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1课时 加 2课时 2010 4.19. 非常好

合集下载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让学生理解《归去来兮辞(并序)》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

1.1.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1.1.3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内涵。

1.2.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文本的文学特点及历史背景。

1.2.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如何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3.2 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使学生认识到真善美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归去来兮辞(并序)》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

2.1.2 理解并运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2.1.3 分析文本的文学特点及历史背景。

2.2 教学难点2.2.1 文本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与理解。

2.2.2 文本的深层次含义及作者的观点阐述。

2.2.3 学生如何将文本中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通过展示与《归去来兮辞(并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 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3.2.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

3.3 课堂讲解3.3.1 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语的含义。

3.3.2 分析文本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等。

3.3.3 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3.4 互动环节3.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归去来兮辞(并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选择,追求真实和美好。

二、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3.诗文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诗文中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了解。

3.诗文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文,解决字词难题。

(2)教师点拨,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

3.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意象和表达技巧。

4.探究学习(1)学生思考诗文中的深层含义,提出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享心得体会。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朗读和背诵诗文。

(2)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

3. 采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诗文相关的图像和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归隐思想,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追求与取舍。

第二章: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文言文内容理解和解读。

诗中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的识别。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理解。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归隐思想的内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陶渊明的生平介绍,引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创作《归去来兮辞(并序)》时的背景和心情。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理解诗文的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身遇到的疑难问题。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共同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

3.4 讲解与分析教师对《归去来兮辞(并序)》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3.5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诗歌改写或创作,运用所学的手法和意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4.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汇报,评估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文言文内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4.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态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五章: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和教案设计。

参考译文和注释资料。

相关背景资料和陶渊明的其他作品。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辞赋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的风格著称于世。
《归去来兮辞》的创作背景
辞官归隐
陶渊明曾在东晋朝廷任职,后因不满官场黑暗,选择了辞官归隐 ,这首《归去来兮辞》便是他告别官场、回归田园之作。
感悟人生
陶渊明在归隐过程中,深感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因此借《归去来 兮辞》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文学自觉时代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开始 摆脱经学束缚,逐渐走向 自觉,出现了众多杰出的 文学家和作品。
隐逸文化盛行
在乱世之中,许多文人选 择隐逸山林,追求心灵自 由,陶渊明便是这一文化 的代表。
作者陶渊明简介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03
陶渊明在诗中坚决地表明,他要抛弃世俗的枷锁,追求真实的
自我,展示了他对自由与真我的追求。田园生ຫໍສະໝຸດ 的描绘1 2自然风光
诗中通过对田园自然风光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 静、和谐的生活场景,给读者带来一种纯净、美 好的感觉。
农耕生活
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朴实 、辛勤,以及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简约风格
言辞简练而不失深意,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天赋。
隐逸情怀
诗词中常表现出隐逸的情怀,流露出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简 单生活的渴望。
05
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与 启示
当代人如何借鉴陶渊明的思想
追求内心宁静
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可以 借鉴他的思想,学会放下繁琐的事务,关注内心的声音,寻求心灵的平静。
隐逸文化
《归去来兮辞》所体现的隐逸文化,强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尚品德。这种价值观 使我懂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公开课《归去来兮辞》教案

公开课《归去来兮辞》教案

公开课《归去来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归去来兮辞》,使学生掌握诗的基本内容和文学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涵,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追求真实生活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诗中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文情感的共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诗文中的生僻字词、意象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文情感和哲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文情感,感受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特点和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诗文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如《桃花源记》、《饮酒》等,进一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中对归隐生活的描写,对比分析不代的文学特点。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归去来兮辞》文本及相关注释。

2. 参考书目:关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学术论文、评论等。

2023最新-《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精选6篇

2023最新-《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精选6篇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漂亮的给家人们找到的《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精选6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篇一《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

