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现状调查与效能提升探析
地方政府行政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地方政府行政效能提升路径探析关键词:地方政府;行政效能;公务员行政效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反映我国政府自身建设得水平,也直接体现在公众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上。
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是一项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行政效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行政效能建设是以效能为目标,达到科学高效、廉洁公正、公开透明为目的,把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优化组合履行管理活动的职责。
行政效能建设的评判标准是以老百姓是否满意为标准。
目前,许多地方政提升行政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百姓的好评,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服务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在公务员队伍中根深蒂固,官本位的思想与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背道而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违背了行政效能建设的树立服务意识的理念。
近些年发生的瓮安事件、上海杀警事件等,究其原因是政府官员的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
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行政效率是行政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效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升。
行政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注重投资,不计成本,忽视收益。
二是机构设置混乱,人浮于事。
三是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时间长,效率低下。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滞后。
首先,是电子政务虽然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但是各级领导认识不统一,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形成建设的合力。
其次是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没有得到有效融合。
最后是信息传达机制依然没有改变,浪费资源。
地方政府效能评估机制不合理。
地方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最为核心的是绩效评估。
效能评估机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能评价指标不合理,大多数地方政府在评价政府效能是仍然侧重于经济指标,公民幸福指标、环境指标、教育公平指标、廉政问题等方面比重较低,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
二是评估主体不合理。
地方政府效能评估大多是政府本身评价,没有引入第三方评估主体,公民评估也很少涉及,兰州市政府在评价时就引入兰州大学作为评估方,其他地方政府可以借鉴。
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估与改进研究
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估与改进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公开透明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一个趋势。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公开透明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社会公正、民主、法治和让百姓们享受公共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近年来,各级政府也积极探索和倡导政府信息公开,那么政府信息公开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呢?本文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估和改进研究这两个方面探讨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评估政府信息公开目的在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工作计划和决策,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存在困难政府信息公开不乏存在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包括:1.信息不对称政府信息公开后,信息的公开范围、深度、广度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一些重要信息看不到,从而不存在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状况的好坏是评价政府公开透明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若消息有过滤或遗漏,则该标准将被严重影响。
2.信息价值低政府信息公开大多只涉及到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并缺乏一些离群点信息,如地方腐败、环境污染、人口流动等,这会导致政府信息的公开价值低,使公众对信息公开失去信心。
3.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不足,政府不能实行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信息公开,导致信息公开的可操作性低。
4.文化障碍政府的信息公开氛围不足,缺乏对信息公开的教育,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公开了解不到位,对信息公开的知情度不高。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1.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透明政府是大势所趋。
政府公开信息对于改进政府工作、保证公众权益和提高政府责任意识以及培养和加强民主和公民意识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公众的知情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并非等价关系,而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则是一种等价关系。
公民应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一系列权利。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途径,因此,符合公众知情权的信息公开则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我国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关 心 的更 细 小 的事 情 。 从 公 众 的 角 度 来 看 ,老 百 姓更 关 注基层 政 府 的政 务 公 开 。但 基 层 政府 的政 务 公开 在公共 信 息 的来 源 、公 开 的 内容 和 程 度等 方 面 ,受 制 于 省 级 政 府 政 务 公 开 。 由此 可 以 看 出 ,省 级 政 府 政 务 公 开 具 有 以下 特点: 1 内容 上 的 宏 观 性 。 省 级 政 府 作 为 上 情 下 . 达 、下 情 上 达 的 中 心 ,其 政 务 公 开 的 内 容 相 比基 层 政 府 而 言 更 具 宏 观 性 , 为 公 众 和 企 业 提 供 的 直 接 服 务 只 占较 小 比 重 ,更 多 的 是 对 基 层 政 府 管 理
维普资讯
社 会科 学 研究
20.. 064
我国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
现状调 查与问题 分析
姜 晓萍 姜 洁
[ 摘要】 政务公 开是 我 国行 政 民主发展 的必 然选择 ,是 我 国行 政 管理 体 制创 新 的推 进 器。
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 已经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但 掌握更 多公共信 息的省级政府起步较 晚,各方面都相对滞后 。因此 ,本文从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着手,探析政务公开工作
的 协 调 、指 导 和 监 督 。
况 ,我 们 分 别 采 用 了 深 度 访 谈 、 问 卷 调 查 ①等 形 式 对 我 国省 级 政 府 政 务 公 开 的 现 有 状 况 进 行 调 查 ,
并 在此 基础 上 进行 比较 分 析 ,寻找 其 普遍 性 和 特
殊性 。
( ) 基 本 启 动 了 政 务 公 开 工 作 ,但 发 展 水 一
政 府 行 政 过 程 透 明 与 公 民 参 与 ,是 世 界 各 国
关于基层政务公开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政务公开的调研报告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政务公开也正在成为公共治理的一种趋势。
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信息对称,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对于基层政务公开而言,更能够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增进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本文基于“关于基层政务公开的调研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阐述基层政务公开的实践、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基层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是政府开展行政工作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基层政务公开更能够切实服务于民众,推进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提高民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基层政务公开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
