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滚动检测物理试题(五) Word版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滚动检测物理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 5N ,F c =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1f F 、2f F 、3f F 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 、1f F = 5N ,2f F = 0N , 3f F = 5N B 、1f F = 5N ,2f F = 5N ,3f F = 0NC 、1f F = 0N ,2f F = 5N , 3f F = 5N D 、1f F = 0N ,2f F = 10N , 3f F = 5N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A 、5mg 3μ B 、4mg3μ C 、2mg 3μ D 、mg 3μ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
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4、2002年四月下旬,天空中出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近乎直线排列的“五星连珠”的奇观,这种现象的概率大约是几百年一次。
假设火星和木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是T 1和T 2,而且火星离太阳较近,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若某一时刻火星和木星都在太阳的同一侧,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那么再经过多长的时间将第二次出现这种现象( )A .221T T +B .21T TC .22221T T +D .1221T T T T -5、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R A :RB = 4:1,υA : υB =1:2 B .R A :R B =4:1,υA : υB =2:1C .R A :R B =1:4,υA : υB =1:2D .R A :R B =1:4,υA : υB =2:16、如图所示,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中心穿过横杆,M 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m ,当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过程中,M 始终未相对杆bc 移动,M 、m 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M 受到横杆的摩擦力为 ( ) A .大小为(m +M )g tan α,方向水平向右 B .大小为Mg tan α,方向水平向右 C .大小为(m +M )g tan α,方向水平向左 D .大小为Mg tan α,方向水平向左7、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cos 53°=0.6,sin 53°=0.8) A .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5mg B .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35mgC .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D .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53g8、如图所示,B 点位于斜面底端M 点的正上方,并与斜面顶端A 点等高,且高度为h., 在A 、B 两点分别以速度v a 和 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a 、b(可视为质点).若a 球落到M 点的同时,b 球恰好落到斜面的中点N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v a =v b B .v a =2v b C .a 、b 两球同时抛出D .a 球比b 球提前抛出的时间为(2-1)2h g9、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p GMmE 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物理试题(四) Word版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物理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某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恒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施加水平恒力,质点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施加水平恒力,质点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施加水平恒力,质点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施加水平恒力,质点立即有加速度2、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匀加速运动,且θsinga≥C.若θμtan≥,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D.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cos(sinθθ-g,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一定的速度v做匀速运动3、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A.k vk2-1B.v1-k2C.k v1-k2D.vk2-14、质量为0.2 kg的物体,其速度在x、y方向的分量v x、v y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方向相互垂直,则()A.0~4 s内物体做直线运动B.0~6 s内物体一直做曲线运动C.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12 m D.4~6 s内物体的位移为2 5 m5、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 的圆柱体的正上方的P 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v 0沿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方向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 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 、Q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t =v 0g tan θB .t =g tan θv 0C .t =R sin θv 0D .t =R cos θv 06、如图,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 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 与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为123v v v 、、,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 、C 、D ,且::1:3:5A B B C CD =.则123v v v 、、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123::3:2:1v v v = B .123::5:3:1v v v = C .123::6:3:2v v v =D .123::9:4:1v v v =7、如图所示,在竖直的转动轴上,a 、b 两点间距为40 cm ,细线ac 长50 cm ,bc 长30 cm ,在c 点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转动轴带着小球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转速小时,ac 受拉力,bc 松弛B .bc 刚好拉直时ac 中拉力为1.25mgC .bc 拉直后转速增大,ac 拉力不变D .bc 拉直后转速增大,ac 拉力增大8、如图所示,两物块A 、B 套在水平粗糙的CD 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 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 对物块A 、B 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 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 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 、B 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 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9、如图所示,一个长直轻杆AB 在墙角沿竖直墙和水平地面滑动,当AB 杆和墙的夹角为θ时, 杆的A 端沿墙下滑的速度大小为1v ,B 端沿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v ,则1v 、2v 的关系( )A .21v v =B .θcos 21v v =C .θtan 21v v =D .θsin 21v v =10、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均匀细杆可以绕通过其左端的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最初处于水平位置,杆上距O 为a 处放有一小物体,杆与上小物体最初均处于静止状态.若此杆突然以角速度ω匀速绕O 向下转动.则角速度ω为以下哪个说法时,小物体可能与杆相碰( )A .ω值适中,不小于某值,不大于另一值Q ,即Q P ≤≤ωB .ω较大,且不小于某值Q ,即<∝≤ωQC .不管ω为多大,小物体都一定会与杆相碰D .不管ω为多大,小物体都不可能与杆相碰二、实验题(14分)11.Ⅰ.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3分)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a .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 .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 .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 .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 (3分)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 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 和竖直坐标y ,图2中yx 2图像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a b c d图2 图3(3) (8分)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 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 、B 、C ,测得A 、B 两点竖直坐标y 1为5.0 cm ,y 2为45.0 cm ,A 、B 两点水平间距Δx 为40.0 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 0为________m/s ,若C 点的竖直坐标y 3为60.0 cm ,则小球在C 点的速度v C 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取10 m/s 2).三、计算题(共计46分)12、(10分)如图所示.小球A 从倾角37°足够长的斜面上的顶点处开始沿斜面匀速下滑,速度大小v 1=6m/s ,经过时间Δt 后,从斜面顶点处以速度v 2=4m/s 水平抛出一个飞镖,结果飞镖恰好在斜面上某处击中小球A 。
2015高考三模 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物理答案:14.B 15.C 16.C 17.A 18. B 19.D 20.D 21.(18分) Ⅰ. B (4分)Ⅱ.(1)0.15 (2分) (2)a m M mg )(+- (2分) (3)实验前要先平衡摩擦力 (2分)Ⅲ.(1)并(2分) 42Ω(2分) (2) 甲(2分)图乙在更换量程时两个分流电阻都未并联在表头两端,容易损坏表头(2分) 22.解析:(1)由动量定理I =mv 得v = 2m/s ------------ (3分)由运动学公式v 2= 2as 得a = 2m/s 2-------------(3分)(2)设上面每个滑轮受到的压力为F 1,下面每个滑轮受到的压力为F 2对移门受力分析,4F 1+mg= 4F 2 ------------------- (2分) 解得F 2=37.5N -------------------(2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4F 1+4μF 2=ma -------------------(2分) 解锝 μ=0.1 -------------------(2分)23.解析:(6分)(1)设电子刚进入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区域时的速度为v 0,加上磁场B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at v y = ------------------(1分)电子射出偏转电场后在竖直方向上位移θtan 2L y = ----------------(1分) OP 间距离21y y y += -------------------------------------(1分)24.解析:(1)由于甲与乙的质量相同,发生弹性正碰,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前后二者速度交换。
