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地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并教会他们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整理天气信息,并能够发现天气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天气信息。

2.准备天气变化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记录天气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天气信息。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天气信息,并进行讨论:天气信息应该如何整理?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天气现象。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刘玥;史锐;赵晓辉【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7-9)【作者】刘玥;史锐;赵晓辉【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教学简析:总结天气情况须要详细统计各个天气要素的信息,须要以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

本节课蕴含的统计思想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数据分析观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求知欲,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具备了初步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证据,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而“天气”单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关于天气现象的记录方法,对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真正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本节课是数学课和科学课的一次整合,从内容上讲跨度较大,但统计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课堂上积极思考探究,动手绘制,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教学目标: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一段时间内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对一段时间内收集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感受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3.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通过描述、分析,感受两种统计图的优势,从而达到为科学服务的目的。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与反思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与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与反思天气观察教案总结与反思天气观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学生能够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我将对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教案设计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课堂前的预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和记录天气状况,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因素。

然后,在课堂中进行了知识的讲解和概念的解释,让学生明确天气观察的目的和方法。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然后,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总结天气的规律和变化特点。

最后,我们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理解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总结出天气的规律和特点,提高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实地观察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无法涵盖所有的天气现象和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更具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和讨论。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但对于数据分析和挖掘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和图像的呈现,深入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

另外,我们在选取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气预报和标志物进行实地观察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地观察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

总之,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节课是在学完有关天气的各种信息以后,对近一个月内天气记录信息的整理、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的一些变化规律,并了解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

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之拥有一定的统计、总结和分析的经验。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材上展示了一个小组学生进行交流统计的情境图,图中展示了一幅“日期一气温”柱状图。

下面的统计表格提示了统计的内容:找出在统计时间段内的最好气温、最低气温,计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气温。

情境图中的卡通语言暗示学生回忆这段时间内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除了回忆近段时间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外,还可以将回忆追溯到更久以前,使学生对气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云和风的统计与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教材通过展示卡通人物交流情境图讨论统计方法,然后用表格展示了统计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具体的统计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工统计,然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三部分:统计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教材首先利用表格说明统计的内容,然后展示了一个“降雨量变化柱状图”。

这里展示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只是一个模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根据各自所统计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

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并分析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近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将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天气日历”的形式进行记录。

这些都是本节课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

同时,学生凭借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对天气情况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只是平时没有注意统计与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训练学生的统计、分析与归纳能力,并使学生对天气变化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天气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无论是出门还是留在家中,我们都会被天气所影响。

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气候规律,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观察能力。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记录数据、总结规律的方式,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二、设计目标:1. 能够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气温、湿度、降水等数据;2.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总结所观察到的天气规律;3.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设计内容:1. 观察天气:学生每天在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观察天气情况,记录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

2. 记录数据:学生将所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中,包括日期、时段、气温、湿度、降水情况等。

3. 总结规律:学生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分析天气的变化规律,学会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总结。

4. 作业要求:学生需要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天气观察过程及总结规律,同时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图表展示所得数据。

四、作业流程:1. 布置作业:老师在课堂上宣布本次作业内容,并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2. 观察天气:学生在家中按时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数据。

3. 填写表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填写作业表格。

4. 总结规律:学生根据填写好的表格,总结天气观察的规律,并设计展示图表。

5. 交作业:学生将作业交给老师进行评阅。

五、评分标准:1. 观察准确性:是否按要求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数据。

2. 数据完整性:是否填写完整作业表格。

3. 总结规律:是否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总结。

4. 展示形式:图表设计是否简洁清晰。

5. 笔记规范:文字描述是否清晰明了。

六、作业反馈:1. 奖励措施:对于优秀作业,可以给予表扬或小奖励。

2. 提出建议:对于一般作业,老师可以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观察和总结能力。

3. 老师点评:老师可以在作业反馈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本月中,下雨天共( 11 )天,其中小雨( 5 )天,中雨 ( 3 )天,大雨( 2 )天,暴雨( 1 )天,大暴雨和特大 暴雨( 0 )天。
一、判断题 1.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 ) 2.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了解天气变化。( √ ) 3.我们不能像统计云量的变化信息那样,对天气日历中的风向 和风速的变化信息进行整理。( × ) 4.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 )
二、选择题 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B ) A 有下雨的可能性 B 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C 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2.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C ) A 浙江省四季分明 B昆明四季如春 C 成都明天有大雾 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 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 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 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第一周 降水(毫米) 0
第二周 80
第三周 30
第四周 110
2.根据填写的表格,绘制降水量变化的柱状图,并分析相关数据。
降水量(毫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1)根据降水量等级表分析降水的类型。 降水量等级表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
总结天气观察
云量
风向风速
降雨量
分析整理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这一个月中所记录的天 气日历上的天气现象。
一、统计气温数据
分析我们记录的“日期--气温”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的最 高、最低气温,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七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七篇】

【导语】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怎么写?⽆忧考整理了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教案【七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1-1我们关⼼天⽓ 【教学⽬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量、⽓温、风向和风速等天⽓现象来描述天⽓。