上星期我要求大家对照课文的注解将全文仔细地读两遍,划记好弄不懂的字词句,以便今天上课时提出来,下面哪位同学先说说自己的不懂之处?(无人应答)师:没有同学举手提问,就意味着都读懂了,那我就检查一下。

陈华,我想请你将“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翻译一遍。

生:认识到误入歧途没有多远,感觉今天是这样而昨天不是。

师:请坐。

前面的翻译比较准确,后面一句有点问题。

“觉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是察觉到今天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我们看前面,作者说自己今天回去,是辞官回去,所以说今天做法正确是指回家归隐是正确的,以前出去做官是错误的。

师:张玲,我想请你翻译“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生(较吃力):既然……既然幽深曲折的样子……寻找山谷,也就曲折的经过小丘。

(该生翻译比较吃力,中间停顿了好一阵子)师:请坐。

翻译比较勉强,对照书上的翻译,要灵活处理。

我们一起看,这里的“既”“亦”是连词,“既去探寻幽深曲折的山谷,有经过了崎岖的山丘”。

看来大家对课文上没有详细注解的句子还是不太会翻译。

以后一定要把课文的注释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好,下面我想请大家把全文齐读一遍。

归去来兮,预备起!(生读)师:恩,读完了。

但是我总感觉大家读得少了点味道,我们读诗词文章的时候要读出自己,要从作者的文章中找到共鸣,只有找到共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文章的情感,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情思。

这回我想请大家当回老师,我来当回学生。

大家听听我是怎么读的,你认为我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不到位,大家可以指出来。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去来兮辞(并序)》。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读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学会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理解诗人在政治失意后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2.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难懂词语的解释和翻译。

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3. 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的研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意象、修辞手法等。

2. 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学习情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讲解诗文: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翻译诗文。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文,提高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意象、修辞手法等。

6. 作业布置:7. 板书设计:《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意象:X X修辞手法:X X情感:X X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2023-11-01contents •课程介绍•《归去来兮辞》原文解析•《归去来兮辞》的译文及注释•拓展阅读•练习与思考•总结与回顾目录01课程介绍课程背景《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传世名作。

该作品体现了陶渊明高洁的情操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针对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忽视和淡漠,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感受其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掌握《归去来兮辞》的文学特点、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理解陶渊明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归去来兮辞》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

与其他文学经典作品的比较和关联。

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

02《归去来兮辞》原文解析陶渊明的生平简介时代背景的简述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无奈展现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和向往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意境深远,回味无穷03《归去来兮辞》的译文及注释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作者意识到田园已经荒芜,为什么还不回呢?自从我让心为形体所役使。

0302 01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故事。

为何我惆怅而且独自悲伤。

奚惆怅而独悲我明白了过去做错了已经无法挽回。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未来的还可以努力争取。

