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涵义1、统计的三种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二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三是指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 上述三种涵义的相互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就无法提出;没有统计活动,缺少这个实践基础,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二、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没有数量就没有统计,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三、统计的作用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统计学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一、政治算术一社会经济统计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年)。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1、社会再⽣产核算五张表的中⼼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五张基本核算表的中⼼是国内⽣产总值表。

2、国民财富按来源分为国民财产和⾃然资源3、进⼝总值⼤于出⼝总值的差额称为逆差4、当现⾦收⽀⽐例系数⼩于1时说明收⼊⼤于⽀出5、政府消费的受益对象是全社会6、社会劳动⽣产率是⽤来反映什么的?(宏观经济效益是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

主要分析指标有:①最终产品率②社会劳动⽣产率③资⾦产出弹性系数。

|是每⼀从业⼈员在⼀年内所创造的价值,数值越⾼,说明宏观经济效益越好。

)7、计算建筑⼯程产值采⽤的是什么价格?(预算价格计算)(建筑⼯程产值=报告期已完施⼯产值+期末期初未完施⼯产值差额)8、性⽐率若低于100,表明⼥性⼈⼝多问题9、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10、研究某⼚所⽣产的⼀批机床的质量,则该批机床为总体表现11、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存储五分之四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是典型调查⽅式12、数量指标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1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根据选择分组的标志的多少及复杂程度的不同1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等于115、在某⼀变量数列中,某变量值为零,则不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何平均数16、⽤⽔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情况适⽤于规定计划期初、期末、期内某⼀期,还是五年累计应达到的⽔平适⽤于规定计划期初、期末、期内某⼀期17、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时期数列18、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基期下降4%,产量增加4%,产品总成本变化为总成本=单位成本×产量Y=a(1-4%)b(1+4%)=(a-4%a)(b+4%b)=ab+4%ab-4%ab-0.16%ab=ab-0.16%ab19、按总量指标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按表现形态不同,分为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答案:A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总体单位D、报告单位答案:C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A、经常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全面调查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答案:A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A、标准差B、平均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答案:D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答案:C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指标不同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采用的方法不同答案:B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A、总方差B、极限误差C、组内方差D、组间方差答案:C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67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0D、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8 答案:C12、一般情况下()A、就业人数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B、就业人数等于总人口数C、就业人数小于劳动力资源总数D、就业人数大于劳动力资源总数答案:C13、下列各项中,不列入经济活动人口的是()A、有酬从业人员B、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C、自营从业人员D、失业人口答案:B14、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A、自然资源的总和B、金融资产的总和C、财富的总和D、国民财产的总和答案:C15、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的项目是()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中间消耗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答案:C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商品购进总额的是()A、销货退回商品B、商品溢余C、未通过买卖行为收进的商品D、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答案:D1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储备资产答案:A18、货币流通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20、根据联合国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当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则表明该地区居民生活为()A、绝对贫困B、小康水平C、勉强度日D、很富裕答案:A1、研究某市工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生产设备D、该市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答案:C2、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数B、利润额C、设备数D、职工人数3、某灯泡厂检验产品使用寿命,应采用的调查方式为()A、立意调查B、任意抽样C、配额抽样D、随机抽样答案:D4、在连续变量数列中,某组上限为500,下限为400,其组中值是()A、400B、450C、500D、550答案:B5、已知某变量的标准差为8,算术平均数为20,则变异系数是()A、0.2B、0.4C、1.6答案:B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r=0B、-1≤r≤0C、O≤r≤0D、-1≤r≤1答案:D7、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A、之和B、之差C、之极D、之商8、某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比2009年增长30%,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5130%1B、530%C、5130%D、530%1答案:A9、如果现象的发展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所计算的各季节指数应为()A、0B、1C、-1D、2答案:B10、国民生产的两个基本投入要素是()A、政府和居民B、出口和进口C、消费和投资D、资本和劳动力答案:D11、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A、现金B、存款C、存货D、机器设备答案:D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产税的是()A、车船税B、遗产税D、个人所得税13、当基尼系数由0、32上升到0、52时,意味着()A、收入差距缩小B、收入差距扩大C、收入水平提高D、收入水平降低答案:B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利率的是()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准备金率D、转贴现利率答案:C15、统计指数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价值类指数和物量类指数答案:A1、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率属于()A、强度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弹性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答案:B2、下列属于属性变量的是()A、年龄B、收入C、文化程度D、消费支出答案:C3、制定数据调查方案首先要确定的是()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项目D、调查时间答案:A4、为保证数据分类的不重不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A、及时性、互斥性B、及时性、完备性C、准确性、及时性D、互斥性、完备性答案:D5、根据“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变量值为70的数据应归入下列分组中的()B、60~70C、70~80D、80以上答案:C6、某企业员工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7000元;7000元以上。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第九章习题⼀、名词解释时间序列:是指反映客观现象的同⼀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序列。

