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模具及微成形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概念与范畴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机械加工可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个阶段。

目前,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为1~0.1µ;m,表面粗糙度为Ra0.1~0.01µ;m的加工技术,但这个界限是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的,今天的精密加工可能就是明天的一般加工。

精密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工精度,包括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表面状况;二是加工效率,有些加工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工精度,却难以取得高的加工效率。

精密加工包括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光整加工等加工技术。

传统的精密加工方法有砂带磨削、精密切削、珩磨、精密研磨与抛光等。

a. 砂带磨削是用粘有磨料的混纺布为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属于涂附磨具磨削加工的范畴,有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b. 精密切削,也称金刚石刀具切削(SPDT),用高精密的机床和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铜、铝等不宜磨削加工的软金属的精密加工,如计算机用的磁鼓、磁盘及大功率激光用的金属反光镜等,比一般切削加工精度要高1~2个等级。

c. 珩磨,用油石砂条组成的珩磨头,在一定压力下沿工件表面往复运动,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可达Ra0.4~0.1µ;m,最好可到Ra0.025µ;m,主要用来加工铸铁及钢,不宜用来加工硬度小、韧性好的有色金属。

d. 精密研磨与抛光通过介于工件和工具间的磨料及加工液,工件及研具作相互机械摩擦,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与精度的加工方法。

精密研磨与抛光对于金属和非金属工件都可以达到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被研磨表面的粗糙度Ra≤0.025µ;m加工变质层很小,表面质量高,精密研磨的设备简单,主要用于平面、圆柱面、齿轮齿面及有密封要求的配偶件的加工,也可用于量规、量块、喷油嘴、阀体与阀芯的光整加工。

e. 抛光是利用机械、化学、电化学的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一种微细加工,主要用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方法有:手工或机械抛光、超声波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及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等。

冲压工艺技术培训资料

冲压工艺技术培训资料

冲压工艺技术培训资料一、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是一种利用冲压设备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冲压机上,在冲压模具的作用下,使板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工件。

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制造业中重要的加工工艺之一。

二、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1. 板材的拉伸和压缩变形在冲压过程中,冲压模具对金属板材施加的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拉伸变形,另一种是压缩变形。

拉伸变形是指板材在受到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压缩变形是指板材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

通常情况下,冲压工艺中既包含了拉伸变形,也包含了压缩变形。

2. 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工件的成型质量。

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和模具座组成,通过上下模的相互配合和运动,使金属板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需的工件。

3. 材料的选择与工艺参数的确定在冲压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工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成形质量和性能,而合理的工艺参数则能够确保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冲压工艺的主要优势1. 高效生产冲压工艺在批量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大批量的工件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 成本较低相比其他加工工艺,冲压工艺在材料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 工件精度高冲压工艺能够保证工件的成型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高精度工件的生产需求。

4. 可塑性强冲压工艺对于金属板材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强,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生产。

四、冲压工艺的主要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冲压工艺在汽车制造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车身板件、底盘件、内饰件等的生产。

2. 家电制造家电制造中的各类金属外壳、零部件等都可以通过冲压工艺进行生产。

3. 电子产品制造手机壳、笔记本电脑外壳、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零部件等都是冲压工艺的典型应用。

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

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

铸 、 塑 3个词 的缩 写 ) 注 和激光 加工 的非 硅加 工技 术 已经难 以满足 微型 零 件 批 量 生产 的需 求 , 是 人 们 于
纷纷 探索 新 的 ME MS制 造技 术 , 极 大地促 进 了塑 这
性 微成形 技术 的发 展 。 在 当前 的 国际形 势下 , 性 微 成形 技 术 面 临着 塑 前 所未有 的发 展机 遇 。正 是 由于这一 技术 诸多 的优 势( 如生 产 率高 、 成本 低 、 环境 污染 少 、 对 材料损 失 少 等) 和广 泛 的应 用 领域 ( 如航 空 航 天 、 医疗 器 械 、 生 物、 军事 , 至渗 透到 人们 的 日常生 活 中来 )世 界 上 甚 , 许 多 工业发 达 的 国家 , 如美 国 、 日本 及欧 洲各 国都 投 入 了大量 资金 进 行 研 究 ] 。美 国 国会 已把 微 电 子 机械 和纳 米 技 术 列 为 2 1世 纪 重 点 发 展 学 科 之 一 。 日本 政府从 1 9 9 1年起 也把 微 机 械 研 究 作 为 国家 重 大科 研项 目。英 国政府 在财 政 困难情况 下极 力 支持
微机 械研 究 。德 国研究 技术 部也将 微 型机 械 系统 工
程列 为新 开发 的重 点项 目。我 国塑性 微成 形 的研究
lyrmo e) 解释 这种 “ 寸效 应” 象 : a e d 1来 尺 现 材料 在 塑
性微 成形 过程 中 , 随着 工件 尺寸 降低 , 面积 与体 积 表 的比值增 大 , 使得 工 件 表 面 上 的 晶粒 数 目与 工 件 内
维普资讯
塑性微 成形 技 术 的 发展 *
张 庆 丰 , 旭 东 , 涤 心 周 杨
( 南科 技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X 程 学 院 , 南 洛 阳 4 1 0 ) 河 - 河 7 0 3

