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高中2013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四)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下期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_3

20132014学年下期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_3

2013—2014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16分)⑴特点: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城市商业繁荣,布局突破了坊市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城市打破了对商业活动时间的限制;城内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和场所;消防机制渐趋完善,主要由开封府负责;城市行政和军事因素减弱,经济功能增强;(4分,任四点)⑵主要原因:近代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其根本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推动城市的兴起;殖民扩张的推行,积累了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资本;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6分,任三点)⑶趋势:中国城市化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的差距日渐缩小;(2分)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领域的深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其向城市流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城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等。

(4分,任两点)32.(14分)⑴态度:封建保守势力联合打击;封建官府视其为异端;令其强行关闭;对民族资本家进行“治罪”。

(3分,任答三点)⑵态度变化:由严格限制转变为放松限制,允许民间投资设厂。

(1分)影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推动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兴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入侵。

(2分,任两点)⑶概况:一战期间(1912-1919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迎来“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其取得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其遭受空前残酷打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美国经济入侵及官僚资本压榨,其陷入绝境。

中学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中学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柳城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总分60分)1.19世纪末,有人题楹联于京师:“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楹联所指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913年7月1日,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结果是孙中山榜上有名。

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的原因不包括A.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D.任黄埔军校总理,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3“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C.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D.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对此解释中,最准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民主革命D.社会主义成为革命的目标5.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的成立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6.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

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8.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带并保留,只交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钢笔或0.5毫米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3.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明清之际的新思潮D.阳明心学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

如果再补充一张合适的卡片,你认为应是A.《圣经》B.《神曲》C.《百科全书》D.《论法的精神》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高一历史下册试卷

高一历史下册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2、清代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最先实行海禁的封建统治者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D、乾隆帝4、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自然经济解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原因不是()A、开辟的通商口岸增多B、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C、我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D、列强获得了内河航运河内地通商等特权5、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织业中“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的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纺织业分工更专业化B.纺织业与农业分离C.中国社会的显著进步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6、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D.航海造船技术进步7、15世纪西欧出现“寻金热”的主要经济根源是()A.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升B.封建主奢侈腐化浪费大量财富C.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D.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金银短缺8、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D.航海造船技术进步9、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积极性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D.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0.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扩大C.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D.市场的不断扩大11、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①多年战争的破坏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④战争的长期破坏⑤物资奇缺,物价飞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12、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1929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考生注意:1.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和姓名。

一.选择题(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英法两国由等级君主制转向君主专制的关键因素是①采邑分封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教会势力的壮大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2.15世纪是西欧社会风气剧烈变革时期:当时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视之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在。

导致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深入B.商品货币关系发展C.新大陆发现D.殖民扩张与掠夺3.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人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得益于A.政府的支持B.社团的支持C.王室的支持D.军队的支持4.“16世纪,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最终完成这一命题证明工作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5.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哪一地区受益最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大西洋沿岸B.印度洋沿岸C.地中海沿岸D.太平洋沿岸6.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里,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唯物主义D.浪漫主义7.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持此观点的是A.马丁•路德B.利奥三世C.查理一世D.孟德斯鸠8.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做神,因为他对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假如你们想一想上帝的特征,就会看出这些特征如何适合于国王这个人……”。

这一言论被概括为A.君主专制B.王在议会C.君权神授D.王在法下9.英国革命中议会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A.葛底斯堡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D.纳西比战役10.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21世纪教育网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汉B.唐C.宋D.清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晚清政府的自救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4、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抑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实际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8、某人根据一份20世纪50年代的旧报纸上一则“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

13—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3—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é) ”。

(即协,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曰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 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 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2.下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 拉丁美洲B. 南非C. 巴尔干半岛D. 印度3.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4.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

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5.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7.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

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陈振崑在《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融会》一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观念中,把以往对于“来生”的不朽盼望转变成专注于“此世”生活之美善的经营。

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不再是禁欲的僧侣;而是一个能在“此世”欢乐地完成各种成就以充分实现人性的“完全人”。

上述思想()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

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B.市场经济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___高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期,___推行代田法,将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

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3.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进口货物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___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这反映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5.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6.对于___发现美洲,___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

7.历史学家___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1.根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曾经有一位小东门岗警将他的发辫盘在帽子里,但被商团发现了这个破绽。

商团逼迫巡士将他的帽子脱下,揭露了真相。

看众们大哗,抓住他的发辫并想要剪掉。

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B.辛亥革命以后。

22.在20世纪初,《复旦报》刊载了一首学生编写的新歌,歌词中体现了男女平等、文明国家和自由结婚的思想。

之后,《大公报》等报纸也相继刊载了这首歌。

这一现象反映了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附带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附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 有学者指出,罗马物权法在所有权上甚少顾虑社会团体的相互性,而是主要体现个人权利无限制的绝对性,支配权上达天空,下达地底。

