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语言的表述看音乐形式化过程以作品蜀韵为例王艺播

合集下载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艺术 。
二、 音乐作 品和音乐传播 的解读 R o ma nI n g a r d e n认 为,音 乐是通过作 者创作 而产生的 , 那
么 它 的 存在 于 乐谱 中 。 音 乐一 旦产 生 , 即 以 不受 任 何 人 、 任 何 事影响地存在 、 延续 。说 明音 乐一旦被创作 出来后 , 就客观存 在 。而音 乐是音 乐受众、 作 曲者、 演奏者在 意向性活动过程 中 产 生的。那 么R o ma nI n g a r d e n所说的“ 某种方式” 则是指“ 意向 性对 象 方式。完整 的音 乐作 品 中, 受众 、 作 曲者、 演奏者缺一 不 可。 而 其 中演 奏者 起 到 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 音 乐作 品如 果 没有 演奏者 去表 演、 实现 , 受众 就无 法理解 音 乐作 品的 内涵。只有
依 靠演奏者的艺术、 灵感 , 来展 示音 乐的美妙 之处。通过舞 台
表 演、 录音 之 后 , 将 音 乐通 过 电子 、 网络 、 电视 等 , 使 音 乐得 以
传播 。
从社会学 角度来看 , 音 乐的表 演空间可以分为节俗 风情、 人际互动、 公 诸 于 众 三种 类型 。其 中节俗 风 情 的 音 乐表 演 类型 主要是节 日性的表演、 风俗 类的表演等。该音 乐袁演类型并没 有 明确 主 体 、 客体 之 间 的 关 系 。 一般 主 要 表 现 为 多人 融 入 、 共 同参与的群体性表演。在 节俗风情类型的音 乐表演 中, 音 乐的 传播 更是 活跃、 迅速。 而有音 乐的助兴 , 节 日则更加 喜庆、 欢 快 。 我 国属 于 多个 民族 融 合 的 国 家, 因 而在 音 乐袁 演 方 面 , 表 演风格 也是丰富多彩 。 加 上我 国传统节 日很 多, 给音 乐的表演 提 供 了很 大的 空 间 。 例如 拉 祜 族 的 “ 葫芦 节 、 壮 族 的 三 月三 歌 节” 等, 都是属 于节俗 风情 的歌 唱活动 , 是一个 广阔的音 乐 表演平台。人际互动 类型的音乐表 演是 一种 十分常见的表演 形式, 该表演 方式侧重 于人 与人之 间的互动。通常 来说 , 人与 人 之 间的 互 动 可 以通 过 信 息 、 动 作 等 途 径 。 实际 来说 , 音 乐也 可 以 成 为 人 和 人 之 间互 动 的 一 种 途径 。 人 际 互 动 类 型 的 音 乐 表 演 主要 表 现 为 少数 表 演者 表 演 中形 成 的 音 乐空 间。在 古代 , 人 际 互 动 类 型 的 音 乐表 演 已经 为人 们 所 熟知 和运 用 。 例如 在 《 听 琴 图》中, 一者抚 琴 而作 , 一 者端 坐恭听 , 旁有童子 、 观摩 者 。抚 琴者 通过演奏创造 出一个美妙 的空阃,表 达内心的情 感。而倾听者通过聆 听, 体会抚 琴者表述的情志, 并产生共鸣 。 在 这个 空 间 中 , 主体 和 客 体 通 过 音 乐途 径 来 完成 心 灵 上 的 沟 通、 交流。人际互动类型的音乐表演是基于人际 关系构建形成 的, 这种 关 系可 以是知 己关 系、 师 生关系等 。只要 人际关 系建 立起来 , 那 么就可 以随时进行 人际互动音 乐表演。公诸于众 类 型 的音 乐表 演 是 一种 明确 划 分 主体 、 客 体 的 表 演 。此 类表 演 主 要是将音 乐作 品公诸 于众 ,那 么受众应 该为 多数 的群体 。因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音乐形式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音乐形式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音乐形式作者:周娴婷来源:《黄河之声》2020年第12期摘要:音乐美学的特点是将音乐学和美学结合起来,从音乐艺术的总体性高度,去研究到底什么是音乐,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内在的规律性。

音乐的形式,指的是整个音乐构成的外部表现特征,它既包含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外部组织和结构关系,也包含着音乐自身特殊的內部组织规律。

关键词:音乐关学;音乐形式音乐美学是一门音乐学和美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它的最基本的特点为:将音乐学和美学结合起来,从音乐艺术的总体性高度,去研究到底什么是音乐,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内在的规律性。

虽然音乐美学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年轻的学科(其诞生不过近百年历史),但它对于作曲家创作音乐、表演者表现音乐、聆听者欣赏音乐、乐评人评论音乐都极具指导意义。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在作曲家创作出某个音乐作品后,仅仅将它写在纸上,是不能称之为音乐的。

必须由表演者用声音表达出它所具有的音乐形式和所包含的音乐内容,才成为真正的音乐。

所谓音乐的“形式”,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一个音乐作品的“曲式”,我们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用到的“曲式”是指音乐结构的安排,发展的样式和组织音乐的手段。

