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吴岫蒲城县电力学校2015.7《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属于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使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国内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始了研究,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如“支架式教学”、“探索式学习”、“项目研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后,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认真研究,纵观国际国内尤其是我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的适合我省学生的教学理论和范例。
我们拟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对此项研究作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办法。
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使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化融入教学,一改传统教育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象而生动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信息化教学模式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有效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有效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类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标准提出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构建有效课堂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现实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其次对三种常见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进行探究,最后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流程与要点进行了分条阐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方法有效课堂具体应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网络与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范畴不断拓展,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践行改革路线势在必行,新兴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能。
故此,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的可行性,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课堂,促使教育创新过程获得相应的载体与必要的物质支撑。
本文对信息教学模式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究。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信息化教学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物的一类新型教学体系,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内容整合为一,对其施以有效革新措施。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以信息网络为基点,以信息资源为重心,特征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充分应用教学资源,其宗旨在于培养信息化人才。
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律与相关规范等均是该模式顺利运转的保障,最终实现迎合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目标。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环境涵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意义。
其中,创造合适的学习场景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意义建构”等同于学习过程,重点是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二、信息化教学方法1.讲授+讨论+自主学习。
即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用讲授教学法,教师事前准备齐全教学材料,采用文本、图形、声音等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应用超文本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
有效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探究
有 效 的信 息 技术 课 堂 要求 教 师要 把 握教 材 , 精
以即时统计 总人数 和缺 勤数 ,教师 可 以根 据机 房 的 空位数 反算 学生 总数 , 以验证签 名 的真实 性 。 师利 教 用多 媒体教 学系统 发布 签名窗 口 ,窗 口存 续 时间为
名。
打 开待评 价 的作 品分 发 给多位学 生评 价 ,收集学 生
的评价 结果 , 同学的评 价结论 进行 管理 。 对 当学 生评
学 习记 录卡采 用 Wod文 档 形式 ,这 样 学生 在 r
每节 课使 用 “ 习过 程记 录卡 ” 学 的过程 中 , 以提 高 可
价 的结 果 与 其 他 人对 该 作 品的 评 价 结 果 相 差 太 大 时, 应将 作 品提交 给其他 学生 重新评 价 , 到对 该作 直
趣 味性 。 通过实 践 , 创设 “ 习过程 记 录卡 ”相 当 于学 习 学 ,
中存 在 的问题 并能 即时进行 修正 ,也对 教 师的教 学 效果 进行 衡量 。 通过 实践 , 我们 编写 了多个 即时评 价 的工 具 , 主 要包 括 以下几 方面 的工作 。 信 息技术 理论 素养部 分可 以 以选 择题 或填空 题 的方式 进行评 价 。软件设计 时对选 择 题和 填空题 的 评 价 比较简单 ,可 以对学 生所选 的选 项和所 输入 的
学 习任务 。学 习任务 包括任 务 的要求 和操作 结 果 的记 录框 。如果是 对 文档进行 文字 或表格 加工 的
任务 , 以直 接在 记 录框 里 操作 。如果 是 图 片加 工 可
的操 作 , 以在记 录框 里 插 入操 作 结果 的图 片 。如 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实验方案省市巴州区水宁寺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社会各领域与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亦是如此,现代教育技术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彰显着它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和手段用于教育,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正带来教育理念、方式、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己成为各国教育领域改革中的热门话题。
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的步伐迈入新世纪后,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上已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引发教学思想、教学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深刻革命。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如何进一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有效教学,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所关注的核心话题。
我们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带来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使教育信息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系统之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作用,为学生建造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教育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展示,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数学学科的拓展性学习和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等。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1.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更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在教学中引入数字游戏、数学软件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可以建立虚拟数学实验室、数学学习资源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进行网络教学和网络互动,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可以进行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性化辅导。
拓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保障1.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要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掌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能,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和管理等。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平台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校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平台。
这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网络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等。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中,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高效课堂”给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技术支撑高效课堂的实施方面以交互式白板为例,以“高效课堂”的本质为基础,对高效课堂要完成的4个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且对基于交互式白板技术支撑高效课堂的实施模式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高效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信息技术0引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sup>[1]</sup>。
在新课改实施的10年中,教育工作者汲取国外基础教育办学经验,按照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理念,结合本土特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春风遍布全国各地。
在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也涌现了一定数量的典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
