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抑郁心境更适合文学阅读

合集下载

抑郁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

抑郁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

抑郁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抑郁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1我的邻居是一个有抑郁症的孩子。

第一次这样想,是因为她总是自责,总是埋怨自己的不对,而且,她甚至对我说:“如果有机会,我就去自杀。

我给世界带来了不幸!我总是闯祸,父母没有我会活得更好的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了啊”我呆住了。

后来,他的父母有一次说她有忧郁症,被我听到了。

我当时很同情她:她一定很痛苦呢!我打算帮帮她。

那一天,她在天还没亮的时候,走上了楼顶,趴在栏杆上。

她回头,看到了我。

“你好。

”她略带忧郁地说。

“怎么了,又想不开啊。

”我走到了她的旁边。

“我不要去医院了,我的抑郁症治不好了。

”她哭了,哭得很凶:“我老是头痛”“那是因为你心情不好”我抱住她:“好好治病,病好了以后,就没事了呢。

”我抬起头来,东方,太阳正在升起。

我说道:“你看你看啊,太阳!”她抬起了头。

在那日光的映照下,她像个天使。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你真美。

”她呢,擦擦眼泪,奔下楼去。

过了一会儿,她进了他爸爸的车。

我在楼上目送她离去。

向东望去,太阳,好美。

希望她早日康复!于是,第二天,第三天我每天和她一起上学,放学了和她一起回家,一有时间,就去她家陪她。

她的病情,似乎有了好转。

可爱的天使,我就这样陪着你,愿你高飞抑郁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2幻想是什么?现实又是什么?黑与白,对与错,美与丑世界有两个,一个是你看到的,一个是你看不到的。

把每个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好的,一部分是坏的。

人群划分,一种是长得好看的,一种是长得不好看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展现给大家看到的是美好的一面,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抑郁症、自闭症、人格分裂症等多种心理疾病呢?因为这些是人们身上共有的东西,只不过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因素而把那些问题都放大了,甚至于影响他的行为举止。

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和一个长相平凡或者丑的人,多数人都会选择漂亮的人。

因为人都是视觉动物。

把一个正常的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漆黑一片。

在屋子外面,放置一大瓶水,然后让水一滴滴落下,发出滴答的声音。

【科普类】现代文I篇:抑郁症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2024湖南名校联考)

【科普类】现代文I篇:抑郁症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2024湖南名校联考)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抑郁症逐渐被人们知晓,但你是否真正理解它的可怕之处?它不只是情绪低落、不愿出门,或是悲观厌世,它更是一种无处可逃的精神囚笼,一种慢性、复发的疾病,一只肆无忌惮侵蚀生活质量和生命力的“怪兽”。

抑郁症是一种影响神经递质平衡的心理疾病,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信使,主要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帮助大脑中的神经元相互传递信息,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思考和行为。

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些神经递质可能存在不平衡状态,导致患者的情绪、思考和行为出现变化。

不过要说明的是,抑郁症并非单纯由神经递质不平衡引起,它可能与基因、生活压力、人格特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平衡来治疗抑郁症。

治疗抑郁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改变生活方式等。

在我们生活中,抑郁症经常被人误解和忽视,人们常常忽视它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以及其对患者和家人的破坏力,希望这个科普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抑郁症,并且知道如何对待和帮助抑郁症患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对抗这个可怕的“怪兽”。

当我们看到一个朋友长期低落、失去活力,甚至无法享受他自己曾经喜爱的事物时,我们可能会怀疑他是否患上了抑郁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陷入这种深深的情绪低落中呢?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比没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说明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然而即使有遗传倾向,也需要环境因素的触发才能真正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在心理社会因素上,长期的压力和负面生活事件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例如,丧失亲人、失业、经济困难、婚姻问题等都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此外,人格特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自卑、多疑、敏感、易受挫败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而抑郁症的发生,往往是以上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一个有抑郁症遗传倾向的人,如果他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压力,他的大脑可能会在生物化学水平上产生改变,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进而引发抑郁症。

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文学阅读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大学生能够塑造自己的情感世界,影响思维方式,调节情绪,培养审美情趣,并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文学阅读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建议。

事实上,文学阅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未来大学生文学阅读心理发展研究也有着广阔的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学阅读,大学生,心理发展,情感世界,思维方式,情绪调节,审美情趣,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建议,展望。

1. 引言1.1 文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文学阅读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大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情感抒发都能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情感需求。

文学作品还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大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范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中,大学生需要理解作品中的各种含义,推理人物行为的动机,透视作者的用心,这些过程都能促使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现实挑战。

文学阅读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塑造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

而文学阅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文学阅读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作用、文学作品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学阅读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究文学阅读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忧郁症该看的文章范文

