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连接物体,使之能够互相沟通和交互,从而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
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其体系结构,即通过各个层次和组件的有机组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一、边缘层边缘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底层,也是最接近物体的一层。
它包括各类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相关的通信、存储和处理设备。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执行器则负责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边缘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与上层网关进行通信,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和接收控制指令。
二、网关层网关层是连接边缘设备和核心网络的桥梁,在整个物联网体系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处理,以便边缘设备能够与上层的网络进行交互。
网关层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用于边缘数据的缓存和预处理。
同时,网关层也承担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责任,通过身份验证和加密等手段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三、核心网络层核心网络层是物联网的中间层,负责连接各个网关和云平台、应用程序等核心组件。
它采用各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核心网络层也具备一定的路由和转发能力,用于数据的分发和传输。
此外,核心网络层还要满足物联网系统对带宽、延迟和可靠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保证数据的快速和可靠传输。
四、云平台层云平台层是物联网的上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它提供了丰富的云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API),使开发者可以基于物联网数据进行应用开发和创新。
云平台层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
同时,云平台还提供了对物联网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的功能,方便用户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维护。
五、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顶层,是向用户提供服务和功能的界面。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
信 与通信 、 数 据表示 与处 理 、 能量 技术 、 安 全与 隐私技 术 。 硬件 技术主要包 括传感技 术 , 微 电子机械系 统等 。 作 为物联 网的基础 , 硬件 的发展起到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软 件技术主 要包括 中间件 、 操作 系统 和数据库 等 , 对 硬件做 出必要 的补充 和完善 。 标识 技术 是建立在 已有 的技术 之上 , 对各 种条 码 和编码 方式进 行扩充 和应用 , 使 其在物 联网领 域应用 自如 , 在感 知层 中发挥 重要的作用, 这关系到后续的信息传递和使用的正确性、 有效性。 物联网作 为下 一代新 兴网络 , 物联 网体 系架 构主要有面 向服务 和语 义互 操 作性 两个特 点 , 对物 联网各层 次 ( 感 知层 、 应用层 、 网络层 ) 提供 良好 的协 作与服 务。 在 电子标签 的编 码方 面 , 亦 提 出了E P c g l 0 咻 系架构 , 为标 识提 供 了规 范 与标准 。 网络 与通信 技术应 用在无 线通信 网络 、 网络 动态 发现和 网络管 理等 方 面, 力争在 物联网体 系的 网络 层上实现准 确通信 , 顺畅通 信 尤其在无 线通信 上 发展技术水 平 , 为 今后的大面 积发展物 联 网, 普 及物联 网提供 稳定 的根基 。 数 据 表 示与处 理 , 物联 网大量 的数据和 信息要 表示与 处理 , 因此这些 技术发展 即是 基 础也是 重点 , 可 以扩展标记 语言和 电子 商务全球 化标准都 正在建设 与完善 当 中, 数 据将成 为 物联 网重要 的基础 信息 。 物联 网的发展 离不 开能量 , 能量 技术主要 涉及 到能量 的采集 与存储 技术 , 地 球的 资源 并不是取 之不尽 用之不 竭的 , 人类 正在不 断的探 索发 现新 的能源 , 发展更 有效 的能源 采集技 术 , 采集的能 量如果 能在 一段时 间内保存 起 来 , 将 会 节省 巨大 的能源开销 , 因此 能源的存储 技术也会作 为关键技 术在物联 网领域 中 蓬勃发展 。 作为物 联 网重要 隐患的安全 与 隐私技术 , 体 现在物 联网的感 知层 、 网 络层 、 和应用层等 各个层 次结构 , 对 今后大量 的安全需 求提 出了巨大 的挑战 , 对 安全体 系架 构也提 出 了相 关的想法 和建议 。 结论 人类 作为物联 网最 重要 的主体 , 必须首 先从 自身做起 。 能够 正确认 识物 联 网技术 的 利弊 , 坚 持人 的主 体地位 不动 摇 , 加强 物联 网伦 理道 德学 习 , 自觉 遵 守物联 网各项基本法规制度, 面对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坚 决 制止 参考 文献 【 1 】 艾浩 军 , 单 志广 , 张定安 , 吴余 龙 . 物 联 网技术 与产 业 发展 】 . 人 民邮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物理设备和传感器等感知节点。
物理设备具有采集实体世界的能力,传感器能够将物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感知层的任务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其他层次。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传输网络和通信协议等。
传输网络是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如以太网、局域网)或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ZigBee等)。
通信协议是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如HTTP、MQTT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它主要包括各种物联网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顶层,它基于感知层和网络层提供的数据和通信能力,实现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
支撑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支持部分,它主要包括物联网平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
物联网平台提供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接入管理、数据存储和分发、业务逻辑处理等。
云计算是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基础,利用云端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实时性和可扩展性。
大数据是从物联网中获取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的能力。
关键技术是支撑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手段,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安全技术等。
