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区域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医疗大数据分析报告

医疗大数据分析报告

医疗大数据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提供“大见解”:从不同来源收集信息,然后分析信息,以揭示用其他方法发现不了的趋势。

在利用大数据发掘价值的所有行业中,医疗行业有可能实现最大的回报。

凭借大数据,医疗服务提供商不仅可以知道如何提高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能找到直接增进人类福祉的趋势。

以下是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一些常见用途,包括商业运作和健康管理:1.分析电子病历:医生共享电子病历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寻找能够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

医生和医疗服务提供商之间共享患者数据,能够减少重复检查,改善患者体验。

但目前,大部分的电子病历都无法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全和合规的考虑,但找到一个安全的方法来挖掘患者数据,这能改善医护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

关键词:患者数据共享、信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2.分析医院网络系统:不妨想想我们在分析入院治疗的趋势时获得的好处。

例如,对儿科病房医疗设备的统合分析可以更早地识别潜在的婴儿感染趋势。

或者,再想想减少术后葡萄球菌感染的好处。

通过利用大数据,医院可以知道,医生在术后开的抗生素能否有效地防止感染。

关键词:入院治疗趋势分析3.管理数据用于公共健康研究:医务人员会被铺天盖地的数据所淹没。

诊所和医院会提交关于健康状况和免疫接种的数据,但没有大数据的话,这些数据毫无意义。

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用以充实公共健康记录,而丰富多样的公共健康记录能催生更合理的法规,并提供更好的医疗。

关键词: 公共健康记录、患者数据4.循证医学:大多数医院和急诊室都实行“食谱化医学”,也就是说,医生对收治的病人采用同一套检查项目来确定病因。

而利用循证医学,医生可以将病人的症状与庞大的患者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更快地做出准确诊断。

在这里,大数据扮演的角色是从不同来源采集信息,并对数据实施标准化。

在这种情况下,带有“高血压”的记录就可以映射到另一条带有“血压升高”的记录。

前瞻产业研究院: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前瞻产业研究院: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前瞻产业研究院: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我国的医疗信化建设按照这个划分标准,目前整体上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初期,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前两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总体水平还很落后。

针对医疗信息化,国家发布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等政策性文件,推动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

我国医疗信息化政策推动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自2009年新医改正式启动以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医疗机构正在实现部门级应用向院级应用转变、而卫生管理部门正在探索区域医疗卫生管理的信息化途径,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出台进一步刺激了行业信息化应用投资的加速,众多厂商积极成立面向医疗行业的专门部门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在行业整体增长中捕获市场机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

201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264.62亿元,同比增长21.22%;结合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2015年的市场增速在20%左右,市场规模在318亿元左右;2016年的市场规模为381亿元,增速为19.81%。

2009-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硬件市场规模与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变动大体一致,近几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硬件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08-201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1年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达到100.95亿元,2014年的市场规模约在190亿元左右。

结合近几年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规模比例,2016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规模超过170亿元。

医疗信息化大势所趋—从广度和深度来看

医疗信息化大势所趋—从广度和深度来看

医疗信息化大势所趋—从广度和深度来看医院信息化广度和深度提升潜力较大。

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是基于患者数据的电子病历EMR。

从广度来看,我国EMR渗透率约为50%,美国为90%;从深度来看,我国达到4级水平的EMR仅占2%,美国为68%。

我国EMR无论是在开拓新市场还是深挖现有市场潜力方面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医院优先建设EMR,其他信息系统的渗透率更低,市场空间更广。

2013年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市场规模约为70亿,未来市场容量将达到350亿。

医疗区域信息化政府建设为主,仍存在百亿建设空间。

全球市场规模在2015年或将达到223亿美元。

美国HITECH法案提出将在2015年前投入190亿美元来促进卫生信息交换及有效使用电子健康档案,使得其区域及国家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2015年美国市场规模有望过93亿美元;在国内,2009-2014年间不断升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预计2016年国内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元。