忧郁症该看的文章范文

第一篇:《有关抑郁症的文章》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动力,是因为我大学的一个漂亮的小学妹。

她人很漂亮,家庭学业都好,每次学校里遇见我都礼貌的打招呼,我认识她是因为学校的歌手大赛,我得了第六名,她得了第一名,后来,她参加了话剧社,那时候我当了一阵子剧社演员部长之类的职务,因而与她有了不少交集。

她漂亮有礼貌,我身边与她有接触的人都很喜欢她。

她因为抑郁症自杀了。

在宿舍,用衣物上吊自杀。

那应该是冬天的十一月左右,青岛的海风已经十分寒冷,收到消息,我久久无法平缓。

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学校的路上,匆匆打了招呼,随口问候最近是否都好,她顿了顿,说姐姐我休学了。

当时我应该大学三年级,她应该大二,我当时退出了所有的社团,所以彼时和她的联络确实不多了。

匆匆告别后,我让她有空找我聊聊。

因为我这个时候,隐隐意识到,可能是有些情况。

我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别,愧疚之心无以复加,我也许本可以和她聊聊,本可以帮到她。

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了,我亦时常无法释怀。

是她,鼓励我让我想要写下一点东西,去帮助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我曾经把抑郁症比喻为摄魂怪,吸走你所有的快乐,光和热,只有无尽无止的绝望。

刚刚我搜索了一下,原来这就是哈利波特的原作者罗琳,根据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写下的真实感受。

我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我高中时曾经得过抑郁症,因该算是中度的,幸运的是,我早已经从恶魔的阴影中走出来,抑郁症在我的生命中已经渺茫无声无息。

我今天站出来,说出这些,是因为我知道,有更多人,包括抑郁症的患者家属,正在经历这种煎熬,他们需要了解更多,也需要更多的帮助。

在我患抑郁症的时期,应该是2000年初,这个时候抑郁症在群众眼里有时候还等同于精神病,得了会很没面子,那时候大妈眼中的同性恋就根本是“变态”了。

我当时应该买了两三本讲抑郁症的书,来研究自己,包括这之后的很多年来,我对抑郁症的理解,就像我上条转发的微博一样--"抑郁症绝不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它与糖尿病一样真实。

抑郁型气质与作家创作力

抑郁型气质与作家创作力

过于脱略不拘小节!这种十足的文人习性只 能 让 他 在 体 人 生 的 审 美 境 界!醉 心 于 生 活 与 艺 术 的 协 调 统 一"
现实生活中吃尽 苦 头!但 对 于 他 的 文 学 创 作 来 说!却 抑 郁 质 作 家 的 孤 独 与 寂 寞 是 一 种 境 界!有 助 于 深 思!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长天渺渺!孤雁失 群!极 目 四 望! 有助于想 象!其 中 所 培 养 出 来 的 艺 术 专 注 和 艺 术 敏
看不到一片可以栖足的绿洲!这一份孤独和 悲 哀 该 如 感!使他们很早就 步 入 艺 术 圣 殿!在 #大 境 界%中 体 味
何来承担!来 化 解 呢?对 于 生 性 柔 弱$对 异 性 又 有 着 孤独!尤 其 是 以 禅 意 浸 润 人 生 和 创 作!使 他 们 的 作 品
近乎病态的欲望的郁达夫来说!醇酒妇人似 乎 是 最 容 风味别具!突出地展现了东方艺术美的无尽底蕴"
远的疙瘩寨子山 顶 的 白 云!就 止 不 住 怦 怦 心 跳!不 知 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和复古守旧心态!他不明 白 农 业 文
那云是什么!从 哪 儿 来 到 哪 儿 去"%上 初 中 后!他 过 着 明让位于工业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必不可 缺 的 一 环!
关 键 词 !抑 郁 质 &作 家 &创 作 力 &影 响 中 图 分 类 号 !WKC&’R$C! ! 文 献 标 识 码 !F! ! 文 章 编 号 !G$$$H"%DD!"$$%"$#H$GK$H$!
!!抑郁质型又称易抑制型#以情 感 体 验 深 忧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够转化成旺盛的创 作 力#正 是
以取得很高 的 成 就$(俄 国 的 著 名 作 家 赫 尔 岑%普 希 是戴望舒的诗至 今 还 能 强 烈 地 点 燃 我 们 的 心 灵 的 原

文学作品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的帮助

文学作品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的帮助

文学作品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的帮助在现代社会中,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帮助我们维持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并且展示了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

首先,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情感共鸣和心理慰藉。

在我们阅读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与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

这些人物和情节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仿。

当我们读到与我们相似的情感和处境时,我们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和认同,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例如,当我们读到一位主人公面对挑战并最终克服困难的故事时,我们会感到勇气和希望。