1高效课堂有学者认为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只不过是较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它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进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据此还列出了高效课堂的特点、中心、基本点等22 条特征<sup>[2]</sup>。
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则认为,从专业角度看,高效课堂其实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它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种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其特征和表现可以有许多,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怎样学、会不会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刨新】l新课程研究I《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摘要: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为农村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挥其效益,是摆在每一所项目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08]Z046号一,课题背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使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农村中小学课堂.改变了农村教学环境.丰富了农村教学资源.然而调查表明.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仅限于简单的显示信息,增强课堂表面气氛,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不是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二,课题意义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会创新的目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三,研究目标本课题我们将研究如何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探索并总结利用农远项目资源,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新模式.具体达成以下三个目标:1.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艺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农远项目资源,改进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四,研究内容1.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探索出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五,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以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2民主性原则.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才能有真正的师生平等,学生才敢于质疑权威,表述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互动性原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他们的认知,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在同社会,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学会选择,判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并让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获得反馈信息,使学生得到创造的体验.4独立学习原则.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进行"信息技●王璩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 使学生在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5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原则."鼠标代粉笔,屏幕替黑板"确实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鼠标不能完全代替粉笔,屏幕不能完全代替黑板,就像电脑不能代替人脑一样.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需要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避免农村教育由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六,实验范围,对象1.本校3~9年级学生.各级随机抽出—个实验班,其余为对照班. 2在实验班探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最佳结合点.研究如何合理,充分地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实施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七,课题思路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人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八,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相结合.九,创新程度本课题的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需要.1.具有革新性,强调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革新.2.具有系统性.要求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强调软件和硬件的整合,技术和课程的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 从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彰显人文精神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3紧紧抓住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这一农村教育发展机遇,构建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十,实验步骤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两年,分四个阶段完成:(一)准备阶段(2008年4月至2008年5月)1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选择,确立实验教师和班级.3.制订实验研究方案.4参加一级课题组的培训.(二)第一轮研究与实验阶段(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自2008年5月起,在实验班级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的实验研究教学并接受课题组的评估.(三)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1.扩大实验规模,进行具有验证性的实验班级第二阶段实验研究教学.2实验教师分学科进行实验总结.(四)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1课题组进行实验研究工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2.汇编实验教师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设计的优秀教案,撰写的论文,形成专着;汇编自制教学课件等.3.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体会及创新能力的展示.4.填写实验研究成果鉴定表,申报成果鉴定.十一,课题保障校长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同时学区将课题研究纳入统一管理, 2009.10-◆27l新课程研究1.一【刨新】让自信在操行评语中延伸操行是指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励学生不断地奋发向上.操行评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切忌过分笼统,形成"众人一面.千人一词,简单划一"的现象.那么.如何让操行评语闪烁个性的光芒呢?笔者略谈几点体会.一,深入全面的了解.捕捉个性的闪光点有人把教师喻为一本书,我想每个孩子也是一本书.要想给孩子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如经常深入班级观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或通过他人进行侧面的了解,或向任课老师打听,或向家长询问,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从中捕捉其个性的闪光点,从而为写评语作好准备. 二,动情地鼓励,委婉地点拨.闪烁个性的光芒.鼓起希望的风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因此,班主任写评语也一定要积极诱导.鼓励为主.得到鼓励是所有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且实践证明,获得激励作用最大的学生.往往是受到鼓励最多的学生.因此,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扶植他们的自信之树,就必须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但评价学生要防止走向极端.不要以自己主观的好恶来代替客观评价.写评语时既要动情地鼓励,又要委婉地点拨,从而使学生改正缺点.具体操作还要因人而异.如对那些天赋较好,能力较强,自觉性较高的优秀学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例如.我曾对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XX同学:作为班干.你能以身作则.让众多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另外.你思维敏捷,回答问题总是一语中的,常常让众多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演讲时,台下的观众总是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排球赛夺回桂冠时.多少人对你蜂拥而上,众星捧月般地把你高高举在头顶……你真是多才多艺.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让小环境束缚住了你前进的脚步,不满足才是向上的车轮.奋斗吧,争取更上一层楼!对于一些后进生,有些老师常有这种感受,好像一点优点都找不到.这时就要戴上放大镜,善于捕捉偶然的瞬间,即使是偶然的●王忠一次.也要大做文章,予以充分的肯定.寄予满腔的希望,还给他们自尊,自信,鼓起他们希望的风帆.例如.我们班曾有这样一位后进生,他从小无父母.跟着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自卑的心理影响了他的学习,在他心中,好像从未见过"阳光".于是,在写评语时,我写到:X×同学:你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你却坚持读书.这说明你是坚强的.你知道吗?当你取得点滴进步时,老师有多么高兴呀!振作起来吧!当你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学习时,多少同学会为你自豪,多少老师会为你喝彩!加油吧.期待着你的进步!结果奇迹出现了,一向张不开嘴读书的他,竟然能在晨读课中放声朗读.后来又在我一次故意的安排中(事先指导他朗读.然后在课堂上找他读),赢得了众多同学不约而同的掌声,那一次,他竟然激动得哭了.没想到,一次小小的评语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当然,表扬是鼓励,指出方向是鼓励,批评缺点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但批评要委婉地点拨,而不能俨然一个"法官"给小学生写"判决书".例如,给一位作业拖拉贪玩的学生,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X同学:还记得那次运动会上.当你快跑到终点时,你突然绊倒了,但是你却重新爬了起来.