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风险防范
[精选]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精选]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电子银行结算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结算方式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比如安全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等。
本文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网上电子银行结算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1.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网络攻击、信息泄露、恶意代码等。
这些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用户账户被盗、资金被转移等严重后果。
防范策略: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如密码保护、拦截风险访问、加密传输等;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恶意攻击。
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因客户违约或其他原因导致银行无法收回债权的风险。
在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不良信用的用户恶意逃债或者故意造假等。
防范策略:加强信用审查,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于违规用户实行严格的处罚和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3.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故障、网络瘫痪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进行网上银行结算,影响用户权益。
防范策略:建立可靠的IT设备和网络环境,定期进行网络安
全测试和演练;增加备用设备和备份数据,做好紧急应对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不能避免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和监管,以及提高用户安全意识,有效地降低风险。
银行机构应该在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金融风险管理职责,才能有效的保障客户权益,维护金融安全。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不断增加,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尽管网上银行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影响网上银行安全的因素和针对风险的防范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网上银行安全的因素1. 网络技术安全隐患:网络技术不断更新,黑客们也不断找寻漏洞获取盈利,例如黑客可能会利用悬空会话攻击、钓鱼邮件、木马病毒扰乱用户的在线银行平台账户并窃取用户账户信息。
2. 用户信息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包含账户信息、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不慎泄露信息会给黑客利用的机会。
3. 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时常发生,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病毒等手段,针对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攻击,从而窃取用户账户信息。
4. 缺乏用户的安全意识:许多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例如不定期修改密码,公共场合不保护好电脑屏幕等,使得账户被盗的风险增大。
二、风险防范对策1. 建立完善的防护策略:银行应建立先进的网络安全机制,及时检测网络攻击、窃取等问题,有定期的安全检测与修补工作。
2. 强化身份验证:加强身份验证,要求用户使用多层身份验证。
例如使用口令、数字证书、指纹等多层身份认证方式,降低身份被盗的风险。
3. 提供安全设置:提供更安全的设置选项,例如为每一个账号提供短信验证码服务,可以监控异常操作。
同时,账户中应有复杂密码设置、安全级别设置等防护措施。
4.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对于网上银行的安全非常重要。
银行可通过宣传及时提醒用户使用网上银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实时监控:及时监控系统,发现安全漏洞和问题,可以更快地进行处理和修补,及时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
总之,网上银行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银行和用户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术,共同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
手机银行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银 行 客 户 端 的 安 全 就 显 得 较 为 薄
弱 ,其安 全性 风 险主要 是用 户账号 和 密码 泄漏 。常 见的窃 取用 户账 户 和 密码 的手 段有 : 通过 “ 钓鱼 ” 网 站 直 接 获 取 手 机 银 行 账 号 、密 码 乃 至 支 付 口令 ,通 过 仿 冒 手 机 银 行 AP P、植 入 手 机 木 马 病 毒 、恶
严 格 ,导 致 手 机 S I M 卡 被 人 使 用
手 机 上 安 装 各 种 软 件 和 游 戏 用 于
学 习和娱乐 ,稍 不注意 便会 感染盗
方 通过 资 金 流 向快 速 侦破 了此 案 ,
一
假 冒 身份 证 恶 意 停 机 补 卡 等 现 象
时有 发生 。
举 抓 获 了一 个 盗 窃 网银 的 犯 罪
的声 誉风 险 。 2 . 客户端 安全 风险 与 银 行 端 的安 全 相 比 ,手 机
4. 用户安 全意 识风险 手 机 银 行 虽 然 在 国 内 已有 十 多年 的发展 历史 ,但智 能手机 的普 及 和 手 机 银 行 的 大 量 使 用 也 只 是
些盗 号木 马能够 截取键 盘输入 、读
密空 间 、盗 密黑 手等木 马病毒利用手机银行 进行诈骗活动
该 类 作 案 方 式 主 要 是 通 过 网
升 级 前 后 进 行 可 靠 性 和 安 全 性 测 试 ; 二是 强制使 用 自定义键盘 控件
密 码以 及用 户资金 。该 类病 毒会 自
动 登录 用户的手 机银 行 系统 ,将账 户 内的现 金转移 走 ,同时还 可以拦 截 并 上 传 银 行 发 给 用 户 的 各 种 短 信 ,包括 消费短信 提醒 、支 付验证 等 ,给 手机 银行 的安全 带来很 大的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1. 引言1.1 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数字化金融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功能不断扩大,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提升。
传统的银行网点服务往往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客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办理业务,而电子银行业务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电子银行,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渠道方便快捷地进行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投资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金融体验和便利性。
电子银行还可以为银行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业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
可以预见,随着电子银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将在未来继续快速发展,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1.2 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风险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银行业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渠道。