这种情感共鸣和心理慰藉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想象着其中的情节和场景。

这种想象力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还能够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转移。

当我们陷入困境或者情绪低落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暂时抽离现实,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探索,创造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和情节,从而调节内心的情绪和压力。

此外,文学作品还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当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时,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物、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这些作品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扩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

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宽容心态。

这种拓宽思维和视野的过程对于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文学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引发我们对人生和内心的思考。

当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种思考和反思过程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从而更好地调节情绪和保持心理健康。

论抑郁心境更适合文学阅读——兼与陶静先生商榷

论抑郁心境更适合文学阅读——兼与陶静先生商榷
于抑郁心境的读者,更容 易与作 者产生共 鸣。第四 ,在抑郁 的心境 中阅读 ,尽 管会 改变原 文的情 感基调 ,
使理解发生偏颇,但这是毋庸担心的,因为读者有权利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阅读心境;欣悦;抑郁;虚静
中图分 类 号 :1 0 2 文献橱 只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9 研 ( 2 0 1 5 )O 2 —0 。 1 2 一e c 3
I 自 日期 :∞l 5 —0 3 —1 8
作者简介 : 杨建猛 ( L 9 7 5  ̄) ,男 , 江苏盐城人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文艺理论 。

1 2 ・
安顺学院学报
2 0 1 5 年第 2 期
可见,普通的读者总是结合 自身的现实处境来欣赏文学作 品的。因此,陶静先生所谓的 “ 心无杂念”的读者 ,不过 是缺乏个性的、抽象的读者;所谓的 “ 无功利性 的境界” ,
无杂念 ,静就 是隋绪平静 ,心平气 和 ,这是 一种无 功利性
书,则义礼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 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 味。 埴 司 苏轼 《 和董传留别》诗云:‘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 诗书气 自 华。 删 功利 目 标之二是求取功名利禄。古人常用 “ 书中自 有千钟粟,书中自 有黄金屋,书中自 有颜如玉, ’ 来 劝勉子弟勤奋读书,以求取功名。唐代韩愈就在 《 示儿》

要 :陶静先生把阅读心境分为 “ 欣 阮”“ 抑郁”和 “ 虚 ’ 三种类型 ,认 为 “ 最适合 阅读的接 受心境 是
情绪的虚静状态” 。作者则认为抑郁心境更适合 阅读 ,理 由有四 :第一 ,陶静先生所谓 的 “ 虚静” ,在现 实
生活中是极为少有的。第二,倘若认为抑郁心境 “ 不太适合阅读” ,这就忽视了文学的疗伤价值。第三,处

忧郁文学稿件推荐

忧郁文学稿件推荐
忧郁文学是一种探索人类内心深处悲伤情绪的文学流派。如果你想要推荐一些优秀的忧郁文学稿件,你可以考虑以下作品:
1.莫泊桑的《小王子》:这是一部著名的童话小说,讲述了一位小王子和他的奇特旅程。小王子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脆弱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爱的坚定追求。
2.卡尔·马克思的《阿甘正传》:这是一部著名的小说,讲述了阿甘的生命历程,他如何在悲伤和苦难中寻找快乐。阿甘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谊和爱的坚定追求。
3.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悲伤和孤独的恐惧,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4.泰戈尔的《飞鸟集》:这是泰戈尔最著名的诗集之一,收录了许多关于生命意义、友谊和爱的诗歌。泰戈尔用美妙的语言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抑郁和焦虑情绪如同无形的阴影,悄然笼罩着许多人的心灵。

面对这样的困扰,人们不断探寻着各种缓解的方法。

而阅读,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活动,是否能够成为驱散这片阴霾的一束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抑郁和焦虑情绪产生的根源。

抑郁往往源于长期的内心压抑、自我否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感。

焦虑则更多地来自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无法掌控局面的无力感。

这两种情绪常常相互交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那么,阅读是如何介入并发挥作用的呢?其一,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避风港”。

当我们沉浸在一本好书里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

这个世界可能是充满奇幻冒险的仙境,也可能是温馨感人的家庭故事,又或者是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我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其二,阅读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深刻地描绘了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当我们读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感受时,会有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

这种共鸣让我们明白,自己并非孤单地承受着痛苦,别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挣扎和困惑。

这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让我们感到不再那么孤立无援。

其三,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想。

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不再局限于自己狭隘的认知和经验。

当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加豁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抑郁和焦虑情绪也会相应地得到缓解。

此外,阅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而阅读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去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

长期坚持阅读,可以锻炼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更容易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从而忘却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纷扰。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阅读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对于那些深陷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人来说,可能连拿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又怎么能从中受益呢?事实上,阅读并非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治愈过程。

