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0课《牧羊女》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词朴实、自然,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劳动的喜悦,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牧羊等生活场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牧羊女》,了解歌曲背景,掌握简单的音乐术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牧羊女》,感受歌曲的美感。

2.难点:歌曲中节奏、音高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图片、视频、音乐软件、钢琴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草原、牧羊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聆听:播放《牧羊女》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

3.学唱:分组学习歌曲,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帮助学生正确把握。

4.表演:学生自主编排动作,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拓展:讲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名称《牧羊女》、歌曲节奏、旋律要点、情感表达等。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演唱)牧羊女》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演唱)牧羊女》教学设计

《牧羊女》音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牧羊女》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十课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儿歌,3/4拍。

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本首乐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是A+A+B+A格式。

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的叫声、歌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

二、教学思路本课我以“听赏、演唱、表现”为主,采用“欣赏领先”的策略,以“律动、欣赏、想象、表演”为辅的手段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在美好甜蜜的氛围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在美好甜蜜的音乐氛围中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3)能艺术地处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知识与技能(1)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与P,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学习分析AABA曲式结构。

四、教学重点1.用连贯的气息、强弱的对比,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及创编出歌曲意境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五、教学难点1.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

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情绪和意境。

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感受美妙的音乐1.随《牧羊女》音乐跟随老师做动作进教室。

2.拍一拍。

(用拍手拍肩拍肩的方式感受音乐的韵律)3.问问同学们,这段音乐是什么节拍的这学期还学过这个节拍的歌曲吗你能唱一唱吗(唱唱《小春笋》、《布娃娃弹琴》)4.简单介绍歌曲《牧羊女》。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牧羊女》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牧羊女》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牧羊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是一首来自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曲目,歌曲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美丽的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童趣,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节奏、旋律、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概念理解较浅,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和个性特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羊女》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牧羊女》的词曲学习与演唱。

2.难点: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以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画面。

2.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演唱、接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音乐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音乐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

3.准备教学道具,如小羊模型、草原场景等。

4.提前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分组演唱和接龙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放牧的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牧羊女》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牧羊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十课 (演唱)牧羊女》公开课教案_9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十课  (演唱)牧羊女》公开课教案_9

教师教案学科音乐任课教师使用时间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课题《牧羊女》二、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牧羊女》。

2、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3、学生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会更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声部合唱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赶羊鞭、卡通图片五、教学过程:(一)识谱教学以及双声部解决师:同学们,今天贺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你们看是什么?(赶羊鞭)。

赶羊鞭就是牧羊女用来驱赶羊群用的工具,那我就是牧羊女啦,可爱的小羊儿们,你们用羊的叫声回应我吧!1、师:停!你们觉得刚才的羊叫声怎么样?(很吵,很乱)我们要做一支训练有素的羊群,请看牧羊女的指挥。

①X X X∣X - X O‖咩咩咩∣咩 - 咩O‖②今天牧羊女和羊咩咩们第一次见面噢,刚从羊圈里面出来还没有睡醒呢,我们来伸伸懒腰:帮助我们节奏读得更准确③我们牧场里的羊咩咩特别喜欢唱歌,听他们在唱什么?用科尔文手势指导生唱5 4 5 ∣3 - 3 O‖④出示牧场的音乐指令 5 - 4| 3 5 i |与生接龙唱,并加入“咩”模唱2、师:刚才我们的羊咩咩伸懒腰伸得这么舒服,现在可以跟随牧羊女一起去牧场品尝鲜美的小草了吗?那你们开心吗?羊咩咩怎么表达开心呢?①XX XX X0 | 用赶羊鞭指挥读准节奏。

②分组唱:羊妈妈抬头寻找新鲜的草儿: 5 5 5 55 0 ||;羊宝宝低头抚摸肚子,吃饱了 3 3 3 3 3 0 ||③出示牧场的音乐指令先用赶羊鞭分组与生接龙唱,再合唱,并用“咩”和“啦”模唱。