目前已经建成的省级平台数量超过30%,预计随着行业标准的出台和政府大力投入的支持,仅市场建设空间就将达到百亿量级。

健康管理处于发展初期,重心在变现模式、流量入口及协同效应。

健康管理市场潜在空间在千亿量级,且随着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未来医保有望成为健康管理最大的支付方和推动力;院内产生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是最权威的医疗健康数据,但随着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兴起和智能家用医疗器械的普及,院外健康监测设备也将逐渐成为数据流量入口;健康管理最终是要落脚到医疗服务,从而与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平台等相互协同。

深度—用户线上检查的便捷程度医院信息化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以挂号为例,用户通过移动医疗平台,根据医生的出诊时间表,预约医生门诊。

平台需要调用医院的医生门诊时间数据库才能提供用户门诊信息。

医院信息发展现状分析

医院信息发展现状分析

医院信息发展现状分析作者:孙雪莹李占菲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18期【摘要】医疗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新形势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成果和趋势进行分析,认真总结医院的信息建设经验,抓整体,善借力,重技术革新,通力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医疗改革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科学、有效、公益和盈利并举的途径,各项医疗工作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涉及临床医疗、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科学研究各个方面,医院信息改革层次逐步加深,应用面广,逐步实现数字化、规模化、现代化。

基于当前医疗的大环境,本文重点分析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以及探讨新技术应用于信息化建设。

一、定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医疗、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运用到医院信息建设中,由于医院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其涉及信息量巨大、种类繁杂、管理面广、部门多、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结构不仅包括医生护士工作站、电子病例、医学影像、挂号收费等各类临床医疗系统,还包括智能管理系统、指标库管理系统、医德医风、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等管理类系统。

二、信息化建设应用现状1、现阶段取得的成效。

目前,随着医院信息化改革的推进,国内三甲医院加大信息建设投资力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电子病例、患者回访系统、挂号预约系统等已广泛投入建设使用,力争利用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秉承“保基本,重落实,建机制”的原则,科室管理、医疗安全、业务技能、服务质量及总体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显著的成绩。

1)实现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信息操作的可查询、可追踪、可操控性,如医疗费用清单,医疗费用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热点,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医疗费用清单,不仅使患者清楚的了解各个收费的项目,而且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是提升医院公信度的重要一步。

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会工作汇报

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会工作汇报

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会工作汇报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参加这次区域医疗中心推进会,莅临医院视察指导。

下面我就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区域中心建设进展情况(一)总体概况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和分级诊疗的实施推进,我省先行一步,2016年确定了全省六大创新xx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单位,我院非常有幸作为唯一一家市级医院列入其中。

基于2016年以来我们“三个共建”奠定的坚实发展基础,我院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确定为首批试点建设单位,2020年我省揭牌国家xx区域医疗中心,2021年我院xx区域医疗中心南院区项目开诊运行,同时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

五年来,多方协作做好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篇“大文章”。

随着国家xx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落地实施,我院得到了省市卫健、发改、财政、组织人社、科技等多个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关心关爱。

xx院长作为国家xx医学中心主任,顶层设计了全国xx科发展的宏伟蓝图,前期为争创区域医疗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推进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历任的省市主要领导都曾莅临医院视察调研,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

省市两级政府部门共建共管我院,政府主导、地方主营,统筹推进。

我省政府出政策、搭平台,市政府强保障、管运行,出台省、市支持政策清单共54项,给予基础设施、科教人才、学科建设等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市卫健在建设方案、合作协议、支持政策、项目推进中给予全面支持和指导,统筹协调解决难点和瓶颈问题;市发改委在南院区等建设项目审批中发挥了积极主导作用;市财政局给予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项目评审支持;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在人事编制、团队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支持指导;市科技局在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等方面倾斜支持。

医院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方案和“三个共建”协议,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主要成效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国家xx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最凸显的一年。

