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新)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2)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2)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

实验原理:1.心脏泵血: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收缩时使血液推入动脉,舒张时充盈心腔。

2.血管调节:血管壁具有平滑肌,可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血管阻力和动脉血压。

3.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并对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影响,进而调节动脉血压。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a.准备家兔麻醉器材:麻醉药物、注射器等。

b.准备测量血压的装置:血压计、袖带等。

c.选择适合的实验环境,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实验操作:a.将家兔放在实验台上,进行麻醉。

麻醉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应根据实验需要和医生建议进行确定。

b.通过剖腹或插管等方式,将动脉连接到血压计上,并设置合适的袖带。

调整血压计的参数,确保准确测量动脉血压。

c.记录基础血压数值。

d.通过给予家兔不同剂量的交感神经激动剂或副交感神经激动剂,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

可以分别给予例如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药物,并记录血压变化数据。

e.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交感神经激动剂的使用会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因为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阻力。

2.副交感神经激动剂的使用会导致动脉血压下降,因为副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引起血管舒张,减少血管阻力。

实验结论:家兔的动脉血压可以通过神经调节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导致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导致血压下降。

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以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血压的变化。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和观察,探究各种生理和药理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深入理解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生理指标,受到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综合影响。

神经调节方面,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导致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会使血管舒张,降低外周阻力,引起血压下降。

体液调节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对血压产生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家兔 1 只,体重 20 25kg。

(二)实验器材1、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等。

2、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动脉插管、静脉插管、输液装置。

4、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剂)、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抗凝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药品。

(三)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后,用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 5ml/kg 的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进行麻醉。

当家兔角膜反射迟钝、肌肉松弛、疼痛反射消失时,表明麻醉效果良好。

2、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腹股沟部的毛。

3、在颈部正中做一长约 6 8cm 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在气管两侧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并分别穿线备用。

4、向动脉插管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排尽气泡,然后将动脉插管插入左侧颈总动脉,通过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连,用于测量动脉血压。

5、右侧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用于注射药物。

6、待血压稳定后,观察并记录正常血压值。

7、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并观察血压的变化: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15 20s,观察血压变化。

松开夹闭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刺激停止后,观察血压的恢复情况。

由静脉注射 01%肾上腺素溶液 02 03ml,观察血压变化。

实验十一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十一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十一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介绍一、实验目的1.学习家兔颈部手术与分离主动脉神经的方法。

2.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的方法。

3.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二、背景资料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是极其重要的。

正常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心血管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控制下,保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改变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则可观察到动脉血压的相应变化。

在动物实验中,可利用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通过液体导联系统和压力传感器,将动脉血压的变化在计算机采集系统中描记下来。

三、相关观察资料1.家兔正常动脉血压曲线2.分别刺激迷走、交感、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3.分别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溶液,观察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四、实验假说1.正常家兔曲线呈现出两级波。

2.刺激迷走神经,平均动脉降低,脉压差升高,心率减慢。

3.刺激减压神经,平均动脉压降低,脉压差升高,心率变化不明显。

4.刺激交感神经,平均动脉压升高,脉压差升高,心率加快。

5.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平均动脉压升高,脉压升高,心率加快。

6.注射乙酰胆碱,平均动脉压降低,脉压升高,心率减慢。

➢实验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健康家兔1只2.实验试剂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肝素(300 U/mL),去甲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1:10000)、石蜡油3.手术器械兔箱,手术台,绳子,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剪毛剪,眼科剪,支架,双凹夹,动脉插管,三通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手术灯,纱布,棉球,棉线,注射器(1 mL, 20 mL)4.记录仪器RM6240多道生理参数记录仪,计算机采集系统,YP100血压换能器支架,三通管,保护电极二、实验步骤1.实验仪器的准备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RM6240,接通血压换能器从RM6240系统的“实验”中找出“循环实验”的“家兔血压的调节”,使显示器显示压力读数。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动脉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生理指标,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兔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探索其调节机制,为进一步了解动脉血压的调控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兔10只。

2. 实验仪器:血压计、动脉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3. 实验操作:将兔固定在实验台上,插入动脉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兔动脉血压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静息状态下的血压测量:在兔静息状态下,我们测得其平均动脉血压为80mmHg。

这一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符,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准确可靠。

2.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兔运动后血压的测量实验。

通过让兔进行跑步活动,我们观察到兔动脉血压明显上升,达到了120mmHg。

这说明运动能够刺激兔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其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而收缩血管,增加血压。

3. 呼吸对血压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呼吸对血压的影响实验。

通过改变兔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我们观察到呼吸快而深的状态下,兔动脉血压明显上升,达到了110mmHg。

这说明呼吸与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呼吸快而深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提高血压。

4. 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最后,我们进行了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实验。

