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笋》教案3
《春笋》教案15篇
《春笋》教案15篇《春笋》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笋》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
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春笋》教案2一、复习导入(一)词语复习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
(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先在心里读一读。
(出示词卡)师:我的火车就要开。
1、冲破泥土2、掀翻石块3、裹着4、迎着(后鼻音到位)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生:“着”是轻声。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
5、生长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生:“chang”师:给“chang”组组词呢?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探索课程互动: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
一、立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敏感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认识、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语言形式进行课程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从课程互动的角度,探讨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的教学实践。
二、探索课程互动的价值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课程互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更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成功率。
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生动。
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教学实践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的教学实践,可以采用以下的课程互动方式:(一)拓展学生的想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想象春笋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如何让自己更加健康。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笋》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编写自己的春笋生长故事,或者通过描绘春笋生长的不同场景来练习描述能力,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笋》的故事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激发其写作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文字内容的时候,可以采用意境法,将文字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到文字之外的丰富内涵和深邃情感,通过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
例如,在讲解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问答答题或者辩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四、小结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多种课程互动的方式,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互动式教学等方面来推动课程的开展。
教学创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
教育教学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必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并被广泛应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需要不断创新,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分享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经验,通过教学创新,设计了一份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春笋》这篇课文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必修内容之一,教材难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春笋的理解和表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们需要找到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创新中,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的组合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将春笋的形态、特点、营养价值等通过多媒体PPT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春笋的特点和营养价值,并在游戏化环节中通过“连线词语”、“填空”等游戏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素质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定制不同难度的游戏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切实的提高。
比如,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使用带有提示内容的游戏环节,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高难度的游戏环节,以帮助其更好地突破自我。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小学生不仅需要语文知识的培养,也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注。
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温馨、个性化的环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本次教学中,教师设置了“春笋纳新寄希望”、“我是小小农夫”等情感化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春笋带给人们的希望和新生,并让他们在小农夫的身份上体验到种植春笋的过程和乐趣。
《春笋》教学设计 1-3
春笋教学设计 1-3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笋的种植、生长特点,掌握春笋的采收、加工方法。
2.学习春笋的营养价值及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3.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扬实践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春笋的生长与采摘介绍春笋生长的不同阶段,学习如何判断春笋是否成熟,掌握春笋采摘的方法和技巧。
2. 春笋的加工与烹饪学习春笋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剥皮、切丝等操作。
介绍春笋的烹饪技巧,如炒、煮、炖等。
3. 春笋的营养价值与相关知识了解春笋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适合吃春笋的人群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春笋的生长、采摘、加工和烹饪方法,让学生了解春笋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法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春笋的采摘与加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春笋的营养价值和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第一课时春笋的生长与采摘讲授法第二课时春笋的加工与烹饪讲授法第三课时春笋的营养价值与相关知识合作学习法,实践法注:每个课时均需留足时间安排实践环节。
五、教学评价1.实践评价:学生对春笋的采摘、加工和烹饪实践是否熟练,并能够制作出美味的菜品。
2.知识评价:学生能否熟悉春笋的生长、采摘和加工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3.合作评价: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小组资源,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同时发挥个人特长,取长补短。
六、教学反思春笋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食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
教学评价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实践环节缺乏考核机制,应加强评估教学的可行性和效果,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歌表演)小春笋-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表演)小春笋-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理解歌曲《小春笋》的歌词与旋律。
