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 遏 Is 样的. 光的频率 ν改变 止 电 时,遏止电压也会改变。 压 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 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 U O bU a 光的强弱无关。
流
兰光 黄光( 弱)
U
存在截止频率c
经研究后发现: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 到某一数值时,即使不施加反向电压也没 有光电流,这表明已经没有光电子了,这 一数值称为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 对于每种金属,都相应确定的截止频率c 。 当入射光频率 > 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 属表面; 当入射光频率 < 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 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 遗憾的是,普朗克虽然发现了能量子,但他不 能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对自己的发现长期惴 惴不安。在发现能量子之后的长达14年时间, 他总想退回到经典物理学的立场。他曾在散步 时对儿子说:“我现在做的事情,要么毫无意 义,要么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 现。” • 普朗克在做出量子假说时已年过四十。他受过 严格的经典物理学训练,对经典物理学十分熟 悉和热爱。他不愿意同经典物理学决裂,只是 迫于事实的压力,才不得不做出能量子的假说。 他的能量子理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论还是以 承认电磁波本身的连续性为基础的。他把自己 的量子假说仅仅局限于粒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和 发射的特殊性上。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 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1906年,他 又将量子理论运用到固体比热问题,获得 成功;1912年,玻尔将量子理论引入 到原子结构理论中,克服了经典理论解释 原子稳定性的困难,建立了他的原子结构 模型,取得了原子物理学划时代的进展; 1922年,康普顿通过实验最终使物理 学家们确认光量子图景的实在性,从而使 量子理论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h 6.626 10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
k
3 kT 2
1 mv2 2
h
h
0
1.46 A
mv 3mkT
ZP33,32B 例7 当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可见光波长
(库)
(λ=5500 A )相同时,求它的动能是多少电子伏特?
解
Ek
p2 2me
h2
5.0 106 eV
2me
作业ZP44,6,
ZP43-44,1-6 ZP38,1-7
p mv 2meU U
若U 150 V, 0.1nm U 1.5104V, 0.01nm
应用:电子显微 镜(波长10-2~ 10-3nm).
(库)
ZP例392,7 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从静止开始通过电势差为U 的静电场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长是0.4A ,则U约为
(A) 150V (B) 330V (C) 630V (D) 9
电子束透过多晶铝箔的衍射
电子的衍射图样与X射线衍射结果非常相似。
电子束晶体(铝箔) X射线晶体(铝箔)
衍射花样铝箔
的衍射花样
戴维逊和汤姆逊因验证电子的波动性分享
1937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
1961年琼森做了电子的单缝、双缝、三缝和四 缝衍射实验。
单缝
双缝
三缝
四缝
在电子的波动性被证实之后,实验中逐渐发现了中子、
用电子波代替可见光制成的电子显微镜能具有极 高的分辨本领。
1932年德国人鲁 斯卡成功研制了 电子显微镜
附、德布罗意假设
一个能量为E ,动量为P 的实物粒子,
同时具有波动性,波长和频率分别是
h mv
mc2 h
爱因斯坦 --德布罗意 关系式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 或德布罗意波.
第十七章本章优化总结波粒二象性
最小
波 粒 二 象 性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七章 波粒二象性
专题一 光电效应规律及其应用 有关光电效应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光电效应现 象的判断,二是运用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求解光电效应 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光电效应规律,明确各概念之间的决定 关系,准确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栏目 导引
1.决定关系及联系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2.“光电子的动能”可以是介于 0~Ekm 的任意值,只有从 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且随入射光频率 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是单个光子和单个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只有当电子吸 收的能量足够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才能产生光电效 应.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4.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 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 ν 不变时,光强正比于单位 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若入射光频率 不同,即使光强相同,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 的光子数也不相同,因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不相 同(形成的光电流也不相同).
栏目 导引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专题二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认识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射现象 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条纹, 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如 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无规律 的光点,粒子性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微弱的光在照射时间加 长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律 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 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17章波粒二象性3粒子的波动性
2.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
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
近,已知中子质量 m=1.67×10-27 kg,普朗克常量 h=
6.63×10-34 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波长 λ=1.82×10
-10 m 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A.10-17 J
B.10-19 J
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 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C
知识点二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
提炼知识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
这种波叫物质波,也称为德布罗意波.
h
ε
(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关系式:λ=_p__,ν=__h__.