传感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感知和数据采集的基础,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RFID等。
传感技术能够将物理世界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其他设备。
通信技术是物联网实现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
有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局域网等,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NB-IoT等。
数据处理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关键,包括数据传输和存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能够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对物联网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探讨
进标准化工作等。三层架构模型过于紧密 , 独立性不高 , 灵活性不好 , 不易于实现和维护 。
2 物 联 网五 层 体 系架 构
从 物 联 网的基 本定 义 和关 键技 术 的角度 来看 , 一 个 完整 的物联 网系 统 一般 来 说 包 含五 个 层 面 的功 能: 信息感知层 、 物联接人层 、 网络传输层、 智能处理层和应用接 口层 。另外 , 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 网技 术 的某 个 特定 层 面 , 而 是与 物联 网技 术 架构 的各 层都 或 多 或少 存 在着 关 联 , 它 包 括标 识 与 解析 、 安全 技
J u n e . 2 0l 3
Vo 1 . 2 9 No . 3
第2 9卷第 3期
[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2 9 4 4 ( 2 0 1 3 ) 0 3— 0 0 1 8— 0 5
物联 网体 系架构 及其关键技术探讨
薛燕红
( 陕西理工学 院 数学 与计算 机科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 2 3 0 0 0 )
术、 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 Q o S ) 管理等 。物联 网五层体系架构见 图 2 。物联 网五层体系架构 突出了 物联接人层和智能处理层 , 而这正是物联 网体系的关键和特征 。
厂 、
公 共
技术
【 卫 星 通 信 】 【移 动 互 联 网J 【 长 / 短 距 离 无 线 网j 、 l r 信 息 、 l
收稿 1 3期 : 2 0 1 2 — 1 2 - 1 3
作者简介: 薛燕红( 1 9 6 l 一) , 男, 山西省临县人, 陕西理工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 网络工程。
・
1 8・
第 3期
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它提供整个网络信息
物联网的这种自主体系结构由数据面、的控完制整面视、图知,并识且面提和
炼成为网络系统的知
管理面四个面组成。
识,控用制于面指通导过控向制数面 的适据应面性发控送制配置信
息,优化数据面
的吞吐量,提高
可靠性
数据面主要用于
管理面用于协调数 图2.1 物联网的一种自主体系结构数据分组的传送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图2.3 EPC物联网体系架构示意图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由图2.3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应用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RFID识别系统、中间件系统 和计算机互联网系统。
RFID识别系统包含EPC标签和RFID读写器,两者通过 RFID空中接口通信,EPC标签贴于每件物品上。
EPC Global对于物联网的描述是,一个物联网主要由 EPC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EPC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 成。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1.EPC编码体系 物联网实现的是全球物品的信息实时共享。显然,首先 要做的是实现全球物品的统一编码,即对在地球上任何地方 生产出来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要给它打上电子标签。 这种电子标签带有一个电子产品代码,并且全球唯一。 电子标签代表了该物品的基本识别信息,例如,表示“A公 司于B时间在C地点生产的D类产品的第E件”。目前,欧美 支持的EPC编码和日本支持的UID编码是两种常见的电子产 品编码体系。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EPC信息发现服务(Discovery Service)包括对象名解析服 务(Object Name Service,ONS)以及配套服务,它基于电子产 品代码,获取EPC数据访问通道信息。目前,根ONS系统和 配套的发现服务系统由EPC Global委托VeriSign公司进行运
物联网5大关键技术及其体系结构
物联网5大关键技术及其体系结构一、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现在智能家居已经深入人心,而智能家居的实现离不开物联网技术。
那么什么是物联网呢?物联网简单的概括为:物联网利用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系统)、红外传感器、汽车卫星导航系统、激光扫描仪和其他传感器数据,根据约定的连接协议将各种对象连接到网际网络,交换信息并相互通讯、识别、定位、跟踪、监视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中的“物”并不只是单纯的我们生活中的物品,这里的“物”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比如:1.能够接收适当的信息2.需要数据传输路径3.需要一定的存储功能4.需要处理运算单元5.有执行操作系统6.需要专用的应用程序7.数据信号发送器是必要的8.服从物联网的通讯协议9.能够在世界网络中识别唯一的号码。
二、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感知层(感知控制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其中网络层又称为传输层,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交换层,应用层又分为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
三、物联网五大核心技术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1.RFID技术RFID技术是物联网“让物说话”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中的RFID标签存储标准化的、可互操作的信息,并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自动采集到中心信息系统中,实现物品的识别。
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中,传感器主要负责接收对象的“语音”内容。
传感器技术是从自然源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转换和识别的多学科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它涉及传感器的规划、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信息处理和识别,改进活动的应用和评估。
3.无线网络技术在物联网中,要与人无障碍地通信,必然离不开能够传输海量数据的高速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不仅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还包括短距离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和Zigbee技术。
