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总复习
历史中考复习考点(七年级全部)
中考复习考点(七年级)考点一:中华文明起源——北京人【p2—p5】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看图对应】3、体质特征:头部像猿,四肢像人4、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5、火的使用:会使用和控制天然火6、生产方式:采集、狩猎7、生活方式:群居考点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分封制【西周大分封】【p24—p26】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分封对象:王室亲属、异姓功臣、古帝王后代【出现了诸侯和列国】3、权利和义务:权利—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义务—诸侯要服从国王命令,镇守疆土、保卫王室、交纳贡税,定期朝见周王等4、作用:巩固了西周统治;维护了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开发了边远地区5、与分封制相对应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二】商鞅变法【p43】1、原因:【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生产关系变革【2】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3】秦国落后,巩固统治的需要2、性质:是战国时期封建地主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3、国家:秦国4、人物:秦孝公支持,商鞅主持变法5、指导思想:法家思想6、目的:富国强兵7、时间:公元前356年8、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性质】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4】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全国划为41个县,加强对地方控制】5】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9、影响【意义】:【p43】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为以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10、对今天社会改革的借鉴: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
考点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皇汉武】【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p50—p52】政治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李斯的小篆】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平越族,开灵渠【二】汉武帝【p60_p63】1、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治”】加强中央集权1】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2】设刺史【地方】、司隶校尉【中央】,强化监察职能3】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发展儒学教育【2】【“武功”】巩固边疆1】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2】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2、对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方式和结果不同:前者,采用法家思想,手段粗暴,加速灭亡;后者,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一统【2】目的和实质相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质都是文化专制【三】张骞通西域【p66_p70】1、西域的地理范围: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西域。
七年级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整理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早期文明的形成1.人类社会的演化:-人类起源和繁衍-狩猎采集时期-农业生产时期-城市文明时期2.文明的起源:-早期文明的形成条件-早期文明的代表:尼罗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二、中华文明的发展及古代中国的崛起1.华夏文明的形成:-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先民的聚居与生产-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2.中华文明的发展:-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3.古代中国的崛起:-汉朝、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三、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及相互影响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文明:-希腊城邦、希腊神话-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2.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3.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婆罗门教、佛教的形成和发展四、古代东亚文明的交流与繁荣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影响2.东亚文化圈:-东亚文明的共同特征-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五、世界近代史的起点1.大航海时代:-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活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六、近代西方殖民扩张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1.西方殖民扩张:-殖民主义的原因和特点-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地2.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影响-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兴起七、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启示1.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后果2.太平天国起义:-起义的原因和目标-起义的失败和教训3.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失败-辛亥革命的背景和结果4.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的兴起和目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5.五卅运动与北伐战争:-工人运动的兴起和目标-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八、现代世界的演进和国际关系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纳粹德国的崛起-盟军的胜利和战后的布局2.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分裂3.世界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联合国的宗旨和结构-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合作方面的作用以上是七年级历史总复习的知识点和考点的总结和归纳。
中考历史总复习7-第七讲 人民解放战争
A.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D.人民解放战争
1
23456
7 8 9 10
3.(2022·河北九地市模拟)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举行的 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 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 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官兵60万,支前民工达到230万。 材料主要说明了( C )
A.三大战役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 B.三大战役中国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 C.三大战役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 D.三大战役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
1
2
3
3.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 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 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 )
刘胡兰: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省文水县。在文水县云周西村领 导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认出,不 幸被捕。1947年1月,刘胡兰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牺牲时未满15周岁。
1
23456
7 8 9 10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以上英模人物的壮举分别发生在哪一重大 历史事件期间,并概括以上壮举发生时的国际形势。
7 8 9 10
9.(2022·廊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 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 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 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 大的敌人。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复历史知识。