激光微纳加工技术

激光微纳加工技术

激光微纳加工技术
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现今用于加工尺寸精密条件小型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的先
进技术。

它基于激光技术,用于实现精确地削磨,凹压,切割,光脆,和振动表面精加工
工艺。

激光微纳加工能够在所设计的产品尺寸范围内实现超精确的成形和加工效果。

它的精度,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使它受到广泛的应用。

激光微纳加工试图满足生产
定制要求,为加工行业提供全新的可能性。

激光微纳加工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如石墨,钨,铸铁,钢,碳素,铝,铜,钛等。

它可以用于加工几乎所有表面状态的材料,如光洁,凹凸,褶
皱等。

它还可以用于加工复杂的尺寸特征,比如曲线,斜面,复杂几何形状,转角处的削
型等。

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的特点包括低耗能,无切削噪音,无机械运动,可实现加工成型及
复杂精度成型元件。

它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宽加工能力,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材料
损耗。

此外,激光微纳加工具有数控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模具和配件,加工时间短,废物处
理容易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费用。

总而言之,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而高效的加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小型零件、
微型元件的精确加工。

它的优势在于准确性,无碎料,可创造出高精度的产品,能有效降
低生产费用。

因此,它在微纳加工工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国注塑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我国注塑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我国注塑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1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回顾我国注塑机发展的历程,我国注塑机行业的科技大踏步进步,主要始于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

国内注塑机的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厂家根据各自的情况,采用各种方法,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技术先进注塑机,为我国注塑机的更新换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国注塑机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当时有的厂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了至今还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注塑机。

测绘消化是引进技术的捷径,很多厂家走了这一条路。

采用中外合资方法,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注塑机水平的又一有效途径。

直接从工业发达国家有关公司引进先进技术,有利于系统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技术引进,基本上走了上述三条路。

纵观我国注塑机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历程,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骄傲,但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思考与总结。

1.1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技术引进是手段,消化吸收是目的。

技术引进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注塑机的整体水平,消化吸收后能够进行系列化的产品开发。

对产品要进行系列化的开发,必须对引进的技术从根本上进行消化吸收,从理论上、从实践上进行研究分析,掌握他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他们对各个各种有关技术参数处理原理,分析他们为达到机构设计精度而采用的加工手段和加工设备,理解他们设备加工制品的对象,理解他们的设备为达到加工制品的需要而采用的机构的特点及控制系统的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对引进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针对本国本厂的具体情况进行再开发,但在以上诸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

比如,在直接从工业发达国家有关公司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只重视图纸引进,不重视对设计方法和原理的引进;只重视按图加工,不重视对机构和结构的理解,这无疑对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开发造成了不利因素,往往出现引进原板图纸制造的注塑机,性能良好,而根据引进原板图纸进行系列化开发的注塑机,其性能等方面达不到引进公司的同规格的注塑机。

在消化吸收方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消化吸收的思维,我们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当敢于否定自己的老经验、老观点,接受新观念新经验新技术,从他们公司注塑机的特点及他们公司对这类注塑机的开发的目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但我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对引进技术进行不确当的修改,最后导致,没有真正掌握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整机上仍旧明显显露出本厂旧机型的烙印,开发不出达到国外先进技术的系列化产品,达不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真正目的。

金属塑性微成形技术的理论探讨

金属塑性微成形技术的理论探讨

摘 要 : 绍 了塑性微 成形技 术 的发展 背景 及其基 本特 点 , 介 阐述 了塑性 微 成形技 术的研 究现状 ,
综述 了尺 寸效应及 其 对 塑性微 成 形 工 艺的影响 , 探讨 了塑性微 成 形 技 术 发展 过 程 中所 面临 的一 些 技术难点, 并对 其发展 趋 势进行 了预 测 。
维普资讯
《 电加工与模具}06 第 4 20 年 期
综述 ・ 稿 专
金 属 塑性 微 成 形 技 术 的理 论 探 讨
李凡 国 一,童 国权
(1 南 京航 空航 天大 学机 电学 院 , . 江苏 南京 2 0 1 ; 1 0 6
2 青 岛港 湾 职业 技术 学院机 电工 程系 , . 山东青 岛 2 6 0 6 5 0)
Ab t a t sr c :Th rs n a e , t e b c g o n n a i h r c e it s o t lmir f r n e p e e t p p r h a k r u d a d b sc c a a t rsi f me a c o o mi g c t c n lg r to u e a d a v r i o e rs a c n e eo me t f c o o m i g i gv n. e h oo y a e i r d c d, n n o e v e n w n t e e r h a d d v lp n r f r n s i e h o mi Th i f c n t e m i o o mi g tc n lg n h e r b e o e e p n r i u s d, e s e e f t h c f r n e h o o y a d t e k y p o lms f rd v l me ta e d s s e z e o r o c a d t e p e i t n o h u u e i p o o ea l. n h r d c i ft e f t r s r p s swe1 o Ke r s ywo d :mir f r n c o o mi g;sz fe t rci n;ma e il e a ir ie ef c ;f it o tra b h vo