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它的动量
应很大,即速度很大,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
由信息“利用 X 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 样”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中子的物质波或 X 射 线的波长与原子尺寸相当,选项 D 正确,选项 C 错误.
答案:AD
(多选)如图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 有( )
C.10-21 J
D.10-24 J
解析:由 λ=hp,Ek=12mv2=12mmp 2=21mhλ2,代入 数据得 Ek=4.0×10-21 J.
答案:C
典型问题——波粒二象性的实验探究 研究波粒二象性有很多经典实验,以这些实验为背 景设计的问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通过阅读题目,提取有用信息,结合所掌握知识来做出 正确的判断和计算.
(2)惠更斯的波动说:以惠更斯为代表的少数物理学 家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类似于机械波.波动说能解释 牛顿微粒说不能解释的一些光现象,干涉、衍射现象的 出现,波动理论得以发展.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全章教学案一、引言波粒二象性是描述微观粒子性质的基本原理之一。
通过学习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相关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微观世界的完整认识。
本教学案将围绕波粒二象性展开,通过理论探讨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2.掌握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特征;3.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4.能够分析和解释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现象。
三、教学内容1. 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和实质•波动性:通过实验发现微观粒子也表现出波动性,具有干涉和衍射的特征;•粒子性:微观粒子在测量时表现出局域性,具有位置和动量的确定性。
2. 波动性的实验2.1 双缝干涉实验•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双缝纱片、屏幕等构建实验台;•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和缝间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出现和变化;•实验结果: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2.2 单缝衍射实验•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单缝纱片、屏幕等构建实验台;•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和缝宽,观察衍射图样的出现和变化;•实验结果:观察到衍射图样,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3. 粒子性的实验3.1 光电效应实验•实验装置:使用光源、光电管、电压源等构建实验台;•实验操作:调整光源强度和电压,观察光电流的变化;•实验结果:光电流的变化与光源强度成正比,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粒子性。
3.2 康普顿散射实验•实验装置:使用射线源、散射器、探测器等构建实验台;•实验操作:调整射线源和散射角度,观察散射光的能量变化;•实验结果:散射光的能量变化与散射角度成正比,证明了微观粒子具有粒子性。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实质和相关实验;2.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以及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实验;3.讨论交流:经验操作后,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归纳。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2.口头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实验操作和理论掌握情况进行口头评价;3.同学互评:学生进行同学互评,评价对方的实验报告和理论掌握情况。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能量量子化第二节光电效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热辐射、黑体、黑体辐射的概念;知道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知道普朗克量子假说;3)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和规律;2)知道极限频率,知道光子说;了解光电方程及逸出功;二、能力目标:能运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能从能量及其转化的角度理解和应用光电效应表现出的基本规律。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理论与实验结合的高度,运用抽象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推理阐述光现象,并运用有关原理验证确保思维的正确性;从中体会全面地认识物理问题要有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光电效应现象及光电效应的主要规律——极限频率的存在及物理意义、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以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及光子能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一、能量量子化:1、黑体与黑体辐射: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3、普朗克能量子假说:二、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实验及光电效应规律:2、极限频率:3、光子说及光电方程:4、光电管:5、光电效应基本规律的再认识(从能量观点的理解和应用)[课堂讲练]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示,这时:()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验电器锌片弧光灯2、用绿光照射一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A)改用红光照射;B)增大绿光强度;C)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D)改用紫光照射。
3、对于任何一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入射光的强度大于某一极限强度;B)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某一极限波长;C)入射光的照射时间大于某一极限时间;D)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极限频率。
4、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相同的是,可能相同的是,一定不相同的是。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常常需要新的概念。
——普朗克1最好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大小仅为10-10m的原子,那是因为可见光的波长太大了。
要想看到更小的东西,需要波长更短的波来帮忙!1932年,一台神奇的显微镜出现了,它就是电子显微镜。
在这种显微镜下,我们真切地看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代替了光束。
同学们早就听说过电子了,它怎么可以代替光在显微镜中起作用?电子及其他各种微观粒子难道也像光一样,具有波动性吗?第十七章 1 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思考与讨论(1)在火炉旁边有什么感觉?(2)投在炉中的铁块一开始是什么颜色?过一会儿又是什么颜色?1普朗克(M.K.E.L.Plank,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
黑体与黑体辐射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例如给一个铁块不断加热,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
这表明,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这是热辐射的一个特性。
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
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反射光所致。
一些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看起来比较黑,就是因为它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强,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弱。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blackbody)。
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因而反映了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四、吴有训对研究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1923年,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工作. 1925—1926年,吴有训用X射线(0 =5.62nm) 为入射线, 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 在同一散射角( 1200)测量 各种波长的散射光强度,作 了大量 X 射线散射实验。 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 重要贡献。
1、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 分动量转移给电子而光子动量变小。由 P h 可知光散射后波长变大,能量变小。
2、用光子能量:E h ,光子动量:P 定量分析,其结论与事实符合得很好。 hBiblioteka 对康普顿效应做小结:
1、康普顿效应 2、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3、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作业: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
1. 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 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 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2. 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 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
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 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3. 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 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三.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 的假设;
(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 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 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 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康普顿正在测晶体 对X 射线的散射
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 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
高二物理 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高二物理选修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
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知道电子云。
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
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例 1 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初步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2.活动建议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读物,写出读书体会。
新课程学习17.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多媒体投影,见课件。
)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
教师倾听、点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展。
波粒二象性
课
堂
[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
互 动
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 ·
考
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 点
课
属,电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
突 破
前 预
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且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习 不能同时吸收多个光子,所以光子的能量小于某一数值时
互
动
1.光电效应
·
(1)定义: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
考 点
课
表面逸出的现象,叫作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叫_光__电___子__。
突 破
前 预
(2)实验规律
习
①存在着饱和电流: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
·
落 光越强,饱和电流越__大____。这表明对于一定颜色的光,
实 基
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_多____。
课 下
础 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作 业
·
能
力
提
升
菜单
|物理|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课
堂
[例 1] (多选)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互 动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 ·
考
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点
课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
提 升
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 Ek。
菜单
|物理|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课
堂
三、康普顿效应和光子的动量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知识总结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1能量量子化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1)定义: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2.黑体(1)定义: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想一想 在火炉旁边有什么感觉?投入炉中的铁块颜色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 在火炉旁会感到热,这是由于火炉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投入炉中的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这表明同一物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电磁波),绝对黑体不存在,是理想化的模型. 三、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注意:带电微粒的辐射和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能量子ε的整数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是不连续的2.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是普朗克常量,数值h =6.626×10-34J ·s(一般h 取6.63×10-34 J ·s).其中ν = cλ 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17.2光的粒子性一、光电效应(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 (2)光电效应中的光包括不可见光和可见光.(3)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其本质还是电子.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光。
波粒二象性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练习题1.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室温时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短较长的电磁波B.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多C.给一块铁块加热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D.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2.下列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A.物体的质量B.带电粒子的电荷量C.汽车的个数D.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3.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4.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5.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ν0=W/hB.光电子的初速度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6.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7.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A.1.5 eV B.3.5 eV C.5.0 eV D.6.5 eV8.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hν/c。
