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能表达人们对自然、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又能传承历史文化,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传统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审美情趣,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随着教育领域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将古诗词融入生物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所展现的美感和哲理,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生物现象,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研究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索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的结合方式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旨在深入挖掘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潜力,为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意象和自然观察,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感受自然、理解生命,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生物学知识,拓展思维视野。
结合古诗词进行生物教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中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上为200字内容,稍作调整后即可满足要求】1.3 本文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的结合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古诗词在生物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影响力。
浅析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以此为契机 ,来具体介绍人体体温调节的机制 。 ( )作为突破 重点 的利器 2 如 :在介绍温度影 响生物 的生长发育时 ,相关例子较为 空洞 ,从学生较为熟悉 的诗词人手举例 ,则可增加学生的认 同感 , 能从 中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 :‘ 并 ‘ 人间四月芳 菲尽 ,山 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桃花推迟开放 的原因就是海拔高 , 气温 古 诗词 中的生 物学现 象 低 。可见 温度 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 古诗词折射 出的众多生物学知识概括起来 主要包含如下 ( )作为 问题 ,解释其 中生物学原理。 3 几个方面 : 将古诗词作为 问题 ,提给学生 ,可使学生在有亲切感新 I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面 鲜感 的同时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 出墙来” ( ・ 宋 叶绍翁 《 游 如提 出 “ 接天莲叶无穷碧 ,应 日荷花别样红”中描述 的 园不值 》 ) 是什 么单位?是种群 ,是群落 ,还是生态系统?由于此诗句 “ 红杏出墙”是植物的向光性运动的结果 ,可使茎 、叶处 只说 了荷花一种生物 ,所以说西湖 中所有的荷花构成 了一个 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 ,以进行光合作用 。 种群 。 “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 ・ 宋 辛弃疾 《 西江月 如提 出 ‘ 到秋来 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 待 夜行黄沙道中》 ) 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 甲。 ”中描述的植物为何秋天开花?此 ( )生物生长 、发育 、繁殖方 面 1 植物为菊花 ,秋 天开花 的主要原 因是光周期缩短导致 的,所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 ( 李商隐《 无题 》 ) 以说菊花应该是一种短 日照植 物。 春蚕 ‘ 茧 自缚” 作 后并没死而是化蛹成蛾 , 属于变态发育 。 ( )直接作为习题 4 ‘ 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 ・ 害 唐 李绅 《 悯农诗》 ) 可考虑将 以下有关古诗词的习题 ,出给学生 ,起到巩固 这句诗从 “ 一粒粟”化为 ‘ ‘ 万颗子” ,形象地说 明了生物 和提 高的作用 通常都具有很强 的繁殖能力 ,同时也 隐含说 出了种子 中都有 从生物学角度看 ,下列古诗 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一胚 。 A.兰溪 三 日桃 花 雨 ,半夜 鲤 鱼 来 上 滩 ‘ 心栽花花不发 ,无 意插柳柳成荫”(增广 贤文 》 有 《 ) B.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有些植物在移栽过 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 ,致使其 吸 C.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收水分 的能力大大减弱 ,加之 蒸腾作用会丧失大 量的水分 , D.人 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所 以移栽后 很难 成活 。而有些植 物如柳等 的繁殖 能力很 强 , 又如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唐代诗 可 以用 茎 等进 行 无 性 繁 殖 。 人李商隐 《 无题 》诗 中的诗句 ,人们常用该诗句来赞美春蚕 ( )生物之间关系方面 2 的奉献精神。这 里所说 的 “ 死”是指蚕 ( 昆虫 )变态发育过 “ 丹鸡被华采 ,双距 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 ,会战此中唐” 程 中 的 哪一 个 阶段 ( 魏晋南北朝 ・ 刘桢 《 斗鸡诗》 ) A. 卵一 幼虫 B.幼 虫一 蛹 雄鸡体 内的雄性激素使得公 鸡色彩艳 丽,有利于它吸引 C.蛹一 成虫 D.若虫一 蛹 异性 。 运用 古诗词 时注意 的 问题 同种动物之间有时会 因领地 、食物 、配偶等原 因而发生 在生物教学的实践中 ,不 同古诗词运用时机不同。有 的 争斗 ,这属于种内斗争 。 ‘ 豆南山下 , 种 草盛豆苗稀”( 东晋 ・ 陶渊明 《 归园 田居》 适合新课导人时用 ,有的适合 理解知识 时用 ,有的适 合巩固 ) 适 在农 田生态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是种 间竞 知识时用 ,要因地制宜 , 时巧妙地加 以运用 。另外如果过 争 。一般农作物竞 争不过杂草 ,如果人疏于管理 ,就会 出现 多地使用古诗词 ,可能会让学生思维散乱 ,注意力难 以集 中 在学习知识上。因此古诗词在教学 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 ,用 “ 草盛”而 “ 豆苗稀” 的景象。 量适中。 ( )生物 与 环 境方 面 3 生物科学标 志着生命 的 自然规律 ,古诗词是 我国古代文 “ 人间 四月芳 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唐 白居易 《 大 学殿堂中的瑰宝 、是探索情感领域的真理阁。只要生物老师 林 寺桃 花 》 )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引言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牵扯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往往难以深刻理解和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可以作为生物学教学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哲理和智慧。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生命有关的诗词,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
在讲解细胞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引用李白的《庐山谣》中“人生何处不相逢,来日方长,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细胞结合。
”来比喻细胞的结合与分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再在讲解生态系统时,可以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水对山,山对水,相呼应,谁更优?”来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的知识。
二、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的融合古诗词作为文学之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与生物知识的融合可以极大地丰富生物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讲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时,可以引用杜甫的《牡丹》中“世人皆晓东坡事,只有此开花万古愁”来引导学生理解植物从种子到开花结果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在美丽的诗句中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过程。
再在讲解动物的进化过程时,可以引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比喻动物种群的演化过程,让学生明白物种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又不断变化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的知识。
三、古诗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古诗词蕴含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和熏陶。
