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期末总结
揭秘微观世界的知识点总结
揭秘微观世界的知识点总结1.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微观世界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可分割的粒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中子的电荷为零。
而电子的电荷为负。
原子的大小通常用埃为单位,1埃等于10的负10次方米。
通常来说,原子的直径在0.1到0.5埃之间。
2. 原子的能级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上运动,而不能在两个能级之间的状态中存在。
这就意味着,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吸收或放出特定的能量,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这样的能级跃迁也是原子光谱现象的基础。
而原子的能级结构也是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原子的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的形式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化学键的形成和解离过程中,原子之间的电子运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键,原子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性质的化合物,这也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4. 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但其性质和行为与原子有很大的不同。
分子通常由原子通过化学键形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形状。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对其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分子的极性、扭曲程度等参数都会对分子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产生影响。
5. 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在分子内部,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分子就会发生振动和转动。
这些振动和转动会对分子的能量和热容产生影响,也是分子热力学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形成了分子团,从而决定了物质的凝聚态。
不同种类的分子相互作用也会导致物质的相变行为,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相变等。
7.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构成的,而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
原子核的结构对原子的性质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原子核的研究也是核物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8.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一章导论(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
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看不见的手)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一、资源配置问题举例:原子弹与粮食生产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经济资源。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生产四要素人力—-- 劳动L财力—-- 资本K物力--—土地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智力--—企业家才能 E (管理)3、资源稀缺(有限)性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资源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限的6、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在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行为和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效用理论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交换情况。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和需求。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受到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受到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供求关系的平衡点就是市场均衡,这时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也就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其次,我们要了解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型企业,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而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它能够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
在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占市场中,存在少量的大型企业,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影响和竞争,但是市场上的产品差异程度较大。
再来说说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下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选择。
在效用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则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小。
消费者在追求最大化总效用的过程中,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来调整自己的消费组合,以达到最优的消费效果。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成本理论、生产函数、价格弹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和产量的经济学分支。
2.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 市场均衡: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4.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程度的指标。
包括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
5. 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等。
6. 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原理、规模报酬、生产者均衡等。
7. 成本理论: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以及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性质。
8.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为零。
9.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垄断竞争三种形式。
10.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11. 收入分配: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的分配。
12.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提高社会福利,包括帕累托效率、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等。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是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大,则称之为弹性的;如果变动较小,则称之为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有助于理解市场变动和政策影响。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追求最大化效用。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人们对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都会感到越来越少的满足感。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存在许多卖家和买家,没有单个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操纵市场。
6.垄断力:垄断力指的是一个企业或市场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能力。
垄断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减少产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8.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经济中获得收入的情况。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最低工资等手段来调整。
9.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调整市场失灵或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可能包括价格管制、补贴、税收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经济学:①一门研究社会(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科。
②研究人类选择行为的③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
3.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4.1.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2.替代品:两种商品可以替代满足消费者某一种欲望。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发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
3.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只是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4.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5.薄利多销:富有需求弹性商品,E >1,降价可以提高销量。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1。
意味着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因为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而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6.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7.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应曲线表示企业对产品的供应意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求曲线交叉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应弹性衡量了企业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如何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关系。