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智慧医疗,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对医疗产业进行大数据分析、智慧管理、医疗咨询、健康干预、远程医疗等一系列创新和升级,促进加强医疗科技和社会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

智慧医疗是传统医疗的数字化升级,是医疗科技进步与互联网互通的产物,也是推动医疗产业数字化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分类特点智慧医疗包含智慧医疗产品和智慧医疗服务两大类。

智慧医疗产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和医疗软件,智慧医疗服务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在线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智慧医疗具有以下特点:1、前沿性:智慧医疗借助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处于医疗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前沿地带。

2、韧性:通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预防与干预,减少人体器官损伤风险等使人类身体更具韧性。

3、普惠性:智慧医疗可以穿过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为那些远离医疗中心、缺乏医疗人员和资源的地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4、协同性:智慧医疗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协作,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孤岛,推进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数据治理的有效性,最终导致卫生服务的优化。

5、可持续性:智慧医疗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目的是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和利用,从而在健康服务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链智慧医疗产业链包括技术和服务两大系统,技术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应用层,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检测、会诊、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监测、管理等。

四、发展历程智慧医疗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初创阶段(2000年以前):主要依靠IT技术实现对医院后勤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医院运营效率的提高。

2、互联网升级阶段(2000年至2010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医疗的融合,开始应用在线问诊和预约等互联网技术服务,推进了医疗服务的网络化。

3、移动互联网升级阶段(2010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慧医疗进入了移动化、便携化的时代,推动了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益化。

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分析第一章:行业概述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以增加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服务成本、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等为目的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随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互联网医疗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新蓝海。

第二章:市场规模根据《2017-2022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2亿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10亿元,增长速度将达到26.21%。

第三章:市场特点1. 跨越行业门槛。

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可以快速地传递,取得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渠道不再受到地域、时间、身份等传统压制,为全民健康服务提供了可能。

2. 需求的人性化和多样化。

互联网医疗具有医患双方之间的互动性,让医患双方在更多维度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诊疗的质量,使得医疗行业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

3. 行业多元化。

涵盖在线医疗咨询、在线医生预约、移动医护管理、大数据健康管理、医学知识普及等多元化的服务类型,打破了传统医疗的单一形式,提供了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4. 投资人资本青睐。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各种概念个派系的资本力度相继进入该行业,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支持。

第四章:市场前景1. 行业成长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按科技推崇的欲望增强,特别是2018年,互联网医疗政策逐步落实,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

2. 民生需求不断增长。

互联网医疗是一个为公平正义而生的新兴行业,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必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以及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行业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

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

在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中,我国信息化发展呈现出了持续增长和快速发展的态势。

报告显示,我国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度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让我们来看看报告中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评价。

报告指出,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信息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这些数据和论断清晰地展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强劲潜力。

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报告中所提及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状况。

报告显示,在2016年,制造业、金融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均取得了显著提升,信息技术在这些行业和领域的应用越发广泛,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上线教育和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为这些行业的变革和创新注入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还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报告指出,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宽带接入速度显著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信息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逐步增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信息化在当年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

报告的发布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个人认为,在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推动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加快构建数字我国、智慧我国。

