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中国·园林绿化的机遇与挑战
■策划:张波汪法频■执笔:林爱庆刘娟娟
美丽中国、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密不可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相伴而行。

园林绿化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发展理念、管理体制、推进机制、资金支撑、技术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尚待破解。

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综合统筹,奋力发展……城乡建设理事会的专家同仁,高峰恳谈,深思熟虑,直陈灼见。

宋春华
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建设美好家园要坚持四大原则近十年来,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末,我国建成区绿地率达34.47%,2011年达到34.7%,人均公园面积11.74平方米。

整个“十二五”期间及未来,我国的园林事业将会更快发展。

预计“十二五”末,绿地率将达到37.2%。

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3.15平方米。

尽管如此,我国的园林绿化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国外的绿地率一般都在40%—70%,因此我们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这是重大的举措。

在建设低碳社会、绿色人居、美丽中国过程中,园林绿化肩负重任,所以我们应该认清使命、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我们美丽的中国。

“十二五”和未来一段时间,园林绿化工作将进一步落实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全面推进城市的绿线管理,要合理地增加城市力量,提高绿地品质,要加强生态机制的保护,注重生物多样性,要加大基础研究,强化管理。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效益,我认为首要的是生态效益,尤其是在当前大气、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园林绿化,在吸收二氧化碳,碳惠方面,降低PM2.5,防微尘等方面的效益。

这是一个低成本,见效快的重要措施。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新区的开发,还是旧城的改建,这个过程中间都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要保证在有足够绿地率的前提下去全面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提高服务能力。

园林绿化是由政府主导并提供涉及民生的公共产品。

所以,政府在规划、政策、资金、管理等多方面,都要给予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我们的城市缺什么?我认为是缺公共空间,缺绿地。

我们的高楼大厦太密集了,我们最缺的就是公共空间。

所以我们要增加开放性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形象才能得到改善。

以前我们往往是见缝插绿,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起整体的绿地系统和生态体系,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好的效果。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园林绿化的人文内涵。

光“绿”还不够,还要跟建设文化强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建设等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应该更多地包容文化内涵和艺术要素,以我们特有的园艺形象和植物造景与人互动,让人们获得一种美学的体验,寓教于景,陶冶情操,滋润心田。

四要坚持永续利用的原则,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

现在的管理我觉得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乱砍乱伐、盲目移植、大树进城。

有些大树进城之后活不成,活
了以后也表现不好,而且是一换季就容易有这种情况,没有永续利用。

要做到永续利用,就要从粗放管理转型为精细化、生态型管理。

比如说浇水,在以色列、埃及、约旦河的某些地区,虽然水资源稀少,但绿化却非常好,靠的就是滴灌,这就是精细化管理,而我们很多缺水城市依然是满浇满灌。

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园林绿化事业做得更好。

姚兵
原中纪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组组长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理事长
建设园林城市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在此,我提出一些意见,供参考。

一、提高认识,用先进的思想统领园林城市发展
首先,园林城市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现。

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有适宜的环境,包括投资环境,园林城市正是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和载体。

其次,园林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精神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园林城市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园林化等外在形象上,而且体现在城市居民道德素养等内在精神上,是城市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园林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深刻领会,统筹把握园林城市发展中的五个关系
首先,要深刻领会和统筹把握园林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园林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其次,要深刻领会和统筹把握园林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园林城市建设与城市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方方面面,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再次,要深刻认识和统筹把握园林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园林城市发展要与城市的品位、居民的素质、城市的文化相一致,还要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一致。

第四,要深刻领会和统筹把握园林城市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科学是没有边界的,要了解和展望全人类在园林城市发展方面的科学研究动态,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

第五,要深刻领会和统筹把握园林城市的发展与城郊一体生态建设的关系。

园林城市不仅要搞好建成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更要注重包括广大乡村的大环境生态建设。

三、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园林城市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园林城市是环境。

园林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善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

其次,园林城市是资源。

对于自然资源,要重在保护,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

再次,园林城市是品位,是素质。

要加强管理,因为管理出品位,管理出素质。

第四,城市园林是产业。

城市园林是与城市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产业链,要按照新型产业化的要求来加强。

第五,城市园林是文化。

一个城市的园林文化综合反映出这个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也充分地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品质和精神。