2.知道常见的⼀些天⽓现象和天⽓符号。

过程与⽅法: 1.能对各种天⽓现象进⾏分类。

2.运⽤感官观察天⽓,并学会⽤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每天都在发⽣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活,提该关⼼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些天⽓现象和天⽓符号。

【教学准备】 1.⽤天⽓符号标注城市天⽓情况的中国地图⼀张; 2.每组⼀套天⽓符号卡⽚; 3.天⽓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状图各⼀份; 4.每个学⽣科学记录本各⼀本。

【教学过程】 ⼀、认识天⽓现象 1.出⽰⼀张“城市天⽓预报图”:这是⼀幅中央⽓象台的天⽓预报图,图中显⽰了哪些天⽓现象? 2.根据学⽣的回答在⿊板上粘贴相应的天⽓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现象?(根据学⽣回答出⽰相应符号) 4.发给每⼀组⼀套天⽓符号:请⼤家对这些天⽓现象进⾏分类。

5.汇报交流。

⼆、描述今天的天⽓怎样? 1.今天的天⽓怎样呢?我们⼀起到外⾯从云、降⽔、温度、风四个⽅⾯对今天的天⽓进⾏观察,然后⽤⼀些词或句⼦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温度、风四个⽅⾯对今天的天⽓进⾏观察,然后⽤⼀些词或句⼦将观察到的天⽓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 2.提问:今天的天⽓对我们的⽣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我们应该穿什么⾐服?) 3.认识“状图”的使⽤: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点说⼀点,有没有办法把天⽓和我们⽣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出来的⽅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个好⽅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那么明天⼜会天⽓怎样呢?后天呢?⼀个⽉内我们杭州的天⽓⼜在发⽣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个⽉时间⾥请⼤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我们这⾥的天⽓变化是这样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一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一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每周的降水总量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降水量
(毫米) 27 71 5 0
注:9月1日-8日没有统计,计算时作22天处理。
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4.7毫米 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降水量 (毫米)
100
90
80
70
60
50
40
27
30

10
0
第一周
71
第二周
5
第三周
统计气温数据
气温统计表
时间和次 数
最高气温
从 9 月 9 日至 9 月 30日,共计算22 次 30℃(9月12日)
最低气温 24℃(9月17日)
平均气温 26.5℃ 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对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分析云量的变化 云的统计表
各种天气状况 常见的天气
晴天 8 天;阴天 3 天;
多云 5 天;雨天 6 天;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分析风向和风速的统计
风的统计
风的统计 (方位) 风速范围 (0.1.2)
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 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每周的降水总量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降水量 (毫米)
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版四年级上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
风向 风速
总结 天气 观察
云量 降水量
对天气日历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认识天 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于天气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学生可能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并通过分析天气数据,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天气数据,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数据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天气数据,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六. 教学准备1.天气日历:准备一份 weather calendar for students2.天气数据:准备一些天气数据,用于学生分析。

3.投影仪:用于展示天气数据和天气日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吗?b.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a.教师呈现准备好的天气数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

b.学生根据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3.操练(1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b.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巩固(10分钟)a.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天气有哪些变化和特点呢?b.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调查天气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调查天气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调查天气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并知道怎样进行天气观察。

2、能够通过自己的天气观察,归纳总结出天气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促进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2、如何进行天气观察3、天气的变化规律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引发孩子们对天气的好奇心,如让孩子们说出今天的天气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这样可以引导孩子们打开对天气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讲解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向孩子们讲解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

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的天气条件对生活、人类活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引导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外面实地观察天气变化。

通过对温度、空气湿度、水蒸气、风速等方面的观察,让孩子们感受天气的变化与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的关系。

孩子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温度、湿度计、风向标等,通过科学仪器的运用,更深入地感受天气变化。

4、归纳总结回到教室,教师可以发放孩子们用于记录不同天气情况的表格,让孩子们自己记录、观察、总结这些天气变化的规律。

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总结出来的天气规律,并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四、教学效果:通过这样一次天气变化的调查,让孩子们了解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并知道怎样进行天气观察。

通过自己的天气观察,孩子们归纳总结出天气的变化规律,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促进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该科学教案以外出观察、归纳总结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幼儿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神奇与变化。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对孩子们安全的纪律性保护,尽可能做到一名教师能够多照顾几个孩子,防止有漏者。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周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规律,预计未来天气变化,从而做好防护和珍爱措施。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学生对天气的观察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天气观察记录表:学生每天都要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力等。

2. 天气变化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3. 天气预计实验: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城市,根据历史天气数据和自己的观察记录,尝试预计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4. 天气观察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一篇总结报告,总结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设计步骤1. 学生每天按照规定填写天气观察记录表。

2. 学生根据填写的记录表,进行天气变化的分析。

3. 学生进行天气预计实验,并记录下预计结果。

4. 学生撰写天气观察总结报告,包括观察方法、分析结果、预计实验和总结体会。

五、评判方式1. 每个学生的天气观察记录表和分析报告将作为作业提交,根据内容的完备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