所以这个概念比起音乐美学中的“形式”内涵要少许多。

音乐的形式,指的是整个音乐构成的外部表现特征,它既包含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外部组织和结构关系,也包含着音乐自身特殊的内部组织规律。

一、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在时间中展开并诉诸于人们的听觉,声音是它的基本材料,所以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高、音强、音色。

音高是音乐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通过聆听不同的音高人们发现低声区深厚、沉重,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整部作品都在低声区演唱,表现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衣衫褴褛用力拉纤,生活困难的音乐形象。

中声区宽广、温和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中声区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美丽的新疆姑娘和驻守边防哨卡战士的爱情故事。

高声区明亮、欢快,如《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用明快的高音表现出薄雾袅袅,太阳初升、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论音乐“说话”的表达方式——陈述类型在作品分析中的体现

论音乐“说话”的表达方式——陈述类型在作品分析中的体现


呈示性陈述
呈 示 性 陈 述 ,就 是 乐 段 或 独 立 的 守 调 乐句 结 构 中 , 对 于 新 材 料
的 “ 说话 ”方式 ,其 构成最大 限度的使用 在一部 曲式结构之 中。与
此 同时 , 大 于 一 部 曲 式 的 结 构 中 的 主 题 部 分 , 也 是 呈 示 性 陈 述 常 出 没 之 地 。在 这 个 时 期 的 作 品 中 , 呈 示 性 陈 述 类 型 通 常 调 性 稳 定 , 不 发 生 转 调 。 即 便 转 调 ,也 只是 转 到 近 关 系 调 ,转 调 也 不 频 繁 。 ( 一 ) 一部 曲式 结构 的 乐 曲 以 呈示 性 陈 述 构 成 这 一时 期 , 以 一 部 曲 式 构 成 的 乐 曲 , 都 由呈 示性 陈 述 构 成 。
型 。 不 同组 合 方 式 也 说 明 乐 曲每 个 部 分 是 以何 种 方 式 “ 说话 ”的,
类 似不 同的语言种类 、语气 、表达 方式 ,但这 些都是通 过乐谱完 成 的。在作 品分析 的过程 中 ,通过对 陈述结构类 型的辨认 ,可进一 步
导 致 对 乐 曲 曲式 结 构 的 辨 认 ,所 以认 识 陈 述 结 构 的类 型 对 乐 曲结 构 的认 识 有 着 重 要 影 响 。 陈 述 类 型 用 陈 述 结 构 的不 同 组 合 来 表 示 , 可 分 为 呈 示 性 陈 述 、 连接 展 开 性 陈 述 、结 束 性 陈述 、 引入 性 陈 述 、 结束 连 接 性 陈 述 五 种 。
乙卜—十厂 ’ l I l
. . ‘
’ l e毒I £
十 , r ’’l I ##l 毒
群等 构成:( 3 )有时可 以引进新主 题材料:( 4 )连接 展开性 陈述段 落之后 ,总是要连接 到一个新 的呈示性陈述段 落上 。在新 的呈示性

浅析在声乐演唱中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及表达---大学生毕业论文

浅析在声乐演唱中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及表达---大学生毕业论文

【标题】浅析在声乐演唱中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及表达【作者】万妮【关键词】艺术歌曲作品分析演唱处理感情想象【指导老师】熊陈【专业】音乐学【正文】引言歌唱,是人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

歌唱在所有音乐表演形式中,又是最亲切,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

歌曲演唱是综合艺术,是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的和谐统一。

歌唱者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进行艺术再创作,才能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美。

艺术歌曲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l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的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沃尔夫、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成为这一时期与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重要音乐体裁,是其确立、发展、繁荣的时代。

而歌德、席勒、海涅等伟大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无数优美的诗歌,为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艺术歌曲比其它形式的歌曲拥有更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采用名作家和名诗人的作品,由作曲家精心谱曲和谱写伴奏,旋律优美典雅,意境深邃;伴奏音乐精致、鲜明而生动;音乐形象准确,因而,演唱难度也就更大;处理起来要更加的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艺术歌曲的介绍﹙一﹚艺术歌曲的概念所谓艺术歌曲,从广义上来说,一般是指有文学素养的作曲家创作的、主题深刻的、专业性极强的严肃的声乐作品。

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以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为主的德奥作曲家按照诗韵音律美之规律创造出来的、有钢琴伴奏的、用五线谱记录下来的古典声乐艺术作品。

“艺术歌曲”这一名词,来自16世纪有德文歌词的复音音乐,而它真正起源于19世纪德国。

开始时,它的歌曲仍属于传统风格, 1814年一首《纺织姑娘格雷卿》(Gretchen am Spinnrade)问世后,使音乐的艺术从心灵直觉表露出来,诞生了歌曲新的纪元。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艺术歌曲在德国称为Lied,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他所作的艺术歌曲有600余首,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表现与演绎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表现与演绎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表现与演绎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演绎方式,为世界所瞩目。