文学的疗愈力治愈心灵的良方

文学的疗愈力治愈心灵的良方

文学的疗愈力治愈心灵的良方文学的疗愈力:治愈心灵的良方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供人们娱乐和消遣的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治愈心灵的良方。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宽慰和精神上的满足。

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扰,还是迷失在心灵的黑暗角落中,文学总能给予我们希望和力量。

本文将从情感故事的启示、文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经典名著的疗愈功效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文学的疗愈力。

人们常常在书中寻找自我,从他人的故事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内心世界,给予我们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例如,读《傲慢与偏见》时,我们会从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坚持自我和勇敢追求幸福中,汲取到坚定自信与积极向前的力量。

而《红与黑》中朱利安·索雷尔的辉煌与失败,则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努力和机遇的重要性。

这些情感故事在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宽慰的同时,也将我们的内心疾病治愈。

文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紧密相连。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达到一种舒缓心境的状态。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欢乐,甚至是对生活的不满和疑问。

这样的倾诉过程能够使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宣泄和理解,从而达到治愈心灵的效果。

而阅读则是一种与作家对话的过程,我们通过与作品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与作者交流思想和情感。

这种交流不仅能够增进我们的心理健康,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情商和自我认知能力。

经典名著更是文学的疗愈力的集大成者。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情感表达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例如,《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和卡瑟琳,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痛苦和矛盾,然而却让我们明白了爱的真谛和人性的复杂。

而《追风筝的人》则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这些作品通过情感的张力和情节的转折,给予我们的生活以启示和勇气,使我们在阅读中找到治愈心灵的力量。

除了经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也在不断涌现并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治愈力。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阅读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抑郁和焦虑情绪似乎越来越普遍。

人们在面对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生活琐事等种种挑战时,内心的不安和困扰常常难以排解。

而在寻找缓解这些负面情绪的方法中,阅读,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那么,阅读究竟能否帮助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抑郁和焦虑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抑郁往往源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失落感、自卑感等,使人陷入消极的思维循环,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

焦虑则多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过度担忧可能发生的事情,导致身心紧张、不安。

阅读,就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

当我们沉浸在一本好书中时,我们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烦恼和压力。

比如说,读一本精彩的小说,我们可以跟随主人公的经历,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代入感能够让我们忘却自己的烦恼,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从而获得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而且,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观点和思想。

这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当我们面对困扰时,也许从书中获得的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至少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

阅读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

在书中,我们常常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那些文字仿佛是作者在与我们对话,理解我们的痛苦和困惑。

这种共鸣能够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懂我们的内心。

同时,书中的正能量和积极的态度也能够感染我们,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阅读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分析和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种思维的锻炼有助于我们打破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更加理性和积极的思考方式。

当我们学会用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时,抑郁和焦虑情绪也就不容易控制我们的内心。

然而,也有人会质疑,阅读真的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对于一些深陷抑郁和焦虑情绪中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连拿起书的动力都没有,又何谈通过阅读来缓解情绪呢?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文学与心灵治愈作品中的心理疗愈作用

文学与心灵治愈作品中的心理疗愈作用

文学与心灵治愈作品中的心理疗愈作用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表达,更可以成为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

许多文学作品正是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力量,提供了一种心灵治愈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心理疗愈作品中的关系。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情节的构建,帮助读者从现实环境中暂时解脱出来。

例如,当读者阅读一本悬疑小说时,他们会沉浸在复杂的情节中,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和压力。

这种暂时的摆脱可以让读者的心境得到缓解,达到一种轻松和舒适的状态。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通过人物塑造,引发读者的共情和情感共鸣。

当读者与小说中的角色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时,他们可以体验到与人物相似的情绪和经历,从而感受到情感上的宣泄和慰藉。

例如,读者可能会在小说主人公的挣扎和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共鸣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安慰。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意象也具有一定的心理疗愈作用。

文学的语言美学不仅能唤起读者的美感,还可以引发他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在阅读诗歌或散文时,人们可能会被作品中深刻的意象所感动,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和平静的情绪。

这种审美的情感和思考也能够使人们从焦虑和压力中解脱出来,并提供一种对世界的新的思考角度。

心理疗愈作品在文学中也有具体的类型,比如传记、自传、心灵成长等类别。

这些作品通常以一个人的真实故事为基础,通过叙述他们经历的困境、挣扎和成长,让读者从中寻找到一种启发和治愈的力量。

例如,类似于弗兰克·麦考特的《白色的花纹:一个女子的心灵成长之路》,通过作者对她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的描述,向读者表达了希望和坚持的力量,使读者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之,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在情节、人物、语言和意象等方面对读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提供一种心灵治愈的作用。

通过暂时的解脱、共情共鸣和语言意象的触动,心理疗愈作品能够帮助读者减轻情绪的困扰、找到人生的意义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文学的力量,通过阅读心灵治愈作品,为自己心灵的健康找到一方净土。