与之电子银行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
客户的资金安全、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成为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难题。
电子银行业务的便利性也带来了客户信息泄露风险。
在进行网上银行交易时,客户个人信息可能会受到不法分子的窃取,导致资金遭受损失。
银行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严格的账户验证机制,及时提醒客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攻击风险也是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之一。
黑客利用网络漏洞入侵银行系统,窃取客户资金或者修改交易记录,给客户和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银行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风险挑战虽然存在,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可以有效应对挑战,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2. 正文2.1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类型及特点1. 技术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电子银行业务的技术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电子银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账、支付账单、查看账户余额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的风险,例如信息泄露、账户被盗、网络诈骗等。
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1. 信息泄露风险在进行电子银行交易时,用户需要输入大量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就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信息泄露可能来自于黑客攻击、病毒侵入、恶意软件等途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通过钓鱼网站和假冒短信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
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遭到泄露,就有可能导致用户的账户被盗,造成财产损失。
2. 账户被盗风险由于电子银行账户的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用户的账户资金可能会受到损失。
尤其是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使用电子银行,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一旦黑客获取了用户的账户密码,就有可能进行转账或者消费,给用户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
3. 网络诈骗风险在电子银行业务中,不法分子可能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网络诈骗,例如发送虚假的投资理财信息、假冒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诈骗等。
用户一旦上当受骗,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还会波及到个人信用和声誉。
以上所述,是电子银行业务可能面临的三大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防范1.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用户在使用电子银行时,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要警惕来自陌生邮箱、陌生网站、陌生电话号码的信息,不轻信他人,不随意泄露个人账户信息。
用户需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 设置复杂密码在注册电子银行账户时,用户应设置安全性较高的密码,包括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等组合,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常用英文单词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电子银行管理制度
电子银行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子银行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挑战。
然而,与此同时,电子银行系统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运营风险和安全隐患。
因此,建立健全的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对于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客户的资金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电子银行的定义与特点电子银行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
它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和电子支付等技术,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包括在线支付、网上理财、手机银行、ATM机服务等。
电子银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便捷性: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手段进行金融操作,无需前往银行网点,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2. 快捷性:电子银行的交易速度很快,客户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转账、缴费等操作,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
3. 无时空限制:电子银行服务24小时不间断提供,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金融操作,不受银行网点的开放时间限制。
4. 安全性:电子银行系统通过各种加密技术和安全协议保障客户的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有效防范网络犯罪和欺诈行为。
5. 可扩展性:电子银行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扩展和升级,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电子银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电子银行涉及到大量的客户资金和信息,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或安全漏洞,可能会引发重大金融风险和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的电子银行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各项运营活动,确保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
2. 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客户在电子银行进行金融交易,需要输入个人信息和密码等敏感数据,一旦泄露或被盗用,将导致客户资金损失。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控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3. 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子银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业务,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可能会给金融机构和客户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银行电子银行岗位认证考题-安全