本文将从音乐形式、音乐曲调、乐器演奏以及音乐表演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表现与演绎。

一、音乐形式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器乐、声乐、戏曲音乐等。

其中,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古琴、古筝、二胡等乐器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

古琴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其音色柔和含蓄,演奏时以指法击弦,将音乐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筝则以其独特的弹拨技巧和灵巧的音乐表达,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独具魅力的乐器之一。

二胡则以其悠扬的音色和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忧伤和豪迈。

二、音乐曲调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系统和旋律特点而著称。

传统中国音乐采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这五个音阶可以组合成各种旋律模式,如《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它们都以其独特的音乐表达为人们所熟知。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还强调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通过变化不同的音高、音色以及音乐节奏的处理,使得音乐更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三、乐器演奏乐器演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器演奏者通过对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将音乐情感传递给观众。

乐器演奏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准确地把握乐曲节奏和音调,并通过精确的演奏技巧和变化的表情来传达音乐的美感。

乐器演奏者运用指法、吹、拨、弹等不同技巧来诠释音乐作品,使得音乐更加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四、音乐表演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独奏、合奏、合唱等。

这些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特点。

例如,在独奏表演中,演奏者通过对乐器的精湛掌握,以及对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将观众带入音乐的世界。

而合奏则通过不同乐器之间的互补和呼应,营造出浑然一体的音乐效果。

合唱则以多声部的和声和合作为特色,使得音乐更加宏伟壮丽。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演绎方式,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独树一帜。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论文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论文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论文在广播影视艺术传播中,艺术信息的构成形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品所传达的艺术形象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呈现出来,并且以声音的符号形成可感的形态,这在语言艺术创作中,被称做作品的外部形式。

譬如,在文艺作品演播与影视剧的语言传播中,每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同它的内容一样,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重复的。

正是由于这种艺术信息构成形式的独特性,便决定了作品与众不同的外在风貌和受众差异化的心理感知。

而艺术贵在独创,艺术传播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效果的特别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语言艺术的外部形式并不一定等同于艺术信息的传播功能,然而却肯定地要影响到艺术传播的审美效果,亦即传播效果。

因此,研究有声语言的艺术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节奏与有声语言的形式美作为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节奏,对于作品意义的传达而言,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就声音符号的构成要素而言,节奏具有成为外部形式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然而在实践中,只有当它从属于特定的创造意图,成为具体形象的再现者,即按照形象的要求而被利用起来时,它们才能现实地起着构成作品的外部形式的作用,也才能反作用于艺术的构思过程,达到形式美的要求。

也就是说,有声语言的节奏控制必须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调控才能获得语言表达的形式美感。

节奏一词在希腊语中就是流动的意思。

节奏的本质就是运动、对比与变化。

节奏最早源于音乐。

我国古代《礼记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而今之节奏一词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并延伸出相互关联却又更丰富多彩的含义。

音乐艺术的节奏,体现为一定长短、强弱的音符交替出现,使音乐运动有了轻重缓急的变化,并以此感染听众;建筑艺术的节奏,体现为高低起伏、方圆曲直的主体结构安排,用以造 ___们视觉___的变化;美术作品的节奏,则体现在线条的安排、影调的搭配所造成的视觉停顿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也有节奏,它是靠押韵、叠字、内容的张弛,字意的力度来体现的。

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与形式变革

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与形式变革

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与形式变革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舞台表演和视觉效果等元素的结合,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和形式也在不断变革。

本文将探讨音乐表演中舞台语言和形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观众和艺术家的影响。

首先,舞台语言的变革是音乐表演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过去,音乐表演主要依靠歌手的声音和音乐家的演奏来传达情感。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舞台语言逐渐多样化。

现代音乐表演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括舞蹈、戏剧和视觉效果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结合使得音乐表演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创意和观众的情感。

其次,形式的变革也是音乐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以前,音乐表演主要以传统的形式呈现,如音乐会、歌剧和音乐剧等。

然而,随着观众对多样化和创新的需求增加,音乐表演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

现代音乐表演不仅可以在剧院和音乐厅中进行,还可以在露天场地、体育场馆和电视节目中进行。

这种形式的变革使得音乐表演更加接近观众,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观众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音乐。

此外,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和形式变革还受到技术的影响。

随着音乐录音和放音技术的发展,音乐表演的形式和语言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现在,观众可以通过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视频来欣赏音乐表演,而不必亲临现场。

这种技术的进步使得音乐表演更加便利和普及,也为音乐家和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

然而,尽管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音乐表演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魅力。

传统的音乐表演注重音乐本身的表达和演绎,强调音乐家和歌手的技巧和情感传达。

这种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也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的舞台语言和形式正经历着不断的变革。

舞台语言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创新使得音乐表演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创意和观众的情感。

技术的进步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和观赏方式。

然而,传统的音乐表演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魅力,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世人所推崇和传颂的经典之作。

而其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便是音乐性表达。

古代文学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在古代文学中,音乐性表达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中。