④师生接龙唱词:第一段:刚才我们知道羊咩咩们非常喜欢唱歌,那我们尽情歌唱吧!第二段:其实,除了羊咩咩们爱唱歌,牧羊女更噢!(二)歌曲教唱1、初听歌曲师生律动师:羊咩咩们,请你跟着牧羊女在草地里尽情的玩耍吧!(听到牧羊女指令2、放伴奏、读歌词、做律动3、师生接龙唱曲谱,找到一、二、四乐句的异同(我们来唱唱牧场上可爱的小音符吧4、填词跟琴唱,解决难点接龙后说异同在跟琴唱谱5、跟伴奏演唱(三)歌曲表现1、请三位生分别扮演牧羊女、羊妈妈、羊宝宝歌唱,师在结尾处加入“伸懒腰”那一句歌词与生形成二声部2、羊宝宝尝试唱与羊妈妈形成二声部合唱完整演绎乐曲3、观看捷克风情的视频后,引导学生用自然、活泼、美好的声音演唱,并加入律动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后记:。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是一首二年级下册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羊的情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展现,节奏舒展,表现出牧羊女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放羊;第二乐段节奏紧凑,形象地描绘了牧羊女与羊群的互动。

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和想象,旨在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然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于音乐的基本技能如节奏、音高、唱名等已有初步了解,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并学会《牧羊女》这首歌曲,体会歌曲的美感。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2.学会歌曲并能够进行合唱。

3.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音频设备。

2.乐谱和乐器。

3.教学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牧羊女放羊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在范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

针对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和音高,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歌曲节奏、添加乐器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十课牧羊女》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十课牧羊女》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十课牧羊女》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第十课牧羊女》是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歌曲《牧羊女》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歌曲《牧羊女》是一首具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羊的情景,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生动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牧羊女》的背景、结构,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田园风光的向往,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羊女》的演唱,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声音部位演唱,解决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田园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采用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钢琴、音响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田园风光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歌曲《牧羊女》。

2.歌曲学习: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然后教师逐句教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跟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演唱)牧羊女-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牧羊女-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牧羊女-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唱出《牧羊女》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理解《牧羊女》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能够感受并体验音乐的魅力。

教学内容
1.歌曲欣赏
2.歌曲手语教学
3.歌曲演唱训练
教学步骤
步骤一:歌曲欣赏
首先,播放《牧羊女》这首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想象自己是这首歌中的牧羊女,穿梭在青山绿水之间,迎接阳光和风雨。

步骤二:歌曲手语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在歌曲演唱中加入手语,增加歌曲表现力。

以下是本节课所需的手语动作:
•牧羊女:两手叉腰
•风吹草地:左手平举,右手扬起
•天空飞翔:两手平举,向天空伸展
•多美妙的天地:双手环抱,向天空望去
•把爱放春天:双手托开,像呈现世界之美
•绿色的幸福:双手握拳,放在胸前
•飞向远方:双手后伸,像展翅欲飞
将以上手语动作逐一讲解给学生,并进行示范。

步骤三:歌曲演唱训练
一、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同学担当主唱,其他同学担任伴唱。

二、在掌握歌曲基本旋律后,老师再教授一遍歌曲的歌词和手语。

三、学生用力气与情感演唱歌曲,并加上手语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学生除了能够学会唱歌外,还能够借着手语动作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歌曲表现力。

此外,也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带给他们愉悦的情感体验。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田野上放牧的情景。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歌词富有诗意,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的生活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声音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进一步掌握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技能。

但同时,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做到音准、节奏准确。

2.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牧羊女-范唱》,感受歌曲的美感。

3.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3.理解歌曲的意义,做到声情并茂。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视听教学法:教师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观看、聆听,提高音乐感受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图片、故事书等。

4.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牧羊女-范唱》,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重点讲解音准、节奏、呼吸方法等。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羊的情景。

歌曲共两句,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唱歌,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概念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辅导。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羊女》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牧羊女的生活情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概念。

2.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等内容。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情境教学法:创设牧羊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牧羊女》的音频、视频资料。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教学图片:牧羊女、草原等。

4.教学道具:羊模型、草原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羊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牧羊女》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牧羊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高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等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相互交流、合作,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表现了牧羊女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场景;第二乐段节奏舒缓,表现了牧羊女与小羊们的亲昵互动。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知识,能够独立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表现音乐时可能存在动作生硬、表情不够自然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牧羊女-伴奏》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的了解,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生动地表现歌曲中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的理解。