发展⽔平:是指时间序列中的每⼀项具体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所达到的规模和⽔平。

增长⽔平:简称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两个不同时期发展⽔平之差,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发展⽔平-基期发展⽔平。

由于所采⽤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发展⽔平对⽐⽽得到的结果,表明现象发展的程度,说明报告期⽔平是基期⽔平的百分之⼏(或若⼲倍)。

增长速度:是根据增减量与基期⽔平对⽐⽽求得的⼀种相对数,反映现象在⼀段时期内数量增减的⽅向和程度的动态分析指标。

加法模型:假设各构成部分对时间序列的影响是可加的,并且是相互独⽴的,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序列Y表⽰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叠加⽽成的。

乘法模型:假设四个因素变动之间存在某些相互影响的关系,则时间序列各期⽔平的数值就是四种因素相乘的乘积,其分解模型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乘积⽽成的倍⽐关系。

⼀次指数平滑法:⼀次指数平滑法是指以最后的⼀个第⼀次指数平滑。

如果为了使指数平滑值敏感地反映最新观察值的变化,应取较⼤α值,如果所求指数平滑值是⽤来代表该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值,则应取较⼩α值。

季节变动:由于季节⽓候(春、夏、秋、冬、晴、阴、⾬等)和社会习惯(春节、端午、重阳等)等原因,客观现象普遍存在季节变动影响(服装的销售量,农作物的⽣长,旅游⼈次;等等)。

测定季节变动的规律,主要在于测定季节指数,常⽤的测定季节指数的⽅法有简单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循环波动:循环波动的周期在⼀年以上且长短不⼀,可采⽤剩余法对循环波动进⾏分析。

⼆、单项选择1~5:D A B C D 6~10:B A D C D三、简答题1、根据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别有哪⼏种类型?请分别予以说明。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以下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3. 什么是经济增长?如何计算?4. 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 什么是物价总水平?6. 什么是投资?如何计算?7. 什么是对外经济贸易?如何计算经济贸易平衡?【答案】1.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总规模、总量、结构、运动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涉及到计量、核算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收入和支出等。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算GDP有三种方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出法是将国内生产的各种产品按市场价值相加,收入法是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支出法是将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

3.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计算方式是:当前年度GDP-上年度GDP ÷上年度GDP ×100%。

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在不同时期测量和比较相同品种和规格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然后将这些价格加权平均,以得到CPI。

5. 物价总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变动的综合表现。

它是用价格指数变化值来计算的,反映了物品和服务的总体涨跌情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6. 投资是指将借入的、筹集的或拥有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为。

它的计算方法是: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货币资金净增加。

7. 对外经济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经济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资本和转让费用等的收支平衡情况。

计算方法是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答案-杨灿-第二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答案-杨灿-第二版