2.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情感表达。
3.学会正确地演唱歌曲,并加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目标1.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温暖。
2.培养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的唱歌姿势、发声方法和节奏感知。
2.加强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1.加强对于音乐的感知,把握歌曲节奏。
2.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歌曲《小春笋》CD。
3.音响设备。
4.合唱队员分组名单。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互动(5分钟)1.引入歌曲主题,让学生谈论自己对于春天的印象。
2.回忆上一课时内容,复习歌曲唱法与节奏。
4.2 歌曲欣赏(10分钟)1.聆听歌曲《小春笋》。
2.发问歌曲的情感表达,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音。
4.3 歌曲学唱(15分钟)1.正确的唱歌姿势与发声方法。
2.分组学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情感表达。
4.4 小组合唱(20分钟)1.小组合唱表演。
2.全体同学欣赏小组表演。
4.5 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课堂内容。
2.复习歌曲的主旨、意义及情感表达。
五、作业布置1.找到自己喜欢的春天歌曲,学唱并记录自己的演唱,作为下一节课演出的参考。
2.抄写《小春笋》歌词并加以感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歌曲学唱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唱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方面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多媒体形式加以补充。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课《小春笋-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课《小春笋-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春笋-伴奏》是人音湘艺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春笋为主题,描绘了春天里小春笋的生长过程,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生机。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描绘了小春笋从土里钻出来的过程,第二乐段描绘了小春笋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能够简单的演唱歌曲。
但是,他们对春天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小春笋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春笋-伴奏》。
2.能够通过歌曲了解小春笋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美好。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小春笋的生长过程。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春天的图片,小春笋的生长过程,歌曲《小春笋-伴奏》的乐谱。
2.教学乐器:钢琴,打击乐器。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小春笋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产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春笋-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操练,可以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在演奏中掌握节奏。
互动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
互动教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目的、以互动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份小学一年级语文《春笋》的互动教案。
第一步:导入新课老师可以通过观察春天来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笋是如何生长的等问题。
引入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份有关春笋生长的视频,引导学生走进春笋的世界。
第二步: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例如以下几种方式:1.采访春笋老师可以请一些学生扮演春笋角色,其他学生可以用问题的形式进行采访。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图画比较老师可以让学生画出春天和冬天的场景,再让学生自行比较并说出不同之处。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笋的产生。
3.小组探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每个小组负责收集关于春笋的信息并进行分享。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综合以上几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春笋,通过探究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三步:巩固知识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例如让学生说出春笋的特点、解释春笋的生长过程等。
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份小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有关春笋的作文。
第四步:课后拓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例如有关春笋的名篇散文,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化扩展。
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春季采摘春笋,感受春笋的新鲜和美味。
结语:通过以上的互动教案,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春笋,提高自己的阅读、表达、合作以及研究能力。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深度、有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苏少版音乐三下《小春笋》教案[音乐教案设计]
苏少版音乐三下《小春笋》教案[音乐教案设计] 课题学唱《小春笋》第2课时共4课时教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学泼欢快的特点。
目 2(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标理想。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
教学难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准备音乐带、钢琴授课人陈继萍科目三音一( 欣赏导入部分。
1( 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2( 复习演唱《嘀哩嘀哩》二(欣赏《渴望春天》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 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 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4( 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4( 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奏及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1( 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这首歌里把小朋友比做什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2( 跟琴轻轻哼唱。
3( 解决歌曲难点。
(附点和休止符号)4( 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歌表演。
分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
交代要求,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春天来了》,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春天的植物》中的《小竹笋》。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认识小竹笋的外观特征,以及学习小竹笋的相关儿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认识小竹笋的外观特征,学会演唱小竹笋儿歌。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珍惜食物、感恩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小竹笋的外观特征,学会演唱小竹笋儿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竹笋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卡、儿歌挂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竹笋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长什么样子?”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生长过程图卡,讲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