因此整个运动可等效为甲静止下滑恰好到N 点,设传送带长为L ,由动能定理有:221)2(N mV mgL r h mg =--μ -----------------------------------(3分) 代入数据解得L=8m ----------------------------------- (3分) (2)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0 ,由题可知,碰前甲的速度为m/s 22V 2==gh 甲 (2分)甲乙碰后交换速度,即碰后乙的速度为m/s 2=v -----------------(1分) 由题可知乙能过Q 点,则若乙恰能到Q 点则在M 点时的速度为V 1 ;根据动能定理有22121mgh mV = --------------------------------------- (2分) 解得 V 1=2m/s ------------------------------------------(1分) 若乙恰能到与与圆心等高的D 点,物体经过M 点速度为V 2,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mV =2221 ----------------------------------------(2分) 解得 V 2=22m/s ---------------------------------------- (1分) 若物体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应满足:N 点速度gr V N =,设在M 点速度为V M, 由动能定理得mgr mV mV N M 2212122=- ----------------------------(2分) 代入数据解得s m V M /10= ----------------------------(1分)而碰后乙的速度V 2=2m/s ,因此乙在传送带上只能做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就能过Q 点且不脱离圆轨道。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物理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物理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金榜教育·201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三次联考物理参考答案1.C 【解析】设斜坡的倾角为θ,则滑雪者从O 到N 的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f =μmgs AC cos θ+μmgL CB ,由题图可知s AC cos θ+s CB =s ,两式联立可得:W Ff =μmgs =5000 J ,选项C 正确。
2.B 【解析】由动能定理知0~t 2时间内,动能增量为0,即外力做功为0,选项B 正确,外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选项A 错误;t 1时刻F 最大,v =0,F 的功率为0,t 2时刻F =0,速度最大,F 的功率为0,t 1~t 2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后减,选项C 错误,从v-t 图线知加速度减小,选项D 错误。
3.A 【解析】在0~1s 内,水平力F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合力始终为零,选项A 正确;1s ~3s 水平力F 恰好平衡最大静摩擦力,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选项B 错误;在3s ~4s 内,物块受滑动摩擦力,为定值,选项C 错误;在4s ~6s 内,无论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选项D 错误。
4.B 【解析】若小船刚好避开危险区,小船沿AB 方向以速度v 行驶,如图所示。
v 1为水流速度,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应为v 2=v 1sin θ。
显然小船沿其他方向,如沿AC 以速度v ′驶时,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要大于v 2。
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v 2=v 1sin θ=3m/s ,则选项B 正确。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得该极地卫星运行的周期为:121T=0.25h ,T=3h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22=GMm v m v r r ⇒,可得:12v v =,由于1212:24:3:4:1T T r r ==⇒=,联立解得:1212v v =。
6.D 【解析】从起点A 到最高点B 可看做平抛运动的逆过程,如答图所示,美洲狮做平抛运动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β=2211=21,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α=2tan β=1,只有选项D 正确。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共52分.1-8题是单项选择,每题4分;9-12题是多项选择,每题5分,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或多选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质量为5×l03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1.0×103N,则汽车匀加速起动过程中( )A.第1s内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为1.0×104JB.第1s内汽车所受合力的平均功率20kWC.第1s末汽车所受合力的瞬时功率为22kWD.第1s末汽车所受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22kW3.某打捞船在河边发现观察点下游河中心有可疑物品顺流而下,船和物品的连线与下游河岸的夹角为60°时,船头立即对准物品前往打捞.设河宽为d,各处水流速度与船对静水的速度大小均为v,则打捞船追上物品的过程中,航行时间和航程分别为( )A.;d B.;C.;D.;d4.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最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小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虚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实线位置,此过程中小圆环保持原位置不动,则环与杆之间的摩擦力F1和弹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5.已知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公转轨迹近似为圆),如果把行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扫过的面积速率.则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速率之比是( )A.B. C.D.6.在微信、微博与QQ空间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电子秤下面垫上泡沫箱,电子秤稳定后示数会比物体的实重大,这是经商者欺诈消费者的手段.请依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沫箱质地较软,电子秤称量时下陷,导致示数增大,因此此说法是真实的B.称量物品时电子秤与物品处于稳定的超重状态,示数增大,因此此说法是真实的C.与所称量物品以及泡沫厚度有关,示数可能会增大也可能减小,因此此说法是虚假的D.根据平衡知识,示数体现的是真实的物重,因此此说法是虚假的7.如图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从一水平桌面的边缘P点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anθ1tanθ2=2 B.cotθ1tanθ2=2 C.cotθ1cotθ2=2 D.tanθ1cotθ2=28.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 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 )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一直做正功9.如图,用恒力F拉着三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加上一个小物体,那么连接物体的绳子张力和未放小物体前相比( )A.Ta变小B.Ta变大C.T b减小D.T b不变10.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颗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c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R,此时a、b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发射卫星b时速度要大于11.2km/sB.卫星a的机械能小于卫星b的机械能C.卫星a和b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D.若要卫星c与b实现对接,可让卫星c加速11.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运动员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A.合外力做功为mgh B.增加的动能为mghC.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减少的机械能为mgh1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终滑块又返回至传送带的右端.就上述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时的速率为V2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mv22﹣mv12C.此过程中电动机做功为2mv12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m(v1+v2)2二.填空题:(本题10分)13.探究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学采用如下方案:(a)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如图所示),并给气垫导轨充气.在滑块上放上适当质量的砝码并安装、调整好挡光片组成滑块系统.系统通过细线跨过导轨右端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砝码盘中放入质量为m的砝码.然后把滑块系统移动到导轨左侧某处由静止释放,滑块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分别记录挡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b)保持滑块系统的质量不变,改变产生加速度的作用力,即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m(始终满足滑块系统质量远大于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总和),使滑块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重复操作得到多组数据.(c)测得挡光片的宽度l,记录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坐标为X l和X2(X2>X l)(d)处理数据并分析误差,得到加速度跟作用力的关系..请回答:(1)在选择挡光片时应选取__________的挡光片.A.较宽 B.较窄(2)操作步骤(a)中滑块系统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块系统的加速度a=__________.(4)在实验步骤中遗漏了一个物理量的测量,此物理量是__________A.滑块的质量M B.砝码盘的质量m o(5)只要证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正比关系,即可证明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关系.(用题目中所给符号表示)。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这一时刻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C.物体在第3s内指的是物体在2s末到3s末这1s的时间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υ,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3.汽车正在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15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m/s2,刹车后3s末汽车和障碍物的距离为()A.9m B.6m C.12m D.3m4.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A.3h B.5h C.7h D.7h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 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A.B.C.D.6.汽车由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直至停止,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加速的时间是()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却不变8.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1m,BC=2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都是1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求得OA=0.5mB.可以求得CD=4mC.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a=1m/s2D.可求得A点的速度v=0.5m/s9.一辆汽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8t﹣2t2(m/s),则()A.这个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B.这个汽车的初速度为8m/sC.这个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D.4秒后汽车停下10.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6秒内()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t=4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10m三、实验填空题(共20分)11.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1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V.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压为V.13.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0cm,S4=2.78cm,S5=2.00cm,S6=1.20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m/s.(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共42分)14.(12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5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2)质点在16s末的速度;(3)质点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15.(10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A时的速度为多少?16.(10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从足够高处先后让两个钢球自由下落,两球间用长为10m的细绳连接.