3—16(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940+1。

2=941。

2(亿元) (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

2(亿元)或=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882+1。

2=883。

2(亿元)(4)GNDI=G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0+1。

2+0.5=941。

7(亿元) 或=GNI+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941。

2+0。

5=941.7(亿元)(5)NNDI=NDP+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得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882+1。

2+0.5=883。

7(亿元) 或=GNDI —固定资本消耗=941。

7—58=883.7(亿元)3—17总营业盈余=增加值—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原始总收入余额=增加值+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支出=980+28-417-(102—3.5)—63=429。

5或=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

5+(28—63)=429.5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余额+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429。

5—6-4-65.8=353。

7A=0.06 0。

11 0。

07 0.11 0.00 0.29 0。

01 0。

08 0。

03 0.14 0。

43 0。

20 0.03 0。

16 0。

13 0。

15总投入600 1200 200 3005—171 借:其他投资360贷:货物出口3602 借:货物进口7200贷:其他投资72003 借:经常转移16贷:货物出口164 借:货物进口120贷:储备资产1205 借:服务进口 5贷:其他资产 56 借:服务进口24贷: 其他资产24贷:服务出口30贷:经常转移509 借:其他资产60贷:服务出口6010 借:货物进口3000贷: 直接投资300011 借:其他投资50贷:货物出口5012 借:其他投资200贷:证券投资20013 借: 储备储备60贷: 其他投资60需要说明的问题:(7)和(8)国内收入的30万美元和50万美元并没有明确说明作为外汇储备,一般不作为外汇储备处理,而应计入其他投资里的其他金融资产(存款)。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1-6 何谓“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经济存量是在一定的时点,国民经济循环中具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经济流量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金融等流量。

人们运用既有的存量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流量;而流量运动的结果又会使原有的资源存量发生变化。

没有存量,流量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流量,存量也就成了无用之物。

因此,国民经济循环在数量上表现为存量与流量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必须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1-7 何谓“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有何分工与联系?国民经济五大核算:1.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GDP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关键总量及其内在联系;2.投入产出核算——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和部门间的关联;3.资金流量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分配、消费、投资和金融等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情况;4.资产负债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情况,同时反映国民财富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5.国际收支核算——是对前述各种核算中有关对外经济往来和关系的内容进行的系统归纳的结果,具体分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的核算。

五大核算既互有分工,又紧密联系,他们彼此间形成了有关“总量与结构”、“流量与存量”、“国内与对外”的三重互补关系,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

1-14 何谓“常住经济单位”?在常住单位的定义中,“经济领土”及“经济利益中心”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有何作用?“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

其中明确了两个基本规定:1.“经济领土”是在通常的地离疆土或政治领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同事又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领土飞地。

2. 必须在该经济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即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并在当地长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一个机构单位的“常住属性”具体取决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界定。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65)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I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称为A.结构相对指标B.比值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 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抽样方式是精心整理A.等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3. 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指数分布B .二项分布C.正态分布D.均匀分布4. 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A . 22B. 25C. 30D. 315. 已知某变量的平均差为20,算术平均数为200,则平均差系数为A . 0 . 1B. 10C. 180D. 40006. 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7. 若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 92,则所建立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一定为A .零B .负数C.正数D. -I8 .下列选项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 .年销售额数列B .年末人口数数列C.年末库存额数列D.年末存款余额数列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环比发展速度A .之和B .之差C.之积D.之商10 .客观现象由于突发事件或偶然因素引起的无规律性的变动称为A .长期趋势B .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波动11.物流业属于A .制造业B .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12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损耗总值称为A.总产值B .营业盈余C.生产税净额D.国内生产净值13 .下列选项中,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精心整理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基尼系数D.恩格尔系数14. 债券和商业票据属于A.股权B.贷款C.债务性证券D.存款15. 设P为商品价格,g为销售量,则帕氏物量指数的公式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倦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后习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后习题