2.基层政务公开的实践:基层政务公开的实践需要政府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平台,为民众提供便捷的获取信息渠道。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机制,及时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并公之于众。
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素质和参与意识。
3.基层政务公开面临的问题:虽然基层政务公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和准确,有些政府部门缺乏公开意识和公开制度。
其次,信息公开平台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信息不规范、不完整、不及时、不真实等。
再次,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模式,使政务公开与民众的需求脱节。
4.解决基层政务公开问题的办法:为了解决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切实加强政府公开意识和制度建设。
二是改进政务公开平台,提高信息公开的精度和及时性。
三是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建立健全的政府民众交流机制。
四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参与意识,增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基层政务公开是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政府需要加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更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
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政务公开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主要情况:
一、调研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高,政务公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我们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
同时,我们还对[访谈对象]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
1. 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受访者对政务公开工作表示满意。
2. 政务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一些重要信息没有及时公开。
3. 政务公开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一些信息难以获取。
4. 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
四、建议和对策
1. 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 加强政务公开的内容审核,确保公开的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3. 拓宽政务公开的渠道,提高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4. 加强政务公开的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以上是本次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为政务公开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乡镇是国家政权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乡镇政务公开的全面推行,不仅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而且增强了广大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
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乡镇政务公开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一、当前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政务公开是一项规范行政行为和经济行为、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治本措施。
近年来,我市各乡镇在推行政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认识不到位,存在被动应付走形式的状况。
由于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怕家丑外扬,还有的认为基层单位就那么一点权利,公开不公开无所谓,只要不贪赃枉法就行。
因而,对政务公开很不主动、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
(二)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缺乏全面性。
公开内容不全面。
少数乡镇只公开办事制度、年度目标、为民办实事等事项,对一些群众关心的大宗物品采购、工程项目发包、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等未公开,对一些重大事项缺乏预公开。
公开内容不具体。
有的乡镇只公布一些群众早已熟知的事项,对群众普遍关心、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乡镇财务收支情况、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政府基建项目招标、各类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却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相差甚远。
政务公开工作只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在内容上想群众所想,才能达到目的。
然而,目前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把人员分工写得很明显,而且长期保留,把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写得很具体,也很少更换,缺少的就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看的人不多,作用也不大;二是在公开内容上,只是照搬上级文件的条条框框,往往避重就轻,对敏感问题和关键部位没有公开或公开非实质性内容,对一些影响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事项,往往是大而哗之,甚至瞒天过海欺骗群众;三是政务公开栏变成政绩光荣榜,把政务公开变成政绩公开进行评功摆好,而对群众关心的公共事务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闭口不谈,尤其是回避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四是在公布时间上不是急群众所急,及时公开时间性强的内容,而是按部就班几个月更换一次内容,事情一多往往就被挤掉,公开栏设置也不考虑方便群众便于阅览,绝大多数局限于办公场所、机关大院,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栏前冷冷清清;五是政务公开缺乏连续性,上级有要求便着手抓一抓,上级没有要求便认为风头过了,工作没动力、不深入、缺乏连续性。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是政府公信力和民生幸福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信息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已经被视为一种基本权利和义务。
同时,政务服务也是政府和群众沟通的关键桥梁。
本文将分析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趋势。
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法规,规定了公开的信息范围、程序、时限、形式、保密和责任等方面。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促进政府透明化、规范化和合法化。
政府信息公开方便群众获取信息,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是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
不过,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落实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信息公开标准不一。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信息公开标准差距较大,信息公开的时限、方式、内容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全面。
一些重要信息缺乏公开,影响政府透明化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
政府公开信息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不足,公民的监督力度和控制范围较小,监督机构还不够有效。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实施。
二、政务服务的现状政务服务是指政府部门向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的各种服务。
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反映政府能力和形象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政务服务的改善也是政府工作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务服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热线、网上办事等新型服务模式大大方便了公民和企业的办事流程。
同时,政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今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一号通办”即在各个部门和地区推进综合受理和触网办事,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首先,政务服务的群众满意度不高。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存在内容不全面、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公 开效果。