第一个求下落1s后第二个球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及绳的质量,试求在第二个球开始下落后多长时间,连接两球的细绳刚好被拉直?(g取10m/s2)17.(10分)(2011•白河县校级模拟)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这一时刻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C.物体在第3s内指的是物体在2s末到3s末这1s的时间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首先知道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0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故B不正确;C、物体在第3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2s末到第3s末这1s的时间,故C正确;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υ,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后反向运动,4s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 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图象是我们高中物理研究运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熟知其特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汽车正在以12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15m处有一障碍物,汽车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m/s2,刹车后3s末汽车和障碍物的距离为()A.9m B.6m C.12m D.3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求出运动的总时间,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解答】解:汽车运动到停下的总时间为t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0=v0﹣at0解得t0=2s由于t=3s>2s,故物体运动时间为2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x=v0t﹣at2=12×2﹣×6×4=12m所以刹车后3s末汽车和障碍物的距离为15﹣12m=3m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在于汽车刹车问题中,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保持静止的位移公式不同,故需要先判断运动的实际时间,再运用位移世间公式列式求解.4.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A.3h B.5h C.7h D.7h【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T、第2T、第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解答】解: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T、第2T、第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已知石子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5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可以运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直接求解,也可以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还可以运用v﹣t图象求解,方法多,要灵活选择.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 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A.B.C.D.【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因为是上抛运动可以利用对称来解,可以得到物体从顶点到a的时间为,顶点到B点的时间为,从顶点出发初速度为0,经过t时间到达某个点,位移公式为自由落体公式【解答】解:因为是上抛运动可以利用对称来解,可以得到物体从顶点到a的时间为,顶点到B点的时间为,从最高点到A点的高度为:h1=g,从最高点到B点的高度为h2=g,故高度差为:g,故选D【点评】竖直上抛上去和下来具有对称性,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只要讨论下来就可以,在最高点速度是0,就是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6.汽车由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直至停止,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加速的时间是()A. B. C.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根据速度时间公式,结合总时间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运动的时间.【解答】解: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解得v=,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加速的时间.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抓住总时间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是突破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却不变【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解答】解:A、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比如经历的时间很长,加速度会很小,故A正确.B、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比如经历的时间很短,加速度会很大,故B正确.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正,故C错误.D、加速度不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8.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1m,BC=2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都是1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求得OA=0.5mB.可以求得CD=4mC.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a=1m/s2D.可求得A点的速度v=0.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以及CD间的距离,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OB的距离,从而得出OA的距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点的速度.【解答】解:A、根据得,加速度a=,B点的速度,,则OA间的距离x OA=1.125﹣1m=0.125m,故A错误,C正确.B、根据得,,故B错误.D、A点的速度v A=v B﹣aT=1.5﹣1×1m/s=0.5m/s,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9.一辆汽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8t﹣2t2(m/s),则()A.这个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B.这个汽车的初速度为8m/sC.这个汽车的加速度为﹣2m/s2D.4秒后汽车停下【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汽车的运动规律.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解答】解:A、根据x=得,汽车的初速度v0=8m/s,加速度a=﹣4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故A、B正确,C错误.D、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0.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6秒内()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t=4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1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遇时位移应相等,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分析t=4s时是否相遇.根据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解答】解:A、A、B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BCD、在4s前,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B在A的前方,随着时间推移,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大.4s后,B的速度小于A的速度,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小,则知t=4时,A、B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S max=m=20m.故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速度相等时两个物体相距最远,而不是相遇.三、实验填空题(共20分)11.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3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根据h=求出人的反应时间.【解答】解:在人的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距离h=45cm.根据h=t==s=0.3s故答案为:0.3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h=1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4~6v(或6v以下)V.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压为220V V.【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专题】实验题.【分析】对于基本实验仪器,首先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根据所测量数据正确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具体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等.【解答】解: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具体使用我们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通常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故答案为:交流,4~6v(或6v以下),220v.【点评】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13.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0cm,S4=2.78cm,S5=2.00cm,S6=1.20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0.80m/s2;(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3=0.32m/s.(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1、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3)根据频率与周期关系,结合△x=at2,即可求解.【解答】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加速度公式a=得:a==×10﹣2≈﹣0.80m/s2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为0.80 m/s2;(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3==×10﹣2≈0.32 m/s(3)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故答案为:(1)0.80;(2)0.32;(3)偏小.【点评】道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四、计算题(共42分)14.(12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5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2)质点在16s末的速度;(3)质点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16s末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质点整个过程的位移.【解答】解:(1)设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1,则:v1=a1t1a1==m/s2=5 m/s2(2)设减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a2,由于v2=v1+a2t2,所以a2==﹣4 m/s2当t=16 s时,质点已减速运动了t3=2 s,此时质点的速度为v3=v1+a2t3=20﹣4×2m/s=12 m/s.(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2=vt2=20×10m=200m,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总位移x=x1+x2+x3=40+200+50m=290m.答:(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5m/s2;(2)质点在16s末的速度为12m/s;(3)质点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为290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5.