(2)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竹笋的外观特征,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小竹笋儿歌挂图,带领幼儿学唱儿歌,并解释歌词中的重点词语。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竹笋找家”的游戏,巩固对小竹笋外观特征的认识。
(2)幼儿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幅关于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图。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小竹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竹笋2. 板书内容:(1)小竹笋的生长过程(2)小竹笋的外观特征(3)小竹笋儿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小竹笋的生长过程。
2. 答案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并在画纸上画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小竹笋,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竹笋》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小竹笋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磨练幼儿们的动手本领,培育他们对自然的探究精神。
3.激励幼儿珍惜自然,学习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赏识竹林的美景,引出小竹笋的话题。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小竹笋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思考小竹笋是怎么长出来的。
2.学习中心(1)小竹笋的生长环境老师在白板上画出小竹笋的形态,引导孩子们认得小竹笋的外形。
随后介绍小竹笋的生长环境:属于竹子,生长速度快,重要生长在山地、河滨、湖泊四周等湿润的环境中。
(2)莳植小竹笋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莳植小竹笋的实践活动。
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小竹笋的种子,并向孩子们讲解如何良好地莳植小竹笋。
同学们跟着老师一步步地莳植小竹笋,并期望它能够茁壮成长起来。
(3)小竹笋的制作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竹笋,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小竹笋的制作。
孩子们用纸制作出小竹笋的外形,也可用粘土或者面糊球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认得小竹笋的形态和特点,磨练孩子们的手工本领。
3.呈现讲解孩子们对本身制作的小竹笋进行呈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享小竹笋的故事,讲解小竹笋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4.总结点评老师总结小竹笋的学问和制作,表扬孩子们的表现,并激励孩子们连续探究自然,发觉自然的美好。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本次教学活动以小竹笋为重要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相关,易于引起幼儿的爱好,加强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激发了幼儿酷爱自然的情感。
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本次教学活动采纳了体验式探究型教学的方法,在互动中学习,既磨练了幼儿的动手本领,又加强了他们对自然的古怪心。
3.教学内容的深入性本次教学活动在绘制小竹笋的形态、制作小竹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挖掘,在孩子们的认得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认知面。
综合来看,本次教学活动有效地加强了幼儿对自然的认得和感性认知,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敬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也坚决了我作为一名老师,应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决心。
《小春笋》教案3
《小春笋》教案3第一篇:《小春笋》教案3《小春笋》教案教学内容:唱:《小春笋》。
听:《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体验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增进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音乐的喜爱,增强对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小春笋》是一首轻快活泼、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词描写小春笋在春风春雨沐浴下茁壮成长的情景,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成长的渴望。
教学过程:一、学生在《渴望春天》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小春笋》。
1、导入:谈谈对春天的感受。
2、欣赏《小春笋》(童声齐唱)。
3、了解春笋。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
4、欣赏《小春笋》。
(管弦乐)5、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感受。
四、歌曲教学。
1、导入。
2、欣赏歌曲。
3、律动。
4、分组模唱歌曲。
5、听歌曲,感受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打拍)6、跟着钢琴,轻生用“la”哼唱(要求音要唱准)。
7、师生接口唱。
8、生生接口唱。
9、整体演唱歌曲。
10、边唱边表演。
五、总结、结束课业。
第二篇:《春笋》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16个生字,田字格上的7个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学习春笋努力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16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春笋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具准备:竹笋、竹子、课前指导观察、生字词卡片、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会写3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春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小春笋》1、积极参与歌表演《小春笋》,并能主动编创表演动作,在表演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模仿、对比演唱的过程中,把握歌曲的情绪,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表演中体会音乐旋律的进行特点。
3、学会运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演唱高音部分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在歌表演中体会歌曲的进行特点,感受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轻声自然地演唱歌曲高音部分旋律,有感情地歌唱。
教学过程:(一)随乐拍手感受歌曲节拍1、师:请你仔细听,这首歌曲的节拍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多快乐呀多幸福》一样吗?2、聆听歌曲《小春笋》,随乐在强拍处拍手参与表现。
3、总结出歌曲是三拍子节奏。
4、模仿老师用三拍子的声势动作随乐参与表现,再一次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二)学唱重点乐句1、聆听歌曲。
设问:歌曲中都唱了哪些内容?2、学生找出歌曲中最抒情的乐句,老师指导学生唱好这一句。
(可以将这一句作为发声练习,反复练唱,直到学生唱准、唱好为止。
)1=A 3/43–6 | 3–10 | 63 31 16 | 7 - - |哩啰哩啰阿哩哩哩哩哩啰(三)学习表演动作1、学习由教师设计的表演动作。
歌曲第一、二乐句动作提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第一、三、五号座位的同学每小节的第一拍跟随音乐向左斜上方伸胳膊,第二、四、六号座位的同学每小节的第一拍跟随音乐向右斜上方伸胳膊。
按照音高,最前面的同学伸得最高,依次放低高度。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表演小春笋的外衣,从高到低,每个组是一棵小春笋,每一位同学就是一件春笋的外衣。
让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一棵小春笋在音乐中衔接得最好。
歌曲第三乐句动作提示:全组同学慢慢起立,双臂打开略宽于肩,以小节为单位,向左向右轻微晃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舒展。
