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拆线器械减轻手指拆线疼痛效果观察
指根环扎法用于手外伤患者拆线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指 根 环 扎 法 应 用 于 手 外 伤 患者 拆 线 的 效 果 。方 法 将 4 2例 手 外 伤 术 后 门诊 换 药 拆 线 患 者 随机 分 为观 察 组 (2 2 21
例 ) 对 照 组 (0 和 2 1例 ) 对 照 组 按 照 常 规 方 法 拆 线 , 消毒 后 用 小 血 管 钳 夹住 缝 线 的 一 端 , 眼 科 剪 紧贴 皮 肤 在 线 结 下 剪 断后 , , 即 用 垂 直 方 向拉 出缝 线 ; 察 组 取 乳 胶 手 套 袖 部 的 皮 筋 按 静 脉 采 血 扎 止 血 带 方 式 扎 紧 患指 指 根 部 , 观 然后 按 照 对 照 组 的 方 法 消毒 处理 伤 口 及 拆 除缝 线 。结 果 两组 患者 拆 线 时疼 痛程 度 比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 O 0 ) 结 论 环 扎 指 根 能 暂 时 减 慢 指 神 经 供 血 , 手 . 1。 使
2 结 果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2 0 . 0 9年 1 ~6月 在 我 院显微 骨 科 住
两 组 患 者 拆 线 时 疼 痛 程 度 比 较 , 表 1 见 。
表 1 两 组 患 者拆 线 时疼 痛 程 度 比较 例 ( ) %
院 的手外 伤患 者 4 2例 , 3 4例 、 9 2 男 2 女 8例 , 龄 6 年 ~
向拉 出缝 线 。观察组 取 乳胶 手套 袖部 的皮 筋 1根 , 皮 筋放 在患 指指 根部 , 按静 脉采 血 扎止 血带 方 式 扎紧 皮 筋 , 打在 指 背部 , 直 接 用 血 管 钳 夹 住 皮 筋 两 端 代 结 或 替打 结 , 筋尽 量扎 紧 , 以患者 不感 觉 疼 痛 为宜 , 皮 但 然 后 按 照 对 照 组 的 方 法 消 毒 处 理 伤 口及 拆 除 缝 线 , 5
拆线的实验报告
拆线的实验报告
《拆线的实验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拆线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探索其对人体的影响和可能的
应用。
拆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术,用于移除缝合伤口的线。
然而,我们想知
道拆线对伤口愈合和疼痛感觉有何影响,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时间。
我们分别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了观察和测试。
第一组实验对象在拆线后立即接
受了伤口愈合和疼痛感觉的评估,而第二组实验对象在拆线后延迟了一段时间
再接受评估。
结果显示,延迟评估的实验对象在伤口愈合和疼痛感觉上表现更好,这表明拆线后延迟评估可能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此外,我们还发现拆线后的伤口愈合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的位置和大小等。
这些发现为医生在拆线后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建议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
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拆线对伤口愈合和疼痛感觉的影响,以及在
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时间。