它显示了不同输入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产品表示每个额外的输入对产出的贡献。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6.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7.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
8.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9.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由少数几个大型供应商主导,他们可以通过协调定价来控制市场。
10.不完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
1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该交易的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失衡。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可被免费使用且无法排他性使用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13.税收和补贴:税收是政府收取的对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的一种费用,补贴是政府的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款项。
税收和补贴可以影响市场均衡,改变消费和生产决策。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时所产生的效益或成本的变化。
边际效应是理解个体决策的基础,也是理解市场行为的基础。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生产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4.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和市场预测。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
6.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研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的过程。
企业行为包括生产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和营销决策等。
企业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提高效率和适应市场需求。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例如通过征税、补贴和监管等措施。
8.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学科。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在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平衡,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优组合。
9.个体决策:个体决策是指个体经济主体在面对稀缺资源时如何做出最佳选择的决策过程。
个体决策包括了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和收入效应等的应用。
10.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供给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点,价格和数量被决定。
3.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弹性衡量了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理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会停止增加或减少其行为。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行动的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不公平分配。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
它考虑政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并研究公共政策的效果。
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
10.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11.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收入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关注点。
12.进步性税收和累进性税收:进步性税收是指税收在收入较高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大于在收入较低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累进性税收是进步性税收的特殊形式。
以上是对微观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决策者的选择、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等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包括需求和供给、市场均衡、弹性、成本、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商品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价格、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等。
2.市场均衡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交汇点即为市场均衡点。
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超过需求;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供给。
市场均衡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达到,通过价格调整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使市场自发达到均衡状态。
3.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收入弹性衡量了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大小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定价策略。
4.成本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支出。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房租和固定设备的折旧费用;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企业要最大化利润,需要在成本和产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5.生产者行为生产者的行为受到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对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等问题时,通过产量调整来优化利润。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面对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等问题时,通过价格策略和广告宣传来增加市场份额。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和市场的经济行为的学科,它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按照条理清晰地展开介绍。
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供求理论研究了商品和劳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价格和数量。
供给指的是供应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动力的数量,而需求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动力的数量。
通过供求关系,市场价格最终会在供求曲线的交汇点上形成。
如果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如果供小于求,价格会上涨。
2.弹性在供求理论中,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供给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而供给弹性衡量了供应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对于预测市场变化与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3.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对价格与数量的影响。
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以及寡头市场都是市场结构的不同类型。
在竞争市场中,有很多卖家和买家,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在垄断市场中,存在一家或几家卖家,它们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影响市场。
在寡头市场中,几家大公司控制着市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制约。
4.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生产理论,它研究了如何最大化生产力和利润。
生产函数描述了如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则描述了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
这些概念对于企业决策和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5.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研究了企业产出所需要的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成本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而变动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生产决策。
6.连锁反应在微观经济学中,连锁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它描述了一个经济事件如何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例如,一家公司降低产品价格可能引发其他公司的价格战,或者政府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个体的市场力量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家,可以控制价格和供给。
其他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弹性:弹性是个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和工资;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5.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度量。
边际效应是指个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使用或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而产生的额外满足度。
