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数学】学习数学的十三个好习惯
【高中数学】学习数学的十三个好习惯人的习惯是长时间逐步形成的自动行为与定型化倾向。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科质量的提高,更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1.认真倾听的习惯。
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思考”的习惯。
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3.仔细“试验”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养成“问”的习惯。
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敢于“争论”的习惯。
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
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1. 从小培养数学兴趣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活动, 比如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喜欢上数学。
2.适应不同学习节奏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孩子喜欢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建立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候感到困难和挫折。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需要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学习、多夸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每天保持适量的数学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6.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后续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并尽量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孩子容易理解。
7. 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在孩子们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数学习惯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呢?本文将为您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孩子对数学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效果。
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1.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孩子的学习环境中,添加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有趣元素,例如数学题目的挂图、数学游戏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
2. 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孩子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市购物时计算商品价格、做饭时计量食材等,通过实践中的数学应用,增加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3. 鼓励参加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
学校通常会组织数学竞赛,家长可以积极鼓励孩子参与。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
下面是几个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用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根据课程和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并教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作业和复习。
学习计划的制定可以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
2.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他们分配适当的时间用于数学学习和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适当提醒他们注意时间的控制,避免拖延。
3. 坚持复习和巩固: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巩固和复习的学科,帮助孩子养成定期巩固数学知识的习惯,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三、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辅导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还需要有效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来提高数学能力。
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1. 资源丰富的学习材料: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材料,如教材、练习册、习题集等。
让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和训练。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学习并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培养兴趣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数学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2. 培养自信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有些学生天生就对数学学习感到畏惧,认为数学很难很枯燥。
数学老师和家长要通过鼓励和肯定的话语,让学生懂得他们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只要有信心、有决心,一定能够学好数学。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心态下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勤奋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勤奋习惯。
数学学习是需要勤奋和毅力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地学好数学。
数学老师和家长要时刻提醒学生要勤奋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是需要不断重复、不断巩固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4. 培养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去总结的,数学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解决问题。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从中得到学习经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培养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数学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与提高。
6. 督促复习总结要督促学生进行复习总结。
数学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复习总结,才能够让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生要想提升数学素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
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数学经常成为学生们的心病。
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很难,所以经常有不会做、不愿意做、拖着做的现象。
这就需要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和家长约定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建立自觉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耐心和毅力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学科。
数学题目往往需要多次的推敲,多种方法的尝试,有时候甚至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耐心和毅力。
学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一次搞定的。
遇到难题不能垂头丧气,而是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继续思考和尝试,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三、多思维角度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灵活地应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
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扎实基础知识要想提高数学素养,学生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数学学习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每个新的知识点和技巧都是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的。
如果基础不牢固,后面的学习就会非常吃力。
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扎实。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先回顾和巩固以前的知识点,保持已有知识的熟练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
五、及时解决困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不少困惑和疑惑。
遇到困惑时,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和交流,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及时解决困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避免误区和堆积问题,也能更好地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六、多实践多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而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赵彩艳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感每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需要学生呼应以相应的学习习惯。
教师想要积极指导、扶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
