定使文革文学呈现出“文化专制”“极端政治化”的特征。

·第三阶段:1976年—1989年
史称“新时期文学”。

特征:思想解放,恢复了五四文学传统。

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

人性、人道主题。

知青文学、朦胧诗等。

个人文学话语的初步确立。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

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宏大叙事向个人化叙事的转变。

主旋律、消费型、纯文学三分天下。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全套精品课件
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 “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3、在具体的创作上,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 矛盾的作品,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在文学创 作中,最能显示“双百方针”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是青年作 家王蒙、刘宾雁、宗璞、李国文、陆文夫、丛维熙等人的 小说创作和流沙河、邵燕祥、公刘等人的诗歌创作。
“反党集团”的批判。
三、对批判的认识
1、这些批判不是纯粹学理上的批评,是主 流意识形态强行要求文学认同其规范的行 为,带有行政手段和权力色彩。
2、作为批判对象的“异端”派由于得不到 官方支持,处于弱势地位而不战自败。
这些批判共同巩固了第一次文代会所确定的 文学规范在当代文学前30年的统治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定义 1、“中国当代文学”(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1)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2)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的
文的分期
(1)50—70年代的文学,主要叙述特定的文 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 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文艺大跃进”和走向
“文革文学”
一、“文艺大跃进”
1、从“民歌”到“文艺大跃进”。1958年春在成都召开的 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搜集民歌”的任务,后又经再三 提出,“搜集民歌”成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上至下的 新民歌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搜集民歌”发 展为写作民歌,提出了“村村要有李有才,县县要有郭沫 若”的口号。为顺应当时的经济大跃进,郭沫若提出“文 艺也要放卫星”,要求文艺上的大跃进。各省各地开始定 计划、作规划,“文艺大跃进”运动就此展开。此次运动 的成果是大跃进民歌的大量出版,单1958年下半年出版的 诗集数量就超过了新诗产生以来的诗歌总和。

被解构的“现代派”与“现代主义”——论两种知识谱系之间的同时代性

被解构的“现代派”与“现代主义”——论两种知识谱系之间的同时代性

多,研究现代主义的相对较少。” 盛宁也曾经指
和“艺术观点”的拆分、对“人道主义”和“异
和相关论述被引入中国,并在 1980 年代初的文学和

主要以“现代派”一词来指称“现代主义” ,这场
论争也被称为“现代派”或“西方现代派”论争。
它与同时期的“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等思潮纠
缠在一起,不仅根本地改写了中国的文学和学术地
的“现代派”论争也同时展开,成为“新时期”之
之后,“现代派”论争就暂告一段落了。程光炜指
“新时期有关‘现代派’的讨论是在人道主义的理论
语境中展开的,二者交错重叠,形成了本文互涉的
关系,这一点严重地制约了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的理
一、作为“文学事件”的“现代派”:
“外国文学”知识的历史化与本土化
解。” ⑥ 另外,作者还提出,1980 年代中国文坛出于
“文艺摆脱政治束缚”的需要,对“西方现代主义”
架,未能在历史化的基础上理解“西方现代派”、中
意识形态功能,对重新理解“现代派”问题和知识
国“现代派”和“modernism”的关系,并在“历史
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化的视角”中提问:“作为知识与观念的‘现代派’
相比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中国的外国文
学研究界尽管在 1980 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表现
出,“现代派文学”这一概念“到了 1983 年后就不再
使用了”,文学史家“对 1985 年以后的探索文学现象
更愿意采用‘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
形图,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现代派”知识。然
说’和‘第三代诗歌’等表述,而不是‘现代派文
而,这一论争在短暂的高潮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
学’” ③ 。因此,黄平认为,“作为一个夭折的概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划分高玉[摘要]我们应该把“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从当代文学中切割出去,纳入现代文学范围,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已经历史化,不再具有批评性。

当代文学三十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新时期文学主要是批判和否定“文革文学”,回归“十七年文学”。

80年代文学超越了“十七年文学”,回归“五四”进而学习西方,完成“五四”未完成的“现代性”,但对于西方文学的学习主要限于艺术形式上。

90年代文学则是沿着“五四”方向前行,充分借鉴西方,继承传统,文学体制双轨制,文学现象多元化,通俗文学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世纪文学不再有学习的目标,而是独立自主地发展,处于“自由”与“自为”的状态,文学现象非常复杂,写作方式、作家身份、读者阅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体上,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成就是巨大的,超越了现代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作者简介]高玉(1964-),男,湖北省荆门市人,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9)04-0110-09现当代文学的分期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当代文学以何时为开端?当代文学有哪些阶段性特征?进而,当代文学具有什么性质?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一般以19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当代文学的起始时间,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1949年之后,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文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论形式、内容上还是在文学精神上,1949年之后的文学都明显迥异于现代文学,事实上,新文学也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代。