古代的诗歌往往以押韵和句式的规律为基础,通过音韵的变化和重复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这种音乐性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优美动人,读者在朗诵或阅读时可以随着诗歌的节奏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感,读者仿佛可以听到月光的清冷和夜晚的寂静。

除了押韵和句式的运用,古代诗歌还常常运用音律和音调来表达情感。

古人认为不同音律和音调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选择合适的音律和音调来传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五言绝句中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通过运用平仄和音调的变化,使诗歌在音乐上具有了一种流畅和优雅的感觉,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柔美和婉转。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不仅体现在诗歌中,还体现在其他文学作品中。

例如古代的戏曲,通过音乐的伴奏和唱腔的运用,使剧情更加生动和感人。

戏曲中的音乐元素与文学的表达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戏曲时既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又能享受到音乐的美妙。

古代的小说中也常常通过描述音乐会、舞蹈会等场景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例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一章,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贾府的繁华和富丽,同时也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音乐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通过与文学的结合,使文学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古代文学的音乐性表达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更是为了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音乐性的表达,作者能够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关于中国音乐剧女声唱段表达方式的思考

关于中国音乐剧女声唱段表达方式的思考

关于中国音乐剧女声唱段表达方式的思考
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歌唱、舞蹈以及演技表现的戏剧形式。

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观众
可以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接受故事情节的信息。

而音乐剧女声唱段表达
方式则是音乐剧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女声的演绎,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角色的
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在中国音乐剧的表演中,女声唱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通过嗓音的高低变化、音乐节奏
的控制以及舞蹈表现等多方面的手段来实现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唱段,例如戏剧性强的情
感唱段、活泼欢快的舞曲唱段以及悲伤哀怨的慢歌唱段等,都需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在戏剧性强的情感唱段中,女声的表现往往比较情绪化,可以使用一些明显的音乐语言,如高低变化起伏大的旋律、加入大量的颤音以及领域的垮掉等手法来凸显角色的内心
变换,表现出角色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情感状态。

与此不同的是,舞曲唱段往往需要更加轻快,高昂的节奏和简单明了的旋律可以让人
听得动心,令人沉浸于音乐之中。

同时,舞蹈也成为了表现手段之一,由于歌舞表演相结合,使得唱段的表达更具有艺术性和视觉感受。

在悲伤哀怨的慢歌唱段中,女声的演唱需要更为细腻、细碎和柔美,可以通过操作音
乐的音符和节奏,使用各种跌宕起伏的音高,将角色的情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音乐剧女声唱段表达方式需要借助于音乐以及舞蹈等多个方面的艺术元素,要求演唱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音乐技巧,发挥自己的情感和演技,让观众沉浸于她们的音
乐和表演之中,感受到角色内心的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整个剧情。

民族声乐教学中川剧的运用

民族声乐教学中川剧的运用

关键词:川剧唱腔民族声乐教学运用近些年,川剧的繁荣和创新,一直是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中进行的。

作为西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首先应该在川内的艺术高校中推广普及,使学生们接受和喜爱这门传统艺术。

民族声乐处于在继承中发展的状态,独特的川剧唱腔和多样的演唱技巧,为丰富民族声乐作品,为民族声乐教学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艺术支撑和较大的实践意义。

一、了解川剧唱腔川剧是由多种来源不同的声腔经过一个长时间的转化并合流所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其中结合了四川民歌、号子、小曲等多种音乐体裁。

最大的特点是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语言生动且贴近生活,体现了四川人的幽默风趣,个性爽朗。

从川剧唱腔特征上来说,川剧声腔旋律优美,富有很强的朗诵性,其语言处理以“顺口”为主,较为口语话;其次川剧声腔以高腔作为主导,音乐多为曲牌体,曲牌数量繁多,演唱相当灵活自由,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成为我国戏曲高腔艺术的杰出代表,深化了川剧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最重要的是它保留了南北戏曲的精髓,并融入了巴蜀艺术的特色,使得川剧唱腔更具民族性与地方性。

传统川剧唱腔基本上都是口传心授、师唱生随的形式,长期以来便出现“轻声重唱”的情况,演唱者不科学的发声使得声音听起来沙哑、尖细,观众只对川剧表演的绝活感兴趣,如吐火、变脸、顶灯等等,对演唱者的唱仿佛没有什么共鸣,因此被人们形容成“重演轻唱”“好看不好听”。

经过川剧艺术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代接轨,川剧演唱艺术的发展渐渐适应新时期观众的审美要求。

现代川剧唱腔在保留了传统声腔韵味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地方曲艺、民族声乐发声方法以及西洋歌剧等方法,与川剧融会贯通,使川剧唱腔更加美化,旋律性与歌唱性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

二、将川剧音乐融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于艺术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传统民歌、民族歌剧选段、地方民歌等是远远不够的,更别说唱戏曲风格的作品。

戏曲唱腔讲究“韵味”,它是演员自身在对音乐剧情理解上的一种即兴的表现,只能靠演员本人去揣摩体会,所以戏曲唱腔的教学多采用“口传身授”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曲谱或文字性的教学资料。