塑性成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塑性成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塑性成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塑性成形技术具有高产、优质、低耗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21 世纪,机械制造工业零件粗加工的75 %和精加工的50 %都采用塑性成形的方式实现。

工业部门的广泛需求为塑性成形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和空前的机遇。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塑性成形过程都是在模具型腔中来完成的。

因此,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新世纪,科学技术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通过与计算机的紧密结合,数控加工、激光成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集成制造等一系列与塑性成形相关联的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学科领域交叉之广泛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塑性成形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地涌现,掌握塑性成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及时研究、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推动塑性成形技术的持续发展。

实施塑性成形技术的最终形式就是模具产品,而模具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模具技术进步,模具技术又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

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 塑性成形技术的现状精密成形技术对于提高产品精度、缩短产品交货期、减少切削加工和降低生产成本均有着重要意义。

近10年来,精密成形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精冲技术、冷挤压技术、无飞边热模锻技术、温锻技术、超塑性成形技术、成形轧制、液态模锻、多向模锻技术发展很快。

例如电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硬质合金级进模的步距精度可达2μm ,寿命达到1亿次以上。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20~30工位的级进模,工位数最多已达160个。

自动冲切、叠压、铆合、计数、分组、转子铁芯扭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的铁芯精密自动叠片多功能模具。

新型轿车的大尺寸覆盖件成形、大功率汽车的六拐曲轴成形。

700mm汽轮机叶片精密辊锻和精整复合工艺,楔横轧汽车、拖拉机精密轴类锻件。

除传统的锻造工艺外,近年来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也日趋成熟,引起工业界的普遍关注。

块体非晶合金微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块体非晶合金微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非 晶合 金是 一种 具有 长程无 序 而短程 有 序结 构 的 金属 材料 , 在微 成 形 中不 存 在 晶粒 尺 寸 效 应[ 1 。因 此 , 非
晶 材 料 是 一 种 比较 理 想 的微 成 形 材 料 。
塑 性变 形 十分有 限 ] , 这严 重 制约 着非 晶合 金作 为 高
点 以及 块 体 非 晶 微 成 形 技 术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 并 阐 述 了块 体 非 晶 合 金 微 成 形 技 术 的 发 展 趋 势 , 指 出 了 新 的
发展 方 向。
等 领域 的研 究热 点 。随着 大规模 集成 电路制 造技 术 和 以计算 机为 代表 的微 电子 工 艺 的发 展 , 越 来 越 多 的 电
李春燕 等 : 块 体 非 晶 合 金 微 成 形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及 发 展趋 势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9 7 3 1 ( 2 0 1 3 ) 1 5 — 2 1 3 3 — 0 5
块 体 非 晶 合 金微 成 形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及 发 展 趋 势
李春 燕 , 寇生中 , 赵 燕春 。 , 袁 小鹏 , 袁 子 洲
子 元件 、 电器 组 件及 计 算 机 配 件 等相 关 零 件 开 始 采 用 微 成形技 术进 行生 产 。 目前 用 于微成 形 技 术 的材 料 主要 有 金 属 、 高 分 子
材料 和半 导体 材料 等 。材料 晶粒度 的大 小 是决 定 微 成 形能 力重要 参 数之一 。 日本学 者 曾研究 了晶粒 大 小 对 微 成 形 性 能 的 影 响 。多 晶 体 很 难 压 入 V 型 槽 ( 宽
综述 了近年 来块 体非 晶合 金微 成形 技术 领 域 的研 究 现 状及 发展 趋 势 , 指 出 了块 体 非 晶合 金 微 成形 技 术 的发

高聚物成型技术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作业

高聚物成型技术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作业

高聚物成型技术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摘要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是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石,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及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成型加工技术新方法、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应用,对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高聚物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不管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正确运用现代技术的理论和物质手段,有助于我们寻找聚合物成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为聚合物成型技术研究指明方向,这对促进我国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及其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聚物成型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聚物也称合成高分子材料,进入21世纪,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是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石,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及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大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是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即新材料的开发,二是对材料加工方法的研究,即新的加工工艺和方法的开发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科学的具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高聚物成型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