我们相信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改进拆线手术的实践,并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总的来说,这个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拆线对伤口愈合和疼痛感觉确
实有一定影响,而延迟评估可能有助于改善这种影响。
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进
一步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针头拆线法在门诊伤口拆线中的应用
中图 分 类 号 : 4 2 9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C
d i 1 . 9 9ji n 1 0 — 4 3 2 1 . 3 0 1 o : 0 3 6 / s . 0 9 6 9 . 0 2 0 . 2 .s
文 章 编 号 :0 9 6 9 (0 2 1 0 3 — 2 1 0 — 4 3 2 1 )C一 2 6 0
适 体 位 和 姿 势 , 伤 口 可 以 充 分 暴 露 , 7 乙 醇 棉 球 消 毒 伤 使 用 5
2 1 两 组 病 人 拆 线 时 的疼 痛 程 度 比 较 ( 表 1 . 见 )
护理研究 2l O 2年 1 第 2 月 6卷 第 1期 下 旬 版 ( 总第 3 3 ) 8 期
切 口疼 痛 而 不 敢 翻 身 、 动 。有 学 者认 为 是 C 气 体 积 聚 在 隔 活 0z
下 产 生 碳 酸 刺 激 膈 神 经 所 引 起 _ 。采 用 10 ~ 15躯 体 侧 卧 4 ] 1。 4。 位, 由于 气 体 向 上 移 动 , 聚 集 的 气 体 缓 慢 向 侧 卧 的 另 一 侧 扩 使 散 、 收 , 止 气 体 积 聚 在 隔 下 刺 激 膈 神 经 , 而 减 轻 或 缓 解 疼 吸 防 从 痛 。本 研 究 显 示 , 验 组 用 10 ~ 1 5躯 体 侧 卧 位 后 , 持 5 实 1。 4。 坚 mi~ 1 i 痛 有 所 减 轻 , ~ 2h疼 痛 明 显 减 轻 或 缓 解 , n 0r n疼 a 1h 术
表 1 两 组 病 人 拆 线 时 的 疼痛 程 度 比较 例
・2 7 3 ・
线 时 疼 痛 及 不 适 。常 规 拆 线 法 用 镊 子 将 线 结 提 高 至 2 。 3 。 O~ 0, 才 能 将 剪 刀 尖 端 放 人 线 结 下 空 隙 处 , 向 切 口方 向 拉 线 , 加 了 而 增 刺 激 的 强 度 。每 拆 1 , 线 1次 的方 法 , 加 了刺 激 时 间 , 针 抽 增 常
手指外伤拆线的小经验
1 材 料
指头 根 部扎 紧 打 活结 , 以患者 不 感 到疼 痛 为宜 , 再用5 %碘 伏 消毒 。 取一个 1 n l l 注射器 , 拆线用的无齿镊置于换药碗中 。 左 手 持镊 子 轻提线头 , 将针头与皮肤平行放人线结下轻抬针头 , 利 用 针 尖 锋 利 面轻 轻 挑 断缝 线 , 可 先 不 抽 出线 , 等全 部 缝 线 挑 断 后 , 再 用 无 菌 镊 抽 出线 ; 线 外 部分 缝 线 不 可 从伤 口 内通 过 , 以免 造 成 感 染 , 若 拆 线时 间 长 , 5 m i n 内未 能拆 线 完毕 , 需 松 开 皮筋 1 至2 m i n , 以 免造 成
2 . 5 下 肢梯 形 垫用 于下 肢骨 折 内 外 固定 术 后 的患 肢抬 高 , 将小 腿 放 置梯 形 垫上 , 膝 关 节屈 曲 , 大 腿贴 于梯 形 垫斜 面 上 。
2 . 6 楔 形 垫 用 于 腰 椎压 缩 性 骨 折 , 垫 于腰 椎 骨折 部 位 , 也 适 用 于
1 . 1 材料
常规 用碘 伏 消 毒 , 若 有 血痂粘 连 的先 用2 %过 氧化 氢溶 液 冲洗 血痂 , 后用 生 理 盐 水 冲洗 , 充分暴露线头 , 消 毒 完 毕 后 用 橡 皮筋 放 在 手 工 作 单位 : 3 6 3 0 0 0 漳州 中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一 七五 医院 急诊 科 黄月明 : 女, 大专, 护 师
.