中国银行电子银行岗位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库网上银行BOCNET柜台-安全部分一、不定项选择题1、电子银行外部欺诈风险防范策略包括:(ABC)A 事前防范B 事中控制C 事后处置D 技术加固2、2011年1月27日全面推广手机交易码后,以下哪些交易需支持通过“动态口令+手机交易码”方式进行认证:(BCD)A 投资理财B 跨行转账C 行内转账D 网上支付3、我行网银外部欺诈事件原因包括:(ABC)A 犯罪分子猖獗B 客户风险防范意识薄弱C 第三方运营商运营不规范D 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4、《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涉案账户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信息查询工作流程》(以下简称“信息查询工作流程”)中涉及的部门包括:(BC)A 运营服务部B 保卫部C 电子银行部D 信息科技部5、根据《信息查询工作流程》,一级分行电子银行部直接受理来哪里的网银及手机银行信息查询需求:(B)A 公安局B 一级分行保卫部C 总行保卫部D 信息科技部6、客户安全教育消除银行与客户间网银信息的不对称,提高客户正确使用网银的安全意识。
我行已采取客户安全教育的渠道包括:(ABCD)A 网银全局消息B 门户网站C 官方微博D 手机短信7、客户端身份认证是保障整个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基础。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一般基于哪些信息:(ABCD)A 用户知道的(如静态口令,密码)B 用户拥有的(如动态口令牌、USBKEY)C 用户具有的(如指纹、语音、面部识别)D 计算机硬件信息(MAC 地址,CPU、硬盘信息)8、为进一步丰富网银安全认证机制,我行即将于7月推出新一代USBKey数字安全证书。
以下属于我行新一代USBKkey特点的是:(ABC)A 集成了液晶显示和按键确认功能B 预植证书,首次使用无需下载C 无需安装驱动程序D 需要安装电池9、行内员工第一时间发现假冒我行网站后,最快的举报途径为:(C)A 通过NOTES或短信形式向分行主管部门汇报B 通过NOTES或短信形式向总行电子银行部举报C 通过NOTES或短信形式向总行办公室举报D 通过NOTES或短信形式向总行保卫部举报10、客户通过柜台维护指定收款人账户后,可通过个人网银中哪些功能实现向已维护账户进行大额资金汇划的需求:(ABCD)A 中行内定向转账汇款B 国内跨行定向汇款C 非关联信用卡定向还款D 跨行实时定向付款11、我行电子银行安全管理策略包括:(D)A 全流程控制B 差异化管理C 实施/储备机制D 以上全对12、我行网上银行交易限额可根据如下不同维度而分别设定,具体维度包括(ABCD)A 服务渠道B 市场细分C 安全工具D 服务产品13、客户连续5次输错USBKey密码后,USBKey将会锁定,客户需要进行哪些操作:(ABCD)A 对USBKey进行初始化B 重新设置USBKey密码C 到柜台进行证书补发操作,得到参考号和授权码D 重新下载USBKey证书14、以下哪些是人民银行《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修订版)》中的要求:(ABD)A 具有屏幕显示、按键确认,对交易关键数据进行输入和确认的USBKeyB 挑战应答式OTPC 企业网银客户可以仅使用纯文件证书进行转账D 网上银行资金类交易等高风险操作均需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方式,例如静态用户名密码和安全认证设备等方式。
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一、信用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是指客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时,因信用状况差或缺乏抵押物而可能被拒绝或者无法履行承诺的风险。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网络设备、服务器、软件、网络结构等技术问题引起的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或不当操作导致的风险。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引起的风险。
二、防范措施
1、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审查制度:网上银行应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审查制度,审查客户的信用状况,对有抵押物的客户要求更严格,以确保客户能够履行承诺。
2、加强技术安全:网上银行应加强技术安全,安装可靠的防火墙,定期更新软件,实施多层次的加密技术,以防止黑客入侵。
3、完善操作流程:网上银行应完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
能够按照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
4、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网上银行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业务运行的合法性。
《2024年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范文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银行逐渐成为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电子银行服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风险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涉及诸多因素,如何准确识别和评估这些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电子银行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等。
这些风险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市场环境等。
在技术方面,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和技术应用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在管理方面,风险管理策略、内部控制和人员素质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在市场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等也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产生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电子银行的历史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内部管理数据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
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关键影响因素(一)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系统稳定性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个稳定的系统可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减少因系统故障导致的风险。
其次,数据安全性也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会严重影响电子银行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此外,技术的应用也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网上银行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网上银行风险点及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使用金融服务的常见方式。
然而,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业务一样也有其存在隐患和风险。
本文将会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风险点1.个人信息泄露:用户在网上银行操作时会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账户信息等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如泄露出去,将会对用户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网络攻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黑客攻击已变得越来越普遍,银行的网站也经常受到网络攻击,如果不及时防范,将会导致银行的重要信息被盗窃,数据被篡改或销毁。