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效率和透明 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02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现状
公开内容与形式
公开内容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规、财务收支、工程建设、民生实事 等。
公开形式
公开形式包括会议、公告、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方式,以方便群众了解和监督 。
公开效果与满意度
公开效果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在促进民主决策、加强群众监督方面取得 了一定效果。
满意度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 调查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现状 •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意义与价
值 • 完善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对策
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随着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推 进,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开情况,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我们进行了 本次调查。
公开工作与群众满意度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与群众满意度密切相关,公开工作的 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
未来应继续完善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明确公开内容、 公开形式、公开时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公开工作的 规范化和制度化。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 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务公开工作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工作调研报告本次政务公开工作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在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的现状以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建议和措施。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政务公开是我国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和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政务透明化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上加大了力度,但仍存在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认可度。
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在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的情况,为改进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调查了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是否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其中,地方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意识相对较强,政务公开内容更为详尽,而中央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则相对较为规范。
2.政务公开的形式与措施是否齐全?调查结果发现,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措施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间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渠道上比较落后,没有建立健全的政务公开平台和信息发布机制,缺乏专人专岗对政府信息进行审核和统计;有的政府部门虽然设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但并未开展相关工作,权责不清,未建立健全的政务公开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
3.政务公开是否及时、准确?大部分政府部门在政务公开的信息发布体系和内容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不准确、文字含义不清、难以理解等。
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决策、招标、招聘等重大事项上,政府公开的信息不够清晰、全面,还存在信息短板和空白。
4.公众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如何?针对公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仍不够满意,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开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及时、信息不够准确等问题。
公众对政府公开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服务态度也有一定的不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上述调研结果反映出政府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缺乏清晰的政务公开意识、缺乏规范统一的政务公开要求、缺乏专业人才支撑、信息发布不及时、准确、不规范等。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于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缺 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手段。
03 群众参与度低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群众对公开内容不感兴趣等 原因,导致群众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参与度不 高。
改进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建
03
议
加强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01 制定详细公开规定
明确公开内容、时间、方式等,确保公开的及时 性和准确性。
01
公开程度不够深入
部分地区和部门的基层政务村务公开仍存在表面 化、形式化的问题,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02
公开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并 不理想,有时未能达到预期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信息更新不及时
基层政务村务公开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有时出现 过期信息未及时更新或新政策未及时上墙公示的 情况。
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村民自治意识的提高,基层政 务村务公开工作逐渐成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 重要内容。
03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越来 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加强基层 民主建设,保障村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2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 强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对 策和建议。
建立考核机制
将公开工作纳入基层干部 考核体系,激励他们更好 地开展公开工作。
创新公开方式与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覆盖面。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公开工作的重要性 和具体内容。
举办公开日活动
定期举办公开日活动,邀请群众参观政务村务公开场所,了解公开 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务公开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务公开既是推进机关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更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机关政风效能的现实途径。
2008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已经过去了2年多时间,政务公开工作大致推进到何种程度?一、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我市政务公开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已经全部开通了政务公开网,且已覆盖到了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政务公开的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今年,随着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的开展,职权目录、人事录用、财务预决算方面政务公开办也加大了督促力度,并列入了全市效能考核之中,从效果来看,成效比较明显,空栏目、无更新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政务公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1、信息数量不够,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单位仍然很多。