通过给兔注射降压药物,我们观察到兔动脉血压明显下降,达到了60mmHg。

这证明降压药物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和呼吸对兔动脉血压有显著影响,能够增加血压。

2. 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兔动脉血压。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语:通过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我们对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

9、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

9、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

兔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动物的血压经常维持在一定水平,是由于神经和体液不断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的结果。

当内外环境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动脉血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实验用品兔、手术台、手术器械(气管插管、玻璃勾针、注射器、动脉夹)、氨基甲酸乙酯(乌拉糖)、棉花、棉线、生理盐水、肝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四、实验操作步骤1、家兔麻醉与固定、称重麻醉:20%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

固定: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手术的毛。

2、手术:气管插管分离迷走N、交感N、减压N:首先游离减压神经,其次游离交感神经,最后游离迷走神经,并穿双线。

3、分离颈总动脉,并穿双线4、颈总动脉插管(插管:左侧颈总动脉——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用眼科剪将动脉剪开一斜口(切口勿超过动脉的1/2)——将注满肝素生理盐水的插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固定动脉插管。

将余线结扎于套管的侧管上,以免滑脱.手术完后慢慢松开动脉夹,直至确信无外泄漏血液后再移开动脉夹。

管子要平行或略低于动脉。

)5、测压系统准备将压力换能器和动脉套管连接好并充满抗凝液体-肝素生理盐水(注意管内一定不要有气泡!)6、连接仪器,选择项目----动脉血压的调节7、实验结束后结扎颈总动脉,拔出动脉插管,处死动物、清洗导管和手术器械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家兔的正常血压曲线呈两级波,一级波随着心搏周期变化,二级波随着呼吸周期而产生。

2.刺激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增多,作用于M受体,心率减慢,同时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分析:家兔的血压、心率恢复较快,说明迷走效应持续时间不长2.刺激减压神经家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刺激减压神经使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从而使心率减慢、降压反射加强,血压下降。

→连续刺激减压神经→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变化不明显)分析:刺激减压神经后,变化明显,但不如刺激迷走神经显著4. . 刺激交感神经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

一、实验题目:家兔动脉血压调节二、实验目的:通过描记动脉血压曲线,观察影响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因素三、实验原理:简要:(【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反映机体心脏和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

临床上通过间接法测定动脉血压,以监测机体心血管活动。

动脉血压的稳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在内的复杂整合。

)详细: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加强,传导加速,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为迷走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减慢,从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支配血管的植物性神经,绝大多数属于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同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心输出量亦增加。

心血管中枢通过反射作用,调节心血管的活动,改变心输出量和外用阻力,从而调节动脉血压。

心血管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还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它们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肾上腺素对α与β受体均有激活作用,使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它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两种受体中哪一种占优势。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受体α,对β受体作用很小,因而使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增加。

其对心脏的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弱。

静脉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时,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缓。

四、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兔。

2.器材: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压换能器,动脉夹,动脉导管,保护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3.药品:生理盐水,1.5%戊巴比妥钠,0.01%去甲肾上腺素五、实验方法:1.称重:用手抓起脊背近颈部的皮肤,另一只手托住臀部或腹部。

2.麻醉1.5%戊巴比妥钠,2ml/kg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麻醉注意事项:①不要过量,(前一半药快速推入;后一半缓慢,一边注射,一边观察:a呼吸动度,b角膜反射,c肌张力)②从远端进针。

3.固定:头及四肢,一定要固定紧。

4.颈部手术:①剪毛②沿颈中线作纵行切口:从甲状软骨处向下至靠近胸骨上缘切开皮肤约5-7cm③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④分离两侧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穿线备用⑤一侧颈总动脉插管:a颈总动脉头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b动脉插管注满肝素;c颈总动脉剪口,动脉插管从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直至动脉夹,用丝线固定导管和动脉5.记录血压曲线: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桌面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点击菜单“实验项目”,进入循环实验“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项目。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解读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解读

一、家兔动脉血压调节(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动脉血压的变化来反映心血管活动的变化。

目的在于间接地观察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性调节和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加强, 传导加速, 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为迷走神经,兴奋时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 房室传导减慢,从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支配血管的植物性神经, 绝大多数属于交感缩血管神经, 兴奋时使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增加。

同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心输出量亦增加。

心血管中枢通过反射作用, 调节心血管的活动, 改变心输出量和外用阻力, 从而调节动脉血压。

心血管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 还受体液因素的调节, 其中最重要的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它们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 又有特殊性。

肾上腺素对α与β受体均有激活作用,使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它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两种受体中哪一种占优势。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受体α,对β受体作用很小,因而使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增加。

其对心脏的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弱。

静脉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时, 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缓。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兔。