(10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A时的速度为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我们可以研究汽车从A到B及从A到C这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初速度,时间和位移都是已知的,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公式x=联立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对AB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x1=对BC段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x2=其中x1=15m,x2=30m,t1=3s,t2=5s联立方程①②并带入数据得:a=1m/s2,v0=3.5m/s答:汽车在A点初速度为3.5 m/s,运动的加速度1 m/s2.【点评】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解题时要学会选择不同阶段重复使用同一个公式,这样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16.(10分)(2015秋•寿县校级期中)从足够高处先后让两个钢球自由下落,两球间用长为10m的细绳连接.第一个求下落1s后第二个球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及绳的质量,试求在第二个球开始下落后多长时间,连接两球的细绳刚好被拉直?(g取10m/s2)【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两个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细绳刚好被拉直时,两球之间的距离正好是绳长,对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然后联立求解.【解答】解:设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则第二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2=gt2…①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1=g(t+1)2…②其中h1﹣h2=L…③①②③式联立得:L=g(t+1)2﹣gt2=10t+5解得:t=s=0.5 s.答:在第二个球开始下落后0.5s的时间,连接两球的细绳刚好被拉直.【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个球的运动规律,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本题方法较多,可以尝试用多种方法解题.17.(10分)(2011•白河县校级模拟)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压轴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警车追上货车时,两车的路程相等,由此列方程可以求出警车追上货车的时间,注意警车在发动时间内,货车做匀速运动;(2)刚开始货车的速度大于警车速度,故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位移最大;分别求出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间的最大距离.【解答】解:(1)当警车追上货车时,二者位移相等,由此有X2=X0+X1即带入数据有:t12﹣8t1﹣20=0,解得t1=10s,t2=﹣2s(舍)故警车要10s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当v车=v货时相距最远,此时有:v车=v货=at2,解得:t2=4s;此时货车X=v0(t0+t2)=52m警车最大距离X m=X﹣X'=36m故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36m.【点评】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到追击、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注意两者速度相等时,往往是能否追上或者二者之间有最大或者最小值的临界条件.。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2次月考物理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2次月考物 理 试 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1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 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与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t 为 ( ) A .0v g B .02v g C .02v g D .02vg2.某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 .第s 1内加速运动,第s 32、内减速运动,第s 3末回到出发点B .第s 1末和第s 4末速度都是s m /8C .前s 2内物体位移是m 16D .第s 3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θ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顶点上的小滑轮,绳两端系有质量分别为1m 、2m 的两小球,当两球静止时,小球1m 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 不计一切摩擦,则1m 、2m 之间的关系是 ( )A .21m m =B . θtan 21m m =C .θcot 21m m =D .θcos 21m m =4.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 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受支持力为N F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θsin 2mg F =B .θcos mg F =C .mg F N 2=D .mgF N =a (m/s 2)80 1 2 3 4 t (s )-4m 1 θθm 2A5.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 ,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与m (m M 〉),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 (R L <)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轻绳刚好沿半径方向拉直,要使两物体与转盘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值不得超过( ) A.mLgm M )(-μB.MLgm M )(-μC.mLgm M )(+μ D.MLgm M )(+μ6.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 ,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 点处,在杆的中点C 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 ,C 点与O 点距离为L ,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物M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重物M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重物M 的最大速度是2ωL D .重物M 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所示,1O 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1r 。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物理试题(三)Word版
安徽省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物理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2.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A 、B ,沿平直的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B 车速度为A 车的2倍.若前车A 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B 以前车A 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A 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3s B .5s C .7s D .8s 3.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 m ,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v 1=5 m/s ,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 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B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C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D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20 m/s4.静止置于水平地面的一物体质量为m =57 kg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3,在F =287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由此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5个7秒内的位移与第11个3秒内的位移比为( ) A .2∶1 B .1∶2 C .7∶3 D .3∶75.如图所示,A 是倾角为θ的质量为M 的斜面体,B 是质量为m 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物块B 上表面水平.物块B 在一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斜面体静止不动.设重力加速度为g,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对斜面体A 无摩擦力B .B 对A 的压力大小为F N B =mg cos θC .A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A =(M +m )gD .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为F6. 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木块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给它们施加一个大小为F 的推力,其中给第一、三两木块的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这时三个木块都保持静止.比较它们和水平面间的弹力大小F N 1、F N 2、F N 3和摩擦力大小Ff 1、Ff 2、Ff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N 1>F N 2>F N 3,Ff 1>Ff 2>Ff 3B .F N 1>F N 2>F N 3,Ff 1=Ff 3<Ff 2C .F N 1=F N 2=F N 3,Ff 1=Ff 2=Ff 3D .F N 1>F N 2>F N 3,Ff 1=Ff 2=Ff 37.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MN 上的轻圆环B 相连接.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 ,使物体A 及圆环B 静止在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现稍微增加力F 使O 点缓慢地移到实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环B 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此过程中,圆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圆环对杆的弹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A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B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C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D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减小8.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 拉物体,在F 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不能计算出来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C .在F 为10 N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D .在F 为14 N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9.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开始时F =10 N,此后逐渐增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g 取10 m/s 2,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24 N 时,开始相对运动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10.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斜面,现在一个重为4 N 的物体在斜面上往下滑,那么测力计因4 N 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不可能是( ).A .4 NB .2 3 NC .2 ND .3 N二、实验题(11题每空2分,12题前两小题每小题3分,最后一小题4分)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4所示.图上标出了F 1、F 2、F 、F ′四个力,其中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 与F ′的___ , 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了验证.(2)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不同位置(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两细绳必须等长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尽量靠近12.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
