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1.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正以几何级数飞速递增且不断更新,达到了日新月异、令人应接不暇的地步,这就决定了今后的教育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终身教育;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这对教育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有人对教育发展史做过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这就启示我们,21世纪的教育是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研究网络这一工具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机制,是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2.“信息素养”一词的提出者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轲斯基(paul zurkowski)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能力指对多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适用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随着信息化革命的深入,目前全世界互联网用户达到18亿,而中国互联网的4.2亿的用户占世界总数的20%,网络已成为各个学校的必备的新兴教育教学平台,网络环境已经搭就,在这个环境中如何实现信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摆在每一个信息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3.受20世纪初泰勒与福物创造的工厂生产与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教育制度的“工厂模式”经过标准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按统一的模式来培养学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塑造了大批缺乏个性和不懂得修身学习的学生,制造了大批教育的失败者。他们不需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一切以书本和老师为经典,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科书也不再是“圣经”,取而代之的将是网络中取之不尽的学习材料;根据多伊奇(M.Deutsch,1949)的目标结构理论可知,学生团体合作学习可使成员之间交往更频繁,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了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成绩水平也提高得更快,因而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尽管《信息技术课》和网络已在学校中普及,但受传统观念及无考试压力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学生甚至教师都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单纯的计算机课或上网课,传统而单纯的计算机知识传授和放自流的网络聊天和游戏使学生错过了接受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引起教育教学各方对《信息技术课》及校园网络平台的重视和重新定位,让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只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抽象思维能力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随着信息

时代的跃进,信息素养和能力成为公民必备的素养,从而信息素养成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之一,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

2.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根据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和体现。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挥动,主动发现和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认为教师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住处素养的必经之路。

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生态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在个体的脑子里,而是人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人的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进行的。同时计算机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信息结构,类似人的认知结构,依据丰富实用的网络资源库,建构的智能化

有源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种方式适应了学生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原型,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5.新课程改革理论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合格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具体目标

(1)基于网络环境引导学生产生获取新信息的强烈意愿,从而能够主动从网络中查找,探究新信息。

(2)面向实际需要,主动掌握信息相关工具,并能将其灵活自如地用于信息的获取、处理、保存、使用。

(3)形成信息免疫力,学会掌握信息和拒绝信息。

(4)运用信息表达意愿,思想和解决问题,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5)“团队精神”是学生融入社会必不可缺的一种素养,其中包括了

乐意与他人分享,交流信息和见解。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纠正信息技术课等同于计算机课或上网课的认识误差,意识到信息素养的培养相对于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了解和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熟练windows和IE浏览器等的操作,了解、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VB、VF、photoshop等常用软件的使用。

3.倡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性地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收集需要的信息,并加以鉴别、归纳、存储、综合表达和交流。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并大力提高学习过程的团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5.加大信息技术课和其它学科的整合力度,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获取其它学科相关知识。

6.信息免疫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六、研究方法、对象

实验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

以付诸实践的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获得研究的回馈和文献法参考他人有效理论和方法,扎实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研究对象在课题研究人员所带同一年级班级随机取出四个班为实验班,其余班级为对照班,实验班中的实验内容在对照班中只按大纲要求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

七、研究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