1 8 8 一
T OD AY NURS E, O c t o b e r , 2 0 1 4, No . 1 0
手指 外 伤 拆 线 的 小经 验
黄 月明
改良拆线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应用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6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d i 1. 99 j sn 1 7 — 7 8 2 1 . 50 1 C o :0 3 6 / i . 6 4 4 4 . 0 0 2 .3 文章 编 号 : 64 4 4 ( 00 9 2 9 一) 。s 1 7 — 7 8 2 1 ) A一 2 8 2 随 着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站 医 疗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到 无 菌 手术 刀 片 ( 1 尖 刀 ) 左 手 持 镊 子 轻 夹 住 缝 线 , 弓 平 持 1 号 , 右 ・
站 换 药 、 线 的 病 人 也 日益 增 多 。 由 于社 区 卫 生 服 务 站 缺 少 高 拆 压 灭 菌设 备 , 成 拆 线 包 经 常 出 现不 足或 过 期 现 象 , 采 用 传 统 造 而 的 浸 泡 消 毒 , 容 易 造 成 医 源 性 感 染 。笔 者 对 原 有 的 拆 线 器 械 又 及 方 法 进行 改 良 , 临 床 实践 观 察 , 果 优 于 常 规 拆 线 法 。 现 报 经 效
3 讨 论
参考文献 :
[] 于 青 云 , 秋 玲 . 隙 灯 下 角 膜 锈 环 取 出 12 1 于 裂 6 1例 体 会 [] I 伤 J. 外
职 业 眼病 杂 志 , 0 3 2 ( ) 6 3 4 . 2 0 , 5 9 : 4 —6 4
[3 杨 玉 珍 , 春 梅 , 春英 . 膜 异 物 的 原 因 分 析 及 防 护 对 策 f] 全 2 钟 陈 角 . J
拆线剪尖端保护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拆线剪用于临床换药拆线,使用频繁。
本院供应室备有固定拆线包70个,固定纸塑拆线剪40把,共110把拆线剪,均为14cm 长、尖端直尖型;每2d 使用1个循环。
临床工作中发现,拆线包由中、小碗盘相扣,里面放2把镊子和1把拆线剪,碗盘里的拆线剪易移位;纸塑拆线剪尖端易戳破纸塑包装纸。
为寻找经济、实用的拆线剪尖端保护方法,本院供应室自2016年9月起采用3M 蒸汽灭菌化学测试包纸张剪裁出的保护套保护拆线剪尖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灭菌纱布缠绕拆线剪尖端保护法2016年6月供应室应用此方法保护拆线剪尖端。
(1)成本高:1块灭菌纱布缠绕1把拆线剪;供应室每2d 使用110把拆线剪,成本约55元。
(2)保护效果存在人员技术差异:灭菌纱布空隙大,存在操作不熟练的员工缠绕拆线剪尖端后纱布脱落或尖端仍露在外面的现象,包裹效果不佳[1]。
(3)医师反馈:纱布边缘纱线有掉脱现象,存在部分线毛粘在拆线剪上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把拆线剪上的线毛带到患者伤口上,影响伤口愈合。
1.2橡胶管保护套2016年7月供应室应用此方法保护拆线剪尖端。
(1)橡胶管成本比无菌纱布低,但其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易变形变质,存在灭菌温度耐受性低、灭菌因子相容性高等问题[2]。
(2)橡胶管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存在部分融化现象,拆线剪尖端粘上融化了的橡胶管,不易去除,影响使用。
1.3厂家提供的一次性保护套2016年8月供应室应用此方法保护拆线剪尖端。
(1)成本高:由厂家提供的一次性拆线剪尖端保护套成本高,1个保护套保护1把拆线剪,每2d 成本约110元。
(2)一次性保护套高温高压灭菌后不排除产生有害气体的可能。
1.43M 蒸汽灭菌化学测试包纸张剪裁出的保护套2016年9至11月供应室应用此方法保护拆线剪尖端。
制作方法:1张3M 蒸汽灭菌化学测试包纸张可以剪裁2张拆线剪保护套;纵行中线对折剪成2张,每张保护套再纵行对折,用生活用剪由中间向两端剪开口,其中一端剪2个开口,另一端剪1个开口,开口倾斜,角度约45℃,开口长度以能容下1把剪刀为宜,约1.2cm ;其中2开口的那端,开口之间的距离约1.5cm ;保护套两端距离最外面的开口顶端约1.5cm 。
肛肠科改良拆线法探讨
肛肠科改良拆线法探讨摘要】在基层医院,为减轻肛肠病人费用和痛苦,针对肛肠科手术的特殊性,采用直尖手术剪+蚊式钳的组合拆除缝合线。
探索即使缝合于深层组织,也能在简单设备下可被清晰显影的缝合线,这将明显减轻病患的痛苦,对于外科的进步将不可估量。
【关键词】缝合肛肠科拆线蚊式钳直尖手术剪基层医院【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88-01缝合是肛肠科常规性操作。
很多人不理解,肛门局部易受污染,肛肠手术切口属于Ⅱ、Ⅲ类切口,创面呈开放状生长,为什么要缝合?肛周血运丰富,易出血,较明显的小动脉可结扎。
但临床情况是渗血较明显,未见明显搏动,故多采取单纯缝合和8字缝合止血。
我科缝合目的大多数是用于止血,极少部分用于固定皮肤、粘膜。
本文主要探讨用于止血的缝合,缝线一般选用3-0(4#)不可吸收丝线。
患者肛周创口缝合一般采用单纯缝合,间距以0.2-0.4cm为准。
8字缝合则多运用于肛瘘、肛痈术中脂肪组织渗血,间距一般0.4-0.6cm为准。
一般的医学教课书皮肤伤口缝合拆线都以5-7天为标准。
拆线时常规消毒后用无齿镊夹起缝线结。
使埋入皮肤内的缝线露出少许。
以线剪插进结下空隙剪断缝线,向切口方向拉出线头[1]。