这反映出罗马法()A. 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C. 有效地调节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 贯穿诚实守信原则2. 有学者认为:相较古希腊艺术与西亚艺术,前者“只能是一个小弟弟而已”,“西亚文化对于爱琴海地区诸文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B. 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首创“历史”一词C. 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D.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来源于西亚3. 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

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A. 城乡统筹,保障极度 B. 覆盖全民,层次多元C. 市场支撑,权责清晰D. 免费服务,兼顾公平4.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特定的仪式,在封臣的效忠誓词中除却强调封臣的职责与义务外,还提及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可以自行离开封君。

这表明封君与封臣的关系()A. 具有一定契约性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按等级严格划分 D. 以封君为绝对核心5.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

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

这表明古代罗马()A.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B. 贵族阶层安于享乐C. 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D. 拥有较高建筑水平6.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写到答题纸上)1.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在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收录与“丝”有关的古字多达一百几十个。

如红(帛赤白色)、紫(帛蓝赤色)、绿(帛青黄色) 、纨(素缯)、绮(文缯)、缣(并丝缯)。

这些记载反映出A.东汉丝织业开始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B.丝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C.汉代是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顶峰时期D.汉代的丝织品花色品种繁多4.“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5.“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A. 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C. 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 妨碍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与世隔绝而落伍6.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新课标】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新课标】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吕氏春秋》中有“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中有“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以上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民注重因地制宜2.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3.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

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B.开辟了“新航路”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4.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5.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成功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是()A.重工业占主导地位B.交通运输业获得迅速发展C.化学工业兴起D.轻工业占主导地位7.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D、反腐倡廉的政策4.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C、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5.曾经考取了晚清的状元,但却选择了实现救国之路的是()A、冯济川B、陈启源C、周学熙D、张謇6.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A、面粉业B、钢铁业C、纺织业D、造纸业7.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A、“实业”往往被发动政权所垄断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8.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 )A、二十年代末B、三四十年代C、五十年代D、七十年代9.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10.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

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A、中山装和旗袍B、华冠儒服C、男女礼服D、列宁服1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三毛流浪记》12.“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4.doc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4.doc

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命题人:张静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A、小农户个体经营B、田庄集体经营C、工官制度D、刀耕火种2、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棉麻丝C、丝麻棉D、麻丝棉3、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4、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出现于六朝时期②在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③政府对草市不实行管理④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6、有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业B、造船业C、机器制造业D、采煤业7、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下图反映的经济特征是:A、计划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D、市场经济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11、“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鸦片战争12、航天英雄费俊龙是江苏苏州人,你估计他最喜欢吃的菜系是:A、淮扬菜B、川菜C、鲁菜D、粤菜13、假如你是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A、电影B、电视C、报纸D、互联网14、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A、印刷媒介B、电波声像媒介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15、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A、西班牙 B 、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17、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1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1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营高中高一历史期末检测(四)第Ⅰ卷(客观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C.鲁国进行税制改革 D.发明高炉炼铁技术2.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3.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 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4.“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A.汉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5.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6.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海上丝绸之路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7.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南宋统治者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袜远人。

”这表明南宋政府A.积极鼓励发展造船业B.整顿交通,促进国内贸易发展—C.大力开辟国际市场D.重视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9.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特征主要表现在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 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C.借鉴外商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 D. 采用私人投资和市场营销的方式10.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C.棉纱供应大量减少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11.“(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是A.洋务运动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戊戌变法D.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12.据史料记载:1873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了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13.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

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

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与这一顺口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A.一五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武昌起义的枪声刚刚停息,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不久扫荡这座中南重镇。

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喀嚓”声。

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

这主要是由于A.反清革命的需要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17.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

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

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之奇事。

这件事情说明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C.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18.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19.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只的犯罪者,2009年以来亚丁湾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平均每四天就有一艘船遭劫,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有人研究这一海域早在15世纪末就有一著名国际“海盗”出现过,这一“海盗”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20.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C.欧洲形成了相互争夺的两大集团D.荷兰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2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22.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以下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有A.该科学家是牛顿,他的理论及指导下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B.该科学家是瓦特,其发明打破了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使历史跨进一个新时代C.该科学家是法拉第,其发现及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D. 该科学家是爱因斯坦,他的发现及发明物理学有了重大发展23.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D.垄断组织的形成24.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受迪生发明的电灯泡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25.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有关“混合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有制经济成分逐渐占主导地位B.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C.其出现使“福利国家”发展受挫D.反映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6.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反映了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A.扩大政府开支B.发展基础工业C.改善交通条件D.建立国营经济27.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A.B. 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 “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D.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8.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30%下降到l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上述材料说明A.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B.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9.“新经济”的出现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以知识经济为基础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C.“新经济”不受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D.“新经济”包含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30.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

下列表述能典型反映信息社会到来的是A.信息成为经济的增长点B.网络技术的出现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D.证券行业的成熟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三,指出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4分)(3)清政府何时改变了材料三所示的经济政策?这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保障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