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检测题1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

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

克拉地峡位于马来半岛北部最狭窄处。

读图完成1~2题。

1.克拉地峡属于( )A.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2.克拉运河若建设成功,一月由东向西通过运河的船只可能会( )A.见到沿岸荒漠景观B.看到风蚀蘑菇广布C.顺东北季风而航行D.遭遇大量浮冰威胁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由全球板块分布图可知,克拉地峡位于欧亚板块。

第2题,一月该地盛行东北季风,由东向西的船只顺风而行。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最明显的表现为( )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重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的早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图中三地位置由沿海向内陆变化,其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最明显。

第4题,1月0℃等温线是重要的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

(2016·浙江嘉兴教学测试)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连结了( )A.北美洲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洲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答案 5.A 6.D 解析第5题,从遥感影像中可以看到该区域的海陆轮廓及地中海、河流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为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该区域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或受来自陆地的信风的影响,多晴朗干燥天气,所以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对应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九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九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二轮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2019·湖南永州模拟)2018年9月5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首期成果在拉萨发布,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两条山脉部分地区冰川面积近50年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 )A.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持续下降B.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面积更大C.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快D.冰川面积变化与气温和大气环流变化有关2.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 )A.河流径流量迅速减少B.高原固态水储量增加C.出现新型的冰崩灾害D.高原生态系统更为稳定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形态可知,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波动下降,A错;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面积百分率更大,不表示退缩面积更大,B错;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慢,C错;冰川面积变化与气温和大气环流变化有关,D对。

第2题,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多,短期内河流径流量迅速增大,A错;高原固态水储量减少,B错;冰川融化增多,可能出现新型的冰崩灾害,C对;高原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更不稳定,D错。

(2019·广东汕尾模拟)国内外学者运用智能交通卡数据(SCD)研究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的热点问题。

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记录了智能交通卡卡号、刷卡进站站点、进站时间、乘坐线路、刷卡出站站点、出站时间。

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以半小时为时间间隔统计了2014年4月14日北京市进入和离开地铁的乘客数量(下图)。

根据材料,完成3~5题。

3.运用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进行地铁客流时空分布研究具有的优势不包括( )A.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居民出行的全部轨迹B.数据结构简明,只包含地铁出行的客流C.以地铁站点信息为基础,可兼容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D.数据详实、精确地记录了乘客的检入和检出时间与地点4.根据客流量最高峰值的对比,北京地铁客流量的晚高峰拥挤程度低于早高峰,这是由于( )A.乘客上班出行时间弹性较大B.乘客上班的交通方式更加多样C.乘客下班的交通方式更加多样D.乘客下班出行时间弹性较大5.从出发与到达时刻客流量的相关度,可以推测出大部分乘客的乘车时长约为( ) A.半小时B.2小时C.4小时D.10小时答案 3.A 4.D 5.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只包含地铁出行的客流;其数据详实、精确地记录了乘客的检入和检出时间与地点;以地铁站点信息为基础,可兼容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但不能详细地记录居民出行的全部轨迹,故选A。

高考地理 专题检测9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 专题检测9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检测(九)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域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土壤C.地形D.降水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4.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②图示季节为冬季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完成第5~6题。

甲图乙图5.如果在甲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带B.热带经济作物带C.园艺带D.大豆带6.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 )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8.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类型(2)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类型(2)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类型(2)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类型(2)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类型(2)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区域的类型1.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 )A.文化区域B。

行政区域 C.气候区域 D.商业区和住宅区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整体性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绝对一致3.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B.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4.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5.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客观不存在的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地C.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D.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相同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青岛市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7.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示意图,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2.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背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下图为阿富汗游牧业迁移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阿富汗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炎热干燥C.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4.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测最有可能的是()A.降水多少决定了游牧的迁移B.游牧迁移的时间是春、秋季C.甲为冬季牧场,乙为夏季牧场D.游牧迁移路线一般沿山脊行进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C.已处可形成冲积扇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下图为尼日利亚。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可能经过()A.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B.好望角、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8.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C.经济发达,污染严重D.水网稠密,湖泊萎缩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工程设计了“蓄清排浑”的水库运作方式把泥沙排放出去,下图示意三峡库区及其不同河段淤积横剖面。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A、b、c三处河床横剖面对应图中三峡库区位置的序号分别是()A.丙、乙、甲B.乙、丙、甲C.甲、乙、丙D.甲、丙、乙10.据图判断,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及蓄清排浑的工程设计()①蓄清排浑对于坝前河段清淤效果较好②蓄清排浑可以解决库区泥沙淤积问题③时间越往后泥沙淤积越严重④南岸比北岸泥沙淤积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在三峡库区的环境监测中,运用遥感技术(RS)能够()A.统计库区地质灾害频率B.监测库区高低水位和植被的长势C.调查库区渔业资源种类D.获取河床泥沙淤积体的精确厚度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练习(六)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的判读(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加强国际间合作。

2.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关联图的判读(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2)列表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X围与规模小中大利用方式单一中等多样化利用率低中高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图的判读(1)图中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洪水、海啸。