但是,“现代”和“当代”,都是以“当下”为坐标而确立的,而“当下”是变化的,因此,“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时间范围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第一阶段:1949-1978,以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为标志。

(战争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文学创作)1、战争文化心理:实用理性与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2、创作上的反映:自觉强调和追求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功利性;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构思创作,自觉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3、在文学外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造和批判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特性,要把文学变成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齿轮与螺丝钉”第二阶段:1978-九十年代初拨乱反正的过渡年代1978年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致辞“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

1980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4年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走向多元化这一阶段的文学不再以“启蒙叙事”或“左翼叙事”为主导,相反,“市场叙事模式”却越来越引人注目,使文学实践无论从价值规范、审美方式,还是生产方式,乃至流通方式和接受(消费)方式,都强烈地冲击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传统。

精英意识的淡化,无主潮、无定向。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从“当代文学”的“说法”谈起(一)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及其相关的“新文学”、“文学史”等概念的知识谱系分析,揭示了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概念与20—30年代的“新文学”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对80年代建构在“文学”与“政治”、“启蒙文学”与“左翼文学”二元分立基础上的主流文学史观提出质疑,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谱系学”对文学史研究的启示。

一知识谱系的差异常常表现为不同的问题意识。

在一种谱系中被视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另一种谱系中却可能是不折不扣的伪问题。

反之亦然。

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场域中发生的学术论争大都可作如是观。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当代文学”的合法性以及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分期的讨论就是一个例子。

在一篇题为“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的文章中,许志英先生明确指出无论是“当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史”都缺乏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主张用“现代文学”来整合“当代文学”,将目前属于“当代文学”范畴的“50—70年代文学”乃至“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统统划归“现代文学”,“不仅现在的文学可叫做现代文学,就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的文学也可叫现代文学”,而“当代文学”则用来指称当前的文学。

许先生在文章中还回忆了一段公案来说明问题:“记得80年代中后期国务院整理研究生专业目录时,我听叶子铭先生说,起初大家同意用‘中国现代文学’来代替‘中国现当代文学’。

但等到目录公布时,还是叫‘中国现当代文学’。

原因据说是搞当代文学的一批人不同意取消‘当代文学’概念,说当代文学时间比现代文学还长,为什么要取消当代文学的提法,这不是现代文学吃掉当代文学吗?现在看来,这种跑马圈地、各立山头的思路已没有多少市场,人们对从1917年起始到今天为止的中国文学只能作为一个学科,已无多少歧异之见。

”①许先生关于“当代文学”的说法显非一家之言。

不仅许多年前唐弢先生就有过“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定论,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类似观点屡见不鲜②。

只是如此众多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在一个“已无多少歧异之见”的“事实”上郑重其事地费口舌,反而显出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知识谱系学的视阈中,“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都不应该被理解为“历史”或“文学”本身内部固有的东西。

抽象的“时代”分期与断代模式因为隐含着有关历史发展的现代性思想,因而绝不只是价值中立的时间范畴。

“现代”是在一种线性的年代表(alinerchronology)中确认的,而掌握线性历史标志的“世纪”纪年,却直接源于基督日历。

“当我们根据基督日历进行思考时,我们就被限定在某种思想的体系中,把本土的历史看成是世界性的,而这种‘世界性’,使我们忘记了自身所需的话语空间的类型”③,故柄谷行人认为:“分期对于历史不可或缺。

标出一个时期,意味着提供一个开始和一个结尾,并以此来认识事件的意义。

从宏观的角度,可以说历史的规则就是通过对分期的论争而得出的结果,因为分期本身改变了事件的性质。

”④在这一意义上,“现代”与“当代”都不是单纯的、中性的时间概念,与此相关的“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更不是静态的知识分类,而是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的历史产物。

像所有其它的现代性学科一样,作为一门经过分类的知识,“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着特定的意识形态涵义与内在的权力背景。

如果没有批判的反思,这些概念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被用作权力的工具。

因此,能否在定义、寻找、批评和讨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乃至“现代”、“当代”甚至“文学”时,充分注意到这些概念得以存在的历史前提,就变得至关重要。

就本文涉及的“当代文学”合法性及其与之相关的文学史分期问题,我们至少应当就如下问题展开追问:“现代文学”的意义是如何确定的?是谁确定的?我们对“现代文学”分期的讨论是在何种语境中提出?“现代文学”与一些相关的现代性范畴,如“新文学”、“旧文学”、“当代文学”、“传统”之间具有哪些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