2. 学生的天气预计实验结果将作为实验报告提交,评分标准为准确率和合理性。

3. 学生的总结报告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评分标准为总结的深度和观察的奇特性。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从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2. 提高学生观察、记录和总结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的认识;4.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天气观察?2. 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3. 天气现象的诠释和预计;4. 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天气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对天气观察有初步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天气观察的定义、方法和工具,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数据。

3. 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实践,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并分享观察结果。

4. 总结讨论(20分钟):让学生结合实践经验,讨论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和心得体会。

5. 作业安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天气观察,每天记录一周的数据并撰写总结报告。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总结讨论环节的表现评定;2. 报告评判:评分标准包括观察数据的准确性、总结报告的完备性和逻辑性。

五、教学资源:1. 天气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2. 天气观察记录表格;3. 天气观察总结报告范例。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地方气象专家进行讲座;2. 组织学生到气象局参观进修;3. 开展天气观察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意义,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记录表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记录表
探究记录:云和风的统计
云的统计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___天;阴天___天;多云天___天;其他___天
常见的天气
晴天□ 阴天□ 多云天□ 其他□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某月降水量情况记录表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Biblioteka 1415降水量0
0
0
5
14
5
0
0
0
0
15
0
0
0
12
日期
16
17
1、降水形式有哪些?
2、降水量测量用什么仪器?
3、使用雨量器应该要注意什么?
4、雨量器口径的大小是否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判断题
1、根据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推测一年的气候变化。()
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4、风速的等级只能用风速仪来测量。()
探究记录:气温的统计
时间和次数
从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共计____次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云的统计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___天;阴天___天;多云天___天;其他___天
常见的
天气
晴天□ 阴天□ 多云天□ 其他□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风的统计
风向统计(方位)
风速范围(0、1、2)
5、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选择题
1、在我们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9月24日 星期六
9月25日 星期日














17 C~22 C 17 C~21 C 16 C~22 C 18 C~25 C 18 C~24 C 18 C~25 C 19 C~26 C
9月26日 星期一
9月27日 星期二
9月28日 星期三
9月29日 星期四
9月30日 星期五
10月1日 星期六
10月2日 星期日


21 C~26 C


22 C~28 C






24 C~30 C 20 C~27 C 18 C~21 C


17 C~18 C


20 C~ 23
C
统计气温数据
气温统计表
时间和次 数
从 月 日至 月 日,共计算 次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9月5日 星期一
9月6日 星期二
9月17日 星期六


22 C~29 C
9月18日 星期日


24 C~32 C
9月19日 星期一


25 C~34 C
9月20日 星期二


27 C~34 C
9月21日 星期三


27 C~35 C
9月22日 星期四


27 C~35 C
9月23日 星期五


27 C~35 C
9月24日 星期六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天气这一章节的第7课,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天气日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观察天气,并学会记录天气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天气的概念,了解不同天气的特征。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天气情况,并用简单的方式记录天气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天气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和特征,对于观察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记录能力,但可能还不够熟练。

他们对于天气的变化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天气特征,你们还记得吗?请举手回答一下,晴天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很蓝,太阳很亮。

老师:非常好!那阴天呢?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有云,不太亮。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通过记录天气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你们对天气日历有什么了解吗?第二环节:介绍天气日历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份天气日历的样本)这是一份天气日历,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请大家看一下,这里有日期和天气的记录栏。

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一周中有几天是晴天、阴天或者雨天。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第三环节:观察和记录天气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份天气观察表格。

请仔细观察今天的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图标或符号表示天气的特征,例如太阳、云朵、雨滴等。

(学生分组观察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第四环节:分享观察结果老师:现在,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参考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一)统计天气信息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2.分组统计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3.单元评价(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素材积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深圳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深圳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目录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并且懂得了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 变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 兴趣和能力,萌发了我们爱科学的情感。
-----孙渝杰
在夏天闷热的天气,墙壁上挂满水珠, 说明即将要下雨。
许多中老年人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犯 关节疼痛的病,走路都困难,这也是一种 天气预报,说明可能要下雨了!
我们的先辈很聪明,在没有现代化工具 的情况下,充分地依靠这些动、植物和一些 现象,用谚语总结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天气。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泥鳅跳,雨来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青蛙叫,大雨到。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 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继续寻找和观察自然了解到有些动物 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 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根 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我们可以推断、预报 天气。
猫洗脸:
猫洗脸
空气潮湿,猫脸上会挂上许多小珠, 影响它活动,所以不停用脚擦去。
1940年夏季,希特勒制定 了“鹰计划”,试图利用大 雾天气轰炸英国的大工厂,而 英国飞机在雾天迎战必不利。
8月15日,德军开始轰炸了,但正是这一天, 英军从当地蜘蛛大量吐丝结网的现象中得知天气 将变好、雾将散尽的信息,于是做好战斗准备, 很快就将德军击败。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 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 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 称作“气温草”
Page 4
当气温在20℃以上时, 叶片向斜上方伸出;
三色堇
气温降到15℃时, 叶片慢慢向下直到与地面平行;
当气温降至10℃时, 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
柳叶变成白色,就预兆着阴雨天气将会来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
(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