P54 识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P128(1) (80+92.2+96.8)/3=89.67(198+201+208) /3=202.3333第一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89.67/202.3333=0.4432(96.9+120+1+115.3)/3= 110.77(208+220+205)/3=211第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110.77/211=0.5250(2)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0.4432*3=1.3296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0.5250*3=1.575(3)(198+201+208+208+220+205)/6=206.6667100.22/206.6667=0.4849上半年劳动生产率0.4849*6=2.9094P167 17题(1)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根据教材公式:=Σx1f1/Σf1/Σx0f0/Σf0=1035000/200/900000/200=1.15=115% Σx1f1/Σf1 - Σx0f0/Σf0=1035000/200-900000/200=675元/人(2)固定构成指数:Σx1f1/Σf1/Σx0f1/Σf1=1035000/200/950000/200=1.089=108.9%Σx1f1/Σf1-Σx0f1/Σf1=5175-4750=425元/人结构影响指数=Σx0f1/Σf1/Σx0f0/Σf0=950000/200/900000/200=10556=105.6%Σx0f1/Σf1-Σx0f0/Σf0=4750-4500=250元/人抽样推断的作用: p1671有些现象无法进行全面调查,为了测算其全面资料,必须采用抽样调查。

这些现象有:是带有破坏性的试验或检验,都是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

只能取抽样调查方式绝对不允许全面调查,这是抽样调查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调查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适用情况,调查的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面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产品成本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D.企业职工人数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13.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组织形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04.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为开口组,其上限为100,第二组为100——15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25B.50C.75D.100正确答案:C(1分)教材P405.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结合起来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A.品质分组B.简单分组C.平行分组D.复合分组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66.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劳动生产率B.商品库存最C.单位产品成本D.计划完成程度正确答案:B(1分)教材P547.某厂2009年实际产值200万元,2010年产值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该厂2010年超额完成计划【】A.5.0%B.5.5%D.115.5%正确答案:A(1分)教材P608.某小组的统计学成绩如下:70.80,80.81,82.83,83.84,84。

则该小组统计学成绩的众数为【】A.80B.81C.83D.84正确答案:C(1分)教材P719.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20名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其余10名女生平均成绩为【】A.80B.85C.90D.95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410.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D.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1011.若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全,则∑∑-0111pqpq表示【】A.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销售领变动对价格的影响C.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价格变化对销售全的影响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5312.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成本增长的百分比为【】A.4.8%B.5%C.25%D.26.5%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713.若相关系数r=-0.4,则表明两变量之间【】A.不相关B.低度直线相关C.中度直线相关D.高度直线相关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214.已知某地区2010年末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为;14岁以下人口300万,15—64岁人口500万,65岁以上人口120万,则该地区的负担老年人口系数是【】A.15%B.2钱C.40%D.60%15.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称为【】A.总迁移率B.净迁移率C.人口增长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5416.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上采用【】A.工厂法B.公司法C.部门法D.产品法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1417.2011年5月31日,100美元折合人民币648元,该外币标价方法是【】A.水平法B.累计法C.直接标价法D.间接标价法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5118.财政收人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称为【】A.财政收人弹性系数B.财政收入边际倾向C.财政支出弹性系数D.财政支出边际倾向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9419.资金流全核算中.部门分类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部门B.机构部门C.行业部门D.产业部门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0520.ASHA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A.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B.人口出生率*老年死亡率C.人口出生率*成人死亡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正确答案:A(1分)教材P467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4.什么是“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试比较说明三者的 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有何不同,从核算和分析的角度看,各有何优劣。
答: (1)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计量的各单位、各部门生产的社会总产品 的总量;
从价值形态看,国内总产出是社会总产品完全价值的总和,其价值构成为:①生产资料
的实物形态与之对应。
从价值构成看:国内生产净值扣除一部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没有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
新创新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包含了部分重复计算的社会生产成果指标,而国内生产净值则是一
个没有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新创成果的指标。但是,由于在实际核算中,固定资产损耗的影
响因素很复杂,且具体的折旧计算方法又很多,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假定性,全社会在计
算折旧时也难以做到客观、统一。
3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请判断以下论述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 (1)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都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答案】× 【解析】所谓物质生产部门,在我国主要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 这五个部门。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它包括四 个层次。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的一部分应为物质生产部门。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是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答案】× 【解析】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与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与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都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故
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近经济活动的机构型单位组成的部门,就形成机构部门。 (2)从数量上研究国民经济,不仅要把握其静态总量,而且要探寻其内部结构、数量 关系和动态循环过程,这就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旨在将大量、丰富的国民 经济核算资料分门别类地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也只有以科学的国民经济分类为 基础,才能正确地说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进而深刻地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机制和运行规律性。总之,国民经济分类是国民经济 统计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按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钱总额。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按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钱总额。