强忍着剧痛跑到了终点,当时多少老师和同学被你感动.打扫卫生时,你不怕脏不怕累,常常汗流浃背.你喜欢玩耍.这并不是你的缺点.可是如果只贪玩不学习,知识会飞到你的脑子里去吗?另外,作业拖拉.不仅影响了你的学习.也影响了你的心情,因为你玩的时候也会背着思想包袱.最后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相信你不会让老师失望.因此,写评语时首先要通过细致地描绘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来赞扬其优点,而后用询问商讨的口气把缺点指出来,使学生极力改正缺点.总之.一个孩子一本书,班主任越是善于细致地描绘学生的微妙之处,越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荡起奋进的激流,收到"以小见大" 的功效.(铜山县房村镇吗家小学)这样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经费,并可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业务指导.理科教研组组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研究人员,电教专干对课题研究进行技术支撑.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每学期制订一次研究计划和做好学期小结,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收集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思阶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校农远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际交流活动,每学期从学校,教研组及各实验教师三个层面填写阶段性实验情况报表,通过总结达到巩固实验成绩,深化实验程度,培养实验骨干的三大效应.另外,通过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竞赛活动及邀请城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本课题最大的成果应体现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所建构的多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上.让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成为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成为教学活动的归宿.另外,课题研究预计还有以下一些成果:1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2.实验研究结题报告:3课堂教学实录及公开课展示,电脑课件,优秀教学设计集锦. 28?-2O09.10十三,课题组分工王璩全面负责,课题论证,课题申报,撰写开题报告与研究报告;在九年级进行化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刘忠整理资料,完成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初探》,课例录像,在七年级进行品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郭维岐负责对课题研究的领导与课题经费的开支审核,终审课题研究经验论文集.王宏负责课题组成员之间的联络,课题研究经验系列论文的整理,在三年级进行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王凯辉负责在九年级进行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形成《信息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经验论文.十四,课题研究计划访问的专家许大仁陇南师专科研处主任王钦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维国定西电大校长周建业通渭县教研室主任《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组2008年4月20日(定两rf『通渭县平襄镇店予学校)。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现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
它以一种全新的概念,促进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将会使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生事物走上弯路甚至歧途。
当前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多媒体电脑,便认为教学方法现代化了,就是多媒体教学。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
谈到多媒体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
“多媒体”即文字、图象、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
如教师的版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为图象媒体、录相片为视频媒体等等。
多媒体电脑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从这一点来看,电视媒体与之最为接近。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就不必象以前那样,上一堂电教课要在录像机、vcd、幻灯机、录音机等设备上进行频繁的切换,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构建有效课堂提供了非常好的先行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有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这些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
可透过“浮化背后”,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会深切地感受到:很多教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课堂的效益不高。
这使笔者开始对有效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追寻与思考。
课改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变化得太快,理论一个接着一个,课型一种换一种,好像不管是谁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课堂,不断地用新观点、新理念积极地充实我们的课堂,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于是课堂“热闹了”“精彩了”“现代化了”。
但我们发现,“漂浮的东西多了,深层次的东西少了”,实际真正的效果如何,我们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多了几件美丽的披肩,既不挡风也不遮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
信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
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学习以及信息技术行业案例,深入分析了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学习和实践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总结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学习、信息技术行业案例、教学效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模式、研究方向、教学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是一种学科知识,更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变革和探索。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项目学习等方式逐渐成为教学的新趋势。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果,也能够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能性和挑战。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学方法的优劣,为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研究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概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是我校2006年6月申请,该课题于同年12月被立项,为国家“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子课题,课题立项编号:教电馆研06711187-178号。
(一)课题目标1、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加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技术,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培育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他们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有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功能和教育质量,从而拉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创建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3、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全面开展课改实验,获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版课题相关论文及专着(二)课题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普遍养成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3、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摸索出先进的符合时代变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不断进修,更新观念,适应信息社会变化的需要二、课题研究主要进展(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1、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我校于2002年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
现有网络教室一个,网线均接入各班级。
学校电子图书室藏有课例、教辅等资料500余片。
2、组织了求实的教科研队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有较为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同时课题组人员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建立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它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本文通过电子文本、PPT课件以及微课间的链接学习方式,通过互动区进行交流学习,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
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兴趣。
考评中首次提出“纵向题型”的考评设计理念,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子文本;PPT;微课;纵向题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的重要性。
但凡人类历史上的有影响的文明和当今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重视教育的。
例如美国从建国伊始就十分重视教育,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总统曾指出“如果要建立一个发达国家,我们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以发展生产力、向发达社会转变作为主要目标,主张重视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之必要。
