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课程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国家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国家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

第三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章实践教学体系第五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第六条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各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设置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确保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第七条实习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确保实习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八条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配备必要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九条社会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各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章实践教学管理第十条实践教学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二)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三)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四)注重创新,激发活力。

第十一条实践教学管理职责:(一)学校领导: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二)教务部门: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教学资源调配等。

(三)学院(系):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2篇)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2篇)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考核目的与原则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规范考核程序,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课程考核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

一、考核内容1. 考核内容应与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相一致,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 考核内容应符合课程性质和难度,体现课程特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

3. 考核内容应经过预先公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二、考核方式1. 笔面试占比不超过50%。

2. 实践操作占比不低于30%。

3. 综合能力测试占比不低于20%。

三、考核评分标准1. 考核评分标准应公正、客观、合理,根据考核内容确定。

2. 评分标准应由教师团队共同商定,并在考试前告知学生。

3. 学生的考核成绩应及时公布,并确保学生可以查阅个人成绩。

四、考核作弊处理1. 学生一经发现作弊,考试成绩将被判零分。

2. 对于严重作弊行为,如代替他人参加考试、使用通讯工具等,将给予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该门课程的成绩,给予学术警告、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考核复议与申诉1. 学生对考核成绩有异议,可提出复议申请。

2. 复议申请应在成绩公布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交,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核并做出最终评定。

六、考核记录与报告1. 考核成绩将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每学期结束后,学校将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考核报告,包括考核内容、方式、评分标准、作弊处理及复议申诉情况等。

七、课程改进与优化1. 根据考核结果和教学反馈,教师团队应定期进行课程改进和优化,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应被充分考虑,为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给予积极回应。

八、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并将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上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将适用于所有课程的考核管理工作。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二)一、考核目的和原则为了规范课程考核的管理,并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制定以下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统一和有效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套制度。

下面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的示例: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2. 原则:科学性、公正公平、公开透明、激励性、参与性。

二、课程设置和要求1.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设置。

2. 要求: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需要达到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

三、教学管理1. 教学计划:每个学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形式和评价方式等。

2. 教学过程管理:教师要根据实践活动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实践报告、展示、讨论等多种形式,实行综合评价制度。

四、学生管理1. 选课与报名: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践需求,选修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课程报名。

2. 参与要求:学生需按照学校的规定,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并按时提交实践报告等相关作业。

3. 违纪处理:对于不按规定参与实践活动或存在违纪行为的学生,将按照学校的纪律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五、教学资源管理1. 设备和场地:学校要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以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行。

2. 资金和物资:学校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需的资金和物资的供应,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3. 师资队伍:学校要建立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的简单示例,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管理制度,以规范和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管理机构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综合实践活动。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组:由经验丰富、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师组成,负责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三、课程设置与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定,可以包括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体验教育等多个方面。

2. 课程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的设置应与学校的其他课程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四、选课和分组1. 学生有权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选课手续。

2. 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设置的要求,进行分组,形成适当的小组,以方便学生合作与交流。

五、教学管理1.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明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2. 指导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鼓励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同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指导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

4. 指导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反馈,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六、实验室和设备管理1. 学校应建立统一管理的实验室,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安全和完好。

2. 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

3. 学生在实验室使用设备前,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了解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4. 学生在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保持设备的整洁和维护设备的安全。

七、安全管理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学生个人特点为依据进行任何歧视。

(2) 自愿参加原则: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是自愿的,不得强制参加。

(3) 提供服务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4) 管理规范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原则,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三章组织和管理机构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和管理由学校专门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办公室负责。

2. 综合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职责包括:(1) 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

(2)组织和协调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3) 组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估和总结。

(4) 提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指导和支持。

第四章课程设置和安排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 根据学生的学业进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次设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应提前发布,包括开课时间、地点、教师、学时等信息。

第五章学生参与管理1. 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工作。

2. 学生参与管理的具体方式包括参与课程评估、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提出改进建议等。

