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必修1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自学自测(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史实等内容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应是()A.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B. 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C. 现代中国的政体建设D. 现代中国的国防建设A本题主要考查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掌握,旨在考查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综上可知,A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B项提及的是祖国统一大业,C项提及的是政体建设,D项提及的是国防建设,均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A。

2.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A. 《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D. 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D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旨在考查知识识记的能力。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故D项正确。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不是共同纲领,A项错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错误;“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不包括深圳,C项错误。

故选D。

3.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

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

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对知识的归纳理解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答案 C解析“大总统誓词”说明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起点;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二者都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起点,故选C。

A项说法错误,B项只符合图一,D项只符合图二。

2.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

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共产党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重庆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B解析A项是1945年,C项是1946年,与材料中“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不符;D项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材料中“宣传共同纲领”等信息不符。

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

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由费孝通的回忆“就看见很多人……”“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说明出席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各个阶层代表在一个会场一起讨论问题,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广泛性、平等性,故①②正确;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深刻性”,故④正确;由“生平第一次”,排除③,C项正确。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1

【金版学案】2016年秋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人民版必修1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条主线: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两大方面: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三大成果:一是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新时期。

二是港澳顺利回归。

三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二、重大历史线索1.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性质国家年初步形成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期逐步完善中国实现了民主与法制——一个纲领、一部宪法、三大制度、一个理念。

(1)一个纲领:共同纲领。

(2)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条件日益成熟。

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建交,中国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

③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2)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主要依据:①民族愿望和国家利益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

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

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尊重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的利益,制定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4)意义: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能很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小结练习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小结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叶剑英D. 邓小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提出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邓小平,答案为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点评:此题很简单,出题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相关基础知识。

2.1949年10月21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表:下列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之光B.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成立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有益尝试D.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略3.中国自古就有“民众说话,共同议政”的共和政治思想,但真正实践为政治制度却表现为()A.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B.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解析】略4.下列民主党派,建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是A.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中国农工民主党C.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时可结合回忆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迫害民盟、民建、民进等民主党派的情况。

5.“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是“文革”时期最流行的口号之一,造反派冲击党政司法机关,殴打“反革命分子”,对他们进行游行批斗。