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表演艺术引言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在中国戏曲中,音乐表演艺术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论文将从戏曲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形式与演奏技巧以及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与阐述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表演艺术。

一、戏曲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戏曲音乐起源于古代祭祀音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最早的戏曲音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

这个时期,汉朝的都城长安出现了被称作“路梨”的演奏器乐队伍,这是古代戏曲音乐演奏形式的雏形。

之后,戏曲音乐又在唐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乐府音乐”和“散曲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

宋代之后,戏曲音乐开始出现专门的表演形式,成为独立的戏曲音乐体系。

二、戏曲音乐的形式与演奏技巧中国戏曲音乐的形式主要有对台奏乐、合奏、杂曲等。

其中,对台奏乐是戏曲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台奏乐是戏曲表演中的伴奏和补充,可以增强戏曲的情节和氛围。

对台奏乐中的乐器多种多样,包括弦乐、管乐、打击乐等。

这些乐器演奏的方法也非常独特,如琴、瑟、筝等弹拨乐器的演奏需要用指甲弹拨琴弦,通过变化指法和弹奏力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

此外,戏曲音乐中的声腔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京剧的独腔、二黄调、五官腔等。

这些声腔有特定的音高和音域,演唱时需要特殊的发声技巧来准确表达情感。

三、音乐在戏曲中的作用音乐在戏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可以增强戏曲的表现力。

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音乐效果,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戏曲的情感和氛围。

其次,音乐可以烘托戏曲的舞台效果。

在戏曲表演中,音乐与舞台布景、服装、化妆等要素相结合,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再次,音乐还可以扮演情节推进的角色。

戏曲中的音乐可以通过音调、音高的变化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与转折。

最后,音乐在戏曲中还具有宗教和祭祀的意义。

古代祭祀音乐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某些戏曲剧目中,音乐仍然承载着宗教仪式的功能。

浅谈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

浅谈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

Yi Shu Ping Jian浅谈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胡艳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音乐系摘要: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指以演唱传统民歌、民族歌剧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创作歌曲所采用的发声、咬字、行腔及表演等方面的综合艺术,它是继承了戏曲、曲艺等传统声乐艺术中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欧美声发声方法,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科学的、民族化的演唱与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舞美、戏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我国的戏曲的声腔理论以及形体表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巧和经验,通过艺人们的总结概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表演体系,这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难能可贵的资料和教材,也是我们在从事民族音乐演唱和教学中应该大力借鉴和参照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方面的借鉴,两者巧妙的借鉴结合,对两者的发展产生了共赢作用。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民族声乐中加入戏曲的演唱和表演的方式,根据需要调整民族声乐的表演方式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有更加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戏曲表演民族声乐借鉴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40-03民族声乐是一项综合性艺术,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现代中产生,融合了多种元素,并且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并且长时间受到国家文化的熏陶以及洗礼,逐渐演变成形。

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声乐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性的逐渐的消失,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民族声乐本身着手解决,通过整合中国古代的典型元素,提高民族声乐的独特性,让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确保中国民族声乐的长远发展。

一、民族声乐和戏曲的分述戏曲是按照时间分为古典戏曲,近代戏曲和现代戏曲,在古典时期戏曲盛行,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了近代戏曲,但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传统的戏曲遭到了严厉的打击,进而演变到了现代戏曲。

新古典声乐作品《牡丹亭》的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

新古典声乐作品《牡丹亭》的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

学术探赜80内容提要由栾凯作曲、王磊作词的《牡丹亭》是一首融合了戏曲唱腔和流行说唱元素的新古典声乐作品。

作品充分体现了原著对女性至情思想的表达,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风格赋予作品极强的感染力,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以及艺术价值。

本文通过对《牡丹亭》的背景及歌词意境、音乐风格以及演唱方式的分析,帮助歌者把握新古典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及声乐表现。

关键词新古典声乐作品 《牡丹亭》 艺术处理 声乐表现作者简介张宇(198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

新古典声乐作品《牡丹亭》的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前 言中国声乐作品始终在不断创新中展示其独立的审美,不断追求艺术与歌唱的统一。

在与西洋音乐结合的过程中,很多的中国作品吸收其所长,兼具东西方之美。

特别是近年来,以栾凯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了一大批新古典声乐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具有时代气息,在继承中进行着创新。

这些声乐作品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借鉴中国的古诗词元素、戏曲元素、地方民歌并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在歌词的创作上十分注重展示古典美;在音乐风格上,以五声调式为代表并进行创新;在演唱方法上,不仅依靠民族唱法,更吸收容纳与民族唱法相关的演唱方法,从而丰富了演唱内容。

这首由栾凯作曲、王磊作词的《牡丹亭》就充分展示出了戏曲唱腔和流行说唱的魅力。

一、《牡丹亭》中歌词所展示的至情意境(一)《牡丹亭》作品简介声乐作品《牡丹亭》取材于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的传奇名著《牡丹亭》,作品描述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自己的睡梦中,梦见一名青年书生,与之幽会。