一个静止的O3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A.仍然静止B.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C.沿光子运动相反方向运动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9.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换用波长为λ1 (λ1>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换用波长为λ2 (λ2<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可能还有光电流10.某光波射到一逸出功为W的光电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则该光波的频率为(设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A .W hB .e 2B 2r 22mhC .W h +e 2B 2r 22mhD .W h -e 2B 2r 22mh1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C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D .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宏观物体的波动性B .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C .电子有波动性,而质量较大的中子和质子没有波动性D .德布罗意因为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3.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波动说仅能解释的一条规律是( )A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人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D .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0-9s14.发生光电效应时,若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而增大入射光的波长,则( )A .光电流强度减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光电流强度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光电流强度减小,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波长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15.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逸出的光电子数木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选出了1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 ( )A .改用红光照射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17.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产生光电流B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的频率越大,光电流越大C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D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18.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对X 射线散射时,部分射线的波长变长B .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C.康普顿效应仅出现在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D.光子有动量19.下列关于光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B.光子的能量由光强决定,光强大,每份光子的能量一定大C.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D.光子可以被电20.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2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不统一的B.任何光现象都能明显地显示波动性与粒子性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D.频率较低的光子往往显示波动性,频率较高的光子往往显示粒子性22.用红光照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光电流的强度为I.若改用强度与红光相同的紫光照射同一光电管,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光电流的强度正确的是()A.E k增大,I增大B.E k增大,I减小C.E k增大,I不变D.E k减小,I不变23.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光电管是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阴极。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详解
第⼗七章波粒⼆象性详解第⼗七章波粒⼆象性Ⅱ学习指导⼀、本章知识结构⼆、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体和⿊体辐射如果某种物质能够完全吸收⼊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发⽣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体,简称⿊体。
(1)现实⽣活中不存在理想的⿊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绝对⿊体是理想化模型。
(2)⿊体看上去不⼀定是“⿊”的,有些可看做暗⿊体的物体由于⾃⾝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上的⼩孔、⼀些发光体也被当作⿊体来处理。
(3)⿊体辐射的特性:⿊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体的温度有关。
(4)⿊体辐射实验规律。
从下页右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另⼀⽅⾯辐射强度的极⼤值向波长较短的⽅向移动。
2.能量的量⼦化宏观世界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世界⾥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不是任意值,是量⼦化的,或者说是分⽴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化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最⼩能量ε的整数倍,最⼩能量称为能量⼦ε=h ν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 ·s 3.光电效应的规律 (1)⼊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就越⼤,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数越多。
即光电流强度与⼊射光的强度成正⽐。
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
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不仅与⼊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
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射光的强度成正⽐。
(2)射出的光电⼦存在最⼤初动能,最⼤初动能与光强⽆关,只随光的频率的增⼤⽽增⼤。
遏⽌电压:使光电流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12c e v m =eU c 遏⽌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具有⼀定的初速度,遏⽌电压随⼊射光的频率改变,与光强⽆关。
(3)任何⾦属都存在截⽌频率,⽤超过截⽌频率的光照射这种⾦属才能产⽣光电效应,低于截⽌频率的光照射,⽆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有多长,都不会产⽣光电效应。
17 波粒二象性复习
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17.3
粒子的波动性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 h
光子的动量:P h
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二、粒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这种和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物质波或概率波),其波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
x
p
o a
1
光强
y b
不确定关系
1.能否同时精确测出微粒的位置和动量?
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若位置的
不确定量减小了,动量的不确定量就会增大;若粒子 有确定的动量,其位置就完全不确定。
2.不确定关系——海森堡
若用△x表示位置的不确定量,用△p表示粒子在x方 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则△x △p≥h/4π
二、概率波
光是一种概率波:
光子在某位置出现的概 率大,对大量光子来说 达到该位置的光子数多, 该位置出现明条纹; 反 之出现暗条纹。
⑴不能确定某时刻某个光子落在哪个位置 ⑵光子落在某一位置附近的概率可以确定,且光子在 空间出现的概率可通过波动的规律确定。 波动性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
三、不确定关系
开水向外辐射的每一份能量子能量很小(微观 量),而水降低1oC释放的能量很大(宏观量), 由于温度计的精度不够,所以观察到的温度不是 一段一段地降低的。
某种电磁波的波长为400nm,则这种电磁波 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是多少?
ε=hν=hc/λ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2
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课件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4.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 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 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 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选修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5.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
选修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六、光子的动量 1.表达式: p=h/λ 。 2.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 碰撞时,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 波长变长。
选修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太阳光从小孔射入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这束 光;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尽管太阳光 耀眼刺目,其他方向的天空却是黑的,为什么?