在生物课堂中,通过选取一些表达生命情感的诗词,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石建东摘要: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深化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诗词歌赋运用人文修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许多处引入了古人的诗词名句,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笔者认为:这些诗词名句的引入,既能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生物学信息(因为诗词中包含了许多生物知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明珠,为代代国人所传传咏。
但,你可知晓,在生物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几句古诗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诗词歌赋在课堂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初中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好奇心强,有很强的记忆力优势。
心理学测验表明:少年儿童更易接受生动、具体、直观的知识和事物,而诗词歌赋正有以上的特点。
同时,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合作与交流式学习方式。
事实证明,发动学生收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很积极,兴趣都很浓厚。
再加上有些诗词歌赋本来就是歌颂美丽的大自然,这对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人类、爱社会、爱科学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于诗词歌赋的收集、妙用对学生本身存在很大吸引力,所以只要教师认真地引导,就会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收集、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然后再进行班级内交流,还可以在一个探究性学习任务完成后,把探究过程、知识点编排成诗词歌赋。
在课堂中使用各种诗词歌赋,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并牢固掌握。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诗词歌赋的应用1、新课导入时运用诗词歌赋课本中引入的诗词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再加上文学本身所深蕴含的思想情感、丰富的想象力、诱人的创造力,使生物教学内容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
初中生物教学的“诗趣法”
初中生物教学的“诗趣法”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诗词的形式和趣味性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下面,我将以“诗趣法”为主题,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古诗词的形式编写一些与生物相关的小诗,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针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编写一首《杨柳青青》的小诗:杨柳青青水边生,吹来风儿轻轻鸣。
阳光照耀绿叶上,生长发芽彩枝英。
通过这样的小诗,学生可以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阳光、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生物特点,编写一些韵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针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我们可以编写一首《小鼻与大肺》的小诗:小鼻嗅闻好香味,过滤空气进入肺。
大肺吸氧供给体,呼气二氧化碳排。
通过这样的小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创作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对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一些生物概念。
针对动物的食物链,可以编写一句对诗:“兔子吃草,狮子吃兔子,狮子是兔子的‘宿敌’”。
通过这样的对句,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对句也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运用押韵的方式,编写一些和生物相关的儿歌或儿童歌曲,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植物的传播方式,可以编写一首《飞舞的种子》的儿歌:飞舞的种子轻轻飘,随风飞舞它要去。
水里也能它发芽,真神奇树苗就要出来。
通过这样的儿歌,学生可以通过歌曲来加深对植物的传播方式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
“诗趣法”是一种创新的生物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诗词、对句、押韵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同时也能够在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诗词——让生物课堂变得更美
诗词——让生物课堂变得更美<青年教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等等,和生物相关的古典诗词举不胜举,只要你用心定会对教学大有裨益。
下面我把古典诗词和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作如下归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对植物分布影响植物的开花与温度相关,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比别处开得迟,是因为大林寺在庐山牯岭之上,海拔高,因而气温低的缘故。
同时这也是一个有效积温的问题。
因为地势高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发育就慢。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日照对植物的影响当落叶树木叶片变红时,也就意味着树叶快要凋落了,引起落叶树木落叶的环境信号不是天寒而是日照时间的缩短,不过这两个信号的变化趋势在由秋入冬时恰好吻合,当植物接收到日照缩短这个信号后,在激素的调节下,叶柄基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离层的细胞就迅速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使离层细胞的中层和细胞壁溶解,最后离层处的细胞几乎都被溶解。
于是叶子就掉了。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光合作中色素的种类: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所以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特别快,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
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
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
“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持续变化。
诗歌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诗歌\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作者:黄金花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6期诗歌、诗词以其铿锵的声韵、如画的情境、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和哺育着莘莘学子。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引入诗歌、诗词,巧析作者所描绘的“花鸟虫鱼,千山万水”,让学生感悟诗中所蕴含的生命之美,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诗歌、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如下。
一、导入新课运用诗句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授“水中的藻类植物”时,可运用古代诗人白居易描述春水的优美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配合优美的图片做成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来导入新课,然后要求学生大胆猜测春天江水为什么会变蓝?稍稍停顿过后再出示如下的三个选项: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小生命漂浮在湖水、江水中。
C.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的树木花草长出了绿叶,使湖水、江水格外绿。
从三个供选项中学生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提出疑问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
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向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准确的生物学知识。
例如,在讲授“家蚕一生的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难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吗?事实上是“春蚕丝尽没有死”。
再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