一、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我很注意培养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快速投入课堂的习惯,经常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关键是给学生的一种定性的条件反射,提醒学生作好上课的准备。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听算,这种形式要求学生必须聚精会神地听老师念题,并进行紧张计算,并且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要看着老师,我平时随时留意观察,发现哪个学生不注意,就及时提醒教育,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有时还有意识地叫个别同学复述刚才老师或同学讲的话,来督促学生认真听讲。
可是在培养过程中,反复性是经常会出现的,因此要给学生多次实践的机会。
由于学生年龄较低,我坚持引导在先的原则:又因为习惯的养成是反复的过程,因而我也做到严格要求。
实践证明,经过课内若干时间的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初步形成了,那么再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慢慢巩固下来。
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想敢于说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想的学习习惯,这里包含着学生肯想和会想两层意思,根据教育学原理,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想的机会,又要留给学生想的余地,还要教给他们想的办法。
语言是小朋友思维的外观,学生想的如何,必须让他们讲出来,要使学生敢想、善想、多想,除了根据教师合理启发,不断培养他们想的习惯,想成善思的习惯外,还得尽量让学生多讲,让学生表达自己,哪怕是错的,也要让他们来说,以此来了解他们想的如何。
培养学生们敢于说的习惯,作为课堂练习的基本要求,我反复训练学生使用普通话大胆发言,要求他们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要求学生想好了就举手,讲话要完整。
训练学生大胆发言时,对于读的正确、响亮的,当场给予肯定和赞许,对于读的或讲的不准确或有明显错误的同学,从不轻易批评或指责,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开导,循循善诱,让他们重说一遍,说得好一点。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本文将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要建立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之上。
学生应该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
以下是几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建议:1.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2. 树立目标:学生应该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目标的设定和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
3. 鼓励自信: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学生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以下是几点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1. 多做习题: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做大量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的习题和课外习题进行练习,并注意总结归纳解题方法。
2. 多思考:数学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公式和定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或进行一些数学推理活动。
3. 合理利用工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计算器、几何工具等辅助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
以下是几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1. 规律作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初中数学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好初中数学需要一定的努力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1.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学好数学的前提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包括数学
概念、公式、定理等。
学生需要花时间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含义和应用,不断练习,直到真正掌握。
2.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思
维能力。
这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可以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多做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的学科。
学生需要多做练
习题,不断摸索和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寻求帮助: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者在线资
源寻求帮助。
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数学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
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6.建立信心:数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但不要失去信心。
建
立起对数学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建立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觉得枯燥乏味。
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实际应用问题和数学故事等方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如数的认识、大小比较、相同与不同、简单的加减法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三、勤于练习数学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勤于练习。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和参考书上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也要在家鼓励孩子多做数学题,提高孩子的练习量,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四、培养好的解题习惯数学核心是解题,所以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好的解题习惯。
在解题时可以尝试用图形、图表等形式来表达、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还要学会使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如列式解题、归纳法解题等等。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注重思维训练数学学习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思维训练。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俱乐部、参加数学比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题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学会自主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学会自主学习,不能总是依赖老师和家长。
可以通过看数学教学视频、阅读数学教材以及参加数学学习小组等形式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七、勇于克服困难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小学生要学会勇于克服困难。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都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实现的目标。
随着数学在学校教育和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避免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不要让孩子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而是教导他们将其视为一项宝贵的技能。
显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让孩子们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
2. 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制定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和每次学习的主题,对孩子们非常重要。
这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孩子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
同时,对于制定计划后,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回馈。
3. 创新学习技术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习过程更有趣的关键可以是在学习中添加互动性和创新性。
例如使用数码游戏、应用程序和在线学习资源,能够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4.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可以专注于学习的安静的空间。
例如,确保他们在学习时不受到干扰和打扰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学习。
这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包括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如桌子和椅子;提供某些必要工具,例如纸张、笔和计算器。
5. 学习与教学相结合除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家长还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与孩子一起学习并试图解决一些难题,也有助于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6. 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面对数学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并提供实际的支持与帮助,并告诉他们错误也能成为体验与成长的一部分。
鼓励是帮助孩子们坚持学习数学的关键,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结论: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的需要,这也有利于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
