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 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 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详细步骤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详细步骤

2、实验材料: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 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然后向1号管注入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向2号管 注入2ml蔗糖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 (2)轻轻振荡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 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0C左右的热水中, 保温5min。
脂 肪 + 苏丹IV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红色
紫色反应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 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p18)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实验二、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
实验原理
染色剂 染色颜色
DNA RNA 甲基绿 吡罗红 绿色 红色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内容 必修2-0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必修2-02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必修2-03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必修3-0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必修3-02 模拟尿糖的检测 必修3-03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必修3-04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7)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注意事项
在实验A中注入2ml可溶性淀粉的3支试管要先放入 不同环境5min 在实验B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 再加可溶性淀粉液。
问题讨论
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为什么要 在加入淀粉酶溶液之前控制好各自的温度?

高中生物___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___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注意事项:
(1)如果用鸡蛋清作为材料,则必须进行充分稀释,否则反应 后的产物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 刷干净。 (2)【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NaOH,B液:0.01g/mL CuSO4。先加A液后加B液,且B不能过量,不需要加热。 (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 掩盖生成的紫色。 (4)先加入A液2ml,摇匀;再加入B液3-4滴,摇匀。
四﹑实验结果 示例
思考与讨论:
(1)9%Nacl溶液的作用? 保持空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2) 8%盐酸的作用? 杀死细胞,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要现用现配。该实验不宜选用绿色 植物叶肉细胞(有颜色)和其他有颜色的细胞(如鸡血细胞) 作为实验材料,因其会干扰颜色观察。
R—CHO+2Cu(OH)2→R—COOH+Cu2O↓+2H2O
注意事项;1、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现用现配。 2、需水浴加热
还原糖的检测结果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 Cu2O沉淀。 -CHO+Cu(OH)2悬浊液 -COOH+Cu2O↓(砖红色)
二、脂肪的检测 (1)选材:经浸泡去种皮的花生种子。 (2)检测过程:
(4)染色
在载玻片上滴加两滴2滴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 色5分钟 吸去多余的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5)观察:先低倍镜:选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到视野中央 。后
高倍镜: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0.9%生理盐水?
人口腔上皮细胞
取材
8%盐酸?
30℃水浴

高中生物16个实验原理解析

高中生物16个实验原理解析

高中生物16个实验原理解析生物实验题是历年高考的拉分大项,但是生物实验既多又杂,容易混淆,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十六个生物实验原理,考前一定看一遍哦~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反应方程式:葡萄糖+ Cu(OH)2 葡萄糖酸+ Cu2O↓(砖红色)+ H2O,即Cu (OH) 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2、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4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还原糖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还原糖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还原糖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掌握还原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还原糖检测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包括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能够将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为Cu+,形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本实验采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中还原糖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梨、白萝卜等富含还原糖的植物组织。

2.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滴管、电子天平、50~65℃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适量苹果、梨、白萝卜等植物组织,切成小块,用组织捣碎机捣碎,过滤取滤液。

2. 配制斐林试剂: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现配现用。

3. 取样:取2mL待测组织滤液于试管中。

4. 添加斐林试剂:向试管中加入1mL斐林试剂。

5. 加热: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约2min。

6.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苹果组织滤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2)梨组织滤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3)白萝卜组织滤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苹果、梨、白萝卜等植物组织滤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这些植物组织中富含还原糖。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还原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加深了对还原糖在生物体内作用的理解。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还原糖的概念、性质和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掌握了还原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4.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5.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高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教案

高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教学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济南二中王磊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以及鉴定原理。

能力目标:运用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猜想、观察、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参与实验,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三、教学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方法可采用讨论与学生实验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1.教师材料用品:蛋白质悬液、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食用油、蛋清、马铃薯匀浆、苹果匀浆、鲜肝提取液、花生种子和匀浆;双缩脲试剂、碘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银溶液、班氏试剂、苏丹Ⅲ染液;4支试管、双面刀片、显微镜。

2.学生调查并预测蛋清、马铃薯匀浆、苹果匀浆、鲜肝提取液、花生种子和匀浆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填写表格。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知道你所吃的食物中,哪些含可溶性还原性糖多、哪些含脂肪多、哪些含蛋白质多吗?想知道吗?那就跟我一起做实验亲自检测一下。

(二)新课探究1.还原性糖的鉴定选材加入试剂颜色变化结论:还原性糖与班氏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从而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