选修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审题指导】 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 【自主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知,从光照射金属表 面到光电子发射的时间间隔极短,这与光的强度无关,故A 错误。实验规律还指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 频率有关,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由此可知,B、D 错误,C正确。 【答案】 C
提示 在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太阳光经微粒散射后传向各个 方向,而在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下光不再散射只向前传播。
选修3-5 ·人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选修3-5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 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 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 果。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必记知识
1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必记知识1、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做热辐射。
2、 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吸收电磁波。
3、 物体温度较低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4、 常温下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所反射光的颜色,高温发光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所发射的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
一些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看起来比较黑,是因为它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强,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弱。
5、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和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一个空腔壁上的小孔就可以看成一个黑体。
6、 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了跟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7、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1)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8、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
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相反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可以记作维恩“短”瑞利“长”。
根据瑞利公式可以得出当波长趋于零时,辐射会变成无穷大的荒谬结论,称为“紫外灾难”。
9、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并由能量子的假说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结果与实验完全符合。
10、 能量子:带电粒子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某一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11、 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现象,由赫兹最早发现。
12、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有四条:(1)存在着饱和电流.......,且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越多。
(2)存在着...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c U 称为遏止电压。
高中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5高中选修35物理课件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4.(多选)频率为 ν 的光子,德布罗意波长为 λ=hp,能量为 E,则
光的速度为( )
A.Ehλ
B.pE
C.Ep
h2 D.Ep
解析:根据 c=λν,E=hν,λ=hp,即可解得光的速度为Ehλ或Ep. 答案:AC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5.(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 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
第十页,共四十二页。
图解:
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警示: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有时波动性 明显,有时粒子性明显,但是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不可分割的,是从不 同的角度所观察到的不同性质.
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例 1】 (多选)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 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B.光电效应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 D.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解析: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当光和 物质作用时,是“一份一份”的,表现出粒子性;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在 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可以用波动规律描述,表现出波动性.粒子性和波 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
答案:D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n2h2 A.med2
md2h21
B.
n2e3
3
d2h2 C.2men2
n2h2 D.2med2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Ⅱ学习指导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黑体和黑体辐射如果某种物质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1)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绝对黑体是理想化模型。
(2)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做暗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一些发光体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3)黑体辐射的特性: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从下页右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能量的量子化宏观世界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世界里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不是任意值,是量子化的,或者说是分立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ε=hν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 ·s 3.光电效应的规律(1)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就越大,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即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
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大小不仅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
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射出的光电子存在最大初动能,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只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12c e v m =eU c 遏止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遏止电压随入射光的频率改变,与光强无关。
(3)任何金属都存在截止频率,用超过截止频率的光照射这种金属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有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4)光电效应的瞬时性,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不会超过10-9s 。
例1 光电效应中,从同一金属逸出的电子动能的最大值 A .只跟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B .只跟入射光的强度有关C .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关D .除跟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有关外,还和光照时间有关说明: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值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ν,故选项A 正确。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E =h ν。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
(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对光电流强度的解释。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强度越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打在金属上的光子数越多,那么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也就越多。
②对截止频率的解释。
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其动能大到足以克服金属离子的引力而逃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
对一定金属来说,如果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就是存在截止频率的原因。
③对最大初动能的解释。
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展示的是一个光子和一个电子之间能量转化的守恒关系。
逸出功是一定的,照射光的频率越大,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
④对瞬时性的解释。
当光子照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动能立刻就增加了,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
例2 铝的逸出功是4.2eV ,现在将波长为200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