努力获取数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数学技能,这是学生们在未来成功的重要保证。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仅是掌握数学知识,更关乎学生思维方法和态度的培养。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将分析一些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1.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正确的数学观念是认识到数学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是一个需要持久耐力和不断努力的过程。
学生不应只追求短期的成绩,而是应该明白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学生应从小学习到喜欢数学、享受数学。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妙、有趣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增强他们对自己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二、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起着重要的影响。
1.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数学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和噪音对学习的影响。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作息、规律作业等,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的数学课本、练习册和习题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提供在线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如数学软件、数学游戏等,使学生能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效果的好坏。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会总结和归纳数学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
学习前,可以请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学习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成功学习数学的关键。
通过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兴趣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很难持之以恒地去学习。
老师和家长都要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及时巩固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是一个递进的学科,后面的知识往往需要建立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及时复习和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避免遗忘。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定期的课后作业或者测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帮助他们弥补不足。
三、培养自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自觉意识,因为它需要学生不断重复练习和探索。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老师和家长也要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培养耐心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功近利,要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耐心性,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注重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
而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则应当在日常教育中格外重视这一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觉性和耐心性,注重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学习动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实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身作则,展现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和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场所。
家长可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支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和课外练习,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重点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和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制定计划。
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
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
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
(5)独立作业。
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
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
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听老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要力求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在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听课,教师可以从学生听课的神态上来判断。
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如果发现其中一个学生走神,就稍微停一下讲课,用教室的寂静提醒他;或者走到他跟前用手轻轻示意一下,暗示他注意听课;或者提一问题让他立即回答。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的学科,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数学也不例外。
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如数数玩具、算术题等,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乐趣。
另外,也可以通过精心选取一些趣味性强、生动有趣的数学题目,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计划作为支撑。
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数学学习计划,帮助他们规划好学习时间和任务。
可以让孩子每天按照计划自主学习一段时间的数学知识,逐渐培养起持续学习的习惯。
三、提供学习资源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购买适合孩子年龄的数学教辅书籍,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和学习。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网络教育平台上的数学课程,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此外,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的游戏或者应用软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鼓励解题思考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解题思考能力对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做数学题时,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思考解题思路。
当孩子遇到解题困难时,可以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五、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数学,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
与孩子共同讨论数学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学习,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也可以与孩子的数学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更好地养成数学学习的好习惯。
六、激发自信心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信心,才能更好地坚持学习。
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十种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十种学习数学的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
具体来说应培养以下十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预习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主动地把第二天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先看一看、想一想,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
看懂了,学生会增强自信心。
能更积极主动地听课;看不懂,会激发起求知欲,能更有目的地听课。
这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2、培养读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要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想,把重点词句找出来着重理解。
做练习前先要看一看想一想有关概念或法则。
还应阅读数学课外书,以丰富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听的习惯。
数学实践表明,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是“学法”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课是非常重要的,认真听懂一遍胜过课后自己看几遍。
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述和提问,还要专心听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想的对照,然后对同学的答题进行评价和补充。
4、培养看的习惯。
数学课本的插图或教师所画的线段图都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不管是教学概念,还是应用都要以图来引导学生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培养说的习惯。
要养成用自己的语言讲题说理的习惯。
例如一些定义、定律、性质、公式、法则,不仅要讲出意义,还要举出实例;计算题、应用题不仅会解,而且要讲出解的思维过程。
通过讲,不仅能再现和巩固知识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质疑的习惯。