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一种用计算机模拟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和规划等)的技术。
物联网体系结构与技术分析
物联网体系结构与技术分析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指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事物互联,是由智能化硬件、软件、通信网络、数据存储与处理中心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知层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感知节点将物理世界的信息采集并进行初步处理,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网络传输层。
感知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嵌入式芯片、数据采集设备等。
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指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技术传输到云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通信。
网络传输层的主要组成包括局域网、无线传感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
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是指对传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存储和处理,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便于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数据处理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云计算平台、数据存储系统、大数据分析软件和人工智能算法等。
应用层应用层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数据进行访问和使用的界面,完成对物联网的各项功能的使用和管理。
应用层的主要组成包括各种智能终端、软件应用程序和管理系统等。
物联网的技术分析物联网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物理信号、声音、光线、温度、湿度等各种变化的采集。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展成强大的商业市场,大量的厂商在骨感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开发工作。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沟通桥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无线传感网络和蓝牙等技术,长距离通信技术有WiFi、LTE和NarrowBand-Internet of Things (NB-IoT)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链接与通信需求,方便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将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浅谈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
Q : Q ( 工2
信 息 技 术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1 0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浅谈物联 网的体 视 大 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4 ) 摘 要: 在 现代 社会 经 济 与生 产 、 生 活发展 中 , 物 联 网具 有 非 常广 泛 的应 用 范 围以及 研 究价 值 , 它是 新 型信 息技 术 的重 要 组 成部分, 在 实际应 用 中 , 物 联 网可 以实现 将全 球 范 围 内的所 有 不 同行 业 以及 不 同领 域物 品 , 按 照物 品之 间的 内在 , 相 互关 联 在 一起 , 形 成 商品信 息之 间的 互联 关 系。本 文主要 结合物 联 网 的含 义概念 , 从 物联 网的产 生发展 中 , 对 于其体 系结构 以及相
关技 术进行 分析 论 述 , 以促 进物 联 网的研 究发展 以及 应 用推 广 。 关 键词 : 物联网; 体 系结 构 ; 相 关技术 ; 信 息技 术 ; 应用 ; 关联 ; 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 T N 7 1 文 献标 识码 : A
随着现代 信息技术 的不断发展进 步 , 物 解决 与实现 。 国际联 盟标准定义 下的物联 网 用实现 。通 常情 况下 , 物联 网体系结 构 中的 联 网技术 在零 售 以及物 流等T 业生 产行 业 与传统 物联 网在 概念 以上存 在着 一定 的 区 应用 结构 层有应 用程 序和 终端设 备两 个结 领域 中的应用实现越 来越多 , 人 们对 于物 联 别 。 比如 , 传统 的 H 2 H物联 网模 式主要是指 构层次 。 网技术 的研究与开发 关注也 越来 越多 , 尤 其 人 与人 之 间不 通过 个 人电脑 设备 实现 的一 3物联 网的相关技术 分析 是物联 网技术在我 国学术界 以及T业 生产 、 种 互连关 系 ,而 H 2 T物联 网模 式则是 指人 在物联 网开 发应用实现过程 中 , 物联网 媒体宣传 中 , 被关注 以及 被重视 的程度越来 通 过通用 的连 接装 置 与物 品之 间实现 的一 主要 涉及 的相关 技术包 括传 感器 识别技 术 越高, 促使物联 网技术 已经逐渐并 且迅速 的 种 连接关系 。总 之 , 与 国际联 盟标准定 义下 以及数据信 息感 知技术 、 网络 融合技术 和信 成 为我 国当前具 有较 强影 响力 的技 术项 目 的物联 网概念含义相 比, 传统 意义上 的物联 息处理技术等 。 之一 。但是 , 以 目前 国内物联 网技术 的开 发 网模 式 , 在进行连接关 系 的确定 与实现 过程 首先 , 传感器识别 技术 是物联 网应 用实
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
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物联网技术的影子无处不在。
物联网是一个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控制的巨大网络。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联网的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分析其核心组件、关键技术和相互关系,以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物联网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包括物联网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核心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标准规范等方面。
通过对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联网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技术,从而为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还将对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探讨物联网在未来社会的潜在影响和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物联网知识概览,激发读者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推动物联网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二、物联网概念模型物联网(IoT)的概念模型是一个抽象化的描述,它揭示了物联网如何通过各种组件和技术相互关联和协作,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