第六,城市园林是一门科学。

城市园林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的科学,要求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并加强园林中的各项科研工作。

第七,园林城市是一笔财富,是一大笔财富。

园林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其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可以使城市建设的各项融资工作更有效地完成。

四、抓好研究,推动园林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
首先,专家智囊、群众结合,共同推动园林城市的发展。

其次,统筹兼顾、持续发展,使园林城市建设和发展再上新台阶。

再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园林城市建设产业化之路。

园林城市发展要走新型产业化的思路,要推进产业化的发
展。

最后,园林城市发展要加强科技研究。

城市园林建设的本身很多属于专门性质,是科学性的技术,要尊重科学,要加强研究。

骆中钊
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总建筑师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顾问
园林建设要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留给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时代赋予我们创新发展的机遇。

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弘扬传统,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应有贡献。

当今,无论城市或乡村聚落,“千城一面,百镇同貌”和似曾相识的“世界大同”比比皆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中国式”奇楼和“新技术”怪楼四处泛滥,使得城市和乡村痛失了自身的独特风貌。

建设美丽中国,要避免美丽了不是中国的。

我们既要保护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也要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不固步自封,有所创新。

提高文化自信是营造宜人家居的根本。

城乡建筑风貌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当地居民生活的缩影,只有在城乡建筑风貌的创作中注入当地人文内涵,才能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从而激发人们的自豪和进取心。

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风貌的历史性、文化性、现实性,关系到能否正确引导建筑风貌的创作、把握和坚持。

拿山水园林来说,中国的山水园林中,除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外,还包括令人瞩目、立足于自然的乡村园林。

我国传统乡村园林,是为村民提供公共交往、休闲游憩和生产活动的场所。

其多半是利用山、水、田稍加园林化加工或者街巷的绿化,也有因就于名胜、古迹稍加整理和调整的人为景观。

绝大多数都没有封闭的范围,成开放性的外向型自然形态。

中国的山水园林,以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自然相得益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诗画情趣、引人入胜、意境深远等成为世界园林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园林建设和城乡建设一样,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也应看到,园林绿化的设计创作和建筑理念,受到外来文化的不同程度冲击,盲目追求宽广场、大草坪、洋树种和缺乏意境的建塔、立亭等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滥用投资,而且影响到城乡风貌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因此,园林建设和城乡建设一样,也应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造园文化,创造出既符合传统建筑文化又有时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美丽中国绿先行。

城乡特色风貌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为园林绿化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宋立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顾问
美丽中国要有中国特色目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定格期,在这最后的高速成长期中,美丽中国的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

因为当经济发展减速时,财力就会下降,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就会明显减弱,我们的建设工作就要精打细算,这是我们真正的挑战。

如果说前期我们建设的是小康中国的话,那么现在建设的就是美丽中国。

财力减弱后,城市之间必将竞争劳动力,谁赢得了劳动力,就意味着谁在高速增长时期争取到了机遇。

为了竞争劳动力,各个城市必然要向着美丽的方向发展。

因为美丽的环境能提供良好的投融资条件和人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以往的农民工更加看重的一点。

并且我国的城市发展也确实到了更加注重环境建设这个阶段,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的时代终将过去。

当然,中国在建设美丽的路上出现了种种不美丽的现象,但美丽是一个过程,不美丽是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代价。

美丽中国有四个字,三组概念。

美丽、国和国前面的定语。

我相信我们肯定会美丽起来,但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美丽起来的时候还是中国,不是外国。

最后,希望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差不多实现的时候,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时候,我们人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时候,甚至我们人均水平达到美国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我们依然是美丽的中国!
杨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园林景观系主任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顾问
风景园林建设要统筹推进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主要有: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地域文化活力缺失和文化趋同现象日益明显;社会各群体不安全感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加强;经济减速带来就业压力等后续影响不可预期;物质极度发展和精神活动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等。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有危机,说明有机遇。

我们应努力抓住此次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机遇,多方位行动,真正地实现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

