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上《知识与能力训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探究起跑线一、提示:能画出或写出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基本形态就行了,如种子期、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等。
二、提示:能够用感觉器官去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种子的特征;通过掰开一粒种子了解到它内部结构的科学知识。
如:花生,种皮、胚、胚乳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颜色气味大小轻重声音形状软硬2、种植我们的植物探究起跑线一、填一填④①⑤②⑥③二、提示:日记、画图、拍照、标本采集……探究接力棒一、辨一辨1、×2、√3、√4、×5、√3、我们先看到了根探究起跑线1、能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2、〔不管朝哪个方向放置的种子的根都是朝下生长的〕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探究接力棒1、水分矿物质固定2、下二、辨一辨。
1、√2、√3、×4、种子变成了幼苗1、能画出根、茎、交叉生长的叶子即达到要求。
2、叶子都是绿色的,茎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的。
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一、辨一辨1、√2、×3、√4、×二、填一填。
叶子阳光二氧化碳水5、茎越长越高一、能从颜色、硬度、高度上比较刚出土和现在的茎的不同能够描述出茎的基本特点二、茎变红了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辨一辨1、√2、√3、×4、√5、√6、开花了,结果了一、能够采集到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不同阶段的标本并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二、能够分辨出花的各个部分,并简单的表述它的特点一、辨一辨1、×2、√3、√二、连一连花瓣花萼雄蕊雌蕊7、我们的大丰收探究起跑线能够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统计出凤仙花各个阶段所需时间和生命周期。
探究接力棒填一填1、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生长、花蕾、长高3、我能写出花生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花茎果实种子叶根单元综合检测〔一〕一、填一填1、文字、图画2、叶二氧化碳水二、辨一辨1、√2、×3、√4、×5、√三、连一连1、红薯的茎直立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凤仙花的茎缠绕茎茎制造养料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葡萄的茎匍匐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四、综合题1、测量方法:使用尺子测量,记录的方法有:记录数据、画折线图等2、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
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篇一: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三年级科学教案-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设计桐庐县富春江小学朱开琅【教材简析】“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重点是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植物根的生长。
这是一个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前一课中学生观察的种子内容,交流的重点是种子萌发现象和根的生长变化。
第二部分:研究根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供给学生思考植物根的作用的路径。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并且可以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矿物质溶于水,根对矿物质的吸收不便于直接观察,因此教材中只要求做好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对于根具有吸收矿物质的作用和根的固定作用,不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建立认识。
因此,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了学生熟悉的植物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预测、探究、分析、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学生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大多数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具备基本的探究能力,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汇报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都能开展小组合作,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
学生播种到土壤中的种子以及放在透明塑料杯中的种子,经过几天之后,应该已经萌发出了根或者有的已经长出了茎和叶;学生们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了种子发育的过程。
当学生发现种子萌发先向下长出根,再向上长茎和叶的时候,可能会与大部分学生的初始想法产生冲突。
那么,为什么先长根呢根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看到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样的问题。
红梅小学三年级(2)班科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红梅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2)班科学课教案科任教师:彭安国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照答案第一单元植物旳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旳开始P2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1)ABCD (2)C3.第一种措施: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测旳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晰为止。
第二种措施: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晰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旳植物P41.(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2.(1)× (2) ×3.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2.(1)√ (2) ×3.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2.(1)× (2) √(3)×3.答:有助于接受更多旳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1)根(2)叶(3)茎2.(1)× (2) ×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送水分和养料旳作用第六课开花了,成果了P121.(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2.(1)√ (2) √(3)×3.略第七课我们旳大丰收P14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2.(1)√ (2) √3.略第二单元动物旳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旳新生命P171.(1)卵,生命(2)蜕皮(3)桑叶2.(1)× (2) √(3)√3. 342615第二课蚕旳生长变化P191.(1)4(2)头,胸,腹(3)气门2.(1)× (2) √(3)√3. 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1)茧,茧(2)蚕丝2.(1)C (2) B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2.(1)√ (2) √(3)√3. 略第五课蚕旳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 (2)卵,幼虫,蛹,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1)√ (2) √(3)√3. 略第六课其他动物旳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2)物种,物种(3)卵生,胎生2.(1)√ (2) √(3)√3. 答:周而复始旳生命周期,能使物种代代相传,保证了物种旳延续。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三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先看到了根 2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先看到了根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并且知道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根的作用。