临床上伤口缝合时缝线有时结扎太紧,线结会嵌到皮内,拆线时如果抽紧线头,必然会引起疼痛,尤其手术后伤口发生暂时性水肿、血液循环不良或缝线反应,需提前部分拆线时,线结嵌入皮内更深。
拆线难度更大[2]。
为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减轻拆线时患者的疼痛,我科在原有拆线时间和方法上对拆线进行改良,拆线时间以术后36-48小时为最佳时间。
一般最佳时间就是术后第2日。
因为此时血管闭合,大便未行,且新鲜创面未发生明显水肿。
如果患者耐受能力较差,且缝合线较多,则分2-3次拆线。
拆线一般遵循从近端至远端。
肛周视野较局限,故宜选用小巧的工具。
蚊式钳、眼科剪小巧,使用方便。
12号注射针头用于换药室拆线的效果分析
12号注射针头用于换药室拆线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12号注射针头在换药室拆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170例特殊部位外伤缝合术后需要拆线患者,采用镊子配合线剪与镊子配合一次性12号注射针头在时间、线孔有无渗血,病人的疼痛感及经济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镊子配合一次性12号注射针头拆线方便、省时、渗血少,疼痛感轻,且经济成本低。
结论一次性12号注射针头用于特殊部位拆线成本低,方法简便,护士操作省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12号针头外科拆线效果分析外科拆线是门急诊换药室护士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拆线技术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伤口的后期愈合、病人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笔者抽取我科170例术后拆线患者采用不同拆线用物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科2011年7月-2012年1月170例术后需要拆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具体如下表:性别部位年龄(岁)男女头皮耳廓指趾头会阴 1-8 10-50 50以上实验组 35 50 35 2 45 3 26 44 15对照组 40 45 40 2 41 2 20 50 151.2方法:常规准备换药包及纱布,实验组另备一枚一次性使用12号针头,根据拆线部位,患者取舒适体位和姿势,使伤口充分暴露,由门诊换药室护士进行拆线并观察记录。
如伤口有血迹结痂,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湿润后等待片刻。
实验组取出一把无菌镊与一次性12号无菌针头配合,拆线时常规用碘伏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用无菌镊夹住线结轻轻提起,根据伤口及缝线情况,将一次性12号针头穿过缝线约0.1~0.3cm,用针尖斜面侧端最锋利部向右上(约45~60度角)挑断缝线,轻快拉出线头,再次消毒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将用过的针头弃于利器盒,镊子回收消毒,无菌包按原折痕折好,备用4小时。
对照组采用常规拆线法,即采用无齿镊及线剪,常规用碘伏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后,用无齿镊夹起缝线结,使埋入皮肤内的缝线露出少许,以线剪插进线结下空隙剪断缝线,轻快拉出线头,再次消毒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整理回收用物送供应室消毒。
液体石蜡油和整形镊在头皮伤口拆线时减轻疼痛效果观察
液体石蜡油和整形镊在头皮伤口拆线时减轻疼痛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4-04-11T14:57:48.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杨光喜唐文玲[导读] 总之,拆线看似简单.但是,如何正确选择拆线工具,掌握拉线的力度和角度,才能做到速度快,损伤小,疼痛轻.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探索.杨光喜唐文玲(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34000)【摘要】目的探讨用石蜡油和整形镊在头皮伤口拆线时疼痛减轻的效果。
方法将头皮外伤或美容手术头皮切口患者2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
观察组,利用液体石蜡油良好油溶性质,先将伤口和针眼分泌血浆及渗血干枯变硬的痂壳软化、溶解。
常规消毒后,再用整形镊夹起线头,拆除缝线。
对照组采用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传统无齿镊常规拆线。
结果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液体石蜡油和整形镊用于头皮伤口拆线时,有利于减轻疼痛。
【关键词】石蜡油整型镊拆线【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63-02 头皮外伤或头皮手术切口缝合后,由于伤口及针眼处渗出血浆蛋白,胶原纤维等有机化合物及渗血,干燥凝固后形成硬痂使线头与发根及针眼粘附在一起。
拆线时,埋在头皮里的缝线拉出较为困难,同时难免会牵拉到发根,使患者疼痛难忍。
我科门诊从2010起拆头皮缝线时,采用先用液体石蜡油檫拭,等5分钟待痂壳软化,常规消毒后,再用整形镊夹起线结的方法拆线。
