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二小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三篇】学习目的: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⑵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生丰盛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精选作文情节。

⑶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高兴。

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丰盛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精选作文情节。

学情剖析: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按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规范,分层训练,最终到达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的,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规范:一、知识链接: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爱哪篇童话?为什么?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写作方法:⑴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开展。

师:这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以对话和拟人方法写童话。

)⑵生回顾《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三、生创编童话:(一)出示自学提示: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自由自在的想象。

⑴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⑵指名报告。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⑴生创编童话。

⑵指名报告。

四、写童话: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六、小结。

《语文园地三》教学导案二【学习目的】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和《雪梅》)、《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阅读延伸”和“口语交际”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两首古诗,感受诗人的意境。

2. 通过语文园地三的学习,积累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积累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引出本节课的古诗《题西林壁》和《雪梅》。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题西林壁》:学生自读,理解诗意,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背诵。

(2)学习《雪梅》:学生自读,理解诗意,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背诵。

(3)语文园地三:a. 日积月累:学生自读,积累词语,教师指导。

b. 阅读延伸:学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教师讲解。

c.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指导。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题西林壁》和《雪梅》的诗句。

2. 黑板右侧:语文园地三的重点词语和口语交际要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1)背诵《题西林壁》和《雪梅》。

(2)积累语文园地三的词语,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3)根据口语交际练习,编写一段小对话。

2. 答案:(1)略。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古诗时,注意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诗,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文中主题和内容,把握故事大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生词•能够从课文中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能够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式综合提高语文应用能力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把握文中的主题和内容•朗读课文,练习发音和语调•学习课文中的生词,拓展词汇量•总结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3.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语文园地三》第一篇课文4. 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2.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意3.细读课文,学习生词4.反复训练课文内容,掌握重点5.总结课文,思考课文背后的价值观5.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朗读训练•生词学习•讨论互动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较好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生词•学生是否能够从课文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2.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还算理想,但在生词学习和价值观引导方面还有待加强。

应该加大生词学习的力度,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记忆生词,提高词汇量;同时,在引导学生获取正确价值观观念方面,可以结合实例营造讨论氛围,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三、总结通过对《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认识到在课堂设计时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词汇积累和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后续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对生词学习和价值观引导的细化和深入,力求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和智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1.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难点: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查字典,解决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的生字;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谈话导入: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古诗三首》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进一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

二、交流平台(一)出示“交流平台”例句。

1.自由读“交流平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咱们结合具体的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细致观察的。

2.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的住宅》预设:从它修建住宅的工具和动作中我知道作者观察细致。

师:作者只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将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写得准确。

(2)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蟋蟀的住宅》预设: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蟋蟀的鸣叫,这是作者听到想到的。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语文园地三》的教材内容,理解课文内涵。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语文园地三》课文的情节和主旨。

2.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精彩的课文段落进行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2. 写作任务在学习《语文园地三》的课文内容后,可以布置一些写作任务给学生,例如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续写文或书信;或者设计一个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主要角色,展开对话表演。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课堂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例如分组朗读、情景对话演绎、文学赏析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教师引导或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4. 写作训练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展开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

5. 活动设计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乌斯曼老爹补碗的秘密,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灵活应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乌斯曼的话,明白只要认真,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激疑1.板书课题。

2.激疑: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国王的一只宝碗摔碎后,招来全国的陶工补碗,可是大家都没法补好,乌兹曼老爹在一年后交给国王一只和宝碗几乎一模一样的瓷碗,保住了大家的性命。

最后乌斯曼老爹把他补碗的秘密告诉了孙子。

)3.给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碗摔碎。

第二段(3-6自然段)补碗。

第三段(7-9自然段)补碗的秘密。

板书:碗摔碎--补碗--补碗的秘密三、细读课文,感悟道理1.快速读课文。

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么样的?2.讨论交流。

(1)从哪儿看出国王对宝碗的喜爱?(派一百个士兵守护它,请邻国的国王来观赏宝碗,起的三天没吃饭,捧着宝碗看了又看,高兴得嘴都合不拢等。

)(2)找出描写陶工们神态、语言的句子画记下来。

想一想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重点理解以下句子:a:陶工们都傻了眼,他们对国王说:“就是神仙下凡,也没办法把这么碎的碗补好。

”b:陶工们整夜对着碗发呆,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

c:老爹,救救我们吧!以上句子表现了补碗的难度非常大,要把完照原样不好是不可能的。

同时也说明了碗能否补好关系到陶工们的性命。

板书设计国王的宝碗|宝碗摔碎——补碗不成(1-3自然段)|老爹摔碗——一年期限(4-5自然段)|宝碗补成——陶工得救(6-7自然段)|补碗秘密——认真对待(8-10自然段)|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篇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课文;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4.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强化生词和短语;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点1.使学生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态度;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阅读课文(10分钟)老师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画出不理解的生词和短语,老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个新词和个词组的含义。