用刘禾的话来说,“因为这一境况关系到知识的条件作用,任何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穿越往来都要涉及这些条件。

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这些条件本身加以解释,而不仅仅是假定着这些条件。

”⑤黄修己先生在出版于90年代中期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一书⑥中将20世纪新文学史写作中影响最大的“新文学史观”归纳为四种,分别是胡适为代表的建立在“历史进化论”上的新文学观、阶级论的新文学史观、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学史观与80年代中期黄子平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⑦。

虽然这一分类标准尚可作进一步的推敲,但其提供的知识地形图对我们分析上述问题还是大致有效的。

今天被我们称为“现代文学”的概念曾经被叫做“新文学”。

最早的“新文学”定义是由胡适、郑振铎、鲁迅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其它编者奠定的。

3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新文学史不仅以“新文学”为名,更重要的是大都以胡适等人确立的新文学观念来理解和定义“新文学”。

这些著作包括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1933年)、张若英的《新文学运动史资料》(1934年)、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1935年)、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1936年)和赵家璧主编的影响深远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35—1936年),等等⑧。

“新文学”概念虽一直沿用到50年代,但从50年代初开始其涵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0年代中前期最重要的文学史著作如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卷,1951年;下卷,1953年)、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年)、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1955年)、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1956年)等无一例外使用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学史观”来定义“新文学”。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率先尝试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构架,“不但在对文学运动背景分析以及对文学性质的整体说明方面应用《新民主主义论》的经典性政治判断,在文学史分期上也直接参照其中对‘五四’后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几个阶段性说明,并且极力突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界碑式的历史作用。

而这一切,又直接决定了《史稿》的叙史结构,文学史的分期则是试验这种结构的重要方面。

”⑨作为后来被称为“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之作,王瑶的这部新文学史成为这一时期新文学史写作的典范,其以全新的政治理论重构新文学史的自觉,以及由于时代精神和学者自身的知识谱系等诸多原因导致的两种“新文学史”观念的多重冲突都在同一时期的新文学史著作中有着程度不同的体现⑩。

这使得50年代中前期出现的这批仍然以“新文学”为名的文学史著作带有明显的过渡性。

过渡时期的终结是以作为文学史范畴的“现代文学”的出现为标志的。

5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文学史著作大都以“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

如孙中田、何善周、思基、张芬、张泗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级学生编著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史教研室现代文学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1年)等。

与“现代文学”同时出现的是“当代文学”概念。

有影响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包括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该书写于1958年,196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山东大学中文系编写组的《1949—1959中国当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代部分纲要》(内部铅印本,未正式出版)等等。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联袂登场以后,“新文学”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与“新文学”是通过以“旧文学”为他者确立自己的主体性不同,“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以另一套现代性话语———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著作为基础的。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与毛泽东论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对应。

按照这一历史叙述,从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它具有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的性质”:它包含着多种阶级成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残余的封建文学”和“法西斯文学”,与之对应的是1949年以后出现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当代文学”。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当代文学”是一种比“新民主主义性质”、充满杂质的“现代文学”高级得多也纯粹得多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文学”应当被理解为“当代文学”的准备,从“现代文学”发展到“当代文学”,就如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一样,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确立于50—60年代之交的“现代文学”是一个附属于“当代文学”的概念。

“现代文学”的这一与“新文学”迥然不同的主体地位是在不断的建构中得以完成的。

早在1954年周扬就开始“给‘现代文学’一个说法”,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艺从一开始就是向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的,这是指它的整个发展的趋向而言”,因此,当周扬最终在1960年第三届文代会上的报告《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中正式确认了“当代文学”性质的同时,也就确认了“现代文学”的性质。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现代文学”从诞生之始,就不是一个可以自我说明的观念,它的具体涵义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得以确认的。

60年代以后,随着激进政治的演进,在不断超越自我的“当代文学”面前,“现代文学”日益萎缩。

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不仅排除了“旧文学”,而且逐渐将新文学的右派———资产阶级的文学从新文学中排除出来,伴随着左翼政治实践的激进化,最终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变成了一部左翼文学史———“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史”。

50—70年代主流文学史叙述的终结是与它依附的政治叙述的终结一道发生的。

“文革”的结束,不仅结束了一个政治时代,也结束了一个与政治相呼应的文学与文学史时代。

虽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一直被沿用至今,但其意识形态内涵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作为政治思想界“拨乱反正”的体现,80年代的主流文学史“将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的方式,是将50—70年代确立的“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等级制重新颠倒过来,通过所谓的“新时期文学”、“回到五四”、“回到文学自身”的叙述,将“新时期文学”解读为对被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中断了的以五四文学为标志的“现代文学”(新文学?)的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