知来者之可追我意识到自己走错了路,实际上并不算太晚。

实迷途其未远我意识到现在做的是正确的,而昨天的是错误的。

觉今是而昨非小舟轻快地飘荡在水面上。

舟遥遥以轻飏问征夫以前路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

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早晨的光线太微弱。

风飘飘而吹衣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衣服。

03胡不归为什么不回去呢?《归去来兮辞》的注释01归去来兮回到家乡啊。

02田园将芜田园将要荒芜。

《归去来兮辞》的注释心为形役心被形体所役使。

奚惆怅为何惆怅。

悟已往之不谏意识到过去做错了已经无法挽回。

知道未来的还可以努力争取。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课件
作业与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学想象空间。
课文解读
从文字、音韵、意象、情感等方面深入剖析《归去来兮辞》的内容与形式。
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情感。
情境模拟
问题导向
互动交流
配乐朗诵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形式精美
课件提供多种交互方式,如测试、问答、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互动性强
作者及背景
02
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年,家族背景较为显赫,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
陶渊明简介
出生背景
陶渊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成年后曾任多个官职,包括彭泽县令等。
主要经历
陶渊明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散文闻名于世,是田园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本解读
针对《归去来兮辞》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解析,包括生僻字词、典故等。
难点解析
《陶渊明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鉴赏》
相关拓展阅读推荐
学习笔记
分享学习《归去来兮辞》的学习笔记,包括重点难点、学习心得等。
教学视频
分享《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视频,包括知名教授的授课视频和网上公开课等。
试题及答案
分享《归去来兮辞》的相关试题及答案,包括历年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等。
《归去来兮辞》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田园诗歌的经典之作。
田园诗派代表
《归去来兮辞》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人文精神
教学内容及方法
04
课程导入
通过展示陶渊明的生平和《归去来兮辞》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陶渊明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归去来兮辞》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课时练习 归去来兮辞 并序(第1课时)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C .曷不委心任去留D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答案 D解析 A .“衡”通“横”。

B.“孰”通“熟”,仔细。

C.“曷”通“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 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答案 C解析 景:日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B.⎩⎪⎨⎪⎧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设九宾礼于廷C.⎩⎪⎨⎪⎧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D.⎩⎪⎨⎪⎧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答案 D解析 D .均为连词,但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

A.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均为连词,于是。

C.均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 .悦亲戚之情话..B .将有事..于西畴 C .既窈窕..以寻壑 D .善万物..之得时 答案 D解析 A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B.“有事”,古指耕种之事,今泛指有事情发生。

C.“窈窕”,此处意为“深远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眄庭柯以怡.颜 B.或棹.孤舟C.怀.良辰以孤往 D.园日.涉以成趣答案 C解析C.怀:留恋,爱惜。

《归去来兮辞》两课时精品课件(作业+板书)新教材

《归去来兮辞》两课时精品课件(作业+板书)新教材

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的陶渊明, 从29岁入仕途,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 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 想没有指望,与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 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品格和气节。最终,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就 毅然决然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归家之后的情景是怎 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欣赏吧!
耘耔(yúnzǐ)
东皋(gā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ěn)
四、整体感知 认真听读录音,注意句读,并思考:小 序和辞作写了哪些内容?
文本解析
耕植:耕田植桑。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指孩子多。幼稚,小孩。盈室,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满瓶屋无。储粟:先指家写无出余仕粮。的瓶原,因盛粮: 食的器皿
③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相当于“因为”
④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相当于“拿”
文言 基础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景”通“影”,日光。 2.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曷”通“何”,为什么。
文言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基础
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幼稚:古,小孩子;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同 辞赋的异同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 ),字( )或( ), ( )时期文学家,自号( ),谥号( )。
前期(41岁前)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 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后)因时局动荡,官场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 现实产生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归隐后第 二年,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 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 ,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精选全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喽!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既然自己使心灵受形体的奴役,为什么还要独自惆怅伤悲?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将来还可以补回。

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

船儿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风儿飘飘地吹着我的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晨光还是这样隐约依稀。

终于看到了家里的屋檐,一边奔跑着一边怀着满腔的欢欣。

僮仆跑出来迎接,小儿子等候在家门。

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

拉着幼子的手走进屋门,已准备了美酒盛满酒樽。

高高地举起酒壶和酒觞自酌自饮,悠闲地看着庭园的树枝露出了笑颜。

依靠着南窗(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

每天在庭园散步已经养成乐趣,虽然安了家门却常常把它闭关。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①,胡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③,奚④惆怅⑤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⑥。

实⑦迷途其⑧未远,觉今是⑨而昨非⑩。

舟遥遥(11)以(12)轻飏(13),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14)以前路,恨晨光之(15)熹微(16)。

乃(17)瞻衡宇,载欣载奔(19)。

僮仆欢迎,稚子(20)候门(21)。

三径(22)就荒(23),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4)。

引(25)壶觞以(26)自酌,眄(27)庭柯(28)以怡颜(29)。

倚南窗以寄傲(30),审(31)容膝(32)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35),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36)以流憩(37),时矫首(37)而遐观(39)。

