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五段教学法”属于A: 斯宾塞B: 赫尔巴特学派C: 蔡斯D: 凯洛夫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A: 赫尔巴特B: 乔伊斯C: 夸美纽斯D: 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19世纪,()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
A: 泰勒B: 布鲁纳C: 杜威D: 斯宾塞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 课程内容即教材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 课程内容即活动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倡导高难度进行教学的是A: 布鲁纳B: 根舍因C: 赞科夫D: 查斯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 问题意识B: 批判意识C: 怀疑意识D: 创新意识正确答案:(多选题) 1: 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A: 独立模式B: 循环模式C: 包含模式D: 渗透模式E: 对比模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2: 教学过程的矛盾包括A: 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B: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C: 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D: 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多选题) 3: 关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不包括知识、技能等。
正确答案:(多选题) 4: 传统教学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A: 夸美纽斯B: 赞科夫C: 赫尔巴特D: 凯洛夫正确答案:(判断题) 1: 合作式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的类型:实验性的探索、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研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2: 课程与教学目标不能够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3: 理智能力的发展不是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当中的一个。
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1、课程观念的变化:(1)、强调课程是学习者实际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课程观念呈现从学科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向。
(2)、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创新的过程。
(3)、强调师生的经验、环境、教材等因素整合的广阔的课程资源新视野(4)、从只关注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
2、课程论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及著作):1902年,杜威《儿童与课程》(最早);1918,博比特《课程论》;中国:1989,陈侠《课程论》;198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3、教学观念的变化:(1)、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
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2)、教学是一种意义建构。
教学其实是要构筑一种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与意义建构的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让他们自己尝试去理解事物,去探索和建构知识。
(3)、教学是师生主动开发资源,不断创生课程的过程。
(4)、“教”服务于“学”,,服务于学生主动地探索性的学习。
4、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的拉特克;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小课程观与小教学观”:课程与教学分离。
课程和教学相互独立,互不交叉。
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和分工。
(2)、“大教学观”:教学包含课程。
可称为教学内容所取代,可成熟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
(3)、“大课程观”:课程包含教学。
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课程系统由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组成其中的可课程实施即教学,教学是课程系统中的一个环节(4)、“整合观”:课程与教学论。
该观念发端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有机的共生的整体,即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与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合二为一,二者是同一事件的两个角度,两个方面。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1、课程与教学的教育学基础:(1)、教育本质论(2)、教育功能论(3)、教育目的论(4)、师生关系论2、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以心理学作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最早源溯于亚里士多德;但真正将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是赫尔巴特。
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
答: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教学通常由四个因素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学是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于是便形成了四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也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矛盾。
在四个矛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其他则为次要矛盾。
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其他矛盾起领导、决定、制约、支配的作用。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过是师生关系的中介,是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
教学内容虽然关系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因人而异,会带有主观的、个性化的色彩;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在教学中不会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教学手段,更是受教师的常识和教学能力的制约,受教学内容的制约,在教学中,一般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由此看来,抓住教与学这个矛盾,把它当作主要矛盾来解决,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教与学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好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手段,都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2、现阶段,我们所提到的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或文本形式的资源。
答:错.课程资源可以按空间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教学论复习资料
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1、课程要求:课程是预期的,课程要对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课程目标要事先设计,课程编制人员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选择和组织课程目标。
2、现代课程观的变化:1.强调课程是学习者实际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课程观念呈现出从学科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向。
2.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创新的过程。
3.强调师生的经验、教材、环境等因素整合的广阔的课程资源新视野。
4.从只关注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一)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二)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三)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载体之一(四)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五)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4、课程论的诞生◆1.1918年博比特(F. Bobbitt)出版的《课程》,标志着课程论的诞生。
2.杜威1902 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与博比特的《课程》共同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5、理论界对教学的基本认识(一)对教学的基本涵义的理解1.将教与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指施教者指导受教者进行的学习活动。
2.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相当于施教者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施教者的行为。
(二)教学的逻辑起点--- “学习”(三)教学的本质---引导学生“学”现代教学观——教学并不是给予,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讲解程度并不成正比关系。
教学应当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的获取.教科书是写给学生看的,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之一;6、何谓学定教?——学是教的根据,教法要适应学法,教的规律要符合学的规律7、如何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要求:教师要做到“三个服从”一是教师思维要服从于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不要强迫学生跟着自己走。
二是教案服从于课堂当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教师不要用教案来框住学生。
三是教学进度要服从于效果当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思考而占用了较多时间时,教师不要为赶进度而打断学生的思维,要切实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的速度、深度与学生实际失调的毛病。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1 免费答案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 V 1. ()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B. 隐性课程C. 选修课程D. 活动课程标准答案:D2.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 教育研究者B.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 校长D. 教师和学生标准答案:D3.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B. 核心课程C. 跨学科课程D. 潜在课程标准答案:A4.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B. 核心课程C. 跨学科课程D. 潜在课程标准答案:A5. 新教育坚持()中心说。