2014年秋学期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20题,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上的周期为17.如右上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系一质量为. B. C. D.A. B. C. D.20.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A .当F <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mg μ时,A 的加速度为14g μ C .当F =2 μmg 时,A 相对B 滑动 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g μ 实验题I .(1)(4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加速运动B .可以通过改变规格相同的橡皮筋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 .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D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2)(4分)图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还可以进行以下哪些实验探究( )A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B .测量重物下落时的加速度C .测量重物下落时的瞬时速度D .研究重物下落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Ⅱ.(1)(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
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20.0cm,如图.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1=h.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2=h+10.0(cm).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上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3=h+30.0(cm).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0=________m/s,钢球击中b点时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2)(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的计时点。
安徽省江淮高三物理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江淮2015届高三物理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高物理参考答案1.B2.D3.C4.C5.D6.B7.A8.B9.A 10.B 11.A 12.a,d,e 13.3.6 ,D14. 0.180 J , E k =Mf 2200(d 6-d 4)2,把钩码的重力当成了小车的合力;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等。
15.(9分)(1)由速度图象可知竿长3221⨯⨯=AB l m=3m -------2分 (2)以杆、小孩和成人整体研究。
小孩匀减速下降时,成人对地压力最大,加速度方向向上,系统超重。
加速度大小由图象可得 1a =2 m/s 2,则:F 支 =(m 1+ m 2+ m 3)g+ m 3a 1=1210N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成人对地压力为1210N -------1分 (3)小孩加速下滑的加速度由图象可得 a 2=1 m/s 2-------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m 3g –f= m 3a -------1分 f= m 3g –m 3a=240N -------1分 摩擦力冲量 I f =f*t=240*2 Ns =480Ns -------1分 16.(12分) 解:(1)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两极所受地球的引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
即F =mg 0…………………………………………………………………………………3分(2)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赤道处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物体的质量为m 。
物体在赤道处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m R 2-mg =m 4π2T2R ………………………2分在赤道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等于其在两极所受的重力即GMmR 2=mg 0…………1分 解得 R =(g 0-g )T24π2…………………………………………………………………2分 (3)因为02MmG mg R =,所以 M =g 0R 2G ……………………………………………2分又因地球的体积V =43πR 3,所以 ρ=M V =3πg 0GT 2(g 0-g )……………………………2分17.(14分)(1)若小球能作圆周运动,设最高点速度至少为v 121v mg m L= 11v /s m /s ==> -------2分∴小球以v 0=1m/s 作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十七章力学实验
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十七章力学实验题组一一、填空题1.〔寿县一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8分〕如图为“用DIS 〔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屡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下列图〕。
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单项选择题〕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答案 1.〔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2〕由于OA 段a-F 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 Ma =得mg F a M M ==,而实际上()mg a M m '=+,可见AB 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 造成的。
2.〔哈九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①如下列图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假设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从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指出存在的问题或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下列图是①中更正后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m/s 2,〔计算结果保存2位有效数字〕【答案】用交流电源;细绳要平行于木板;木板右侧踮起以平衡摩擦力;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2.0m/s 2;【解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而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交流电源;小车运动中受到摩擦力,故需要使木板形成斜面平衡摩擦力,连接小车的细绳要平行于木板;外力便于实验,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小车运动加速度需要利用“逐差法〞计算,即有2213456/4.0(3T))+s+)-(s++(s m s s s s a ==2. 【考点】力学实验.3、〔金山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4分〕如图为“研究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实验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实验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足够长的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
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A.A、B 系统动量守恒B.A、B、C 系统动量守恒C. A、B、C 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车向右运动参考答案:B2. (单选题)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 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f作用,如图所示,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上坐标数据中的k 为常数且满足0<k<1)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分别表示的是动能、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象B.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kmgC.上升高度h=h/2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D、当小球落回地面时动能为参考答案:B 3. 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 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中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 A、v B之比可能是()A.1:1 B.2:1 C.1:2 D.3:1E.1:3参考答案:ACE【考点】横波的图象.【分析】由题,甲、丙图象反相,t小于A波的周期T A,说明A波经过了半个周期.B波的图象与原来重合,说明经过了整数倍周期.由图读出两波的波长,由题分别得到周期与时间的关系,由波速公式得到波速的关系式,再进行选择.【解答】解:由图读出,A波波长为λA=24cm,甲图到丙图一定是半个周期,所以周期T A=2t;B波波长为λB=12cm,乙图与丁图的波形图相同,经过的时间一定是整数个周期,所以周期T B=,波速v A=,v B=,得到v A:v B=1:n,所以A、B两列波的波速v A、v B之比可能是ACE,不可能的是B、D.故选:ACE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υ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木块长为L,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获得动能为E k,若木块或子弹的质量发生变化,但子弹仍穿过木块,则()A.M不变,m 变小,则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一定变大B.M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可能变大C.m不变,M 变小,则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一定变小D.m不变,M 变小,则木块获得的动能可能变大参考答案: AD5. 某人横渡一河流,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 1;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t 2,若船速大于水速,则船速与水速之比为A .B .C .D .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在光滑小滑轮C 正下方相距h 的A 处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B ,用绝缘细线拴着,细线跨过定滑轮,另一端用适当大小的力拉住,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小球与A 点的距离为R ,细线CB 与AB 垂直。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
〔物理局部〕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第1卷一、选择题〔每一小题6分,每一小题分别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时间为t ,运动的位移为x,如此如下判断中正确的答案是〔 〕A .经过A 、B 两点的中点2x 处的速度为4v B .经过A 、B 两点的中间时刻2t 时的速度为5v C .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位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多1.5vtD .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1.5倍2.引力常量G 和以下各组数据,能够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地球到太阳间的距离B .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地球的半径C . 假设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密度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D . 人造地球卫星绕行的速度与周期3.如下列图,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 放在斜面体C 的斜面上,斜面体C 放在水平上面上。
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 ,B 恰与盒子前、后壁P 、Q 点相接触。