3.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即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4.国民收入(NI):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按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既可以指GDP也可指GNP、NDP、PI、DPI等;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按时期内从生产中所取得的全数收入,在数量上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即狭义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5.个人收入(PI):是指通过收入再分派以后的国民收入,数量上等于国民收入减去转移支出(如公司未分派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再加上转移收入(如政府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等),即个人收入=国民收入—转移支出+ 转移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即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7.存货投资:是指统计期内存货价值的变更额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昔时销售价钱计算的全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9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某一基年的价钱计算的全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0.GDP缩减指数:是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即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五、简答题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一、GDP统计的是用货币来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而不是实物的数量;二、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三、是GDP测算的是当期生产出来的价值,不是销售的价值,企业存货视为厂家购买自己的产品,保证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四、是GDP只核算市场活动致使的价值,非市场活动致使的价值不计入GDP;五、是GDP只核算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六、是GDP衡量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或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按国土原则来进行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1-6 何谓“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经济存量是在一定的时点,国民经济循环中具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经济流量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金融等流量。

人们运用既有的存量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流量;而流量运动的结果又会使原有的资源存量发生变化。

没有存量,流量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流量,存量也就成了无用之物。

因此,国民经济循环在数量上表现为存量与流量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必须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1-7 何谓“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有何分工与联系,国民经济五大核算:1.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GDP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关键总量及其内在联系;2. 投入产出核算——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和部门间的关联;3. 资金流量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分配、消费、投资和金融等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情况;4. 资产负债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情况,同时反映国民财富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5. 国际收支核算——是对前述各种核算中有关对外经济往来和关系的内容进行的系统归纳的结果,具体分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的核算。

五大核算既互有分工,又紧密联系,他们彼此间形成了有关“总量与结构”、“流量与存量”、“国内与对外”的三重互补关系,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

1-14 何谓“常住经济单位”,在常住单位的定义中,“经济领土”及“经济利益中心”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有何作用,“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

其中明确了两个基本规定:1.“经济领土”是在通常的地离疆土或政治领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同事又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领土飞地。

2. 必须在该经济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即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并在当地长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第10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习题解答

第10章 国民经济统计概述习题解答

第十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是以( d )界定的。

a. 一国的地理领土范围b. 一国的主权领土范围c. 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d. 一国常住经济单位2.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 c )a. 产品的性质b. 产品的功能c. 产品的使用去向d. 产品的使用价值3.生产税中不包括( c )a. 农业税b. 营业税c. 所得税d. 销售税4.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额构成的指标是( a )a. 储蓄b. 投资c. 积累d. 银行储蓄存款5.一国的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d )a. 恩格尔系数越高基尼系数越高b. 恩格尔系数越高基尼系数越低c. 恩格尔系数越低基尼系数越高d.不能下结论二、判断题1.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答:错,第三产业中包含了一些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货物运输等。

2.全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小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和。

答:错,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净要素收入和国外转移净收入收入会互相抵消,因此全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等于全世界各国国民可支配收入之和。

3.农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就是农业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答:错。