高聚物成型加工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多种辩证关系:如加工条件、聚合物材料结构和制品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

本文在综述高聚物成型技术的发展及趋势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高聚物成型加工技术发展的指导意义作一分析讨论。

一、高聚物成型技术的发展(一)高聚物成型技术发展历史高聚物成型技术有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压制成型和吹塑成型等等多种方式,其中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和压延成型一起称为热塑性塑料的三大成型方法。

1.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利用螺杆旋转加压方式,连续地将塑化好的成型物料从挤出机的机筒中挤入机头,熔融物料通过机头口模成型为与口模形状相仿的型坯,用牵引装置将成型制品连续地从模具中拉出,同时进行冷却定型,制得所需形状制品。

微成形技术发展现状

微成形技术发展现状
究 了 微 成 形 中 的 摩 擦 ,结 果 发 现 随 着 试 件 微 型 化 增
成 电 路 引 线 框 和 紧 固件 ( 1 3 光 刻 是 一 种 先 进 的 图 )[ 1 。 微 型 零 件 加 工 技 术 , 尤 其 L GA 1艺 可 以 高 精 其 成 本 太 高 ,而 且
摘 要 : 着 产 品 微 型 化 趋 势 的 加 强 和 现 代 加 工 业 迅 猛 发 展 , 内 外 专 家 和 学 者 对 微 成 形 展 开 了 广 泛 而 随 国 深 入 地 研 究 , 理 论 与 技 术 不 断 被 创 新 , 走 向 成 熟 。本 文 介 绍 了 近 年 来 微 成 形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并 进 行 了 总 结 。 其 并
所 占 比例 显 著 减 小 , 为 试 件 边 缘 处 在 成 形 压 力 下 , 因
无 法 保 留 润 滑 剂 , 开 放 润 滑 包 的 尺 寸 S一 定 。 随 而 故 着 试 件 尺 寸 的 减 小 , 开 放 润 滑 包 所 占 比例 2/ 其 s h增 大 , 到尺寸 减小 到表 面凹坑 无法储 存润 滑剂 , 致 直 导
仅 局 限 于 几 种 特定材 料 。
图 1 引 线 框及 微 型零 件
加 , 摩 擦 增 大 。 在 后 续 深 入 研 究 中 , 过 双 杯 挤 压 其 通 实 验 不 但 证 实 了 先 前 的 发 现 , 且 表 明 基 于力 学 一 而 流
变 学 模 型 一“ 放 润 滑 包 和 封 闭 润 滑 包 ” 能 够 解 释 和 开 , 描 述 摩 擦 尺 度 效 应 l 1 如 图 2所 示 , 有 润 滑 剂 条 件 5。 , 6 没
方 向 上 尺 寸 处 于 亚 毫 米 级 的 零 件 或 结 构 技 术 _ 它 继 2 1 。

微注塑成型微模具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微注塑成型微模具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资讯 点 击
I FO R M A T I N N o
巴西临时减免 关税
¥ AU意大利制造机床刀量工具登陆中国市场
2 1 年 1月 2 00 1日,意大利 S U机床 刀量工 具制造有 限公 司在 广东 A 佛山恒安瑞: 士大酒店召开全系列产 品发布会 ,首次与 中国经销商直接 见
面 。意 大 利 S U 公 司 非 常 重 视 中 国市 场 ,包 括 S U 公 司董 事 长 在 内 的 A A
为 良好 , 国内工程 建设项 目逐 步增多 , 对机 械设 备的需 求量 在逐 步上升 。
料微流控芯片批量生产能力达到 9 片 / ( J 小时。

机械工程师 2l年第3 Oo 期
检 体 系 已获 得 IO9 0 认 证 。 S 01
技术创新 是该公 司的优 势 ,意大利 S U公 司已获得 K 技术 国际 A W 专利认证 ,K 技术能提 高生产效率 ,控 制机床尺寸稳定性 。 W 我国的机床业大量投资 引进新技术 ,并 与外国公司合作 ,证明质 量
和 经 验 是优 势 所 在 。 中 国 企 业 希 望 不 断 提 高 生 产 效 率 、 员工 技 能 和 成 品 质 量 。意 大 利 S U 机 床 刀 量 工 具 制 造 有 限 公 司 全 系 列 产 品 发 布 会 有 望 A
成为良好 的开端 ,在 中国与经 销商实现 一系列互惠互利的合作 ,促进行
业 发 展 进 步 ,共 迎 接 未 来 的机 遇 和 挑 战 。
微 注塑成型微 模具 设计制 造关键 技术研 究通过 验收
日前 , “ 十一 五 ”国家科 技支撑 计 划 “ 进近净 成形 与模具 制造技 术 ” 先 重点项 目的 “ 微注 塑成 型与微 模具 设计制造 关键 技术研 究 ”课题 在大j J 奎顿利