(2)由图可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提示:①我国处于两大灾害带的交会处;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等。

[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地形与人类活动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海洋D.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 )A.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避免跨越河流D.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解析:1.D 2.A 3.A 第1题,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练习题及答案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4题:1.城市N 以西的铁路名称的( )A .青藏铁路B .兰青铁路C .兰新铁路D .宝成铁路2.M 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热量、光照B .光照、水C .水、地形D .地形、热量 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 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 .接近市场B .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C .接近原料产地D .交通运输方便4.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 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A .17︰00B .18︰00C .17︰20D .18︰20读右图并回答5~8题5.自R 河河口至Q 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 .180千米B .280千米C .380千米D .480千米6.开垦P 平原首先应该( )A .引入灌溉水源B .增加土壤肥力C .平整土地D .排水图27.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8.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下图回答9~12题。

9.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1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12.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读下图“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题。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

309教育网
专题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
A.汉中
B.商洛
C.西安
D.绥德
2.双水村所在地区可以( )
A.利用坚硬的岩石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
B.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
C.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利用年温差小的特点发展优质果木业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

下表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8福建莆田二十四中月考)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高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309教育资源库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滚动检测卷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滚动检测卷

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我国东部的区域差异集中表现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地类型不同,主要自然原因是( )A.干湿状况不同B.土壤类型不同C.耕地方式不同D.植被类型不同2.我国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A.平原面积狭小B.煤炭、石油、铁矿缺乏C.云雨多,光照不强D.水资源不足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水分条件好,为水田,而北方水分条件差,为旱地。

第2题,水资源不足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限制北方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6·浙江宁波模拟)读“2011至2013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统计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浙江省粮食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A.播种面积加速减少B.粮食产量逐年下降C.单位面积产量上升D.粮食安全问题显现4.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化的发展②农业结构调整③市场需求减少④农业科技落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3.D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浙江省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1到2012曲线斜率大于2012到2013,因此面积减少速度减慢。

粮食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单位面积产量也是先上升后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单产降低,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第4题,城市化占用耕地会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花卉、乳畜业等发展壮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浙江省经济发达,农业科技先进,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下图是“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图”。

读图完成5~7题。

5.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消费水平B.自然条件C.经济基础D.对外开放程度6.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7.比较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高三地理二轮练习资料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三地理二轮练习资料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2)实例分析
• ①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 空间两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 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 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要因 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 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 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 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 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 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
高三地理二轮练习资料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类活动
• 1.区域的含义。 •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
• 从考试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热点问 题为切入点,通过区域图、表格、文字材 料等方式呈现信息,旨在考查热点问题或 焦点问题所出现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 人地关系状况。
• 【答案】 (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 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 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省 区数量较少。
• (2)距离。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 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 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 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 方面)
• (4)
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 比较内容 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夏季光热充足,
夏季光热充足、 冬季寒冷干
降水少,冬 燥,降水稀
农业发展 的
自然条件
季温和多雨 少(温带大陆 (地中海气 性气候);水 候);水源充 源不足;荒 足;河谷地 漠草原广布,
形,土壤肥 土壤贫瘠。 沃。(从气候、 (从气候、水
• 【例3】 (2011·新课标)下图示意2007年 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 布的实例图,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项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项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 关于跨区域的调水,不正确的是()A.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加强四大圈层之间的垂直水汽交换B. 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的含水量C. 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D. 可以把输水地区的污染带到受水地区,使输水区的污染减轻【答案】D【解析】跨区域调水是将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水资源调入短缺地区,能增加缺水地区的水域,增加受水区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增加蒸发量,加强各圈层间的垂直水汽交换,A、B说法正确;跨区域调水缓解了受水区缺水现象,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C说法正确;跨区域调水一般采用优质水源而非污染水源,D错误。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A. 调查访问法B. 问卷调查法C. 野外实地考察法D. 文献资料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野外实地调查是可了解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考点:本题考查研究性学习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调查方式。

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 南岭B. 秦岭C. 阴山山脉D. 天山山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辨别图中地形剖面线与降水量线,找出山脉最高海拔高度和最大降水量所在位置。

由图可知,图中山脉海拔高,达到4000米以上,而且年降水量较少,最大降水量位于北坡海拔1000—2000米之间;根据中国主要高山分布可知南岭、秦岭位于季风区,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山山脉海拔较低;天山山脉海拔高,而且北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进入,形成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4.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B. 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C. 人类逐水草而居D. 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 考点14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 考点14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答案] (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 经济发达等。
• (2)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 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环境容量较大。
• (3)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 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 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 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 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 [立意与点拨] 本题考查了自然灾害的防御 和产业转移,重点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关键是认真挖掘图 中信息分析引排工程的分布及南北两岸三级 岸线资源的数据差异。
• 2.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对沿海地区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 C.有利于东部轻工业基地建设
• D.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造船业是加工 工业,对沿海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 响很小。
• D.国际贸易的发展
•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许多学生 误认为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无关。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使产业转移得以实现,且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商贸往来更加频繁,对船舶 的需求增加,为各地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
• [答案] A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难度较大。由题中信息可知,世界造船业的 转移趋势符合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科技实力较弱,A符合 题意要求;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决定着造船 的成本,B项包括在内;承接国的优惠政策 能够吸引产业的转入,C包括在内;国际贸 易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的转移,D包括在内。 故答案选A。