歌曲第四乐句动作提示: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由学生自己编创合适的动作,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2、做表演动作,随乐参与表现。
(四)综合表演1、随琴轻声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
在演唱过程中试着运用跳音和连音的演唱技巧。
小春笋音乐教案
小春笋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小春笋音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春天的到来,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小春笋》这首歌曲,学生将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象征物。
2. 学习和演唱《小春笋》这首歌曲。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小春笋》歌曲的音频或视频。
2. 学生绘画纸和彩色铅笔。
3. 春天相关的图片或素材。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使用图片或素材介绍春天的特点和象征物,例如花朵、阳光、小草、春雨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春天的印象和感受。
步骤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播放《小春笋》歌曲的音频或视频。
2. 要求学生仔细听歌,并尝试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步骤三:歌曲分解(20分钟)1. 将歌曲分为几个小节,逐句教唱给学生。
2. 引导学生一起练习每个小节的歌词和旋律。
3. 逐渐将所有小节组合起来,学生一起演唱整首歌曲。
步骤四:绘画活动(15分钟)1. 要求学生使用绘画纸和彩色铅笔,根据他们对歌曲的理解,绘制春天的场景或小春笋的形象。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五:合作演唱(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担任指挥。
2. 指挥学生负责带领小组合作演唱《小春笋》。
3.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表演元素。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请几个小组进行演示,展示他们的合作演唱成果。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他们对春天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天歌曲或歌词,展示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春季音乐会或校内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合作演唱中的表现和音乐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创造力。
小春笋教案——精选推荐
小春笋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春笋》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小学部龙岗小学部陈勃一、教材依据: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教材第一课《春笋》第18页---第20 页内容。
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在老师“少教多学”的理念指导下,运用“五环节”范式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力为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观、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春笋生长的特点,领悟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篇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成长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写春笋出土以后,顽强向上的情景。
课文配有插图,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易于学生观察,直观、形象。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学情分析:本班孩子48名,活泼、好动,发言积极。
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基本上能读准长句的停顿和重音。
但还有5名孩子的朗读存在发音不准,特别是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较困难的情况。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个别孩子对课外知识积累的意识不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迎、再、破、外”,认识2个新偏旁“石字旁和夕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方法与途径】依据课文内容,让孩子们大胆地展开想象,通过演示、表演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课文。
【情感与评价】了解春笋冲破层层阻碍,破土而出,旺盛成长的情景,学习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精神。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笋的生长过程。
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
中班优质科学教案详案《小竹笋》教案名称:小竹笋适用对象:中班幼儿学科目标:科学教案目标:1.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
2.掌握竹笋的外观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教具准备:1.竹笋实物或图片。
2.相机或手机。
活动准备:1.提前准备好竹笋实物或图片。
2.将实物或图片陈列在幼儿可以触摸和观察的位置。
活动流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竹笋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外观特征,并问幼儿们知道竹笋的名字吗?2.展开(10分钟)a.教师告诉幼儿们竹笋是在山林中生长的一种植物,它是竹子的一部分。
b.教师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竹笋的外观,指出竹笋的形状像我们吃的豌豆苗。
c.教师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竹笋的照片,然后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比较实物和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不同之处。
3.探究(15分钟)a.教师使用竹筷子轻轻地敲击竹笋,发出竹笋的声音,让幼儿们聆听。
b.教师展示竹笋的断面,引导幼儿观察断面的构造,了解竹笋是由多层叶子叠加而成的。
c.教师提问:竹笋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并让幼儿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d.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室外,在花坛或土地上挖一小块土,然后小心地把竹笋植株挖出。
e.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竹笋的根部,让幼儿们观察根部的形状和长度,并解释竹笋是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生长出来的。
4.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回到教室,总结竹笋的特征和生长过程,并向幼儿们提问:竹笋健康的生长需要什么?5.延伸活动(15分钟)a.教师组织幼儿们参观校园内的竹林,让幼儿们现场观察竹笋的生长情况。
b.教师引导幼儿们用彩笔或彩纸剪出竹笋的形状,然后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6.结束(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道别,并询问幼儿们对今天活动的感受和学到了什么。
教师评价:1.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说出竹笋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3.观察幼儿是否能用图画表达自己对竹笋的理解。
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教案反思
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笋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春笋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春笋生长的美妙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春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关于春笋生长的简单介绍。
3. 与春笋相关的音乐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春笋。
2. 学习春笋的特点和生长过程(10分钟):- 展示春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笋的外观特点。
- 简单介绍春笋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春笋是如何从地下生长出来的。