3.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表现歌曲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视听结合法:结合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歌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音乐播放设备。

3.歌曲乐谱。

4.肢体语言和表情指导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背景。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牧羊女-伴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十课 (演唱)牧羊女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十课  (演唱)牧羊女 湘艺版

(演唱)牧羊女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牧羊女》,能用明亮、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

2、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能编创歌词。

3、学生通过演唱优美的歌曲,想象美丽的画面,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会更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

学情分析二年级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难点1、能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

2、认识力度记号,并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

3、能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特点演唱。

4、正确演唱二声部。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猜一猜:头上两只弯弯角,一身雪白卷卷毛,不吃肉来专吃草。

(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外国民歌,这首歌就与羊有关。

(出示课题——《牧羊女》)简单介绍捷克。

捷克是欧洲的中部国家。

捷克的首都是布拉格。

这里的人们朴实勤劳,能歌善舞。

这里森林密布,风景秀丽,有着大片的农场和成群的牛羊。

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捷克的美丽风光(播放捷克的图片)二、新课教学(一)趣味发声练习在学唱之前,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学一学小羊儿的叫声,学一学牧羊女的歌声,把他们引出来好吗?(注意力度记号f)(二)感受歌曲在美丽的草地上,老师听见了非常美妙的歌声,我想,应该是牧羊女被我们吸引过来啦!第一遍边听边思考:1、听听歌词里唱了什么?2、歌曲是什么拍子?请设计一个声势动作来表现。

3、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回答后复听歌曲。

生可在心里跟唱。

(三)学唱歌曲1、师:这首歌一共有两段,每一段有4句。

看看旋律不同的是哪个乐句,旋律相似的又是哪几个乐句呢?(一二四乐句相似)师:他们不同在第几小节?(第四小节)2、学唱简谱。

先唱一二四句。

注意时值。

再唱第三句,注意全曲的最高音,音高要到位。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牧羊女-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羊女-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述了牧羊女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放牧,第二乐段则表达了牧羊女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歌曲。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表演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牧羊女-伴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体会牧羊女的快乐与思念,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牧羊女-伴奏》,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牧羊女-伴奏》,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2.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乐曲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乐器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草原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教学歌曲:教师范唱《牧羊女-伴奏》,学生跟随哼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重点关注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4.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5.表演实践: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加入舞蹈、情景剧等元素,展示对乐曲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0课《牧羊女》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3、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力度记号P、F并能通过身势动作的感受,表现强、弱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
2、能声情并茂、富有韵律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感受强和弱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第一遍)师用F的力度弹奏上行的琶音,用P的力度弹奏下行的琶音
(第二遍)用P的力度弹奏上行的琶音,用F的力度弹奏下行的琶音
生:
师:在音乐里,强可以用f表示;弱用p来表示,它们都是力度记号
生用自己身体动作来表现强和弱
生表现音乐中的强弱
二.创造性思考,创造性运用力度记号
师:“瞧,在宽阔美丽的草原上,我们都看见了什么?”
生:
师:“哎呀,太可爱了,羊儿在歌唱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范唱一遍
生:学唱
把强弱记号用到歌声里
生:
师唱强的地方,生唱弱的地方
强的时候男生唱,弱的时候女生唱,
三.新授歌曲,视听找规律
师:是谁将可爱的羊群带到这儿的啊!哦,是捷克美丽的牧羊女在带领着它们呢,你们听,他们正在愉快的歌唱呢!
范唱歌曲
唱谱中不同的地方
唱一段歌词
唱二三段歌词
四拓展训练
1.跳音和连音唱法训练
2.力度记号拓展运用
3.编配二部合唱
4.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附送:
2019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月亮河》
教材分析:《月亮河》是一首平静舒缓的乐曲,原为美国影片《在蒂凡尼处早餐》的主题歌,本课欣赏的乐曲由萨克斯演奏,充满了浪漫气质,多愁善感的音色,婉转低回的
旋律悠扬绵长,发人深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好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认识乐器萨克斯,安静地聆听《月亮河》,感受《月亮河》的基本情绪和萨克
斯的音色。

3、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
风格,并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的欣赏音乐,使学生学会怎样来欣赏音乐,怎样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学会将音乐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