谈心境对阅读的影响

谈心境对阅读的影响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 付与断井秃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 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 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 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 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山子石上,细嚼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 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 《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 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作品本身的情感作用,学生
的接受心境也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改变:
• 一位心情抑郁的学生,面对悲剧形态的作品,有 可能得到感情的宣泄和精神的宽慰;或通过阅读 某些昂扬奋进之作,而得到精神的振奋和鼓舞。
• 一位心情愉悦的学生,在读那些哀伤感怀之作时, 也会为其感染,暂时陷入抑郁的心境中。
《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
一位踌躇满志、乐观向上、 有着欣悦心境的读者:可能会 窃笑维特的软弱和低能
一位悲伤孤独、落寞失意、 有着相似经历、处于抑郁状态 的读者 :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一位清静虚欲,有着冲淡平 和心境的读者:会以超脱的目 光,从社会制度的、时代精神 的、道德伦理的、人生哲学的 不同角度,领悟作品的意蕴, 评判作品的意义。
• 抑郁心境:学习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伤感、郁闷压 抑的情绪状态;在此状态下,即使面对优秀的作品,也有可 能心烦意乱而难以进入其中的艺术境界,难以体味到其中的 奥妙。这就需要教师从美处另辟蹊径,排解,并转烦为思。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论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内容摘要:接受心境作为文学接受的发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产生与读者的审美心理机制所构成的阅读期待视野与阅读的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接受心境又从多个方面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可谓是息息相关多的,所以把握好接受心境,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接受心境素质阅读期待动机效果文学阅读,是广大的读者为了获得一定的审美愉悦,而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这也是文本开始对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通过文学的阅读,读者获得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接受心境在阅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阅读审美能力,就不的不研究阅读这一影响文学接受发生的必要要素之一-----接受心境。

它是如何产生的,对阅读有何影响,怎样才能够支配好接受心境,以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一、接受心境的产生人总是要处于一定的现实环境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诸如喜、怒、哀⑤乐,这些复杂的情感构成了独特的心境。

所谓心境,从字面上看,就是心灵的一种境界,又由于心灵境界各有差异,所以人们看待事物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境由心生,故抱着一种良好的心境去接纳事物就显的尤为重要。

那么,何为接受心境呢。

接受心境作为文学接受的发生的一个因素,在美学中定义为: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会伴随着读者进入阅读过程,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1⑥文学接受心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一)期待世界又叫阅读期待视野,它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面对文学文本的呈现方式而在心里面事先就生成的一种理解上的期待,作为一种心里预期和指向,它会唤起主体已有的阅读记忆,然后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绪态度中。

“期待视野”是联邦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从阐释学借用到接受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理论概念,也是他最重要文章的“方法论顶梁柱”2阅读作为文学接受活动的最主要一种形式,它是主体通过搜集信息,材料,然后进行加工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个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也是思想和心灵进行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文学接受心境的产生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适合抑郁症看的书

适合抑郁症看的书

适合抑郁症看的书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缓解抑郁。

下面,我推荐几本适
合抑郁症患者阅读的书籍,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安慰和启发。

首先,推荐的是《自律的一天》。

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
读者介绍了如何建立并保持积极的生活习惯。

它通过一天的时间段来
分析和指导,帮助患者逐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并给予积极的动力
和激励。

通过阅读这本书,抑郁症患者可以学习到管理自己情绪和日
常生活的方法,进而改善自身状况。

其次,推荐的是《渐行渐近的幸福》。

这本书是一位抑郁症康复
者的亲身经历记录。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自己抑郁
期间的困惑和痛苦,以及如何逐渐重建生活和找回幸福。

这本书不仅
具有感染力,也具有启发性,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可以给予他们以
希望和勇气。

最后,本推荐一本名为《心理疗法之道》的书。

这本书是针对心
理治疗进行详细介绍的工具书。

它不仅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还提供了实用的案例分析和个案管理技巧。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阅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的治疗方式,还可以更好地与治疗师进行
沟通和协作,提升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都是适合抑郁症患者阅读的。


过阅读这些书,患者可以获得正面积极的能量和启发,同时了解治疗
方法和管理技巧,进而更好地应对抑郁症。

希望这些书能成为抑郁症
患者的朋友,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抑郁症文学作品

抑郁症文学作品

抑郁症文学作品《抑郁症的痛苦与希望》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内心空虚、无助、失去兴趣和乐趣,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然而,尽管抑郁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是在痛苦中,我们也能找到希望。

抑郁症的痛苦,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刺进了患者的心脏。

患者常常感到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找不到出口。

他们没有精力去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也变得困难重重。

这种痛苦常常伴随着身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抑郁症让患者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们渴望得到解脱,但却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