区域信息化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区域信息化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 熟度测评概述与实践
1 全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 准化成熟度测评情况
2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
准化成熟度测评概述
3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
准化成熟度测评实践
4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
评对梧州市的推动作用
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 信息中心就开始开展国家人口健康 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项 目工作。
主要对以下四方面进行测试和 评估:
(1)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 (2)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 (3)基础设施建设 (4)互联互通应用效果 主要实现目标: 加强国家人口健康信息标准化 推广与应用,以测促用、以测促改、 以测促建,促进跨机构跨地域互联 互通和信息共享。
2015年度
首批区域及医 院信息互联互通标 准化成熟度测评结 果(2014年)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的得分包括两部分:
等级分:由当前所在等级和高1级指标的汇总得分组成。 可选分:由高2级及以上得分和性能指标的汇总得分组成。 测评分级主要由等级分数决定,分数反映了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的标准化成熟度, 体现了等级差异。
五级甲等等级分:95-100分
五级乙等等级分:90-94.99分
2、基础设施建设评审
主要采用专业评审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审核 相关技术文档、现场讲解答疑等形式评分。
3、互联互通应用效果评审
采用文件审查、现场验证、现场确认和演示 答疑等定性审核方法,分别对机构提交区域卫生 信息平台相关技术文档和实际生产环境,按指标 要求有测评专家组进行确认打分。
四级乙等
分级标准
区域范围内部署单机版电子健康档案管理 系统且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标准符合国家和当地医改要求。
2、健康档案共享文档测试方法

2016年我国医药工业行业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医药工业行业情况分析
(1)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高质量创新成果少,产品同质化 和重复建设突出;
(2)产品质量升级任务紧迫:化学仿制药、中药材和中成 药、医疗设备、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丞待提高;
(3)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短板:低价药、儿童用药和罕见病 药短缺情况仍有发生;
(4)清洁生产和“三废”治理水平较低,化学原料药可持 续发展能力不足;(专家特别强调,有效解决环保问题,原料药 生产企业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2016 年药品审评中心(CDE)共承办新的药品注册申请 3636 个,较上年下降 50%以上,创近些年新低,其中 1 类新药(含化 药和生物制品)为 276 个,获批临床 1 类新药 128 个,新批准上 市的 1 类新药仅有 4 个(浙江医药奈诺沙星、厦门万泰的聚乙二 醇干扰素α-2b、复旦张江的海姆泊芬和上海仁会的贝那鲁肽)。 大部分 1 类新药审批被卡在了临床数据上,而仿制药的一致性评 价问题也较为突出。 3.企业并购扩大,资本注入活跃
二孩政策的实施逐步放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机遇
加上健康中国建设、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增长、医保水平 提高等政策的出台,这些都都有利于的促进医药市场扩
大规模的扩大。
产业政策支持医药工业发展:《中国制造 2025》将生物医药和高性能Βιβλιοθήκη 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十三五
纲要”继续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
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到 2020 年,全行业规
4
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以上。新药注册占药品注册 比重加大,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新药国际注册 取得突破。 产品质量: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提高,各环节质量管理 规范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基本完成基本药物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过国际先进 水平 GMP 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 100 家以上。 绿色发展:与 2015 年相比,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 增加值能耗下降 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23%,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量下降 10%以上,化学原料药绿色生产水平提高。 智能制造:到 2020 年,医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显著提升,大型企业关键工艺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制造执 行系统(MES)使用率达到 3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 车间。 供应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常用低价药供应保障能力加强, 临床用药短缺情况明显改善,临床急需的专利到期药物基本 实现仿制药上市,国家医药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研发和应急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组织结构: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到 2020 年,前 100 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重提高 10 个百分点, 大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医疗信息化行业现状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建设阶段、医院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阶段、临床诊疗数据的智慧应用阶段。

近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67.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

随着未来医疗行业的继续发展,预计2022年将达221.5亿元。

2018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电子病历数据应用价值的创新发展阶段。

该阶段以大数据及AI技术的发展及海量临床电子病历数据的积累为前提,建设智慧诊疗应用体系,包含管理决策、健康管理、智慧养老、医药研发、慢病管理、诊疗决策、科研分析等多种应用场景,逐步构建服务于医生、患者的智能健康生态系统。

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远程病患信息传输和共享、远程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电子病历作为中国医疗信息化改革中的基础部分,其市场增长快于整体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增长。

从2016年的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6%,预计2022年将达31.1亿元的市场规模。