增加值是各部门创造的总产值扣除中间消耗加值后余下的部分。

最终产品是各部门本期生产最终用于消费、投资或净出口的产品。

就某一部门而言,其创造的增加值并不等于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全社会各部门创造的增加值总和等于全社会最终产品价值总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答:对。

5.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由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决定。

答:错,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生产的总规模,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用人均GDP来反映。

6.按照GDP计算的消费率和储蓄率之和通常不等于1。

答:对。

三、问答题1. 现有资料如下,请根据这些资料,用生产法、分配法和使用法计算GDP,进而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净值、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解:(1)GDP的计算①生产法GDP=总产值-中间消耗=3260×(1-25%)+12460×(1-45%)+2050×(1-55%)+1375×(1-30%)+980×(1-12%)+5280×(1-17%)=16876(亿元)②分配法:固定资产折旧=3260×5%+12460×10%+2050×10%+1375×6%+980×5%+5280×5%=2009.5(亿元)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9581+489)+2382+2009.5+2414.5=16876(亿元)③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11381+489+(382+4805)+(-181)=16876(亿元)(2)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16876-1884.3=14991.7(亿元)(3)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16876-318=16558(亿元)NNP=GNP-折旧=16558-1884.3=14673.7(亿元)(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P+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6558+1492=16750(亿元)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折旧 =16750-1884.3 =14865.7(亿元)2.假设已知上年度的按现价计算的GDP 为8500亿元。

《统计学》-第10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10章-习题答案

1•收集我国31个省(区、市)2007年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八项指标的数据,具体采用的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平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货物周转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并对这八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

数据请见2012ChinaEcoDevp.asv。

该数据是2012年我国31个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大中型工业资产总值(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居民消费水平(元)、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这八项指标。

SPSS各选项操作是按照课本中的步骤,此处省。

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最大的值能达到0.965,所以对该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有意义的。

表一相关矩阵按登记注册类镇私营地区居地区生型分全单位就货物周居民消商品零地区居民消费民消费水平产总值社会固业人员转量(亿费价格售价格水平(亿元)定资产平均工吨公里)指数指数(元)投资(亿资(元)(元)元)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1.000 .374 .074 .721 .595 1.000 .374 .074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374 1.000 .879 .340 .575 .374 1.000 .879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074 .879 1.000 .120 .504 .074 .879 1.000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721 .340 .120 1.000 .216 .721 .340 .120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595 .575 .504 .216 1.000 .595 .575 .504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044 -.311 -.389 .090 -.229 .044 -.311 -.389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417 -.112 .007 -.313 -.072 -.417 -.112 .007 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元).449 .965 .826 .407 .580 .449 .965 .826表2是SPSS俞出的一项表格,称为“解释的总方差”。

2022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

2022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

2022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一、 1. B2. A3. C4. C5. A6. D7. B8. C9. A10.C11.B12.A13.A14.B15.B16.C17.A18.C19.B20.C21.C22.A23.C24.C25.A二、1. ACE2. AD3. BCE4. ABD5. AC6. ABCDE7. ACE8. ABCE9. ABCD10.ABD11.BCDE12.ABD13.ABCDE14.ABCD15.ABCD三、填空题1.累计增长量2.平均数为98%,标准差为14% 3.样本容量至少为400个4.内部单位与外部单位5.出口商品原材料外汇本钱(美元)6.财务决策权7.最终产品8.存量9.收入与安排四、推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答案:单BBADC BDADB BCBDA BCCDB多项选择ABCDE BCE ABDE CD BDCE名词解释1;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统计术语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退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打算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2;实物指标是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实物单位是依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纳的计量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

3;调查对象指承受调查的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对象由性质一样的各个调查单位组成。

4;国民经济账户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展描述。

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账户简答:1 离散变量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则为离散变量.例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只能按计量单位数计数,这种变量的数值一般用计数方法取得.反之,在肯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例如,生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变量,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2 经济增长率(RGDP)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拟,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名义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格(即基期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1-6 何谓“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经济存量是在一定的时点,国民经济循环中具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经济流量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金融等流量。