精密模具简介介绍

精密模具简介介绍

其他领域的应用展望
航空航天领域
精密模具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制 造飞机、火箭等复杂零部件。通过精密模具的加工, 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强度、耐高温的零部件生产。
医疗器械领域
精密模具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人工关节、 心脏瓣膜等高精度医疗器械的制造。这些医疗器械对于 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05
精密模具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汽车零部件制造
精密模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底 盘、车身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通过精密模具的加工, 可以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零部件生产。
轻量化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精密模具在 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逐步向轻量化方向发展。通过高强 度材料和先进成型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 轻量化,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材料选择
精密模具的材料选择应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来确定,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硬质合金、陶 瓷等。
加工工艺
精密模具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其中精加工是确保模具精度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精加工方法包括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研磨抛光等。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促进产业发展
精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 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产业升级 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精密模具的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
汽车制造中需要大量的精密模具,如发动机 零件、车身覆盖件等。
电子电器
电子电器产品需要高精度、高质量的模具进 行生产,如手机、电脑等。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模具进行 生产,如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

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

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学生姓名:所在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一些国家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模具工业正面临空前的发展遇。

模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

我国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产品有80%以上的零部件是由模具加工成型的。

由于模具自身的特点,现代模具企业大多体现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素质劳动力密集以及高社会效益的特点,模具制造业已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一部分。

关键词:模具;产业;发展;前景目录一、绪论………………………………………………………(6 )二、模具的发展趋势 (7)三、我国模具工业的产业特点 (8)四、我国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 (9)五、制约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两大原因 (11)六、模具产业发展前景 (13)七、总结 (21)八、设计总结 (22)九、致谢 (22)第一章绪论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

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

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精确、价格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

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

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

注塑模具行业的现状及技术发展前瞻

注塑模具行业的现状及技术发展前瞻

注塑模具行业的现状及技术发展前瞻发布时间:2022-06-13T06:29:18.53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2月第4期作者:陈柏川[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对于工业的支撑效果也越来越高。

模具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其大规模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对于高水平的工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陈柏川江门市蓬江区裕威倡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对于工业的支撑效果也越来越高。

模具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其大规模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对于高水平的工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本文分析了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对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注塑模具;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前言塑料作为21世纪的一种创新性的材料,它早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了,并作为人类制造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而对塑料的加工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注塑。

注塑是对塑料形状的固定工作,主要过程是把经过加温后熔融的物质在高温下投入模腔中,带高温温度下降之后,塑胶制件的造型就开始凝固,从而使塑胶制件完全成形。

注塑成型这一高塑性制造工艺技术方式,主要运用在形状相对复杂的物件的大规模制造过程中,在制造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用。

本文分析了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对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加工制造业为典型代表的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国内工业生产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加工制造业已顺利实现了从无到有、自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发展超越,国家已从一个贫困滞后的小农村国变成了具有完整工业生产系统的制造业大国。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国内制造业领域研发的重要基础性研究方向,也是反映国内制造业发展技术水平的重要研究方向,大量运用于各种构成物和内饰品的高效率、大量产。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进行材料加工的先进工艺。

它在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电火花加工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联工程师、科学家等人发明的,起初主要应用于修复机械零件表面的磨损、修复损伤、修复变形等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模具制造和微细工艺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在机械制造领域,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精度复杂曲面零件、机械模具以及各类高精度刀具等。

其次,在航空航天领域,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可用于制造高温合金材料的复杂结构件,提高其耐高温、高压和高速等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再次,在微细加工领域,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型零件、精密模具以及各类微细孔、微细纹等微细结构的加工。

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加工,其加工精度可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其次,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可以加工各种材料,包括热处理钢、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广泛适用于各种行业的加工需求。

再次,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曲面的加工,无论是二维曲面还是三维曲面,都可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

然而,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加工复杂结构和微细结构时,容易出现放电不稳定、电极损耗严重等问题。

其次,由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应力,容易导致工件表面产生热裂纹和变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再次,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加工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大批量生产和高效率加工领域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效率。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者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微成形工艺设备及微型工厂的发展