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
”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很好吗?其实,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表明,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3点到5点。
初中生物教学的“诗趣法”
初中生物教学的“诗趣法”生物学是一门极具趣味和生活气息的学科,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却觉得枯燥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采用“诗趣法”来进行生物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将生物知识和诗歌相结合,以诗词形式表述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在诗词中感受生物的神奇与美妙,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生物诗词的创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内容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作为创作对象,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生物的特征、习性、生活环境等内容写成诗词。
学生可以写一首关于树木的诗:“古树千年立,深根铸长青。
枝繁叶茂浓,绿荫挡炎日。
风过柳枝舞,雨霁花枝新。
生长需光合,成林益生灵。
”这样的诗词既能表现出生物的形态结构,又能表达出生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作用,很好地将生物知识与诗词结合起来。
二、诗词欣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生物诗词,通过学生的口述让整个班级欣赏和品味这些诗词。
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著名的生物诗词或者自己创作的生物诗词,让学生欣赏和品味。
通过欣赏和品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内容,感受生物的神奇和美妙。
三、诗词解读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生物诗词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知识和观点来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含义。
对于上面提到的关于树木的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光合作用和树木的生态作用等内容,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获得生物知识。
通过诗词解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加深对生物的理解和认识。
四、生物实践活动结合生物诗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的魅力。
可以组织树木观察活动,让学生去校园或者周边的公园观察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通过观察来感受生物的神奇和美妙。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的认识,还能够体验到生物的生态环境,增强对生物的兴趣。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少数老师尝试将古诗词融入生物教学中,但整体应用并不普遍。
古诗词对初中生物学习有积极影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概念。
通过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古诗词可以使学生更加喜欢生物学科,激发学习潜力。
推广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怀和科学素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有益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古诗词, 初中生物, 应用研究, 教学, 知识理解, 记忆, 趣味性, 有效性, 学生学习, 推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物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它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等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方法的重要科目之一。
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知识的学习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者记忆困难的问题。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常常能够打动人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
将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或许可以为枯燥的生物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发掘生物教学的新途径,拓展教育的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古诗词对初中生物学习的影响,探讨如何将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通过研究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古诗词对学生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式,最终达到推广古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科学素养。
浅谈古诗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探索92作者简介:肖非(1988— ),女,汉族,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基金项目:河北省三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3003)。
初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时适量地运用一些中国脍炙人口的诗词,融入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古诗词,挖掘这些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仅增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师生的文学修养,并且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使中学生真正成为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让学生具有真正的“文化基因”。
一、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古诗词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联系自身与生活实际,拉近生物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地置身于生物教学情境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科学,激发学生内源性动机,提高教学效率;将古诗词融入生物课堂可以增添课堂的美感,将诗词的文字美与生物美相结合,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同时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不仅局限于生物课堂,对学生的美育有重要作用;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意识。
二、古典诗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一)引用诗句的数量要适度包含生物知识的传统的古诗词数量繁多,覆盖面广,从细胞分子到整个生态系统都有所涉及,古代诗人通过观察和筛选,通过诗句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阐释。
所以在选择应用古诗词的时候,应选择与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这样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陶冶情操,让学生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二)引用诗句的内容要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的古诗词“意在字面”,所以引用的古诗词最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如果引用生僻的诗句,学生不能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更不可能理解诗句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
比如,描写初夏荷花的诗句,有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也有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湛的艺术价值。
而生物课堂是初中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
将古诗词与生物课堂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可以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抽象的生物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生命的奥秘。