3.伪造网站:由于网上银行操作需要提供银行卡和密码等敏感信息,所以一些犯罪分子会伪造银行的网站,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以致用户承受重大的经济痛苦。
4.密码泄露:密码是登录网上银行不可或缺的信息,但一旦密码泄露,掌握者可以将账户所有资金转走,这将导致长期的经济损失。
二、防范措施1.密码安全:用户在设置网银密码时一定要注意,密码不要过于简单和容易猜测,建议使用英文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组合的密码。
此外,密码要定期更换,对于忘记密码的用户可采用银行提供的找回密码功能。
2.使用安全设备:目前很多银行都提供了安全设备(如USB密钥和OTP令牌)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可以通过安全设备确认自己的交易信息,进一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3.警惕钓鱼邮件:如果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邮件,提示需要验证信息或进行更改操作,请一定要仔细确认此邮件是否真实。
建议在官网下载安装安全控件,确保能够进行正确的银行转账、查询等操作。
4.检查银行网站:用户在登录银行的网站之前一定要确认此网站是否为银行官方认可的网址,防止进入伪造的银行网站。
同时,禁止在网吧或其他公共场所登录网银,确保个人的账户信息一定不会泄露。
5.保持警惕:对于陌生的短信或电话,也要保持警惕,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
如果有疑问的话一定要及时向银行客服咨询,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
银行业网上银行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银行业网上银行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金融服务方式。
然而,网上银行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也伴随着安全风险。
本文旨在分析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各种手段侵入系统,窃取用户信息和资金等敏感数据的行为。
钓鱼邮件、木马病毒以及网络钓鱼等手段成为黑客进行攻击的常用方式。
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试图获取用户个人敏感信息或直接篡改账户数据并导致资金损失的主要威胁之一。
这类软件往往伪装成合法程序,悄无声息地在用户电脑中运行。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银行业网上银行系统中存储或处理的用户信息被非法获取和利用的情况。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账户信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一旦泄露,将对用户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个人隐私损失。
三、防范措施为了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银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减少网上银行安全风险。
1. 强化身份验证在进行网上银行交易时,使用传统单一密码认证是不够安全的。
应引入双因素身份验证机制,结合密码和动态口令、指纹或生物特征等身份认证方式,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2. 提供客户教育银行业需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用户对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的意识。
通过举办网络安全讲座、发布网络安全知识等方式,帮助用户了解常见网络欺诈手段,并学会自我保护。
3. 定期检测与更新软件银行业应定期检测网站系统和移动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并及时进行补丁更新以修复这些漏洞。
此外,在系统中部署有效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以提升防护效果,并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4. 加密通讯与交易数据为了保证网上银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用HTTPS等安全协议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同时,在存储用户敏感信息时也应使用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不会在被非法获取后暴露。
5.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银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系统,并通过自动化监控和实时报警等手段迅速发现异常交易和恶意攻击。
电子银行业务中洗钱风险值得关注
电子银行业务中洗钱风险值得关注电子银行业务中洗钱风险值得关注随蓑耋誉望金融服务的主角.然而,电子银行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也可能被金融犯罪分子所利用,充当其洗钱的工具.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电子银行业务中的洗钱风险,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一,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1.重视程度不高,阻碍电子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目前,多数银行机构仍将可疑交易的关注重点放在传统业务上.例如现金的大额存取,转账等柜面业务,电子银行因其资金汇划快捷,身份运作隐蔽以及操作地点任意等特点,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作为洗钱的渠道.然而各银行都忽视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甄别,缺乏资金支付交易的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同时,由于各银行机构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业务管理涉及各业务部门以及管理等职能部门,部门间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归属认识不统一,工作中常出现推诿现象.相关职能部门间难形成有效合力,电子银行反洗钱T作的整体效能难以发挥.Grass—rootsPracticeE曩日●文/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任建档赵东辉2.电子银行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不严,引发洗钱风险电子银行属于电子支付范畴,应遵从人民银行对电子支付转账金额的相关限制规定.如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实际T作中,各家银行在安全认证,保护客户资金的安伞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限制方面却执行小严.有的银行仅设置_r每日累计支付金额上限,末设置单笔支付金额上限;有的银行完全没设上限,任凭资金自由进出;有的虽设置了单笔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上限,却都突破了人民银行在《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中所规定的金额上限.如2008年沈阳分行协助破获的"5?22专案",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上银行在1个月内疯j千转账l6万笔,金额达186亿之巨.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为洗钱者提供了方便之门,容易诱发洗钱JxL险.3."了解客户"不全面为反洗钱工作留下隐患"了解客户"是反洗钱T作的基础,然而一些银行在利益驱使下行使"了解客户"职责更多只是程序性的.加之缺少资料信息的有效识别手段,与有关部¨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健全,银行I:作人员难以识别开户资料的真伪,给电子银行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客户只有在网络银行开户时才与银行发生接触,以后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客户几乎完全离开了银行的视线.就算最初开立账户时可辨别客户真实身份,但在以后的网络交易中, 使用该账户的交易人可能不是开户人, 法分子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利用他人或虚假账户交易逃避银行监控. 