从上半年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考评二、三类市直单位信息发布情况看,二类单位13个有4个单位平均数不达标,三类单位13个有8个不达标,平均数量几乎占到50%。
2、更新速度不快,信息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单位的政务公开都处于半月一更或一月一更的状态,单月零公开的单位有5个,按照要求,政务信息有效期为三个星期,很多信息在发布时就已经属于过时信息。
3、信息质量不高,避实就虚情况仍然突出。
目前各部门信息大多为“政务动态”、“会议通知”“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方面内容,真正涉及人、财、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工程招标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比重少,甚至出现过拿领导讲话来公开的情况。
4、考核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热情不高。
虽然我市出台了一个考核标准,并将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列入到了年终效能考核之中,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考核标准过于粗糙,而且不够规范,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板和量化的标准。
年底就出现过政务公开办要求全部公开2010年财务预算,2天后又要求必须删除的情况。
加上一些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稳、责权不符,考核、评议、奖惩、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
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研究
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和基础性制度,在提升政府效能、保障人民知情权和参与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的关系及其研究现状。
一、政务公开推动政府效能提升政务公开是指政府主动、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政府运行及相关事务的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监督政府行为、参与公共决策和评价政府工作的透明化措施。
政务公开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方式,具有众多优点,其对政府效能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首先,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并能有效遏制腐败和不当行为。
随着社会普遍反腐,公众对政府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政府协会更高的公开标准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政务公开促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政府从单向的传递信息,向与公众互动双向的通讯变革,公众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动态了解政府信息、及时反映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最后,政务公开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感和紧急感。
政府通过公开自我倡议、主动公示、自我批评等方式,使得政府进步的战略目标从意识深处开始破茧成蝶,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安排、工作规划和实际行动,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的因果机制分析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的关联是复杂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政务公开可以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政府效能的提高也需要政务公开作为支撑。
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因素密切相关,两者可以协同推进政府治理改革。
政务公开可以借鉴社会对政府的口碑管理、舆情监测、信息反馈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政府效能也可以将监督得当、执行得力、评估得其所的活动加入到公开环节中,实现有效的相互反馈。
其次,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的关联是双向的,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因果循环也是相互作用的。
政府促进公开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提高政府效能水平,而政府更好的执行能力,也可以有力支持公开目标的达成。
2023年县基层政务公开提升行动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五、推动政务专区建设,助力基层公开便民
县秉持“勤俭节约、高效便民”理念进行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在严格落实《县级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 稿)》《乡镇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便民。县级政务公开专区设置在 县政务服务大厅1楼,充分利用大厅现有设备,进行政务公开专区和在线办事专区深度融合,方便群众在一台设备上 完成政府信息查询、在线办事等多项功能。将3个镇作为乡、镇级政务公开专区建设的先行示范点,结合为民服务大 厅结构进行专区建设。县政务公开专区在全省第三方测评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建立系统科学目录,夯实基层公开基础
一是结合实际优化目录。对31个基层政务公开领域的《指引目录》进行梳理,结合县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将其 中12个领域作为各乡镇的基本公开领域、11个领域作为各街道办事处的基本公开领域,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增 加公开领域或者公开栏目,确保目录实用、有效。二是目录整合减少冗余。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息主动 公开目录规范》和基层政务公开目录进行比对,将其中存在重叠的栏目通过跳转、映射等方式进行整合,减少目录 冗余度。三是平台联动促进同源。对部分办事指南类栏目或信息,将其跳转至政务服务网对应指南。对公共资源交 易类栏目或信息,通过数据接口方式与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达成一致。同时与信用社、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发 布平台等多平台进行联动,推动数据同源工作有效落实。
有效治理视阈下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有效治理视阈下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在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效治理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支持,因为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也是公共权力行使的一项必备制度。
本文将从有效治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我国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规范。
很多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工作中仍存在不规范、不及时、不完备的现象,导致信息公开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
其次是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不够广泛和透明。
有些基层政府只公开一些表面的信息,而对于一些关键性和敏感性的信息则遮遮掩掩,使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再次是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渠道单一。
目前,绝大多数基层政府的信息都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公开,这种单一的信息发布方式无法充分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信息的需求,导致信息公开的效果不佳。
最后是信息公开的依法强制性不足。
虽然我国有一定的信息公开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很多基层政府对于信息公开的要求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在有效治理的视角下,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规范、不完备,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和政策的实施。
信息公开的不及时和不规范会导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不畅,政策执行受阻,甚至出现政策失灵的情况。
二是信息公开的不透明会影响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如果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进而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是信息公开的单一方式和渠道无法满足不同人群对信息的需求,影响了政府的民意调查和社会监督。
最后是信息公开的依法强制性不足,使得政府对于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影响了政府的廉洁治理和权力运行的透明性。
公务员年终总结提高政务公开水平的探索与总结
公务员年终总结提高政务公开水平的探索与总结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履行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其中之一就是提高政务公开水平,促进政府工作的透明化与公正性。