一、教育模式创新的背景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显性知识为基础构建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注重的是学生显性知识的获得,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它忽视了学生隐形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学习隐形知识所应有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技术以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的发展,为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自主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解决了上述教学模式的不足。
信息化自主式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知识的有效互动,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设计合理的考评方式,增强教与学的知识传播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探索“有教无类”的多元教学方法,提供可供参考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
二、教育模式创新的内容(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命”的教学实施研究与实践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技术》“课堂革命”的教学实施研究与实践《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逐渐加速,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四五课堂教学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但是当前多模态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类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基于传统要素的教学数字化还存在瓶颈和障碍。
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线上教学已经普遍展开,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环境的改变要求学习资源也随之改变。
推进课堂教学数字化,助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施数字化建设为我们线上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课堂教学数字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教学环境的改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问题导向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在网课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思政元素的实施和对学生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和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诊改的数字化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机制。
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真正的达到课堂革命的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探索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方式,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通过本门课程课堂革命,既充分发挥传统纸质课本和练习本的必备支撑作用,又能充分挖掘和借助于电子教材等数字化设备的强化和保障作用,同时还可以应用智能化教学工具,让课堂教学过程的数据可用好用,真正实现服务学生新型能力的培养。
同时将如何能够在常态化课堂教学中,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活动(网络课程)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载体,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学活动的各组成部分都是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存在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模式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模式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在全球信息化建设中立于领先地位的先决条件。
作为高中开展的这门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是本门学科教学的关键。
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
一节有效模式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完成教师给予的学习任务,更应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需要。
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模式尝试,一是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改变现有的信息技术学科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士。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通过有效课堂走向高校教学,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校教学观,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一、多种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兴趣,实施有效教学真正的有效教学是让学生提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刻苦努力的实践操作,就会日见成绩。
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后,就会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信息技术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
因此,在备课阶段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运用真实的情境与虚拟任务相结合来设计教学,例如,在讲解网络应用之一——搜索引擎时,摆脱了一贯的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跟着练的方法,采取了虚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帮助他们的外国朋友到网络上寻找与张家界的信息”。
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在新课标 的指导下 ,学生成为 了课 堂教学 的主体 。 教师与学生形成为“ 习 学 共 同体 ” ,新课 程也不 再 只是 知识 的载 体 ,而是教 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 的 过程 。 教学 中 , 我们不难发现 , 当代学生 , 获取知识 的途径 广泛 ,每一个学生都带 着 自己的经验 背景 ,带着 自己独特 的感 受 , 到课 堂参 与学 习的。 来 因此要求教师 在课堂上始终 面向每一个学生 ,了解每
性 的 教 学 模 式 和 学 习 模 式 。它 是 以 问题
、
信 息 技 术 在 课 堂教 学 中 的 应 用
要 遵 循 数 学 的 理 念 思 想 和 方 法
成 不 变 的 内容 ,实 现 以 学 生 为 主 题 地
《 新课程标 准》 出 :学 生的学习和 指 “
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 的 、主动和具有个
一
课程资源 , 将丰富 、 生动的多媒体资源引
入课堂 , 通过支持满足情境创设 、 启发思 考、 资源共 享 、 自主探究 、 作学 习等多 协 方面 的教学方式 与学 习方 式 ,将现代教 育与信息技术 的相结合 ,突破 教育教学
一
根据学生的素质和问题 的难易程度 来科学安排课堂小组 ,是开展有效课 堂 的根本保证 。小组讨论要求教师事前提 供与 问题有关 的教学材料 ,明确小组成 员 的分 工 ,让 学生带 着问题 去探索 、 协 作、 交流 、 解决 。基于问题 的学习是在教 师有效的课堂问题 的前提下 的一种创造
个 性 的过 程 。
2提供 有 利于创 新学 生思 维 、 . 动手
实践 、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
3除 书本 、 . 网络所 提 供给 学 习者 的 共性资源 , 密切联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 组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接着重点讨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和方法。
最后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评估与效果分析,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效。
展望未来,仍有许多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本研究对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策略、评估、效果分析、成效、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对语文教育的需求。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提升语文教育水平,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素养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案例研究等方面展开探讨。
重点分析教学效果评估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以揭示教学模式创新对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教育界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效果评估、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影响因素、教学发展趋势、教学实践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发展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重要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学活动带来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利用虚拟实验室、教学视频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其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旨在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编号:2013-R-27941课题名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负责人:包龙海副组长:胡东望、王瑜所在单位:江苏常州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结题日期:2015年12月19日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有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
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2.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近几年来,学校在加大硬件建设同时,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80%以上的教师获得计算机操作高级证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的整合》在课题研究结题大会上被评为江苏省二等奖。