二、医疗信息化行业投资现状中国医疗行业一般信息化投资是指对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及数据服务(包括硬件、软件及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投资。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行业内医疗信息化投资总额为1456亿元,2020年这一投资总额达到1754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增长至2091亿元。

从医疗信息化投资领域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医院的IT投资、政府IT投资、CRO投资、RWE投资和数字循证营销投资。

其中投资额最高的为CRO投资,2020年按信息化投资额计算的中国CRO 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721亿元,占比41%。

三、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行业现状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是指服务提供者提供大数据驱动并结合先进技术应用和医学见解的解决方案的市场,以满足医疗行业各个领域(包括医院、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生命科学公司及个人)的信息化、数字化及及智能合成的需求。

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及当前现状分析

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及当前现状分析

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及当前现状分析(一)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阶段,主要以大型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为主,医疗保险成为建设的推手;第二阶段是从2003年“非典”为动因,国家为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加大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一大批信息系统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卫生统计直报系统、妇幼卫生保险系统及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先后上马,解决了某个特定业务管理需要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以2009年国家出台的“新医改”为推手,信息化作为重要支撑体系写入报告当中,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作为中心被提上日程,而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35212”的总体框架路线图。

(二)医疗信息化现状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

图表医疗信息化建设层次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即以划价/收费系统、财务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经过多年的建设,二、三级医院基本普及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小型医院的需求亦然强盛,而且随着科技和医疗行业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升级需求也很旺盛。

此外,我国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普及率较低,公共卫生信息化还处于试验阶段。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2011年)提出将建立“3521”形式的信息化网络,并开始在多个地区进行试点。

“3521”框架包括:国家、省级、区域3级信息平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督、综合管理、新农合5大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数据库;1个全国统一的卫生信息化专用网络。

2010年,“3521”项目首先在上海、浙江、安徽、重庆和新疆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平台建设试点,2011年,试点地区新增了北京、内蒙古、江苏等8个地区。

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建设

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建设

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篇1:医疗信息化最透彻分析!2017,做医疗必看!来源独角兽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特大号综合整理年底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医疗行业媒体纷纷推出医疗信息化行业盘点各家报告切入角度不同特大妹把这些报告的干货脱水供大家速读1、有几大块的生意可切?三大块1、医院信息化的生意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CIS)、医院信息集成。

2、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生意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将医院间信息互联互通,以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为目标。

3、产业链延伸的生意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云医疗、医保信息化、药品流通信息化等。

二、总体市场盘子有多大?这是一个持续增速的市场!1、总体市场规模,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数据显示(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08-2014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264.62亿元,同比增长21.22%2015年的市场增速在20%左右,市场规模在318亿元左右数据预测(来自:IDC )预计2017年将达336.5亿元,年化增长率为15%。

根据前瞻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1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规模将超过870亿元。

2、过往几年,卖进去的大部分都是硬件卖进去的产品,硬件占比近70%,服务和软件占30%。

2015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规模约在230亿元3、有实力的各大厂商喜欢玩“整体解决方案”IDC预计:2016年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08.5亿元,年化增长率为16.5%,主要包括HIS、PACS、EMR、区域医疗卫生平台等。

有钱有规模的医院,信息化需求开始转变三级医院基本达到HIS全覆盖,而二级及以下也基本达到80%覆盖大中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心已逐步由HIS转至以病人和临床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将对PAC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医疗的搭建和应用进行重点投资小型医院,基础设施仍是蛋糕中小型医院也将逐渐启动CIS部署。