微成形工艺设备及微型工厂的发展
1 1 微 成 形 工 艺 研 究 .
术 和分 子装 配等 技 术 已经难 以满 足 微 型 零件 批
量 生产 的 需 求 , 而具 有 优 质 高 效 、 精 度 、 成 高 低 本 、 合 大批 量生 产等 优点 的微 塑性 成形 在微 型 适
化产 品 的生 产 制造 上 独 具 优 势 。微 成 形 的典 型
工业 上 已经 能够 成形 小型 零件 。但 是 , 在零
应用 有 : 疗 领 域 的微 起 搏 器 、 助 听器 、 医 微 内窥 镜; 航空 电子 学 领域 的 电容性 加 速 器 传感 器 , 计 算机 领 域 的铅 架 、 连 接 器 , 电 子行 业 和微 机 微 微
械行 业 的 紧 固连 接 件 、 型 电机 、 型 螺钉 和 微 微 微 型插销 等 。近 年来 对 微 成 形 中和 材料 、 艺 、 工 工 模 具 以及 与之 相关 的尺 寸 效 应 等 问题 进 行 了大 量 的实验研 究 , 取得 了 巨大 的成果 。微成 形应 用
关 键 词 : 微 成 形 工 艺 微 型 工 厂 微 型 制造 系统 述 评
De eo v l pm e to i r f r i o e s s n f M c o o m ng Pr c s e Eq i u pm e t a d M i r f c o y n n co a t r
Ab ta t sr c :The d v l pme h ir f m i g pr e s s s uty a l a he f r i e eo ntoft e m c o or n oc s e t l s we l s t o m ng
ma h n q i m e ti n r d c d n h ir f c o y ( n a u e ma u a t rn y t m )i c i ee u p n s i t o u e ,a d t e m c o a t r mi it r n f c u i g s s e s

制备高精度微结构表面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制备高精度微结构表面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制备高精度微结构表面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自工业化以来,精密加工技术一直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石。

然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满足一些高精度加工要求。

而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制备高精度微结构表面提供了新途径。

本文将介绍制备高精度微结构表面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二、相关技术1.微米级激光成形技术激光成形技术是一种制备微结构表面的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激光束照射材料表面,使其局部熔化或挥发,同时使用计算机控制激光束的移动轨迹,从而制备出不同形状的微结构表面。

此外,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等参数,可以控制微结构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光刻技术光刻技术是一种制备微结构表面的主流方法之一。

该技术基于光敏材料的选择性曝光,通过控制曝光光源的光强、光斑大小和曝光时间等参数,制备出微米级的图案结构。

然后通过腐蚀、电解、喷雾等多种方法,将图案转移到目标基板上,形成复杂的微结构表面。

3.微米级电解加工技术微米级电解加工技术是通过在电解液中通过电极加工材料表面,制备出微米级的微结构表面。

该技术通过控制电极材料、电解液成分、电压、电流、加工时间等参数,可以制备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微结构表面。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复杂的三维微结构表面,如微流体通道、微型反应器等。

三、应用研究1.微电子学高精度微结构表面在微电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备高精度光栅结构表面可用于光学检测系统中的位移测量、加速度测量等;制备高精度镜面结构表面可用于制备高精度的微光阑、光学平板等;制备高精度绝缘表面可用于制备高品质的场效应晶体管等。

2.生医学高精度微结构表面在生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制备微米级的生物传感器结构表面,可用于血糖检测、心肌梗死诊断等;制备微米级的微通道结构表面,可用于制备微型流控芯片、微型反应器等;制备微米级的表面纳米结构表面,可用于制备高品质的材料表面、生物医用材料等。

3.机械工程高精度微结构表面在机械工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中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MIM行业技术发展历程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是粉末注射成形技术(PIM)的一个分类。

粉末注射成形是一个已经提出许久的成形概念,早在1872年底就被提出,在20世纪20年代用于陶瓷热压铸制品的生产。

随后的几十年间粉末注射成形主要集中于陶瓷粉末注射成形。

国内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国内先后有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开展了MIM技术的研究工作。

二、中国MIM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MIM工艺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对MIM技术认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自2012年开始我国MIM行业开始飞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MIM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17.5%。

预计2025年我国MIM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1.9亿元。

从下游应用来看,中国MIM的市场应用与欧美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布在消费电子领域,手机继续保持着最大份额,占比为59.1%;智能穿戴设备占比有所增加,为8.1%,汽车及五金类产品保持不变,电脑及医疗类产品则略有下降。

截至2019年,全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共有金属注射成形生产企业及车间200余家,其中珠三角地区最多,达到约110家;长三角地区其次,达55家;京津冀及山东地区约20家;湖南、江西、安徽及福建14家;河南、川渝及其它地区5家。

目前,MIM材料品种由于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依然以不锈钢为主,市场份额为70%,低合金钢约为21%,钴基合金6%,钨基合金约2%,其他为少量钛、铜及硬质合金等。

三、国内MIM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按照业务规模可将行业内MIM企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2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主要客户为国际品牌或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主要包括印度Indo-MIM、中南昶联、台湾晟铭电子、精研科技、富驰高科、泛海统联、全亿大等;第二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5,000万元至2亿元,竞争实力弱于第一梯队,主要为国内品牌企业配套生产MIM零部件产品,客户集中度往往较高;第三梯队的MIM企业收入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通常企业的整体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仅通过设备的购置和人员的铺设进行中小批量的MIM产品生产。