云无心(40)以出岫(41),鸟倦飞而知还。

景(42)翳翳(43)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4)。

归去来兮,请(45)息交以绝游(46)。

世(47)与我而相违(48),复驾言(49)兮焉求(50)?悦亲戚之情话(51),乐琴书以(52)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53),将有事(54)于西畴(55)。

或命(56)巾车(57),或棹(58)孤舟。

既窈窕(59)以寻壑(60),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61万)物之得时(62),感吾生之(63)行休(64)!已矣乎(65)!寓形宇内(66)复几时,曷不(67)委心(68)任去留(69)?胡为遑遑(70)欲何之(71)?富贵非吾愿,帝乡(72)不可期(73)。

怀(74)良辰(75)以孤往,或植杖(76)而耘耔(38)。

登东皋(77)以舒啸(78),临清流而赋诗。

聊(79)乘化(80)以归尽(81),乐夫天命(82)复奚疑(83)?[注释]①芜:荒芜。

②胡:何,为什么。

③心:指心灵。

④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身体所役使。

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为免于饥寒,却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了官。

心,意愿。

形,形体,指身体。

役,奴役。

④奚:何,为什么。

高二文言文归去来兮辞课文及注释

高二文言文归去来兮辞课文及注释

高二文言文归去来兮辞课文及注释1.原文篇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注释篇二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

来,助词,无义。

兮,语气词。

2、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胡,同“何”。

3、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

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

心,意愿。

形,形体,指身体。

役,奴役。

4、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

惆怅,失意的样子。

5、悟已往之不谏: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指出仕)已经不能改正。

谏,谏止,劝止。

6、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

追,挽救,补救。

7、实:确实。

迷途:做官。

其:大概。

8、是:正确。

非:错误。

9、舟遥遥以轻飏[yáng]: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

遥遥,摇摆不定的样子。

以,而。

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

10、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以:把(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前:前面的。

11、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归去来兮辞

创制者:屈原
基础:楚地民歌

体例:诗体
六字句为主
特点
每句三拍 四句一节
好用“兮”字
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 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 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 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 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据萧统《陶渊明 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 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重审心志

结交乡故
交 游 出游方式 之 乐
所见所感
息交绝游 焉 与世相违 求
悦情话 乐琴书 告春及 事西畴
命巾车 棹孤舟
窈窕寻壑 感 善 崎岖经丘 吾 万 木荣泉流 生 物
乐事感物 归来之乐,不一而足。先访山 水,“寻壑”“经丘”;再抒心志,在息交 游。而所息绝的并非所有人,与亲友、琴、 书为侣,乐以去忧。春回大地,农人告之春 耕;秋天金动,农田盼来收获。忙后闲暇, 乘兴出游,乐以忘忧。这节颇带诗意的描绘 文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由物及人,自 然生出人生的诸多感慨。春来秋去,大自然 生生不息,触景生情,从中可窥人生的短暂 与匆促,所谓及时行乐,乐以无忧。
安趣 有松有菊,有儿有室,有樽有酒, 差可告慰。家园残败中自有一种美好。或 饮酒自遣,或涉园观景。“携幼入室,有 酒盈樽”,由是,可以想见贫寒士子之家 清素的欢宴,于大喜悦中见作者家人聚首 脸上的点点泪花。诗言志,景寓情。细细 品读,“松菊犹存”或有寓意,似说坚贞 芬芳的节操仍在。而“出岫之云”“倦飞 之鸟”再来印证做官的本来无心。至于 “流憩”“遐观”,其实是作者遗世独立 生活的写照,颇有孤傲的人生韵味。
《归去来兮辞》是篇辞 官归田的述志之作。欧阳 修对这篇辞作,推崇备

归去来兮辞 第1课时

归去来兮辞 第1课时

第4课《归去来兮辞》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文中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五柳先生”,又称“靖节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

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2.辞赋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

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

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

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

而辞仍诗,重在抒情。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三、巩固诊断
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侯以惠爱为德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归去来兮辞(并序)》。