第六章教师管理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二条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公共实践课(军事技能训练、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第二课堂)和专业实践课(见习、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第三条实验课是指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类课程实践学时部分(包括单列实验课)。

实验课必须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验课程大纲、学期实验计划,并依计划进行。

有特殊情况不能开出或减少学时的,教师须事先书面报告教研室,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方可变动,并限期补上。

变动情况报教务处备案。

教师应按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实验教学,其中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技术要求和数据处理等的叙述应条理清楚、简明易懂,实验内容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出亮点,启动学生思维。

实验教学要逐步变教师的验证性操作为学生的探索性操作,逐步开出综合性、自主性、操作性实验。

要严格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技能及语言、文字、仪态等各种实践能力。

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应共同指导实验;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要有规范的教案、实验指导书或参考资料。

各实验应有配套实验指导书,教师在实验前应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实验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

巡查学生的操作和记录,防止操作错误,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爱护设备,节约实验用品(材料)。

实验室要有工作记录。

每一次实验,都要认真记录,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内容、班级、学生人数、时间、时数、基本情况、出现问题、指导教师签名等。

实验报告应经指导教师检查。

学生应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独立书写实验报告。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办法(3篇)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办法(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三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办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坚持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三)坚持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四)坚持实践教学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学校成立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学院应设立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八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应具备以下职责:(一)制定本学院实践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四)组织实践教学检查、评估和总结;(五)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

第三章实践教学计划与实施第九条学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制定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第十条各学院应根据学校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报学校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一条实践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实践教学目标;(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三)实践教学学时安排;(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五)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选课、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方面。

四、具体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课1.1 学生在每学期选课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2 学生需要填写选课申请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学院办公室审核。

1.3 学院办公室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和课程容量,进行选课确认,并通知学生选课结果。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安排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安排由学院负责,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和课程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2.2 学院在每学期开始前,发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计划,并通知学生和相关教师。

2.3 学生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参加课程,不能擅自缺课或调换课程。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管理3.1 学院会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

3.2 教师需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课程进度和教学质量。

3.3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辅导,解答学生在课程中的问题。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评价4.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评价由教师负责,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成绩考核、实践报告、展示演示等。

4.2 教师需按照考核评价方式进行评定,并及时公布成绩。

4.3 学生的课程成绩将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和绩点计算。

五、管理流程1. 学生选课流程1.1 学生填写选课申请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学院办公室。

1.2 学院办公室审核选课申请,进行选课确认,并通知学生选课结果。

1.3 学生根据选课结果,按照教学计划参加课程。

2. 教师管理流程2.1 学院安排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

系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系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管理规定》,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系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三条实践教学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教育育人原则: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

4. 教学相长原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本系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 指导、监督实践教学过程。

4. 考核实践教学效果。

5. 处理实践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第六条各教研室负责本教研室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包括:1. 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2. 编写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

3. 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4. 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5. 考核学生实践教学成绩。

第三章实践教学计划第七条实践教学计划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制定,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考核方式等。

第八条实践教学计划应于每学期初由教研室提出,经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系主任批准。

第九条实践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实践教学目的和任务。

2. 实践教学内容和项目。

3.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4. 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5.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第四章实践教学实施第十条实践教学实施应遵循以下要求:1. 教师应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进行教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学生应按时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3. 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院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院校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考核和管理。

第三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3. 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4. 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第二章实践教学计划第四条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

第五条实践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应达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2.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科技竞赛等;3. 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4. 实践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效果;5. 实践教学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第六条实践教学计划应报学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章实践教学组织第七条学校应设立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八条各专业应设立实践教学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

第九条实践教学活动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实践教学准备: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材料等;2. 实践教学实施: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3.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4. 实践教学考核: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实践教学效果;5. 实践教学总结: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3篇)

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课程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本科及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三条课程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社会效益;(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学院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学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第六条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七条实践教学应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实践教学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

第八条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应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第九条实践教学应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记录制度,确保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学院应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第十一条实践教学内容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体现专业特色。