金属加工工艺技术手册

金属加工工艺技术手册

金属加工工艺技术手册金属加工工艺技术手册是一本关于金属加工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含了金属加工的基础知识、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金属加工的技术要点。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金属加工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对金属加工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金属加工概述1.1 金属加工的定义和作用金属加工是指将金属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目的。

金属加工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性能等特征,使其更适合于特定的工程应用。

1.2 金属加工的分类金属加工可以分为常规加工和非常规加工两大类。

常规加工包括锻造、轧制、铸造、冲压等常见的加工方式,而非常规加工则包括水切割、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等相对较新的加工方法。

二、金属加工工艺流程2.1 原料准备金属加工的首要步骤是原料的选取和准备。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料。

2.2 加工工艺金属加工的具体流程根据所采用的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制作模具、熔化金属材料、浇铸成型等;在冲压过程中,则需要设计刀模、进行冲裁、冲孔等操作。

2.3 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经过初步加工后,有时还需要进行精加工以满足更高的精度要求。

同时,表面处理也是金属加工的重要环节,可以提升金属件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以及美观度等。

三、常见金属加工方法3.1 锻造锻造是将金属材料置于锻压设备中,通过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

锻造可以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3.2 轧制轧制是通过辊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

它可以将大块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并提高材料的密实性和力学性能。

轧制广泛用于生产金属板材、金属线材等产品。

3.3 铸造铸造是通过将熔化金属材料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铸造可以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 微型金刚石模具的制造 P I # !5 Q
基于简单制造的观点,微成形主要使用硅模具和镍模具, 但采用这两种模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模具寿命低、润滑性差 等。而利用热丝法化学气相沉积制造的金刚石模具具有比前两 者更好的性能。采用钨丝作为热丝,基底材料为经过深反应离 子蚀刻得到所需形状的纯硅,涂覆含 5U JY 金刚石纳米晶粒的 丙酮溶液。用于微成形的金刚石模具要求沉积的金刚石薄膜有 足够的厚度、 质量和连续性。多次实验得出的结果表明, 在甲烷 浓度为 !Y 的气体中经过 "5 小时以上的沉积,能得到高强度、 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 最后用 Z=< 蚀刻去除硅基片就得到了金 刚石微型模 具。该模具 的表面粗糙 度仅为 !5*T 左 右,并在 如图 ! 、 X%%7 的微成形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润滑性能, " 所示。
%7 8)* # 4&9: ;<=> ?)&* # @(9*0: .7A B& # ’(2* C ?)&*0/2 >*)D+,/)4-: ;(+*E)&*0 "!"5!6: F()*& G
&&&&&&&&&&&&&&&&&&&&&&&&&&&&&&&&&&&&&&&&&&&&&&&&&&&&&&&&&’ &&&&&&&&&&&&&’
>V 光刻工艺蚀刻到厚光阻材料上; W G 把模具材料用电镀工艺 镀到生成的图案中。这和 SAN7 工艺有类似之处, 但是它使用紫 外光源代替 8 射线进行曝光,这样只要使用标准的汞灯就能达 到效果,同时也只要采用简单的玻璃掩膜或铬掩膜就可以了。 这显然比现有的技术都具有经济性。如何加工出足够厚度、稳 定性的高精度光阻模型是 6. # >V 微成型技术的要继续研究的 方向 P O Q 。 除上述主要的面向微细制造的技术外,还有微浮雕、快速 (RX%) 等技术。但是这些加工技术现阶段都主要用于 原型制造 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工艺研究,无法满足微型零件大批量、高效 率、 低成本、 无污染的制造要求。于是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 微型模具的研究,并应用上述技术制造出了一些微型模具,取 得了一定成果。
图 % 单面蚀刻的微齿轮模具 ) !! +
图 0 双面蚀刻的微齿轮模具的 67’ 照片 ) !! +
图 $ -1$$(2"$34"5 超塑性微齿轮的 67’ 照片 ) !! +
0 微成形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关键技术