物联网的概念模型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获取物理世界中的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位置等。
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部署在各种设备、物体和环境中,它们将物理世界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的处理和传输。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这一层涉及到各种网络通信技术和协议,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ZigBee、WiFi、蓝牙、4G/5G移动通信等。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1 研究背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物联网的研究和开发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物联网是否就是传感器网络?什么是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核心技术?什么是物联网的创新技术?物联网与互联网存在哪些本质的区别?如何开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价值的物联网研究和开发?本文在分析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应用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上有关物联网的问题;在分析和研究已有物联网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物联网互连体系结构,用于指导物联网的理论研究;在分析和研究物联网应用实例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种物联网系统模型,用于指导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的开发。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试图得出物联网不同于互联网的特征,从中推导出科学地开展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基本原则,为我国的物联网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参考。
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 1物联网的基本定义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这里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品之间的连接,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个人电脑而进行的互连。
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
物联网是连接物品的网络,有些学者在讨论物联网中,常常提到M2M的概念,可以解释成为人到人(Man to Man)、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Machine)。
实际上M2M所有的解释在现有的互联网都可以实现,人到人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最多可以通过其他装置间接地实现,例如第三代移动电话,可以实现十分完美的人到人的交互;人到机器的交互一直是人体工程学和人机界面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已经由互联网提供了最为成功的方案。
物联网体系架构
第章2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新方向,其价值在于让物体也拥有了“智慧”,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
本章将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对物联网体系架构进行介绍。
同时,本章也是本书的线索和灵魂,读者可以借助本章了解物联网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2.1要深入研究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必须首先了解物联网有哪些应用,为了实现丰富多彩的应用,物联网在技术上有哪些需求。
本节首先列举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并且在分析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引出了通用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使读者能够对物联网体系架构有一个形象而宏观的认识。
2.1.1物联网是近年来的热点,人人都在提物联网,但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究竟能做什么?本节将对几种与普通用户关系紧密的物联网应用进行介绍。
应用场景一:当你早上拿车钥匙出门上班,在电脑旁待命的感应器检测到之后就会通过互联网络自动发起一系列事件,比如通过短信或者喇叭自动播报今天的天气,在电脑上显示快捷通畅的开车路径并估算路上所花时间,同时通过短信或者即时聊天工具告知你的同事你将马上到达等。
应用场景二:联网冰箱也将是最常见的物联网物品之一。
想象一下,联网冰箱可以监视冰箱里的食物,在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家里的冰箱会告诉我们缺少些什么,也会告诉我们食物什么时候过期。
它还可以跟踪常用的美食网站,为你收集食谱并在你的购物单里添加配料。
这种冰箱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东西,依据的是你给每顿饭做出的评分。
它可以照顾你的身体,因为它知道什么食物对你有好处。
应用场景三:用户开通了家庭安防业务,可以通过PC 或手机等终端远程查看家里的各种环境参数、安全状态和视频监控图像。
当网络接入速度较快时,用户可以看到一个以三维立体图像显示的家庭实景图,并且采用警示灯等方式显示危险;用户还可以通过鼠标拖动从不同的视角查看具体情况;在网络接入速度较慢时,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文本和简单的图示观察家庭安全状态和危险信号。
图2-1形象地表示了物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技术研究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享受着它带来的许多便捷的服务平台,人们可以不出门就与彼此进行交流,也可以不买报纸就知天下事。
慢慢地,人们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不出门也能够购物,这样,物联网就出现了,由于它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不出门也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的愿望,所以它的关注度和使用度一路飙升,不仅是政府对物联网非常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及学术界也对物联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物联网三个字,就会惊奇的发现,出来了五百多万条搜索结果。
这意味着它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对移动对物价的关注度,可见,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并将在不久的将来迅猛发展。