并且,金融业务的自助交易可匿名操作,客户只需借助电话,互联网和白助银行等渠道便可完成划款转账,支付交易过程完全避开了金融机构的监督,给反洗钱T作带束了极大的障碍.4.电子银行业务因其隐蔽性特点备受犯罪分子青睐与传统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采用的是账号(或者ID)验证及证书验证方式,只要客户提供正确的账户信息,客户证书和密码,甚至只需输人手机号,银行系统则认可交易操作的有效性.并且,只要在账户余额不透支的情况下,客户便可通过互联网随意地汇划资金,无须注明用途.银行很难对其资金进行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分析.电子银行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问,任何地方, 以任何形式通过互联网络或电话完成2010年1月金屯5I81E妇圈Grass—rootsPractice各种支付交易,实现7X24小时全天候操作,使洗钱者进行资金转移更加便捷,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资金快速转移的极大风险.5.可疑支付交易甄别力不强,影响反洗钱信息报送质量目前,各金融机构对叮疑交易识别上报多采用自行开发的系统软件. 依靠系统自动提取,缺乏人T分析与判断,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上报可疑交易数据患上了严重的系统依赖症.同时金融机构为逃避人民银行的处罚, 上报的大多是防御性数据,垃圾数据多,极大影响和制约了反洗钱监测分析效能.此外,各银行机构会计核算基本都实现了大集中.其电子银行客户的交易信息大多以电子集中备份方式保存,不保留纸质凭证,同时交易信息被定期覆盖.这种保存方式不便于银行工作人员对电子银行交易进行监测, 增加了监管部门对电子银行可疑支付交易特别是历史交易数据核查的难度.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猛,网上支付交易数据以成倍数量增长,仅凭人力甄别海量数据,无法满足反洗钱丁作的需要.且目前各家银行机构还未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开发f{{一套跟踪监测比对发现可疑交易的系统,使可疑支付交易的发现和甄别困难重重, 容易造成银行可疑支付交易的漏报和迟报,带来了洗钱风险.二,电子银行反洗钱的对策和建议1.增强银行内部合力,提高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重视金融机构首先要对电子银行洗钱82I嚏如屯5f匕2010~1月的资金汇划的快捷性,身份运作的隐蔽性,操作地点的任意性给予高度重视.充实反洗钱力量,设立专职人员,确保反洗钱工作尤其是可疑交易信息核查落到实处.同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新业务进行一次重点排查重点防范电子银行渠道洗钱风险.其次,各银行要加强反洗钱的内部组织协调丁作.由于网上银行的反洗钱T作涉及银行内部诸多部门,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杜绝工作中互相推诿现象发生,使银行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问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反洗钱作2.严把客户的审核关,切实履行"了解客户"义务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客户调查工作,从源头防范洗钱风险首先,在银行开立账户必须通过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验证,并严格审查申请人的身份证件及开户材料?第二,对电子银行设置严格的准人条件:经严格审核和筛选,符合条件,信誉度好的客户,才能为其提供电子银行服务,并签订规范,严密的服务协议,以明确责任.第i,金融机构对开通电子银行业务的账户应适当提高风险等级,并对客户基本信息至少每半年审核1次,经审查认为使用网银业务理由不合理的, 应拒绝受理其申请.第四,在客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后,银行发现客户的交易行为违反协议,交易情况存在疑点,应暂停或中止其电子银行业务,从源头缩小洗钱活动的生存空间3.建立,健全电子银行支付规范,完善内控机制为规范银行业电子支付发展,人民银行虽然出台了7《电子支付指引(第号)》=它虽然规范了电子支付业务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强涮了电子支付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但它仅是指导性的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应尽快拟汀电子银行反洗钱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子银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及跨境银行业务的监管标准和要求. 可以参考美同等国家设立一部严密的《电子交易法》,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规则,指导金融机构应对,防范电子支付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电子银行风险评估机制,明确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内部审计,合规和后续评价机制,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且,应针对电子银行的业务特点建立系统化的电子银行反洗钱内部【作机制,细化标准,以利于执行过程中把握政策尺度,保障反洗钱全过程有效涵盖电子银行业务.4.提高监控工作水平,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监控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事反洗钱T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金融机构丁作人员对可疑交易的识别能力.在可疑交易数据的监控,上报T作中明确建立人_T别流程.改变单纯依靠系统提取数据上报的做法,做到系统提取与人工甄别相结合,避免上报垃圾信息.银行机构要根据自身业务系统的实际和反洗钱_『:作的需要,加大科技投入.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开发实时监控软件, 对开通电子银子亍业务的账户实行实时监控,依靠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增强反洗钱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可疑交易的报告水平.园。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
浅析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银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优点是方便、快速、安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本文将重点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类型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技术风险:包括系统故障、黑客攻击、病毒侵袭等。
2. 业务风险:包括身份识别问题、交易风险、虚假信息等。
3. 法律风险:包括网络诈骗、金融犯罪、合规问题等。
1. 技术防范(1)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疑似攻击事件应急预案、重要数据备份与存储等。
(2)加强内部安全防护,不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严格控制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相关信息。
(4)采用多层防御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等。
2. 业务防范(1)加强客户身份认证,包括密码保护、动态口令等多重认证方式。
(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风险的交易和账户。
(3)严格执行系统规则,包括金额限制、交易时间限制等。
(4)开展客户教育和自我保护知识宣传,让客户了解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和防范。
3. 法律防范(1)建立合规的合同和协议制度,明确客户权利和义务。
(2)加强业务监管和风险评估,防范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
(3)及时响应客户投诉和纠纷,保护客户利益和维护公司形象。
(4)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行业稳定和安全。
以上就是针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及防范的浅析。
总之,电子银行业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其存在的风险,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的不断提升,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银行操作风险与防范