3. 音乐欣赏与春笋的联想(15分钟):- 播放与春笋相关的音乐,如《春天在哪里》等。
-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音乐,想象春笋生长的场景。
- 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联想,鼓励他们用音乐的语言描述春笋的生长过程。
4. 合作演唱《春笋歌》(20分钟):- 分发歌曲《春笋歌》的歌词,让学生跟随音乐老师一起学唱。
- 分成小组,让学生分工合作,分别扮演春笋的不同角色,并在歌曲中展示春笋的生长过程。
- 引导学生进行排练,确保每个小组的演唱流畅有序。
-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春笋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音乐欣赏和合作演唱中的体验和感受。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案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合作演唱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春笋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春笋的外观特点和聆听与春笋相关的音乐,学生对春笋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且能够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小组合作演唱《春笋歌》,学生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还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艺术领域小春笋教案
艺术领域小春笋教案教案标题:小春笋艺术创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春笋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材料和技巧,创作小春笋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小春笋的图片或实物。
2. 不同的艺术材料,如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小春笋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小春笋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
主体:1.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材料和技巧,如剪纸、绘画等。
2. 分发彩纸、剪刀等材料给学生,让他们用剪纸的方式创作小春笋的形象。
3. 引导学生观察小春笋的细节,如纹理、颜色等,并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4. 提供一些小春笋的绘画样本,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5.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不同的艺术材料和技巧,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小春笋艺术作品。
总结: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小春笋艺术作品,并互相欣赏。
2.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3. 强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到户外或图书馆进行小春笋的实地观察,并用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艺术作品的完成情况。
2. 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巧运用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将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在学校或班级的展览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和赞赏。
2. 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或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艺术材料和工具,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意。
3.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注重鼓励和正面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怎么写
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怎么写教案标题:二年级音乐教案-小春笋怎么写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春笋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对春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能够合作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笋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音乐素材:关于春笋的歌曲或音乐片段。
3.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和与春天相关的事物,如花朵、新鲜蔬菜等。
- 展示春笋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春笋的兴趣。
2. 探究(1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春笋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春笋的基本知识。
- 引导学生观察春笋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与其他蔬菜进行比较。
3. 听音乐(10分钟)- 播放关于春笋的歌曲或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音乐中表达对春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春笋的特点。
4. 表演与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打击乐器。
- 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模仿春笋生长的动作进行表演,同时运用乐器营造出春笋生长的声音。
-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合作、互动,并展示出对春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表演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笋的特点和音乐表达的情感。
-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春笋的重要性和音乐表达的力量。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春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春笋歌曲或音乐,展示给同学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春笋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通过音乐表达对春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通过合作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春笋的认知和音乐表达的理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春笋的话题,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春笋的了解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春笋》教案3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春笋》教案
教学内容:
唱:《小春笋》。
听:《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体验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增进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对音乐的喜爱,增强对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小春笋》是一首轻快活泼、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
歌词描写小春笋在春风春雨沐浴下茁壮成长的情景,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成长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学生在《渴望春天》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小春笋》。
1、导入:谈谈对春天的感受。
2、欣赏《小春笋》(童声齐唱)。
3、了解春笋。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
4、欣赏《小春笋》。
(管弦乐)
5、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感受。
四、歌曲教学。
1、导入。
2、欣赏歌曲。
3、律动。
4、分组模唱歌曲。
5、听歌曲,感受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
(打拍)
6、跟着钢琴,轻生用“la”哼唱(要求音要唱准)。
7、师生接口唱。
8、生生接口唱。
9、整体演唱歌曲。
10 、边唱边表演。
五、总结、结束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