第十二条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二)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四)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五)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六)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第十三条实践教学要求如下:(一)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二)学生应掌握实践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三)学生应注重实践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四)学生应认真撰写实践教学报告,总结实践经验。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文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文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规范课程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所有本科、研究生教学班级的课程考核。

第三条考核目标课程考核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条基本原则课程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科学、有效。

第五条考试安排1. 每学期的课程考核须提前至少两周公布,包括考试时间、地点和内容等信息。

2. 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

3. 考试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第六条考试形式1. 课程考核主要包括笔试、实践考核和口试三种形式。

2. 笔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

3. 实践考核主要针对实验课和实践课,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或实践任务,并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或实践报告。

4. 口试主要针对口语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第二章成绩评定第七条成绩计算1. 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4. 考试成绩由考试分数和综合评价组成。

第八条成绩评定标准1. 成绩评定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考核要求来确定。

2. 成绩评定标准一般采用百分制,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80-89分,中等为70-79分,及格为60-69分,不及格为0-59分。

3. 评定成绩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的难易程度,不能简单地按照分数线来划分。

第九条重修和补考1. 学生在本课程考试中未及格的,可以申请重修或补考。

2. 重修和补考的成绩以及计算方法由教务处制定并公布。

3. 学生补考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第三章考试管理第十条监考要求1. 考试前一天,教师向学生介绍考试内容和注意事项。

2. 考试当天,教师保证考场秩序,监考人员负责审核学生的身份并分发试卷。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

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课程考核的实施,确保教学质量和公平公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校所有开设课程的考核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考核评价等内容。

第四条课程考核管理应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学生的权益和教学的质量。

第二章考核方式第五条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或多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笔试:以书面形式进行的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评测学生课程应用能力。

(三)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并进行评估。

(六)口试: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第三章考核内容第六条课程考核内容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体现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重要理论。

第七条考核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旨在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八条考核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包括但不限于教材内容、课堂讲述、实验操作等。

第四章考核要求第九条考核要求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第十条考核要求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要求进行不同设置,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

第十一条考核要求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

第五章考核评价第十二条考核评价应科学、客观、公正,采用多种评价手段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三条考核评价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评分制、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

第十四条考核评价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价意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提升。

第十五条考核评价结果应作为教学改进和学生成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学校教学实践管理办法(3篇)

学校教学实践管理办法(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教学实践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

第三条教学实践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三)坚持质量为本,注重教学实践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四)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教学实践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第二章教学实践管理职责第四条教学实践管理部门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教学实践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二)组织、协调、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三)监督、检查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四)评估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五)处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条教师职责:(一)制定教学实践计划,明确实践目标、内容和要求;(二)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效果;(三)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收集、整理实践教学成果,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五)参与教学实践管理,为学校教学实践管理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学生职责:(一)按照教学实践计划,积极参与实践;(二)认真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实践能力;(三)遵守实践纪律,确保实践安全;(四)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映实践情况;(五)尊重实践成果,保护知识产权。

第三章教学实践计划与实施第七条教学实践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实践目的和意义;(二)实践内容和要求;(三)实践时间安排;(四)实践地点和条件;(五)实践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第八条教学实践计划应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制定,经教学实践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应遵循以下要求:(一)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加强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四)及时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课程管理办法(试行)一、目的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是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一种,为加强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课程的考核管理,规范写作,提高论文与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二、课程论文(设计、实习)考核课程管理要求1. 学生应在任课教师规定期限内提交完成的课程论文(设计、实习),否则按缺考处理。

2. 课程论文(设计、实习报告)必须独立完成,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复制等作弊行为(凡抄袭、复制他人课程论文(设计、实习报告)超过本论文篇幅的1/3以上者则视为作弊),课程论文(设计、实习)成绩以零分记载,标记为“作弊”。

3. 课程论文(设计、实习)成绩与其它课程成绩一样发布。

4.考核结束后,任课教师应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上交课程论文(设计作品、设计说明、实习报告),统一装入试卷袋交教务处保管、备查。