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展 滞 后 】。
件 时 要从管 理 层 的 角度 进 行 评 估 ,从管 理 方 式 、工作 流 程和
作者简介 :杨顺锋 (1984一 ),男,湖南永 州人 ,副科 长,网络工程师,学士;研 究方向:网络 信息安全,网络监控与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 — — 134——
第 l期 2018年 1月
源、各类实施方案、工作流程等都将发生潜移默化 的改变 , 发展同。
流程更简洁、效率更高,最终实现医疗信息化 的革命【2】。
2.1 坚持 标 准化 和规 范化
1 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大家 逐渐认识 到信息化标准 的重要性,国际和国
1.1标 准化 问题
内相继出现 了一些标准,并制定一些政策要求各级医院遵 照
我 国卫生信 息化缺 乏统一 的标准 ,当前医院 的信 息化 实施 。医院在制定 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时应参考 这些 准
管理距 离精细化管 理水平还相 差甚远 。医院信息孤岛问题 则 ,并充分结合 医院的实际,制定 出总体规 划,以及每年度
严重,制约了大数据发挥 作用 ,影响信息化的发展速 度。许 的计划和执 行情况。医院信息部 门还应该制定出一系列制度
建 设,加大投 资力度。据统计,2016年国家 对信息化建 设的 要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些资金除了政府拨款大部分更需要医
投 资达 ̄11340亿元,今后十年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黄金 时 院自己解决。而且信息化建设投入后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
间,需要把握好 时机。自新医改方案实施 以来 ,医疗卫 生信 绝大 多数 医院决策者并不十分愿 意将大量资金放在信息系
当前,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 展,新技 术的不断涌现,促使 1.2 资金嘏 入 不足

医疗大数据融合解决方案

医疗大数据融合解决方案
NO:3
Active Your data
4
医疗信息化行业现状-思考
如何建设医疗信息平台 (人口健康/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医联体/医院)
采用什么技术和架构能快速、准确、低成本实现数据融合 如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通过什么手段能监控各业务系统的数据结构的变化并进行跟踪和实时治理 如何让医疗信息平台向各相关业务部门呈现个性化数据
智能算法识别 字典规则识别
人工识别
11
医疗数据融合解决方案-数据融合服务
数据源监控 业务流监控
数据 监控
数据补全 数据验证 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 准化
数据融 合/共享
制定融合策略 匹配相似数据模型
数据融 合策略
数据 集成
多类型数据源链接 自动作作业调度 数据集成、分发
大数据 处理
海量结构化数据处理 XML数据处理 图形数据处理
医院以管收理费为为目中的心 医院管理为目的
门诊挂号 住院登记 住院收费 设备管理
CIS
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医疗质量和 工作效率为目的
重症临护临床系统
检验系统
护理 影像
检验 手术麻醉
影像存档和传输
麻醉临床系统/手术系 统
当前
GMIS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医院
家庭
信息互联互通
卫生管 理部门
基层医 院
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多元服务需求,推动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
2016年7月12号,卫计委发布《卫生信息共享文档规范》 2016年8月23号,卫计委发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目标:信息共享互通,提高医护质量和监控力度、优化流程、减少成本、资源融合
2
医疗信息化行业现状-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区域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医疗产业链主体的区域协同,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8)1、区域医疗的“医联体+云上数据”,直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8)2、医疗信息化整体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仍有待政策的大力推动 (13)3、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竞争格局与医院信息化类似,市场较为分散..18二、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运营模式: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体系,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数据191、分级诊疗体系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基础框架..19(1)分级诊疗开辟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层次.19(2)分级诊疗的痛点是基层医疗资源匮乏 (20)2、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核心数据 (21)(1)标准化数据连通医疗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 (21)(2)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大数据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了商业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22)三、传统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卫生部门主导的区域基础医疗平台搭建 (23)1、传统业务模式:卫生部门主导,医疗IT企业建设23(1)案例:卫宁软件—常州市金坛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24)2、模式进阶:PPP模式,医疗IT企业主导平台运营..26(1)案例:创业软件—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营运 (26)四、美国、台湾与北京、上海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政策与资金支持是第一推动力271、美国:国家投资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组织运营 (27)2、台湾:健康云计划全面关注居民健康 (35)(1)新一代ICT“健康云”技术构造云端医疗大框架 (35)(2)通过电子病历交换中心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35)(3)先进的医疗水准和信息化水平支撑起台湾的卫生体系 (36)3、北京:从区域医联体开始发力,进展相对缓慢 (37)(1)政策从线下着手,到明年底建成约50个医联体 (37)(2)案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为核心的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联体384、上海:国内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典型代表,申康推动信息共享 (39)(1)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引领医院间的信息共享 (39)(2)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互通互享,大数据成为上海模式亮点 (40)(3)拥抱“互联网+”,远程移动医疗系统也在上海落地 (41)五、区域医疗卫生“云化”是大势所趋,数据接口和医生资源是云医院成功的关键 (42)1、云医院模式盘点:追求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具价值的大数据 (42)(1)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接入多家核心医院及医生的云平台 (43)(2)覆盖区域医联体的云平台 (44)(3)单一医院就诊流程的互联网平台化 (46)2、云医院模式成功的关键:医生资源与数据接口..48(1)放开多点执业,医生逐步向社会化资源转变.48(2)抢占医生资源与数据接口是云医院运作之本.49(3)形成大数据平台与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是云医院的致胜之道 (50)六、医疗IT企业短期看项目获取,中长期关注以云医院布局为基础的垂直服务与大数据分析 (52)传统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仍将加速,在区域站稳脚跟是布局的先决条件 (53)政府投入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有赖于政策的强力推动。