今年,我所在的部门积极探索并努力提高政务公开水平,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和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在此,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探索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政务公开意识,提升公开交流水平政务公开的核心是信息的公开与交流。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我们注重加强公务员的政务公开意识,积极推行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公务员对政务公开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政务公开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内部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分享各个部门在政务公开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仅提升了公务员的政务公开水平,也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为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优化政务公开内容,增加公众参与度政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我们积极优化政务公开的内容,将更多有价值、有关系的信息及时公之于众。
我们就针对之前公众反映较大的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通过不同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增加了政务公开的实质性内容。
同时,我们也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的理念,积极组织公众座谈会和听证会,邀请公众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增加了政务公开的内容,也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三、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拓宽信息传播渠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政务公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为了提高政务公开的效率和便捷性,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首先,我们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和维护政务公开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政务公开的信息。
其次,我们注重政务公开与大数据的结合,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信息发布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再者,我们也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例如政务公开展览和公开日,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乡镇及村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带着这一问题,最近,我到一些乡镇、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重点调研。
做法与特点通过调查,感到近年来乡镇及村坚持把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使政务、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推进,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发展,既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乡镇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乡镇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并建立了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氛围浓厚,认识统一。
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比较紧,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乡镇及村社干部学习领会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抓政务、村务公开的自觉性。
尤其是针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
同时,还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开展有关政务、村务公开方面的系列宣传报道,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载体健全,形式多样。
政府信息公开调研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调研报告政府信息公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群众代表。
三、调研结果1. 政府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政府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
(2)信息公开内容单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领导活动等方面,缺乏对规划、计划等决策过程的公开。
(3)透明度不高:信息公开缺乏实质性内容,信息公开渠道单一,无法及时了解政府工作的最新动态。
2. 企事业单位代表调查结果:企事业单位代表普遍对政府信息公开表示满意,认为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1)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不足:政府发布的信息更新较慢,无法及时了解到政府决策的最新动态。
(2)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等方面,对于企业经营环境、政策支持等信息公开较少。
3. 群众代表调查结果:群众代表对政府信息公开普遍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有:(1)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群众往往难以获取到政府信息,缺乏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
(2)信息公开的真实性不高:群众对政府发布的信息存在质疑,担心信息不真实、不客观。
(3)参与度低: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群众参与度较低,无法实现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四、调研结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善、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方面。
2. 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有待提高,包括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3. 政府信息公开缺乏公众参与,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五、改进措施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和流程,提高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效率。
调研报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政务公开,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社会公众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公开相关政务信息的活动。
实施政务公开是深化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干部行为的一项有效措施。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公开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省委党校进修班教学计划安排,我们进修一班一组10人组成调研组,以衢州、丽水部分县(区)为重点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等形式,对我省政务公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全面调查,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对策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省政务公开工作现状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我省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为目标,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载体,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全面推进、不断深入、逐步规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动公开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全面推行“四张清单一张网”。
全省各市、县同步在全国率先创新开通浙江政务服务网,提供网上晒权、行权、办事三大主题服务,并向社会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编织了政务公开的“四张清单一张网”。
通过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权力清单,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万项精减到4236项;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责任清单,明确省级部门主要职责543项;制定实施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启动“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改革;制定实施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由235个整合为54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现状调查与效能提升探析作者:吴纪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政府实现政务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刚性约束。