A. 教师B. 学生C. 教材标准答案:B6. 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作品能力的反省。
这属于()成长记录袋。
A. 理想型B. 展示型C. 文件型D. 评价型标准答案:A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 V 1. 课程论在当代主要有以下几个课程论流派A. 要素主义的课程论B. 结构主义的课程论C.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论D. 斯腾豪斯的课程论E. 人本主义的课程论标准答案:ABCDE2.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主要有()类型A. 结构性表现任务B. 口头表达C. 创作作品D. 书面表达标准答案:ABC3. 关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不包括知识、技能等。
B. 只有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而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则不需要课程资源。
C.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D. 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没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七次在线作业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七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6 道试题,共15 分。
)V 1. ()的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
A. 社会改造主义B. 人本主义C. 进步主义D. 结构主义满分:2.5 分2. ()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9个原则A. 泰勒B. 巴恩斯C. 窦尔D. 塔巴满分:2.5 分3. ()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B. 隐性课程C. 选修课程D. 活动课程满分:2.5 分4. 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教材是由A. 各学校自己开、发编写B. 北京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C. 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D. 教育科学出版社统一编写满分:2.5 分5. ()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 布鲁纳C. 杜威D. 赫尔巴特满分:2.5 分6. ()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合作性D. 探究性满分:2.5 分二、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10 分。
)V 1.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主要有()类型A. 结构性表现任务B. 口头表达C. 创作作品D. 书面表达满分:2.5 分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3.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A. 课程目标的选择B. 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C. 人类经验的分析D. 课程目标获得E. 教育计划的制定满分:2.5 分4. 传统教学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A. 夸美纽斯B. 赞科夫C. 赫尔巴特D. 凯洛夫满分:2.5 分三、判断题(共30 道试题,共75 分。
)V 1. “给予每个人做领导人的机会” 不是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的方式。
2014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答:正确。
教育它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的艺术形式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它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孩子身上,一个孩子教的是好是坏,得看你的教育方法用的是否得当,教育的方法就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正是这门深奥的艺术造就了现在的成功者2、结合教学模式的有关特点判断: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是普遍适用的。
答:错误。
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可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模式中包含有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
所以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比如卫生课、防疫课、等关系公共卫生和安全健康的内容都适合上大课,免除了分头授课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和授课者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弊端,能让听众得到真知灼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几条。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凭借所展开的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化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
4、按课程类型,通常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分为哪些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六次在线作业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六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6 道试题,共15 分。
)V 1. ()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 课程内容即教材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 课程内容即活动满分:2.5 分2. 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 实践能力B. 记忆能力C. 思维能力D. 创造能力满分:2.5 分3. ()是课程改革的统帅,认清它,对于我们把握课程改革是很重要的。
A. 课程改革手段B. 课程改革途径C. 课程改革目标D. 课程改革评价满分:2.5 分4. 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A. 泰勒B. 布卢姆C. 布鲁纳D. 派纳满分:2.5 分5. 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教材是由A. 各学校自己开、发编写B. 北京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C. 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D. 教育科学出版社统一编写满分:2.5 分6. 教学是有一定的社会性的,课程标准体现()需求,属于文件课程。
A. 国家B. 地方C. 学校D. 管理满分:2.5 分二、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10 分。
)V 1.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主要有()类型A. 结构性表现任务B. 口头表达C. 创作作品D. 书面表达满分:2.5 分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搜集资料时,应考虑如下原则A. 所搜集的资料应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B. 要尽可能搜集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面准确的资料;C. 学校应能根据所搜集的资料清楚地描述学生学习的优势和不足。
D. 搜集的资料与研究无关的就剔除掉。
3. 关于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不正确的说法是A. 为适应新课程的种种要求,教师必须成为一个“超人”B. 教师是学习促进者,也是学习者。
C. 教师应具有独立的专业精神,不可避免的需要孤立。
D. 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接收者。
满分:2.5 分4. 讲授法分为A. 讲述B. 讲解C. 讲评D. 讲演满分:2.5 分三、判断题(共30 道试题,共75 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7)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7)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2.[单选题]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A)活动分析法B)事件分析法C)职业分析法D)目标分析法3.[单选题]在下列课程类型中,中国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地方课程4.[单选题]以下哪种不是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 )A)发现学习法B)程序教学法C)刚要信号图示法D)六步教学法5.[单选题]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
A)课程目标B)培养目标C)教育目标D)教学目标6.[单选题]----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按学科逻辑编制课程,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课程设计取向。
A)学科中心设计B)学习者中心设计C)问题中心设计D)教学者中心设计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8.[单选题]出版于1918年,标志着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著作是( )1-3A)《课程》B)《课程编制》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9.[单选题]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上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10.[单选题]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的是()A)学术中心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社会中心课程论D)儿童中心课程论11.[单选题]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 )。
A)社会效率运动B)八年研究C)科学测验运动D)学科结构运动12.[单选题]现代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学的( )。
A)情感性、双边性、发展性B)双边性、教育性、情感性C)教育性、情感性、发展性D)教育性、情感性、发展性1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集体教学的是( )A)班级授课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贝尔-兰卡斯特制14.[单选题]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起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15.[单选题]课程实施中,从中间向上的策略实施的主体是( )。