求: (1)光电子的最大出动能; (2)遏止电压为多少; (3)铝的截止频率是多大?说明: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 =λhc-W 0=3.225×10-19J由E k =eU c 可得V 016.2k ==e EU c 由h ν0=W 可知ν0=hW=1.014×1015Hz 例3 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 变化的E k -ν 图象。
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 ,锌的逸出功是3.34eV ,若将二者的图象画在同一个E k -ν 坐标系中,如下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说明: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可知,E k -ν 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 图线应该平行。
图线的横截距代表截止频率νc ,而νc =hW,钨的νc 小些,因此A 图正确。
5.康普顿效应X 射线的光子与石墨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说明光子与物质粒子一样,有能量、动量。
假定X 射线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h ν 减小为h 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增大。
同时,光子还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这样就圆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
光子的动量为:λhp =6.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为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既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2)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明显,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明显。
(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显示波动性,在与物质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
例4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 .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说明: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偏振)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而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显示出粒子性。
因此答案为C 选项。
7.粒子的波动性 物质波物质波也称为“实物波”或“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
德布罗意波⎪⎪⎩⎪⎪⎨⎧==p h h λεν::波长频率例5 电子经电势差为U =200V 的电场加速,在ν <<c 的情况下,求此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说明:由动能定理221mv Ue =可得电子加速后的速度02m eUv = 由p h =λ可得:nm 10.68822k0-⨯==E m h λ 8.概率波(1)经典物理学概念中的粒子和波经典的粒子:有一定的大小、质量,有的还具有电荷,任意时刻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及时空中确定的轨道。
经典的波:具有频率和波长,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在经典物理学中,粒子和波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
(2)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所以光波是概率波。
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干涉加强处表示光子到达的数目多,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就是光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大;干涉减弱处表示光子到达的数目少,也就是光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小。
这种概率的大小服从波动规律,因此成为概率波。
(3)物质波是概率波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由于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与它们相联系的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双缝干涉图样中的明纹处是电子落点概率大的地方,暗纹处是电子落点概率小的地方。
例6 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观察屏的某处是亮纹,则对光子到达观察屏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到达亮纹处的比率比到达暗纹处的比率大B .到达暗纹处的比率比到达亮纹处的比率大C .该光子可能到达光屏的任何位置D .以上说法均有可能说明:根据概率波的含义,一个光子到达亮纹处的概率比到达暗纹处的概率大得多,但并不是一定能够到达亮纹处,故选择AC 。
9.不确定性关系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像宏观粒子那样是完全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范围,但动量不确定范围和位置不确定范围之间有一个确定关系,这就是不确定关系:π4h p x ≥∆∆ 不确定关系是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必然结果,除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外,还有其他不确定关系,如时间和能量的不确定关系。
三、探究与拓展做一做1.自制黑体做一个闭合的空腔,在空腔的表面开一个小孔,小孔表面就可以模拟黑体表面,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从外面射来的电磁波,经小孔射入空腔,要在空腔壁上经过多次反射,外面射来的电磁波几乎全部被腔壁吸收。
2.光电效应实验中,若在锌板与紫外线灯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的玻璃板,验电器的指针还张开吗?这说明什么?解析:此时验电器的指针不再张开,这说明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线是紫外线。
因为紫外线不能穿过普通玻璃板。
想一想“非典”期间,很多地方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人的体温,只要被测者从仪器前走过,便可知道他的体温是多少,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解析:根据热辐射规律可知,人的体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人辐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
通过检测被测者辐射的红外线的情况就自然知道了该人的体温。
读一读介绍能量量子化发现的背景: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不用说,在分子物理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体的内能。
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一个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Maxwell 方程。
另外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
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后面在加几位罢了!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
然而,事隔不到一年(1900年年底),就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紧接着(1905年)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
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
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Ⅲ 学习评价第一节 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1.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______有关。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______有关。
2.以下宏观概念,哪些是“量子化”的( ) A .一棵树苗生长的高度B .从车站开出的汽车行驶过的路程C .人的个数D .烧水时温度计的示数3.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 ,普朗克常量为h ,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为( ) A .λchB .λhC .λh c D .以上均不正确4.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 ) A .波长变长,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变小B.波长变短,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变大C.波长变长,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不变D.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不变5.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 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光量子数为多少?第二节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静电计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静电计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2.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B.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越多C.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如果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则逸出功大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D.对于某金属,入射光波长必须小于某一极限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现用波长为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有(普朗克常量h=6.6×10-34J·s,光速c=3.0×108m/s)( )A.2种B.3种C.4种D.5种4.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工作电路,要使电路中形成较强的光电流,须在A、K两电极间加一直流电压,则( )A.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光电子从K极发出B.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光电子从A极发出C.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光电子从K极发出D.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光电子从A极发出5.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上有光电子逸出,可知( )A.板a上一定有光电子逸出B.板a上一定无光电子逸出C.板c上一定有光电子逸出D.板c上一定无光电子逸出6.频率为ν 的光照射某金属材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