本文从物联网的定义出发,分析其与gps等技术的关系,以期能够探究出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的关系,并对我国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关系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279-02引言虽然物联网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它现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支只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定义以及与互联网和其他相关网络的关系,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所以对于物联网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以确定它的具体特征。
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决定从物联网的定义出发,来分析它与互联网、下一代网的关系,希望能对物联网的研究有所裨益。
1.物联网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1 物联网的定义提到物联网,可能普通大众头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利用网络在网上购物。
确实,物联网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之间的连接。
这种观点来自于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的定义,它认为物联网其实就是解决人和物品,物品和物品,人和人之间的互相连接关系。
为了表述的方便,一般会用h2h来表示物品和物品之间的连接。
t2t表示物品和物品之间的连接,用h2h表示人和人之间的连接。
这一概念的先进之处就在于把物品放在连接的首位,从而区别了传统意义上物联网的概念,也达到了区分互联网的目的,因为互联网功能不在于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转换,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机器机器间的转换。
物联网研究方向
物联网研究方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种前沿的技术和研究方向,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在物联网的研究方向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联网架构和协议:物联网的架构和协议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
研究此方向主要包括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和标准等内容。
例如,如何设计有效的物联网架构,使得物联网设备能够互联互通、数据能够安全传输等。
2. 物联网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和存储等功能放置在接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上进行处理,以减少数据的传输和延迟。
在物联网中,边缘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研究此方向主要包括如何将边缘计算应用于物联网中,提高计算效率和响应速度等。
3.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物联网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由于物联网中涉及大量的传感器、设备和数据等,安全与隐私问题不容忽视。
研究此方向主要包括物联网安全攻防技术、安全认证机制、隐私保护算法等。
4.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智能化:物联网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高效的分析和处理。
研究此方向主要包括物联网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等。
通过对物联网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和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5. 物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应用与创新是物联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结合物联网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对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研究此方向主要包括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等。
总之,物联网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物联网的各个方面。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可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浅析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物联网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疗、工业、交通、社区等,而且涉及到了众多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物理学、生物学等。
这篇文章将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浅析。
一、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是指物联网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总体来讲,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包含四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系统的最底层,它是物联网的数据源。
感知层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智能终端设备和标签等,这些设备负责采集、监测和控制目标对象的信息。
这些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感器网络发送给物联网系统的下一层。
2.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层,也是连接感知层和服务层的桥梁。
网络层主要是负责将不同种类的设备和网络进行连接,并且能够保证巨量的数据实时传输。
网络层采用高效的无线传感网、有线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3.服务层服务层主要是提供物联网的服务和应用功能。
服务层的作用是将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的其他模块连接起来,提供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传输等服务。
服务层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因为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和系统功能。
4.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最上层,它基于服务层提供的数据和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服务。
应用层包括物联网应用软件、数据分析应用和云服务等。
应用层的作用是将底层数据变成信息并加以运用,提供年方便的用户界面和友好的用户体验。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为物联网的运作提供了基础,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则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安全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
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灵魂,负责将物理世界中各种信息采集到物联网系统中。