2. 器材:四道生理记录仪、血压换能器、电刺激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照明灯、铁支架、双凹夹、烧瓶夹、试管夹、气管插管、动脉夹、三通管、塑料动脉插管、放血插管、注射器(lml 、 5ml 、 20ml ,有色丝线、纱布、棉花、 1%戊巴比妥钠、 1:1000肝素、 1:10000去甲肾上腺素、 12. 5U/ml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记录装置将血压换能器固定在铁支架上,换能器的位置大致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将换能器电缆与二道生理记录仪的血压放大器输人插座相连(图 6-18 。

按照前述二道记录仪的使用方法调整记录仪。

对血压放大器定标,校正选择开关拨至13.3kPa(100mmHg ,灵敏度置于 50,记录描笔上移 2cm 。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的测量和观察,探究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加深对心血管生理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生理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以及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等都会影响动脉血压。

神经和体液因素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血管的舒缩状态来实现对动脉血压的调节。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一只,体重约 25 30 千克。

2、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动脉插管、静脉插管、注射器、丝线、纱布等。

3、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四、实验步骤1、麻醉与固定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进行麻醉。

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如角膜反射、肌肉松弛程度等,确保麻醉效果。

待家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四肢用绑带固定。

2、颈部手术剪去颈部的被毛,在颈部正中作一长约 6 8 厘米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在气管两侧找到颈动脉鞘,小心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在其下穿两根丝线备用。

用动脉夹夹闭颈总动脉近心端,在远心端用眼科剪剪一斜口,将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内,用丝线结扎固定,以连接压力换能器。

3、腹部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作一长约 3 4 厘米的切口,打开腹腔,找到一侧的股静脉,分离后插入静脉插管,用于注射药物。

4、实验观察打开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动脉血压曲线。

观察并记录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15 秒后家兔动脉血压的变化。

经股静脉注射 01%去甲肾上腺素 03ml,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

经股静脉注射 01%肾上腺素 03ml,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

经股静脉注射 001%乙酰胆碱 03ml,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16日
带教教师:米鍇
小组成员:彭佳杏(201402534)钟佳冀(201401197),陈靖珊(201401328),周丹婷(201401370),郭碧润(201401385)
专业班级:2014级临床十三大班,临床法语班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心血管活动调节的神经、体液机制
2.进一步熟悉家兔颈部解剖结构、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
性实验的方法。

3.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
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来实现的。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来实现。

原理如下图。

体液调节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血管升压素。

心血管活动的变化可以通过血压的变化间接加以判断。

血压的变化可通过血压换能器和Mdelab 系统记录并处理,得出结果。

二、
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兔手术台,兔手术器械、塑料动脉插管及三通开关、动脉夹、注射器、双凹夹、铁支架、保护电极、丝线、
1
mg/Kg 的肝素钠注射液、乌拉坦溶液、去甲肾上腺素、眼科剪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称重、麻醉、固定、剪毛
2、颈部手术
1)气管插管
2)分离右侧减压神经(穿2根线备用)、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穿1
根线备用)、颈总动脉(穿1根线备用)
注意:减压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颈总动脉位于气管两旁深层肌肉内的血管神经鞘内。

按先神经后血管,先细后粗的顺序分离
按减压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顺序分离神经,穿线,末端打结备用。

3)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穿2根线打结备用),1mg/Kg 的肝素钠注射
液全身抗凝,做颈总动脉插管,连接血压换能器
颈总动脉插管:
血管游离2以上(注意避开分支),穿2根线备用
远心端(头端结扎)
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动脉(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靠近结扎点(头端)于血管前壁做V型切口
插入动脉插管固定
轻轻松开动脉夹(先不要拿开),观察是否渗血,结扎是否紧
换能器用胶布粘在桌子上,专人照看
五、实验结果
(电子版实验结果粘贴)
夹闭完整右侧颈总动脉,
血压升高
刺激右侧完整减压神经,
血压降低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血压降低
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无明显变化
上升
表1. 某些实验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六、分析与讨论
1.静脉注射1:10000 的去甲肾上腺素(NE)0.5mL后,血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观察到兔血压升高的现象。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和β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平均动脉压升高。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使心率增加,心收缩力变大,只是缩血管效应更明显。

2.试从实验结果分析刺激减压神经对血压的影响及其机理。

如何证明减压神经对血压调节来说是一条传入神经?
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下降,刺激该神经外周端基本不变: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

因此,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使其传入中枢的冲动增加,致血压明显下降;而刺激其外周端,虽有冲动传向外周,
但不会引起血压变化。

3.分析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血压变化及其机制。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会使血压降低,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使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增多,提高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并降低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乙酰胆碱与心脏M受体结合导致了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及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导致了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了血压降低。

七、结论
体液因素与神经因素最终都通过产生α受体、β受体以及M受体的作用产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夹闭右侧颈总动脉会使血压升高,NE能使血压上升,刺激迷走和减压神经都能使血压下降,同时证明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