这一口号反映了①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②“文革”时期无政府主义泛滥③民主法制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程④我国没有建立民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略6.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强调指出:“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表明()A. 宪法成为治国的根本方针B. 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C.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D. 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答案】B【解析】A.材料只是反映了宪法对经济改革的影响看不出宪法是治国的根本方针B.材料可以看出宪法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进行修正把改革的成果确立下来C.材料不光是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还反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D.看不出改革步伐的加快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香港回归祖国②澳门回归祖国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A. ①②③④B. ③④②①C. ④③①②D. 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①香港回归祖国是在1997年②澳门回归祖国是在1999年③“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初3.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A. 香港、台湾 B、B. 香港、澳门C. 台湾、澳门D. 台湾、香港【答案】D【解析】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A. 三民主义B. 和平统一C. 一个中国D. 两岸三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在尊重港澳台和现实的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即两岸的政治基础是同属一个中国故C项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和平统一是方式故B项错误两岸三通是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故D项错误故选C5.新中国成立前后新解放的地区建立了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负责肃清残敌维护社会秩序接管一切公共机关、产业与物资、迅速组织恢复生产等工作到1953年底军管会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使人民参政议政据此可知这一做法()A. 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B. 开启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全新阶段C. 为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创造了条件D. 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军管会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推动人民参政议政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因此军事管制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 A项正确1954年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全新阶段排除B项军事管制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接收城市后推行的制度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排除D项故选A6.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不包括()A.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必须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C.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和法制D. 阶级斗争必须长抓不懈【答案】D【解析】文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教训应该包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阶级斗争常抓不懈是文革错误的表现不是教训7.“4月20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同日北京市革委会发出通告宣布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委的党、政、财、文各项大权从即日起归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上述事件发生于()A. 国民革命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文革”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解析】从材料中的各个权力归革命委员会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文革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北京从来没有被革命委员会控制过8.“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文化大革命使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此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政治协商制度同时确立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①②③④项都正确故选A9.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 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A. 表明国共关系走向缓和B. 说明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C. 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D. 都有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完成【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主张武力统一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主张争取和平统一无论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都强调两岸一家国家统一因此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有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完成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故排除国共两党都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区别在于统一的主体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故C项排除故选D10.1954年3月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组成17个小组讨论宪法草案初稿从3月25日至5月5日参加者500多人提出意见和疑问除重复者外达3900多条这体现出()A. 新中国政治活动的民主性B. 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C. 人大代表参政积极性高涨D. 宪法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到政协讨论宪法草案初稿过程中参与人数多并积极提出建议和问题政治协商会议在建国初是代行人大的职能不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积极性高而不是人大代表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宪法内容排除D故选A11.据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共计64.3万个(村委会53.3万个居委会11.0万个)该材料反映出中国哪一制度的执行情况()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全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共计64.3万个(村委会53.3万个居委会11.0万个)”可知这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执行情况 D项正确题干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 ABC项排除故选D1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强调了()A. 多党合作的必然性B. 协商民主的重要性C.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 民主决策的科学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由众人商量”体现的是协商民主 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多个党派 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量” 而不是“人民”“决策” 排除C、D两项故选B13.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 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A.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C.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答案】A【解析】对于批评“文革”的高考作文许多人坚持打零分就足以说明“左”倾对工作干扰的严重程度从而说明思想解放工作的紧迫性故A项正确1977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还没有进行改革故B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开展拨乱反正工作当时“文革”的错误也没有得到纠正故C项错误教育和考试必须拨乱反正而不是坚持文革的错误不是坚持政治原则故D项错误故选A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A. 人民民主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C【解析】“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指的是政治协商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5.西方政治学者戈斯内尔认为“一个派别对另一个派别的交替统治由于党派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 确立政治协商制度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针对“由于党派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政治协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6.(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右翼势力言论的核心观点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略中国首先选择了哪里?为什么会选择此地?【答案】观点否认侵华史实美化侵略战争篡改历史教科书【解析】【答案】地点中国东北原因东北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松散东北的自然资源丰富且离日本本土较近日本在过去的条约中【解析】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机制及其方针并分析上述机制和方针形成的历史背景17.(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4年“我国国家政权与人民政协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的直接原因17.(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17.(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你还知道体系中的哪些法律?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历史背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 2.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 3.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解析】(1)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互相支援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机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背景即可【答案】(2)表现国家领导人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经过反复协商产生在私营工商企业“设立劳资协商会议的组织” 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直接原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宣告结束(人大取代了政协原有职能)【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领导人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经过反复协商产生在私营工商企业“设立劳资协商会议的组织” 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直接原因即可【答案】(3)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解析】(3)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可知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答案】(4)《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任举一部改革开放后的法律即可)【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18.(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原因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经济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城市中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治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大制定宪法是赢得民心、使政权合法化和赢得外交主动权的必要的政治举措我国基层选举工作已经完成【解析】(1)依据材料“新中国在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公私比重已由1949年的43.87%与56.2%之比变为1952年的67.3%与32.7%之比私营商业在全国商品中的经营比重已由1950年的55.6%降为1952年的37.1%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得出经济原因有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城市中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依据材料“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有通过宪法和国家建设计划”“敌人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工农群众宣传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我国进行人口普查、选民登记.选出了各级人民代表”等信息可以得出政治原因有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大制定宪法是赢得民心、使政权合法化和赢得外交主动权的必要的政治举措我国基层选举工作已经完成【答案】(2)意义标志着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表明我国的一切国家权力开始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这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解析】(2)本小问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表明我国的一切国家权力开始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这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适应了当时生产关系的变化配合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进行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1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19.(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可以看出唐朝的羁縻州的设置涉及到广大的地区因地制宜体现了在中央统治之下地方高度的自治时间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得出加强了民族联系稳定了边疆秩序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利于经济发展也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答案】(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解析】(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近代民国政府设立的少数民族地区机构是在近代民族危机的情况之下帝国主义侵略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之下同时民族国家观念不断的强化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答案】(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解析】(3)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设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题人民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15·某某)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由提出,构成比例为:某某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某某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

这说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体现了某某协商的精神C.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答案】 B【解析】题干点明的时间是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阶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A、C两项排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某某的思想,D项说法不正确。

从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分析出,宪法起草委员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某某党派及人民团体组成,体现某某协商的精神。

故选B项。

2.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954年《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某某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人某某权”思想B.“三权分立”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三某某义【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人某某权”“三权分立”“社会主义思想”“三某某义”的理解,材料的信息反映主权在民,即“人某某权”思想。