2.脂肪的鉴定:选材:加入试剂染色:2~3min染色反应:结论:脂肪能被苏丹III 染液染成橘黄色,从而检测脂肪的存在。

3.蛋白质的鉴定。

选材加入试剂染色反应: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反应呈紫色, 从而检测蛋白质的存在。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为提高实验效果,应精心选择含糖最高,富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染液 橘红色颗粒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溶液含脂肪、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选好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本实验的三类有机物的鉴定均依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所以在试验中应特别要求学生观察鉴定实际加入前后的颜色变化,并做好记录。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2.1-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2.1-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反应即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能与铜 离子(Cu2+)作用,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双缩脲试剂用于通过双缩脲反应检测双缩脲,因蛋 白质中也有-CONH-基也可用于检验蛋白质,与蛋白 质接触后的颜色呈紫色。
(4)淀粉+碘液
蓝色
2.实验步骤:
(1)还原糖的鉴定
1 1 1
(2)脂肪的鉴定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 h,将子叶削成薄片
需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 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在碱 化,Cu(OH)2被还原为Cu2O 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
成络合物
砖红色
紫色
乙液CuSO4浓度为0.05g/mL
B液CuSO4浓度为0.01 g/mL相同点
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浓度都是 0.1g/mL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 颜色反应。
(1)还原糖+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现用现配)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等是非还原糖)
(2)脂肪: 苏丹Ⅲ染液 镜检 橘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紫色
双缩脲(NH2-CO-NH-CO-NH2)是两个分子脲(即尿 素)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NH3)后 得到的产物。
①取最理想的薄片 ②染色:滴2~3滴苏丹Ⅲ染色3 min或苏丹Ⅳ1min 制片 ③去浮色: 1~2滴50%的酒精 ④制成临时装片:吸、滴、盖
镜检:在低倍镜下找到已着色的花生子叶最薄处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结论: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练:(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练:(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练:(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2、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3、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A.AB.BC.CD.D4、下列实验材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产生紫色反应的是( )A. 抗体B. 唾液淀粉酶C. 煮沸的豆浆D. 氨基酸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实验中,错误的是( )A.在梨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生成砖红色沉淀B.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液体由会产生紫色反应C.只有用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D.制作花生临时装片时,先染色再用酒精去浮色,盖上盖玻片完成装片制作6、在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①甘蔗的茎②油菜籽③花生种子④梨⑤甜菜的块根⑥豆浆⑦鸡蛋清A. ④②⑦B. ⑤②⑦C. ①②⑥D. ④③⑥7、取一定体积的鲜牛奶,盛放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内添加足量的蛋白(水解)酶,并进行适温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甲试管溶液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乙试管溶液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预测检测现象为( )A.甲试管溶液无变化,乙试管溶液无变化B.甲试管溶液变紫色,乙试管溶液呈砖红色C.甲试管溶液无变化,乙试管溶液呈砖红色D.甲试管溶液变紫色,乙试管溶液无变化8、下列关于蛋白质和还原糖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用的试剂由相同种类的溶液组成,但溶液的浓度不完全相同B.检测蛋白质和还原糖所出现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紫色和砖红色C.两种物质检测时所用的两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将红细胞破碎后可用于检测蛋白质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10、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11、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相同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12、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① 葡萄糖② 淀粉③ 蔗糖④ 麦芽糖⑤ 果糖⑥ 纤维素A.① ④ ⑤B.② ③ ④C.① ⑤ ⑥D.① ② ④13、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g/mL的NaOH溶液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1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检测还原糖的材料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别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15、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生物组织细胞中富含的有机物。

2. 能力目标①在理解实验原理,参照实验步骤介绍基础上,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小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②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三.教学难点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配置和使用方法。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材料的准备、试剂的配置。

2.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食物中富含的有机物;预习糖类、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原理。

五.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六.实验原理、材料及方法(一)还原糖的鉴定1.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可溶性糖且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叫做还原性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的0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的4溶液配制而成,两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0H)2沉淀。

(0H)2与加入的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20沉淀。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的0H溶液)和乙液(0.05的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实验时将4~5滴乙液滴入2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实验材料(改进)梨的果实。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教材分析:1.该实验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第一个实验。

从此以后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增加。

本实验的操作技能的学习为以后该类型实验打好基础,一定要强调规范化操作方法。

2.低高倍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等技能,学生经初三、高一两年的搁置,已显生疏。

实验时教师可考虑予复习,或通过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规范操作要领。

3.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内容较多、实验时间长,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完成。

如实验中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分工合作可缩短实验时间。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及从现象出发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亲手实验体验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实验内容较多,实验时间长,必须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学生要分工合作、教师指导演示。

