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必备3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但由于各地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苦,任重道远。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民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
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
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
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
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
“腰包不鼓,难筹大事”。
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
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品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并在此报告中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调查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农民的收益情况以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和期望。
1.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多个农村地区,并涵盖了相关的问题和指标。
2. 新农村建设项目情况分析2.1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中,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许多农村地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供水、供电和道路交通等基本设施,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2.2 产业扶持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新农村建设项目推动了产业扶持措施的实施。
例如,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和乡村特色产品等,有效推动了农民的增收。
3. 农民收益情况根据我们对农民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大部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农村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养殖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实现了增收。
然而,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的落实。
4. 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和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持较为积极的评价。
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增收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一些村民也提出了一些期望和意见,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5. 总结与建议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4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你想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近年中国在迈向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一直在大力度实行的,而如今,新农村建设到底有怎样的发展,是否真的为老百姓谋福祉?我决定利用假期时间为这个问题寻找一个真实的答案,以充实我对国家发展的了解,从而增加人生阅历。
二、实践内容利用同学网及网络,向住在庄河市农村的同学分发了电子版调查报告,利用他们的亲朋好友和邻里关系,获得了覆盖了从20到70岁男女老幼各阶层的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庄河市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得出现今新农村建设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的相关结论。
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家庭月总收入出现了一定的分布不均情况,务农收入较低,而个体和政府机关普遍收入较高;30岁以上调查人的主要经济负担为子女教育婚姻及家庭日常开支;收入较低者的花钱消费主要收主观愿望影响,收入较高者主要收农村市场缺乏合适产品;受访者普遍觉得近十年收入微微有些变化且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与过去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问题上,务农者和打工者普遍认为是村民和政府,有正规职业的受访者认为是国家政策及招商引资和政府项目资金扶持。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是缺乏途径影响了自己收入的提高;学历较低者均希望政府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来促使自己增收;所有受访者均希望政府加大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及保险方面的投资;各乡镇最普遍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仍为村民们聚在一起交流参观;大部分务农者非常希望参加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活动;庄河市各乡镇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中等偏上,基本采用了优良品种,全部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办法;大部分人对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及社会治安状况满意,但依然认为现在的农村环境一般偏上,而农村基础设施一般;20—30岁的受访者希望村庄增加运动场地及文化站,30岁—40岁希望增加小学幼儿园,40岁以上希望增加肉菜市场,所有受访者都希望增加卫生站;绝大部分受访者希望农村对校舍及农田标准化方面进行改造;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景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受访者普遍反映仍存在经济压力、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引言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目前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三、调查结果1.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有8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家乡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然而,还有1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2.农田整治和农业生产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在农田整治和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有92%的受访者表示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并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
此外,81%的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3.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对于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改善,受访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有77%的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使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64%的受访者表示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设施,使农民能够方便地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4.农民收入和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收入和就业情况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72%的受访者表示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找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也有28%的受访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收入改善作用有限,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五、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总体上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和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的问题需要重视。
虽然大部分农村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有一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其次,农业生产和农村就业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收入和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收入改善作用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定稿)_11春行政管理本科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调查报告标题:***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分校(工作站)***教学点***届别***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是否申请学位否完成时间 2013年4月 25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为了了解***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方式:(一)通过有关政策及新闻、报刊、杂志了解新农村建设意义和如何建设新农村。
(二)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深入调查了解***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三、调查时间与地点:调查时间:2013年4月调查地点:***村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五、调查结果:(一)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4、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精选6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精选6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报告的特点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2、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3、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 属于单向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二、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精选6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将探寻到的规律和经验写进调查报告。
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调查地点:xx省舒城县五显镇上河村调查时间:20xx年8月调查人:xx调查内容:上河村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群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千山初醒,朝云起岫,一眼翠,一眼蓝,间或飘着几朵云,珠花般镶嵌其中。
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转眼间太阳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沿着近几年修建的马路走着,马路很窄,仅容一辆车通行,却也给村里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也不用担心雨天道路泥泞,污了衣服,湿了鞋子。
道路右边是层层叠叠的良田,青翠中透着幽幽的绿,秀长的叶子,挺拔的杆子,饱满的穗子,眼瞧着就是成熟的季节了;左边又是一座山,瞅着也就一两百米来高的样子,爬上去却能把人累的直喘粗气。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产业发展等情况,为政府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活、农村产业等方面的问卷,然后在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民出行、生活用水、生产用电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进度。
2. 农民生活水平。
调查显示,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需要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3. 农村产业发展。
在农村产业方面,调查显示,农村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发展。
一些地方发展了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但在一些地区,农村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农村产业发展也在不断壮大。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五、建议。
1.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偏远地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 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深入了解农村建设的情况,本报告对某省某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某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0%,供水率达到了95%,电力普及率高达98%,一些村庄还建设了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
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产业发展情况某村重视农村产业发展,主导产业有农业种植和养殖业。
村内建设了农业合作社,引进了优质种子和技术,农作物产量得到提升。
同时,村民通过技术培训,学会了养殖技术,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某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了花园、广场、健身步道等设施,让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还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了绿化带和污水处理设施,提升了环境质量。
五、社会治理情况某村开展了村规民约建设,完善了村级治理机制,加强了村民自治意识。