第一章: 我们的历史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演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2. 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农业的发展- 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交流-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3. 中华文明的特点与成就-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古代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第二章: 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等级- 封建统治的三大家族2. 东周时期的分裂与战国时期的统一- 东周时期的分裂- 战国时期的统一- 秦统一六国的基本原则3. 秦始皇的统一江山- 秦始皇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 阅兵仪式与焚书坑儒- 分封制的取消和郡县制的推行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发展1. 汉朝的统治- 汉朝的建立- 汉武帝的改革与措施-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动与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动- 的传入与发展- 关中地区的人文风俗3. 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成就-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进步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辉煌文明1. 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 北宋时期的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 商业贸易的发展- 金坛之江南和开封的城市建设2. 文化的繁荣与科学的进步- 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 孙中山《示儿》的诗- 科技发明与进步3. 南宋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特点- 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 文人学士的主要活动地- 文化代表人物和作品以上是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分量,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1.黄河流域文明的形成及特点。
2.“三皇五帝”时期的主要事件。
3.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4.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
5.秦朝的建立及其改革成果。
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
1.古埃及和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2.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三、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1.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阶层。
2.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3.唐朝和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4.我国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
四、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1.中华文明的象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五、世界古代的科技文化
1.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和医学成就。
2.希腊和罗马文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通过掌握上述七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可以有效提升中考历史成绩。
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考生还需要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中考中发挥更好的水平。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_(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B. 白渠C. 大运河D. 都江堰2、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B )A.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 文帝4、下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C )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6、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7、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D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B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B )A.“路漫漫其修远兮。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知识汇总一、中国古代文明1.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指南针的发明:唐朝时期的司南望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把木材黏合在一起制成纸张。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1.2 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朝代•夏、商、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其中周朝历时最长,分为西周和东周。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6年,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
•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一定文化和政治统一的朝代。
1.3 中国古代文明的科技成就•造纸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
•指南针:唐朝时期的司南望发明。
•火药:中国古代的战争工具之一,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分度器:由李冰发明,是仪器制造的先河。
二、世界古代文明2.1 古埃及文明•像形文字:古埃及的一种记载文字,是一种图像文字,它采用象征性的插图来代替人物和事物。
•金字塔:古埃及的一种建筑物,有复杂的结构,通常作为法老的陵墓使用。
2.2 古希腊文明•基督教: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宗教,基督之名来自于希腊语中的“基督os”(意为“救世主”)。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非常重视人的情感体验,强调独立的思考能力。
2.3 古罗马文明•罗马帝国:古罗马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统治着整个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罗马法典:古罗马的法典,被认为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前身。
三、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3.1 儒家思想•孔子: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者爱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情感与道德,以“仁者爱人”为中心。
3.2 道家思想•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大道至简: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自然和生命力的优美和简约。
3.3 佛教思想•佛家思想:佛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
【衡水内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及中考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上册)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夏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故事、认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史展开,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了从远古时代到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下面是七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远古时代
1)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化
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的特征和发展
3)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古代的华夏文明
1)夏、商、周的创建与崩溃
2)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5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3)周朝的统治者、封建体制和宗教信仰
3.亚洲的其他古代文明
1)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2)亚洲其他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①印度的蛇王文明
②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
③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4.秦朝的统一
1)秦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
2)秦始皇的政权措施和文化成就
3)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5.汉朝的兴起
1)刘邦和汉高祖的建立
2)汉朝的统治和政治制度
3)汉武帝的与疆域的拓展
4)汉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生们在复习历史知识时,可以结合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进行学习,还可以使用一些图表和时间轴来
帮助记忆和理解。
此外,要注意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不同历史人物
的作用,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最后,做一些历史习题和模拟试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的建立与夏代的历史地位。
2.夏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夏王朝的经济农业发展。
4.商朝的建立与商代的历史地位。