2. 讲解重点短语(10分钟)老师针对学生在阅读第一部分时遇到的问题,讲解有关的重点短语,并引导学生掌握。

3. 听录音(1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读材料中的重点句子和短语。

4. 作文(15分钟)学生用5分钟时间想好自己的作文内容,然后逐句写下来。

10分钟后同学间互相交换讨论。

5. 讲解情感态度(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情感态度,并让学生寻找本文中体现“感恩父母”的相关句子。

6. 课堂讨论情感态度(5分钟)学生谈论自己为什么要感恩父母的理由,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7. 作文修改及展示(10分钟)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汇报出来。

8. 课后作业(5分钟)老师布置课后阅读,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想,注重感悟。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 阅读训练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并让学生练习跟读,加深对句子和单词的记忆。

2. 模仿作文教师围绕本文的写作方法和思路,让学生模仿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互动讨论课堂上引导学生多展开讨论与交流,让同学们能够共同探讨课程内容。

4. 个性化评价老师采用轮流作文,小组讨论评价,自由评价等多种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层次化进行评价教育。

五、教学反思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效果很好。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语文园地三》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本节课旨在通过设计精心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能够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能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阅读理解1.开门见山:通过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2.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或教师朗读,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分组讨论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一个细节,并展示给全班;2.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梳理课文内容;3.贴近生活: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故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课文赏析1.情境演绎: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增强对课文的理解;2.绘本阅读:使用绘本辅助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细节;3.文化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文化的认知。

创意展示1.创意写作:要求学生就课文中的一个主题展开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2.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能力;3.评价互动:学生相互评价并互动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友谊。

四、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表现积极性等;2.作业表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包括思考深度、表达清晰度等;3.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1.实地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复述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或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主题阅读: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汉字笔画、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古诗欣赏等。

本节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汉字笔画、词语辨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句子仿写、古诗欣赏等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正确书写生字词;学会辨析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句子仿写能力;欣赏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古诗的欣赏。

2.教学难点:句子仿写;古诗意境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上学生认读、书写。

2.准备词语辨析题库,用于课堂上学生练习。

3.准备句子仿写素材,用于课堂上学生练习。

4.准备古诗课件,用于课堂上学生欣赏。

5.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游戏,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书写。

学生在认读、书写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词语辨析题库,学生进行练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词语“两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字,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感。

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准确理解词语“两三”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对文字描写景物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难点3.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进行情景描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

4.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美感与情感,启发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自然风景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为课堂内容做铺垫。

2. 学习“两三”1.师生共同探讨“两三”的字面含义,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两三”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景。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针对性地练习“两三”的应用。

3. 阅读课文《春暖花开》1.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逐段深入阅读,解释生词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景描写。

3.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描绘的景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感。

4. 诗歌朗诵与赏析1.学生分组,背诵课文或诗歌,进行小组展示。

2.共同欣赏各组的诗歌朗诵,老师适时点评鼓励。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诗歌的意境之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两三”和阅读诗歌,旨在促进学生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和审美情感。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感世界。

五、课后作业1.回顾课文《春暖花开》,写一篇感悟大自然的作文。

2.练习编写一首描述自然景物的诗歌。

3.记录生活中的“两三”瞬间,进行思考和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7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一)连个连,给下面的动物找个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2)阅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添加一些单词,体会每组句子的不同含义。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

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优秀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优秀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希望这份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3教案(精选篇1)《语文园地三》【学习目标】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a.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b、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a,住宅住址隐蔽隐藏b.洞穴倾斜平坦宽敞c、均匀重叠空隙痕迹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二、读读记记1、读中正音。

a,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b.按顺序齐读。

c.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a、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a、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读读记记”三个部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表达、书写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对于表达和书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细节上,如字词的理解、语法的运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表达、书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的技巧和方法。

2.表达和书写的细节处理,如用词、语法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相关阅读材料。

3.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如:讲一个关于背诵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背诵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语文园地三》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展示“读读背背”的部分,让学生朗读并简单解释其中的意思。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朗读、背诵练习。

如:让学生分别朗读“读读背背”中的不同段落,并对其中的一些字词进行解释。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语文园地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读读背背”的内容,或进行一些相关的写作练习。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园地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读读背背”中的某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如:总结学生在朗读、背诵、表达、书写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能够初步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与生动性。

2.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难点: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心感知小动物的生活情景。