村内设立了各类组织,积极开展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监控体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秩序。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尽管某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部分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等。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引导农民多元化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七、结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让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中国农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本文将对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一些农村地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道路的改善使得农民的出行更加便利,农产品的流通也更加顺畅。
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二、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通过对农村产业的调查,我们发现农民们正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元化发展。
农村经济正在从以农业为主导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综合发展转变。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仍然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竞争力。
三、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然而,一些地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乱排污、乱倒垃圾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四、农村教育和医疗农村教育和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教育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也有所增加。
在农村医疗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五、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通过对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的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积极的变化。
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实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农村地区,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满意度;其次对多个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与当地政府官员和农民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一手资料。
三、调研发现
1.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如道路、供水、电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2. 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家庭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
3. 农村环境改善: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乡村绿化、农田防护等工作得到了加强。
4. 存在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发展不平衡、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等。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2. 加强规划引领:应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引领,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
3.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本次调研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看到了一些成效,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对县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详细研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了解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期望;实地走访则重点观察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改善。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1.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新农村建设项目覆盖了该县的所有乡镇。
道路硬化、供水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农民出行更加便利,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2.农产品加工与销售3.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农民意见和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改善。
但同时也有部分农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期望:1.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加快农村路网的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2.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3.增加农村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民就医便利度;4.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农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五、总结和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期望也表明了他们对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期待。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推进机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注重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打造更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在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
家政府和省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来支持个鼓励农村的建设,我所了解的就有全免各种农业税、退耕护岸林、家实施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学生学实行两免一补、农业种子费用的补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县又实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
这些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地进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和学生学的沉重负担。
做完这些后,家并没有停止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近几年来,家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
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经过的《中共关于制定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提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
明确了&l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r的建设要求。
这是中共中央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对此我在这段校学习期间,按照校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对我乡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况做了静心细致的调查,我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办法并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我解决问题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
大多数人为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二、调查方式:本次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的。
三、调查资料:1、在没有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存在哪些问题(1)教育方面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
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学生家长。
他们大多数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收费的现象。
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体现很明显。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关部门对全国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
下面将就此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一、“三变”工程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三变”工程旨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规范化和集中化,实现城乡土地利用制度的创新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三变”工程面积已经累计达到了1.68亿亩,实现了农村和城市用地分区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成果初步显现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如华南地区的农村道路硬化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人均饮水安全率也在逐年提高。
在西部地区,农村电力普及率也已经超过了90%。
这些成果的初步显现,进一步证明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然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土地利用与保障问题。
农村用地在城市化进程中遭遇“超载”,许多农民被迫退耕还林,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
其次是急需加强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许多地区的医疗、养老等问题亟需解决。
最后是营商环境方面,现有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对农村企业的发展能力形成了制约。
四、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调查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鼓励农村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和地区差异化管理,解决土地保障问题;二是加强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三是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对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提升营商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加强土地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产业模式,这些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希望这份调查报告对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有所启示,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果。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正文部分】一、背景介绍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为了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报告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1.村容村貌改造情况1.1 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1.2 建筑风格设计与规划1.3 环境整治和绿化工作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1 道路交通建设2.2 水电通讯设施建设2.3 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不足2.人才流失和农民素质提升3.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五、解决方案提出1.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2.加强人才培养和农民素质提升3.健全市场运作机制六、调查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3.加强农民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部门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投入。
2.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村带来更多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3.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附件部分】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新农村建设政策文件摘要2.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3.实地走访照片和录音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村土地承包法:指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和经营方式。
2.村规民约:指农村村规民约,是指各村民集体通过民主协商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约束村民行为准则。
【全文结束】。
行政管理专业调查报告范文分享 关于S市美丽新乡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调查
一、调查背景
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正处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应及时抓住历史机遇和国家战略的契机来建设美丽乡村,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农村的重要的实践路径。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同时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实践,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