5.商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6.商朝的经济农业发展。
7.周朝的建立与周代的历史地位。
8.周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9.周朝的经济农业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
2.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鲁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
4.孔子的生平与学说。
5.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
6.战国时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7.秦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
8.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与影响。
三、秦汉时期1.秦朝的建立与秦代的历史地位。
2.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秦朝的经济农业发展。
4.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与代表人物。
5.刘邦与西汉的建立。
6.西汉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7.赋税制度与均田制的实施。
8.东汉末年的动乱与三国的形成。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
2.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东晋及其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4.周敦颐与唐宋八大家的主要思想与代表作品。
5.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6.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
五、隋唐时期1.隋朝的建立与隋代的历史地位。
2.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隋朝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4.唐朝的建立与唐代的历史地位。
5.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6.唐朝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7.唐朝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六、宋朝与元朝时期1.北宋与南宋的建立与历史地位。
2.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3.宋代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科技的新发展。
5.元朝的建立与历史地位。
6.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形态。
7.赵秀之与王贞白的科学成就。
以上仅为七年级历史复习的基本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及中考总复习资料-精编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7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2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P24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七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七年级历史的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知识点的
掌握对考试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中考前的复习中,理清历史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历史中
考总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顺利备考。
1. 中国古代史
1.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朝代、制度特点、社会变革、
青铜器文化
1.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分界、列国的发展
特点、思想文化
1.3 秦汉时期:统一全国的制度、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
2. 中国近现代史
2.1 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
2.2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影响
2.3 辛亥革命:原因、影响
2.4 五四运动:原因、影响
2.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条件、任务
3. 世界史
3.1 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文明定义、东西方文明对比3.2 古埃及文明:特点、发展、遗产
3.3 希腊罗马文明:特点、影响、艺术
3.4 欧洲中世纪文明:特点、重要事件
3.5 文艺复兴:特点、影响、艺术
4. 地理知识
4.1 中国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河流
4.2 世界地理: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地理
4.3 世界气候: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可以更清晰地规划复习时间,
有针对性地掌握历史知识点,从而真正提高备考效率和提升成绩。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多看历史书籍,积累历史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了解历史的途径:考古发掘、神话传说)(一)知道北京人的特征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2、距今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
4、生产生活情况:(1)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2)社会组织:过群体生活。
(3)火的使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火使用的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意义(熟读):(1)研究价值: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②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史学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二)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的生活(“河水长干”)(1)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属于长江流域)(3)生活状况:①房屋结构: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地位: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工具: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使用磨制石器(属新石器时代)。
③农业状况:人工栽培水稻;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手工业: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雕刻技术(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和懂得使用天然漆。
2、半坡居民的生活(“半黄半粟”彩陶)(1)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2)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3)生活状况:①房屋结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属于新石器时代);③农业状况:种植粟;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④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有乐器。
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织、制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总复习一、识记五代开始的时间和五代的名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建立;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背景、结果;契丹的兴起;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党项族建立西夏国;女真的兴起和统一;完颜阿骨打建立;南宋建立;岳飞和郾城大捷;宋金议和;自五代起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北宋前期“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两宋时三大外贸港口泉州、广州、明州;蒙古族的兴起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黄道婆;元大都;元朝的漕运和海运;马可·波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与《梦溪笔谈》;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著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元曲;关汉卿;画家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二、理解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2.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辽和西夏都是祖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是和北宋并立的政权。
契丹族、党项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4.辽贵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
“澶渊之盟”是北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但它所带来的和平局面,对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益。
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
5.女真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对黑龙江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女真抗辽是反对奴役的正义战争。
6.岳飞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7.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南北农作物品种的交流。