经过各国学者数十年的研究和实验,微成形技术已得到一 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果。但要把该技术应用到实际 工业生产中, 还有一系列问题和技术需要得到解决。 (! ) 微成形材料 在微尺寸下,材料的各种性质发生了变 化,不能再用宏观下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微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 化。因此, 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微成形过程中材料晶粒、 表面晶 粒与内部晶粒尺寸, 以及材料各向异性等性质的影响, 建立微成 形中的理论模型。 (" ) 微模具的制造 虽然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一些微模
首先, 在微成形中, 除了需要考虑如传统成形工艺中的工模 具设计、 工件磨损和材料的适应性等问题外, 本身还存在着一个 关键问题—— — 零件尺寸的微型化。这种尺寸的微型化会对材料 的流动应力、 各向异性、 延展性和成形极限产生影响, 即所谓的 尺度效应。我们可以通过相似性原理来检验尺度效应的存在: 在试验中, 保证应力、 应变状态以及它们的比率为常数。所有的 固定时间比例为 ! , 工 试样和工具尺寸都乘上一个比例系数 !, 如果应力应变状态与理论上 具速度和压力分别按 ! 和 !" 变化。 不一致, 这个偏差就是尺度效应的影响 ) !9 + 。 其次, 在成形工艺中 : 通常用流动应力参数和变形曲线来描 随着 述材料的变形行为。对 ;<=>!$ 进行拉伸和镦粗实验发现, 微型化程度的增加, 流动应力减小了, 而试样的晶粒尺寸保持常 数没变, 这说明变形曲线完全是由微型化引起的, 与晶粒结构无 关 ) !9 # !* + 。 再次,在拉伸实验中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 — 板料垂直方 向上的平均各向异性随着微型化减小了。这说明板料的成形性 能也随着微型化变差了。这将会导致板料厚度变薄,成形极限 降低, 甚至连断裂前的细颈形变也会缩短 ) !9: !? + 。 最后, 微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和润滑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宏观 摩擦学中有关摩擦的理论已不再适用。同时: 由于微小尺度下 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增大 : 摩擦力对成形的影响明显增大。因此 润滑也成为微成形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可以运用开口 或封闭润滑包理论来解释微成形中的摩擦行为 ) !? # !@ + 。开口 或封闭润滑包理论也称作动态或静态润滑包理论。当成形载荷 加到涂润滑油的试样表面上时,试样和工具表面的凸起部分产 生塑性变形, 把润滑油包裹在里面, 形成封闭润滑包。边界部分 则不能形成封闭的小腔体, 称为开口润滑包。当压力增加时, 封 闭润滑包里的润滑油的压强增大,能很好的支持和传递成形载 荷, 从而使摩擦减小了。而边界部分的润滑油都流失了, 导致了 摩擦和成形力的增大。
【摘要】 这里阐述了微型模具及微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介绍了微型模具制造的原理和 技术以及微成形技术的特点, 最后提出了该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型模具;微成形;%K%L;金刚石模具;尺度效应 【!"#$%&’$】 !"#$ %&%’( )#*’$ & $+,,&(#-&.#/0 /1 ,#2(/ 3 ,/45 &05 ,#2(/1/(,#0) .’2"0/4/)6 &05 ."’#( %(’$’0. $#.+&.#/07 ."’ %(#02#%4’ &05 2"&(&2.’( /1 ,#2(/1/(,#0)7 &05 $/,’ 8’6 %(/94’,$ #0 5’’% 5’*’4/%,’0.: ()* +,%-#. /0’%, 1 2,3-4 /0’%,5,%20674 /8/94 :0&2,6- -0)#4 90;) )55)’$# 中图分类号:MNIO 文献标识码:7
" 微型模具的制造
零件微型化使车、 铣、 磨等传统加工方法失去了用武之地, 于是科研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微细制造技术的研究,并先后出 现了一系列面向微细制造的现代高科技制造技术。 (! ) (.RAK) 深反应离子蚀刻技术 。深反应离子蚀刻技术的 原理是让材料吸收一定量的反应气体,通过离子束的轰击使被 吸收的气体分解并与材料进行反应,生成所需微型图案。控制 材料吸收气体的深度和离子束能量的高低,得到较高的蚀刻速 度、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大深宽比是深反应离子蚀刻技术走向工 业化应用的关键 P 6 Q 。 (" ) 由光阻材料形成抗 SAN7 技术 SAN7 工艺流程主要是: 蚀层,经过来自同步加速器(LR)的软 8 射线曝光(需用光掩 膜) ,形成三维结构,再用电铸等工艺翻成所造模具,最后去除 (比率大于 !5 ) 并有一 抗蚀层。通过 SAN7 工艺能制造大深宽比 (一般大于 "55 T) 定厚度 的微型器件, 而且加工精度在正负 5U $ 但它只适用于加工一 T 以内。可见 SAN7 技术的加工精度很高, 些直柱形的零件,对于复杂模具结构的加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 究PJ # $Q。 (6 )6. # >V 微成形技术 相对现有的微细加工技术而言, 最经济, 也是最有潜力被实际运 6. # >V 微成形技术是最简单、 用到工厂加工中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分为两步: 把图形通过 &)
# 来稿日期: "55$ # 5J # 5H #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
&&&&&&&&&&&&&&&&&&&&&&&&&&&&&&&&&&&&&&&&&&&&&&&&&&&&&&&&&’
$$$%
!"# $#%#&’()#*+ ’, )-./’ 0 )’&$ 1*$ )-./’,’/)-*2 +#."*’&’23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