假设使斜劈A 在斜面体C 上静止不动,如此P 、Q 对球B无压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假设水平面光滑,A 、B 、C 三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运动,如此P 点对球B 有压力B .假设水平面光滑,A 、B 、C 三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如此P 点对球B 有压力C .假设C 固定在地面上且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匀速下滑,如此P 、Q 对B 均有压力D .假设C 固定在地面上且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沿斜面加速下滑,如此Q 点对球B 有压力4.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一样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s ,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如此〔 〕A .t =2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30mB .t =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不相等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大于乙球5.如下列图,相距为L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D.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参考答案:AD2. 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
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 12mB. 12.5mC. 90mD. 126m参考答案:B3. 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
开始时滑块静止。
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刻换成与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
当电场与电场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
在上述过程中,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冲量大小为;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冲量大小为。
则A. B.C.D.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要注意题中的条件,两个过程经过相同的时间,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设第一过程末速度为,第二过程末速度大小为。
根据上面的分析知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所以有,所以有。
根据动能定理有:,,而。
所以,又因为位移大小相等,所以力的大小之比为1:3,所以A、B、D全错误。
4. 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冲上固定的粗糙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后沿斜面反向下滑,已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到AC长度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A.物体由B到c的时间为B.物体由C到B的时间为tC.物体由A到C的时间为2t D.物体由C到A的时间小于2t参考答案: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CB、CA的时间之比,从而得出CB与BA的时间之比,得出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结合运动学公式比较运动的时间.【解答】解:A、物体向上匀减速运动,相当于从静止向下匀加速运动,则:根据x=得,t=,因为CB与CA的位移之比为1:4,则CB与CA的时间之比为1:2,所以CB与BA的时间之比为1:1.则物体从B运动到C的时间t BC=t.A到C的时间为2t.故A错误,C正确.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返回的加速度小于上滑的加速度大小,则C到B的时间大于B到C的时间,即物体由C到B的时间大于t,故B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返回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上滑的加速度大小,则C到A的时间大于A到C的时间,即大于2t,故D错误.故选:C.5.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理)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v)2(+)B.2C.(△v)2(﹣)D.2.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下端,现在对小球施加一个F=mg的拉力,使小球偏离原位置并保持静止,则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θ是()A.30°B.37°C.45°D.60°3.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近日,绵阳一小伙就借助该条款赢得了应有的赔偿.重物从某楼层自由下落,砸中该骑车小伙,该过程恰好被一路过的摄影爱好者抓拍到,在同一底片上连续两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该窗户为5楼窗户,且窗户上下边缘距离为2m,该栋楼每层楼高3m,相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经调查除下列楼层外其它楼层已排除,请你估算重物从哪一层楼坠落()A.8楼 B.10楼C.12楼D.14楼4.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OB=10m.在0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m的直杆OA.A端与C点间和坡底B点问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 AC和t AB分别为(取g=10m/s2)A.2s和2s B.s和2s C.s和4s D.4 s和s5.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在三个质量均为M、倾角均为α的固定锲块上下滑,它们与锲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各不相同,致使第一小木块加速下滑,第二小木块匀速下滑,第三小木块以初速υ0减速下滑.则在下滑过程中,锲块对地面的压力N1、N2、N3之间的关系为()A.N1=N2=N3B.N1>N2>N3C.N2>N1>N3D.N3>N2>N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25分;全对得5分,少选得3分,多选或不选得0分)6.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1的作用,当速度大小为v1时撤去,立即加上反向的另一个恒力F2,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回到出发点,速度大小为v2,则()A.F1:F2=1:2 B.F1:F2=1:3 C.v1:v2=1:3 D.v1:v2=1:2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一面靠在竖直墙上,另一面受到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力F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和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和墙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A.0 B.μFsinθC.FcosθD.mg﹣Fcosθ8.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的小球M和N放在竖直挡板和固定斜面间,处于静止状态.现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在挡板缓慢转动到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N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M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不变C.M、N两球间的弹力逐渐增大D.M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9.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叠放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匀速运动,若将水平力F作用在A上,两物体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A、B一起匀速运动B.A加速运动,B匀速运动C.A加速运动,B静止 D.A与B一起加速运动10.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B.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1N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三、实验题(本题共三题,计20分)11.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N和N.(2)在方格纸(见图2)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3)如图3所示,用A、B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α+β≤),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B的示数应是A.一定变大B.一定不变C.一定变小D.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1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大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N/m,弹簧的原长l0=.四、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0分)14.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 内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g=10m/s2)15.在农村人们盖房打地基叫打夯,夯锤的结构如图,参加打夯共有5人,四个人分别握住夯锤的一个把手,一个人负责喊号,喊号人一声号子,四个人同时向上用力将夯锤提起,号音一落四人同时松手,夯锤落至地面将地基砸实.某次打夯时,设夯锤的质量为80kg,将夯锤提起时,每个人都对夯锤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大小均为250N,力的持续时间为0.6s,然后松手.夯锤落地时将地面砸出2cm深的一个凹痕.求:(1)夯锤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2)夯锤落地时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g=10m/s2)16.有一厚薄均匀质量等于M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ν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木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某时刻把一水平初速度为零,质量为m的物体B放在木板A的右上端,B就在A上滑动,B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使木板A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在板上加一多大的向右水平力?要使B不至于从A板滑下来,A至少多长?17.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 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 BC=5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地放在A点.求:(sin37°=0.6,cos37°=0.8)(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2)工件运动了23s时距A点右侧的水平距离.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v)2(+)B.2C.(△v)2(﹣)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结合两段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联立求出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设匀加速的加速度a,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据运动学公式可知,,,且v2﹣v1=v3﹣v2=△v联立以上三式解得:a=.故选:D.2.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下端,现在对小球施加一个F=mg的拉力,使小球偏离原位置并保持静止,则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θ是()A.30°B.37°C.45°D.6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外力F处于平衡,运用作图法分析什么条件下外力F最小.【解答】解:小球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力F的作用,从图上看出,F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一定,F、绳子的拉力、和合力三个力的作用线构成一个三角形.做以作用点为圆心,以力F为半径的圆,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在各三角形中,当绳子的方向与圆相切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此时,θ=3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近日,绵阳一小伙就借助该条款赢得了应有的赔偿.重物从某楼层自由下落,砸中该骑车小伙,该过程恰好被一路过的摄影爱好者抓拍到,在同一底片上连续两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该窗户为5楼窗户,且窗户上下边缘距离为2m,该栋楼每层楼高3m,相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经调查除下列楼层外其它楼层已排除,请你估算重物从哪一层楼坠落()A.8楼 B.10楼C.12楼D.14楼【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可求它下落时间即,从而可求楼层【解答】解: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可得:下落时间==1s,故楼层:==10楼故选:B4.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OB=10m.