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温度、湿度、压力、光照、一氧化碳等各种环境因素的检测和控制,为物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其标准化
2、网络化:未来的物联网技术将更加网络化,实现各种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协 同工作。例如,智能制造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各种设备和机器,实现生产过 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3、平台化:未来的物联网技术将更加平台化,以云平台为基础,实现各种应 用的集成和融合。例如,智慧城市可以将各种智能化设备和系统连接在一起, 实现城市管理的全面智能化。
4、安全性更加强化:针对安全和隐私问题,未来的物联网技术将采用更加先 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能力。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密 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物联网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用。我们应积极面对并解决物联网技术在应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不断 推进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
参考内容
物联网(IoT)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个万 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医 疗和智慧城市等,为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目标奠定了基础。本次演 示将深入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践及其体系结构,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 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3、智慧医疗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通过可穿 戴设备对病人进行实时健康监测,实现远程医疗和个性化治疗。此外,物联网 技术还应用于医疗废弃物跟踪和处理,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4、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部署传感器 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 通过感知设备获取交通状况,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在智慧 家居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 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在智慧医疗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 监控、健康管理、智能化诊断等功能,提高医疗效率和精度;在智慧城市领域,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各种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的管 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发展研究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发展研究作者:蒋晓科李健符龙生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7期蒋晓科李健符龙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摘要:物联网时下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领域,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并综合当下工业界和学术界对物联网体系结构的认知,将物联网体系结构划分为感知层、网络互联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五个层次;接着以智能烟雾探测器、智能行李追踪技术、智能穿戴产品等各种智能化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最后从物联网的行业标准、安全问题、编码与寻址、通信模式及建设成本方面,分析了物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8-01作者简介:蒋晓科(1984-),男,汉族,重庆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和高职教育理论;李健(1985-),男,汉族,陕西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技术;符龙生(1981-),男,汉族,海南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技术。
随着云计算、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作为新时代的智能网络应运而生,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 物联网概述1.1物联网的概念简单而言,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但物物相连仅仅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对物的全面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实质是依靠专用网、局域网或互联网将物与物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有机的联在一起,进行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最终实现智能化监督、远程操控的目的。
1.2物联网体系结构虽然业界未对物联网体系作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归纳各种观点,物联网体系结构大体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互联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
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互联的物理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构成的网络系统。
而边缘计算技术是指在物联网中,将计算和存储任务尽可能地靠近设备和传感器的技术。
在传统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计算和存储任务集中在中央处理器(CPU)和主存储器中。
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所带来的中心化计算和存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对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
因此,边缘计算技术应运而生。
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和存储任务迁移到离物理设备更近的位置,以减少延迟并提高响应速度。
它将计算资源分布到物理设备中,以便在设备上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而不是传输所有数据到云端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在保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性能。