6.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表示输入因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因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7.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利润最大化发生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生产者需要考虑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竞争环境。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可能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研究个体和社会收入如何分配的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受到工资、利润和利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10.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纳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干预的原因包括解决市场失灵、促进资源分配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市场需求与供给-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供给曲线表示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市场平衡在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市场价格和数量等因素决定市场的均衡状态。
2.市场结构和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有很多买家和卖家,没有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在市场竞争中决定。
-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只有一个卖家,有很大的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由垄断者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由少数几个卖家垄断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3.供给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生产数量无关,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随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等。
-厂商的生产决策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收益。
4.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行为对非直接参与者产生的外部效应。
正外部性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负外部性对社会福利产生损害。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不排他且无法排斥他人消费的商品,给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存在困难,需要政府提供。
-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垄断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通过反垄断法和监管机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5.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资本市场是指买卖资本的市场。
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资源的买卖市场。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水平。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重点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和行为、供给与生产成本、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等内容,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变动通过整条曲线的移动来表示出来。
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通过点在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
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变量:○1可支配收入○2消费者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决定供给的非价格变量—生产成本:○1劳动力价格——工人的工资w○2资本的价格——利息r○3原材料的价格需求的变动:表示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弹性: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发生多大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Ep=(%△Q )/(%△P),通常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
需求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如咖啡、汽油等)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如汽车、电器等)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是指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由于价格和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因此,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为正值。
供给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短期的。
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可再生的产品):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小于短期的。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以及个体经济决策对市场的影响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运作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谈谈个体经济行为中的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个体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而效用理论则试图解释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如何最大化其效用。
效用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效用是指个体对一单位额外消费的商品或服务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则指随着个体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了解效用理论可以帮助个体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以使其效用最大化。
其次,市场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体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总和。
市场供给则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供应者愿意与市场交易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总和。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下降;而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升。
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于个体和企业做出适应性决策非常重要。
第三个知识点是市场失灵。
尽管市场通常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但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发生失灵。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指个体或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个体或企业产生的影响,该影响在市场交易中无法内部化。
市场势力则指个体或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的能够影响价格和数量的能力,这可能导致垄断或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市场形式的出现。
了解市场失灵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监管至关重要。
第四个知识点是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探讨企业生产决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成本理论中,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可变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与产量变化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了解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做出生产规模和定价策略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需求。
2.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供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供给、完全不弹性供给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供给。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价格和数量都确定下来,并且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
市场均衡由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二、市场结构1.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上的卖方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3.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
4.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价格与边际效益1.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效用或利润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需求和供给可以分别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
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买方的需求弹性、价格敏感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不同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行为1.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过边际效用的比较来决定最大化自己的总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的递减原则,消费者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再增加对其他需求的追求。
2.效用弹性:效用弹性是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微观化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化学知识点总结
1. 原子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负电荷的
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即为其核电荷数,而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使得原
子呈电中性。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各种原子按质子数不同而区别,构成了