对比美国,我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投入不及预期导致发展缓慢。

根据IDC的数据,2014年我国公共卫生和区域医疗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是43.5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略有回落,且未来几年增速有持续回落的可能。

进一步看,医疗健康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是决定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进度、以及企业体量的根本因素。

政策的推进将带来行业的极大边际改善,随着“健康中国”顶层架构的形成,未来改革政策的推行将有效推进区域医疗的建设进度。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模式演进,从传统的条块状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到以云医院为核心平台的线上线下医疗健康信息联动。

传统方面,卫生部门招标主导,软件企业建设,一次性项目建设费和按年收取服务费为软件企业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发展趋缓;新兴模式方面,多元化的云医院O2O模式纷纷涌现,软件企业、制药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医疗器械制造与销售企业等在云医院体系中实现联动。

区域医疗是医院信息化的进阶,以分级诊疗为基础框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数据。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本质上是在政府推动下,形成以分级诊疗制度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体系。

区域医疗以分级诊疗为基础框架,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数据。

利用分级诊疗和数据共享,致力于解决居民的“看病难”问题;通过双向转诊等致力于使患者支出合理化,提升医院的收入水平,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传统业务背景下,区域医疗的投资主体是卫计委;现阶段主要以PPP平台运营模式为主。

区域医疗作为政府医改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一般由卫生部门招标主导。

但由于政府财政紧张,近两年区域医疗信息化投入增速回落显著。

2010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27亿元专门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其中3.22亿作为引导资金,支持16个试点城市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12年又加拨投资14亿元。

但由于地方财政较为紧张,且新医改停滞不前,导致近两年区域医疗投资增速放缓。

根据IDC的数据,2013年区域卫生IT支出达到37.5亿,增长17%;而2014年该支出达到43.5亿,增长16%,预计2015~2016年增速会逐步回落至15%左右。

因此,近期出现PPP平台运营模式,即由医疗IT公司带资建设,后续参与平台运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有所缓解。

对比美国、台湾,政府的强力推动及资金支持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实现的根本原因。

美国:联邦政府强力推动,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2009年,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明确在2015年前拨款190亿美元促进HIE (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有效使用电子健康档案。

截至2014年,美国已有76%的非联邦急诊医院接入了HIE,大部分州实现了定向或者基于查询的医疗健康数据交互。

台湾:通过电子病历交换中心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2013年,台湾500家医院中已经有142家医院的病历管理加入了台湾卫生署的电子病历交换中心。