水平。新农村规划在一定意义上能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干部在处理农
村日常事务过程中与当地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也能够直接了解当地农民群
众的诉求,同时也能为农民群众积极与及时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与政策等,在
为上级组织作出合理的政策具有实践性意义。本选题在整合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真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指导。
二是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落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思想重视起来,行动才能更快更有力。就目前农村现状来看,存在部分干部对乡村文化的正确认识,其主要是未能真正看到乡村文化中的价值,认为文化对于村民的实质帮助较少。一些干部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下,从思想上开始认为发展乡村文化是不理智或是不正确的选择,是与先进的城镇文化不相适应的,,乡村文化注定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淘汰和遗弃,这导致乡村文化未能得到有力的保护。
六、调查感悟和建议
(一)坚持科学规划先行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其建设要结合各乡禀赋差异,进行总体把握,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好规划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各乡镇领导部门做好建设前的生态、生产、生活的全面、科学布局,让美丽乡村建设有规划引导,有机制约束。其次,既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乡村建设的层次认识,又要充分了解民意,征求农民意见,既要有统一领导部门,杜绝多龙治水,又要各部门协调配合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在2003年开始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等方式,逐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本文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为政府制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内几个农村社区,包括成都近郊及周边地区。
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
问卷的问题包括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情况等,详细内容见下:1.你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如何评价?(需要回答:非常优秀、良好、一般、差、非常差)2.你所在的农村社区有没有电器化?(需要回答:有、没有、不太清楚)3.你所在的农村社区有没有道路?(需要回答:有、没有、不太清楚)4.你所在的农村社区有没有化粪池或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回答:有、没有、不太清楚)5.你认为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问答题)调查结果新农村建设效果评价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农民中,50人评价效果为非常优秀,132人评价为良好。
这表明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较为满意。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者所在的农村社区电器化程度较高,有269人表示社区已经电器化,仅有7人表示社区未电器化。
此外,道路建设也得到了较好的推进,有262人表示社区已经有道路,22人表示社区没有道路。
这两个指标均显示了新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效。
但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只有93人表示所在社区有化粪池或污水处理设施,而有170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相应的设施。
这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推进仍然需要政府的投入。
存在的问题在问答题环节,我们总结了大量的回答,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农民反映,虽然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收入增长的速度依然很慢。
•结构性矛盾:在新农村建设中,房屋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新建住宅上,而老旧的房屋改造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住差别仍然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专业: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电大南涧职中工作站09春农村行政管理班毕业作业温泉村委会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报告姓名:蔡家丽学号:0953004401102- 1 - 第 - 1 - 页共 9 页温泉村委会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报告提纲一、当地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
1、当前该地区养老的基本方式。
2、当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二、当地农村养老所面临的问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
三、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形势。
2、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
- 2 - 第 - 2 - 页共 9 页温泉村委会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报告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显,为充分了解当地农村养老的现状,寻求改善农村养老的办法,结合我的毕业作业实际,开展当地农村养老现状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当地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
我所调查的南涧县拥翠乡温泉村委会,总人口有2755人,老年人有664人,占总人口的24%左右。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的推进,留守形老人日益增多,养老形式严峻。
另外,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在日益弱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
该地区紧紧围绕有关的精神,结合地区实际,将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年人问题提上日程,在所辖范围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努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1、当前该地区养老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1)家庭养老。
我所调查地区家庭养老所占比重是85%,这是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
当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当地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 3 - 第 - 3 - 页共 9 页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第二,当地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
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
第三,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
“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2)集体养老。
据调查,当地家庭养老所占比重是5%。
这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
第一,集体养老对象过窄。
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集体养老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且养老保障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
在当地农村,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3)储蓄养老。
- 4 - 第 - 4 - 页共 9 页据调查,当地储蓄养老所占比重是10%,且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
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等到了晚年,其积蓄根本无法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2、当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1)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我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贫困人口”、“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
(2)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来临,80年代后的农村年青夫妇,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同时还有一至二个子女的负担。
?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地区人口大量向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和照顾。
?随着农民观念和家庭规模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3)农村养老保障的现行制度和法规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从现状来看,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和法规与我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正规保障。
近几年- 5 - 第 - 5 - 页共 9 页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人均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涌入城镇,使得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
其次,新型的社区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障模式仅仅在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农村较富裕的家庭存在,很难推广普及。
与此同时,我地区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老年人比重达24%左右的农村老龄化压力更加不言而喻。
二、当地农村养老所面临的问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
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
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
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
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 6 - 第 - 6 - 页共 9 页顾和精神抚慰。
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形势。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从制度上解除农民发展生产力的后顾之忧。
(2)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要求。
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大批农村青壮年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出现迁移性的结构失衡。
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呈现上养四位老人、下养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
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保障功能受到严重削弱,农民的养老问题比城市居民更为突出。
(3)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户”集体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新制度,扩大了社会保障的受益面,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应该说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在政策上全面覆盖了城市居民。
因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尽快做出新的有效的安排,为- 7 - 第 - 7 - 页共 9 页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打好基础,是当前完善我区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关键的举措之一。
2、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
(1)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
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抓好老年精神关爱示范点建设,推进地区老年精神关爱工作。
积极探索老年心理研究,在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工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调研报告。
(2)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3)建立村社助餐点和老人日托所。
- 8 - 第 - 8 - 页共 9 页政府要出资在老年人集中的村社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日托所试点,并对助餐点和日托所的的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培训工作人员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标按市场化来运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助餐点和日托所日常运作予以相应支持,并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4)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要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
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逐步改变目前较高收入人群大量占用公办养老机构资源的现象,在合适的时机,为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发放养老服务专项补贴,使中低收入老年人能够住得起养老机构。
(5)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