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一名广州书生柳梦梅拾得了杜丽娘画像,大为喜爱。

而此时,丽娘的魂魄显现,与现实中的柳梦梅真实相见,并且重获新生。

死而复活的杜丽娘想得到父母的许婚,然而其父亲并不认为这是真实的,是柳梦梅的谎言。

后经过一番波折,柳梦梅喜获状元,乃书自辩,而杜丽娘也冲破封建枷锁,到朝廷申诉,最终获得自己的真爱,作品在圆满的气氛中结束。

浅谈艺术歌曲昭君出塞艺术特色与演唱处理毕业论文

浅谈艺术歌曲昭君出塞艺术特色与演唱处理毕业论文

农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艺术歌曲《昭君出塞》艺术特色与演唱处理学院:专业班级:届次:学生:学号: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3)前言 (3)1作曲家王志信与其作品介绍41.1作曲家王志信简介51.2王志信代表作品52 《昭君出塞》的创作背景与总体音乐特征52.1《昭君出塞》创作背景52.2《昭君出塞》的总体音乐特征63《昭君出塞》的曲式与旋律结构 (6)4 作品演唱处理分析84.1《昭君出塞》歌词分析 (8)4.2歌曲演唱时的要求94.2.1呼吸与咬字94.2.2润腔的处理与表现104.2.3声情并茂,以情带声115《昭君出塞》的审美价值 (11)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词 (15)论文题目:浅谈艺术歌曲《昭君出塞》艺术特色与演唱处理[摘要]艺术歌曲《昭君出塞》是由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一部优秀声乐作品。

容丰富感人,将历史故事注入了现代精神,其创作手法具有新颖独特性,在民族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西合一,引入民间音调,让人倍感亲切。

歌曲《昭君出塞》是一首极具难度的女高音作品,此曲结构严谨规整,旋律抒情婉转,由于音区跨越与演唱情绪极富有戏剧性,所以要求演唱者要具有较全面的发声技巧以与较好的艺术表现力。

这首声乐作品常被定为声乐考试曲目以与各类声乐参赛曲目。

本文通过对该艺术歌曲的分析以与本人演唱时的理解旨在为我们的音乐创作者、演唱者、弹奏者以与声乐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昭君出塞》艺术特色情感表现演唱[Abstract]Art song "Zhaojun" is a lyricist by the Liu Lin, Wang Zhixin a composer excellent work. Content-rich and moving, the historical story into a modern spirit, its novel unique creative approach, tuning in nat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unity", the introduction of civil tone, people feel at home. The song "Wang Zhaojun" is a very difficult soprano works, song-structured structured, melodic lyrical melody, and concerts across the region due to the emotional tone very dramatic. So asked the singer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better vocal skills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is the first vocal music is often defined as vocal tracks and a variety of vocal exam repertoi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 song, and aim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nspiration for our music creator, artist, and vocal enthusiasts who play.[Key words]art song Art Features Emotions sing前言《昭君出塞》是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一部优秀声乐作品,这首声乐作品是根据汉武帝时期所发生的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创作的,该作品创作于2002年,在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由王园园首次演唱并获奖。

押题宝典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押题宝典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

押题宝典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注意的是()。

A.作曲家生平B.创作背景C.故事情节D.乐器音色【答案】 D2、下列属于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的是()。

A.海盐腔B.余姚腔C.弋阳腔D.高腔【答案】 D3、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某老师将不同地域的《茉莉花》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这体现了()的运用。

A.听唱教学法B.视唱教学法C.比较教学法D.探究教学法【答案】 C4、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

A.斯宾塞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 A5、日本综合性的音乐剧能乐包括“能”和“狂言”。

“能”的音乐特点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 B6、立部伎一般用()人演奏。

A.64~180B.190~200C.150~200D.100~150【答案】 A7、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A.古琴B.昆曲C.蒙古族长调民歌D.京剧【答案】 B8、“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会直接影响着他一生的发展,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同样会对学生生活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评价意义的()。

A.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有效指导教学行为B.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补充C.为当前音乐课程改革提供支持D.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答案】 D9、音乐教师在讲授《青春舞曲》一课时,在教授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氛围,同时发展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整体聆听后,让学生结合着该歌曲进行声势练习。

这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 )A.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B.奥尔夫音乐教学法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D.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答案】 B10、()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用音乐语言诠释文学之美

用音乐语言诠释文学之美

用音乐语言诠释文学之美如何用音乐语言诠释文学之美?《边城》这部剧保留了原著的核心情节,同时进行了舞台化的艺术凝练,将原著中着墨不多的翠翠母亲的命运暗含其中,呈现出一明一暗两条戏剧线索。

雷佳分饰“翠翠”和“翠翠妈”两个角色。

舞台上,戏曲、民歌、舞蹈、交响、合唱等元素诗意交织,犹如一首充满浓郁乡情的散文诗,将色彩丰富的湘西世界娓娓道来。

“水车与投影、吊脚楼与高阳台、老渡口与小渡船,似实似虚;内外两层的转台,前后游动的台阶,似虚似实。

”该剧导演王晓鹰介绍,这两种舞台语汇合为一体,使《边城》的整体演出形成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的诗化效果。