第一,立法方面,要明确风景权益的内容和范畴;要确立风景园林作为综合陆地、水体、土壤和空气等各项资源核心概念的法律地位,以及风景园林师的职责;
第二,机构设置与调整方面,要在国家层面,明确负责国土风景园林管理的机构,制定多机构协作机制,设立负责“美丽中国”战略实施的监督与监测机构;要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级地方政府层面设立负责实施“美丽中国”战略的统筹机构;
第三,技术方面,要推动覆盖全国的景观评估相关指标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要在全国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和设计;要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城市绿地指标与结构,解决环境危机;要深入研究发掘风景园林学在解决国家顶层问题方面的贡献;
第四,社会支持方面,要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引进听证制度;要实施广泛多样的公众解说教育;要设立志愿者制度;要鼓励成立非政府组织对战略实施效果与问题进行监督;
第五,规划与设计方面,要按照国家、地区、市域等不同尺度,制定综合规划管理政策,作为具体城市规划、建筑和设施建设的依据;要提倡多学科参与、多方案比较、公众咨询的规划方式;要强调软性规划与硬性规划的结合,加强软性规划的比重;要直面城市化问题进行设计,实现科学、美学、社会、经济多重目标;
第六,评估与管理方面,积极参与规划设计前期的景观评估与工程评估工作,并在影响风景价值的工程纠纷中提供咨询建议;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维护过程的管理与监测;
第七,资金支持方面,要加强在制度设计和指标制定方面的科研资金投入;要重视风景园林项目在增加场地到访率、提高场地活力、实现场地复兴等方面带来的经济利益;
第八,能力建设方面,要完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保持学科合力与活力;要建立风景园林师的技术资格认证制度;要加强风景园林师在其他相关领域的技能培训工作,拓宽视野;要针对相关国家地方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风景园林知识培训。

刘定华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重庆市天域园林艺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要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里的园林绿化建设要体现当地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文化产业拓展更加强调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突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理念”。

园林绿化是一门艺术,具有文化、艺术的特征,它的精神特征是我们要首先把握的要素。

现代园林文化表达,讲求形式与功能,现代与传统等多方面的融合和发展,提倡自然文化精神。

园林绿化与其他艺术相互关联。

园林绿化跟公共艺术的关系,这跟我前面谈到的塑造、创造人性化空间,要建立、构建很多公共开放空间有关,要把周边环境跟公共艺术相关联,创造一系列活动互动场所。

园林绿化与公共艺术联系紧密,在精神层面关注社会问题,反映公众意见及其价值诉求,激起公众共鸣,同时接纳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共同参与到公共艺术建设的操作过程和以作品为中介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来。

通过主题元素跟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一定的活力匹配。

园林绿化与雕塑艺术相得益彰。

雕塑本身离不开环境,需要展示的空间。

西方景观和中国现代园林绿化景观中,雕塑作品多是人工、具象的;中国古典园林绿化中,雕塑作品多是写意、抽象的。

景观元素包括主题标志物,跟周边环境以及主题密切关联,也反映出当地文化的多元性。

这里我想用几个关键词反映行业里我们做的一些工作,一个是城市的运营,第二个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个是城市综合体以及产业打造方向,第四个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作为地域发展的情况,需要大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

现代社会里,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

在现代经济下,园林绿化行业充满机遇和挑战。

作为提升城市活力的纽带,园林绿化可以聚集人气,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凸显区域文化,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构建生态系统绿脉,输送大自然生态能量;打造公众参与的舞台,提供公共活动交流场所。

我们要注重对本土优秀文化的挖掘,依存民族产业、民族文化。

有所创新,讲求生态效益。

还要考虑到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经济性不是单纯的花不花钱的问题,是怎样把我们所做的设计活动、建设活动跟经济活动密切关联起来的问题。

从我们从业角度来讲,我们要有信心做好园林绿化产业的一系列工作。

刘全民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不动产投融资中心主任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兼企业项目投融资专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创新绿色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国家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特别强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并指明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为园林绿化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园林绿化行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其现有的发展理念和运营模式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园林绿化行业传统的投融资模式要有所创新。

绿色基础设施即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指城市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包括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等。