边缘计算技术在物联网中具有许多应用。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中,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计算任务下放到工厂设备或机器人中,以提高实时监控和控制的效率。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计算任务下放到交通信号灯或车辆中,实现智能路况监控和交通管理。
在智能家居中,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计算任务下放到家电设备中,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除了提供实时性和性能优势外,边缘计算技术还可以解决物联网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由于传感器和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将数据处理和存储在边缘设备上可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从而降低数据被攻击或泄露的风险。
然而,边缘计算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边缘设备通常具有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因此如何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有效地进行计算任务分配和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由于边缘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网络通信的不稳定性和延迟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在边缘计算环境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总结而言,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密切相关。
边缘计算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数据安全性。
浅析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浅析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作者:张洁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07期摘要:物联网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本文主要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说明了物联网正在逐步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未来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关键词:物联网 RFID 传感网技术嵌入式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7-0203-021 引言物联网的基本思想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提出的,它核心思想是实现对全球所有实体对象的惟一有效标识。
物联网可以理解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被称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各国都非常重视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我国也将物联网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研究与推进。
然而就整体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新兴产物,国内外的研究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物联网的一些定位、关键技术等还缺乏清晰的界定。
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各个行业智能化的需求。
与传统网络相比,物联网不仅仅实现了人与人的通信,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
目前,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被公认的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感知层,用来感知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第二层是网络层,用于传输数据,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最上面是应用层,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生成的,实现行业智能化。
其结构如图1所示。
2.1 感知层感知层包括M2M 终端、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GPS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关等,相当于人的皮肤和五官,其主要功能是感知物体、获取数据、信息采集,包括各种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等数据。
感知层处于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理工学院姓名:霍占磊学号:08L1002104物联网结构研究1、物联网的概念和特点。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4、介绍一个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特点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互联网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物联网的特点: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链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
从传感器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发挥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目前物联网已成为IT业界的新兴领域,引发了相当热烈的研究和探讨。
不同的视角对物联网概念的看法不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也不相同。
可以确定的是,物联网技术涵盖了从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直至应用的全过程,这需要在材料、器件、软件、网络、系统等各个方面部有所创新才能促进其发展:国际电信联盟报告提出.,物联网主要需要四项关键性应用技术:①标签物品的RFID技术;②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Sensor technologies);③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Smart technologies);④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显然这是侧重了物联网的末梢网络技术。
欧盟《物联网研究路线图》将物联网研究划分为了十个层面:①感知,lD发布机制与识别;②物联网宏观架构;③通信(OSI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组网(OSI M络层);⑤软件平台、中问件(OSI M络层以上);⑥硬件;⑦情报提炼;⑧搜索引擎;⑨能源管理;⑩安全。
当然这些都是物联网研究的内容,而对于实现物联网而言略显重点不够突出。
本文针对物联网的内涵,分析研究实现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譬如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以及云计算等。