元素周期表。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各种元素按其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间部分是
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而最右侧的一组元素为稀有气体。
元素周期表的横向周期
称为周期,垂直周期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以氢元素为首,直到目前(2019)已发现118
种元素。
3. 化学键
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按键的性质可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
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通常是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离子键是通过正
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的,通常是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金属键是以金属离子为核心,自由电子云形成的。
不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质,如共价键形成的气体、液体、固体;离子键形成的盐类化合物;金属键形成的金属材料等。
4. 分子结构
分子是由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由共价键的强度、键角和空间结构决定。
分子的形状对其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杂化轨道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分子的
形状和分子间的键角。
上述是微观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对微观化学有个初步了解,并能在今后的学习
中进一步深入。
初三微观实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微观实质知识点总结归纳微观实质是初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微观实质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组成、生命现象以及细胞的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初三微观实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细胞结构1. 细胞膜:它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细胞内部的胶状物质。
3.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内部有核糖体和染色质。
4. 粗面内质网:是一种细胞内的膜系统,用于合成蛋白质。
5. 线粒体:能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6. 高尔基体:参与合成物质和细胞膜的形成。
7.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二、细胞功能1. 分裂与增殖:细胞通过分裂过程进行增殖,保持生物体的生长。
2. 合成与代谢:细胞能合成多种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并实现代谢过程。
3. 能量转换: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4. 感受与传导:细胞能感受刺激并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
5. 储存与排泄:细胞能储存物质,在需要时进行排泄。
6. 运输与输出:细胞内的物质可以通过运输和输出来完成细胞的功能。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器官1. 植物细胞分化:植物细胞可分化为表皮细胞、导管细胞、绒毡细胞等。
2. 动物细胞分化:动物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等。
3. 组织器官:细胞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与配合,形成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皮肤等。
四、细胞的基因与遗传1. 基因:基因是决定细胞遗传性状的单位,它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2. DNA与RNA:DNA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中介的作用。
3.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存在着显性、隐性、等位基因以及基因的分离、组合等基本规律。
总结:微观实质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细胞的作用。
vlog期末总结
vlog期末总结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学术方面的进步。
这学期,我选修了一门社会学的课程。
这门课让我对社会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社会学是如何研究和分析社会问题的,例如社会结构、文化、社会不平等等。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并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实际问题。
在课程期末项目中,我选择了一项关于青少年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研究。
通过采访、问卷调查和分析数据,我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虽然最终的成果很有挑战性,但我很满意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除了课堂学习,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社团活动。
我加入了校园电影俱乐部,参与了一些电影放映和电影讨论会。
通过观看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影,我提高了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参与电影讨论会,我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个志愿者团队,每个周末去当地的孤儿院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玩耍。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培养了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在个人成长方面,这学期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首先,我发现自己更加懂得时间管理。
在面对繁重的学术任务和社团活动时,我学会了合理规划我的时间,以确保每项任务都能完成。
通过制定优先级和制定详细的计划,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并减少了拖延的习惯。
其次,我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放。
在课堂上,我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也不再害羞和拘谨,而是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
这种改变让我觉得自己的声音很重要,也让我在学术和社交方面更有自信。
当然,这学期也有一些挑战和困难。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处理学术压力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随着学业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我的学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有时候,我会觉得压力大到无法承受,但我学会了寻求帮助和支持。
我向导师和学长学姐请教学习方法和解决方案,也和同学们进行心理压力的交流。
通过这些方式,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术压力,更好地平衡学业和个人生活。
综上所述,这学期对我来说是充实又有收获的。
期末视频总结文案
期末视频总结文案引言:本次期末视频总结旨在回顾我们在过去学期中所学到的知识,并思考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所面临的当下,正是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变局加剧的时代,我们不仅要迎接这些挑战,还要深入了解它们所带来的机遇。
本视频总结将分三个部分进行,首先回顾学期中所学的关键点,然后探索未来的机遇,最后提出面临的挑战。
一、学期重点回顾1. 科技发展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本学期中我们学到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2.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已经有了重要的突破,我们学习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并且深入了解了其原理和技术背后的逻辑。
3. 数据能力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我们学到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及数据隐私和安全的保护。
4.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期中我们还关注了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了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未来机遇的探索1. 数字经济的崛起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本质,并在这一领域中抓住机遇。
2. 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成为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需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并应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生产效率。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金融、物流、音乐等领域有了成功的应用,我们需要了解其原理,并思考如何在不同领域中更好地应用。
4.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的重要选择,我们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 科技进步与失业问题科技进步带来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会导致部分职业的流失,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这一挑战。
2. 数据隐私和安全数据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受到泄露和滥用,我们需要加强数据保护意识,并掌握相关的数据安全技术,以确保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垄断竞争的基本特征:1)存在着许多厂商2)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3)产品是有差别的2.垄断竞争造成的非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垄断势力的存在(源于产品差异化)使得均衡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时的价格。
2)垄断竞争厂商经营时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即它的均衡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水平。
3.寡头垄断的基本特征:厂商的数目较少,他们占有大部分或全部产量产品可以有差异性,也可以没有差异性存在着进入壁垒4.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给定竞争者的行为之后,各个厂商采取了它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为。
5. 古诺双寡头模型:两个厂商相互竞争产品是同质的假设另一个厂商(竞争者)的产量水平是既定的6.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它认为厂商2将生产的产量的减函数,这个函数就称为厂商1的反应函数。
7. 斯威齐模型用以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寡头垄断模型。