然而,抑郁症并非绝望的终点,而是一个转折点。

面对痛苦,我们不能放弃希望。

在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深处,也许有一丝微弱的光芒,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希望的出路。

抑郁症并非不可治愈,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支持团体,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健康。

然而,治愈抑郁症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患者的坚持和付出。

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陪伴和理解能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力量。

在治愈抑郁症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培养积极的心态。

他们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放下过去的遗憾,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患者应该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溺于痛苦和自怨自艾中。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关注他人等方式来缓解抑郁症的症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

抑郁症的痛苦和希望,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

面对抑郁症的痛苦,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或者绝望,而是要积极面对,寻找希望的出路。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走出抑郁症的阴影,重拾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抑郁症的痛苦可以改变,而希望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抑郁症,重新找到生活的阳光与希望。

文学:阅读与心境

文学:阅读与心境

文学:阅读与心境在喧嚣的时代,愿您与思者同行文学:阅读与心境文/王斌今日一早,收到一年轻的大学老师发来的短信。

她是看了我的一个视频而“认识”我的,恰好又在一哲学群里不期而遇了,又爱好文学,故而买了几本我的书,在匆匆浏览后,先谈了一下读后感,让我感动。

她说:王老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城市符号》各看了五分之一、四分之一,更喜欢《城市》的观察和思考,《斯德》的题材鲜、人物对比描述棒,其他我再继续读。

您推荐的那本《希腊》神书的确非同一般,有据有思,信息量很大,要慢慢细读。

我从这位年轻学者的评述中发现了一问题,坦率地说,就在不久前,同样有位海外的网友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即更喜欢我直抒胸臆的杂感笔记。

这让我陡然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文学之阅读感正在悄然流失,人们似乎已丧失了以往(比如吻戈时期或80年代)对文学的敏感及阅读心境,更愿意或更心仪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式的文字叙述。

好的文学之表意,从来不是直接的、单刀直入式的,它是曲折、含蓄而又隐晦的,它所描述的那个作为表象的世界,其能指之意涵,严格地说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更像一个个待解的谜语。

但此说,并非在否定一个作家对人生意义的敏悟与捕捉,而是作家以感性和直觉的方式将人生内容纳入了一个文学性的表达范畴,此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非既成的理性概念所能予以囊括的。

它是被理性之网所“遗漏”的感性之域,也是从理性范畴中自然溢出或漏掉的“残余物”,且暂时尚未被人类的理性所认知。

亦由此,一位好的作家,就是在这时——这个从理性溢出之范畴之外现身的,也因此,读好的小说,也就先行要求它的读者排除功利性的阅读法,静心而沉浸,追随作家在叙述中的心灵轨迹,感知作家于文字中流淌着的情感之流,以及(至关重要)在最后的尾声之时由作家所骤然或隐然中止的那个袅袅余韵。

最终,一种好的文学阅读,是悄然地改变一个人(读者)看取人生世界的看法,并相应地改变他们自存的人生态度:过去他们以为熟识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人生/社会,突然陌生化了起来,从而蓦然间对这些有了全新的甚至一时间不无惊异的感受。

适合抑郁患者读的书

适合抑郁患者读的书

适合抑郁患者读的书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外,阅读一些适合抑郁患者的书籍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这些书籍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抑郁症,还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帮助患者渡过心理困境。

1.《抑郁症自助手册》这本书是由心理学家编写的,主要介绍了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抑郁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也能够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2.《心灵的旅程》这是一本由心理学家写的自助书籍,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抑郁患者的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影响。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3.《阳光心灵》这本书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抑郁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诗歌中的文字和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这本书不仅能够给抑郁患者带来心灵的慰藉,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4.《幸福的轨迹》这是一本由心理学家写的自助书籍,通过讲述一些幸福的故事和经历,帮助抑郁患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幸福的源泉。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改善心情,增强自信心。

5.《心灵的栖息地》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抑郁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困扰,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和经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心理训练的练习,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6.《重塑自我》这是一本由心理学家编写的自助书籍,主要介绍了一些重塑自我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和形象认知,抑郁患者可以重建自己的自信心,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7.《心灵的治愈》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阅读这本书,抑郁患者可以了解到一些心理治疗的原理和流程,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方式,帮助自己走出抑郁的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抑郁心境更适合文学阅读——兼与陶静先生商榷杨建猛(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陶静先生把阅读心境分为“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类型,认为“最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是情绪的虚静状态”。