5.课程考核以设计作品执行的,学生应填写《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学生作品评分表》(见附件1),课程设计的作品较大件的,原件可由学生自行保管。

任课教师可推荐部分优秀的设计或作品作为留校作品,统一汇总到各系,同时由学院颁发学生留校作品证书。

三、课程论文(设计、实习)内容要求(一)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的写作需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1.封面:为第一页(见附件2)。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正文字数为1500~2500字。

3.基本要求:(1)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侵权、抄袭,或请他人代写。

(2)论文题目要求针对相关领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拟定;内容要求论点清楚、论据详实、说理透彻、逻辑清晰;切忌空泛议论,空讲道理,只有归纳缺乏展示或只有描述缺乏归纳。

学生应围绕论文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从事科学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3)论文所需数据、参考书等资料自行准备,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

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管理办法

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管理办法

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管理办法一、目的论文(案例)考核是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一种,为加强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的考核管理,规范写作,提高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二、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管理要求1.论文(案例)考核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须在预约期限内到网上预约考试,考试预约截止后不准退考。

2.考生一律通过考务系统提交论文,操作方法详见《学生考务系统操作指南》。

进入考务系统后,请首先下载论文题目(或案例材料),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写作,一门课程只需选择一个论文题目(或案例材料)进行写作,完毕后将稿件上传到平台中。

3.考生仅在论文(案例)提交时段内才能进行提交操作,过期不允许提交,请学生注意不要错过提交时间;未及时提交论文的,学院将按考试缺考处理。

4.论文成绩不及格或对成绩不满意者,可享有一次免费再考试的机会。

如遇重修情况参照重修政策执行。

5.论文必须独立完成,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代写等作弊行为(凡抄袭、剽窃他人文字超过本论文篇幅规定比例以上者则视为作弊),论文成绩以零分记载。

处罚办法见《考试违纪处罚规定》。

6.论文(案例)考核的论文格式要求可参考《论文(案例)考核课程写作模板》。

7.论文成绩与其它课程成绩一同发布。

三、论文(案例)考核课程写作要求(一)论文结构1.构成项目及含义课程考试中论文(案例)考核课程的论文写作需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1)封面:为第一页,封面由文头、课程名称、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考点、层次、专业、完成时间、阅卷教师、论文成绩等11项内容。

(2)论文题目:为第二页。

列出所写作的论文题目。

(3)正文:第二页论文题目下面。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如果是案例型论文,则应包括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正文字数在2000-3000字。

(二)格式编排1.纸型及页边距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

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范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针对实践教学管理的相关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实践教学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管理目标1.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2.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通过规范管理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3.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构。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实践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2.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安排;3.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4.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投入必要的教学设备、场地和实践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5.加强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师资培训。

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6.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7.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培养他们与社会的良好互动能力。

四、管理保障1.加强管理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管理规定,提高他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建立健全管理档案。

将实践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措施进行档案化管理,确保相关信息的保存和查询;3.加强管理监督。

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机制,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4.及时反馈和改进。

实验课管理办法

实验课管理办法

实验课管理办法实验教学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我院实验教学,加强我院实验课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预习1.学生在每次实验课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查阅相关的资料,写出预习报告;2.预习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实验课前由指导教师检查,未写预习报告者不予做实验。

二、考勤制度1.学生必须按时到实验室做实验,不得迟到早退,未经老师批准不得中途离开。

凡迟到者,应给予批评并作适当扣分。

无故缺席者视为旷课,旷课者不予补做实验,本次实验以0分计;2.学生因病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实验室做实验时,应办理正常请假手续;请病假必须有医生签字的病假条,请事假必须有班主任签字的事假条。

不符合请假手续的,以旷课论处,请假缺做实验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安排补做实验;3.对于未做实验的学生,取消其实验课程的考核资格,按规定重修。

三、实验过程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爱护公物,正确操作仪器设备,节约实验材料,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有违反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或疏忽大意而导致实验仪器设备损坏或事故者,按照学校和实验室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并按校纪校规严肃处理;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操作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严禁冒替、抄袭、伪造实验数据等行为,一经发现上述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扣分,直至取消本次实验成绩;3.自觉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始终保持桌面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到文明、安全实验;4.学生应按指定方式整洁地记录原始数据。