3.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复印课文、准备小动物图片等教学资料。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温馨,相关小动物的图片或道具展示。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小动物图片或实物引出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2.呈现课文: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解释生词和词语。

3.初步理解:提问学生: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小动物是如何生活的?4.合作探究:分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心目中的可爱小动物,并分享理由。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让部分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可爱小动物以及理由。

2.读懂课文:再次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加深理解,讨论感悟。

3.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所学内容,自由写一段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文章。

4.总结反思:让学生互相交流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课文内容也较容易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能力不足,后续需要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中引入了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环节,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下一步可以加入小组合作写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总体来看,本次教学设计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但在写作环节的指导上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朴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文化自信:能借助拼音,读准表示动物“家”的字音,了解词语意思,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语言运用:能将观察到的事物变化和当时的想法心情,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

思维能力: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系统地梳理、总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连续观察的”方法,积极观察、感知生活。

审美创造:感受加点词语所表现出的语义变化,正确朗读背诵气象谚语,并理解谚语所表达的含义,尝试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1. 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积累节气谚语。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交流平台一、情境导入你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吗?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

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习语段一: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自由朗读文段,说说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呢?(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3)小结: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

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板书:细致观察)2.学习语段二。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自由朗读文段,说说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呢?(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诗歌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对课文意境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阅读《秋天的雨》和《黄山奇石》,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 例题讲解:对《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文填空、翻译句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作者和课文出处。

2. 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诗歌。

3. 在黑板上展示课文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3)背诵并默写《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秋天的诗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够流畅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识记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词语。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2. 能够理解并把握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教材、黑板、彩色笔。

学生:课本、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师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复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与学生一起用汉字和拼音写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和认识课文。

Step 2 学习新课(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课文,并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读给学生,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再集体读课文。

3. 分段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涵。

4. 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课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意义。

Step 3 提高性练习(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并用黑板上画出来。

2. 引导学生读出生字词和词语的拼音,并帮助学生记忆。

3. 师生互动,学生一边说出拼音,一边写出相应的汉字来。

4. 分组讨论,学生自己编写句子来使用这些生字词和词语。

Step 4 情感体验(10分钟)1. 通过让学生展示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围绕这个活动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分享自己对这个活动的兴趣和收获。

3. 教师引导学生用书面形式写下自己对这个活动的情感和感受。

Step 5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记住重点内容。

2. 不同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并做必要的补充。

Step 6 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把课文反复朗读,并复习语文课本上的生字词和词语。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这些生字词和词语编写一篇短文,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完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完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完整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1. 语文天地:《秋天的雨》;2. 词语盘点:反义词、近义词;3. 写话练习: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2. 通过学习《秋天的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的能力;3. 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与应用;2. 教学重点:《秋天的雨》的阅读理解与写话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理解:《秋天的雨》a.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秋天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c.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习反义词、近义词;3. 写话练习: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a. 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进行口头表达;b. 老师指导写作方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c.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老师点评并给予建议;4. 随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三》2. 内容:a. 反义词、近义词;b. 《秋天的雨》;c. 我的梦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反义词、近义词造句;b. 描绘秋天的景色,运用课文中的词语;c. 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

2. 答案:a. 示例:今天天气很热,明天就会变得很凉快。

b. 示例:秋天的天空湛蓝,树叶金黄,果实累累。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反义词、近义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我的梦想”的写作表达能力;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下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反义词、近义词;b. 组织一次“我的梦想”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c.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汉字:掌握10个生字,理解字义,学会正确书写。

2. 阅读理解:学习《秋天的雨》一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写作训练: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正确书写;理解《秋天的雨》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认识汉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字义,并示范正确书写。

3.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秋天的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天的雨2. 生字:10个生字,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3. 课文结构:列出课文的主要段落,标注重点句子。

4. 修辞手法:简要介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出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描写。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了,金黄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稻谷笑弯了腰,一片丰收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其他自然景象,并充分展开想象,然后在习作中体现出来。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3、交流收获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抓住童话的特点写作童话;
3、激发学生读、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4、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5、交流
(2)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续编、写作童话故事。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1、《灰姑娘》、《小红帽》、《海的女儿》、《丑小鸭》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童话吗?
3、是的,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2、写作方法指导。
五、学生习作,教师适时指导。
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六、习作点评。
1、自告奋勇,展示习作。
2、根据习作点评要求,点评展示的习作。
批注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续编、写作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趣。
1、回顾本单元所学过的童话故事,体会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2、结合本单元的童话故事,总结这些童话故事的特点。
二、欣赏身边的童话图片,激发写作兴趣。
三、明确本次写作要求。
四、范文引路,指导写作。
1、定题目。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