2.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多样丰富,可以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将生物知识与诗词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而且,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现象和生命哲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3.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生物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生物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机会。
通过欣赏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奇妙,培养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从而使学生的心灵更加丰富和美好。
1.生物知识的形象化表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来形象化地表达生物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和有趣。
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学生明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合成。
通过这样的古诗词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在生物课堂中,可以通过古诗词的对比联想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在教学“动物的呼吸”时,可以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黄河入海流”,通过对比人类与动物的呼吸方式,使学生明白动植物之间呼吸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呼吸的理解。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体验成为教学的新趋势,而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也与生物学科的知识相得益彰。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大量的概念和知识点所束缚,缺乏对生物本质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而古诗词因其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的特点,恰好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生命、自然和生物之间的奥秘。
探讨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将古诗词融入生物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融入生物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其次,古诗词中丰富的形象、意境和比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知识。
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和解析,学生可以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古诗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获取知识和技能,还能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因此,研究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方式1. 课堂引言: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上使用古诗词进行引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通过引用与生物相关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的美感和奥妙。
2. 课文解读:教师可以选取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古诗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生物学教学多元化的要求,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就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生物知识古诗词以其精美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形象的描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用古诗词,用生动、朗朗上口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记忆生物知识。
比如,通过《梅花》这首诗,告诉学生梅花能够在严寒的冬天盛开,是因为它有抗冻能力,然后再向学生讲解植物的抗寒适应性。
通过《登飞来峰》中“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理解山地植被的适应性等等。
二、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想象古诗词往往运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生物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生物形态变化。
例如,《长恨歌》中描写杨妃的眉眼和轻盈身姿,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形态与特征。
在学习光合作用原理时,通过《课中假设》这首诗引导学生想象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的角色。
三、古诗词可以推动生物科学的跨学科融合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古诗词可以促进跨学科融合,推动生物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交流和融合。
比如,通过《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可以向学生介绍长江流域的植被、动物和地形地貌,展示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交融。
通过《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动植物在觅食时受到月光的影响。
总之,古诗词的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教师们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巧妙地将古诗词融入生物课程中,让学生在亲近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记忆效率,促进多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和融合。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通过引言部分的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阐述了该研究的重要性。
在分析了古诗词在生物知识传递中的作用、在启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未来展望部分指出了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潜力与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古诗词在生物教育中的重要性,概括了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广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生物课堂、应用研究、引言、正文、案例分析、结论、重要性、成果总结、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推移,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逐渐减少,而生物课堂又常常被认为枯燥乏味,这种现状让人深感忧虑。
将古诗词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可以说是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更可以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的奥秘和价值。
这也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固有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对于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来说,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将古诗词引入生物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古诗词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引用古诗词来解释生物概念,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思考生命的奥秘,并激发他们对于生物学问题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还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作用。
生物知识往往枯燥乏味,而通过古诗词的形式来呈现,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升。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探索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注重文学艺术方面的学习,而如何将其与生物科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深入了解生物知识,成为了研究探讨的一个新领域。
将古诗词与生物学相结合,可以使生物学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在学习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时,可以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中对动植物的形态描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中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