该方法头皮干净,缝线与发根分离,整形镊因其齿小而锐利,柄宽而富弹性,夹持线头准确牢靠,缝线易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拆线时间缩短,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科美容门诊头皮外伤缝合或美容手术头皮切口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8~65岁,平均33.4岁;包括外伤67例,面部拉皮手术16例,头皮疤痕切除,直接拉拢缝合9例,头部局部皮瓣转移术5例,头皮扩张术3例; 对照组110例,男59例,女51例,年龄12~59岁,平均38。
放大镜在拆线时的应用
放大镜在拆线时的应用
张昱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1(009)010
【摘要】@@ 在临床实践的工作中,为外伤病人的伤口进行拆线操作时,病人感觉疼痛不适,这是因为拆线时,要用镊子提起缝线,使缝线高于皮肤水平面,再用剪子剪断,然后用镊子将残留体内的缝线拔出,拆一根缝线至少要疼痛2次,这是由于人线分离,牵拉缝线引起的疼痛.牵拉的力量越大,痛感越强.拆线时应用放大镜,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921)
【作者】张昱
【作者单位】434007,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放大镜在剪指甲时的应用 [J], 张昱;徐家喜
2.放大镜在静脉穿刺时的应用 [J], 张昱;毕国庆;徐家喜;黄玉玲;顾伟萍
3.针头拆线法在门诊伤口拆线中的应用 [J], 刘丽霞
4.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拆线时应用体位架的临床效果评价 [J], 李玉坤;李金梅;黄文丽
5.针头拆线法在门诊伤口拆线中的应用 [J], 刘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不同型号注射器针头在拆除眼结膜缝线中的效果评价
两种不同型号注射器针头在拆除眼结膜缝线中的效果评价作者:吴静芳葛倩筠沈宇李秀金张海平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术后结膜拆线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在本院行眼科术后需要结膜拆线的11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2.mL注射器针头拆线,对照组采用1.mL注射器针头拆线,根据拆线时观察两组患者结膜出血情况和疼痛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结膜出血情况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结果显示对照组伤口无痛14例(25%),轻度疼痛33例(60%),中度疼痛7例(13%),重度疼痛1例(0.2%)。
观察组伤口无痛23例(42%),轻度疼痛29例(53%),中度疼痛2例(0.4%),重度疼痛1例(0.2%),观察组拆线时伤口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5)对照组伤口无出血24例,点状出27例,片状出血4例,观察组伤口无出血43例,点状出血12例,片状出血0例,观察组拆线时的伤口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P【关键词】结膜拆线;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089-02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正处于明显的上升与改善趋势,使得现代人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当前阶段,不同类型眼部疾病层出不穷地发生,也使得与之相应的外科手术方案逐渐得到推广。
与此同时,大众对于眼部术后的恢复,后续治疗及复查舒适度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眼科缝线也越来越细,减少了患者眼睛异物感,增加了患者术后舒适度。
但缝线细度下降时可使得拆线难度随之增加,对眼科手术操作者和患者而言,精准快速拆除结膜线,缓解患者疼痛与不适感,提高眼科手术可行性是极其重要的,需作为重点关注内容。
眼科诊疗技术多样,结膜拆线应用普遍,以往对结膜缝线予以拆除时,主要是通过镊子和纤维剪刀完成的,剪刀头只有到达线结下才可使得线头被剪断,剪刀体积较大,使用时灵活性差,可使得患者产生不适甚至是疼痛感,术中出血可能性大,术后易在患者眼部遗留瘢痕,影响患者的满意度。
拆线的实验报告
拆线的实验报告拆线的实验报告引言:拆线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它用于移除缝合线或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线缝合。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拆线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拆线的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一套拆线工具,包括拆线剪、镊子和消毒酒精。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一些模拟伤口,使用缝合线将其缝合。
2. 拆线步骤:a. 消毒:在开始拆线之前,我们先用消毒酒精清洁拆线区域,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b. 松弛线结:使用镊子轻轻抓住缝合线结的一端,然后轻轻拉动,使线结松弛。