五、材料用具:实验材料:葡萄糖液、苹果组织液,植物油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或新鲜的花生种子,鸡蛋蛋白稀释液、黄豆组织液。

仪器:徒手切片刀,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原理讲解:1.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高中生物必修1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1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 林 试 剂 双 缩 脲 试 剂
鉴定物质 成 分
可溶性还原性糖 甲液
0.1g/ml NaOH溶液
蛋白质或多肽 A液
0.1g/ml NaOH溶液
乙液
0.05g/ml CuSO4溶液
B液
0.01g/ml CuSO4溶液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合均 匀后再注入 (即现配现用) 水浴加热
实验原理

显色反应
有机物 糖类 淀粉
染色剂 颜色反应 碘液 蓝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苏丹Ⅲ/Ⅳ 脂肪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砖红色
橘黄的检测
(1)取一支试管1,注入2mL梨匀浆; (2)另取一支试管2,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1mL斐林试剂乙液,振荡, 混合均匀,制成斐林试剂; (3)将试管2中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注入试管1中,振荡混匀; (4)将试管放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脂肪的检测
(1)取材:取一片花生切片,选择最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2)染色: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染液; (3)去浮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4)制片与观察:吸去酒精,滴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在显微镜下找到子叶最薄处,寻找橘黄色脂肪颗粒
蛋白质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作用, 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 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 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 发生颜色反应。
紫色
注意 双缩脲试剂A: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 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使用时,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 荡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

探究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探究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探究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探究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3篇生物中的还原糖篇一: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物质鉴定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

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还原糖有、、等;(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2)还原糖与(试剂)在(条件),生成沉淀。

2、成功关键――取材的重要性(1)含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2)生物组织颜色宜浅――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的匀浆、白萝卜的根等。

思考:用甘蔗汁行吗?为什么?3、注意事项――斐林试剂的使用(实际上用的是)(1)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2)使用原则――①;②;条件――;(实际上用的是)(3)现象――颜色变化过程:→→4、方法步骤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脂肪可被(试剂)染成(或被染成)2、方法步骤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方法二、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一定要用显微镜吗?)(1)取材切片(2)染色:用的酒精,目的是:,原理是。

思考:还有哪些实验中用到酒精?作用分别是什么?(3)低倍镜观察――寻找花生子叶薄片的,移至;(4)高倍镜观察3、成功关键――取材的重要性(1)选择富含的生物组织或器官,如:花生种子,干种子需要浸泡;(2)种子要足够大,便于做徒手切片。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1)蛋白质与(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反应;思考:尿素与该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吗?2、成功关键――取材的重要性(1)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如:大豆种子、鸡蛋蛋清;(2)颜色宜浅3、注意事项――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实际上用的是)(1)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2)使用原则:先加入,再加入;(条件:不需加热)4、方法步骤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淀粉遇变;2、材料:马铃薯匀浆习题1.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对斐林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直接滴加在苹果的切面上B.最好是刚配制的C.由甲液和乙液两种组成D.使用时,必须混合均匀2.对生物组织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现成的食用豆浆代替研磨制备的生物组织样液B.用鸡蛋蛋白作材料必须用水加以稀释C.将双缩脲试剂A和B同时加入盛有黄豆组织样液或蛋白质稀释液的试管中,摇匀观察D.制备黄豆组织样液时,要加少许SiO2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贮存5.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C.都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6.在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光学显微镜的是()A.观察细胞质的流动B.脂肪的鉴定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7.(多选题)下列实验中,需要对实验材料染色才能用显微镜观察清楚的是()A.观察蚕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D.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的变化8.(1)脂肪的鉴定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高考生物知识点: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高考生物知识点: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的检测原理1.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或者班氏试剂,这两种试剂都是浅蓝色的,加入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2.脂肪用苏丹红,可以发现被染成橘红色3.蛋白质有肽键,也就是有双缩脲结构,用双缩脲试剂,变成紫红色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材料用具:一、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应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佳,实验前需浸泡3-4h。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鸡蛋蛋白或用浸泡1-2d的黄豆种子(或豆浆)。

二、仪器和试剂1、仪器水果刀、镊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大小烧杯、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研钵、石英砂、纱布、显微镜2、试剂班氏试剂、苏丹III染剂、双缩脲试剂、体积分数为2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方法步骤: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为节省实验时间,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的组织样液(具体方法参照课本中有关内容)。

2、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1)取A、B编号的2支试管,分别注入2ml组织样液和2ml 蒸馏水。