在学习动植物的分类时,可以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中的动植物名称和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和归纳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也可以与生物学的概念相对应,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植物的繁殖方式时,可以通过学习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引导学生理解植物通过开花、结实等方式实现繁殖的过程。
在学习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时,可以通过学习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年年有今朝”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是按照一定的发育规律逐渐成长的。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古诗词也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通过引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在学习动物的呼吸系统时,可以通过学习《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现象。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也可以促进生物学和文学艺术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
在时间和课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和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使二者相互补充和增强,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衡量和评价学生在古诗词与生物学融合学习中的学习效果,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一、前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而生物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了自然界的生态、物种、进化等方方面面。
那么,古诗词和生物这两者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方式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展开讨论。
二、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物种、进化等生物知识,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生物知识,并将之与生活进行联系。
三、生物知识与古诗词结合的案例1. 古诗词与生物物种的结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古诗词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生物物种。
古诗词《菩萨蛮》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句子,老师可以在这句诗前后讲解关于白日、山、黄河和海流所涉及的一些生物物种,比如山上生长的植物有什么特点,黄河里生活着哪些鱼类,海中又有哪些生物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
2. 古诗词与生物进化的结合古诗词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意象和富有生态气息的描写,这与生物进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比如《静夜思》中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句子,可以配合生物进化的内容讲解月光对生物活动的影响,以及霜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说明,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容。
四、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将古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1. 选择合适的古诗词老师可以根据生物的教学内容,精心挑选一些蕴含着生物知识和生态氛围的古诗词,比如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动植物的古诗词,或者描绘生物生长环境的古诗词等等。
2. 结合生物知识讲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所选古诗词的内容,讲解相关的生物知识。
古诗词及谚语在生物课堂上的运用
古诗词及谚语在生物课堂上的使用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传授学生生物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
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古到今,我们人类与生物已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把谚语、古诗词使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意趣无穷;还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升记忆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教学形式。
一、谚语1.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界生物课中的概念和原理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的揭示了作物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有的阐明了生物与自然界的关系。
因为谚语能将一些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将谚语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协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知识。
同时,因为它短小精悍,语言优美,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所以很适合对生物课教学内容的阐释,也能够作为思考题对所学知识实行检验,应用。
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谚语是以一种谐趣、轻松的手段阐述生物知识,给以再现、回忆、启迪和思考。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谚语,避免了“板着面孔说教”而引发学生的憎恶、厌学情绪,让学生在笑声中引发他们意味深长的思考或茅塞顿开后的愉悦。
例如: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作为课堂教学的导语,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要讲授的内容上来。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一句谚语能唤起他们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当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概念、原理茫然无绪时,谚语能给以启迪。
3.有助于学生感受自然与生命之美,陶冶学生情操在生物课教学中引入谚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例如,青蛙是庄嫁的好朋友,在讲授两栖动物时,我曾引用谚语“蛙满塘,谷满仓”,同时描绘诗人笔下美化了意境,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浅谈古诗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古诗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H出江化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谱写出无数名篇佳作,年型有人们的情感世界。
随着课程改单的实他深比,艺松比们一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有双的课堂教学、教育方式与方法。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用些精炼优美、千古传诵的诗句进行教学,既能激友学生兴趣、启迪思维、深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塑造人格、提高素质。
1以诗导课,先声夺人用诗词导入新课,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直无用多媒体出示一幅老农辛勤劳作图片,请学生展开联想,可能恕到什么诗词。
学生会马上联想到李绅的《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并及时提问:“老农为什么会顶着烈日锄禾?”学生会积极思考、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的汪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畅快自然,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学习“芽的类型和结构”时,让学生齐咏唐·贺知章“咏柳”,并适时提出“绿叶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成的?”从而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同样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在新授教学内容时,适时适当地嵌人一句乃至一首优美的诗词,易于把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化,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时,吟咏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及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并分别提出,山寺桃花开花较晚,红杏探出墙头,秋天菊花开放,分别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让学生深入分析思考,既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学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时,引用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引导学生分析草与豆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学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点结构,而在教学中引入了更多的多元化思维和跨学科教学的方法。