c. 剪断线头:用拆线剪将线头剪断,确保剪口与皮肤平齐。
d. 拆除线缝:使用镊子夹住线头的一端,用力向外拉动,将线缝从皮肤中拆除。
e. 清洁:拆除线缝后,用消毒酒精清洁拆线区域,以预防感染。
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模拟伤口的拆线操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拆线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线缝完全被拆除,同时避免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2. 使用合适的拆线工具对拆线操作至关重要。
拆线剪的锋利度和镊子的抓力直接影响拆线的效果。
3. 拆线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拉扯,以免引发皮肤疼痛或创伤。
4. 拆线后的清洁十分重要,它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讨论:拆线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操作,但在家庭护理中也可能需要进行拆线。
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正确的拆线方法和工具选择对于拆线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术后时间:拆线的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手术后的适当时间进行拆线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2. 伤口情况:不同类型的伤口可能需要不同的拆线方法。
对于较深的伤口,可能需要逐层拆线,以确保伤口底部的线缝完全被拆除。
3. 技术熟练度:拆线是一项需要技巧的操作,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正确的拆线方法。
4. 感染预防:拆线后的伤口应保持清洁,避免接触污染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拆线的过程和方法,并对拆线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缝合拆线的实验报告
缝合拆线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缝合拆线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加深对缝合拆线过程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缝合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操作,用于对伤口进行愈合。
常用的缝合材料包括线线,针等。
缝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伤口的两侧组织层进行紧密贴合,促进愈合过程。
三、实验器材1. 缝合针2. 缝合线3. 反钳4. 手套5. 棉球6. 酒精棉球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 在清洁台上摆放所需器材和工具。
2. 洗手,并戴上手套。
3. 将反钳放入酒精中消毒。
2. 实验操作1. 挑选一块模拟人体肌肉组织的模拟材料,用酒精棉球擦拭模拟材料表面。
2. 用手安稳模拟材料。
3. 用缝合针将模拟材料的两侧贴合并刺透。
4. 将缝合线穿过针孔,并按照所需缝合长度进行切断。
5. 用缝合针套住线的一端。
6. 顺指定方向拉动针,使线成功通过模拟材料。
7. 用缝合针挑起线的另一端,并逐渐将线穿过针孔。
8. 最后用反钳将线固定住,完成缝合。
3. 拆线操作1. 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缝合处的线。
2. 用反钳夹住一端的线。
3. 轻轻拉动线,对伤口缝合处施加适当力度。
4. 拉动线的同时,用反钳将线逐渐从伤口缝合处拆下。
5. 拆线完成后,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并进行消毒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缝合拆线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实验操作中,缝合针的使用需要注意穿刺的力度和方向,确保线能够顺利通过模拟材料。
拆线操作中,需要适当控制拉动线的力度,以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及时消毒伤口可有效避免感染的风险。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缝合拆线的技术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中,我发现缝合过程中需要细心,力度要适中,以免对组织造成过多的损伤。
在拆线时,要特别注意拉动线的力度,以确保伤口的愈合。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实际操作技术,还深刻体会到了对细节的重视,以及对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拆线器械减轻手指拆线疼痛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用尖刀、蚊式钳拆线减轻疼痛的效果。