3.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指导观察种子萌发先长根的变化过程。
2.指导学生进行“根的作用”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学生自己准备一张大白纸2.为每组学生准备:1支试管.植物油.带根的新鲜芫荽。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通过我们的精心培育,凤仙花的种子终于发芽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2.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探究新知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根的生长(1)思考:植物的根茎叶谁先长出?每粒种子都一样吗?(2)思考: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及方向有关吗?(3)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并把交流结果写在大白纸上。
(4)让学生把自己精心种植在玻璃杯中的种子摆出来,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5)小组交流观察意见(6)小组汇报: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与种子放置的位置没有关系。
2指导学生探究根的作用(1)思考:平时浇花时,为什么常常把水浇在土壤?(2)学生思考并交流意见(3)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装上适量的水,把新鲜的带根的芫荽插入试管中。
②将芫荽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上记号。
④观察试管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4)实验操作:(5)汇报观察到的现:试管里的水变少了,水位下降了。
(6)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汇报情况。
(7)到校园的生态园里,试着拔一棵野草,感觉很用力,什么原因呢?(8)学生交流分析情况。
(9)小结: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三)拓展延伸1.在河堤旁、在戈壁滩上,往往会栽一些杨柳树,为什么?2.在一些水土容易流失的河堤旁山坡上,为什么要提倡植树种草?。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一 植物的生长变化 我们先看到了根》公开课课件_1
我们先看到了根
卢宇宸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邓博文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侯佳烨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刘傲郢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张静怡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邹张舒童小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种孔
李梓萱小组
第一天佳小组
第一天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1教科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三课
我们先看到了根
三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1)ABCD (2)C3.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1.(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2.(1)×(2)×3.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2.(1)√(2)×3.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2.(1)×(2)√(3)×3.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1)根(2)叶(3)茎2.(1)×(2)×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1.(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2.(1)√(2)√(3)×3.略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2.(1)√(2)√3.略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1.(1)卵,生命(2)蜕皮(3)桑叶2.(1)×(2)√(3)√3. 342615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1.(1)4(2)头,胸,腹(3)气门2.(1)×(2)√(3)√3. 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1)茧,茧(2)蚕丝2.(1)C(2)B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2.(1)√(2)√(3)√3. 略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2)卵,幼虫,蛹,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1)√(2)√(3)√3. 略第六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2)物种,物种(3)卵生,胎生2.(1)√(2)√(3)√3. 答: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能使物种代代相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三年级科学下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6 开花了,结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1 我们知道的磁铁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 指南针7 做一个指南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案教科版
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种植我们的植物3、我们先看到了根4、种子变成了幼苗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7、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4、蛹变成了什么5、蚕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2、测量水的温度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5、水珠从哪里来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种形态第四单元: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2、磁铁有磁性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5、磁力大少会变化吗6、指南针7、做一个指南针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作者:毛丽萍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7期摘要:《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关键词:合作;学习;探究;科学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76-02《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作为教师科学课的主体应该为学生。