演员身处的多场景、多时空的环境,浓缩成一个象征命运的圆形转台。

而从观众视角看去,背景的LED大屏幕随着剧情实时变换,或烟雨朦胧,或弯月高挂,或惊涛骇浪,让人打开无限想象的空间。

作为高雅艺术,面向当代观众的歌剧创作,如何做到既有内涵又接地气?从2014年起,主创团队多次赴湘西采风,剧本易稿8次。

“我们听了很多土家族、苗族的民歌,尤其是到了山里听到很多老人家都唱得很好,对于创作有很大启发。

”作曲印青感叹,要将音乐歌剧化,让人感觉到既来自民间,又得到升华,需要下很多功夫。

剧中,丰富的地域元素、民俗色彩,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感受。

听——置身现场,会沉醉于那扑面而来的湘西风情,会被那龙舟飞渡、渔鼓雷动的热闹场面感染;听着山歌、船歌、古歌,翠翠的天真、善良,外公的正直、倔强,傩送的活泼、执着,天保的豪爽、仗义,以及乡民们的有情有义,鲜活地跃然于谱上、彰显于歌中。

看——少年们天真热烈的情感,化作对自然万物的诉说:“把故事讲给今晚的鹧鸪”,情窦初开的阿妹在月光下吐露心事;“虎耳草,叶儿圆,就像那小虎崽躲在那山边边”,象征爱情的歌谣在梦中响起;男女青年对上歌后大胆表白,“竹影斑斑荧光微微,正好来敞开我的心扉”……值得一提的是,歌词中不乏这样生动、俏皮的表达,保留了原著中诗意的自然景观,如一块天然去雕饰的璞玉。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

音乐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声乐艺术音乐表演是声乐艺术传递和表达的核心部分,它是介于作品创作和作品欣赏的中间部分,音乐表演一方面要结合音乐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内容进行展现,或是根据自身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另一方面要结合社会、时代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变化,为音乐表演赋予新的方式,更好地与观众特征和时代特征形成共鸣。

一、中国声乐艺术表演的研究发展历程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根据研究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环节。

一是我国声乐表演产生发展初期基础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起源进行论述。

我国声乐艺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乐府》等都是声乐艺术的前身。

纵观我国声乐表演,也是由最初的乐器演奏,演变到乐器与舞蹈融合,而后才出现歌唱形式,将乐器、歌舞、演唱进行融合,形成了声乐艺术的完整表现形式。

二是我国声乐表演与国外声乐的融合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声乐吸纳融合西方音乐技巧进行论述。

这一阶段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在尝试以资本主义道路解救中国的同时,中国声乐艺术也首次真正意义上与西方音乐艺术进行了碰撞,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萧友梅为代表的新型音乐家们,提出了“学习西方、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炮火轰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后,也轰开了很多中国文艺家的思想,让中国文艺家首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其中音乐艺术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

三是我国声乐表演技术的综合性文化式研究,主要是对国际化大环境下中国声乐表演文化进行论述。

国际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也为声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声乐表演,因其所蕴含和展现出的中国文化特色而闻名世界,声乐的表演已从“表演”范畴进一步扩大到“文化”范畴,赋予了表演更多的文化要求和文化趋向。

二、中国声乐艺术转换音乐表演的机制中国声乐艺术要以表演形式呈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转换模式,模式的归纳、总结和沿用,最终形成了具有规律的转换机制。