人们运用既有的存量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流量;而流量运动的结果又会使原有的资源存量发生变化。

没有存量,流量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流量,存量也就成了无用之物。

因此,国民经济循环在数量上表现为存量与流量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必须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1-7 何谓“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有何分工与联系,国民经济五大核算:1.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GDP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关键总量及其内在联系;2. 投入产出核算——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和部门间的关联;3. 资金流量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分配、消费、投资和金融等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情况;4. 资产负债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情况,同时反映国民财富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5. 国际收支核算——是对前述各种核算中有关对外经济往来和关系的内容进行的系统归纳的结果,具体分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的核算。

五大核算既互有分工,又紧密联系,他们彼此间形成了有关“总量与结构”、“流量与存量”、“国内与对外”的三重互补关系,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

1-14 何谓“常住经济单位”,在常住单位的定义中,“经济领土”及“经济利益中心”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有何作用,“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

其中明确了两个基本规定:1.“经济领土”是在通常的地离疆土或政治领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同事又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领土飞地。

2. 必须在该经济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即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并在当地长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2018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2.C3.D4.C5.A6.B7.C8.A9.C 10.A11.A 12.D 13.B 14.B 15.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CD 17.ACE 18.ACE 19.BCDE 20.A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是指本期(报告期)数量与过去某期(基期)相同性质数量的比率。

22.变量的各个取值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23.时间数列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随季节变化呈现出来的一种周期性的波动。

24.流通中的货币存量,是一个时点指标。

25.以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6.(1)确定调查目的;(1分)(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分)(3)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1分)(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1分)(5)确定调查组织实施;(1分)27.(1)长期趋势;(2分)(2)季节变动;(2分)(3)循环变动;(1分)(4)不规则波动;(1分)28.(1)现场调查。

是指为了了解客观现象的实际情况而对其进行的直观的观测。

(3分)(2)试验观测。

是指为了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人为安排的环境条件下对所研究对象进行的观测。

(3分)32.2011年比2010年的增长量=9926-9405=521(亿元)(1分)2012年比2011年的增长量=9875-9926=-51(亿元)(1分)2013年比2012年的增长量=10656-9875=781(亿元)(1分)2014年比2013年的增长量=11830-10656=1174(亿元)(1分)2015年比2014年的增长量=13161-11830=1331(亿元)(1分)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21/9405×100%=5.54%(1分)(-51)/9926×100%=-0.51%(1分)781/9875×100%=7.91%1分)1174/10656×100%=11.02%1分)1331/11830×100%=11.25%(1分)六、论述题:本题12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单双项选择题概要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单双项选择题概要

单项选择题1.1.统计是从哪方面人手认识现象的(数量)1.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B全部国民经济活动)1.3.下列各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B工资)1.4.变量是指(A可变的数量标志)1.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B每个人)1.6.将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的划分标志是按指标体系(D作用的不同)1.7.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的分组标志是按其(C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1.8.劳动生产率是(B质量指标)1.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D粮食总产量)1.10.下列属于流量的是(D投资总额)1.11.准确地说,统计这一术语具有的含义是(D统计活动)1.12.统计的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这是统计的哪个涵义(C 统计科学含义)1.13.男婴女婴出生的比例看似无规律可循,但是经统计,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的就有107个男孩出生,这反映了统计的(B总体性特点)1.14.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这是统计的(B微观作用)1.15.179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在、进行。