在0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m的直杆OA.A端与C点间和坡底B点问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 AC和t AB分别为(取g=10m/s2)A.2s和2s B.s和2s C.s和4s D.4 s和s【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由几何知识确定出AC与AB的倾角和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两球的加速度a,由位移公式x=求解时间.【解答】解:由几何知识得,AC的倾角为α=30°,位移x AC=10m.AC的倾角为β=60°,位移x AB=10m.沿AC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a1=gsin30°=5m/s2,由x AC=得,t AC==s=2s.沿AB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a2=gsin60°=5m/s2,由x AB=得,t AB==2s..故选A5.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在三个质量均为M、倾角均为α的固定锲块上下滑,它们与锲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各不相同,致使第一小木块加速下滑,第二小木块匀速下滑,第三小木块以初速υ0减速下滑.则在下滑过程中,锲块对地面的压力N1、N2、N3之间的关系为()A.N1=N2=N3B.N1>N2>N3C.N2>N1>N3D.N3>N2>N1【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以木块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将加速度进行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地面对锲块的支持力与总重力的关系,再进行选择.【解答】解:当木块加速下滑时,木块的加速度沿锲块向下,将木块的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根据牛顿第定律得知:N1<G总同理可得,当木块匀速下滑时,N2=G总,当木块减速时,N3>G总,可见,.N3>N2>N1.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25分;全对得5分,少选得3分,多选或不选得0分)6.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1的作用,当速度大小为v1时撤去,立即加上反向的另一个恒力F2,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回到出发点,速度大小为v2,则()A.F1:F2=1:2 B.F1:F2=1:3 C.v1:v2=1:3 D.v1:v2=1: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加速度的关系,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得出速度的关系.【解答】解:经同样时间后回到原处,整个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有:a1t2+v1t﹣a2t2=0,又v1=a1t,解得a2=3a1,因为v2=v1﹣a2t=﹣2a1t=﹣2v1.所以v1:v2=1:2F1=ma1,F2=ma2又a1=,a2=解得:F1:F2=1:3故选:BD.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一面靠在竖直墙上,另一面受到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力F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和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和墙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A.0 B.μFsinθC.FcosθD.mg﹣Fcos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G、支持力N、推力F,可能有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将推力F沿着平行墙壁和垂直墙壁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平行墙壁的分力为:F1=Fcosθ;垂直墙壁的分力为:F2=Fsinθ;对于静摩擦力,讨论:情况一:当F1=Fcosθ>mg时,静摩擦力向下,为:f=Fcosθ﹣mg;情况二:当F1=Fcosθ<mg时,静摩擦力向上,为:f=mg﹣Fcosθ;情况三:当F1=Fcosθ=mg时,不受静摩擦力,即:f=0;A、根据情况三,即当F1=Fcosθ=mg时,不受摩擦力,即:f=0,故A正确;B、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约等于滑动摩擦力,为:f=μN=μF2=μFsinθ,故B 正确;C、根据情况二,可能有f=mg﹣Fcosθ=Fcosθ,即F=,故C正确;D、根据情况二,可能有f=mg﹣Fcosθ,故D正确;故选:ABCD8.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的小球M和N放在竖直挡板和固定斜面间,处于静止状态.现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在挡板缓慢转动到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N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M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不变C.M、N两球间的弹力逐渐增大D.M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现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至挡板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两完全相同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N受力不变,而小球M由于挡板对球M的弹力方向发生变化,导致球M对挡板及斜面作用力发生变化.【解答】解:A、虽然挡板在变化,但球M对球N的弹力方向没变,球N的重力没变,斜面对球N的支持力方向也没变,虽然球N位置在缓慢变化,但球N 所受力没有变化,故N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MN两球的弹力没有变.所以A正确,C错误;B、球M受力分析,当缓慢转动挡板至挡板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弹力F1的方向也从图示位置转动到与斜面平行位置.则两个弹力的合力不变,当夹角变小时,两弹力大小均变小,故M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少,M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少.故B错误,D正确;故选:AD9.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叠放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匀速运动,若将水平力F作用在A上,两物体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A、B一起匀速运动B.A加速运动,B匀速运动C.A加速运动,B静止 D.A与B一起加速运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匀速运动,说明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分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F和小于F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若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F,则A、B仍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若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F,则A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小于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由题意可知此力大小与F相等),故B保持静止,故C正确.故选AC10.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B.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1N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先根据图象得到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再受力分析后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可能值.【解答】解:由图知:a图表示加速度为的匀减速运动,b图表示加速度为的匀减速运动;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受到合外力0.1N,b受到合外力0.2N;如果a受水平拉力,那么b仅受摩擦力是0.2N,所以a受到向前的0.1N的拉力;同理,如果b受水平拉力,那么由a知摩擦力是0.1N,b受到向后0.1N的拉力;故,无论如何拉力始终是0.1N,而摩擦力可能是0.1N,也可能是0.2N;故选BCD.三、实验题(本题共三题,计20分)11.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2.50N和 4.00N.(2)在方格纸(见图2)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3)如图3所示,用A、B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α+β≤),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B的示数应是CA.一定变大B.一定不变C.一定变小D.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1)先得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再由指针的位置读出拉力的示数;(2)画力的图示应注意先选择合适的标度,再由标度表示出力的大小,由细线的方向得出力的方向,根据作图的方法作图即可;(3)熟练应用“图解法”解答动态平衡问题即可.【解答】解:(1)由图可知,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N;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2.50N,4.00N.(2)取如图所示的两格表示1N,则可得出F1、F2,由上图得出两力的方向;作出平行四边形,即其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故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图示如下所示:(3)该题本质上考查了物体的动态平衡,由题意可知:保持O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因此根据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受力分析图如下:所以由图可知,B的示数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2.50;4.00;(2)如图所示;(3)C1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大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0.16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加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据数据确定个点的位置,将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延长交与坐标轴某一点.知道为什么需要平衡摩擦力以及不平衡摩擦力带来什么问题.【解答】解:(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用公式△x=at2,由于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x=(3.68﹣3.52)×10﹣2m,带入可得加速度a=0.16m/s2.(2)如图所示(3)未放入砝码时,小车已有加速度,可以判断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答案:(1)0.16 (2)(见图)(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0.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弹簧的原长l0=20cm.【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写出F与l的关系式,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胡克定律F与l的关系式为:F=k(l+h﹣l0)=kl+k(h﹣l0),从图象中可得直线的斜率为2N/cm,截距为20N,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N/cm=200N/m由k(h﹣l0)=20N于是:l0=20cm故答案为:200;20cm四、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0分)14.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 内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g=10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在P、Q分离之前,F为变力,逐渐增大;分离后,F为恒力;两物体分离瞬间,P对Q恰好无弹力,此后Q的加速度将减小,两个物体开始分离,从开始到分离历时0.2s,由分析可知,刚开始时F最小,F为恒力时最大.【解答】解: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则:x1==0.15m…①设两者刚好分离时,弹簧压缩量为x2,则对Q:kx2﹣m1g=m1a…②在前0.2s时间内,由运动学公式得:x1=at2…③由①②③解得:a=6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开始时:F min=(m1+m2)a=72N最终分离后:F max﹣m2g=m2a即:F max=m2(g+a)=168N答:力F最小为72N,最大为168N.15.在农村人们盖房打地基叫打夯,夯锤的结构如图,参加打夯共有5人,四个人分别握住夯锤的一个把手,一个人负责喊号,喊号人一声号子,四个人同时向上用力将夯锤提起,号音一落四人同时松手,夯锤落至地面将地基砸实.某次打夯时,设夯锤的质量为80kg,将夯锤提起时,每个人都对夯锤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大小均为250N,力的持续时间为0.6s,然后松手.夯锤落地时将地面砸出2cm深的一个凹痕.求:(1)夯锤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2)夯锤落地时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g=10m/s2)【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1)由受力分析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可求得加速度,分段求出物体上升的位移即可求得最大高度;(2)由动能定理可求得落地时的平均阻力.