实验后,所有数据应经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名,将用过的仪器用品及实验现场整理好,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实验室;5.值日生应协助指导教师维护实验纪律,做好实验安全工作,并负责搞好环境卫生及实验后的实验室整理,经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课程管理办法
一、目的
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是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一种,为加强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课程的考核管理,规范写作,提高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二、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课程管理要求
1.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须在预约期限内到网上预约考试。

考试预约截止后不可取消预约。

2.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成绩与其它课程成绩一同发布。

3.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必须独立完成,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复制等作弊行为(凡抄袭、复制他人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超过本论文篇幅规定比例以上者则视为作弊),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成绩以零分记载,标记为“作弊”。

4.学生享有三次免费考试机会。

如遇重修,请参照重修政策执行。

三、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写作要求
(一)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的写作需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
1.封面:为第一页,封面由文头、课程名称、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等9项内容。

2.论文题目:为第二页。

列出所写作的论文题目(多题式论文没有此项)。

3.正文:
单题式论文:第二页论文题目下面。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字数为2000~3000字。

多题式论文:从五个给定的题目中任选三个作答,没个问题的答题字数为800~1000字。

(二)实验实践
实验实践包括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两部分。

1.设计作品: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完成一个设计作品。

2.设计报告:
实验实践报告的写作需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
(1)封面:为第一页,封面由文头、课程名称、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完成时间等9项内容。

(2)正文:由作品简介、设计思想、设计技术和方法及设计体会和感想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在行文上须明确标示。

正文要求字数为800~1000字。

(3)附录:为作品设计所使用到的全部素材。

(三)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报告格式编排
1. 纸型及页边距
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210mm)。

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15mm。

2. 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

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 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封面格式:
1)文头:封面顶部居中,3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两行。

固定内容为:“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

2)课程名称: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统一写考试科目的名称。

3)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考点、层次、专业、完成时间: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课程名称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一行。

(2)论文题目格式: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3)正文格式
1)正文文字: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

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3) 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①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

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② 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侧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

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5号字。

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4)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

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图”,用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5)公式
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⑴”。

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

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

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6)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四、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课程成绩评定
(一)论文(案例)成绩评定
论文考核课程成绩实行百分制。

,以下为具体参考标准:
1. 90~100分
a.观点正确鲜明,理论明确,论据充分,资料翔实,论点与论据紧密结合,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b.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理通顺,无错别字。

c.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者应用价值。

2. 80~89分
a.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资料翔实,立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好。

b.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比较通顺,无错别字。

c.具有较为独到的视角或尝试,论证主题具有一定价值。

3. 70~79分
a.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材料使用得当合理,论证较为充分,立论与实际情况结合。

b.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文字较为通顺,无错别字。

c.文章具一定的创新性。

4. 60~69分
a.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为充实,论证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b.结构尚为合理。

层次尚清楚,文字比较通顺,无错别字。

5. 59分以下
a.基本观点不正确,论据贫乏,缺乏论证,与论点不符,理论脱离实际。

b.结构混乱,层次不清,文字不通顺,错别字太多。

(二)实验实践成绩评定
1.实验实践总分为100分。

2.按照设计基本要求完成作品,并撰写800~1000字的课程设计报告,得60分。

3.设计作品主题鲜明,能清晰表达设计意图,得10分。

4.设计作品色彩搭配协调,界面美观,设计风格独特,创意新颖,得10分。

5.设计作品界面流畅、自然,特效运用效果显著,得10分。

6.实验实践报告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理通顺,表达准确,得10分。

7. 在实验实践中出现明显的雷同、抄袭、复制现象,课程论文(设计)成绩记为0分,标记为“作弊”。

对论文(案例)及实验实践考核的格式要求,可参考以下格式模板: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单题式)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多题式)
实验实践报告写作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