(2)向2支试管内分别加入5—6滴班氏试剂。

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呈蓝色。

(3)将2支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左右。

在对试管加热煮沸过程中,随时仔细观察并对比2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教学建议(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的组织样液进行实验,比较这些植物组织中含糖量的高低,从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

另外,也可选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的某器官作为实验材料,以比较它们含糖量的高低,如用不同品种的柑橘果实。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必修一必知实验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必修一必知实验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如:加热葡萄糖+ Cu OH 2 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OH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五、方法步骤:操作方法注意问题解释1. 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OH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OH 2生成;4. 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也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缩短实验时间;操作方法注意问题解释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如:葡萄糖 +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三.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第二步: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第三步: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提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问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提示: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第四步:观察并用细胞准焦螺旋调焦;四: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答: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3.P8图是一个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大肠杆菌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答: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移动转换器,换镜后,只准调节细准焦和反光镜或光圈;问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ABCA、物像不在视野中B、焦距不在同一平面C、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D、未换目镜问2: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工作距离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工作距离越短;故装片不能反放;5.装片的制作和移动:制作:滴清水→放材料→盖片移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6.污点判断: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7.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实验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四.结论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一.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三.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四.方法步骤: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 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3.活细胞内,线粒体的分布总是均匀的吗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61“探究”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 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三、实验步骤: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P83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例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一.实验原理: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实例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三方法步骤:实例3: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操作步骤:用表格开式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一.实验目的: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略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三.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一.实验目的:1.尝试用过滤方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和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到的色素;2.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以及各自所呈现的颜色;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三、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四、实验步骤:步骤注意问题分析1.提取色素加SiO2 加SiO2为了研磨得更充分;5克绿叶剪碎,放入研钵,加SiO2、CaCO3和5mL丙酮或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若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加CaCO3加丙酮迅速加CaCO3防止研磨时叶绿素受到破坏;因为叶绿素含镁,可被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产生的氢代替,形成去镁叶绿素,CaCO3可中和液泡破坏释放的有机酸,防止叶绿体被破坏;叶绿体色素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减少研磨过程叶绿素的分解,减少有毒性的丙酮挥发;2.收集滤液漏斗基部放一单层尼龙布,研磨倒入漏斗内挤压,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用棉花塞塞住试管口; 尼龙布起过滤作用;试管口用棉花塞塞紧是为了防止丙酮挥发;3.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滤纸,顺着纸纹剪成长10cm,宽1cm的纸条,一端剪去二个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划一铅笔线; 干燥顺着纸纹剪成长条一端剪去二个角可吸收更多的滤液;层析时,色素分离效果好;可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4.划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划出细、齐、直的一条滤液细线,干后重复三次; 滤液细线越细、越齐越好;重复三次;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增加色素在滤纸上的附着量,实验结果更明显;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划线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纸条;烧杯要盖培养皿盖;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层析液中的苯、丙酮、石油醚易挥发;6.观察实验结果由上至下分别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扩散最快是胡萝卜素,扩散最慢是叶绿素b,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五:实验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问题:1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2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3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4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5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6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7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8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9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10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11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12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实验十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一P11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二.实验原理: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效换物质的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快;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三.操作步骤:结论:块的增大而减小;四.课后讨论题答案:1.当NaOH 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NaOH 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NaOH 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NaOH 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 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2.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计算结果如下表;3.细胞越大,;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三.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讨论:1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完整版)高中生物还原性糖以及脂肪的鉴定实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高中生物还原性糖以及脂肪的鉴定实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还原性糖以及脂肪的鉴定实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题还原性糖以及脂肪的鉴定实验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来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脂肪过程与方法演示,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科学实践习惯教学方法演示,操作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还原性糖鉴定:(1)鉴定原理:还原性糖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可被Cu(OH)2氧化,而Cu(OH)2被Cu2O(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2)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用具:试管,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火柴(3)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4)步骤:1、向试管中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注明知识要求:A “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的鉴定实验:(1)原理: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苏丹IV染成红色。

(2)实验材料:花生种子,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双面刀片,滴管试剂:苏丹III或苏丹IV(3)步骤:1、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2、方法二:实验步骤:选材——_________——加试剂——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备注比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比较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成色反应条件反应原理颜色浓度相同点当堂检测备注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注意] (1)检测还原糖时对于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①含糖量较高,如检测还原糖时宜选用苹果,苹果含大量还原糖,不能选择甘蔗、甜菜等,因为这两种实验材料中含蔗糖较高,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②颜色为白色或浅色。

白色或浅色的材料可以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遮盖反应结果,如检测还原糖时一般不选择西瓜,检测蛋白质时一般不选择血红蛋白等。