五代以来,南方社会秩序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8.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华之列。
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北宋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
9.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元朝完成国家统一和实行行省制度,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10.文天祥坚持抗元,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
11.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
1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三、能力培养1.通过对周世宗、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斗争的学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自五代起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给宋朝以重大影响的史实,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3.通过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培养运用对比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4.通过分析元朝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海外贸易的成就,中外交往的发展,同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关系,学习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概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过程,培养学生分类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
6.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纂特点,培养用不同的方法查阅史料、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1.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是通过实现“富国强兵”这一目标,改变北宋的积贫积弱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变法的“强兵”的目标虽然没有达到,但“富国”的目标却部分达到了。
青苗法取息二分或三分,比起高利贷者索取成倍的利息来,算是轻轻的剥削。
在青苗法实行的初期,还曾强迫高利贷者借贷青苗钱,按期向政府交纳利息。
高利贷者的活动在青苗法实施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政府却增加了大量的利息收入。
募役法中的以雇役代替差役,也顺应了当时商品货币经济和雇佣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另外,政府‘由此获得了巨额收入,北宋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
在宋神宗熙宁(1068~1075年)、元丰(1078~1085年)之间,出现了“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宋史》卷三二八《安焘传》)的局面。
据当时的官员估计,政府府库积蓄可供朝廷20年的财政费用。
另外,农田水利法实施后,仅在1070年至1076年的7年间,兴修水利就有1万多处,受益的土地有民田36万多顷,官田2000顷。
大量的薄地成了良田。
如京东路修治了济州的南李堰、濮州的马陵泊等,得到良田4200多顷。
有的水利设施,如福建莆田的木兰陂在兴修后,使万顷土地由洼涝或旱碱的瘠土,变成了肥沃良田,直到南宋后期还在发挥效益。
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一些官员把变法看成是自己牟取私利、升官发财·的机会,并为此虚报成绩,甚至把本来应由农户自愿请领的青苗钱,强迫分摊,有的还增加青苗利息钱。
另外,还有的多收募役费,在利州路(治所在今陕西汉中)推行募役法,每年应收的募役费为9.6万多贯,但官吏却从民间敛取了33万多贯。
又如在镇定州(今河北正定北),一些百姓交不起募役钱,官吏就强迫百姓拆房屋卖木料来交纳。
这样一来,使本来含有“抑兼并”及“利民”意图的一些变法措施,变成了对民户进行搜刮的新的赋税项目。
综上所述,虽然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但从总的来看,变法的进步意义还是主要的,是应当肯定的。
2.对岳飞的评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他的言行在当时对社会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岳飞作为南宋的大将,属于统治阶级,他曾镇压杨么农民起义,这是由他的地主阶级的阶级立场所决定的。
然而岳飞19岁从军,到39岁被害,他一生中主要的事业是参加抗金斗争,用他自己的生命来抵抗金朝的侵扰和掠夺。
当岳飞北伐时,广大人民热烈拥护他,“太行忠义”纷纷和他互通声气。
在他死后,人民怀念他,痛恨秦桧。
后人铸了秦桧的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受到万人唾骂。
我们分析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一生的主流。
岳飞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课本上称岳飞为抗金名将,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
用这一标准,我们称戚继光、郑成功这些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或我国境内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他们领导人民抵抗来自外国的侵略,而不是我国国内民族之间的压迫。
而岳飞,我们只能说他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行的南北方人民,在抵抗金统治者的掳掠残杀和对北方经济破坏、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他的抗金活动,他所进行的抗金战争是正义的,符合广大人民利益,但不能说他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因为宋金间的战争是我国内部的民族间的战争,不是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
3.回族的形成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大约从7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到中国经商,逐渐定居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和长安等地,被称为“蕃客”。
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又有大量信奉伊斯主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散居我巨各地,他们在元代官方文书中被称为“回回”,是当时“色目人”中的主要部分。
后来,他们由于通婚和经济文化联系,同汉人、蒙古人、畏吾儿人等,垄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到元朝末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具备了一个民族的雏形,人明以后逐渐形成为回回民族。
4.元大都大都,又称汗八里(突厥语,意为汗城)。
本为金中都,1215年被成吉月汗攻破,改用燕京旧名。
至元元年(1 264年),改称中都。
至元九年,被元世祖定为首都,称为大都。
由于历经战乱,城池残破,元世祖令其谋臣刘秉忠规划设计,另建新城。
历时达18年之久。
原先的金中都城址位于今北京城西南部莲花池以东(从战国时代的燕都蓟城起,这个城址始终未变),因为城内的宫殿已惨遭破坏,只有城外金朝的离宫——大宁宫尚保存完好,元大都的新城便以它为中心,建在旧城东北的高梁河水系上面。
城周28600米,南北略长,呈长方形,有11座城门,“人烟百万”(权衡:《庚申外史》)。
城市布局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的格式,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9条。
钟、鼓楼耸立在市中心。
皇城在城南的中部,环绕太液池形成三组建筑。
在太液池东岸,是属于皇帝的一组宫殿,叫做“大内”,即现今紫禁城的前身;西岸有南北两组宫殿,南面是太子居住的隆福宫,北面为皇太后居住的兴圣宫。
宫殿建筑既保留汉族宫殿的传统风格,也吸收许多兄弟民族和外国的建筑技巧,非常雄伟壮丽。
这些庄严雄伟的宫殿建筑群,和太液池妩媚多姿的水上景色紧密结合,呈现出入工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的奇妙效果。
市场分布在城市的北部,主要集中在三处,一处叫羊角市(今北京西四附近),一处叫旧枢密院角市(今北京东四西南),还有一处叫斜街市,处在积水潭的北岸。
积水潭是当时新开通的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水运便利,所以斜街市一带商业荟萃,是全城商业最繁荣的地方。
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一个商业中心。
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绝地来到大都。
其壮丽富庶闻名于当时整个世界,马可·波罗曾无限赞叹地描述大都说:“城是如此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它了!”5.活字印刷的发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
具体做法如下:(1)用胶泥制活字,再放到火里烧硬。
(2)排版。
把活字排在有松脂和腊的铁板上,加热铁板,使蜡熔化,用平板压平字面,冷却以后活字就固定在铁板上。
(3)上墨印刷。
(4)拆版。
印刷后的铁版再加热,蜡熔化后取下活字,以后再用。
毕昇的印刷术奠定了现代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序。
毕异的发明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除了沈括将他的名字记载下来,在历史上再无踪迹。
毕昇死后,他发明的部分泥活字被沈括的侄子辈所获得,才引起沈括的重视,并把该发明记录下来。
6.指南针的发明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
《鬼谷子·谋》记载,郑人外出采玉,带了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用司南确定准确的时间。
这些说明司南在当时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
但是,由于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加上转动时与底盘摩擦力较大,因此指南效果比较差,长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北宋初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出了指南针。
关于指南针的装置方法,沈括的《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约有四种:把磁针横贯灯芯浮于水上;把磁针架在碗沿上;把磁针放在指甲上;用缕丝缀住针腰挂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