此课题构建出一套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些年信息技术不断在教育领域中渗透和应用,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教师要着重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适合儿童身心特征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策略引言信息技术过去专指使用计算机来存储、检索、传输和操作数据或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
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主要包括steam、平板教学、微课教学、远程教育、多媒体、VR等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推动教学的转型和发展,以更丰富、创新的教学形式应对小学语文的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意义1.丰富课堂模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
但与此同时,小学生的专注能力较弱,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往往是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很难长期吸引学生的兴趣。
然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
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教师也能将单一、被动的课堂模式,打造互动性强、学生自我探究的课堂模式。
这种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2.能更科学地设计适合小学生身心特征的语文课堂小学生容易被动态、色彩鲜明等形式的事物吸引,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只能围绕课本展开讲述,主要是通过黑板进行板书,而板书的形式主要是文字的方式,这对小学生而言吸引度较低。
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音频,将静态的文字动态化。
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相对而言理解能力较低,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理解一篇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编号:2013-R-27941课题名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负责人:包龙海副组长:胡东望、王瑜所在单位:江苏常州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结题日期:2015年12月19日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有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
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2.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近几年来,学校在加大硬件建设同时,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80%以上的教师获得计算机操作高级证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的整合》在课题研究结题大会上被评为江苏省二等奖。
此课题构建出一套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过程和结果证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创新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师生亲历实践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鼓励我们丰富、完善、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创建现代学校,培育创新人才”为办学理念,全校教师一致认为实践办学理念的重要策略就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行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打造一支科研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长期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基于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探索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来传播。
而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超文本特性,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
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题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国内以这个课题为总课题的研究,更是多乎其多,而真正得出成果,能够很好地应用推广的,却微乎其微。
“现代信息技术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
我们利用它来服务我们的教学,把难点化易,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但目前仍然存在随流现象,盲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根本就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我们要真正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那就是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让我们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1.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支撑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模式的建构创造更好的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是建立在数字化、交互性和多媒体的基础上,这将更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构建有效课堂,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创新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已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新的教学环境,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方面应该包括提供学生交互与合作的机会,使之建立起合作学习体系。
现代教育技信息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将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有效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评判性的思维,协调发展智能与个体。
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完全支持学生之间的通信,促进交互与合作,支持情景化的虚拟真实世界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发挥作用。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理解,以已有认知结构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理、判断,从而建构新知识。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宜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兴趣以及兴趣的动机虽然不是直接承担认知任务,却是动力因素。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
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究,使师生课堂互动,无疑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实践能力。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现代信息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创新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我们知道“模式”是一种标准样式,具有固定性和不变性。
可是我们的教材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的,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个鲜活的的个体,所以我们探究的模式本质要能活跃学习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关注生命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以改变原有整合仅仅限于一般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在教学中能运用计算机查找、处理和交流相关信息,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具体达到: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突出的交互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改革传统教育形式,实现教育的根本改革,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创设主动学习情景,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
5.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新课程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的评价体系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评价的标准、原则和可操作方法,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六、研究的基本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促使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
2.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使分层教学的思想真正得以落实。
3.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4.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操作。
5.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之际,如何保持原来学科的特点。
6.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规律、方法、手段。
本课题准备从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优化,寻求教师和学生消耗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以达到课堂教学“高速度、大面积”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具有如下4个特点:(1)重在解决实际问题;(2)强调研究与行动相结合;(3)不做理论上的一般性推论;(4)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正行动计划。
我校遵循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的思想,侧重于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走“实践—研究—行动—思考—发展—实践”的研究路线。
通过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自我积累、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文献查阅法。
通过查阅相关理论文章,书籍等,或是上网查找、阅读相关理论,提高课题组理论研究水平,把握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避免重复研究。
3.实验研究法。
面向广大教师,进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