B、C、D三项都不是两部宪法的共同点。

3.(2015·某某)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某某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某某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

”其中“根本政治追求”的根本体现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她的根本政治追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追求充分体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高考历史分类汇编: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历史分类汇编: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一)

高考历史分类汇编: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民版必修一)一、选择题1.(年广东单科卷)《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

”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B。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原陕甘革命根据地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于 1937 年9 月建立的,不是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以及 1984 年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因此 A、C、D 三项表述都是错误的,早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部分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说明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2.(年广东单科卷)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解析】A。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国家政权还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因此 1954 年宪法才将国家性质作此表述。

3.(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60 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B。

人民版高一必修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卷

人民版高一必修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卷

人民版高一必修1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右图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报纸里的“中共二中全会”指的是中共哪次会议?并决定工作重心如何转移?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新政协一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乡村B、新政府一届二中全会,城市转移到乡村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乡村转移到城市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乡村转移到城市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处理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1949年”和“中共二中全会”,可知,这次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故选C项。

2、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D、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答案:D 解析: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分别与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井冈山、遵义会议有关。

正确答案为D。

3、以下是—张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片段:“重庆违教,忽近四年。

……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敬希命驾在乎,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B、开国大典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 解析:“重庆违教,忽近四年”指的是1945年的重庆政协会议,四年后的1949年9月,毛泽东邀请宋庆龄等社会各界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4、右面的邮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B、会议通过了具有代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会议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会议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题含答案
D.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D
1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威望
C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
D.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答案】B
11.“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红卫兵运动
在B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C.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领导体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18
【答案】C
12、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系列问题。这里的“思想解放”是指()
19.以下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政协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B.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政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D
20、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扔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或制定根本目的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劳动人民的政党国
D为实现“一国两制”的目标,立回中
【答案】B
7.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

2.下列不属于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制度解析:选D 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B 依据材料“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息可知,这次会议召开是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