要想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勤于动脑,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7、培养细心计算,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各年级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验算和检查计算中的错误的练习;或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作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把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对简便、合理的计算给予表扬,以此培养学生计算仔细,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和思维的灵活性。
8、培养观察的习惯。
几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几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的学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培养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几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一种习惯:每天定时进行数学复习定时进行数学复习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养成每天定时进行数学复习的习惯。
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或者晚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通过每天的复习,可以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已学的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牢固。
定时进行数学复习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第二种习惯:注重数学题目的实战训练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实战训练,因此养成做数学题目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做数学题目的实际练习,通过不断地做题,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目,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从简单的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通过做题的实战训练,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第三种习惯:学会和同学互相学习学会和同学互相学习也是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可以在学习小组内互相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学会和同学互相学习,可以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第四种习惯: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做好笔记是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之一。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认真做好数学笔记的习惯。
在课堂上,可以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方法详细地记录下来。
在自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学知识,及时将课堂的内容和习题的解题方法做好总结和梳理。
第五种习惯:及时整理数学知识体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及时整理数学知识体系的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下面就介绍一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耐心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因为题目难度大或者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而感到沮丧。
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都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复习知识、及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学习一定的时间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练习熟能生巧,数学也是如此。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并定期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总结解题技巧,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基础知识的打好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功课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不足的地方,及时补充和巩固基础知识。
六、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数学需要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家长和老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鼓励学生通过游戏、趣味的数学题等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几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几种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1. 坚持每天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学科,因此学生应该每天都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进行数学习题的练习。
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2.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按照计划有序地学习数学知识。
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偷懒或者一次性学习太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学科,因此学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探索。
4. 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数学的学习需要既要理解概念和原理,又要记住公式和定理。
学生应该注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既要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又要不断进行反复记忆和巩固。
5. 探索和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学科,学生应该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提问,勇于思考,多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6. 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数学的学习可以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学生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学习。
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共同讨论解决方法,这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7. 反馈和总结: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学习的反馈和总结。
在做完一道题目后,要仔细分析和总结自己的解题过程,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也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下去。
只要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取得进步的。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学生需要建立起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学习态度。
数学的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地克服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养成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
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网站、期刊等,利用丰富的资源来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学生还应该掌握一些学习技巧,比如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点、解题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强调解决问题的学科,学生要注重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多进行实践性探究,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注重巩固与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基础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除了通过以上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组织数学角逐比赛可以组织数学角逐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数学水平的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许多教育专家也都认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渠道和轨道,一旦修成后。
学习就只是个过程而已,学习便可畅通无阻,不断前进。
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初中生正处在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初一学生抓起,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人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加以培养和塑造:一.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调查资料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有75%至85%的知识是通过工作、自学和科研中获得。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初中学生已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重视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树立起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思想,而且只有认真读书,才能获取知识的精华。