【新】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

【新】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八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第1~2题。

1.被甲海峡分界的两大洲是( )A.亚洲与非洲B.亚洲与欧洲C.南、北美洲D.欧洲与非洲2.夏季,当地种植水果园艺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光热条件充足②高温多雨③昼夜温差大④雨热同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B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海峡属于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选B项。

第2题,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因此①③正确,故选B项。

(2018浙江湖州、衢州、丽水高二检测)读欧洲西部局部简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甲区域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板块碰撞和海浪侵蚀B.板块张裂和流水沉积C.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4.图中种植区小麦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A.温和湿润的气候B.崎岖不平的地形C.稀少短小的河流D.频繁出现的寒潮4.A3题,图中甲区域纬度较高,导致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C 项对。

第4题,图中种植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小麦种植的不利条件是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小麦成熟,A 项对。

小麦种植区地形平坦,B 项错。

河流水量充足,C 项错。

气候终年温和,寒潮不是小麦种植的影响因素,D 项错。

(2018浙江台州高三适应卷)读五大湖区冰原覆盖范围变化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示区域,该时段的气候特点是( )A.气候趋向干燥B.干湿交替变化C.变暖速度趋缓D.比近现代寒冷 6.近现代,图示区域主要自然带是( ) A.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6.B5题,读图分析可知,在图示时间段,五大湖区域有冰原覆盖,说明气温较低,此时的气候特点比现代寒冷,故选D 项。

第6题,美国的五大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降水稍偏多,因此发育的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秋色各有特色,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
A.abcd B.cdab
C.dcab D.badc
2.在d城附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景色是( )
A.苹果香满山坡B.麦浪滚滚
C.绿草茵茵D.红叶尽染山林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
4.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5~6题。

5.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②为石漠化面积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生物多样性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6.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
C.丙水土流失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8.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 )
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
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D.中低产田的治理
二、双项选择题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调水量较小
B.可利用现有河流和湖泊输水,调水量较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10.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为清洁的能源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电力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线输出地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B.南线输出的主要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水电
C.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12.下列有关电力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
A.输入地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B.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C.输入地区能源不足,但发展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配套较好
D.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材料1: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

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2: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 _________。

(4分)
(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8分)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10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材料1: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已竣工启用。

中巴正在商讨修建一条连接新疆喀什与瓜达尔港的铁路和一条与之并行的输油管道。

材料2:下图是瓜达尔港位置图。

(1)拟建的中巴石油运输线可能受哪些条件制约?(6分)
(2)对于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从瓜达尔到新疆喀什的石油管线对新疆的经济有何影响?(6分)
(3)近年来,国际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10分)
解析:
1、2.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地势海拔高的先入秋,纬度高的先入秋,由此做出准确的判断是A项。

第2题,d城附近山区,位于我国的南方丘陵山地,秋季景色是漫山红叶。

答案:1.A 2.D
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10℃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可推测该地有山脉分布。

Q处年降雪日数要多于周边地区,由于Q处位于该山的西侧,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此降雪日数较多。

第4题,该地区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年降水量小;与东北平原相比,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也必定随着下降,环境人口容量则
先升后降;森林覆盖率越低,则石漠化面积越大,环境人口容量也随之减小。

第6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石漠化的产生。

答案:5.A 6.D
7、8.解析:依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是缺水带,主要指西北的干旱地区;乙为少水带,主要指我国的半干旱地区;丙和丁主要为多水带和丰水带,主要指我国的湿润地区。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水土流失严重,而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7.C 8.C
9、10.解析:第9题,由示意图可知,①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该工程黄河以北可顺势北流,调水量较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但沿线经济发达,污染较重,要注意调水地和沿线水质的保护。

第10题,②属于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了东部地区因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

③属于西电东送,以水电为主,为清洁的能源。

答案:9.BD 10.AC
11、12.解析:第11题,水电最为丰富的是中线通道;南线输出地区位于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既有水电又有火电;西电东送的北线有水电,也有火电;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普遍能源紧张。

第12题,东部能源输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但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普遍不足。

答案:11.CD 12.AD
13.解析: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

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

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

答案:(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

(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14.解析:第(1)题,制约条件从地形、地质、气候、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第(2)题,对新疆的影响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及就业等方面考虑。

第(3)题,应对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去考虑。

答案:(1)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高寒,缺氧;巴基斯坦西部基础设施落后,民族关系复杂。

(2)促进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我国边境贸易发展,促进中巴贸易通道形成,增强新疆及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活力;扩大西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对外联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积极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收燃油税;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石油输入途径多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