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1)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 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 前去。
文体包括: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应用文等
文学体裁: 诗歌、 散文、 戏剧、 小说。
记 叙 文
返回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 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为主要内容 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豆浆机
豆浆机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会给我们带来营养丰 富的早餐,我们都很喜欢它。 它由机头、杯体和精磨器组成,而且买了这个豆 浆机会赠送给买家清洁块、干豆量杯、过滤杯和过 滤杯把手。 整个豆浆机是圆柱体的,机头是橙红色的,好像 给豆浆机戴上了一顶橙色的帽子。杯体是透明的, 整个豆浆机看起来非常美丽。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豆浆机的使用方法。豆 浆机使用方法分为四步,1、湿豆浸泡。2、杯体加 入泡好的黄豆。3、杯体加入清水。4、安装五谷精 磨器,按启动键。这样一杯新鲜的豆浆就制作出来 了。 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豆浆机,因为豆浆机使用非 常方便,豆浆营养价值高,豆浆机真是“美味又随 心,时时补身体”的好工具。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
古文:古文大致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
韵是一种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碑文。
散文,包括历史传记、议论文、杂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重点讲解一下。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起源于战国末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工整,散文句混杂。
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剧,杂剧是表演。
散曲可分为诗和套曲两大类,其中诗由一首歌组成,套曲又叫套曲,由多首歌组成。
杂剧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由主语(人物动作和舞台效果的描写)、宾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等)组成。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①简单记叙文
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返回
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 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 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 (4)宣传类 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
返回
(四)、议论文
❖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 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 ①一般性政论文 ②评论 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 ④读后感 按论证方式分: ①立论文 ②驳论文
❖ 1、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①实体事物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
③科学小品文
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①平实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返回
(三)、应用文
❖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 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 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 聘 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 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 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参考实用]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a.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b.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a.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b. 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a. 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b. 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 (4)说明对象(5)说明顺序 (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 文艺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事理——事理说明文 事物——事物说明文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诠释、摹状貌等。
文章体裁分类文体常识及写作手法(整理)
文章体裁及文体常识第一章文章体裁及文体常识综述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演讲稿。
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一)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作品:四大类一、诗歌:诗、词、曲、民谣等。
二、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
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四、戏剧: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可列入小说类)(二)没有塑造形象的是一般实用文章:四大类一、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二、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三、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
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
四: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
书信、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三)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四)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五)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
第二章文章体裁(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写作目的:通过继续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写人表现人物思想品质,通过写精装物抒发感情。
初中语文学到几种文体
初中语文学到几种文体篇一: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a.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的思想感情。
b. 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 a.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 b. 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 a. 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b. 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平实性说明文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文艺性说明文(4)说明对象事物——事物说明文事理——事理说明文(5)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时间顺序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事物的内部结构空间顺序建筑物的方位、布局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部分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逻辑顺序认识顺序(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初三语文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古代、现代、国内外的文学作品。
2. 文学体裁: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文学思潮与流派: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 文学鉴赏: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
5. 文学评论: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6.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称谓礼仪等。
7. 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8. 世界文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包括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9. 阅读与表达: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阅读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知识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练习、写作训练等方式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
中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
⑶传奇,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如《红楼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或事物的来龙去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注
重情节的安排和时间顺序的组织,以描述事实真实性为要求。
2. 描写文:描写文是以描写人、物、景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描写文注重细致
入微的描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人物、物品、景物等产生直观感受。
3.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解释或阐述事物的来龙去脉、原理、作用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
文体。
说明文通常采用分析、解释、举例等方法,使读者理解和掌握被说明的事物。
4. 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论述某一问题或主题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要有明确
的观点立场,使用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证据,通过分析和比较等方法来论证观点。
5.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韵律和格律的文学形式。
诗歌通过押韵、节奏和对比等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6.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语言、自由写作方式和散文形式表达个人感受、思考和观
察的文体。
散文常常具有随笔性质,展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7. 寓言:寓言是一种常以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为形象,通过谐趣、象征等手法,寓言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可以启迪人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道理的思考。
这些是初中语文文体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分析不同文体的文本。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文学文化常识统编教材七~九年级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一)文学常识重要文体知识1.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抒发看法和感想。
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2.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赠序。
4.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
5. 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在古代,不同时期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6.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7.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统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一般来说,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仗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汇总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教材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词: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2.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潼关怀古”是小令的标题。
3.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
从内容上看,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4.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诸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5.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叫作“赠序”,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7.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写给自己的传记。