课程与教学论1~8章测试题
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 )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
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5.“儿童中心”、“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爱弥尔》D.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活动与研究1.实话实说:分别用“课程”、“教学”为核心词,说300字一段话。
(运用“Google”(http://)等搜索引擎上网检索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不同观点,并加以讨论。
)2.素读《学记》。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一、选择题1.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本质就是课程与教学权力和课程与教学权力的变化而造成的利益的变化A.课程与教学权力及其变化B.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目标C.、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载体和主体D.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2.(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蛋糕型D.学校自主型3.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五次在线作业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5春第五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6 道试题,共15 分。
)V 1. 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A. 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B.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C. 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满分:2.5 分2. 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A. 连续性B. 顺序性C. 整合性D. 跳跃性满分:2.5 分3.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A.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 《义务教育法》满分:2.5 分4. ()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B. 隐性课程C. 选修课程D. 活动课程满分:2.5 分5. “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的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指的是哪种教学模式?A.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C.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D. 程序教学模式满分:2.5 分6. 导生制又称A. 贝尔—兰卡斯特B. 道尔顿制C. 文纳特卡制D. 特朗普制满分:2.5 分二、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10 分。
)V 1. 关于合作学习,以下提法正确的有A.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B.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形成合作学习热C. 合作学习有互助性、互补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D.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满分:2.5 分2.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A. 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B. 在发现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C. 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绝对对立的,不能互补D. 从教学实际上看,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满分:2.5 分3. 当前的课程管理体现出()等趋势。
课程与教学论 通用版本复习(包括旧版与新版)全书全课程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题型: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三、理论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五、应用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绪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象·问题·规律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问题,国内有三种常见观点:①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现象,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现象;②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问题,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问题;③课程论研究课程规律,教学论研究教学规律。
简单说,可以称为现象论,问题论和规律论。
虽然大家对研究对象的表述方式各有侧重,但各种具体研究活动都注重观察现象、探寻和利用规律,因而具有内在一致性。
科学研究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我们把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什么?大体来说,有三个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①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②确立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③要提高水平和质量,就需要探讨优化课程与教学的技术问题,即怎么做才更好的问题,这对于课程与教学论来说一直是很重要的任务。
探讨课程与教学的规律,确立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本身就为优化课程与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归纳来说,《大教学论》提出和初步探讨了现代教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教学论学科的建立是众多教育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性善论;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指导“教育心理学化”活动;第斯多惠系统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乌申斯基关注人的心理规律,强调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斯宾塞创立了实科课程理论。
★其中,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学术界常把其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三本教材: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小结: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
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选用教材:张华着《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本章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1918年,美国着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2-0003.F9BCEB55-BE4D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2-0003
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争论是关于()规律的争论。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C:教育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
D: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答案:B
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斯腾豪斯
D:查斯特
答案:B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推行()教育。
A:素质
B:全球化
C:义务
D:应试
答案:A
()的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
A:社会改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进步主义
D:结构主义
答案:B
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统一固定的A:开放课堂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答案:B
实践性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腾豪斯。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概论1、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度的优越性。
2、“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论”:以杜威教学理论为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
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3、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4、泰勒提出课程编制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结果。
(即课程的“目标模式”)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课程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文本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一种是实践形式。
2、了解课程计划P37 了解课程标准P383、对我国文化和教育事业影响深刻而久远的主导课程:“四书五经”和“三、百、千、千”春秋时期,孔子就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书为主要教材。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4、“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音乐、几何、天文5、“学科教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优点: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认识世界,更有效的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为身心发展奠定十分扎实的知识基础。