方法:将600例手指拆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无齿镊夹起线结,再用线剪剪断缝线;观察组采用蚊式钳夹住线结,用一次性尖刀挑断缝线,再将缝线轻轻拉出。
结果:观察组拆线时疼痛发生率为 58.3%,且ш级及以上疼痛发生率 11.7%,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用尖刀、蚊式钳拆线方法可减轻患者手指拆线时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器械;手指;拆线;疼痛
疼痛是伴随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里因素
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 1 ]。
在我国手部外伤占外科急诊的30%-40% [ 2 ],在换药拆线过程中,患者会承受不同程度的痛苦,严重疼痛会影响手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有时还会发生晕厥、疼痛性休克等意外风险而引发医疗纠风[ 3 ]。
临床上手指伤口缝合时缝线有时结扎太紧,线结会嵌到皮内,尤其是手指的缝线伤口发生水肿,血液循环不良或缝线反应,往往找不到缝线,拆线时如果用力抽紧线头,必然会引起伤口疼痛,为了减轻手指拆线时患者的疼痛,本科室对手指拆线器械进行改良,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门诊换药室
手指伤口拆线患者 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 300例),观察组男 200 例,女100 例,年龄12-50岁,对照组男200例,女100例,年龄12-50岁,两组患者神志清楚,精神正常,能正常回答问题拆线时均未使用止痛剂;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创伤程度、缝合针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物品准备高压灭菌过的拆线器械包(内有换药碗一个、弯盘一个、0.5%碘伏棉球数个、纱布2-3块),弯蚊式钳1把独立消毒灭菌,一次性11号尖刀一支,刀柄一支,记录本(事先设置好的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伤口部位、疼痛的级别,使用的器械等)。
1.2.2拆线方法根据拆线部位,患者取舒适体位和姿势,使伤口充分暴露。
由专人进行拆线并观察记录。
如伤口有血痂,先用无菌棉球蘸3%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浸泡后轻轻擦去。
观察组采用改良拆线法拆线,即用蚊式钳与一次性尖刀,常规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用蚊式钳夹住线结,以尖刀轻轻挑断缝线,向切口方向拉出线头;如果伤口缝合线嵌到皮内,先用3%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浸泡数分钟后用0.5%碘伏消毒,再用上述的方法拆线。
对照组采用常规拆线法,即用无齿镊夹住线结,以线剪剪断缝线,再用无齿镊拉出缝线。
1.2.3评价方法:拆线后采用megill疼痛问卷法调查患者疼痛情况,将疼痛分为5级,即0级为无痛,ι级为有痛,但不严重;п级为轻微疼痛,患者不舒适;ш级为疼痛,患者痛苦;ⅳ级为疼痛
较剧,有恐惧感;ⅴ级为剧痛[ 4 ]。
1.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例(%)
χ2=17.81与对照组比较p<0.01(ш级及以上疼痛发生率)
χ2=22.98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人体痛觉的产生主要取决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 5 ]。
蚊式钳夹线稳妥牢固,不滑脱,杜绝了传统镊子夹线不紧易滑脱的弊端。
一次性尖刀刀尖细小锐利,操作轻便,廉价一次性使用,不会因反复高压消毒使尖刀变钝,对病人刺激轻,因而减轻了病人拆线时的疼痛感。
使用尖刀时注意尖端朝上操作,防止刺伤皮肤,临床发现,夹线结时,线结提得越高,患者的疼痛就越强烈[6];而当伤口的缝线线结嵌入皮内时,用改良后的尖刀直接从平面轻轻挑断线结一侧,可避免夹拉线结时缝线对皮肤组织的机械刺激。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拆线时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22.98,p<0.01),且ш级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7.81,p<0.01),提示对伤口进行改良拆线,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2]王树寰.手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9-180.
[3]郭春兰,付向阳,田玉凤, 等.慢性伤口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 [j].护理学杂志,2010,25(16):40-42.
[4]薄存霞,张玲.产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8):736.
[5]王华英.动-静脉内瘘进针角度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15(7):425-426.
[6]林裕华,吴朝安.改良拆线法减轻伤口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