其中,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便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底蕴和智慧的结晶。
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引入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其内容范围广泛、充满未知,往往让初中生感到乏味和抽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生物课堂中引入古诗词。
例如,在教学“根、茎、叶”等知识点时,可以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中的一句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物质循环和生命生长发展的律动规律,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互动关系,既美化了生命、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也可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提高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重点。
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与生命相关的情感理解,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灵一《浣溪沙·一向心伤》,提及了春天的到来与花开的盛景。
在学习“花”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用这句诗来提高学生对花的情感认知。
通过诗词的赏析,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生物的认知,而且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激情,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情感性和凝聚力。
古诗词语言优美,意蕴深远,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
学生可以从中探索并理解生命循环的规律,同时通过诗歌的语言之美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古诗词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作者:叶媞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
【摘要】随着被誉为诗词界的“饕餮大餐”——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落下帷幕,乘借这个全国被点燃的“古诗词热”的春风,在对我校初二学生在古诗词与生物教学结合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本土“花乡陈村”特色,进行古诗词在生物课堂的渗透教学,通过古诗词的浸润,让学生感受灿烂诗词之美的同时,在诗意中学习生物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及审美观,并通过“生物课堂诗词大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物学业成绩。
【关键词】古诗词; 生物课堂; 诗词大会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93-02
一、古诗词在我校(珠三角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我校初二学生在古诗词参与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知识层面:学生答题正确率一般,对诗词的理解与知识的整合有待提高。
2.情感层面:学生对古诗词参与生物教学很感兴趣,绝大部分的学生希望能在课堂中接触到更多与生物学有关的古诗词。
3.教学期望:学生认为通过古诗词与生物学整合教学,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生物知识,也能提高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使课堂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二、古诗词在我校(珠三角农村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应用的可行性。
1.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小学六年级的古诗词储备量,有一定的古诗词文化基础。
2.我校学生成长在千年花乡“陈村花卉世界”,素有珠三角“鱼米之乡”的美称。
学生在富饶美丽的新农村长大的,从小在鸟语花香中得到环境浸润,有一定的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家乡小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弼教清代著名文化名人黎简留下了《小园》: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等优美诗篇。
所在学校在当地是一所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特色学校。
这些对古诗词在生物课堂的渗透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学生对古诗词参与生物教学感到强烈的兴趣,并且教材中也有些章节出现古诗词的内容,考试题型中也发现有题目的不断渗透。
无论从素质教学,还是应试教育的角度,古诗词参与生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三、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应用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技巧。
1.角色定位:锦上添花。
古诗词参与生物教学只是一个课堂的点缀,不是主体。
在平时课堂日积月累的渗透,使学生获得生物學的知识的同时,人文气质得到熏陶。
但切忌喧宾夺主,课堂的重点仍然是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
2.古诗词的选择应该以优美的、传播正能量的诗篇为主,切勿为引入而引入,否则画蛇添足,物极必反。
用好了正确的古诗词,就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样的教学融合就显得相得益彰。
3.古诗词的嵌入主要有两种模式:(1)情境导入,抛砖引玉。
比如引入几首与花有关的优美诗句,从而引入对花的结构的学习。
等等。
(2)顾名思义,提炼知识。
比如从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提炼出生物能对外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等等。
4.同一个知识点可按实际引入不同的诗句;同一诗句也可提炼不同的知识点。
比如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处,听取蛙声一片”既可以考核雄蛙的求偶行为,也可以考核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
又比如描写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的知识点时,既可引用“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可引用“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及“一石二鸟”,迸发思想的火花。
5.沉淀,升华——生物课堂“诗词大会”。
当学生的“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诗词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就可以进行交流、提升。
比如在班内进行“知识竞赛”——生物课堂诗词大会。
参考、模仿“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环节:必答题+选答题+飞花令等环节,在活动中体验,从而对整个教学起到沉淀、升华的作用。
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毕业会考总复习的一个对知识的整理归纳环节。
飞花令的题材可结合本土“花乡”特色,主要与“鸟语花香”、“花鸟虫鱼”有关,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四、古诗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渗透教学的预期目标。
1.中华五千年灿烂古诗词文化,给学生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及审美观。
它既是生物课堂与语文教学的一种知识互补,同时通过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渗透,通过古诗词的浸润,及“生物课堂诗词大会”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学业成绩。
教育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最是一种情怀。
做一个有点“诗情画意”的老师,上一节有点“诗情画意”的课,育一群有点“诗情画意”的学生。
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读书机器、考试强人。
我们要唤醒“传统优雅文化”的回归,享受诗意教育,诗意生活,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司改玲.《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05).
[2]王清玲.《中学生物教学中诗词的妙用》[J].生命世界,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