(A美国)1.16.为人口统计的发展开拓道路的是(D约翰·格朗特)2.1.调查大庆、胜利和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属于(D重点调查)2.2.在炼钢设备普查中,每个冶金企业是(B报告单位)2.3.统计调查中搜集的资料是(D间接数据/第一手数据)2.4.高等教育属于(C第三产业)2.5.组距数列中的上限是指(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2.6.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5元以下;55元一600元;600元一700元;7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450元和750元)2.7.统计分类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是按照(A 适用范围分)2.8.连续数列变量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10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75,则末组的组值为(D1025)2.9.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D复合分组)2.10.按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等标志分组,其分组标志是(B品质标志)2.11.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为(C变量数列)2.12.某公司职工月奖金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是以( d )界定的。

a. 一国的地理领土范围
b. 一国的主权领土范围
c. 一国的经济领土范围
d. 一国常住经济单位
2.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 c )
a. 产品的性质
b. 产品的功能
c. 产品的使用去向
d. 产品的使用价值
3.生产税中不包括( c )
a. 农业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销售税
4.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额构成的指标是( a )
a. 储蓄
b. 投资
c. 积累
d. 银行储蓄存款
5.一国的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d )
a. 恩格尔系数越高基尼系数越高
b. 恩格尔系数越高基尼系数越低
c. 恩格尔系数越低基尼系数越高
d.不能下结论
二、判断题
1.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答:错,第三产业中包含了一些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货物运输等。

2.全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小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和。

答:错,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净要素收入和国外转移净收入收入会互相抵消,因此全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等于全世界各国国民可支配收入之和。

3.农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就是农业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答:错。

增加值是各部门创造的总产值扣除中间消耗加值后余下的部分。

最终产品是各部门本期生产最终用于消费、投资或净出口的产品。

就某一部门而言,其创造的增加值并不等于其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全社会各部门创造的增加值总和等于全社会最终产品价值总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答:对。

5.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由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决定。

答:错,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生产的总规模,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用人均GDP来反映。

6.按照GDP计算的消费率和储蓄率之和通常不等于1。

答:对。

三、问答题
1. 现有资料如下,请根据这些资料,用生产法、分配法和使用法计算GDP,进而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净值、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解:(1)GDP的计算
①生产法
GDP=总产值-中间消耗
=3260×(1-25%)+12460×(1-45%)+2050×(1-55%)+1375×(1-30%)+980×(1-12%)+5280×(1-17%)
=16876(亿元)
②分配法:
固定资产折旧=3260×5%+12460×10%+2050×10%+1375×6%
+980×5%+5280×5%=2009.5(亿元)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9581+489)+2382+2009.5+2414.5
=16876(亿元)
③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
=11381+489+(382+4805)+(-181)
=16876(亿元)
(2)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
=16876-1884.3
=14991.7(亿元)
(3)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16876-318
=16558(亿元)
NNP=GNP-折旧
=16558-1884.3
=14673.7(亿元)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P+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
=16558+1492
=16750(亿元)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折旧 =16750-1884.3 =14865.7(亿元)
2.假设已知上年度的按现价计算的GDP 为8500亿元。

本年度的有关数据见下表,请分别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计算当年的GDP 增长速度和紧缩价格指数。

解:(1)从生产角度计算当年的GDP 增长速度和紧缩价格指数
实际GDP = 实际总产出—实际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价格指数
现价中间投入
总产出价格指数现价总产出-
=
200001050020000105002000100008000100065003000
102%101%105%101%103%102%20000105002000010500
2000010500 1.0266 1.03351948110160
19482101609322
=-
++++
=-=-
=-= =
-100%
9322=100%9.67%8500
GDP -=当年实际GDP
增长速度上年GDP
GDP 9500
GDP 101.91%GDP 9322
=
==名义紧缩价格指数实际
(2)从使用角度计算当年的GDP 增长速度和紧缩价格指数
实际GDP = 实际总消费+实际总投资+实际出口-实际进口
进口价格指数
现价进口
出口价格指数现价出口投资价格指数现价总投资消费价格指数现价总消费-
++=
600028001500800
9201104%102%103%104%
=
++-= =
-100%
9201=100%8.25%8500
GDP -=当年实际GDP
增长速度上年GDP
GDP 9500
GDP 103.25%GDP 9201
=
==名义紧缩价格指数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