”“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断言“香港在回归后会丧失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贪污会蔓延……‘香港未来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材料表明()A. 香港经济遭到严重的冲击B. 美国政府对华态度转变C. “一国两制”制度成功实践D. 两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讲述了美国《财富》杂志社在香港回归两年前和回归十年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论断客观上说明了香港的繁荣稳定而香港的繁荣稳定的政治保障是“一国两制”制度因此香港的繁荣是“一国两制”制度的成功实践故C项正确美国《财富》杂志承认当年误判表明香港回归后经济持续发展故A项错误《财富》杂志是美国的一家商业性报刊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故B项错误香港与大陆的关系不是两岸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C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该自治区成立于()A. 1949年B. 1955年C. 1958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图2为1964—1967年《人民日报》10月1日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的数量情况(版)图中情况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图2A. 人们的文艺生活越来越丰富B. 科技领域未出现突破性成就C. 学校教学已经遭遇完全停顿D. 舆论导向受政治局势影响大【答案】D【解析】4.2012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了新年茶话会胡锦涛在会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有关中国政协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B. 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权力机构继续存在C.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 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答案】C【解析】A、第一届政协会议是在1949年9月举行的时间错误排除B、第一届人大召开之后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就不存在排除C、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提出了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正确D、1982年政协制度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故错误故选C.5.“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罢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时间开始了》这首诗被称为“开国之绝唱” 诗中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A. 抗日战争胜利B. 三大战役胜利C. 新中国的成立D. 改革开放开始【答案】C【解析】从“开国之绝唱”可以看出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6.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②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③“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从表中可知 1966﹣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呈现负增长说明“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所以①正确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简称文革又称“十年动乱”、“十年浩劫”、“文化浩劫”或“文化灭绝” 是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它对国民经济和教育文化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②③错误1971﹣1973年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1975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开始恢复和发展所以④正确7.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这两部法律的修改()A. 使得人大的议事程序更加成熟B. 有利于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行政效率C. 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法律基础D. 推动民主政治在法治轨道上日臻完善【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到全国人大审议修改了两部关于人大组织和议事的相关法律这推动了民主政治在法治轨道上日臻完善因此D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排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而非行政机关排除B项C项“奠定法律基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8.“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做好就行了现在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老百姓负责”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一项民主法制建设成就()A.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新召开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发展C. 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答案】C【解析】“村官”“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老百姓负责”说的是村官的选举并没民众负责这反映出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 C正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新召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基层民主制度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问题 D错误故选C9.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连成了一片 1997年内地实际使用香港资金额206亿美元 2016年上升到815亿美元香港也是内地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2015年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金额达898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25倍多这种情况表明香港的回归()A. 加大了香港对内地经济的依赖性B. 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C. 促进了香港和内地各方面的交流D. 消除了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上的矛盾【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发展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排除材料仅涉及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C项中“各方面”与材料不符故C项排除D项中“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排除材料表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故B项正确故选B10.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A.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B. 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C. 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D. 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解析】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在建国前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第一届政协的召开颁布了《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职能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故C正确D.1956年底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开始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1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17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相比晚清司法改革的特点并说明其改革的背景11.(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历史背景中世纪英国司法独立的历史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议会主权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中世纪英国普通法法院拥有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概括出中世纪英国司法独立的历史传统依据材料“自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起议会一直担当着推动法院司法权独立改革的主导力量”可以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议会主权的确立依据材料“君主的法律特权受到严格限制由此普通法法院得以独立于王权”可以概括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答案】(2)特点以法律形式进行确定借鉴西方分权制衡体制完善各级审判体制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1906年法部编成《大理院审判编制法》”“自大理院以下及本院直辖各审判厅局关于司法裁判全然不受行政衙门干涉以重国家司法独立大权而保人民身体财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特点是以法律形式进行确定借鉴西方分权制衡体制完善各级审判体制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时间“190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背景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答案】(3)意义司法体制改革健全了国家司法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概括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是健全了国家司法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由君主制和贵族制转向民主制的原因1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法两国议会与政府关系的不同12.(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设计并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答案】(1)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发达的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贵族城邦制有自治传统思想多元开放(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海外贸易、思想开放等方面来分析论述即可【答案】(2)不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有限议会没有组阁权【解析】(2)从英法两国的政治制度来分析论述其不同之处即可【答案】(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看法从国情实际出发推进民主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分析论述看法言之有理即可13.(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理论来源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1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13.(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和意义【答案】(1)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社会阶级区分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必须援助工人阶级”可以看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者主义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理论来源为“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可知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社会阶级区分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答案】(2)会议名称遵义会议历史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遵义会议”是我当历史上生死攸关关头召开的一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中国问题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次大会【答案】(3)特点政协代表的组成十分广泛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承担筹备新中国建立的任务承担联结各派各界代表团结国内力量的任务目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大量根本性的奠基工作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解析】(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三“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特点是政协代表的组成十分广泛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第二小问目的依据材料三“实际上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目的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了大量根本性的奠基工作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第三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三“实际上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意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14.(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学者认证《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的主要用意分析其主要影响14.(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14.(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的意义14.(4)中国中央政府针对台湾和西藏实施的政策或制度有什么相同点?【答案】(1)主要用意确认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主要影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的形成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解析】(1)第一小问的用意依据材料一“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可以得出主要用意是确认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影响是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共识的形成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答案】(2)主要原因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两岸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解析】(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两岸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答案】(3)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有利于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解析】(3)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三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可知意义是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有利于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答案】(4)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解析】(4)本小问的相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台湾和西藏实施的政策或制度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之所以用《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A、《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B、《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D、《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4、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A、多党合作B、党外合作C、国共合作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①人民民主②共产党领导③社会主义④共产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B、1954年C、1958年D、1982年7、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8、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9、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国家主席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宋庆龄10、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11、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根源是()A、错误的批判了吴晗的海瑞罢官B、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C、两个凡是理论的影响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12、从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③《环境保护法》④《义务教育法》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14、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9年宪法D、1982年宪法15、直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D、《环境保护法》16、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A、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17、文革期间,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表明了()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的践踏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来C、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D、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以来1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A、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B、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共同繁荣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D、在国家领导下,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20、下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符的是()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通过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C、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D、宪法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21、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22、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是在()A、1979年B、1987年C、1990年D、1993年23、如果你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A、1986年B、1987年C、1988年D、1989年2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B、综合国力的提高C、澳门回归祖国D、香港回归祖国①台湾内部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对抗④台湾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识较差A、①②B、②③C、①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高中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银川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解析:“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 A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蒙文版,体现出( )①民族平等的原则②法治建设的成就③民族团结的原则④特别行政区制度B.①②③A.①③④D.①②④C.②③④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蒙文版形式出版,这说明少数民族同样可以受该法的保护,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故①②③正确。