1感知技术感知技术也可以称为信息采集技术,它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
目前,信息采集主要采用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等方式完成。
电子标签在感知技术中,电子标签用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标识,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通过射频识别读写器、二维码识读器等实现。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属于近程通信,与之相关的技术还有蓝牙技术等。
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RFID电子标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品,也是替代条形码走进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
所谓RFID电子标签就是一种把天线和Ic封装到塑料基片上的新型无源电子卡片,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无线无源、小巧轻便、使用寿命长、防水、防磁和安全防伪等特点。
RFID读写器(1~l PCE机)和电子标签(11PICC卡)之间通过电磁场感应进行能量、时序和数据的无线传输。
在RFID读写器天线的可识别范围内,可能会同时出现多张PICC卡。
如何准确识别每张卡,是A型PICC卡的防碰撞(也叫防冲突)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感知物质世界的“感觉器官”,用来感知信息采集点的环境参数;它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物联网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同时,我们也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再到嵌入式Web传感器不断发展的过程。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量门类齐全且技术成熟的传感器产品可供选择。
2网络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机器到机器、人到机器和机器到人的信息传输中,有多种通信技术可供选择,他们主要分为有线(如DSL、PON等)和无线(如CDMA、GPRS、IEEE 802.1la/b/g WLAN等)两大类技术,这些技术均已相对成熟。
在物联网的实现中,格外重要的是无线传感网技术。
无线传感网主要技术无线传感网(WSN)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
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和物体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目前,面向物联网的传感网,主要涉及以下几项技术。
(1)测试及网络化测控技术。
综合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输。
只有依靠先进的分布式测试技术与测量算法,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测试和测量需求。
(2)智能化传感网节点技术。
所谓传感网节点是指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
在感知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对象很多,譬如温度、压力、湿度、应变等,因此需要微型化、低功耗的传感网节点来构成无线传感网的基础层支持平台。
这不但需要采用MEMS加工技术,设计符合物联网要求的微型传感器,使之可识别和配接多种敏感元件,并适用于主被动各种检测方法;另外,传感网节点还应具有强抗干扰能力,以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需求。
这里重要的是,利用传感网节点具有的局域信号处理功能,在传感网节点附近局部完成一定的信号处理,使原来由中央处理器实现的串行处理、集中决策的系统,成为一种并行的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
(3)传感网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的协议分层以及网络协议的集合,是对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定义和描述。
对传感网而言,其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
对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已经提出了多种参考模型。
就传感网体系结构而言,也可以由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传感网管理以及应用支撑技术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结构类似于TCPhP协议体系结构;传感网管理技术主要是对传感器节点自身的管理以及用户对传感网的管理;分层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是传感网应用支撑技术的基础。
(4)对传感网自身的检测与自组织。
传感网是整个物联网的底层和信息来源,网络自身的完整性、完好性和效率等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传感网的运行状态及信号传输通畅性进行良好监测,才能实现对刚络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应用当中,传感网中存在大量传感器节点,密度较高,当某一传感网节点发生故障时,网络拓扑结构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设计传感网时应考虑传感网的自组织能力、自动配置能力及可扩展能力。
(5)传感网安全。
传感网除了具有一般无线网络所面临的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重放攻击、拒绝服务等多种威胁之外,还面临传感网节点容易被攻击者物理操纵,获取存储在传感网节点中的信息,从而控制部分网络的安全威胁。
这显然需要通过其他的网络安全技术来提高传感网的安全性能。
如在通信前进行节点与节点的身份认证;设计新的密钥协商算法,使得即使有一小部分节点被恶意控制,攻击者也不能或很难从获取的节点信息推导出其他节点的密钥信息;对传输信息加密解决窃听问题;保证网络中的传感信息只有可信实体才可以访问;采用一些跳频和扩频技术减轻网络堵塞等问题。
物联网的部分网络通信技术根据目前物联网所涵盖的概念,其工作范围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体积小、能量低、存储容量小、运算能力弱的智能小物体的互联,即传感网;另一块是没有上述约束的智能终端的互联,如智能家电、视频监控等。
对于智能小物体网络层的网络通信技术目前有两项:一是基于ZigBee联盟开发的ZigBee协议进行传感器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另一技术是IPsO联盟所倡导的通过IP实现传感网节点或者其他智能物体的互联。
(1)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基于底层IEEE 802.15.4标准,用于短距离范围、低传输数据速率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定义了网络/安全层和应用层。
ZigBee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体系已相对成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在标准方面,已发布ZigBee技术的第3个版本v1.2;对于芯片,已能够规模生产基于IEEE 802.15.4的网络射频芯片和新一代的ZigBee射频芯片(将单片机和射频芯片整合在一起);在应用方面,ZigBe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精确农业、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学、消费和家用自动化、道路指示/安全行路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