电子银行操作风险与防范一、内部控制风险风险点1:操作人员岗位配备没有落实到位。
主要表现:一是网银内管系统录入员、审核员与实际操作人员不符,岗位变动后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操作员信息,仍使用原岗位人员用户名;二是营业网点人员变动未及时办理交接登记手续风险提示:没有按照岗位设置要求配备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配备流于形式,导致内部制约环节难以落实到位,存在着内部管理风险隐患。
防控措施:1.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设置会计录入岗、会计审核岗,负责业务参数设置、机构管理、柜员管理等工作;2.各级电子银行业务管理部门应设置业务管理岗、业务审核岗,负责留言管理、公告管理、业务统计等工作;3.各营业网点应设置业务录入岗、业务审核岗,负责签约、数字证书管理等业务操作。
(企业网银)风险点2:非客户本人签约电子银行业务。
风险提示:如果网点柜员对客户(个人和企业)身份审核和验证不严格,一旦有不法分子恶意使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企业资料)签约电子银行业务,掌握客户银行账户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发生盗取客户资金案件。
严格把好客户签约注册关防控措施:1.签约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电话银行、短信通,需遵循“本人办理、本人签字、本人签收”原则,由客户本人携带银行卡及有效身份证件到柜面签约。
柜员在办理签约业务时,须核实开户人本人及所持身份证件与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中公安部门原录入身份证照片是否一致,验证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有效,以确保客户本人签约。
2.签约企业网银,应重点审核客户提交的营业执照副本等证件是否真实有效;通过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验证法定代表人、授权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有效,对有疑点的客户及时电话联系企业负责人,核实经办人员身份;通过折角验印等方式核对客户预留印鉴,确保各项资料审核无误。
风险点3:代客户保管USBKEY、手机银行贴膜芯片、动态令牌等。
风险提示:如果员工持有客户USBKEY、手机银行贴膜芯片、动态令牌等,存在员工违规划拨客户资金的风险。
邮政储蓄电子银行风险提示
邮政储蓄电子银行风险提示邮政储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具有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缴费支付等丰富功能,提供全天候服务,给您一个随身携带的银行。
为了保护您的资金安全,防范金融诈骗,邮政储蓄银行提示:一、切忌设置简单密码并且要经常更换密码二、在设置密码时应设置不易猜测的复杂密码,不要采用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中的连续几位以及简单规则排列的数字等作为个人网上银行的签约密码;三、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签约密码尽量不要和账户密码相同,密码应该不定期更换,防止被犯罪分子破译。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重要物品和私密信息;请您妥善保管身份证件、银行卡、存折等重要介质;勿将账户信息、证件号码及密码信息等透漏、告知其他人;如在公共场所、网吧使用网上银行时,应妥善保管密码和安全工具;四、手机丢失后,虽然对方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手机银行,但是为防止万一,仍建议您及时报停机或取消手机银行业务;五、在签约短信业务时不要将无关的手机号码与自己的账户进行绑定,在手机号码更换后要及时更新自己短信的签约手机信息,避免自己账户信息泄露。
六、可以使用软键盘、防伪验证信息、昵称登录、设置私密问题、账号保护、手机短信验证码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等级,确保资金安全。
七、避免使用手机登录可疑网站,下载手机程序要到正规网站,切勿随意下载安装不明软件或运行不明程序,防止手机被安装恶意软件。
对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签约账户,最好签约邮政储蓄手机短信功能,账户资金变动可以及时知晓。
八、95580电话银行具有挂失的功能,当资金可能发生风险时可在第一时间通过95580办理挂失,以减少乃至避免资金损失。
邮政储蓄基金投资风险提示一、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电子银行应急预案演练
电子银行应急预案演练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银行已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
然而,伴随着其广泛应用,各种潜在的风险和突发事件也如影随形。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业务的正常运行,电子银行应急预案演练成为了金融机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电子银行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攻击、系统故障、数据泄露、自然灾害等。
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客户信息丢失、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是提高金融机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
在一次电子银行应急预案演练中,假设遭遇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
攻击导致电子银行系统瘫痪,客户无法正常登录和进行交易。
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定的流程和职责展开行动。
技术部门首先对系统进行紧急排查,试图确定攻击的来源和性质。
同时,安全团队加强网络防护,阻止攻击的进一步蔓延。
客服部门立即启动应急热线,向客户解释情况并安抚他们的情绪。
在排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攻击是由一群境外黑客组织发起的,他们利用了系统的一个未知漏洞进行入侵。
技术团队迅速组织力量,对漏洞进行修复,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加固。
与此同时,市场部门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公告,向公众说明情况和预计的恢复时间。
公关团队积极与媒体沟通,确保准确的信息传递,避免不实传闻的扩散。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奋战,系统终于恢复正常,客户可以重新登录和进行交易。
在整个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效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员工对应急流程不够熟悉,导致在初期的应对中出现了一些混乱;应急物资的储备不够充足,在长时间的应急处置中出现了短缺的情况;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调还不够顺畅,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意识;完善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充足和及时更新;建立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协作流程。
银行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安全风险防范机制1. 引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本文将介绍银行安全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简单且有效的策略。
2. 客户身份验证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客户的账户和信息,银行应采取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措施。
这包括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并进行可靠的身份验证程序,如指纹识别或密码验证。
只有在确认客户身份后,才能允许其进行交易或获得敏感信息。
3. 系统安全银行的信息系统是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应加密存储在系统中的敏感数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