声乐艺术转换为音乐表演,体现的是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和”突出的是意境之“和”、思想之“和”,“不同”突出的是音乐内容、表现方式和情感侧重的“与众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初,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大庆师范学院音乐 厅举行了专场音乐会,此次是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和齐齐哈尔大 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交流活动的首场音乐会,受到两院领导 的高度重视,在两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演出 节目有一定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此次艺术实践交流活动使大庆师范学院的学生得到了一次非常 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提供 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这次艺术实践专场音乐会,两院建立 为艺术实践联谊学校,将两校的艺术实践交流活动继续发展下去。
II.岩纹 4’ 105
2\4,3\4,4\4,Allegro,1=13 pp-ff
III.脸谱 7’ 118
2\4~9\4,由慢渐快变化节奏 表1
pp-ff
从以上的改变可以看出,经过对材料的演奏加工,当小提琴奏 出这一主题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腔的音响,以及人声中的不确 定性。而滑奏所产生的微分音又体现出现代作品的特点。当然,我 们仍然可以通过惯用的西方作品分析技法来陈述其结构逻辑,第一 个主题的音调以相同骨干音下方大、小二度不同滑奏形成游移模糊
2012 · 11 ART EDUCATION 艺术教育
67
>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
的音响特征,此后,大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成为作品的核心音 程;第二个主题是出现在25小节的小七度上行大跳。由于此作品风 格的高度凝练,显然此处也可视为第一主题的延续;第三个主题出 现在84小节的第一小提琴声部(谱例2)。 谱例2
从贾达群创作于1995年的《蜀韵》①其名称便可得知,这是一 部带有浓郁地方特色与民族心理审美特征的作品,但就其形式化 特征与写作技巧而言,则是来源于西方世界的作曲法,正如林华 在《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一书中写的关于音乐语言表述的若干问 题,这涉及很多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传承与文化影响的问题,经过高 度的概括后,不外乎感性表述方式、知性表述方式与理性表述方 式。以下笔者借用感性表述方式的一般特征来读《蜀韵》,即从其 象征性、感官性、综合性等方面看一看经过雕琢打磨的现代作曲技 巧之下的音高、和声、节奏等元素是如何编织成一部极具蜀地风韵 作品的。
可以看出,大庆师范学院音乐系艺术实践的蓬勃开展带给了音 乐表演专业学生诸多益处,在“十二五”期间,学院还会给学生创 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 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从音乐语言的表述看音乐形式化过程
——以作品《蜀韵》为例
◆ 王艺播
4.开展专业见习与艺术实习活动 为了扎实推进大庆师范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环节,建设特色型应用型本科院 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为 期一年的教育见习与实习中,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2007 年,大庆市文化集团、大庆市歌舞团与大庆师范学院合作,成立教 育实习基地,要求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大四要在大庆市文化 集团、大庆市歌舞团见习和实习。可见,建立艺术教育教学实习基 地,是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社会、搭 建就业新平台的一个抓手。我们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最 大限度地施展和发挥个人才能。
切入,将第二乐章分成两个层次(图1):一是由第一小提琴的双 音(在桥上演奏)与铁棒在大锣上的刮奏所产生的噪音音响;二是 第二小提琴用弓根在G音上的强奏。接下来的四小节作为发展,音 响上进行了灵活的复对位,两个层次相互置换。通过这一细节,我 们可发现细节的展示与结构设置的并存,既有音本位的思考,同时 也凝结了结构的设计,如同置身精美的园林中,整体大于部分且部 分亦有价值。
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I.高腔;II.岩纹;III.脸谱(表1)。在 这里,我们聆听到三种旋律,“高腔”中,两把小提琴各自为政, 以川剧传统曲牌为来源,因势利导地构成了核心材料(谱例1)。
谱例1 高腔【红衲袄】片段:
标题
时长 小节数 节拍/速度
力度
I.高腔 6’ 60
2\4~6\4自由节奏,慢乐章
ppp-fff
就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大庆市歌舞团曾和学院音乐系舞蹈专 业学生合作出演的大型歌舞剧《鹤鸣湖》展现了和谐、人与自然和 平共处的主题,感人肺腑。《鹤鸣湖》荣获了第七届中国舞蹈“荷 花奖”编导金奖和剧目、表演铜奖3项大奖。2009年7月末,该剧作 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演出4场,广受国内 舞蹈界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好评。音乐系舞蹈专业的学生因为出演 《鹤鸣湖》这部舞剧,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增强了实 践能力,也积累了人生宝贵的财富。

作曲家对材料的运用很简单,在整部作品中,作曲家紧扣主 题,运用音调变化配器出现位置的移动等方式不断突出主题。其中 最有特点的是用钢琴表现变化主题。钢琴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不 像弦类乐器那样容易做出微分的效果。作者针对钢琴这一特点, 运用不协和和弦之间产生的共鸣,巧妙地制造了不稳定的音响效 果,体现了主题的特点。如此,便如水墨画一般,不能以西方惯有 的乐思结构来定义,一般的曲式结构图说明不了东方音乐材料本 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很多作品不局限于音乐素材本身,如上面提 到的曲牌的文字格律、声腔种类等。很少是音乐素材本身之间的逻 辑关系,曲牌的初级形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反复(变奏、循 环),在此相对松散,而它的动力则主要来自于其他要素。如在此 段落中,在相对自由的节奏之上多次、频繁地使用由慢渐快的处 理手法,在打击乐的处理上,有的改变织体密度,有的以近似于 “solo”的音型来增加音响的紧张感与戏剧性,大多以连接段落的 形态出现。
音乐与舞蹈
互动。孟玲教授从声乐学习所需要注意的技巧性、所唱作品的风格 及舞台表现进行了讲授,对怎样更好地去理解作品,结合自身多年 的成功教学经验和演出实践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使学生受益匪浅, 既增长了见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声乐艺术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学院音乐系还定期组织学生外出进行艺术观摩,如省、 市举办的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哈夏音乐会、俄罗斯舞蹈团演 出、歌剧院邀请的著名大型交响乐团演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著 名歌唱家、演奏家的音乐会等。通过大量的艺术观摩与采风,学生 的音乐视野逐渐开阔,他们从中也学会了如何释读艺术之美。这 样,不仅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 足,以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艺术实践能力和水平,这对 学生今后漫长的艺术人生之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音乐课堂教 学所不能达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