预计到2016年,全部医院都将加入居民健康资讯建设规划(NHIP),进入电子病历交换中心。

国内整体进展较慢。

北京以医联体模式为主,上海相对发展较快。

目前北京已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成立了多个区域医联体,比如海淀区计划在东南部、西南部、中部、东北部、西北部等5个片区中各成立一个医联体,怀柔、通州等周边区县计划各成立一个医联体,以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北京友谊医疗共同体、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为代表的医联体已经开始了正式运作。

上海相对发展较快,成为国内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典型代表。

至2014年中旬,上海的“医联工程”已经连接了6,000多个门诊医生工作站、5,100多个住院医生工作站、2,900多个检验检查工作站。

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互通互享,大数据成为上海模式亮点。

2014年,上海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1+19”模式便已基本成型。

其中,“1”是指市局的卫生信息数据中心,“19”包括17个区卫生信息中心、1个医联平台和1个公共卫生数据中心。

由于区域医疗体系不能落地,云医院成为现阶段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中间路线。

由于区域医疗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医疗IT企业通过与大型三甲医院或者是知名医生合作,以建设多形式“云医院”的方式,实现医疗资源的区域共享。

当前云医院的运作主要有四种模式:(1)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接入多家核心医院及医生的云平台;(2)覆盖区域医联体的云平台;(3)对接HIS的单一医院医疗信息汇集与处理平台,由软件公司负责医院运营;(4)单一医院就诊流程的互联网平台化。

但本质上,这类云医院无法替代区域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的作用,仅是一种综合了区域医疗、健康管理与移动医疗的次优解决方案。

短期仍看区域医疗卫生的项目获取,中长期关注以云医院布局为基础的垂直服务与大数据分析。

与HIS公司的发展路径类似,短期内区域市场的占有率仍然是医疗IT企业的首要目标。

未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牵手移动医疗,中长期将逐步走向通往核心数据之路。

但在真正使用数据前,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1)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各智能硬件异构数据的兼容和清洗技术;(2)国家层面的分级诊疗战略落地。

市场环境是制约当前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医疗领域信息化仍由卫生部门主导,且受制于政府与医院的话语权过强,以及面向个人端推动困难等痛点,因此只有医疗体制的改革才能带来行业的边际改善。

一方面,区域医疗需要政策的强力推动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自上而下的缓解医院与管理部门、医院与医保、医院与医院、医院与患者等多层面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也需要医疗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和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使得医疗IT公司的数据收集、平台化运营成为政府数据和平台的重要补充,也为医疗IT公司的成长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一、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医疗产业链主体的区域协同,共享优质医疗资源1、区域医疗的“医联体+云上数据”,直击“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协调区域医疗资源和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目的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模块,其目标是通过梳理医疗服务、医保、药品体系,整合区域内有限的卫生资源。

在区域医疗体系中,利用分级诊疗和数据共享,致力于解决居民的“看病难”问题;通过双向转诊等致力于使患者支出合理化,提升医院的收入水平,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医疗信息化逻辑演进的关键一环。

医疗信息化的未来是形成以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核心的大健康生态系统,大数据能够为医疗健康产业链上各个主体的服务内容和市场空间拓展提供可能。

现阶段,医疗信息化仍处于基础架构优化时期,在医院信息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将加速解决我国医疗市场中的多重矛盾。

“十二五”后制定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与数据体系的建设为医疗服务提供便利。

2010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了“3521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而后不断更新发展,从“3521工程”发展为“35212工程”,最终定为“36312工程”,在信息平台、业务应用、数据库等多维度发力。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速,多省市的区域医疗已拥有相当规模。

比如上海市闵行区、广州市番禺区和厦门市等均开展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部分实现了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在医院、社区之间的共享以及基于健康档案的“电子双向转诊服务”。

另一方面,由于区域间的医疗资源相对不平衡,国家推出远程医疗政策在贵州、宁夏、西藏、云南、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进行试点,希望逐步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医疗服务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