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补丁也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
4. 员工培训员工是银行安全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银行应定期为员工提供有关安全意识和最佳实践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辨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客户身份验证的技巧,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的安全使用,以及响应安全事件的指导。
5. 监测和报告银行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风险。
监测可以包括对异常交易和登录活动的实时监控,以及对系统和网络的日志分析。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银行应及时报告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查和应对。
6. 外部合作伙伴审查银行在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时,应进行审查和尽职调查,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
合作伙伴可能包括数据处理供应商、支付处理机构等。
审查过程应包括对其安全政策、安全实践和合规性的评估,以保护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7. 灾难恢复计划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灾难恢复计划,以应对可能的安全事件和系统故障。
该计划应包括备份和恢复客户数据的策略、紧急通信和协调措施,以及灾难恢复团队的组建和培训。
通过建立灾难恢复计划,银行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恢复业务,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结课论文电子银行风险防范年级: 2009级学号: XXXXXXXXXXX姓名: XXX专业: 电子商务二零一二年六月十七日摘要:电子银行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客户欢迎,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电子银行业务也面临比传统服务渠道更大的风险。
近些年频繁发生的资金被盗事件已经使得许多客户对电子银行安全性产生忧虑。
为保障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对策目录目录 (2)正文 (3)一丶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现状 (3)二丶针对三类主要电子银行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4)1、增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力度 (4)2、从宏观、中观、微观多方面入手防范声誉风险事件 (6)1、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
(6)2、中观上,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6)3、微观上,加强电子银行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沟通。
(7)3、通过健全法律降低电子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 (7)正文一丶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现状电子银行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在经过几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其风险也随之不断积累并对业务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电子银行业务面临比传统服务渠道更大的风险。
近年来因钓鱼网站、木马病毒、诈骗短信等导致的资金被盗事件频繁发生,客户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更加忧虑,从而不敢或不愿尝试使用网上银行。
这已经成为阻碍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认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大多数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最重要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种类归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流程、人员缺陷、系统缺陷或因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列举了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的8 种来源,分别是未经授权的访问、雇员欺诈、伪造电子货币、服务提供商风险、系统退化、职员及管理技能落后、客户安全性经验不足、客户对交易抵赖。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电子银行业务产生严重不利看法而导致银行无形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通常因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控制不当产生。
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银行要想建立好的信誉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信誉的毁损却可能发生在转瞬之间。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传递信息的高效率使得一旦电子银行出现安全事故、技术不完善或误操作等问题,就会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广泛迅速传播,再加上有些人以讹传讹不断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可能导致电子银行的信誉瞬间坍塌。
法律风险,是指在电子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而遭受处罚或因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未能有效确立和执行导致发生法律纠纷,而给银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同传统银行相比,电子银行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性:一是它传递信息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二是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与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电子银行的这两个特性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传统书面制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
二丶针对三类主要电子银行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1、增强操作风险的防范力度首先,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网上银行的交易环节大体上可分为服务器端处理环节、客户端处理环节及数据传输环节。
对于服务器端处理环节、数据传输环节都属于银行内部环节,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相对安全。
而目前已发生的各类网银安全事件绝大部分都是犯罪嫌疑人针对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薄弱点,即客户端处理环节进行攻击而产生的。
虽然目前国内银行已经采用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工商银行的预留验证信息、小E 安全检测、动态口令卡、U 盾证书、短信认证等,但很多客户并不了解怎样运用这些工具来识别和防范钓鱼网站,从而造成资金被盗。
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是降低电子银行风险的最佳途径。
要通过门户网站、电话外拨、培训手册、定期营销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客户进行电子银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客户风险防范意识及风险辨别能力。