新课程浙教版教材为学生开辟了良好的读书基地,新颖的章头图语,重于动手实验与实践探索的教学内容,难度适当的课内练习、作业题和复习题(小结、目标与评定),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会他们阅读课文的方法:1. 课前读书,初悟其意“学贵自悟”,有目的的预习读书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为了读有所悟,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精心设计预习提纲,由教师示范阅读课文,从中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定义、定理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
建立适当的检查职责,书写简明的读书笔记等。
检查可分为教师抽查,小组互查,同学之间互测等形式,对检查中有知识缺漏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使之一起前进。
另外还可以与家长联系,以求互相协作,防止学生的“惰性”发生,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设计预习提纲应尽可能浅显易懂,使大多数学生细读之后就能理解。
提纲的拟定可围绕下列几个方面:教材内容涉及到哪些数学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如何?概念、规律是怎样揭示出来的?用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步骤有哪些?关键是什么?这些概念和有关相似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例如:“多项式”一节课前,要求学生课前先读一遍课文,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按照下面问题仔细研读:①什么是多顶式? ②什么是多项式的项?试指出 是几项式,并分别说出它的各项。
21612x x -+321125x x x -++③怎样确定多项式的次数?试指出最高次项的次数,并说出它是几次几项式? ④多项式里什么样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 里,哪一项是常数项?⑤分别从定义上、次数上、系数上说明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同意见可以争论,疑难问题暂作记录。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培养读书习惯,在平静的字里行间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诚然“万事开头难”,但对于幼稚好强的初中生来说,只要教师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热情鼓励,想办法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就能达到预期的希望。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哪些刻苦攻读,一举成功的历史名人趣事(如华罗庚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刻苦读书的实例,启导学生奋发读书,在自愿的心理作用下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当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课文的重要性后,即可实施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时间完成预习提纲,上课前用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
2.课堂精读,加深理解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精读,力求做到读有所获。
为了正确地指导学生读书,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熟悉教学内容,首先认真读好教材,并且以新课标为准绳,潜心研究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要站在全体学生的立场上,权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单位课节的重点与关键,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精读重点内容,在读书中悟出知识要点。
如讲“同类项”这一节课时,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米和面粉能否装在一个袋里?学生笑答:不能,因为不是同类东西。
当问及什么叫同类项时,由于课前已预习过,学生大多能说出定义。
之后教者出示题目:在下面单项式中,哪些是同类项?然后分组讨论,全班学生都没有什么困难。
课堂兴趣很浓,学生们通过看书思考、小结,基本上都理解了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必须相同(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两个可以不同(系数可以不同,字母的顺序可以不同)。
教师不失时机地转入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教学,既然生活中的同类物品可以归放在一起,那么数学中的同类项能否合并?比如:每本作业本x元,王强买了5本,张华买了3本,一共花了多少元?5x+3x=(5+3)x=8x王强比张华多花多少元? 5x-3x=(5-3)x=2x。
同理得等。
学生已基本悟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这时转入读书理解法则,学生便很容易地掌握住了关键问题,即合并同类项法则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
通过几个例题的分析讲解,全体学生在读书中掌握了知识要点。
分配律逆运算分配律逆运算223,2,0.5,,,4.x xy x ab xy ba 21612x x -+222325ab ab ab +=3.复读教材,归纳总结复读分课后复读与单元复读。
防止学生学习上的返生和理解肤浅的主要途径是课后读书,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后重温主要内容,规定做作业之前看一遍本课节主要内容,研究一下例题的解题过程和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复读是重复阅读全篇、全章或某一单元教材。
为了使学生坚持复读教材,而且能持之以恒,教师还应精心设计一些补充复习提纲,以条文形式、表格形式、图示方法等理顺知识脉络,使之形成知识体系,在知识系统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复习习惯。
如在复读“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单元,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用表格形式表示出它们的五种位置关系。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易受感情支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上新课前的几分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将新知识转化成一些有趣的问题,即创设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展开新课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上新课之前教师和全班同学做这样一个智力游戏:要求同学们每人心里都默记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以4,再加上20,最后只要将这个运算结果告诉教师,老师就能猜出这个同学默记的是哪一个数。
通过几次验证,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游戏中运用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些知识,每个人都会玩这个游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中,同学们听课都特别专心,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经检测,教学效果很好。
2.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专心听讲,将学生的努力和老师讲课过程紧密联系起来。
要培养学生学会听,学会注意听老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小结。
这样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大大提高其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教师教公式,学生套公式。
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教师要变“满堂灌”教学为“活动式”教学;变学生的“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的学习,才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具体做法可以是:当把新知识转化成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后,在学生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活跃的时候,精心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
教师应注意启发和引导,精心点拨,使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进行“单项式的乘法”一节教学时,通过复习幂的有关运算性质,提出问题: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4xy,高是3x,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探讨4xy.3x如何计算,引出“单项式的乘法”的课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启发他们注意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问题转化成易于运算的有理数的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
当大部分学生已有结果时,再提出如下问题:仿照刚才的作法,你能够解出下面的题目吗?①3x2y.(-2xy3)②(-5a2b3).(-4b2c)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一般规律(法则)。
……。
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记忆也牢。
3.认真思考勤摘笔记,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中学数学概念繁多抽象,课堂容量较大,初中学生必须重视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把教材中最精华的东西和听课中自己头脑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随意性强,做笔记可给予“动”的机会,约束精力的分散,是一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在刚开始时,课堂上要给学生明确提出哪些需要记,哪些可不记,并要留有适当时间让学生抄写,防止学生因做笔记而影响听课,并经常进行笔记交流,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的提高。
针对当前学生普遍怕记的状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节、每章知识的要点,学些记忆方法。
如通过知识间关系的类比,使学生学会联想记忆法;通过绘制直观图表,学会数形结合记忆法;通过把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口诀记忆法;通过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发掘,使学生学会理解记忆法;通过知识系统的整理概括,使学生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等等。
三.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许多学生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作业字迹潦草,马虎粗心,解法单一,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做作业的目的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地良好的作业习惯应包括:1.要养成做作业前看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