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需要,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绿色基础设施一般投融资模式有银行贷款、信托计划、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模式,还有BOT、TOT、BT、PPP 等特殊的项目融资模式。

我重点谈一下绿色基础设施的一些投融资创新模式。

第一,成片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包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

根据超边际理论,利用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效果和弥散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来筹集民间资本。

以市场机制培育大中型专业化园林绿化资本运营公司,进行成片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包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实现
基础设施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通过成片绿色基础设施更广阔的绿色网络系统的叠加交联,从而联动实现该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递增。

第二,无收益的绿色基础设施与其他有收益的基础设施绑定开发。

政府可以将无回收效益的绿色基础设施与其配套建设的公路等有回收效益的其它基础设施进行绑定招标建设,采取BOT等方式,利用有收益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对无收益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融资支持。

第三,社区小型绿地采用政府投资、开发商配套和从绿地的受益社区中收费相结合的办法来募集资金。

具体分为:社区型绿地的建设启动资金由政府提供,养护费由居民支付;居民区内绿地由开发商配套,养护费可以从物业管理费中支出;直接由居民对所要种植的树进行认养。

每认养一棵树,需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大型绿地及城市花园建设可借鉴BRT城市快速交通投融资模式,以其广告位出租收益或者商业设施的租金收益等一系列收益权作为融资基础。

城市的绿地园林系统的服务价值流通过内在服务网络系统,将其价值效应强烈体现在区域内的相关资产的增值上(如商业设施租金的提升、广告效应的增强等)。

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相关资产的升值,增强绿色基础设施的经济强度,以此提升绿色基础设施的融资能力。

黄明知
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国建中茂(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企业管理升级专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科技绿化前景广阔期待支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等困扰。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超越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环境外交上面临巨大国际压力。

主要依靠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转型,要升级,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炭环保产业。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这激励了高科技绿化企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我们要依靠高新科技,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行业劳动者的素质来完成,而不是像原来仅靠资源要素的投入。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被垃圾填埋场包围,这些垃圾如何变废为宝成为新课题和诱人的绿化新业务。

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竞争非常激烈,而高速公路和铁路工程边坡绿化、采石场和废弃矿山复绿、盐碱地绿化、沙漠绿化等国土绿化则是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新业务。

这些对高科技绿化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我们绿化企业来说,我觉得机遇主要是两个转变:一是由挖坑种树植草向生物活性土壤高科技绿化技术喷播绿化转变。

二是由城市的园林绿化向废弃矿山、公路铁路高陡边坡、采石场、废弃矿山和盐碱地等国土绿化转变。

广州中茂高科技绿化的初步经验有两点,一是必须产学研结合,二是必须依托具体的绿化工程开展研发。

追求人与大自然的有效和谐,降低治理护坡的长期成本。

广州中茂土壤菌的原理主要是活着的土壤。

中茂土壤菌的功效奥秘—可使岩石表层快速生物土壤化,让树木的根系扎入深层,从而生长实现绿化。

中茂土壤菌生物科技绿化法可广泛适用,这里简单举两例。

岩石坡面绿化:有效土壤菌是包含了可以加速岩石风化的厌氧菌和能够富集营养的根瘤菌等复合菌种的第四代生物肥料,土壤菌绿化法的核心技术是利用有效土壤菌在岩石上再造土壤层,恢复岩石,土壤,微生物,植物四者之间的自然循环及平衡。

沙漠绿化:沙漠化扩大,草场退化,沙尘暴暴虐的治理需要最新的快速高效的技术。

中茂绿化的土壤菌技术和化学固沙技术的结合使沙漠绿化技术得到了升华,使快速高效大面积地治理沙漠成为可能。

但是推广高科技绿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GDP政绩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滞后制约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资规模。

二是高速公路和铁路边坡的喷播草籽绿化只追求短期竣工验收的绿化效果占主导,高科技生物活性土壤喷播绿化技术抵挡不住低价倾销的喷播草籽绿化法。

三是高科技生物活性土壤绿化技术的研发费不足。

希望地方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要加大,也希望企业一起研发,一起开拓前景十分广阔的大市场。

张小龙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城乡建设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兼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专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