本文则认为抑郁心境更适合阅读,理由有四:第一,陶静先生所谓的“虚静”,在现实生活中是极为少有的。

第二,倘若认为抑郁心境“不太适合阅读”,这就忽视了文学的疗伤价值。

第三,处于抑郁心境的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四,在抑郁的心境中阅读,尽管会改变原文的情感基调,使理解发生偏颇,但这是毋庸担心的,因为读者有权利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阅读心境;欣悦;抑郁;虚静阅读心境,也称接受心境,是指一种来自现实生活、且对文学阅读效果产生极大影响的情绪状态。

陶静先生在《营造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一文中把阅读心境分为“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类型,且认为“最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是情绪的虚静状态”,他说:“阅读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审美要求暂时放弃功利性。

虚静是适合审美、也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虚就是空,就是心无杂念,静就是情绪平静,心平气和,这是一种无功利性的境界。

只有处在这样的情绪中,读者才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中去,进入心醉神迷的想象的‘幻境’里,充分体味作品的内涵和旨趣。

”[1]陶静先生认为虚静的心境最适合阅读,笔者却认为抑郁的心境更适合阅读。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第一,陶静先生所谓的“虚静”,在现实生活中是极为少有的。

中国思想家冯友兰先生将人分为四种:生物境界的人、功利境界的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其中天地境界的人乃是最高境界,这种人脱离了一切世俗之累,所以才能做到真正的“虚静”。

可是人世间毕竟大多数是凡夫俗子,能够达到天地境界的人毕竟是极少的,有几个能做到所谓的“虚静”?正如戴维·普劳尔在《审美分析》一书中指出:“排除了任何干扰的一心一意的审美关注是难得存在的,即使有过这种专注于唯一对象的时刻,作为唯一审美对象的世界,也是十分罕见的。

”[2]可见,只有最高境界的哲人才能做到“虚静”,而普通的读者在阅读或审美活动中是无法“虚静”的。

普通的读者做不到内心的“虚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总带着功利的目标进行阅读。

功利目标之一是增长学识,培养气质。

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礼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

”[3]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4]功利目标之二是求取功名利禄。

古人常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子弟读书,唐代韩愈就在《示儿》诗中如此写道:“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5]意思是说,自己在京师的豪宅是靠辛勤读书换来的。

韩愈还说,辛勤读书的人将会成为富贵的君子,“潭潭府中居”;不好好读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杨建猛(1975~)男,江苏盐城人,安顺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文化、文艺理论。

书的人则会成为贫贱的小人,“寒饥出无驴”[6]外国人读书同样也带着很强的功利色彩,正如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7]普通的读者做不到内心的“虚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难以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难以忘却自身的处境和遭遇,难以忘却自身的欢乐与哀愁,因此也就不能无牵无挂地投入到文学世界中去。

譬如阅读《牡丹亭》,他们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处境,钻入作品中去扮演一个角色:恋爱中的青年人,总喜欢扮演杜丽娘或柳梦梅的角色;为人父母者,则喜欢扮演杜太守或杜夫人的角色,满脑子是功名利禄的想法。

据说明代有一扬州女子名为小青,身为小妾而受正妻的嫉妒欺凌,曾读《牡丹亭》而作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小青对比杜丽娘的幸运与自己的不幸,终于郁郁而亡。

[8]由此可见,普通的读者总是结合自身的现实处境来欣赏文学作品的。

因此,陶静先生所谓的“心无杂念”的读者,不过是缺乏个性的、抽象的读者;所谓的“无功利性的境界”,也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如此如此抽象的读者、如此理想的境界,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

第二,陶静先生认为抑郁心境“不太适合阅读”,这就忽视了文学的疗伤价值。

对于幸福的人而言,文学是生活的奢侈品;对于不幸的人而言,文学则是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不幸的人比幸福的人更需要文学,抑郁的心境更需要文学的抚慰和疗伤。

人生在世,欢乐少而烦恼多,难怪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出这样的感慨:“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9]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实现的某种愿望,可以通过文学阅读获得补偿;那些生活在抑郁心境中的人,倘若不能通过文学作品获得抚慰和治疗,就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

[10]美国文论家阿恩海姆认为,对于那些不幸者而言,文学是医治心灵创伤的不可替代的良药,他在《作为治疗的艺术》一文中说:“艺术如果要获得元气,就必须满足人类的本质需要……这些需要往往更明显地表现在患者身上,也同样明显地从患者通过艺术接受获得的各种益处上反映出来。

”[11]因此,文学阅读的实用价值之一就是对忧愁烦闷、消沉沮丧、哀伤怨怒等抑郁心境的治疗作用,下面分别论之。

阅读对忧愁烦闷心境的治疗作用。

中国古代文人有许多闲愁,他们不仅喜欢借“酒”浇愁,更喜欢借“诗”解愁,通过驰骋在文学的虚幻世界里,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忧愁和烦闷。