9.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
10.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二、古代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完整版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一、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2)
文体包括: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应用文等
文学体裁: 诗歌、 散文、 戏剧、 小说。
诗歌
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 样式。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返回
散文
散文是指与 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 文学体裁。
散文的种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 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 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 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 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 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白菜汤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 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 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 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 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 像在教堂里一样,“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 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 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之后,她很悲痛,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 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 真的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 汤?”“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 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 的,里面放得有盐呢。” 返回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文体知识和体裁常识
小说得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得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得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得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文体知识与体裁常识
一.文体知识
1。记叙文
(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她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得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
侧重写人得记叙文,以人物得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7)说明语言
3.议论文
(1)定义:议论文就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得文章体裁。
(2)
()
4、应用文
应用文就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得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契据等。它就是人类在长期得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得一种文体,就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得工具,有得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与依据、随着社会得发展,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得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得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与感情得书法与表达、
a.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得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介绍】: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识记根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法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一、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法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气、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言语〔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法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表达在事件的表达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表达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感情、推进情节开展。
抒情表达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想、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表达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表达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表达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含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气、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a.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b.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a.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b.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a.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b.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4)说明对象(5)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文艺性说明文 平实性说明文 事理——事理说明文 事物——事物说明文 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 空间顺序 事物的内部结构 建筑物的方位、布局 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 从整体到部分 从原因到结果 从概括到具体 从特点到用途 认识顺序 由浅到深 由近到远 由已知到未知 由具体到抽象(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7)说明语言3.议论文(1)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3) (4) (5) 平实 生动 特点 内容具体有理论性 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政治论文学术论文 分类广义的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 立论驳论要素 ①论点:是作者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特点 a.符合客观实际,表意正确b.具有较强的针对性c.具有鲜明性d.必须新颖独特e.可以多侧面思考和分析②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分层论证引申论证 论证地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6)(7)4.应用文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契据等。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文学体裁常识1.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三个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故事提出问题(引论) 结构 最基本的结构 其他纵式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横式语言 抽象性 概括性 严密性 准确、中肯、鲜明情节和环境。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2)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古代小说题材:①志怪小说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
②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淡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的一种小说。
③传奇小说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
④话本小说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
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用于传授他人。
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
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⑤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内容。
每回开头常有诗词。
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⑥谴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
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⑦演义小说是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
(3)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3.戏剧(1)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成,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指话剧。
话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2)戏剧文学的内容我们在初中阶段所讲的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体指的就是剧本。
它分为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
①舞台提示。
这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及人物、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等多种作用。
②人物语言。
即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3)戏剧的种类①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②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③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④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戏剧和正剧。
(4)戏剧的特点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事件高度集中的原则;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③剧本主要运用人物语言来塑造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化。
(5)元杂剧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①散曲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只单调的曲,简短精炼,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
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叙夹议。
②杂剧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
科介是动作、表情。
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4.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 田园诗 山水诗 讽喻诗按内容 叙事诗:通过对具体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抒情诗: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说理诗: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按作者身份 文人创作 民歌民谣 格律诗 按表达方式律诗绝句 自由诗 散文诗: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诗歌诗 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体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 近体诗 (成于唐代) 绝句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律诗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排律(白居易《长恨歌》)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又称“词余”) 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文 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散曲)(睢景臣《高祖还乡》) 戏剧杂剧 传奇 (是供演出的剧本) 中国古典诗歌(4)诗歌意象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