一、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科学课中有目的地借助各种直观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演示实物、图片、手势、动作、游戏、表演等,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既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又能为简单会话作铺垫,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充分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表达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1.选择核心内容让学生探究。
科学课教学中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科学课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性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2.科学探究:改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与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
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答:温度()水空气二、判断题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2、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生长。
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发育而来。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
二、判断题:(1)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程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程答案人教版为进一步抓好我校学生体育训练,深入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训练经验,对我校体育基础训练作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以更好地提高训练质量,更多的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做贡献。
小学生中蕴含着许多的杰出体育后备人才,例如不及早的辨认出这些人才,势必会导致人才的轻微外流。
通过训练,可以辨认出这些人才,防止人才的外流,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体育人才踢不好基础。
因此,狠抓小学生体育训练,提升训练水平,就是我们基层小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
不少崭新教师在揪体育训练时总真的难以抓起,也存有一些体育教师往往以比赛任务为目的,展开短期的突击训练,这种训练的科学性不弱,缺少系统的运动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人才的后继培育,并使大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昙花一现,容易存有做为,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
以下就是我在训练中的一些体会。
一、贯彻“一个指导思想”,遵循小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身心健康对于人而言极为重要。
更不用说就是小学生了,他们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一定必须深入细致处置不好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关系,给孩子们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因此,小学生体育基础训练必须必须贯彻落实“身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一)少儿时期人的生理方面的免疫力较低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生长发育快。
必须合理地施加训练因素,使机能的提高过程始终置于超量恢复原理的控制下,训练必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健康素质。
如少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含量较少,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轻负荷为主,以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禁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以免骨骺提前骨化,若长时间进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会引发骨骺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少儿心脏负荷能力较差,耐力应以有氧练习为主,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少儿心理存有其特殊性,他们的注意力极易集中,对田径难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在训练中特别注意训练手段的多样化,可以适度使用游戏或一些比赛的形式去迎合学生,提升他们的兴趣去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切勿用对成人训练的最小速度的紧固重复练去训练少儿。
对研究根的作用实验的思考
对“研究根的作用”实验的思考
萧山区义蓬三小杨君这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中的一个实验,课本中
这样的实验是否存在问题?
思考一:植物油会不会蒸发?
植物油是不易蒸发不易挥发的液体,但是理论上来说,液体(除了浓硫酸等会吸水的液体)都会蒸发,只是个快慢的问题。
所以这样的实验来说明根能够吸收水分,是不是牵强了一点。
我在三年级两个班做了这样一个统计,认为植物油会蒸发的三(1)班16人,三(2)班21人,认为不会蒸发的三(1)班14人,三(2)班14人,其实他们对这个问题是不清楚,模棱两可的。
思考二:从第三点到第四点是不是该考虑时间问题?
从课文中的意思看,好像做好标记就直接能看到试管中液体的减少,这是不切实际按的。
一般要第二天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发现液体减少了,当时是看不到试管中水量的变化情况的。
思考三:根据课文理想化的实验,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吗?(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按照课本理想化的实验操作,最多只能证明根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还能证明植物的根能够吸收矿物质,能固定在土壤中吗?虽然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能吸收矿物质,但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只观察了水量的变化,从头到尾,没有提到矿物质。
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是否可以这样操作:
1选择一课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另外在旁边放置一根试管,其中水面的高度与前面试管一样高。
3在两只试管的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尽量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过一天后观察两只试管中的水量各有什么变化。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
(1)ABCD (2)C3.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1。
(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2。
(1)×(2)×3.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2。
(1)√(2) ×3。
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2。
(1)×(2)√(3)×3。
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1)根(2)叶(3)茎2.(1)×(2)×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1。
(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2。
(1)√(2)√(3)×3.略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2。
(1)√(2)√3.略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1。
(1)卵,生命(2)蜕皮(3)桑叶2.(1)×(2) √(3)√3。