(2)理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等。

(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归去来兮辞(并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理解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淡,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

(3)分析诗的情感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

(2)诗中意象和情感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归园田居》系列诗歌,回顾其主题和情感。

(2)提问:同学们对田园生活有何认识和感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在课堂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诗句为例,深入剖析诗的艺术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一小段)2、提问:请一位同学给我说说听到这段音乐的感受。

预想答案:轻松、自然、安适、和平、恬静、质朴。

3.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看来大家对田园生活也非常喜欢,下面我们要学习一篇与田园生活有关的文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初中呢,我们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文章,对他已经很熟悉了,我想请一为同学来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陶渊明,以及他的作品中主要包含的思想。

师:好的,那么古人说“学而优则仕”。

是古时读书人的人生理想,就是为了做官,但却也有人选择了另外的道路,陶渊明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呢县长不做,去种田田,过起了农耕生活、饮酒赏菊的隐居生活,我想大家肯定都会有一个疑问:陶渊明为什么会辞官归田呢?今天,让我们从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中去寻找答案。

师:下面大家再来看标题五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有没有哪位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对字词进行一个拆分理解,从体裁来分析。

生:“辞”是一种文体,富有抒情和浪漫气息“兮”是一个虚词,在“辞”这种文体中大量应用,没有实际意义,“来”是一个助词,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归去来兮辞”五个字,就是“归去吧”的意思。

师:其实“辞”这种文体是屈原根据楚地民歌创造出来的,又叫“楚辞”,《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了,所以也称“辞”为“骚体诗”,“兮”实际上是楚地方言中的一个叹词,就比如(四川话中喽啦)回去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但“归去来”这三个字,除了课文的解释之外,学术界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种认为“归去来”是“归去,归来”的并列形式,相对官场而言,作者是“归去”,相对田园而言,他是“归来”;还有一种认为,“去来”实际上是偏义复词,意思重在“去”,正如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弟弟时说“他是我兄弟”,实际是说“他是我弟弟”,意思重在弟,课本的解释实际是同意第二种观点。

归去来兮:即回去吧。

来,作助词,现在也常用,比如“大家唱起来”“”“看来没问题”“他醒来就背书”等。

由于“归去来”的“来”字前正好是个貌似反义的“去”字,容易引起人疑惑;而如“看来”“醒来”,就绝不会误为边看边过来、边醒边来。

唱起来也只是唱,没有唱着还要过来的意思。

同样,归去来,也只是归去的意思。

师:(出示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楚辞中的经典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了,请大家舒缓、抒情地读一读这句话,领会课文的朗诵技巧。

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从这里可见,“辞”类文体的朗读,停顿分外很重要,既要注意停顿的地方,还要把握停顿的时间,这样才能读出辞赋的抒情的味道。

下面,我们听录音朗读,认真听,同时在文中标注停顿的地方与时长,大家可以用斜线标停顿,用双斜线标记较长的停顿。

还有就是给生字词注音和正音。

师:好,下面请大家跟随课文示范录音,回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放范读,学生标注)师:同学们,文章美吗?生:(异口同声、大声的)美!师:想不想纵情的诵读一次?生:(七嘴八舌)想!想!(台下笑声)师:(问一生)你想吗?生1:想!师:(问一生)你想吗?生2:想!师:(问一生)你呢?生3:想!师:好!现在同学们就自由的诵读3分钟吧!好,文言文呢就要反复朗读,重在读,还是老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大家跟着录音再读一次体会课文中的停顿和作者的情感。

师:OK,通过反复朗读诵读听读,跟读,我想大家已经初步感受到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很美,但同时心里面也会有很多疑问:陶渊明究竟为什么归去?归去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呢?好下面我们来一边翻译,一面解决这些疑问。