【解答】解:(1)夯锤先向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加速过程最大速度:v1=at=2.5×0.6=1.5m/s则加速时上升的高度:此后小球向上做减速运动,求得: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h1+h2=0.45+0.1125=0.5625m②落地时速度v2=2gh=2×10×0.5625=11.25(m/s)2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平均作用力:答:(1)夯锤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5625m(2)落地时的平均作用力为2.3×104J.16.有一厚薄均匀质量等于M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ν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木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某时刻把一水平初速度为零,质量为m的物体B放在木板A的右上端,B就在A上滑动,B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使木板A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在板上加一多大的向右水平力?要使B不至于从A板滑下来,A至少多长?【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得施加的拉力时物体A匀速运动,对B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当两者达到相同速度时,求得AB的位移,即可求得A的长度【解答】解:最上边的小木块滑动摩擦力为:f B=μmg,而“小木块+木板”受桌面的滑动摩擦力是:f A=μ(m+M)g,而这两个摩擦力之和为:f=μ(2m+M)g;要使木板匀速运动,需要克服这两个摩擦力,所以F=μ(2m+M)g.小木块加速到速度V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有.答:为了使木板A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在板上加μ(2m+M)g大的向右水平力,要使B不至于从A板滑下来,A至少为17.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 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 BC=5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地放在A点.求:(sin37°=0.6,cos37°=0.8)(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2)工件运动了23s时距A点右侧的水平距离.【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学期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20题,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F B.mg C.D.15.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v-t、a-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16.我国于2013年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I 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 ;随后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A点采取措施,降至近月点离月球高度为h的椭圆轨道II上,如图所示.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已知引力常量G.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月球的质量为2324()R hGTπ+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3 2()R R hTRπ+C.“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I上需加速才能降至椭圆轨道II D.“嫦娥三号”在图中椭圆轨道II上的周期为17.如右上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0的光滑斜面体顶端,弹簧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该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为(已知:sin370=0.6,cos370=0.8)A. B. C. D.18.低碳、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
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
仅仅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A.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EB.汽车的额定功率P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tD.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从光滑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锁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带有轻弹簧的质量为m的物体B发生正碰(不计A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碰撞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
若碰前B解除锁定,则碰撞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A. B. C. D.20.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A .当F <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52mg μ时,A 的加速度为14g μ C .当F =2 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g μ 实验题I .(1)(4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加速运动B .可以通过改变规格相同的橡皮筋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 .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D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2)(4分)图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还可以进行以下哪些实验探究( )A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B .测量重物下落时的加速度C .测量重物下落时的瞬时速度D .研究重物下落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Ⅱ.(1)(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
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20.0cm,如图.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1=h.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2=h+10.0(cm).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上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3=h+30.0(cm).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0=________m/s,钢球击中b点时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2)(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的计时点。
可得(g=9.8m/s2,重物的质量m取0.4kg计算):①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重物动能为。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
22.(14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AB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是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在如下F-x 图像所示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在半圆轨道BCD 内运动。
已知x AB=5m,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计算结果可以带根号)(2)小物块运动到D点时,小物块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
23.(16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圆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轻质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B (均可视为质点),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小球A 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1)求小球A 与小球B 的质量比(2)现将A 球质量改为2m ,B 球质量改为m ,且开始时A 球位于碗口右端C 点,由静止沿碗下滑。
当A 球滑到碗底时,求两球总的重力势能改变量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当A 球滑到碗底时,求B 球的速度大小。
24.(20分)某电视娱乐节目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 长L=6m ,始终以v 0=6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一个质量m=1kg 的物块由距斜面底端高度h 1=5.4m 的A 点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0.5、2μ=0.2,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5m 。
(g 取102m s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2)若把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 2=2.4m 处静止释放,求物块落地点到C 点的水平距离;(3)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寿县一中2014年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 参考答案寿县一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A B D二、实验题(共二小题,共18分)21.I .(1)BD (4分) (2)BCD (4分)Ⅱ.(1)2.0 2.5(每空2分共4分)(2)①1.46 J ; 1.42 J ②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其他合理的结论也可给分)(每空2分共6分)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50分)22.(14分)解析:(1)对于小物块在AB 上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 1x 1+F 2x 2-F f x AB =12mv B 2-0,(2分) 即2mg ×2-0.5mg ×1-0.2mg ×5=12mv B 2(1分)解得v B =5 2 m/s (2分) (2)从B 到D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2R =12mv 2D -12mv 2B (2分)得v D =v 2B -4Rg =34m s (2分) 在D 点,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 N +mg =mv 2D R (2分)得F N =m v 2D R-mg =150N (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压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150N 。
(1分) 23.(16分)解析:⑴对A 球由平衡条件得①(2分)②(2分)由①②得:③(2分) ⑵两球总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④(4分)⑶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⑤(2分) 根据运动的分解 ⑥(2分)解得: 2(22)5B gR v -=⑦(2分)24.(20分)解:⑴A到B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代入数据解得所以滑到B点的速度: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到C所以物块由A到B的时间:t=t1+t2=3s+1s=4s (6分)⑵斜面上由根据动能定理解得<设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达v0,运动位移为x,则:x=5m<6m所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解得(6分)(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D,由平抛知识知: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必须有v C=v0(2分)①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3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加速运动,则:h3=1.8m (2分)②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4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匀减速运动,则:h4=9.0m (2分)所以当离传送带高度在1.8m~9.0m的范围内均能满足要求,即1.8m≤h≤9.0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