陆游以屈原的诗歌解愁:“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沙市阻风》)杜牧以杜甫的诗歌解愁:“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读韩杜集》)陶渊明以琴书解愁:“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由此可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好比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忧愁。

阅读对消沉沮丧心境的治疗作用。

《世说新语》里记载东晋有个大将军王敦,因不能伸展其雄心抱负,终日郁郁寡欢,常在酒后高声诵读曹操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诵读,一边还用玉如意击打唾壶,以至于唾壶之口被击打得残破不堪。

[12]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王敦终于摆脱了消沉和忧郁。

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身陷囹圄、万念俱灰之际,全凭杜甫的诗激励自己,最终才能守全气节,杀身成仁。

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等慷慨激昂的诗句更是激励了无数遭遇挫折的人,使他们重拾自信,奋发图强。

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样对消沉沮丧的心境具有治疗作用,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一部经典的励志之作,写的是保尔·柯察金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作品鼓舞了无数身处逆境之中的革命青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对哀伤怨怒心境的治疗作用。

孔子说“诗可以怨”,(《论语·阳货》)钟嵘说诗可以“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诗品序》)白居易说诗可以“泄导人情”,(《与元九书》),这些都是在阐发阅读的疗伤功能。

清代名臣于成龙被选调到偏远的广西柳州罗城做官,亲朋对其疏远,同僚尽皆亡故;每当悲愤满怀之际,辄以诗和酒来自我排遣,他在《与友人荆雪涛书》中写道:“夜酒一壶,直钱四文,无下酒物,亦不用箸筷,读唐诗写俚语,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之为酒为泪也。

”[13]哀伤怨怒之时,诗和酒就是我们的疗伤良药。

怀才不遇时,可读李白的《行路难》;奸佞当道时,可读白居易的《秦中吟》;国破家亡时,可读杜甫的《北征》;亲人离世时,可读元稹的《离思》……古人云,长歌可以当哭;阅读恰似一种痛哭式的疗伤,使各种哀伤怨怒的情绪得以宣泄殆尽。

第三,处于抑郁心境的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中国传统文论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在抑郁的心境中写成的。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4]唐代韩愈论诗道:“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15]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也持相似的观点。

由此可知,好文章大都是抑郁的作者写出来的。

根据文学共鸣的理论,抑郁心境中的读者更容易与抑郁心境中的作者结为知音。

因此,婚恋失败的人,更容易接受《少年维特之烦恼》;国破家亡的人,更容易接受李清照的《声声慢》;身体残疾的人,更容易接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由此可见,抑郁心境不仅不会成为文学阅读的障碍,反而更容易转化为文学阅读的动力。

第四,陶静先生认为抑郁心境“不利于阅读”的另一个重要论据是:“处在这种心境中的学生容易改变原文的情感基调,使理解发生偏颇。

”这其实是完全不必担心的。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空白和未定点,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和理想趣味去连接断裂、填补空白、揣摩寓意;因此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永远都不可能与作者的原意完全一致。

正如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那段经典解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16]鲁迅先生在另外一篇文章《看书琐记》中再次强调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不一致:“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

但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

”[17]所以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一切阅读都是读者的再创造;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毋庸担心的。

综上所述,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遭遇不幸,便会转向文学世界。

抑郁心境不仅是激发阅读欲望的重要契机,也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的桥梁。

所以说,抑郁心境更适合文学阅读。

参考文献:[1]陶静·营造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J].河南教育,2004(9):32.[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8.[3]陈梦雷·读书四观[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243.[4]王文诰·苏轼诗集(第1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2:221-222.[5]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669.[6]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722.[7]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00.[8]李祥林·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J]. 东南大学学报,2007(9):107.[9]辛弃疾·辛弃疾全集[M].武汉:崇文书局,2013:46.[10]张唤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 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28.[11]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7.[1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599.[13]吴拯寰·清文观止[M].长沙:岳麓书社,2003:264.[14]于非·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36.[15]韩愈·韩昌黎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4.[16]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72.[17]鲁迅·花边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05.Depressive Mood Is more Suitable for Literary Reading——Discussion with Mr.Tao JingYang Jianmeng(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 Guizhou, China)Abstract: Mr.Tao Jing divides the mood of reading into happy mood,depressive mood and quiet mood,and he thinks quiet mood is more suitable for literary reading. However, I don't think so. I think depressive mood is more suitable for literary reading. I have four reasons to explain this: First, quiet mood which Mr.Tao Jing called is very rare in reality. Second,if we think depressive mood is not suitable for literary reading, we are ignoring the medicinal value of literary reading. Third, when readers are depressed and in despair,they are more likely to resonates with the author. Fourth,although readers are more likely to misinterpret the works when they are depressed, that isn’t important,readers have the freedom to express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Keywords: the mood of reading;happy mood;depressive mood; quiet m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