缺点: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优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技能学习和儿童个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A、认识目标B、行为目标C、展开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2、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从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出现()不同的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D、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3、一般来说,学校课程可分为:()A、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B、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C、社区及家长研制的课程D、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4、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A、教育哲学B、政治制度C、学习理论D、教学理论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如下:()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D、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课程6、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包括:()A、全面利用资源进行 B 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我发现的学习C、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D、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学习7、下列属于范例教学过程结构阶段的有:()A、范例的阐明个的阶段B、范例的阐明类的阶段。
C、范例的检验假设阶段D、范例的掌握规律阶段8、下列是来源于美国的教学模式的有:()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程序教学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合作教育教学模式9、课程论在当代主要有以下几个课程论流派:()A、要素主义的课程论B、结构主义的课程论C、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论D、斯腾豪斯的课程论E、人本主义的课程论10、传统教学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A、夸美纽斯B、赞科夫C、赫尔巴特D、凯洛夫E、赫尔巴特11、凯洛夫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A强调双基和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B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C教学过程的认识本质论D共产主义教学目的论E兴趣与自发原理12、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代表人物有:A赞科夫B根舍因C布鲁纳D杜威E查斯特13、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几种类型:A学科B经验C目标D计划E活动14、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A大教学小课程B大课程小教学C课程、教学相对独立D课程与教学互为反馈E课程统御教学15、国外课程评价的改革的特点:()A: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B:从单元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
C:只强调过程性评价。
D:从重视结果的评价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
三、简答题1、简述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课程设计模式?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3、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5、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6、简述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7、简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四、辨析题1、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2、新的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把发展性评价放在优先地位。
五、论述题1、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应采取哪些策略?2、结合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对()的重视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过程C、方法D、体验2、()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活动课程3、()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三级课程是一个管理概念,因此,国家课程是最高级最重要的。
B 课程改革还不成熟,其管理权力的下放一定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
C 国家课程就是国家的责任,国家可以完全不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D 三级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都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
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要以()经验为主。
A 间接、B、直接6、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发现法”的是:()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D根舍因7、学习策略方面看,有的学生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理论思维,这体现了学习方式带有明显的()特征A 灵活性B 稳定性C个性化 D 多样性8、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推行()教育。
A:素质B:全球化C:义务D:应试9、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教材是由()A、各学校自己开、发编写B、北京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C、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D、教育科学出版社统一编写10、传统的教学大纲强调()。
A:学生的学B:为终身发展打基础C:建立多元评价体系D:教师的教11、()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
A、生成性目标B、形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12、要开发()课程,各学科课程的标记必须消失。
A、广域B、相关C、融合D、活动13、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A 、连续性B、顺序性C、整合性D、跳跃性14、()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性因素。
A 教师B 课程专家C 学生D 家长15、新教育坚持()中心说。
A 、教师B、学生C、教材二、多项选择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都是围绕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也是()和()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础教育担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
A:邓小平的“三个面向”B:江泽民的“三个代表”C:党的“四项基本原则”D:党的“改革开放策略”2、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大致有几种模式。
()A 中央集权型B 地方分权型C 混合型D 校本开发型3、地方课程----------()A 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B 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C 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D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4、理想型档案袋主要由()构成。
A 作品产生说明B 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学生的观察。
C 系列作品D 学生的反思记录。
5、下列可以做为“真正的评价”的手段包括:()A 演讲B 读书笔记档案袋C 标准化测验D 论文写作6、纵观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体现的基本课程改革理念是:()A:注意基础学力的养成。
B:注重信息素养的提高。
C: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养成。
D: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7、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在()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A:知识经济B:计算机技术C:信息化D:全球化8、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后,可以将我国现在的课程方案理解为()。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9、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应该具有如下的性质:()A:可评估性 B:可理解性 C:可完成性 D:可伸缩性10、当前的课程管理体现出-()-------等趋势。
A 民主化B 规范化C 弹性化D 整合化11、以下符合课程管理概念的是-()-------A 分级管理B 多个主体C 手段多样D 管理全面12、传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弊端:()A 过于强调单一、被动、灌输知识B 学生形成被动、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C 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丧失D 难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3、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A 创新能力B 实践能力C 批判能力D 怀疑精神14、属于夸美纽斯教学思想的有:A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B兴趣与自发原理C直观性教学原则D教育性教学思想E班级15、杜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A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B经验的含义与知行统一C反思思维与问题教学D兴趣与自发原理三、简答题1、简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3、按课程类型,通常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分为哪些方面?4、简述根舍因的教学思想。
5、简述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6、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7、新学习方式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什么?8、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基本途径?四、辨析题1、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
2.掌握学习是以个别学习为基础,伴之以经常的、及时性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的帮助。
五、论述题1、思考一下你身边有哪些课程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