然而在基层政府,“规避性公开”“延迟性公开”的情况依然存在,制度化的公开渠道、范围和程序依然匮乏,各类监督体系依然缺位,“僵尸网站”依然顽强。
对此,提出有效提升基层政务公开能力的对策建议:改变政府政务公开的传统观念;提升政府政务公开的实践能力;整合政府政务公开的调度资源;畅通政府政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健全政府政务公开的配套保障。
【关键词】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公开机制
一、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理论背景与现实意义
“阳光政务”是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宗旨之一,也是基层政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
鉴于阳光政务的公开透明之旨归,势必打破传统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获得失衡态势。
这就要求政府务必要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合作,以提高治理能力;必须及时准确回应公众舆论,以提升公信力;必须通过法定程序保障公众参与利益分配,以实现实质公正。
因此,对政务公开透明的关切业已成为政府赢取公众信赖、实现社会公正、提升公信力的现实需求,成为公众维护自身权利、监督权力运行、参与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
[1]
在《政府政务公开条例》的规范约束之下,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得到普遍推行,基本实现了从“不公开”到“公开”的质的转变,已经建成了比较规范的政务公开平台和比较畅通的公众申请政务公开渠道,能够较为及时、准确解读重大政策文件并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4》指出,从2006年到2013年,服务型政府指数从0.4276上升到
0.5707,这也佐证了我国政府政务公开取得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宫廷政治,事以秘成”传统政治文化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动员型”政务公开管理机制仍然是常态,政务公开场所的维护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依申请公开机制不健全。
二、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关于对政务公开性作用认识的调查。
在问及“你对推行政务公开的作用”时,41.11%的认为“有利于监督权力运行”,31.26%的认为“有利于预防腐败”,33.48%的认为“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5.15%的选择其他。
在问及“近年来推行政务公开后是否有变化”时,42.29%的认为“有变化,领导决策行事更加谨慎”,33.26%“有变化,机关衙门作风明显减少”,25.46%的认为“有变化,办事方便不少”。
关于对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调查。
在问及“你对当前政务公开存在哪些问题”时,40%以上的选择“选择性公开现象突出”,35%以上的选择“延迟性公开”,近25%的选择“公开的范围和渠道狭窄”。
在个案访谈中,参与调查的领导认为,“有关规定对党务政务公开的范围、渠道和方式规定模糊”,为少数领导干部和部门徇私舞弊、规避监督提供了操作空间,往往让政务公开流于形式。
在个案访谈中,具体承办的工作人员认为,政务公开的关键仍在领导。
对公开重不重视、公开哪些、怎么公开,决定权在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手中。
同时,他们认为,当前政务公开不力,主要是因为上级层级监督不够,纪检监察不力,群众监督不到,责任规定不清,才会出现公开与不公开一个样,选择性公开与完全公开一个样。
个案访谈中,参与座谈的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认为,政务公开十分必要,但是公开渠道要多样化,特别是要加强“网上政务公开建设”;要对“选择性公开”“僵尸网站”等妨碍政务公开的单位和领导追责;要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投诉不依法公开党务政务的渠道和方式。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参与调查的人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不同单位、不同层级的干部,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尽一致,甚至个别领导对政务公开带有严重的抵触情绪。
当前,政务公开中“规避性公开”“延迟性公开”的情况依然存在,制度化的公开渠道、范围和程序依然匮乏,各类监督体系依然缺位,网上政务公开延后时代发展,“僵尸网站”依然顽强,这些现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化政务公开实践所必须重点克服的问题。
三、提升基层政府政务公开效能的对策建议
1、改变政府政务公开的传统观念
第一,要坚决克服“规避性公开”“延迟性公开”等错误观念,务必严格遵循《政府政务公开条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立的“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原则。
第二,要坚决实现从“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的思维模式转变。
建议各个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对自身信息和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理清公开的事项、内容与方式。
[2]最终形成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被迫而为之。
2、提升政府政务公开的实践能力
第一,培养主动发声的能力。
基层政府在做好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的同时,要培养利用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动对外发声的习惯,改变过去生硬、冰冷的发声模式,说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话。
第二,培养及时回应的能力。
要将舆情监测、收集和研判工作同主动回应紧密结合,提升公开的实效性;要重视公众在依申请公开过程中的个体性差别,要提升回应个性化需求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第三,培养互动参与的能力。
政府要公布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便于公众更加方便反映问题、交换意见,要公布更多的与公众更加密切关联的“接地气”的信息,要认真对待网站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政府反馈的及时性。
3、整合政府政务公开的调度资源
第一,整合工作机构。
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应成立专门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专人负责统筹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建设、微博微信运行维护、舆情观测与应对等各项工作,形成政府政务公开合力。
第二,整合公开信息。
在国家法律政策的约束之下,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均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各个门户网站的信息之间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打架”现象,亟待强化信息之间的整合。
第三,整各市(县)及其部门。
基层政府还要注重各个市(县)之间的信息协调与整合,便于公众信息获取的更加的及时与便捷。
4、畅通政府政务公开的运行机制
第一,根据需求差异运用不同的公开方式。
对于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则应根据其权威性和价值性等特征选取相应的公开渠道,如重要法律规范的公开,可选政府公报、电视等传播范围比较广的方式;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因只对当事人有特定价值,那么选择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第二,进一步加强偏远落后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偏远落后地区群众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
第三,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完善。
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对公众查询信息的习惯应当深入调研,注重栏目的设计与布局,提升用户的友好性与舒适度。
5、健全政府政务公开的配套保障
第一,建立专业化培训机制。
由于政务公开的法律性、政策性、应急性非常强,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以提高队伍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
[3]第二,强化政务公开监督保障。
要探索政务公开管理的新思路,上级政府应该定期对下级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估,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进行评价,应该接受和吸纳第三方机构提出的合理建议。
[4]第三,增加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投入。
政府应当为政务公开工作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素养工作人员和专业的维护设备,因此必须加大相关资金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吕艳滨.透明政府:理念方法与路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
[2] 田禾.广东经验:法治政府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66.
[3] 吴纪树.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重点关系与实施路径[J].领导科学,2017.16.
[4] 叶青.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6.
【作者简介】
吴纪树(1987-)男,重庆万州人,硕士,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行政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