其次,通过完善交易环节的整体流程设计防止黑客远程攻击。
在网银交易过程中,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是保障客户操作权限、敏感信息和交易行为安全的重要措施。
而网银系统在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时,客户仅需提交相关个人认证信息,然后由身份认证系统自动进行客户身份比对,返回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在整个身份认证过程中,客户往往无法参与和控制其中涉及身份比对、交易数据审查、交易确认等关键环节,而一旦这些关键环节中的全部或部门环节被黑客控制,就会导致在客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攻击者假冒客户合法身份实行作案,从而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
因此,改进身份认证过程,在整体流程设计中引入人工干预的步骤和环节,使客户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部分关键环节进行人工控制和再次确认,从而防范黑客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远程攻击。
例如,在身份认证过程中增加用户互动环节,通过人工方式对签名、敏感交易数据确认等操作进行控制,使之过程不再处于客户不可见的状态。
再次,不断完善内控制度,防患于未然。
要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估,找出每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岗位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监督、防范措施,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规范的、便于操作和考核的内控制度。
要完善各级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强各有关人员的法纪和安全保密教育。
对网上银行安全运作而言,外部入侵尚可抵挡,若后院失火,则是防不胜防。
因此,只有加强内控,才能为电子银行业务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提高科技水平,确保客户电子银行交易安全。
从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和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较落后,处于整个信息产业链的低端水平,电子银行所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极大部分由国外引进,在数据加密和身份判别上,也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整套加密和解密算法。
因此,在选择技术方面,中国电子银行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同时,我国的电脑硬件关键部分和系统软件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平台开发也非常依赖国外力量,这就给出售产品时保留获取信息的秘密路径留下了可乘之机。
因此,电子银行风险问题的解决需要靠科技的进步做坚强的后盾。
2、从宏观、中观、微观多方面入手防范声誉风险事件1、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
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减少电子银行风险的制度保障之一。
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为的确定性预期,电子银行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种不确定的预期得到强化,不利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长远发展。
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也会减少客户有意利用电子银行业务的虚拟性冒充资金被盗欺诈银行。
2、中观上,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加强与公安机关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提高电子银行案件侦破率。
由于网上金融犯罪的成本低廉、实施容易,犯罪分子只需支付较少的上网费、网页制作费、租赁服务器的费用就可以实施,因此,利用网络进行金融犯罪的不法分子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团伙作案。
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安机关对于网络犯罪还都是按照传统的属地原则划分管辖,不利于破案。
因为同一个犯罪团伙或嫌疑收款账户盗窃的资金总额巨大,但被盗客户往往分散在全国各地,单个客户的被盗金额很小,有的甚至不到公安机关规定的最小立案条件。
如果在电子银行犯罪的侦破上也按照属地管辖,则电子银行犯罪的发案地分散造成的犯罪团伙系列作案的信息不能在同一公安机关内迅速汇总、分享,会严重影响案件的侦破。
而公安机关的警力和财力有限,如果分散到各地去取证,成本难以承受,办案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建议各级公安机关针对电子银行犯罪进行集中管辖,集中办案,以便保障案件的侦破率,有效遏制电子银行犯罪。
3、微观上,加强电子银行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沟通。
业务人员由于长期与客户打交道,比较容易了解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渠道时出现的安全问题,但由于不懂技术而无法直接通过开发产品消除安全隐患;而技术人员虽然精于研发,但却苦于不了解客户需求,这就使得新产品系统的开发质量不高,匆匆将产品推向客户后,一边在市场上交“学费”,一边用更大的成本来弥补产品的安全漏洞。
因此,发展网上银行必然涉及到加强内部科技人员与业务人员的联系,充分实现两类人员的信息共享,这样,才能减少由于技术人员不懂业务,不了解产品的安全需求而引发的电子银行安全隐患。
3、通过健全法律降低电子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电子银行运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交易过程与方式、规范原则和法律责任归责基础,且某些操作也与现行的法律规定不一致。
这就要求由新的立法来规范新的业务行为,以便于司法实践的操作。
以下几方面应在立法时优先考虑。
网上银行被盗案主要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存款合同关系和犯罪分子与储户或银行之间的侵权关系。
因此,很难使用单一的法律关系及其规则解决纠纷,应在个案中视被盗原因确定使用何种法律关系及其规则解决纠纷。
在网上银行被盗案中,可能银行与储户均有过错,也可能为一方有过错,还可能各方当事人均无过错,而是由犯罪分子窃取所致。
因此,如果使用侵权关系及其规则的,则不宜单独使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中的任何一种;如果使用合同关系及其规则的,则不宜单独使用过错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中的任何一种。
所以在个案中应按确定使用的法律关系,选择适当的、公平的归责原则。
在举证责任分配上,要根据确定的法律关系和归责原则,确定由谁承担举证责任。
对黑客入侵所窃取的存款,确立合理的损失承担规则。
由于银行和储户对黑客入侵均无过错,所以,由任何一方承担损失,均有失公平。
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立法实践,或考虑一个额度,或设定一个比例,由银行和储户分别承担部分损失。
参考文献:[1]陆春红. 打造金融品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69-71.[2]纯富.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性解释[J]. 金融论坛,2007,(01):3-10.[3]唐宏、王剑屏、罗涛.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秦嗣毅. 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路径的钻石模型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12):226-229.[5]邱可、邱石、李强、孙世光.培养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67-69.[6]许项发.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活力源泉[J].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04):118-119.[7]李雪丽.试论企业文化是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