342615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1.(1)4(2)头,胸,腹(3)气门2.(1)×(2)√(3)√3. 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
(1)茧,茧(2)蚕丝2。
(1)C(2) B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
(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2。
(1)√(2) √(3)√3. 略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
(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 (2)卵,幼虫,蛹,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2.(1)ABCD (2)C3.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1.(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2.(1)×(2) ×3.略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2.(1)√(2) ×3.略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2.(1)×(2) √(3)×3.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1.(1)根(2)叶(3)茎2.(1)×(2) ×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1.(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2.(1)√(2) √(3)×3.略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2.(1)√(2) √3.略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1.(1)卵,生命(2)蜕皮(3)桑叶2.(1)×(2) √(3)√3. 342615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1.(1)4(2)头,胸,腹(3)气门2.(1)×(2) √(3)√3. 略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1.(1)茧,茧(2)蚕丝2.(1)C (2) B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1.(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2.(1)√(2) √(3)√3. 略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 (2)卵,幼虫,蛹,成虫(3)幼虫,成虫,死亡2.(1)√(2) √(3)√3. 略第六课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2)物种,物种(3)卵生,胎生2.(1)√(2) √(3)√3. 答: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能使物种代代相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
2010-06-30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1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2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重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科学课教学创新不《我们先看到了根》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3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
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中,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
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4
《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交流前两个月种的凤仙花种子萌发时的观察现象,为了让学生得出许多植物的根都具备的共性,前一个月还让学生种了玉米,蚕豆,花生及其他的植物,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第一是种子萌发是先长根还是先长茎和叶,第二是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有没有关系,第三个是根的作用。
为了节约时间,两个观察活动并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根的生长方向,并回忆种子萌发时是根先长出来还是茎和叶先长出来。
有些学生观察时还是很有毅力,记录了两个月来凤仙花的生长现象。
因为上学期我们学过向日葵,学习了生长阶段是先长根后长茎和叶,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套用旧知识,而不是自己观察现象得到的信息,我让学生要说出理由来。
而且为了让交流气氛更轻松一点,我提问的方式是蚕豆先生或小姐来讲讲你的蚕豆的根的情况,或者是玉米小姐,花生哥哥。
很多学生非常开心地融于进来,有的说根先出来是因为在播种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她打翻了花盆,种子的根被她看见了,那个时候还没长茎和叶。
我说很多科学家就是在生活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时才发现了一个未知的事物,不要沮丧每一次意外,而应该留心观察每一件事情。
还有同学说故意种浅一点,他迫不及待时会扒开看一下,就看到了根,再埋下土。
还有一些同学从理论上来分析的,说因为植物需要的水和矿物质需要根来吸收,所以必须先长根。
我觉得这些同学都说得非常好,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
第二个部分,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和位置有没有关系,担心学生对放置的方向与位置可能理解不太到位,先请两位学生回答什么是放置方向和放置位置,这里为了语言更清晰学生更好理解,改成了放的方向和放的位置。
学生明白了位置和方向的意思以后,有些同学猜测根的生长方向与位置与方向有关系,而有些认为没有,我希望他们自己争辩起来,然后说他们自己讨论出最终的结论,有一个认为没有关系的同学说,方向即使变化,但植物的.根仍然会弯曲朝下的,这里说得非常好。
为了说服大家,我问了全班一个问题,我们全班的根都是朝什么方向(学生回答朝下),我接着问你们播种子的时候你们有商量要朝一个方向或放一个地方放吗?(学生说没有)。
我说这不就证明了根的生长与放的方向和位置没有关系嘛。
第三部分,我问根为什么要着急比叶和茎先出来,它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功能啊?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根的作用,有学生说上学期学过,根能吸收水,那我们来看一个证明根吸收水的实验(实验现象需要半天,课堂时间有限,可回家做),科学里实验是最重要的,实验题也是必考的,我不希望是让学生背下来,而是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一棵带根植物放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根浸泡在水中。
第一步在水面上滴些油,并在水面处做上标记。
第三步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我问第二步为什么加油,油起什么作用,有些学生猜到油比水轻,会在水面上,这样油先蒸发,我说该同学前半句话是对的,但后半句话表述不正确,但是他的思路非常正确,有没有同学把他那句话再修改一下,如果油还能蒸发,那家里有油的碗不用洗了,让它蒸发吧,到底是谁与蒸发建立起关系呢,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已经想到了,并说出了,油隔开了水和空气,水就不会被蒸发(因为我们先学习第三单元,学生知道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听到这里,我其实非常开心,能运用上一个单元的知识,这些学生还是非常棒的。
接下来,我问学生,一根大树,你拔得动吗(学生说拔不动),风吹得动吗,学生回答说(吹不动),所以这说明了根具有什么功能,很多学生想到固定两个字,我说可以更完整一点吗,学生说,将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回答得非常好。
这节课的优点是引导还不错,学生都回答得出来,而有有不同观点是让他们自己先辩论,这样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缺点是准备的ppt,可是去班上上课发现投影仪临时有点问题,感觉当时要按课本上来讲,思路和之前的ppt 不一样,但立马想到他们手中的植物比我电脑上的图片更生动,把主线重难点抓住也是可行,但这节课植物放桌上的时间有些长,很明显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了,从而强调专注度会有些耽误时间,本来是准备学完作业讲完把重点理解背背记牢,又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