8. 卡特尔组织成功的条件:卡特尔组织在其成员对价格和产量方面达成协定,并共同遵守这一协定。
潜在的垄断势力——需求相对缺乏弹性1.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对不同的消费者销售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时制定不同的价格。
2.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个消费者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保留价格。
3. 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相同货物或服务,根据不同消费数量规定不同的价格。
4. 三级价格歧视:将消费者分为不同消费特征的群,分别提供不同的价格。
5. 跨期价格歧视:通过在不同的时点对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利用不同的需求函数把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组别。
6.高峰负荷定价:当负荷能力限制造成边际成本很高时,在高峰时期索取更高的价格。
7. 两部收费制: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
1.垄断(Monopoly)(1)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2)该商品没有其他的替代品;(3)存在着进入壁垒,其它企业进入市场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2.垄断厂商不存在短期供给曲线:需求的变动可以导致价格改变但产量不变、或导致产量改变而价格不变,还可以使价格和产量1都同时变化,所以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垄断性的市场没有供给曲线。
3. 寻租指厂商会为了获得垄断势力而进行的活动,如游说、广告、避免反托拉斯调查的法律行为。
4.反托拉斯法:谢尔曼法案(1890)第一条:禁止限制交易的契约、联合或共谋(生产者之间限制产量或将价格“固定”在竞争水平之上的公开协议;通过平行定价形式的隐蔽串通)第二条:将垄断或试图垄断市场的行为认定为非法,并禁止会导致垄断的共谋克莱顿法案(1914)1) 规定:要求商品的买方不能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商品是非法的。
2) 禁止掠夺性定价3) 禁止兼并或收购,如果这种兼并或收购“确实减少了竞争”或“倾向于造成垄断”罗宾逊—帕特曼法案(1936):禁止价格歧视,如果这些价格会损害竞争。
《1914年联邦交易委员会法案》1) 该法案创立了联邦交易委员会。
2) 禁止欺骗性的广告与标识,同零售商之间关于排斥竞争品牌的协定1价格支持:政府将产品价格设定在市场价格之上,以保障生产者收入。
为了维持价格稳定,政府购买过量的供给。
2生产配额:政府设定适当配额,通过控制配额数量,使价格上升到较高水平。
3激励限耕:政府通过给予农民资金,激励农民将部分耕地闲置,达到限制产量、提高价格的目的。
1.市场竞争程度强弱的具体因素:(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异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2经济利润=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3经济租(Economic rent)是指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与获得该要素的最小费用之间的差额。
4在成本递增的行业,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在长期,随着产量的提高,厂商对于投入品的需求增加,导致部分或所有投入品的价格上涨,厂商的平均成本及边际成本因此也增加了。
厂商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相应地,市场价格也须提高到足以弥补生产成本的增加。
1经济成本(Economic Cost):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的资源的所有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2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会计成本是反映在会计账簿上的成本,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折旧。
3机会成本: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
4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指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经济成本=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5沉淀成本是已经付出且无法收回的费用。
6规模经济:产出增加的程度要大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
规模不经济:产出增加的程度小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7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概念的区别:规模报酬强调的是,在保持生产要素(如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投入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数量。
规模经济强调的是,在长期,允许厂商改变生产要素(如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投入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成本。
如果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以上的产出,这就是规模经济。
如果双倍的成本获得的产出低于双倍,这就是规模不经济。
8外在经济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导致的,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导致行业内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整体下降。
如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运输更为便捷,贷款成本下降等;外在不经济是指外部环境恶化,使得行业整体生产成本上升。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整体发生上下平移。
9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指单个企业的联合生产超过了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
联合生产的优势在于:投入要素或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联合市场计划,降低成本的共同管理。
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3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前提条件是生产技术不变)4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3的轨迹。
5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指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这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MRTS不断下降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
(2)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等产量线斜率的绝对值递减,等产量线凸向原点7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ΔK/ΔL= -w/r 即等于工资与资本租金之比,表明了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比率。
8企业的扩张路径(expansion path)描绘了在不同的产出水平下,企业所选择的成本最小化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
9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指当所有的投入品都增加一倍时,产出的增加超过一倍。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当所有投入品增加一倍时,产量也增加一倍。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品增加一倍时,产量的增加不足一倍。
1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状态。
2风险规避者(Risk Averse): 风险规避者是指在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中,更愿意选择确定性收入的工作的人,其收入的边际效用往往递减。
)U<0(''I如果消费者在期望收入相同的确定性工作与不确定性工作中选择了后者,那么,该消费者就是风险爱好者(risk loving)。
3风险溢价(risk premium)是指风险规避者为了规避风险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它是能够给一个人带来相同效用的风险性工作与确定性工作之间的收入差额。
4多样化:通过把资源分配在那些结果相关性不大的资产上来降低风险。
5公平保险(actuarially fair):保费收入等于期望支出。
6完全信息的价值是信息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与信息不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的差额。
1价格—消费曲线: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时,2种商品效用最大化组合的变动轨迹。
2收入—消费曲线:与每一收入水平相关的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曲线。
3恩格尔曲线:表示商品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4替代效应:当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导致的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化。
5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保持不变时,由于购买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对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6吉芬商品:由于收入效应(负)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
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8网络外部性:个人的需求取决于其他人的购买量的情况。
9攀比效应:一种正的网络外部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一种商品部分是因为其他人也购买了该种商品。
10虚荣效应:一种负的网络外部性,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希望拥有的商品是独一无二的或者专有的。
41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1) 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更喜欢某一种商品。
2)消费者预算约束: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制约了他们的消费。
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将选择何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满足的最大化。
假设:偏好是完全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消费者通常认为商品是“多多益善”;沿着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5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表示能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商品组合。
(假设只有两种商品)特点: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即其斜率是负值。
2、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即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3、离原点越远,效用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