(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①成分方面:两者都含有NaOH和CuSO4,但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 ,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②使用方法:斐林试剂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匀之后加入待检测溶液,并且需要温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 液,摇匀后再加B液,不需要加热。

(3)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的颜色: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用蛋清液作为实验材料鉴定蛋白质,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

如果不充分稀释蛋清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容易洗刷干净。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只有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需要加热,且实验中需要用温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只有检测脂肪的实验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因为脂肪颗粒储存于细胞中,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甲液乙液A液B液成分0.1g/mLNaOH溶液0.05g/mLCuSO4溶液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鉴定物质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反应原理可溶性还原性糖将Cu(OH)2还原成Cu2O砖红色沉淀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添加顺序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现用现配)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反应条件水浴加热50~65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问题记录反应现浅蓝色→棕色→砖红色变成紫色象一、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设计方法二、蛋白质元素计算注:每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2分子的H。

超详细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超详细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考纲规定的17个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鉴定物质成分的生化实验)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类实验)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类实验)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类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物质性质的探索实验)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物质性质的探索实验)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物质性质的探索实验)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物质性质的探索实验)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类实验)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生理现象的分析设计实验)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生理现象的分析设计实验)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鉴定物质成分的生化实验)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实验)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调查实验)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理现象的分析设计实验)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实验)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观察类实验)一、教材实验复习(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步骤:取材→制片→观察注意问题:①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a.适当升高温度(20~25℃); b.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d.切伤部分叶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在对盛有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因为试管受热不均匀,若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5.双缩脲试剂并不是双缩脲分子。所谓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经脱氨缩合而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实验桌上两瓶不同浓度的CuS04溶液,避免拿错。
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注入组织样液2ml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七.疑难精析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或不溶性糖。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取样 注入试剂 加热和观察
选材: 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
制备组织样液 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
斐林试剂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
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还可以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的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
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混合后,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
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二、脂肪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基,因此叫还原性糖;蔗糖的分子内
没有游离的半缩醛基,因此叫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实际上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选材原则。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常用的植物组织是: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为淀粉,其叶不理想。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等,其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影响鉴定时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不宜作实验材料。
答案:(1)用韭菜叶片做还原糖实验不能成功,因为叶片内虽然含有大量可溶性还原糖,但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颜色较深,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
(2)若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从理论上说可以成功,因为该种子含较多的脂肪,种子也比较大,便于进行徒手切片;
(3)由于卵白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从理论上讲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是会成功的。
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 作用,形成紫色或紫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8.填表比较实验1和3
比较项目
试剂及成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加热与否
结果
可溶还原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NaOH和CuSO4
新配制的Cu(OH)2溶液
NaOH浓度为0.1g/mL,CuS04的浓度为0.05g/mL
先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而后立即使用。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NaOH和CuSO4
在碱性环境下的Cu2+
NaOH的浓度为0.1g/mL,CuS04的浓度为O.01g/mL
先加入Na0H溶液,然后再加CuS04溶液。
(不能过量)
不需要
溶液呈紫色
9.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也用注意对照。如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时,鉴定之前需留
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样液颜色变化作对比。
例1用下列实验材料做特定实验,从理论上讲能否成功?说明依据的道理。
选材:卵清稀释液或黄豆(浸泡1-2d)豆浆滤液
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g/ml的NaOH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步骤:
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注入组织样液 注入试剂A 注入试剂B 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1)用韭菜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2)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3)用卵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解析]此题是要求根据课本实验原理进行拓展和应用,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趋势。韭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转变成淀粉,
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绿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不宜用这些单子叶植物作此实验材料;后两个实验材料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时,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
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染色反应为红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制备生物组织实验材料 染色 去浮色 制作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制片: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3.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关键性的步骤在于斐林试剂现用现配及用量。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的CuS0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混合均匀后[得到淡蓝色的Cu(OH)2沉淀的悬浊液]立即使用。如果过早混合会产生Cu(OH)2沉淀,加入到组织样液中并加热时会产生黑色CuO沉淀。而临时混合所得斐林试剂立即用于实验,即可使新制的Cu(OH)2作氧化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溶液的变化过程:淡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6.蛋白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
料常用的是鸡蛋。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先加双缩脲试剂A (0.1g/mLNaOH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0.01g/mLCuSO4溶液)。如果用鸡蛋白稀释液,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洗净。
7.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子叶要削成理想薄片。为了作好徒手切片,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也可改成刮取种子子叶泥制作临时装片,易做,效果又好。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小时,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