④与题目无关。

答案:B 3.“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这一评价适用于(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4.(2016·银川高一检测)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

它突出反映了( )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居领导地位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第一届人大代表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物;农民是我国公民,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能成为人大代表;各方面代表中,工人代表所占比例最大;D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

【人民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 (4)

【人民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  (4)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1.某国庆节前夕,一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A.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2.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和实行管辖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制度D.都享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3.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 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

这说明我国()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始确立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D.“一国两制”构想取得进展4.下面图片是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两者都有很大地方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5.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

……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

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国家统一样本B.经济发展标本C.社会制度示范D.文明交流枢纽6.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

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人民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堂检测 人民版必修1-人民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在港某某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某某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某某人士共同筹建中华人民某某国B.恢复某某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根据时代背景,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前夕团结某某人士筹备新政协,目的是筹备建立中华人民某某国。

故A项正确。

答案:A2.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B3.“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某某、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某某集中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弊病”可知这个制度应该属于政党制度,故D项正确;A项属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B项属于民族制度,C项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都不符合题意,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D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项过关检测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项过关检测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项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B、C、D三项属于现象,都说明了代表组成的广泛性,具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答案:A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意味着()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全国政协及《共同纲领》代行全国人大及宪法的职能终止C、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诞生D、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解析: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职能结束。

答案:B3、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议会制度解析:“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A4、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

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

”这说明我国正逐步形成()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直接的村民选举制度解析:此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四)(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第三次“革命”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3.2008年3月5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79岁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山西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的农民申纪兰,在山西代表团驻地受到热烈欢迎,申纪兰是中国唯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

申纪兰1954年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了坚持民主集中制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下面是一副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

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史实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建国后立即实行民族改革和生产改革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

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6.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开②摧残政治协商制度③批判民主党派负责人④政治和社会危机严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9.目前,利用网络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国务院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一个决定草案,进一步明确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予以惩处的刑法适用问题,并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B.用法律维护网络安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D.用法律维护社会安全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10.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C.过渡时期总路线 D.民主革命纲领11.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2.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这次会见加强了两岸人员往来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能够实现两岸合作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13.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

”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

”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②两岸和解③中国人要重新振奋起来④反对台独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力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相关各方所接受15.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拉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有权利不同16.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两岸实现“三通”C.两岸实现停火 D.达成“九二共识”17.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党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既符合祖国大陆的利益,也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C.台湾当局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投资D.台湾当局推行改革势在必行18.“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19. 2008年3月4日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

他指出海峡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谈判地位平等,议题开放”。

“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个民族,两种制度” B.一个中国原则C.“放弃台独,两个中国” D. “一个民族,两个政府”20.台湾地区新领导人马英九上台以来,多次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最高利益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二、非选择题(第21题2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8分,共50分)21.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某学习小组就中国近现代宪政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梁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实践。

(4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6分)(4)你认为该小组通过以上材料的研究学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情况表材料二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摘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三近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300多万人。

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万亿美元。

——以上材料摘自胡锦涛、温家宝演讲稿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据此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6分)(2)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图片是2008年11月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台湾·1895》的剧照。

材料二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一期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

材料三右图的漫画反映了中国政府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在台湾出现“登辉撤退,水扁独撑”的一幕。

材料四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进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开通两岸海运直航,实现两岸海上客货直接运输。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电视剧反映的故事和近代中国哪一事件相关?对台湾和大陆关系有何影响?看了材料一中的图片你有何感想?(6分)(2)材料二反映出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3)从材料三漫画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制定《反分裂国家法》?(4分)(4)目前,海峡两岸主要以什么方式进行交流?怎样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4分)【答案解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C [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国社会的又一次转变。

]2.A [由图表信息可知,B、C、D三项属于现象,都说明了代表组成的广泛性,具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3.C4.C [②项不符合建国后的史实,因此C项正确。

]5.C [根据邮票标题“革命文艺路线”可推断为“文化大革命”时期,A、B、D三项则与题干的要求不相符。

]6.A [“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和“文革”的教训没有关系。

①②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7.D 8.B 9.B10.A [只有A项是法律文件,符合题干中“法律依据”限制。

]11.D12.B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

]13.D [③与材料中强调的“两岸一家人”、“台湾是中国之土地”信息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