男同学再次朗读第1段,注意停顿。

三、研习课文(一)、读悟第1段师:好,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我们来边翻译边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翻译第一段明确:那么“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便是原因了设问:那么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盲目、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明显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做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设问:那么通过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之一。

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师:好,下面我们再次朗读《归去来兮辞》,注意朗读中的停顿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二)、读悟第2段齐读本段。

思考: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佣人都跑来迎接我,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是思念丈夫已久的妻子,虽然没有写她出来迎接,但我们由“有酒盈樽”这四个字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亲爱的我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大家看,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的图画啊!再看下面的句子哪些句子体现出家的舒适安逸呢。

3、“从(引壶觞以自酌到——抚孤松而盘桓”),发现没有,这里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居住于田园的园中之乐,这才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真的是异曲同工。

设问:那么思考,从此段中又能够看出渊明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2。

(三)、读悟第3段指定小组朗读此段“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本人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固穷守节的意思是"遵守规则,忠于职守,不为名利而动"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能够看出?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来解除忧愁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坐车出游)——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看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有车又有房。

那么这些又体现了怎样的隐士情怀呢?,通常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本人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亲自下田,做示范,此乃真是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先齐读本段。

魏晋的文人多焦虑,在这些觉得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哪一句是承接这一句话的,勾画出来。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这里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思考这个问题:既然陶潜知道人生苦短,那么他是否还快然满足于这样的隐士生活呢?依据何在?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表明本人很满足与现在的隐士生活。

那么同桌之间再讨论:如何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潜顺应自然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不老的道学家,这里边一方面有他遗世独立、(就是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还有就是超脱生死(把生死看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有这样一种旷达乐观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流显露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也是他想要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四、总之(板书小黑板)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师:好下面我们再次共同吟诵陶潜用心灵写成的绝唱——《归去来兮辞》,感受他独特的人生情怀下来再反复读《归去来兮辞》,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五、布置做业(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生:“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句中,他读作“既自—以心——为形役”,我认为应该读作“既—自以心——为—形役”,“既”是“已经”的意思,“自”是“自已”,不能放在一起读。

师: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生:他读的停顿上问题倒是不大,但就是没有别人朗读中的那种味道,是什么原因呢?师:那是哪些地方走味了呢?生(七嘴八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故不归?奚惆怅而独悲?复驾言兮焉求?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师:大家认为这些句子为何读走味了呢?生:语气没读出来。

师:对,反问句、疑问句、感叹句必须读出语气,大家自己在下边体会一下这些句子的语气。

(学生体会)下面,我们一齐有感情地颂读课文,读出大家所说的味道。

师:作者念念不忘要归去,以至于县官也不做了,他归去之后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呢?这个问题,应该从哪几段中寻找答案?生:二、三段。

师:那就请大家来研读一下二、三两段。

左边两组同学齐读第二段,右边同学划出写他归去之后生活的句子;然后右边同学齐读第三段,左边同学划出相关句子。

(齐读,标记)大家找出来的肯定很多,现在,请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各小组确定一处进行鉴赏,务必分析得深入一些。

小组代表发言时,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左右两部分的同学也可以相互质疑、补充。

(学生讨论,准备发言提纲,按提纲完成的先后顺序发言。

)生:我们小组品味的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几句。

作者归去后,过着一种非常雅致的生活,这几句写他游山玩水,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树木和涓涓不绝的清流,这样的美景令人陶醉。

(作陶醉状)我坐在车中,掀开车帷,一阵清风扑面而来,嗯,花香、草香,还有新翻泥土的清香;睁开眼,那满眼的绿呀,让人觉得树木、小草都憋足了劲在展示生命的颜色;我摇着小船,顺江而下,渔歌和着清风把我包围,小鱼耐不住水中的寂寞,在水面上划出一条优美的孤线,在阳光照耀下,化作一道金光,一下子不见了,它们化作了龙么?……(学生鼓掌)师:这种生活的确让人陶醉,看来今年暑假,我有必要作一个出游计划,去领味一番陶渊明的心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